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山区中学历史教学中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就要根据山区中学学生的特点,结合历史教学,让广大山区学生也充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让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更富强文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奋斗。
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历史教学,一方面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国以及整个世界各阶段各行各业出现的优秀人物的赞美,从而激发我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且激励青少年继往开来,发奋图强,开拓进取,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一、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渗透
历史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真挚的爱国情感是指引青少年推动祖国富强文明的巨大动力。
山区学生思想相对闭塞,但中学生已经有了解世界的强烈愿望,山区中学的历史教学就是要把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渗透于一堂堂的历史课中。让学生从朦胧的对祖国的爱,转化为对祖国深沉而执着的爱。让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南京实行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等等这些历史深深地烙印在山区中学生的心里,让学生随时牢记国耻,领略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只有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在树立学生远大理想中渗透
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是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要让国家富强,要让社会文明和谐,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追求、奋斗。中学生正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如果能够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学生就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中,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实践证明,历史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也是人类不断树立理想、追求理想、实现理想的过程。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大众在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一个又一个的英雄豪杰也在领导着人民大众追求着更大的社会理想。历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清楚了解人类追求理想的历史,指引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只有一个个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个体才能够形成整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才能逐渐体现。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是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三、在塑造学生完美个性中渗透
历史学科是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历史,它是人们正确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的一面镜子。这其中有许多优秀人物指引着学生去崇拜,去追求,去效仿,在历史教学中就要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塑造学生完美个性。
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为治理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投笔从戎的班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九死一生通西域的张骞;“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精忠报国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苟利国家生死己,岂因祸福避驱之”的林则徐;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等等,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生存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不惜为此献出宝贵的生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股浩然正气,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得到继承和发扬。学生能从这些优秀人物的言行事迹中受到陶冶、启迪。在历史教学中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山区中学的学生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比如,商鞅徙木为信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只要用心挖掘,历史课完全可以变成一个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素材库,历史课堂也会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独特作用。
上一篇:基于医学社会学视角对抑郁症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