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创建和谐社区应遵循的原则和路径

发布时间:2015-08-06 09:51

  摘 要:创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所要创建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公共服务完善、社会风尚文明、人际关系亲密、群众安居乐业、治安秩序良好和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创建和谐社区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队伍建设,实行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自治化运作和坚持社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方向。

  关键词:和谐社区;原则;路径选择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和基本单位,它是指由于人们长久生活在一个区域内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和心理认同的生活共同体。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切入点。本文拟就和谐社区建设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 和谐社区的基本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需求日趋多样化,完善的社区服务,高尚的社区文化氛围,良好的治安秩序以及优美的社区环境等等,这些都已成为社区居民对构建和谐社区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我们所要创建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公共服务完善、社会风尚文明、人际关系亲密、群众安居乐业、治安秩序良好和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
  1 社区公共服务完善
  社区公共服务应该是在政府指导和组织下,有社区基层组织与社区居民、社区单位等部门或机构,为了维护社区整体利益,推动社区全方位和谐发展,而采取一定方式,对社区的各种服务进行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社会服务。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应该是全方位的服务,主要包括社区福利服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社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共建服务等方面。
  2 社区风尚文明
  社区风尚文明是构建和谐社区从内在层面对社区居民的价值观要求,它要求本社区居民具有较高的文明意识,形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良好氛围。对此社区内应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文明公约等,通过制度的形式规范大家的行为。在社区内针对不同社区的不同特点,组织居民开展自己喜爱的文化体育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通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使居民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党、爱国、爱社区的教育,凝聚起亲情、友情、邻里情,使社区成为弘扬先进文化的阵地,形成健康、奋发向上的文明氛围。
  3 人际关系亲密
  目前,众多的社区都是商品房,邻居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甚至两家之间彼此都不认识,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越来越冷漠。然而,由于当今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激烈的竞争,再加之传统“单位制”的解体,工作区域与生活区域的分离,使人们对社区的依赖性日趋提高,人们的生活、学习、休闲娱乐的满足越来越依赖于社区。因此,建立一个和谐而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培养居民的归宿感,从而缓解人们的社会压力,消除孤独感和焦虑感,进而提高人们生活的满意度。
  4 居民安居乐业
  安居乐业是社区居民的头等大事,作为社区应该从家庭生活到劳动就业,从文化教育到医疗保健等方面,都能提供周到的服务,不仅要使居民感到方便温馨,而且要使居民有充分的就业岗位,基本做到人人有活干,家家有稳定的收入。政府要为社区建设和发展搭建平台,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和拓展社区服务业。
  5 治安秩序良好
  加强社区治安、维持社区稳定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创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方面,对此要遵循人人都享有安全、健康的原则,以最大限度降低各种不安全隐患为目标,通过整合社区内的各方面资源,来加强社区安全建设。社区要设有警务室,自保组织要健全,实行群防群治,建立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同时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保持社区的安定有序。
  6 生态环境优美
  和谐社区也应该是一个环境优美的绿色型社区,整个社区要求卫生整洁、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建筑物错落有致。社区内应设有清洁保洁队伍以及绿化维护队伍,引导社区居民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型生活,可以定期开展各种绿色环保活动,使环保意识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优美的社区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文明水平,它具有价值理性的目标。
  二 创建和谐社区应遵循的原则
  创建和谐社区跟构建和谐社会一样,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六个方面的重要原则,全会中所提出的六个重要原则从宏观的角度对构建和谐社会做了规定,但是就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言,创建和谐社区需要从操作的层面上来把握好一些具体原则,本文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创建和谐社区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创建和谐社区最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的深层次内涵是:人应当追求一种人性化的生活,这种生活当然不能以饥寒交迫为基础,但也不能以奢侈浪费为标志。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区就是要以服务群众为主题,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特殊群体的社区救助服务,以及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努力做到需有所应、困有所帮、难有所助。
  2 公平正义原则
  公平正义不仅是创建和谐社区的主要环节,而且也是我们创建和谐社区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目前,影响和谐社区创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社会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各人的年龄、健康状况、体力、智力等差别所造成的自然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往往能够得到社区成员的理解和认同,它并不是造成社区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是人为的社会的不平等,如一些人对于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垄断,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政治权力实施对他****利和资源的压制,以及对社区资源的分配不公正等等。诸如此类,它往往在人们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公平感,以及自己利益相对被剥夺感,从而产生各种不和谐因素。对此就要求在公平正义原则的指导下,平等地对待所有居民,不能借口整体利益来牺牲个人正当而合理的利益,要给不同的人赋予同等的机会,尤其是对于弱势群体,要使他们产生最大限度的社区认同感,使他们的利益得到基本的保证。
  3 社区居民自治原则
  社区建设的灵魂是社区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规定社区自治主要包括:人事自治、财产自治、财务自治、管理自治、服务自治、教育自治和协调自治。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要健全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要提高和完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必须依法赋予社区自治权、社区协管权和社区监督权。社区居民自治应该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做到居民人人参与、人人分享资源和成果。坚持居民自治就要求由过去那种只有一两个人或少数精英人物为社区决策的情况,转变为依靠全社区居民共同决策的情况,从少数人的合作和参与转变为大多数人的参与和合作,从而增强本社区居民的心理认同感,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营造人民社区人民建,人民社区人民管的良好氛围。
   三 创建和谐社区的路径选择
  1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协调社区利益关系的长效机制
  和谐社区建设在实行社区居民自治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能误认为实行社区自治政府就可以从中退出。我们应该认识到,政府退出有两个必要前提,一是社会上有承载政府所退出功能的载体;二是政府对这些载体的表现,包括其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具有有效的监控和评估手段。然而,目前我国市场的秩序和规则等尚未完全建立和完善起来,一方面,居民所需要的公共产品的提供还必须以政府为主,政府是社区建设所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社区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大量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另一方面,对于社区公共服务的其他供给者来说,该组织或个人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种类和质量也需要政府部门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并对其绩效进行评估,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建立健全协调利益关系的长效机制。随着传统“单位制”的解体,社区成员之间的利益格局已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并且形成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博弈。在这种情况下,创建和谐社区就要建立健全协调利益关系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社区成员的利益共享与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以及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等方面。在利益共享与社会保障机制方面,要使本社区居民实现政府公共信息的共享和公共设施的资源共享。不同的社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可设立由社区中心医院或保健站组成的医疗卫生中心,由篮球场、健身房、图书馆、棋牌室等组成的文化娱乐中心,由超市、便民店、银行、邮局等组成的商业服务中心,使社区居民充分享受到各种资源。同时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健全社区的社会保障机制,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居民献爱心”活动,对社区弱势群体给予救助,可实行一帮一或结对帮扶等形式,构建社区保障体系。针对利益整合机制关键是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消除社区利益主体间的摩擦和冲突,作为政府应该以执政党的姿态来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利益表达机制就是要使不同的社区成员都有表达自己利益要求,实现自己利益的正常渠道。对此,就要加强社区内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社区的协商对话制度、决策听证制度以及政务公开制度等等。通过广播电视网、电脑网络以及各种服务中心,及时地将信息传递给社区成员,增强上下左右的沟通和交流,进而使社区成员的利益行为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2 加强和完善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队伍建设,加大对志愿者服务组织的支持力度
  志愿者服务组织是不同于政府和企业团体的一种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的社区组织,它是指有着共同目标的人群,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而形成的社会团体。它作为一种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一种自愿性的自治组织,服务是该组织的基本功能,不同的社区可以根据本社区资源分布的不同特点,成立普通性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和法人志愿者服务组织,法人志愿者服务组织是志愿者服务领域的一个新事物。例如针对社区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商业性资源是否丰富的不同特点,可以分别成立教育培训性的法人志愿者服务组织、医疗卫生保健性的法人服务组织、商业服务性的法人志愿者服务组织。作为组成法人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实际,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人员,从而有助于克服普通志愿者服务组织在时间上的限制以及个人在志愿者服务能力上的欠缺,充分发挥单位的专长和技术优势,进而更好的提高社区志愿者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和完善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队伍建设,推动和谐社区的创建。
  志愿服务既是一种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资源,又是培育社区志愿文化、形成社区信念和社区认同感的社区文明的基石。志愿者服务体现在公共服务的方方面面,作为政府或其他机构在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志愿者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加大对志愿者服务组织的支持力度。对此,可以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志愿者服务,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对于志愿者服务组织参与公共项目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因为志愿者服务组织本身承担了本应该由政府承担的一部分公共项目,延伸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范围,使更多的居民获得了更广泛的帮助。因此,给予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一定的支持和帮助,有利于增强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
  3 实行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自治化运作,坚持社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方向
  创建和谐社区在其运营模式上应该是建设、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在社区建设和管理方面,政府作为和谐社区建设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来说,在财政资金上还不能完全满足和谐社区建设的需求,这就需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社区的自治化运作。首先,居委会可以在保证社区居民对公共设施公益性和福利性的需求外,将剩余的能产生效益的部分公共设施进行市场化经营,所得收益可作为社区发展的补充性经费来源。其次,作为社区居委会可以在采取居民自愿的基础上,将社区内的空房对外出租,所得收入可以部分的用于社区建设和管理所需费用。最后,社区应该为企业打造优质的社区生产环境,使企业乐于投资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政府的财政投入,而且为社区发展和活动提供了资金补充渠道,有助于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行社区建设和管理自治化的同时,还必须做到社区资源共享,坚持社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方向,所谓公共服务社会化,就是以社区需求为导向,调动社区力量参与提供和改善公共服务,鼓励各种民间组织投资兴办公益事业和提供社区服务,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实行社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就应该坚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政府来为社区购买服务,重视居民要求,不断探索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内容和服务形式多样化,通过社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满足和保障不同人群的需求,尤其是对弱势群体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社区为单位提供的公共服务,在重视政府导向作用的同时,要注重发挥社区服务组织的作用,增强社区自身能力建设,从而更加有效地满足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总之,创建和谐社区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我们应该以和谐社区的基本特征为标准,在遵循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加强政府对社区建设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参与到和谐社区的创建过程中来。
  参考文献:
  [1] (法)让.雅克.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高煜译[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9
  [2] (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70
  [3] 张秀兰,徐月宾.和谐社会与政府责任[M]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58
  [4] 邓伟志.和谐社会笔记[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39
  [5] 吴琦.公共服务社会化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J]美中管理,2005,(3):77  

上一篇:试析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矛盾

下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