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从右派的“保守疗法”到左派的“休克补课” —

发布时间:2015-07-24 10:34

 社会党政府看来完全明白这一点,因而它唯一可以强调的就是“从自己做起”,以清廉公正、身先士卒的形象感召全国人民共渡难关。上台伊始的社会党,立即宣布“休克”的第一针首先扎向政府,立即中止机关基建投资,“彻底停止”购买小汽车(甚至报废的也不准更新),不准大宗采购,冻结行政人员工资,并实行裁员撤衙、缩减编制。政府说它知道“这一切从财政角度看意义不大,因为这省不了几个钱”,但却可能以此激励士气,使人民相信它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决心。

  以社会党人财政部长得名的一揽子“休克”计划——“博克洛什紧缩纲领”就这样出台了。这个纲领在许多方面与波兰的“巴尔采罗维奇纲领”十分相似,只是时间晚了几年。根据这个纲领,政府解雇了13%的公务员,停止了给农业和亏损企业的补贴,社会福利收缩,实行高校收学费。由于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冻结工资,使匈全国平均工资水平在1995年剧降12.2%,降幅之大超过右派政府执政期间的任何一年(1990-1993年匈平均实际工资四年分别下降1.8%、1.7%、4%、5.1%,1994年由于财政扩张,实际工资首次上涨了5.5%),1996年又降了5%。[16]与此相应,1994年右派政府下台前的财政扩张造成GDP年增长2.9%的虚假“复苏”,在左派政府的休克补课时期也泡沫破灭,年增长率又跌到1.5%(1995)和1.3%(1996)。社会党人、财政部国务秘书德劳什科维奇坦率地声称:“我们在谋求社会市场经济,但首先还得放弃社会福利。”[17]博克洛什这种强硬紧缩使得议会中的反对党大骂:“匈牙利现在没有政府,只有财政部”。

  社会党政府为此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党外抗议、党内分裂,仅1995年一年便有7名社会党人部长辞职,紧缩政策的制定者财政部长博克洛什更是众矢之的,因议会作梗、紧缩纲领的许多细节又被宪法法院几次判为违宪,他几次提出辞呈。虽然社会党人总理霍恩几次挽留,但到1998年大选前,社会党人为了赢得选民支持仍不得不将他抛出作替罪羊。社会党内原有左翼联合体、保护工人利益派等反主流派,“休克补课”期间又出现了“豪约什派”(因几十名社会党要人经常在豪约什镇开会批评政府政策而得名)。匈牙利工会全国联合会主席纳吉.山道尔原为社会党内定的第二号人物,此时也成了豪约什派首领。1995年内匈国营企业职工多次游行、示威、罢工,有的就是议会中社会党议员组织的,恰如波兰团结工会政府时期的反“休克”示威往往就是团结工会人士组织的一样。在这种难堪的局面下,左派政府实际的回旋余地十分有限,只能硬着头皮在民意声望剧减的条件下寄希望于“快速闯关”。在1995年12月召开的社会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霍恩明确表示:“匈牙利正在进行发达资本主义的建设,社会党站在长远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实行紧缩政策的路子是走对了”。博克洛什说得更明确:“现行经济政策是唯一的在保持社会党左派价值的同时使国家摆脱危机的政策”[18],民粹主义的、不负责任的许诺和虚假的目标到头来只能使自己吃亏。

  得罪人的“休克补课”使社会党声望剧降,1995年的民意测验中霍恩总理的得分在26名政治家中从第二位降到了倒数第二位。1997年后随着紧缩纲领正面效应显现,经济好转,社会党的威望也回升。然而到1998年大选时,尽管博克洛什已去职,政府又加大了社会福利开支,社会党还是以32.25%的得票告败,再次让位于“右派”政府。

  社会党虽然下台,紧缩纲领却使匈牙利的经济发生了根本的转折。在博克洛什纲领实施两年后,匈牙利财政赤字已从1994年占GDP8.4%降为1996年的3.5%,年末消费价格上涨率由1995年的28.3%降为1998年的14.2%,国际收支逆差(经常项目)从1994年的39亿美元降至1997年的10亿美元,占GDP的比例也从9.4%降至2.2%。外债总额由1995年的317亿美元降至1997年的263亿美元。当年还债支出占经常项目收入的比重从1994年的54%降至1997年的23.3%,外债占出口值之比也从374.6%大降至123.7%。[19]其中匈牙利的净外债从转轨之初的159亿美元、右派下台时的189亿美元显着回落,到1998年春已减至100亿美元左右,自80年代以来,匈牙利第一次从东欧债务危机之首的阴影中走出,成为只有中等外债的国家。

  随着宏观经济的改善,匈牙利的经济增长势头也逐渐加强。1996年增长1.3%达到“休克补课”的最低点后,从1997年开始GDP转入持续增长,1997年增长4.3%,1998年增5.4%[20],1999年增4.5%,2000年增幅预计将超过上年。连续四年增长4%以上,这在匈牙利不仅是转轨以来、也是进入80年代以来仅见的。与此同时,1999年通货膨胀率已降至10%,也为80年代以来最低。随着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的实现,匈牙利的消费、工资、投资也从1996年起走出了“休克”状态。固定资产投资1996、1997、1998三年分别增长6.3%、8.2%、12%,增速逐年加快。平均实际工资1997年增4.9%,1998年增6.4%,失业率则从1996年的10.7%降至1998年的8.7%。[21]

  1999年,匈牙利经济(不计灰色部分)已超过1989年剧变前的最高水平。这虽然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为迟,但对匈牙利来说它不仅是走出了剧变后的滑坡与萧条时期,而且也走出了自80年代以来一直持续的高债务、高通胀、低增长状态[22],因而是有特殊意义的。

  五、国际融资与产权改革二合一:“面向外资全卖光”

  左派政府上台后,在宏观经济领域厉行紧缩的同时,在微观经济领域也大大加快了私有化的步伐。新的私有化负责人声称要改变右派政府时期“只吃肥肉不啃骨头”的保守态度,提出要把“边缘私有化”深化为“核心私有化”,并疾呼:“现在该啃骨头了”![23]

  为了推进“核心私有化”的“啃骨头”战略,左派政府上台伊始,便大幅度地改变了右派前任的许多政策

  首先,为了统一私有化工作事权,尤其是为了搬开已成为私有化绊脚石的“国家控股公司”(HSHC),左派政府于1995年撤销了SPA与HSHC两个机构,并将其合并为“匈牙利私有化与国家控股公司”(APVRt)。这个机构不仅事权集中,而且职能也更单一:它卸除了原HSHC那种大托拉斯的取向,成为一门心思搞“全卖光”的机构。新政府规定APVRt的机构不能得到财政拨款,全部经费只能从“私有化收入”中提成。这不仅促使它加快私有化工作,而且激励它尽量提高卖价,在有效扞卫国民(卖方)利益的基础上争取自己的代理收益(经费)。这种私有化收入提成除了APVRt本身的开支外,APVRt还可把它用于不良资产的“拍卖前增值改造”,即把一些没人要的烂摊子企业先贴钱进行初步的设备更新,再投入拍卖以提高变现能力和要价。据说这办法不仅解决了亏差企业卖不出去的问题,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资产损失和增加了总的私有化收入。

  其次,重新进行私有化立法,大幅度缩小了右派政府划定的私有化禁区。1994年11月左派政府提出“第39号议案”,经激烈辩论后于1995年6月16日作为新的私有化立法生效并取代了右派政府搞的“126号文件”(即1992年私有化法)。新的立法大大缩小了1992年拟定的“将长期保留部分或全部国有产权的公司”名单:HSHC名下的174个公司只保留了90个;各部委办名下的62个公司只保留了60个,合计原先236个,只保留150个,资产总额20亿美元,比右派政府规定的减少2/3。但以后在私有化进程中这个禁区又被突破,到1998年,国家保留全部、部分产权的公司只剩下116个。

  第三,明确了“核心突破”的方向,改变前政府追求“共产党以前”的目标,按现代市场经济的趋向重新定位私有化。1995年立法保留国有产权的企业名单不仅比1992年缩减,更重要的是其构成也发生了更大变化:原先右派政府要保留的“核心”经济部门被大幅度地开放给了民间,而原先安托尔政府一心要恢复私有的农林部门这次则增加了保留国有的比重。文教、环保和公交等公共事业或非竞争领域保留的国有份额也有增加。在“核心经济”中,原先要保留的22个能源公司如今减为2个,其中规定国有股占51%以上的由17个减为1个。原定保留的12个制造业公司如今只保留1个,其中原定有一个国家持股51%以上,如今全部取消。原定保留的银行及其它金融公司有11个,如今只保留两个,其中原定国家持股51%以上的有3个,如今一个也没有。与此相反,国营农场原定保留26个,如今增为28个,其中国家持股51%以上的由19个增为26个。地区公交公司原定全不保留,如今保留29个,而且全部为国家持股51%以上。

  在部委办属企业方面,运输、电信及自来水经济部原定保留32个企业,如今减为11个,司法部保留企业由12个减为1个,国际经济关系部保留企业由2个减为0个。与此相反,农业部保留企业由3个增至16个,工业、环境与地区发展、文教、内务四部原无保留企业,现在则分别列入16个、2个、2个和1个。总之,新的私有化纲领规定国家从包括金融、能源、运输、电信在内的几乎全部基础产业退出,只在公共事业与农林方面保留份额。这与右派政府的政策相比,的确是大大“激进”了。

 第四,明确地把国际融资与产权改革合二为一,实行“面向外资全卖光”政策,使匈牙利经济完全“国际化”,而私有化企业则“一步到位”地进入西方式公司治理结构。应该说,在左派政府的全部招数中,这一“面向外资全卖光”之举是意义最重大的,它不仅一举改变了右派政府末期国内资本购买力枯竭、私有化濒于停滞的状况,而且开创了东欧乃至世界经济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先例。

  从1995年起,左派政府连续发动了几次国有资产拍卖“大行动”,基本顺序是能源、通讯、军工、银行、媒介。匈牙利东部的煤气公司首当其冲成为修改后的私有化法的第一个实践对象,它的全部股份分别卖给了意大利的Italgas和Snam两家公司,紧接着,地方煤气公司又陆续卖给了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的公司。售出的企业根据协议快速拓展业务,仅1996年一年就扩大用户12%,并允诺在下个世纪初再扩展用户100万。另外,还开辟了一条从久尔到奥地利的煤气管线,拟将全匈煤气管道与欧洲煤气管道连网,从而使匈牙利彻底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同年,电信私有化也大举展开,仅从出售全国电话公司37%的股份中就获取了1170亿福林、相当于8.52亿美元的进帐。与此紧接着,8个发电厂的股份也为德、法等西欧各大公司瓜分。国家还对9个军工企业进行私有化,这些企业除国家保留相应的股份外,其余敞开竞价拍卖,最后共得到43亿福林的总收入。到1995年底,匈牙利的私有化成份已达65%,其产值占国民总产值60%以上。

  1996-1997年主要是加速银行私有化的步伐,全匈第六大银行布达佩斯银行60%的股份被欧洲复兴银行和通用电气公司购买,匈牙利外贸银行25%的股份归德国一家银行控制,另外18%的股份被欧洲银行买断,此外被拍卖的还有匈牙利信贷银行和商业信贷银行,到1997年底,全国最大的15个商业银行中有9个已被外国银行取得绝对控股权。全国银行业的总资产构成中,外国资产已占61.4%。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领域也出现类似进程,90%以上的保险公司已贴上了“外籍”标签。仅1996年前7个月,银行拍卖的私有化总收入为734亿福林。向国库上缴货币一年就收入2000亿福林,超过1990-1995年向国库上缴的总和。

  1997年开始的传媒拍卖是匈牙利大私有化进程的压轴戏,随着媒体私有化的完成,匈的整个私有化步骤基本结束。

  至此,在能源动力部门私有化、军工私有化、银行私有化和传媒私有化这几轮“大行动”后,私有化最终在1998年春宣告完成。在转轨之初规定要私有化的全部1857个大中国企中,右派执政的五年(1990-1994年)共卖出了620家,其中107家卖给外资,而左派执政的1995-1996年夏一年半时间就卖出679家,其中绝大部分卖给外资。右派时期出售企业回收的有一部分是赔偿券与“生存贷款”债权,现金只占私有化全部收入的63%,外汇(来自外资购买者)约居其半。而左派政府在1995年的私有化收入中,现金占95%,其中外汇占93%。仅这一年的私有化收入就达4739亿福林,比右派执政五年总计还要多539亿福林,而外汇收入则比那五年总计多出一倍以上![25]1857家企业至此已卖出1299家,其余大多数实行了关停并转。到1998年初即左派下台前夕,匈牙利大私有化目标企业2263个(比原定增加400多个),其中全部私有化的1125个,基本私有化的282个,出售托管资产50%的136个,破产清理716个。保留国家产权的116个(其中27个实行了公司化,1个实行股份制),而全部产权仍为国有的只有3家。

  从上可知,匈牙利这场史无前例的国有资产大拍卖基本上是面向西方各大公司,从第一个被“大私有化”的匈牙利东部煤气公司之出售给意大利资本,直到“大私有化”的压轴戏两大电视台之拍卖给跨国财团,匈牙利的大中型经济基本上外资化了。为竞购国有资产而流入的钱也使匈牙利成了苏、东国家吸引外资的冠军,到1996年匈获得的外资就达143亿美元,已占整个东欧吸收外资总额的一半。大量的私有化收入稳定了财政,使匈得以渡过转型期危机并应付过渡时期社会保障、债务等诸项负担,而外资的流入也有助于匈牙利经济的复兴。但另一方面,外国资本控制了匈牙利大部分经济领域。老百姓中一直有“(苏联)坦克走了,班克(Bank,银行,特指西方投资)来了”的说法。在私有化过程中,匈牙利人均吸引外资1268美元,是东欧国家平均水平的13.8倍。可以说匈牙利所有制结构的彻底改变,主要依赖于大量的外国资本。到1997年私有化基本结束时,匈原有的国有企业已有4/5落入外国资本之手,在全国最大的200家企业中,110个已被国外资本完全控制。在外国对匈牙利的投资中,德国的份额最大,占37.11%,美国占21.66%,法国占13.27%,奥地利占7.23%,比利时占4.53%,意大利占3.71%,英国2.65%,荷兰2.63%,独联体国家1.41%,瑞典1.35%,瑞士1.05%。据统计,至少有20家以上大的跨国公司已在匈牙利立足。

  [1]阚思静、刘邦义主编:《东欧演变的历史思考》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年,114-130页。

  徐葵主编:《1996年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年鉴》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208页。

  ,‘Transformational Recession.A General Phenomenon Examined through the Example of Hungary‘s Development‘.Economic Applique.46:2(1993),pp.181-227.

  格泽戈尔兹.W.科沃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459-461、469、492-493页。

  徐葵主编:《1996年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年鉴》,280页。

  原文如此,疑为-11.6。若是,则1995年GDP应为6年前的100%左右。

  科沃德克前引书,468、492、459页。

  《1998年波兰统计年鉴》华沙1998年。

  Peter Mihalyi,Privatisation in Hungary:Now Comes the’Hard Core’.Communist Economics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8:2(1996),p.206.

  [10]Mihalyi,p206-207.

  [11]Mihalyi,p207.

  [12]Mihalyi,pp205-213.

  [13]《香港社科学报》1995年底7期,112页。

  [14]贝凯希.拉斯洛:《摆在我们的面前的是沉重的过去》(匈)《人民自由报》1994年8月18日。

  [15]同上。

  [16]科沃德克前引书,468页。匈政府原先预计该年要降15%,见(德)《商报》1996年12月21日通讯:《布达佩斯要求居民本着崇高精神牺牲社会福利》。

  [17](德)《商报》1996年12月21日。

  [18](匈)《人民自由报》1995年11月26日。

  [19]科沃德克前引书,468-470页。

  [20]科沃德克前引书,

  [21]科沃德克前引书,

  [22]80年代前五年匈牙利经济总共只增长10%,1985年后至剧变前年均增长更降至1%左右。而外债却在1973—1989年间增加20倍,年均增加达21%!(敢思静、刘邦义:《东欧演变的历史思考》,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年,116—126页)。

  [23]Mihalyi,pp.205-212.

  [24]Peter Mihalyi,Privatisation in Hungary:Now Comes the’Hard Core’.Communist Economics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8:2(1996),p.210-211.

  [25]邱莉莉:《匈牙利私有化的特色与得失》,《东欧中亚研究》1997年第6期,53-56页。

上一篇:论和谐社会视域中共青团的媒介作用

下一篇:发挥统战优势落实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