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
【摘要】新农村建设需要高职院校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型人才,有的高职院校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章试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入手,探索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农村建设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近年来,党中央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两减免、三补贴、四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优农惠农政策。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三农”工作是全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的加以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全景式描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就需要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据教育部门统计,职业院校学生80%以上来自农村。农民子女通过职业院校培养成为技术工人,这是转移新增农村劳动力的主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在培养一大批有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教育部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上表示:新农村建设人才的主体要靠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首先,必须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新的生产力水平保障农业生产的新发展。其次,要为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城镇化,培养农村社会所需要的实用人才,以满足农村各行各业的发展为目标,促进农民就地转岗、就地转移。再次,要为提高农村的基层政府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管理水平发挥作用,提高他们的现代社会意识、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有效实施“新农村”发展战略,必须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各级政府的重任,也是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的又一重要课题。
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决定着农民的社会经济行为,是农民素质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广大农民衷心拥护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基本确立;民主意识逐步加强;团结互助,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勤劳朴实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美德得到了弘扬。但仍存在着问题,比如:封闭的小农文化、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精神,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农村的传统家族观念还相当浓郁;农民对自身素质状况不能正确认识,缺乏忧患意识;农民的短视行为限制了农民在更新更广领域和范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保持稳定的根本,作为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职院校除了要注重高职生的科学素质和专业技术的培养外,同时应加强对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立志投身新农村建设
加强和改进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同时要积极引导高职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理想信念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体现。加强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一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立党和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庶幸福的重要理论保证。我们必须用其武装高职生的头脑,提高他们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高职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进程的艰难与形势的复杂,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性与自觉性。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而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之中,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二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形成万众一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局面。三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防止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必将带来大量人才需求,虽然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传统意识仍然是新农村建设必须突破的人才瓶颈。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不仅需要大批实用型的技术应用人才,还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尤其是需要一批高素质又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基层干部队伍,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时,应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尤其是毕业后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在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现代化管理、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大显身手,建功立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手,帮助高职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需求、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使高职生充分认识到基层是生产劳动最直接的领域,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青年人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是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增进同劳动人民感情的生动课堂;是经受锻炼、发挥才智、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猛将必拔于卒武,贤相必起于郡县”,这既是历史的经验,也是人才培养的规律。
二、开展形势教育,增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
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大局。
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变化多端的国内外环境,加强高职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使高职生了解事实的真相,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客观困难,有助于矛盾的解决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也使高职生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更深刻、更具体地体会到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从而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
三、开展民主法制教育,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20年的普法,特别是“四五”普法以来,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总体上得到提高,农村的法制环境不断改善。但是,在现实中,农民对国家依法治国方略了解甚少,由于不懂法而造成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更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农民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高职院校应大力开展民主法制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法制环境。高职生通过学法增强法制观念,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懂得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并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家人和周围的群众,使广大群众在学法中守法和用法。
四、开展艰苦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创业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艰苦意识是指在创业过程中,勇于迎接各种挑战,奋力克服各种困难。这是创业精神的必要条件。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艰苦奋斗的革命法宝和奋发向上的创业精神结合起来,发扬光大,也是“与日俱进”的必然要求。
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引导高职生正确认识国情、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苦性,牢固树立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
五、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树立农村新风尚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礼貌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民人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封建迷信思想依然存在,陈规陋习还比较普遍,从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乡风文明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和发展成果的外在体现,更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精神层面的要求。
******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高职院校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懈地在高职生中间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信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办事公道、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教育。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八荣八耻”作为准则来规范高职生的行为,引导他们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高职生应规范自身行为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人,为逐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秩序,健康的社会风气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书田,刘景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手册[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李芬.京郊新农村建设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J].中国农村科技,2007,(2).
胡连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强化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南京财政大学学报,2006,(5).
下一篇:侵害农村妇女合法土地权益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