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共同富裕与区域发展差距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5-08-06 09:5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但与此同时产生了经济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表现为:人民贫富差距拉大,教育发展不平衡等。而在上世纪伟大的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思想,当今区域发展差距问题日益明显地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是不是我国现在的发展正与共同富裕背道而驰呢?是不是共同富裕思想并不科学,不能很好地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呢?在新的形势下,深刻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内涵,对于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找出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把贫富差距放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时刻不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思考一下发展差距与共同富裕的关系。首先弄清共同富裕的内涵。
正文:
一 、  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
共同富裕思想的产生和其他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一样,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历程。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虽然也认识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却认为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不够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而,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抓“阶级斗争”上,不断提高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化程度,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搞“穷过渡”,搞平均主义,最后走上了共同贫穷的道路。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的生活十分贫困。
 恩格斯曾经说过,“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从痛苦的经验中学习。[1]十年内乱后,邓小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进行认真的反思,深刻地揭示出了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科学的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概括地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由“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三个方面组成,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创造物质基础,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又为解放生力和发展生产力提供社会保障。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必须依靠解放生力、发展生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化。可见,共同富裕思想不仅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 把共同富裕建立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邓小平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为此,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全体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一天天富裕起来,现在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实践证明,共同富裕必须建立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2、在分配上敢于承认差别,在发展上鼓励先富。80年代,我国建设有了许多实践以后,邓小平明确地说:“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论断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下,人们由于自身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工作效益,经济收入也不一样;有的富得早一点,富裕程度高一点;有的富得迟一点,富裕程度低一点。就地区而言,那些基础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的地区可能发展得快些,先富起来。分配上合理拉开差距而产生的先富和后富是正当的。不这样就不能克服平均主义,就不可能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就不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各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同时达到共同富裕,必须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以先富的人带后富的人”。
3、在发展格局上,提倡先富帮后富,认真解决收入差距悬殊和地区差距过大的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提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使先富起来的地区更好地发展起来,要一部分先富裕的人帮助没有富裕的人,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帮助没有富裕起来的地区和人,这要将实现共同富裕看成是一个过程。这种帮助将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平衡。 
 

4、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论述发展战略目标时说:“目标确定了,从何着手呢?这就是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随着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实现。因为:第一,建国以来在分配方面受平均主义影响较深,长期形成了一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状态,这需要很多工作才能克服。第二,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适当拉开差距,消除不合理的贫富差别,达到共同富裕,要进行很多次的政策调整。第三,我国地广人多,发展不平衡,致富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经过跨越式发展,富裕的地区和人口才会越来越多,富裕的程度就会越来越高。
三、发展差距问题源于发展实际 经济发展需要各种自然资源禀赋和人文条件。但我国作为一个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在人的思想素质和能力水平高低不一的情况下,想共同富裕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根据我国改革后的实际,从各地资源禀赋状况来确定经发展格局,优化整合自然与人力资源。国家集中精力优先发展一些城市,主要是沿海城市和大中城市。
2、市场在经济建设中起资源配置的作用,劳动力要素从农村向城市、从西部向东部流动;资金要素流向回报率高的东部。这种不对称的生产要素流动,有利于东部发展。同时,东部所有制结构变化快于中、西部,非国有经济发展快于中、西部,目前东部集体企业占42.5%,其它类型企业占24.5%;中部为31.8%和15.7%,西部只为20.1%和9.8%。这种体制转换差异也拉开了区域发展距离。
3、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单一的公有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基本经济体制完全符合我国生产力落后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与此相应,我国分配制度采取按劳分配为主和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为经济发展较快的部分地区和能力较强的部分人先富起来创造了有利条件。
可见,贫富差距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一方面,人们自身的获取资源的能力导致其获取社会资源的结果不同,即有的获得资源较多而成为富有者,反之则成为贫穷者。另一方面,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不同必然导致他们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不同,这种条件是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出现的,而人们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不同也必然导致他们分化为贫穷者和富有者。从这一层次讲,中国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因为选择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想。但同时税收调节制度和其他分配制度并没有及时进行调整,这就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  
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区域发展差距是市场与政府相作用的产物,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工作中并不与此相悖。我们要正确认识与处理发展差距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既要看到区域发展差距问题的副作用,又要看到其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将区域发展差距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先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辅之以相关措施,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怎样才能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思想的指导下,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呢?
要使地区差距问题得以恰当解决,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必须构筑适宜的运作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让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调节作用,同时加强和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调控作用,以弥补市场调节的固有缺陷与失灵现象。因此,要实现东、中、西部的均衡协调发展,必须把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这两种调节机制结合起来,并进行合理分工。 在东部的带动下,中西部各省区肩负着缩小地区差距的主体作用。关键在于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观念,制定和实施积极进取、改革开放的改革措施。
首先,选择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地区间差异很大,寻求一种发展模式是不现实的。但其共性都应立足实情,采取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其次,加大改革力度,增强经济运行活力。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的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从政策上对非国有经济加以扶持、引导,鼓励其发展。
再次,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转换。以充分发挥中西部市场潜力巨大和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 
2、政府肩负着缩小地区差距调控职能的主导作用。旨在实现协调发展的调节机制只能是政府的宏观调控,特别是根据由事权划分决定财权划分的中央和省区(市)两级政府的调控。这是为矫正市场调节所导致的东、中、西部发展差距。
对中西部的贫困地区,政府根据西部各省的实际情况,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从财政上为西部发展注入活力;根据西部实际,调整产业政策,转变西部人民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差距是在我国经济建设实际中产生的,它并不与共同富裕思想相悖,而是完全符合这一思想理论中的经济发展区域协调原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要在共同富裕思想的指导下,将市场经济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形成合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上一篇: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理论基础

下一篇:建设和谐文化要处理好“六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