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材选用问题及对策
摘 要:教材选用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工作,目前高校教材选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对高校教材选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教材选用 问题 对策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选用合适的教材,按教材进行生动的教学,是完成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要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各种教材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满足学科自身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已成为各高校的教学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材选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出版混乱,给合理选用教材增加了难度
某些出版部门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些基础课程、热门课程的教材成了竞相出版的对象,同一门课的教材竟多达十几种甚至几十种,而一些冷门专业、新兴学科和选修课教材却普遍缺乏,这样就造成教材重复出版与教材缺乏并存的现象。教材重复出版造成的不仅是资源的浪费、教材内容的低水平重复,也给选用优质教材带来了难度,而有些课程连基本的教材都没有,选用更是无从谈起。
(二)片面追求自编率,难以保证教材质量
很多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我封闭现象,片面追求自编率,为了增加评选优秀教材的数额或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在已有高质量教材的情况下仍然自编教材,希望从数量上体现自身教材建设的成绩。在教材选用时,搞所谓的自成体系,不论自编教材的质量如何,只要有自编教材几乎不选用其他教材。这些做法难以保证选用教材的质量,还会影响高质量教材的推广和使用。
(三)选用信息不够顺畅,教师对教材的选用范围不广
教师对教材的选定,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有关教材征订目录选择,由于仅能了解一些基本情况,缺乏实物的理性认识,该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一种是根据已有或阅后的教材实物来征订,虽有总体性认识,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或偶然性。目前,教材出版多、更新快,而教师的信息来源有限,因此很难掌握全相关教材的资料,教师选择教材范围的局限性势必会影响教材选用。
(四)教材选用随意,缺乏对教材的论证和评价
目前不少高校教材管理部门对教材的选用质量重视不够,普遍缺乏教材选用的科学评价工具。任课教师是教材第一选用人,而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任课教师仅凭个人喜好选定版本,不经教研室集体研究。往往是更换教师后,就淘汰原定教材,另选版本,致使选用教材版本的随意性增大。有的教师长期使用一个版本,为图备课方便,不更换新、优教材,导致反映新的科技知识的教材得不到及时选用,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还有院校认为教材到了学生手中就万事大吉了,没有注意到使用后教师、学生的反馈是对教材进行立体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对教材质量全程监控的意识。
(五)教材选用管理不严,低质量教材进入课堂
高校部分教师受职称评审需要等利益驱动,编写和出版了一批质量不高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需要作者包销。学校管理部门为照顾一些人情关系,使得这些质量不高的人情教材流入课堂,而国家、省部级优秀教材得不到采用,影响了教材的择优选用。有些人情教材往往包销几年,尽管新版教材已问世,而这些教材因考虑经济效益只得迁就使用下去,这就严重影响了高质量教材的选用。
二、教材选用问题的对策
(一)要充分重视教材选用在教材建设中的重要性
教材的选用是高校教材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稳定教学秩序、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一所高校来说,不是每门学科都有教材编写的任务,仅有部分具有优势的学科才有这方面实力,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对大部分高校或一所高校的大部分学科,教材编写不是主要任务,而选用最优秀的教材用作教学使用才是最重要的,教材选用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教学质量的水平。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文件中指出:“十五”期间教材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本着“编”、“选”并重的原则,大力推动高质量教材的选用,文件要求各高校要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教材选用管理制度,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优秀教材的选用率也作为体现一个学校办学规范化、科学化的基本指标,已被教育部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基本指标体系之一。在“九五”、“十五”期间,由于国家对教材建设的重视,我国高校教材的品种和数量大大增加,涌现出了许多的优秀教材。在众多教材中选出好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如何选用最优秀的教材,成了高等学校在教材工作方面最重要的任务。学校各级领导都应树立“教材选用比自编教材建设更加重要”的观念,充分重视教材的选用工作,将优秀教材的选用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切实加强教材选用工作的指导监督,保证进入课堂的教材是优秀、高质量的。
(二)教材选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适用性原则
这是教材选用和管理的首要原则,选用的教材不但要符合本专业培养方向的要求,而且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教学大纲和学时的规定,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材更新十突出,所以提高教材选用的适用性非常必要。选用教材的基本内容应该符合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取材合适,内容的阐述循序渐进、富有启发性,便于自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的心灵、智能、工作能力的培养。适应性原则还包括适应现实和适应未来两个方面,即既要面对现实,适应性原则还包括适应现实和适应未来两个方面,即既要面对现实,适应专业和学科的需要,能够较好地与相关的教材和课程内容衔接与协调;又要面向未来,适应未来专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并与其发展趋势相一致。
2、择优性原则
面对当前教材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根据课程需要,面临多种版本选择一种教材时,要以教材选用的质量为标准,择优选用。优秀教材的标准,一般由四个方面来体现:(1)思想水平,体现在思想性、逻辑性,即思想观点正确,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教材体系反映内容的内在联系及本专业特有的思维方法。(2)科学水平,体现在先进性、理论性,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先进成果,表达本课程包含的知识的相互联系及发展规律,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和概念,理论联系实际。(3)教学水平,体现在教学适用性、认识规律性、结构完整性,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本课程教学要求,符合认识规律,富有启发性,便于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各种能力的培养,结构严谨。(4)文图水平,体现在语言文字规范、简练、流畅、生动,符合语法规则,图文配合恰当,符号、计量单位标准规范。实践证明,优秀教材是师生的良师益友,不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优秀教材都能在结构纵横的布局、内容重点的选取、示例习题的设置等方面进行最佳选择,掌握合理的分寸和比例,使之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教师的备课、试讲、授课、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共同努力,使用优秀教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保证选用教材质量应采取的措施健全教材选用制度,严格教材选用程序,杜绝教材选用中的随意性和主观臆断的现象,确保选用教材的适用性和先进性。
对任课教师来说,要从提高教学质量的高度,为所开设的课程选用高质量的教材,正确处理好选用优秀教材与学校自编教材的关系。对学校来说,为了保证选用教材的质量,明确选用教材的管理程序和审批权限十分必要。建立严格的申报与审批制度是教材选用的基础,严格的逐级申报和逐级审批过程可减少教材选用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一般来说,高校选用教材应执行分级审批制。首先由任课教师按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在对所选用教材的内容、体系、风格、特色以及与本课程教学大纲的适用性等项目进行论证的基础上,向教研室提出该课程拟选用教材的申请报告。然后由教研室组织教师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对申报教材进行研究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报给学院。接着学院召集各教研室主任和各专业学术带头人研究教研室上报材料,采用共同负责的裁决方式核准可以使用的教材,并将审核的意见上报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最后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根据各学院上报的材料和教材样书,对教材的内容、体系、价格、印刷等进行全面鉴定,经审定合格的教材最后交教材供应部门实施采购和供应。
2、建立教材信息库和样书展示室,为教师选用教材提供方便。
建立教材信息库并开辟教材样书展示室可解决教师选用教材时信息不足的问题。教师可留心本专业内教材出版动态,学校也可积极与相关出版社、书店联系,积极收集、整理各类教材的出版信息、书评等资料,将新华书店编印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用书总目、各出版社书目、教材内容介绍和征订目录进行整理、归类,建立教材出版信息库,并通过网络和向各学院印发教材信息简报等形式,将这些资料及时提供给教师。教材管理部门应尽量搜集各出版社的优秀教材和新近出版的教材,将本校各专业所开课程的不同版本,特别是一些新版优秀教材样书集中起来,建立教材版本样书展示室,供教师阅览,使教师不仅能看到教材的目录,而且能了解到教材内容的质量,教师在同类书籍的选用上有比较才有选择,以减少教材选用的盲目性,促进教材选用质量。
3、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加强质量跟踪,重视信息反馈。
要提高教材编写及选用质量,必须建立健全教材研究制度,大力开展教材研究工作。教材研究应纳入学校教学和科研计划,建立制度,签订合同,明确任务及要求,解决必要的条件及经费。高校教材研究主要是对各类专业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课程教学要求进行研究、对教材内容及体系进行研究、对新版教材的评价及推荐、教材编写及使用经验交流、对外国教材的研究与评价、对教材管理的研究等。通过开展教材研究,达到知书、识书、用书和服务教学的目的。另外,对选用教材进行教材质量跟踪调查,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措施。教材管理部门可用“教材质量跟踪与适用度调查表”或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对选用教材进行调查了解,对反映问题较多的教材,及时向任课教师反映,以便在今后选用时注意。学生对教材的使用信息反馈是教材选用工作中的一项应该特别要重视的过程,客观评价学生的使用情况,可以为我们教材选用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质量跟踪和信息反馈的关键在于坚持和落实,可采取多种形式调查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使用教材质量的反映,及时反馈质量信息,只有掌握了这些第一手材料,才能在选用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选好适用的优秀教材。
参考文献:
[1] 何晓阳,蔡一林. 优选高校教材的探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06(2):264-267
陈华莉,姜安丽. 我国高校教材选用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西北医学教育[J].2006(5):495-497
赵兵. 高校的教材选用.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2002(9):215-218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不能搞“模式化”
下一篇: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