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512大地震灾后农业重建的思考
内容摘要:汶川512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强度和烈度最大的地震。当前灾区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小春作物收割和大春水稻栽插延迟;玉米、马铃薯、蔬菜等作物田间管理滞后;农用柴油、水源、电力等供应紧张;水利设施、灌溉渠系受损等。目前,随着拯救生命的工作告一段落,安置灾民工作步入正规,恢复农业生产和灾后重建工作将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关键词: 汶川512大地震,农业生产,灾区农业
汶川512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强度和烈度最大的地震。这次地震给灾区农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当前灾区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小春作物收割和大春水稻栽插延迟;玉米、马铃薯、蔬菜等作物田间管理滞后;农用柴油、水源、电力等供应紧张;水利设施、灌溉渠系受损等。
一、农业受灾总体情况。
初步估计,受影响的农田超过1000万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28.03亿元。预计100万到150万亩稻田会因水利基础设施损毁严重而被迫改种旱地作物,水库、堤坝输水能力的减弱或丧失,会影响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
二、组织抢收抢种。
把成熟的作物尽可能收上来,对于解决灾区百姓的吃饭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免抢收不及时造成农产品霉变,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等损失,要继续组织收割互助队,把大型农机具集中起来,将小春作物抢收归仓。灾区小麦普遍采用机械收获,为充分发挥这些机械的作用,要确保汽油和柴油的供给,并对机收给予适当的专项补贴。成都平原的水稻在6月1日以后栽插便属于迟栽,每推迟1天,稻谷产量平均减少5 10公斤/亩。因此必须组织农民及时完成抢种,包括到异地组织水稻栽插突击队。同时抓好小青菜、包菜、菜豆、荞麦、芝麻等生长期短、抗病力强的作物的改种抢栽、田间管理和晚秋生产。积极推广粮经套种模式,实施全过程管理,努力提高单产。因田间水利设施遭受破坏而无法蓄水的田块应改种玉米等。早霜来得早的高原地区要选择马铃薯、花椒等生产周期短、适宜温带环境的作物。企业要及时调运抢种、补种所需的种子、肥料等农用物资。地方政府要开展针对性强的政策扶持。要防止秋季蔬菜上市集中引发菜贱伤农的情形,切实增加灾后农民的收入。加强对水稻、玉米、蔬菜、果树等的病虫害预测和防治,减少病虫危害。
三、加强果树管理。
灾区是特色水果主产区,目前正处于果树幼果迅速生长期。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造成了树体损伤。要尽快组织农民扶正被砸歪的果树;剪除折断的枝梢,强化肥水管理;疏除受伤的幼果;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综合控制。
四、促进牧业恢复。
鉴于灾区畜牧业遭受到严重破坏,各地应向灾区支援一些生长周期短的猪、牛、羊等畜种,以帮助灾区尽快恢复畜牧业的生产。地方政府应加强对饲料企业的扶持政策,促进农民
恢复生产。畜牧业的重建要考虑提高畜牧业水平,包括挑选优良品种,改进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形成产业链等。
五、农业基础设施恢复。
这次地震中,农业水利灌溉、农业机械、畜禽饲舍、温室大棚以及户用沼气设施损失惨重,尽快修复这些基础设施是恢复灾区农业生产的关键。特别要尽快修缮被破坏的干渠、渡槽和田间水利设施,恢复或提高蓄水、灌溉和排水能力,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保障大春播种急需,将夏秋可能发生的旱涝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
六、关注重建规划。
对于遭到地震毁灭性打击,已不适于生产、生活的村落,要采取插户移民,投亲靠友,建移民开发基地等方式进行县内移民和跨县跨地区移民。对于仍适宜生产和生活的地区,应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行农村社区恢复与重建。为确保灾后重建规划和政策措施科学、有效、有可操作,规划编制不仅要向专家咨询,而且要广泛征求灾区农民的意见;项目设计与施工应实行招标制,物资应统一购买,以确保建设项目质量;恢复与重建资金管理和使用必须接受群众监督以及审计部门、社会专业中介组织和媒体的监督。
七、促进和谐发展。
在灾后恢复与重建中,要继续弘扬救援过程中体现出的互助合作精神,使这种精神得到保持和发扬,使农民越来越关注村庄公共活动。灾后恢复与重建要以村两委班子为依托,同时发挥救灾中涌现出来的模范村民、返乡参与重建的农民精英,以及农村传统组织资源的作用,将蕴涵在农民身上的潜力充分开发出来。在这次地震灾害中,国民承受了痛苦,也激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继续借用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志愿者、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以加快农业生产恢复与重建的进程。灾后恢复与重建对企业而言是一个商机,也是表达人道主义情怀的契机。企业要借助于这个商机和契机做好夏季作物采收、销售工作,优先销售灾区的农产品,将灾区的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下一篇:中部农耕区建设新农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