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谈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年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5-09-23 10:08

【英文标题】 Retrospect and Reflection on the Studies in Rural Youth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内容提要】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青年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们已经对农村青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提出了许多符合客观现实而严谨有据的结论,以及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这为分析和把握农村青年的生存发展状况和现实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以后农村青年研究以及青年研究都将起到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当然,农村青年研究在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还有值得讨论之处,研究领域还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摘 要 题】共青团与青年工作

【英文摘要】 A review of the findings in the studies of rural youth reveals that researchers have done much exploration in the problems faced rural youth, and have put forward a lot of conclusions which are targeted accurately at the objective fact and are of high accuracy and sufficient evidence. Som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also raised in these studies. All of these may be a good preparation for analyzing and locating the situation of survival and growth and some real issues for rural youth. They will also be actively influential to further studies of rural youth or youth in general. Nonetheless, there are still some points to be debated around theory and methods utilized in these studies, and scope of study for rural youth can be further extended. Further collaboration between researchers or betwee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lso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关 键 词】改革开放/农村青年研究/生存发展状况
   reform and opening/rural youth/situation of survival and growth

【正 文】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农村青年占全国青年总人口的一半左右。这样庞大的农村青年群体,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研究农村青年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习惯上,人们区分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是以户籍所在地而不是生活所在地为依据,学术界所讲的“农村青年”也是以户籍为标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农村青年”实际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户籍为农业户口,一年内半年以上生活在农村的青年;另一种是户籍为农业户口,一年内半年以上生活在城市的青年[1]。这两类农村青年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着一些共通性的问题,而又有各自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村青年,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内容和重点各不相同。

     一、研究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农村青年问题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第二阶段是从90年代中后期至今。这两个阶段,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不同,即使是同样的问题,研究的目的、理论、方法和侧重点也有很大的变化。
   第一阶段的农村青年研究,研究者多侧重于分析农村青年改革开放后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研究集中在四个方面:(1)农村青年的思想状况,包括价值观和信仰问题;(2)农村青年的婚恋观变化,特别是婚姻中的消费问题;(3)农村青年的入团入党问题;(4)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问题。其中,对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分析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给城市带来的压力和如何对他们进行适应城市生活的教育问题,转移渠道和进城务工青年的权利保障等问题研究较少。这些研究多采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描述性研究居多,并停留于经验研究层面。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三农”问题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有的学者甚至提出,要真正解决中国发展中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三农”问题。同时,一些国际基金组织,如美国福特基金会和卡特中心等,为中国农村问题研究提供资金,鼓励和支持“三农”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青年问题研究进入了第二阶段。尤其是近几年世界银行与中国民政部基层政权司合作,共同关注中国农村问题,极大地推动了农村青年研究。这一时期的研究既包括对以往各研究方面的深入探讨,又出现了新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更加科学,观点多元化,理论和经验分析都更加深入。
   第二阶段的农村青年研究,包括对农村青年的基本生存、生活状况进行了整体性的考察与分析的宏观研究和对具体问题的微观分析。研究集中于八个方面:(1)农村青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包括价值观、伦理观和信仰问题;(2)农村青年的恋爱、婚姻和家庭情况,包括早婚、婚前性行为、生育观和婚仪观念等;(3)农村青年的心理状况;(4)农村青年的政治社会化,包括村民自治和政治参与等方面;(5)农村青年的人力资源开发,包括农村青年的教育、就业等,主要是对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讨;(6)农村青年组织建设,如农村“青年中心”;(7)进城务工青年的权益保护和社会支持;(8)农村青年的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进城务工青年的报复社会行为。这一时期的研究总体上分为社会学和政治学两种学科视角,并侧重于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
   纵观两个阶段的农村青年研究,可以说在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助益。但是,两个时期的研究理论深度都不够,简单的数字罗列和粗浅描述多,双变量及多变量的相关统计分析相对缺乏,建设性应对策略更少。一些问题和现象诸如农村青年的闲暇生活状况、政治意识走向、维权问题、隐性失业现象、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农村青年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地位和作用等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二、重点问题的研究回顾

   农村青年生存和发展的有些方面,是政府、社会和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围绕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而展开的各种问题。农村青年的思想观念变化、生存状态的变动、权益保护和社会支持、政治和社会参与乃至违法犯罪等问题,都与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相关。因此,我们重点回顾围绕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而展开的各个问题的研究情况,简要介绍一年中半年以上生活在农村的农村青年的婚恋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1.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困境
   农村青年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地区,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提高其自身的收入。但是,由于政策体制、社会保障、经济发展、文化背景、就业市场、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障碍。这些问题主要是:农村青年劳动力流动渠道的单一性、流动方向的盲目性、流动手段的非法性、从业的低层次性和受歧视性。这些问题阻碍了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导致了一些潜在的隐患,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困境的归因研究方面,学者们提出了制度、经济、文化、子女教育、土地、转移成本等多种观点。在制度上,由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传统城市用工制度的负面影响,以及有待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无法及时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差距拉大,劳动力流动受到阻隔,是农村青年进城的根本障碍。在经济上,城市吸纳农业劳动力的空间有限、速度缓慢,劳动力供大于求,并且农村青年向城市转移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和风险,从而阻碍了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在文化上,农村青年总体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导致农村城镇化所需资金积累不足、发展受限,以及就业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在子女教育问题上,进城务工青年家庭教育社会互动系统的缺陷、子女成长的需要与家庭环境以及与其父辈自身素质低下的矛盾都构成了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有的学者提出“土地”也是制约青年外出就业的重要因素。现行的土地承包责任制既没有土地产权,也没有确定土地的永久使用权以及继承权,使农民很难对土地进行流转和集中,也很难对经营土地作长期打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年农民向非农领域流动。同时,由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发育滞缓,大部分中介组织发育程度较低,劳动力供求双方信息不畅通,致使劳动力流动成本相对较高,极大地制约了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困境的解决方法,出现频率较高或具代表性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非农产业与城镇化的联动发展,以小城镇工业为依托,拓宽投融资渠道,紧密结合劳动密集型工业与技术密集型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加快改革城乡分割、地区封闭的户籍制度,建立对人口实行开放式管理的户籍制度,充分尊重农民自主就业的权利;(3)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4)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开发,拓宽农村青年回乡创业的视野,在农业内部围绕农林牧生产,建立各种产前、产中、产后的专业化服务企业或组织;(5)突出共青团组织的作用,依托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帮助青年农民工摆脱进城困境,维护其合法权益;(6)抓好职业技术培训,从单一型向广泛型辐射,全面提高农村青年的科技文化素质。
   2.青年“民工荒”和权益维护问题
   农村青年大规模涌入城市以来,待遇低、生活条件差、工资被拖欠、缺乏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等问题一直就存在,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因劳资纠纷而导致的恶性事件和报复性犯罪事件的增多,这些问题才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2003年下半年,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相继出现了“民工荒”现象,特别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短缺形势尤为严峻。业内人士指出,“16~25岁”是大部分企业招收普通民工的基本要求,“民工荒”实际上是指“青年民工荒”,而25周岁以上的民工还是充足的。学者们从“民工荒”现象出发,透视潜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把研究的视点集中在了农村青年回流现象的分析和维权问题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过两次青年农民工回流现象,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劳动力供大于求、乡土情结、相对剥削感以及回乡创业的需求等原因所引起。当时国内学者对此现象正面评价较多,普遍认为,农村青年回流对农村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推进中国乡村的文化改革,启动了乡村的产业革命,促进以经济为核心的社会关系模式取代了人伦关系模式。在“民工荒”问题上,有的学者仍承接这一思路,认为自国家和社会广泛关注“三农”问题以来,农民的经济负担相对减轻,农村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同时城市中的歧视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都促使青年民工的回流。另外,从这一时期青年民工的总体特征来看,他们是“生于80年代的青年”,此阶段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时期出生的人,独生子女较多。他们进城打工并不只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多半是为了见世面,但由于赡养父母的需要,以及他们的收入水平不足以在城市中成家立业使得“回流”又是他们的最后选择。
   “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基于多种因素,但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欠缺和权利保障机制的不完善是导致“民工荒”的重要原因。农村进城务工青年的维权工作相对落后,青年务工群体的社会救助机构过少,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身利益的成本又太高。有些地方外来务工青年维权工作有形的工作着力点太少,力度不够,或追求片面经济增长而牺牲劳工的利益,从而使这一群体显得更加孤立无援,“用脚投票”就成了他们维权的手段。这场“民工荒”反映了权益保护正在成为外来务工青年的第一要求,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成为社会极大的隐患。
   进城务工青年的权益受损现象,主要可以归纳为子女受教育权难以实现,人格受歧视,索取劳动报酬难,精神文化生活缺乏,工作无保障(因工作而受到的身体伤害得不到补偿、劳动时间随意被延长,劳动强度随意被加大和随时面临被辞退的情况)等诸多方面。其中,人格受歧视和索取劳动报酬难是许多进城务工青年都经常碰到的问题,而且是诱发各种恶性事件的主因。
   进城务工青年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主要有劳动力过剩,政府管理缺位,地方法规滞后,进城务工青年维权成本太高,城市人口固有的文化偏见,企业主的法律意识淡薄和不守信用,务工青年本身素质较低等原因。另外,有的学者指出,缺少相关的非政府组织,而共青团等青年组织在维护务工青年的权益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在相关的对策研究方面,有的学者提出的给进城务工青年以“国民待遇”,加强对用工单位的法律监督,加强政府监管力度等都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观点。

   3.农村“留守儿童”和务工青年的子女教育问题
   农村青年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初期,在农村中就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包括“留守老人”、“留守妻子”和“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在2002年之后,特别是2004年以后才受到广泛关注。所谓留守儿童,是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形成的由母亲或父亲一人抚养的“单亲家庭”、由祖父母或亲戚代为抚养的孩子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但其确切的数字研究者有不同的估计。
   研究者普遍认为,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和照顾,将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产生一定的问题[10]。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加大社会力量帮助儿童的力度、建立农村社区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农村宿制学校的建设等建议。
   其实,“留守儿童”问题不过是外出务工青年子女教育问题的一个方面。外出务工青年的子女教育问题,人们早期关注的是与父母一道进城的孩子们,关注的是打工子弟学校的问题。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这个问题逐步得到缓解,但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这不仅涉及到教育体制和教育公平问题,而且还涉及到贫困的代际传递、社会稳定等其他更深层的社会问题。
   4.务工青年的城市适应性问题
   从理论上讲,农村青年进城务工之后,会逐渐接受城市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节奏而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地融入城市生活中。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来看,这是基本的规律。但是,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进城务工青年虽然工作、生活在城市,但实际上处在城市的边缘,并且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这不仅给他们自身带来困扰,而且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
   生活在城市的农村青年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的原因,有的研究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工完成了职业的非农化过程,角色从农民转化为工人,但身分却没有变化,户口仍然在农村,造成了青年民工社会角色与社会身分的分离与交错;(2)青年民工接受并追求城市生活,但由于经济收入普遍较低,他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既不同于传统的农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也不同于现代的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边缘化特征;(3)青年民工在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不断远离农村的生活圈,而在城市中由于歧视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也无法拥有城市中的交往圈,致使其关系网络建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4)城市滞留型农村青年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呈“钟摆状”生存,归属感模糊;(5)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扰。由于普遍感受到城市人的歧视,多数农村青年不愿与城市人交往[11]。
   从政策和认知层面上讲,党和政府强调“农民工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和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度、城乡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的巨大差异、务工青年所从事的工作等方面影响,务工青年目前只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处在一种漂泊的状态,他们既不完全属于农村,也不属于城市。
   5.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农村青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得当代农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农村生产结构和经济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客观认识农村青年进城务工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相关的研究认为,农村青年在城乡之间流动,接受着城市从理念和价值观等各方面的重塑,并把自主意识、竞争观念和进取精神带回农村,推动着农村思想观念的变革;推动着当代农村生活方式的变革,如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社会交往的简单化、婚嫁生育趋晚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农村现代化的进程[12]。同时,相关研究也认为,农村青年大量涌入城市,对农村的发展也有不利影响,如: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土地资源出现浪费现象,农业收益比较低;青年农民大量流失造成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不利于我国农业向现代化转变;青年农民的大量流失,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给经济建设带来许多问题[13]。这些研究主要是理论的分析,相关的实证调查则不足。
   6.农村青年的观念与生活
   这方面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一年内半年以上生活在农村具有农业户口的农村青年,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婚姻、爱情、家庭、生育、消费观念和行为等方面,尤其是婚恋观、生育观和消费观。
   研究者均认为,农村青年的婚恋观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既有连续性量的变动,又有非连续性质的变革。择偶方式和择偶观念方面,农村青年主要采取“自己认识”的择偶方式,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择偶标准主要强调个人素质,尤其是个人的品性、健康状况、个性、能力及学识,而相对地忽略家庭、社会地位等外在因素[14]。婚姻方面,虽然大多数人对婚变行为持否定态度,但是,由于人们对婚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妇女对婚姻的自主性不断增强,舆论对离婚现象的宽容,婚外情现象的出现,以及离婚手续的简化致使青年中婚变现象剧增[15]。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上,农村青年较之过去更加能够理解这种现象,但是大部分女性青年仍存在较强的贞操观,对于恋爱对方存在过性行为的接受性还很低[16]。
   农村青年的生育观念方面,多子多福和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已经逐步改变。农村已婚青年对不同性别子女的家庭作用、受教育程度等方面表现出进步的家庭性别平等观念,其生育意愿也正在由传统的注重家族香火传递的价值观转向注重自我价值、自我情感的诉求。尤其是现代农村青年出现了对生育男孩偏好呈现弱化的趋势,这就为根本解决人口性别比偏高提供了可能性[17]。
   农村青年的消费观念,主要以“实用”为主导,这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青年的收入水平是密切相关的。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村青年的生活消费资金主要用于应付生存性和象征性需要,用于生活消费以外的资金十分有限。从城乡青年消费观念比较的角度考察,当代青年注重实用的消费观念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异地打工青年与农村常住青年在消费观念上差别也很小。但是,因城市经济发达、文化设施完善、闲暇生活丰富、与世界接轨性强等特点,城市青年具有明显的品牌消费意识和强烈的投资意识,超前消费意识也大大强于农村青年[18]。

     三、讨论与建议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青年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们已经对农村青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提出了许多符合客观现实而严谨有据的结论,以及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这为分析和把握农村青年的生存发展状况和现实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以后农村青年研究以及青年研究都将起到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当然,农村青年研究在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还有值得讨论之处,研究领域还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1.研究的视野和角度
   农村青年是流动性极强的群体,需要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来看待。现有的研究,总是潜在地或把农村青年划分为“进城型”青年或“留守型”青年。这种类型划分有其合理性,也便于研究的展开。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两种类型的农村青年在社会心理、文化背景、经济水平和群体特性等方面的关联性和承接性,把农村青年视为一个流动的、活动的群体来观察和研究,用发展性的眼光考察和分析农村青年的发展变化和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农村青年的问题涉及到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稳定、制度结构等多方面的问题。农村青年的任何变化和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制度变革紧密相关的。因此,我们需要在社会发展的大视野下研究农村青年。农村青年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变化的内在关联性研究,比如农村青年与“三农”问题、农村青年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都是需要的。
   2.研究的立场问题
   目前,农村青年整体上还是社会弱势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一样也属于“沉默的大多数”。研究者站在为农村青年代言的立场来展开研究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必要的;站在维护社会良性运转的立场上来研究,也是可取的。但是,正如有些研究者已经指出的那样,我们需要让农村青年自己来说话,给予其充分表达的机会。同时,研究者也不能够只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在保持价值中立的同时,也需要对农村青年有同情的理解。
   在这一问题上,值得重视的是农村青年的犯罪问题。我们没有回顾和梳理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并不是我们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说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原因是我们不认可这样一种理论假设,即城市犯罪率的上升与农村青年大量涌入城市呈正相关关系。这个理论假设或许是正确的,但是生活在城市的农村青年的犯罪动机和原因值得关注,或许是他们不得不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来。这就是同情的理解的关键所在。
   3.研究的深度问题
   农村青年的研究,正如很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研究一样,不能只停留在对其表象层面的描述,应当关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促进和制约农村青年发展的社会性的深层因素,农村青年的需求、心态和认知态度的群体和个体性的深层问题。我们不能只注意一些“面”上的问题,还要有对“点”的深入调查和分析。对农村青年的某个问题进行连续的、深入的调查研究的成果已经有一些,但是还很不够。
   4.研究的资料问题
   农村青年研究在资料获取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困难,无论是对生活在城市的农村青年,还是对生活在农村的农村青年的研究,都存在着人力、物力、财力、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与配合等方面的难题。但是,如果要保证我们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可信性和准确性,科学的调查是最基础的。没有科学的调查,就难以掌握真实资料,研究也就难以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真实反映农村青年的生存状态,避免出现“进城务工青年是城市中生活满意度最高的群体”这样的结论出现,并不算是过高的要求。
   在农村青年研究方面,有许多问题值得关注。除上述几个问题之外,有一点需要特别提出,就是许多在“三农”问题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并没有给予农村青年问题以特别的关注。每个研究者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但我们期待这些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多关注一点农村青年问题,正如我们期望每个农村青年都能有很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一样。

【参考文献】
   [1] 佟新.人口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3.
   吕杰.农村青年流动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青年研究,2002,(5):40.
   徐卫星,曾春晖.农村青年进城务工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A].青少年事务与政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35—250.
   光小敏.青年农民外出就业怎样走出困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30.
   陈如.当前青年农民回流现象探析[J].农村经济问题,1996,(10):26.
   张士军.初论青年民工“回流”现象[J].青年研究,1994,(9):11.
   廖根深.从民工荒看务工青年群体的新变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5,(3):38.
   重庆团市委“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专题调研组.重庆市非公有制企业外来务工青年权益保障现状及调查[J].青年研究,2004,(5):1.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
   [10]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
   [11] 胡书芝,吴新慧.生存在边缘——对青年民工社会融入状况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04,(2):8.
   [12] 姚蓓琴.从劳动力转移看农村青年价值观的嬗变[J].当代青年研究,2000,(5):42.
   [13] 熊明秀.青年农民流失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襄樊学院学报,2004,(3):16.
   [14] 张承芬,陈英敏.当代农村青年婚恋观的调查[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81.
   [15] 崔青青.农村青年婚变增多趋势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00,(5):45.
   [16] 袁淑青,王颖.农村青年婚前性态度和性行为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2):148.
   [17] 雷洪.农村青年生育性别偏好研究——基于湖北省8市16镇31村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4,(11):118.
   [18] 刘俊彦.农村青年的消费观念[J].当代青年研究,2000,(3):15.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四题

下一篇:建设新农村: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关于“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