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社会学下我国当代艺术社区的逻辑探寻
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我国的当代艺术史是一部几乎与城市艺术社区同步演化的发展史。无论是从思想流变还是从艺术家来源上而言,这些位于城市边缘的艺术社区都为我国早期当代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以新城市社会学为视角去探寻这些艺术社区的内在逻辑,在社会学和艺术学领域都有着相当的研究意义。
一、传统城市社会学向新城市社会学的转向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载体,它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随着20世纪中前期西方社会的发展,城市社会学(Urban Sociology,亦称都市社会学)作为一个专门研究城市空间和社会转型的学科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作为一门社会学科,虽然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不长,但其却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转向。
从历史角度上而言,首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种种变化和现象予以关注的是古典社会学。其中韦伯(Weber)、齐美尔(Simmel)、涂尔干(Durkheim)等人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奠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上世纪20年代,以伯吉斯(Burgess)、霍伊特(Hoyt)、哈里斯(Harris)等美国社会学家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以人类社会学为内核、以互动论观点为视角,对城市区位发展的一般模式与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做出了经典的阐释。
然而伴随着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许多欧美国家陆续经历了工业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社会转型,由郊区化、阶级分化、失业人口增多、国家经济转型等因素引起的社会矛盾,在其国家内部造成了多重危机。此时,许多社会学家开始重新反思传统城市社会学中的理论观点和学科架构;一些批评者指出以往的城市社会学研究过于强调技术决定论,而忽视了城市中由阶层、族裔差异而带来的不公正问题。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列斐伏尔(Lefebvre)为首的学者主张将政治、经济纳入到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体系之中,去辩证性地探寻城市空间中资本分布、族群差异、政策管理等元素对城市的影响。他们认为,现代城市本质中存在的“中心—边缘”对抗关系,导致了其发展过程中阶级冲突和种族不平等的日益严重。[1]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卡斯泰尔(Castells)、祖金(Zukin) 、沃顿(Walton)为代表的社会学家以古典社会学和传统城市社会学为基础,正式提出了“新城市社会学”(New Urban Sociolog y)这一研究概念。由此,城市社会学完成了它的空间转向;新城市社会学作为一种城市研究的替代范式(Paradigm),更加注重以不同视阈去理解社会演变与空间转换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相较于具有“空间拜物教”(Fetishism of Space)[2]倾向的芝加哥人文生态学派,新城市社会学主张对“空间正义”及社会阶层运动进行重新思考。他们认为,空间是一种不平等的结构,因此,需要将城市空间的嬗变作为一种资本、权力支配下的因变量,并以此来考察现代城市中的阶层冲突与不平等现象。
二、作为社区结构的艺术群落
现代城市是一种经济上财富积累与政治上权力分配的产物,其自身内涵着资本与话语权的矛盾与斗争;而当这种城市的异质属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则会相应地产生社会革命与骚乱。对此,为了使城市中不同阶级的关系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畴之中,城市管理者与社会中的不同群体都作出了一定的调节和让步;其中,“社区”(community)这种自治性的城市特殊结构,在城市的宏观发展和个体的微观发展关系中起到了重要的连接作用。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不仅是一种地理空间上静止的构成集合,更是一种抽象概念上的观念集合。因此,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无限扩展、动态变化等特点和维持社会秩序、支配个体言行等功能。
20世纪80年代,随着思想开放和经济改革的逐步进行,在我国的各个领域之中都产生着剧烈的变化。在日趋开放的社会氛围下,被压制许久的艺术迎来了飞速的发展;而同时,西方文艺思想和艺术理论也在这一时期被持续不断地引入到中国。历经“星星画展”“85思潮”“现代艺术展”等一系列事件,当代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也很快在中国落地深根。
当我们回顾我国80、90年代这一黄金时期的艺术发展史,不难发现中国当代艺术的主要发展并非发自美术院校、画院等传统的体制内艺术机构;相反,其更多地起源于圆明园画家村、宋庄、大场地等诸多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艺术群落中。因此,想要更好地梳理和研究我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和思想起源,必然要研究以圆明园、宋庄等为代表的艺术社区变革轨迹。
以新城市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为视角和工具,上世纪末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中先后产生的“画家村”“艺术家村”等艺术聚集区,在本质上而言都是一种城市中的特殊社区。作为一种城市之中特殊的异质空间,这些艺术社区的发展和运作有着自身的独特逻辑。
三、我国当代艺术社区自身的逻辑探寻
(一)我国当代艺术社区是一个对外具有反抗性的边缘化城市结构
当代艺术由于自身的批判性、反传统性等特殊属性,往往显露出一种与主流相背离、甚至激烈冲突的特征。相应的,当代艺术家自身的言谈举止以及生活习惯,一般也难以得到城市主流社会的接受和容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当代艺术的早期实践者们往往被当时的城市居民看作是一种行为癫狂、举止粗鲁的怪异群体。城市大众不但无法理解和认可这些创作者在艺术领域的创新与突破,还时常因为生活习惯的差异与其发生矛盾冲突。
在上世纪末期,我国许多当代艺术家们在社会舆论和经济开支的压力下选择离开城市中心区域,并迁移至城市周边的郊区村落、废弃厂房等没落地带进行艺术创作和生活。作为一种不平等城市结构之中的边缘群体(marginal person),中国早期的当代艺术家相对于体制内的传统艺术家是弱势的、非主流的和异质性的。同时,由于受到现代艺术思潮和个体成长环境的长期影响,在这些艺术群落中往往充斥着对社会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怀疑和叛逆。面对来自主流城市空间的体制束缚和舆论谴责,这些特立独行的艺术家处在城市等级中较低的位置,其话语权更是被压缩在一个极为有限的空间内。
综上,在新城市社会学的视角下,艺术社区的形成预示着城市的文化发展在不断多元化地演变过程中,达到了特定的临界点。在此情况下,以当代艺术家为代表的城市先锋群体,开始逐渐尝试反抗和脱离僵化的传统文化、体制话语和社会结构。这一过程不仅是一种地理空间上的简单位移,更是在政治层面上对社会公众相因成习的、天经地义的各种“常规”构成了直接的挑战和冲击。[3]
(二)我国当代艺术社区是一个对内具有凝聚力的互动性城市结构
城市中艺术社区的生成,不仅对外部具有激烈的反抗属性,也对其自身内部有着一定的凝聚功用。作为一种对应外部社会实践的结果,社区也被用来指一种心理状态,被认为存在于致力实现共同目标的人类集体之中[4]。其内部的构建和发展同样也表达了相应的社会关系,并最终反作用于社会关系。
具体到我国当代艺术社区而言,其运作不但是艺术家在同一地理空间中的艺术创作和生活状态,也是他们在思想上融合凝聚力的过程。不被主流艺术场域和城市居民认可的艺术家们,社区空间这一社会实践和差异性建构起来的符号象征体系[5],以一种特殊的集体形态联系在一起,并以此共同抵御外部城市的批判和误解。通过这一历程 ,处于体制外的先锋艺术家们在互相给予物质援助和思想依靠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与主流场域进行着集体性质的交锋和抗争。相对于传统艺术家,这些位于主流场域外的当代艺术群落更多的是通过文化艺术的视角去重新观察和思考传统文化与公共生活——集权化下的阶层不平等、城市化下的人性压抑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其作品中描绘的主题和关注的焦点。因此,他们选择以一种“自我放逐”的方式,去建立一个符合当代艺术发展的社区空间来进行文化资本的积累,并最终完成了自身角色的逆袭。
(三)我国当代艺术社区是一个充满竞争、演替和淘汰的动态城市结构
正如新城市社会学中研究所证明的那样,任何空间都是复杂社会关系相互的产物,而并非是一个绝对静止的容器。城市中的艺术社区也是一种在权力、资本等多重因素协同作用下的结果;而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这些因素自身的属性及作用关系也在持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从纵向上而言,社区也是一种不断演变的社会结构。相较于以教育关系为纽带的校园社区和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居住社区,文化艺术社区是一个边界不稳定的混沌结构。具体而言,它的不稳定性表现在形成阶段和衰落过程两个领域。
一方面,不同于由政府规划组织和企业经济资助下产生的创意和文化产业社区,我国当代艺术社区的产生过程,大多来自于艺术家的自发聚集。在这一构建过程来到社区中的艺术家和艺术从业者,大多具有不同的原因和目的——其中既有为了逃离工业文明侵扰、追求“游牧式栖息”创作环境的个体;也有因为经济上的生活成本压力而被迫搬迁至此的个体;还有为了促进艺术思想交流、找寻志同道合的合作者而自愿进入社区的个体。换言之,从微观个体的角度而言,我国现当代社区中不同个体之间的动机是差异极大的。一个艺术家是否选择加入某一具体的现当代社区,在很大程度上是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的。
另一方面,在城市地理规模不断扩大和影响力不断辐射的发展过程中,当代艺术社区也面临着商业资本诱惑、公共政策制约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许多社区中的个体逐渐产生了自身观点态度上的转变。当代艺术社区缺乏明确制度约束和统一关系网规范的弊端,在此时便体现了出来。由此,许多艺术社区往往很快地转向了衰亡和没落,并被进入此处的地产业、旅游业和娱乐业等其他社会资本所最终取代。
参考文献:
[1][2]夏建中.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J].社会学研究,1998,(04):48.
[3]于长江.在历史的废墟旁边——对圆明园艺术群落的社会学思考[J].艺术评论,2005,(05):18.
[4]高鉴国.社区的理论概念与研究视角[J].学习与实践,2006,(10):91
[5]张品.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转向[J].理论与现代化,2010,(05):111.
作者简介:
王智洋,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2013级艺术学理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管理。
下一篇:朝鲜核问题有可能“长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