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中国传统美德在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意

发布时间:2015-08-06 09:50

  [摘要]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基,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文化根基。传统美德是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资源,是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需要。传统美德也必须与现代社会实践、现代社会个体生活、现代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地与现代社会相契合,从而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 传统美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价值意蕴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不仅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而且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这说明了传统美德在现代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地位,为我国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传统美德是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需要
  何为美德?简而言之,就是美好的、给人以幸福感的一种品德或德性。麦金太尔在其力作《德性之后》中认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不但使人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也能够使人克服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痛苦,还能使人增强对善和对自我的体认。[1]中国历来号称文明古国、礼义之邦,有着丰富伦理道德思想,其中蕴涵了许多优良传统美德,这是中华民族生存之根基,也是我们现代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文化底蕴。这也是我国现代道德教育重要的价值资源。
  我国优良传统美德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体现在:(1)天人关系方面主要表现为人道要遵行天道。(2)人我关系方面主要表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个人气节关系方面主要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更是强调“穷则孤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之心。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方法也极其丰富,富有特色,主要体现在:(1)文道结合,以文载道。(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3)蒙以养正,以小见大。意思就是道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样才能有功效。(4)长善救失,防微杜渐。
  传统美德是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需要,这是因为:
  (一)现代社会的断层呼唤传统美德。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之源,也是一个民族现代发展的动力所在,离开传统文化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正如樊浩教授所提出的,传统文化“使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和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可是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一些传统美德,由于我国特殊历史原因,在现代出现了断层现象。正如李萍教授在《现代道德的传统传承:可能与现实》一文中提出,我国在对待传统道德文化中有“三次共同的历史记忆”,这三次“历史记忆”都是以反传统的形式出现,只是在不同时代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第一次是在20世纪初,也是发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进步人士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孔家店”,当然这次运动开启了民智,激发人们的斗志,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否定。第二次是在20世纪中叶,以“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为背景,在全国掀起一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这次是以“政治需要”为导向的反传统;第三次是在20世纪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背景下,出现过西化的倾向,其极端表现就是想以“蓝色文明”取代“黄色文明”。也正是由于这三次共同历史记忆,却恰恰让我们忘记了我们的历史,割断了历史的回忆,使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道德问题,尽管我们在经济现代化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如果一个社会失去了道德文化,建成了经济现代化又有何意义。反思西方现代化,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而有学者提出:要解决当今社会问题,人们要向2500年前的孔子吸取智慧。这正好体现了我国传统美德在当今的现代价值。
  (二)现代社会道德生活方式的嬗变呼唤传统美德。现代社会已跨入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的一个崭新时代。南京师范大学张之沧教授认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更具有主观性、想象性、虚假性、模仿性、创造性、社会性、人性、非物质性、超时空性、隐蔽性、可感性、可推断性、交互性、持久性、娱乐性、知识性、高效性、迅速性、经济性、凝缩性、调节性和可操作性等。由于上述特征,因而在当今的社会产生了多元化、去中心化、个人化、时空压缩化、碎片化、虚拟化等现象。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后发国家”中更是体现出来。多元化、去中心化,这既标示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丰富化、多彩化,同时也造成了人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政治思想、生活方式的混乱化、模糊化,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一定阻滞力。个人化的出现既体现了现代人的主体性加强,同时也伴随个人主义的产生,无限追求个人利益,最为突出的就是“经济人”的出现,造成人的异化。在我国市场经济里突出表现为惟利是图,一切以自己的得失来计算,在重利的同时忽视了我国传统美德中所倡导的重义,也把孔子倡导的“君子取财,取之有道”的“经济原则”置之脑后,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天下,贪污腐化屡禁不止,人与人之间处心积虑,人之为人的诚信原则也在经济膨胀力中显得如此软弱,以致美国学者福山把我国称为“低信度社会”,尽管他带有一些偏见,但也折射出我国社会现存的信用问题。其实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诚信道德的建设,把诚信看作是立人之本、执政之基、进德修业之源,不仅把它看作是一种人道,更把它看作是一种天道,“诚者,天之道也”。而在当今市场社会化条件下,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目光短视只顾眼前,只注重物质化的东西,忽视精神道德文化的建设,因而重新追寻传统美德,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三)现代人生存方式的蜕变呼唤传统美德。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由此,马克思设想人的发展经历三大阶段,即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阶段;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三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也由此可以推断人的生存方式也由最初的身份等级阶段,到以物为前提的“独立”阶段,最后到真正自由个性发展阶段。而当下人的生存方式正处在摆脱身份、等级和出身等封建传统向现代“自我发展”的转型阶段。再次,由于人们经受了几千年的封建等级身份的压抑,由于现在的猛然释放,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对现代生活真正体悟,但对传统的东西却已深恶痛绝了,所以就不顾一切完全抛弃传统,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倒洗澡水时连同小孩子也全部倒出去,这必然会造成思想意识的混乱和道德的失控。最后,也正如麦金太尔所言,人们在庆贺自己挣脱封建等级身份制约的历史胜利的同时,也丧失了传统的根基。他认为没有任何社会规定性的自我,即必不具有任何必然的社会内容和必然的社会身份自我,这种社会缺乏客观的、非个人的道德标准,因而人们对事物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全凭自己的主观判断,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他认为这是现代社会道德丧失的深刻根源所在。在此,我们不讨论他的观点是否完全正确,但是却可以说他确实看到了社会道德丧失的症状所在。在中国,人们普遍对规章制度不信任,对优良传统不信任,对专家系统不信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评价标准是凭自己个人主观所左右,人们对事物的道德评价也因个人好恶去评价、去践行,没有一个客观的社会标准,这势必造成道德相对主义。而传统美德教育,就非常注重一个统一的标准,告诉人们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应怎么做,不应怎么做,都有一套成文或习俗的规定。在人们心目中都有统一的价值取向,这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润滑剂的作用。而当今社会由于全球化的因素,人们交往的扩大化,社会各种因素越来越复杂,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化,这就更需要有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来调节。

  (四)现代道德教育的迷茫呼唤传统美德。从道德教育发展史来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是重视传统美德教育。西方现代称传统美德教育为“美德袋”式教育。所谓“美德袋”就是指用一个口袋把传统道德中的德目装起来,以这些德目为内容进行道德教育。西方道德哲学有两大基本流派:一是德性伦理学,另一是律则伦理学。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德性伦理学认为道德与人的情感、习惯有关,美德靠习惯、情感陶冶而成,道德教育以德目的形式进行。而以康德为代表的律则伦理学主张人的道德形成靠理性对道德律令的服从。但无论哪一种,千百年来,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一直以重视德目形式进行的道德教育占据主导。但本世纪初,这种传统的道德教育,首先是在美国遭到了责难。杜威提出学校教育不能与生活脱节,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塑造等理念,并且认为从教育本身来看,教育是无目的的观点,并以此为理论认为道德教育应体现在生活和学生成长的过程之中,强烈反对对学生进行德目说教教育。此外,皮亚杰提出了发生认识论,认为人的成长、发展主要是认知发展阶段的变化,儿童的发展以认知发展阶段为标志。接着,科尔伯格沿着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路线,提出了儿童道德认识发展与道德教育的理论,对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理论使人们认为道德教育重要的是提高人的认知发展水平及道德判断、选择的能力,单靠“美德袋”教育行不通。所以,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末,学校道德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是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模式。但到了八九十年代,美国道德教育理论又纷纷转向。原因是由认知发展理论所主导的道德教育实践存在不少问题,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并没有提高,道德水平仍然在滑坡。
  中国长期以来主要是“美德袋”式教育模式,改革开放之后借鉴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同时碰到不少问题。这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生长在一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极大发展的时代,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增强。在价值观的选择上已经不受过去传统的、封闭的一元价值观的约束,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时常以自己的行为实现一种新的价值追求。但是,正是由于学校忽视传统美德教育,而学生的主体性加强,正如以前所论述的,也正是由于主体性的加强,导致了人们在价值观和道德观上的非客观性,因而,青少年身上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日本七十年代末研究青少年问题,发现高科技的生产方式使人看不到艰苦的生产过程,因而难以培养出认真做事的品质。台湾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提出,现代青少年表现的一些问题,如没有大的志向、急于求成、浮躁、过度消费、享乐、拜金等都是现代病,具有世界共同性。大陆青少年除了这些现代通病外,还因独生子女、传统文化的育儿观念造成的高期望与高溺爱的畸态,导致青少年自私、狭隘,缺乏合作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麦金太尔在其《德性之后》一书中分析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德性的概念,分析了近现代以来德性教育的成果,特别是当代对德性的诋毁所造成的今天道德教育中的问题,提出了今天的道德教育是否要在一定程度上回到亚里士多德时代,回到德性伦理学时代,回到德性论时代的主张。这是因为传统美德最贴近人类的天性,作为文化,在人类的漫长演进中,渗透到人类的生命体中,成为人类的获得性遗传的文化特质,构成了人独特的心理基础。它们也是重要的人类学、个体心理和文化学基础。人类独特的心理与传统美德是最吻合的。因此,传统美德既古老又具有时代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实现传统美德在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路径
  (一)传统美德要与现代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说传统美德具有普适性特点,比如诚信、重义、勤劳、勇敢、守礼节等,这些是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都需要和倡导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不同时代对这些美德的要求不同,传统美德必须与时代特点相结合,使之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我国传统美德也必须与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第一,要对一些传统美德赋予其新时代意蕴,使之具有时代气息,人们也易于接受,也能直接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如传统的诚信这一美德,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最重要的是要赋予它“信用”和“信任”内涵,让人们体悟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信用的极端重要性,以培养和树立起人们的信用意识。第二,现代社会各种组织要有自觉承接传统美德的理念,并把此理念体现在组织管理之中。譬如,现代有些大企业就把中国儒家的思想融入管理之中,并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企业文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经验表明,企业采取诚信管理,以及建设信任机制,不但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应,而且能取得良好的企业声誉。因而如政府也能把此理念融入管理和执政之中,也必定能减少内耗,提高执政信誉度并增强抵御执政风险的能力。
  (二)传统美德要与现代个体生活相结合。美德只有与个体生活相结合,也就是只有在个体生活中体现出来,它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它才是现实的。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但在给人们带来物质丰裕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家园”却遭到了破坏,使个体呈现出碎片化、世俗化、虚拟化、物欲化等“异化”特点,这也是前面笔者论述的要继承传统美德的一个必要性所在。那如何使传统美德与现代个体生活相结合呢?笔者认为,第一,应培养现代个体自觉进行道德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学习一些传统美德。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型社会,我们很多人误以为学习就是学习专业知识,其实学习道德知识,在当今社会更为突出和重要,它是现代个体适应现代生活的一个必备条件,是现代个体生存方式的基础所在。第二,现代个体应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现代人生活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不太注重个体日常生活小节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忽视基本礼节,在我国传统教育中,早就强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非常注重日常生活细节道德的培养和教育。
  (三)传统美德与现代道德教育相结合。传统美德的继承与超越不可能离开现代道德教育,加强现代道德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加强传统美德与现代道德教育的结合呢?笔者认为主要在于道德教育的方法上。第一,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应加强传统美德内容的教育,让学生知道和了解什么是美德。在当今社会这个知识时代,学校关注的是知识教育(智慧教育),而忽视德性教育,更不用说传统美德教育了,现代许多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知识底蕴,造成这种局面,学校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传统文化知识底蕴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内在根基。现在有些学校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加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如背诵我国古代的诗词,还有许多道德规范,如四书五经、三字经等,这都有益于学生心灵的熏陶。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加分析地抛弃“美德袋”教育,也是不可取的。第二,要利用现代各种各样的新式载体加强传统道德教育。譬如,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手段,把传统美德教育的故事编成各种各样的可视可听的电影、影碟、光盘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在娱乐中学习传统美德。第三,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其中也要把一些传统美德融入学校日常生活管理模式中,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学生文明礼貌档案等,让学生在文化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
  注释:
  [1][美].麦金太尔,龚群.戴扬毅等译.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构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李萍.现代道德的传统传承:可能与现实[J].中山大学学报,2004.(4)64-67.
  朱小蔓.传统美德教育的现代视野与具体研究方法[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1).
  [美]杜威.王承绪,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上一篇: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地位的几点理解

下一篇: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