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毛泽东邓小平******科学思维方法对建设中国特

发布时间:2015-08-06 09:51

  摘要:毛泽东、邓小平、******科学思维方法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三者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具有继承发展性,其科学思维方法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与思维方法;善于总结和概括认识新成果并加以科学论证,提出新的理论;阶级分析方法;辨证思维方法等等。

  关键词:科学思维方法;实事求是;阶级分析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历史分析方法
 
  毛泽东、邓小平、******思维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方法。尽管三者所解决的问题都明显带有一定时代的不同痕迹,但三者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只是后者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得中国革命和建设在他们的领导下不断地前进发展。所以,对他们的思维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对待马克思主义,采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法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确定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从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但是特殊的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论述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时要求:“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1941年,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简而言之,所谓实事求是就是指如实反映情况、按照实际情况办事。而对党内教条主义的盛行,毛泽东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系统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使中国的革命力量不断蓬勃发展起来。这条道路在当时世界上是首创性的。后来,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不无感慨地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938年10月,他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1942年发动的延安整风运动使党彻底摆脱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长期束缚,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高了全党的理论思维水平。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维方法的基本点,也是邓小平思考问题、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粉碎“四人帮”后,人们的思想被“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所束缚。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支持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体系做出符合实际的科学论断,挽救了党和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他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结合我国当代的实际,进一步拓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他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八个字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新概括,并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上始终强调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出:“全党同志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并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在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善于总结和概括认识成果并加以科学论证,在批判错误观点的基础上,作出论断,并提出新的理论
  坚持对党内各种错误思想进行斗争,坚持对党内左右倾错误路线特别是左倾路线作斗争,是党能够坚持真理、纠正错误、不断前进、保持先进性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带领中国取得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和错误思想做斗争的过程。第一,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批判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和危害性,在中国共产党同******右派的斗争中日益暴露出来。为了从理论上反对党内存在的主要危险右倾机会主义,毛泽东于1925年11月和1927年3月,先后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动考察报告》两篇重要文章,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进行了科学分析,并提出了关于统一战线及土地革命的策略思想。第二,对王明“左倾”机会主义批判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着作中,深刻分析了遵义会议以来党内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创造性地提出了用整风的形式对全党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第三,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随着苏联模式弊端的逐渐暴露,毛泽东在对苏联模式进行反思、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过程中,领导党和国家创造了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上均不同于苏联和东欧的中国式工业发展道路。
  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问题,批判了许多错误观点,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世界大多数共产党国家的“通病”。邓小平针对中国国情,结合时代特征,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他认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针对有的人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的观点,回答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时,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最本质联系,突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体现了它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意义和价值。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重要创新。第一,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重要思想把党的建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和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有机联系起来。第二,在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第三,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围绕怎样建立市场经济、建立什么样的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基本框架。最后,******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要结合时代特点从全球视野中认识文化建设,要从巩固意识形态文化主导地位明确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及根本任务,要从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把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统一起来。
  三、阶级分析方法是毛泽东邓小平******分析观察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各种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
  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出发点。毛泽东、邓小平、******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各历史阶段的实际,科学分析了阶级、阶层和社会关系的不同特点及其变化,深化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认识。
  1926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提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解决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问题,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在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上,毛泽东认为: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然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在革命的同盟者问题上,毛泽东指出:小资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还要出卖一部分劳动力维持其贫困的生活,因此他们是革命的同盟者。在对资产阶级的认识上,毛泽东把其分为两个部分,并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他指出: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它们具有两面性,所以在统一战线中要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使其成为革命的动力之一。在革命的对象问题上,毛泽东指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因而他们是革命的对象。

  邓小平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发展了这一理论。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夸大。实践证明,无论缩小或者夸大,两者都要犯严重的错误。”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存在阶级斗争,但我们应当认清其特点。第一,阶级斗争不再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灭。虽然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还存在,但它的历史地位变了,变为次要矛盾。第二,要认清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的对象。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分子,有敌特分子,有各种破坏社会主义秩序的刑事犯罪分子和其他坏分子,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新剥削分子,并且这种现象在长时期内不可能完全消灭”。因此,“应该对各种罪犯坚决采取法律措施,不能手软。”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继续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分析问题,他在《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中指出:“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在不断发展、日益富强。西方敌对势力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施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的这种政治图谋是绝不会改变的。这些年来,他们不断利用所谓****、民主、自由、民族、宗教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向我们发难。这是阶级斗争在我国一定范围内仍然并将长期存在的主要表现。”很长一段时间,舆论宣传中不敢谈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不少人在复杂的政治斗争面前头脑迷糊和立场动摇,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极其低下。因此,我们时刻要保持清醒头脑,牢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警惕西方敌对势力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谋。
  四、在比较分析中认识事物的本质,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思维方法
  马克思明确指出,“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把这些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为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邓小平、******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毛泽东通过比较分析,使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个个迎刃而解,为马列主义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一,采用了阶级比较法。通过阶级比较,解决了“革命的首要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中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作了对比分析,分清了敌我友。第二,采用了国情比较法。通过国情比较,毛泽东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由于马列主义产生于欧洲,“它所提出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在中国就具有更大的特殊性。因此,毛泽东一再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第三,历史比较法。通过历史比较分析,毛泽东找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第四,敌我比较法。通过敌我比较,达到了知己知彼,预见了革命的结果,增强了中国人民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投身革命的热情。
  邓小平通过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行正确的分析比较,以鉴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经济体制,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第一,邓小平在反复的比较探索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他说:“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第二,邓小平和我们党在反复的比较探索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邓小平指出:“‘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国吃了苦头。中国吃苦头不只这十年,这以前,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他还指出,“建国以来我们犯的几次错误,都是由于要求过急,目标过高,脱离了中国的实际,结果发展反倒慢了。”第三、邓小平在反复的比较探索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以比较思维方式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新时期中国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做出了新的决策和设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向新的高度。******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认真分析比较中国政党和外国政党的执政理念与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五、辨证思维方法是毛泽东邓小平******科学思维方法的显着特征
  毛泽东、邓小平、******三者的思维方法,是一种总体的辨证思维方法。其核心是用矛盾的观点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和处理人们所面对的各种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
  毛泽东提出“任何事物都是两点,而不是一点,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首先,毛泽东概括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和关系,指出共产党人的任务就在于揭露反动派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宣传事物本来的辩证法,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第二,毛泽东还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发生和变化。他指出,十月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对中国革命有着伟大的启蒙意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是,它必须通过中国革命的内部发展才能起作用。反之,中国革命就不可能取得胜利。有力地驳斥了外国革命输入论,客观地论证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关系。
  辩证思维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始终。第一,邓小平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的英明决策。邓小平指出,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阶级矛盾,基于这一分析,他果断地作出了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将党的工作重心迅速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第二,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关键,找到了发展中国经济、使中国摆脱贫穷的具体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国际形势,告诫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他从分析国际形势人手,提出了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应有的对策。他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邓小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为我们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调整国际斗争的战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同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大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指明了方向。
  ******运用辨证的思维方法来解决我国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第一,他提出,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应有全局、整体效益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规模巨大的系统工程,为了保障这一伟大工程的顺利推进,******指出:“我们想问题、做工作,都要从大局出发,通盘考虑全局。只有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的问题,从而有力地带动其他各方面工作。”第二,他使用“两分法”,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等等。第三,由于时代主题已经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党的中心任务也早已从革命转向建设,所以,******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今天,我们应继承和发扬毛泽东、邓小平、******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和独立思考,与时俱进地去思考和解决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

上一篇:和谐视域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性

下一篇: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民族意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