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西藏农民半个世纪生活的定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25 13:49

【 正 文】


  1951年5月签订“十七条协议”,西藏宣告和平解放。同年10 月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但此后八年间西藏的封建农奴制社会性质并未因此而改变。1959年3月西藏的封建农奴主终于挑起叛乱,自掘坟墓,随着平叛斗争的胜利,民主改革运动如火如荼地在西藏城乡开展起来,西藏延续数百年的封建农奴制寿终正寝,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人民政权的最终确立。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使西藏的发展也走了一些弯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藏的形势也和全国的其他地区一样,呈现出改革开放、万象更新的景象,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西藏从封建农奴制社会飞跃到社会主义社会,方方面面发生了质的变化,但这种变化究竟有多大,又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一直缺乏详细准确的描绘。有感于此,笔者先后于1995年和1997年,两次到后藏江孜的班觉伦布村进行社会调查。特别是在1995年,课题组挨家挨户进行问卷调查,回到北京后用计算机作了较为精确的统计分析。通过这些数据的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西藏农村与祖国同步前进的脚步声。
  位于江孜县城西南方向约4公里的江热乡班觉伦布村, 是旧西藏有名的大贵族帕拉家族的祖业庄园所在地,也是西藏至今惟一保存完整的封建领主庄园遗址,为人们认识旧西藏的封建农奴制提供了宝贵的标本。帕拉家族是旧西藏有名的贵族世家,曾有五人担任过西藏地方政府的噶伦。在西藏现代史上,帕拉三兄弟扮演了极具代表性的重要角色。老大帕拉·土登为登担任十四世****喇嘛的“卓尼钦莫”(注:卓尼钦莫,或译作仲尼钦莫,僧人,****喇嘛的大管家。许多书中又称其为****喇嘛的副官长。),即大管家;老二帕拉·扎西旺久经营庄园,也封有“仁悉”(四品俗官)头衔;老三帕拉·多吉旺久担任过****警卫团的“代本”,他们于1959年都随****集团流亡国外。民主改革以前,帕拉家族仅在后藏地区,就拥有25个农业庄园,土地1万余藏克,8个牧业庄园,牲畜7000来头(只),役使农奴3000人左右。当时班觉伦布村的40户214人中,有75%的家庭和人口属于帕拉家的朗生,该村同时还生活着旧西藏特有的差巴、堆穷以及铁匠等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具有极大的代表性。
  半个世纪过去了,帕拉庄园建筑作为西藏封建农奴制的缩影得以完整保留,但班觉伦布村的人民过上了越来越美好的生活。帕拉庄园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正式对外开放,与作为藏传佛教艺术代表的白居寺十万佛塔、作为旧政府遗址及抗英斗争纪念地的宗山齐名,成为江孜以至西藏的着名旅游景点。帕拉庄园和班觉伦布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是人们了解新旧西藏的生动典型。在这里,我们利用问卷调查结果,重点研究西藏农民在半个世纪中的生活变化轨迹,这些数据向人们客观真实地展示了西藏农村和农民生活,在民主改革以来所发生的巨大进步。
  1995年课题组在班觉伦布村所做的问卷调查,是由现有家庭的户主和部分家庭成员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回忆。因分家、迁徙、死亡等原因使有的家庭早已不复存在,因此不同历史时期家庭和人口数与档案数据会有一定出入。根据问卷统计结果,不同历史时期的家庭和人口数为:民主改革前33户175人,民主改革以后37户183人,人民公社时期41 户231人,1995年调查时为43户265人(一户五保户一人除外)。
  由于历史久远记忆不清,距今越远无效数据越多,但大致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情况,尤以现在部分较为准确。最值得重视的一点,是老百姓对自己生活的评估。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到某个数据,并不是每一户家庭都能回忆得起,我们是在剔除无效问卷后,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的。依据计算机的分析结果,我们首先对该村不同历史时期的年度主要生活消费品统计


     班觉伦布村不同历史时期年度主要食物消费对照

 
   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公社时期
   项目   总量  户均  人均   总量   户均  人均
糌粑(公斤)  31905  742  123.2  25307  617  102.88
面食(公斤)  18185  448   72   4543 110.8   18.5
大米(公斤)   2978   70   11  106  1.6  0.3
茶叶(块)  1131  25.7  4.252  667 16.26  2.8874
菜油(公斤)   3806   89  14.4   61.5  1.5   0.26
鸡蛋(只)  4820 109.6  18.12   0   0   0
牛肉(公斤)   395  9.18   1.5   0   0   0
羊肉(公斤)   490  11.4  1.85   0   0   0
整羊(头)  212 4.930 0.7969   8 0.195  0.0354
整牛(头)   29 0.674 0.1090   0   0   0
酥油(公斤)   2427 56.44  9.16  190  4.63   0.83
  年代  民主改革以后  民主改革以前
  项目  总量  户均  人均   总量  户均  人均
糌粑(公斤)  21590  584  140.00  12100  366.6  61.11
面食(公斤)  786.3  21.3   5.000   2984  90.42  13.89
大米(公斤)  0   0   0  0  0  0
茶叶(块)  472 12.75  2.5792  92  2.787 0.5257
菜油(公斤)   31.5  0.85   0.17  0  0  0
鸡蛋(只)   0   0   0  0  0  0
牛肉(公斤)  0   0   0  0  0  0
羊肉(公斤)  0   0   0  0  0  0
整羊(头)   19 0.513  0.1038  12  0.364 0.0706
整牛(头)   0   0   0  0  0  0
酥油(公斤)   250  6.76   1.37  108.9   3.3  0.63

  
  从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班觉伦布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居民的消费水平有着巨大的差距。在民主改革以前,人们的消费水平是量少质差,种类也不丰富,主食以糌粑为主,辅之少量的面粉,平均粮食拥有水平难以维持最基本的温饱;作为主要副食的酥油和茶叶也少得可怜,人均年消费仅半块砖茶和0.63公斤酥油;肉食以羊肉为主,户均年消费不足半头羊。班觉伦布村的低消费水平,与民主改革以前当地居民中朗生家庭占多数有关,朗生连家庭经济生活都不完整,更谈不上有像样的消费能力。
  民主改革以后的社会变革,使朗生成为自耕农,生活整体水平大大提高,粮食消费水平增长了一倍,人均茶叶消费达2.58块、酥油1.37公斤,户均年羊肉消费也提高到半头多。人民公社时期,农民家庭生活水平在整体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户均有粮水平超过前两个时期,但人均有粮略有下降,主食中开始出现大米消费;茶叶、青油的消费水平都有小幅度增长,但酥油消费有所下降,这和当时农副产品归集体所有,农民家庭自养的奶牛缺少必要的饲草有关;年肉食消费水平下降幅度也较大,当时羊归集体所有,主要用于剪毛,集体很少分配肉食。
  改革开放以后,班觉伦布村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农民生活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台阶。1978年以后粮食自给有余,到80年代初总产翻了一倍,农民开始购置家庭耐用消费品,“两个长期不变”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生活发生质的飞跃,盖新房成为消费热潮;此后,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高档耐用消费品也开始进入农民家庭;进入90年代以后,拔掉平房修楼房,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等高档电器进入家庭。从食物消费上看,改革开放以后人均粮食消费糌粑达

123公斤, 用来酿制青稞酒的还未计入,面粉达72公斤,大米已成为普通消费品,人均一年要消费11公斤;茶叶增长到人均4.25块、酥油9.16公斤、菜油14.4公斤;每家一年的肉食,除传统的整羊消费提高到近5只以外, 户均还要消费半头多牛,在春夏非屠宰季节,零购鲜牛羊肉以及猪肉和罐头食品也成为新的时尚,此外每家一年还要消费一百多只鸡蛋。
  1995年以来,扩大楼房和豪华装修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当年全村已有23家住上了楼房。这些藏式新房,石砌墙基,土石筑墙,木头作柱架梁,再铺橼木覆盖泥土,构造结实且冬暖夏凉。上层住人,下层做仓库、关牲畜,既美观又实用;住平房的人家则在外院另建牛圈马棚。卧室向阳面均建有落地玻璃窗户,采光极佳。部分富裕家庭房屋装修华丽,彩柱雕梁地板,墙壁刷以涂料或绘上图画,庭院整洁,花木茂盛。
    班觉伦布村住房和牲畜棚圈变化表

 
 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公社时期 民主改革以后 民主改革以前
住房面积(柱)  398   138   90   57
牲畜棚圈(柱)   81   19  7  7

  
  问卷统计表明,民主改革前村民住房面积为57柱(注:柱:西藏传统的建筑面积计量单位,1柱约合15~20平方米不等。本文按每柱15 平方米的保守数据进行换算。),人均约合4.885平方米; 民主改革以后增加到90柱,约合人均7.377平方米;人民公社时期提高到138柱,人均达到8.961平方米;改革开放以后一跃上升到398柱,人均为22.443平方米。如今“朗生”们的住房,正赶超着昔日的领主庄园,形成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在1995年前的两三年内,全村就有20家盖楼房,平均各家花费2万元人民币,还有7家搞室内装修,平均每家花费装修费4 千元左右。同样,在民主改革前后,全村牲畜圈舍只有7柱面积, 人民公社时期小有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牲畜圈舍已增长到81柱,其建筑质量也无法同日而语。此外,有23家居民还在内院支有夏季避暑纳凉的专用布帐逢,夏季全家大人小孩在此一边聊天,一边做手工活计,其乐融融。
  经济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生产力的进步上,且不说科学技术的提高和普及,农民生产中必备的生产工具的变化,就充分体现了这点,纵向比较班觉伦布村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工具,就可以看出其变化的轨迹。
    班觉伦布村生产工具比较表

 
 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公社时期 民主改革以后 民主改革以前
犁及犁架  45  1  12   5
耙  38  0  6   5
铁锹  135   66  28  12
锄  94   38  13  3
耙子  75   15  14  6
镐  65   15  12  5
筛  132   24  16  9
镰刀  181   76  38  16
斧头  36  4  3  2
皮毛绳   46  8  10  6
挤奶桶   39   17  10  5
纺车  39  5  5  5
织机  32  5  1  2
梳毛板   88   25  16  16
木工工具   7  1  0  0
裁缝工具   9  1  1  1


  
  在民主改革以前,班觉伦布村只有六户从事农业的差巴,因而劳动工具总量不多,但就是从事农耕的差巴户中,除大差巴家拥有较完备的农业生产工具外,普通差巴的农具也不齐全,甚至连铁锹、镐、犁等常用农具也不多。民主改革以后,昔日的朗生也转入农业生产,缺少农具一直是这类家庭的主要困难之一,这个时期农具总量增加,但增幅不大。人民公社时期小型农具继续增加,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班觉伦布村的所有农户才真正拥有完整成套的农业工具。
  民主改革以后,新式农业工具开始进入西藏农村,如60年代政府着力推广的步犁。人民公社以后化肥和其他先进农业工具更多介入当地的农业生产,公社后期和改革开放以后,畜力播种机、人力胶轮车、电动机、柴油机、榨油机、磨面机、粉碎机、拖拉机、喷雾器、选种机等现代农业生产工具大规模进入西藏农村,用班觉伦布村农民的话说,那就是“现在干活轻松多了”。大型农业机具有农户自有自用的,一般几户共有合用,有的由政府管理使用,如选种机全乡只有两台,是由政府无偿扶持的。班觉伦布村因为是“朗生”村,在农业机械及其他方面,受政府扶持的机会更多一些。
  民主改革以前虽然大多数朗生从事手工工作,但基本没有属于自己的工具,也不从事家庭工副业,只有个别差巴家庭拥有手工工具。直到公社时期这种状态没有什么变化,因为人民公社体制下,也不鼓励人们从事工副业。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有充分的精力从事工副业,而且随着商品经济的渗入,工副业正从家庭自给自足经济的必要补充,悄悄向新的市场经济的商品变化,传统的卡垫、氆氇产品,正在变化为出售的商品。立竿见影能挣回现钱的木工、石匠、裁缝手艺,更是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推崇,年轻人学手艺外出打工在增多,相应各种工副业工具自然随之增加。
  我们在前面已经反复谈到,西藏农村的经济结构是农牧结合,农业是西藏农民生存的基础,而牧业则是西藏农民生存的保障,牛、羊为主的牲畜的毛皮肉奶以至粪便都对高原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农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和畜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相关。从班觉伦布村不同历史时期的牲畜数量和构成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畜牧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程。
    班觉伦布村不同时期牲畜对照表

 
  项目  黄牛  奶牛  绵羊  山羊 马 骡 驴  鸡
改革开放以来  177   131   369   161 73  7  1  276
人民公社时期  43  31  0  0  0  0  2  32
民主改革以后  19  16  63   22  1  0  3  18
民主改革以前  24  15  55   20  4  0 18  20

  
  对班觉伦布村的人们来说,最重要的牲畜首推黄牛,黄牛的价值主要是在产奶打酥油上,因而黄奶牛一直占总数的大多数,其粪便构成各家的主要燃料来源。从问卷统计数据看,民主改革时期比之以前变化不大,总数上还略有下降,人民公社时期允许农民有自留畜,户均接近一头黄牛,进入改革开放年代,随着人民生活的迅速提高,黄牛和相应的奶牛数量也大大增长,黄牛和奶牛分别是民主改革以前的7.38倍和8.73倍;是人民公社时期的4.12倍和4.23倍。绵山羊的发展也极其突出,改革开放以后的羊只总数,增长幅度是民主改革前的7.07倍,是民主改革以后的6.24倍(公社时期羊归集体所有)。
  在畜力使用上,班觉伦布村普遍从以毛驴为主,转变为以马、骡等大畜为主,以至毛驴几近消失,全村有畜力车51辆,许多家庭拥有大小各一辆马车,大型和远途运输早已由汽车和拖拉机承担,村内就有一台

55马力的大拖拉机。在民主改革以前只有差巴户养鸡,养鸡的目的是为了借债时方便,当时要从领主处借粮,有个习惯性规定,必须给管仓库的“卓聂”送鸡蛋。现在的班觉伦布村村民,养鸡是为了自己吃蛋,鸡蛋主要用来****蛋面条。
  物质生活的进步,也反映在人们的穿着打扮上。如前所述,在1959年民主改革以前,村民们所穿的衣服几乎都是自己织造的,色调单一且大都破旧不堪。据老人们介绍,过去朗生们穿的衣服几乎都是“马米古则”(意为只能见到无数层补丁的衣服)。作为一年服装的“洛贵”(即制作服装的衣料),庄园领主每年发给他们一卷叫“格基玛”的最次等的氆氇。这种氆氇按现在的标准看,根本不能做衣服,只能做藏靴的衬里。
  今天,班觉伦布村的服饰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家庭都自产各种档次的氆氇,全村氆氇年产量达105 卷(一卷八至十二庹不等,约合15~22米),最多的一家年产四卷氆氇。氆氇是以细毛线或细纱线为经线,以毛线为纬线,在特制的织机上织出。毛线粗细共分五个档次。第一档为“谢玛”,第二档为“谢沃”,第三档为“布如”,第四档为“青孜”,第五档为“格基玛”,做藏装要用第四档以上。男式藏装以黑、白氆氇为料,女式以黑色为主,领子、袖口、襟和底边等内沿镶上色布、绸子,显得格外的古朴典雅;腰间系上彩色绸缎,既是腰带,又可当作装饰。
  在穿着上,人们现在已逐渐打破了以传统藏装为主的穿衣模式,购买外来新式成衣和自制布衣早已成为时尚。由于藏装长袖、宽腰、大襟、肥大,穿起来不太便于劳动,故除老人和中年妇女外,小孩和中青年平时大多爱穿简便的新式服装,新式服装的数量也已超过藏装(在成本上比藏装便宜得多),但在年节或参加庆礼时,人们一定会穿高档的藏装。可见,西藏农村服装正在走向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平日以简便、新颖的新式服装为主,节日以档次较高的民族服装为主,大多数家庭的大多数人都有几套适合在不同季节的节日盛装。
  班觉伦布村的女性无论大小,只要穿藏装,一般腰前要围一块“帮典”(藏式围裙),这点与拉萨地区结婚以后妇女才围“帮典”的习俗有点差异。“帮典”的织法与氆氇相同,但经线是白的,纬线根据需要选用各色毛线,编织精密,美观大方,色彩鲜艳。其档次分谢玛、谢沃、布如三种。民主改革以前只有帕拉那样的贵族家庭才拥有的“谢玛”、“谢沃”等高档的氆氇和帮典,如今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仅以帽子为例,班觉伦布村大多数家庭已经拥有了以前个别大差巴户才能有的“嘉丝”和“娘夏”(即男女金丝帽),全村共计有96顶,最多的一家有6顶。这种帽子是用金丝缎、金丝带和银丝缎做装饰, 用氆氇和高级皮毛作材料,手工做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般在冬季过节或典礼上戴用。以前一般的老百姓不敢问津的、只有贵族和大差巴户才穿得起的缎面羔羊皮袍,每件价值在上千元以上,如今早已进入普通农户家庭,全村高档藏装已达208件,价值二千元一件的獐皮面羊裘也有20件。 我们对照各个时期的数据,就十分鲜明地表明了这种巨变。
    班觉伦布村不同时期衣被对比表

 
   项目   氆氇  藏装   汉装
   时期   上等  中等  下等  一般 高档  一般 高档
改革开放以来   9   60   36   486  208  532  44
人民公社时期   0   0   10   80   0   46   0
民主改革以后   0   0   10   35   4  0   0
民主改革以前   2   0   10   17   4  0   0
   项目   床上用品   鞋裙
   时期  床架 卡垫  藏被  汉被 藏靴 帮典

改革开放以来  357  341   357   64  269  244
人民公社时期  45   71   146   1   25   3
民主改革以后  14   29   127   0   20   3
民主改革以前  14   22   112   0   30   3

  
  在民主改革以前,班觉伦布村的老百姓完全穿传统服装,朗生的服装靠领主一年发给的一卷下等氆氇。当时两家大差巴户能织2 卷上等氆氇,其他差巴一年能织10卷下等氆氇, 相应的只有上等差巴户拥有共4件高档藏装,全村只有17件像样的藏装;卧具上只有少部分人能睡上木架床和铺上卡垫,大多数农奴家庭睡的是土坯垒的“床”,铺的是牛羊皮,盖的全是藏被;鞋以传统的自制藏靴为主,每位成年人平均还不到一双;妇女用的帮典,也只有大差巴户家的人才能拥有。民主改革以后和公社时期,班觉伦布村的服装和床上用品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公社时期外来服装开始进入。
  改革开放以来,班觉伦布村的生活不断提高,家庭自织氆氇各种等级齐全,一年要自织9卷上等氆氇,60卷中等氆氇,36卷下等氆氇; 普通藏装486件,高档藏装208件,比之前面几个时期其增长比例不言自明;服装上最大的变化是大量引进各式汉装,汉式服装以其轻便低廉而大受欢迎,总数已超过藏装拥有水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服装,西装、皮夹克之类的高档服装,全村也已拥有44套,户均有一套;相应汉式被褥已普遍进入农民家庭,已占总数的15.2%,传统的藏靴也退居次要位置,内地运去的皮鞋、胶鞋、布鞋、运动鞋已是村中所有的女性必穿之物;江孜被人们誉为“卡垫之乡”,但在民主改革以前,织卡垫的人却用不上卡垫,现在班觉伦布村户均拥有近8对卡垫, 所有的人也都告别土坯睡上了木架床;西藏妇女特有的帮典,村中所有的女性都高低档齐备。
    班觉伦布村生活用具对比表

 
  项目  藏柜  藏桌  条桌  暖瓶  打茶桶 铜水缸
改革开放以前  155   108   93   221   59  42
人民公社时期   14   26   20  30   32  11
民主改革以后   5   13   11  2   21  8
民主改革以前   4   10  0  0   8  6
  项目  铁制品  银制品  铝制品  土陶器  塑料品
改革开放以前   91   37  302  369  260
人民公社时期   10   0   65  348  32
民主改革以后   0   0   4  315   0
民主改革以前   0   1   0  290   0

  
  物质生活的进步,也表现在村民的用具变化上。传统的用具大多数量增加,有的则正在被淘汰,物美价廉的现代工业品越来越多地进入西藏农民家庭。各家藏式家具富丽堂皇,1995年已有6 户人家引进沙发、大衣柜等新式家具,村民现在家具拥有量是民主改革前的25.42倍、 民主改革以后的12.27倍、人民公社时期的5.93倍。 过去差巴户家庭才拥有的价值数百元的铜水缸现已达到42个,基本是家家必备;酥油茶桶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仅家家都有,有的家还不止一个,全村共计59个,少数富裕家庭已经开始使用现代化的电动搅拌机来打酥油茶。原来班觉伦布村人主要使用土陶器,现在数量上也比过去大为增加,但重要性却大为下降,除了作酒等仍用土陶器外,大部分生活用具已被铝、铁、塑料制品替代。象征富裕高贵的银碗、银杯等生活用具,虽然每件高达几百元钱,正普遍进入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有的已有好几件。
  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村民普遍使用高压锅,全村共计

47个。使用土陶茶壶、火盆的人越来越少,而铝锅、铝茶壶、热水瓶等已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用具,以热水瓶为例,民主改革以后村里开始有2只,公社时期增加到30只,现在已达221只,户均5.14只。全村共有新式铁皮炉83个,太阳灶23台,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来叫“砸拉”的小铁炉。照明早已使用电灯,即使在无电的时候,有21家已使用汽灯,大多数家庭使用蜡烛和煤油灯,夜里外出除家家必备的电筒外,使用各式充电蓄能灯成为新的时尚。现代工业制品不仅方便了农民的日常生活,也引起了居家生活方式的变革。
  更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档耐用消费品也快速进入了班觉伦布村农民家庭。问卷统计表明,截至1995年全村共有24台收录机、16台收音机、15台缝纫机、55辆自行车、49只各类手表、7个大座钟, 还有9台彩色电视机和4台黑白电视机。如今西藏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坐在家里就能了解全国以至世界的情况。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屋脊”的西藏的象征,我们从生活在那块地球最高处的200多万人口中,选择了班觉伦布村人作为代表, 用定量研究数据准确叙述了西藏农民不平凡的50年的经历。从这个藏南的小村庄,我们可以看到西藏无数个乡村在半个世纪里所走过的共同道路,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这滴水珠就足以让人感受到西藏农村的经济长河,正如涓涓细流在越来越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下,不断壮大滚滚向前,欢腾着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这是人类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事迹,一个数百年生活在极其野蛮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下的人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站立了起来,用自己的双手,打碎了束缚民族发展的枷锁,创造了自己全新的生活。青藏高原依旧默默地屹立在世界最高处,天还是那块天,地还是那片地,所不同的,是社会制度变了、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生活风貌变了。这变化的根本原因,不能不归结于社会制度的变革。在伟大的民主改革运动胜利四十周年之际,我们更要为西藏人民的新生而欢呼

上一篇:1952~1954年湖北省农村私人借贷的历史考察

下一篇:1950年代初期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实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