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上博简《容成氏》的拼合与编连问题

发布时间:2015-10-05 15:04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的《容成氏》篇, 内容 非常重要,竹简保存状况也比较良好。但原书的整理在竹简拼合与编连方面存在问题,致使不少本来文意清楚的地方变得含混不清,全文的敍事脉络也变得很混乱。我们经过反覆的调整与排比,找到了更爲合理的、可能是最接近於竹简原貌的编排方案。

先说竹简的拼合问题。全篇原共编为 53 号,其中第 35 号是由上下两段残简“遥缀”而成的,即整理者认为是一简之折,但不能紧接,中间还有一小段残缺。实际上,这两段残简无论是从编绳位置看,还是从内容看,都不可能属於同一简。 本篇竹简共有上中下三道编绳,上下两道分别位於简首和简尾的首字、末字的上下方。简 35 上段简首残缺,第一道编绳痕迹已不存。中间一道编绳痕迹位於“□王天下十又六年而桀作”的“作”字下,从第 12 页的小图版可以清楚地看出,按整理者的编排,则这道编绳痕迹的位置太靠上,跟同篇其他简完全不能相合。如果将其下移与其他简的中间一道编绳对齐,则其下端与 35 简下段将有一大段重合的部分。由此看来,简 35 上段与下段决不可能属於同一简。 它们应该分别编号重新排列,下面我们把此简的上段和下段分别编为“ 35A ”和“ 35B ”。

我们把全篇竹简重新编连後的简序为: 1 ~ 3 , 35B , 4 ~ 7+43 , 9 ~ 11+13 ~ 14+8+12+23+15+24 ~ 30+16 ~ 21+30 ~ 32+22+33 ~ 34+35A+38 ~ 41+36 ~ 37+42+44 ~ 53 。下面就按这个顺序抄出释文,并以注释的形式对调整的理由、调整後有关部分的大意等作简单説明。释文尽量使用通行字,难以隶定的字、原简上尚残存点画但无法释出的字用□代替。同时,本文主要讨论简序问题,文中对很多字词的意见还只是初步性的。有不少字词的理解虽然还存在问题,但一般不影响简序的排列,对这类问题暂时不多作讨论。

   

[ 尊 ] 卢氏、赫胥氏、乔结氏、仓颉氏、轩辕氏、神农氏、椲 丨 氏、垆毕 (增从辵) 氏之有天下也,皆不授其子而授贤。其德酋清,而上爱  【 1 】  下,而一其志,而寝其兵,而官其材。於是乎喑聋执烛,冒( 增从木 )工鼓瑟,跛躃守门,侏儒爲矢,长者□宅,偻者 数,瘿  【 2 】  者煮盐,厇  者渔泽,□弃不□。凡民俾  者,教而诲之,饮而食之,思役百官而月请之。故当是时也,无并  【 3 】[i]

□氏之有天下,厚爱而薄敛焉,身力以劳百姓  【 35B 】[ii]

□於是乎不赏不罚,不刑不杀,邦无饥 (?) 人,道路无殇  【 4 】  死者。上下贵贱,各得其所(?)。四海之外宾,四海之内贞(廷?)。禽兽朝,鱼鼈献,有无通。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  【 5 】  年而殁(?)终。 [iii] 昔尧处於丹府与藋陵之间,尧贱貤而时 = 宾(?),不劝而民力,不刑杀而无盗贼,甚缓而民服。於是乎方  【 6 】  百里之中,率天下之人就,奉而立之,以爲天子。於是乎方圆千里,於是乎持(?)板正立,四向  和,怀以来天下之民。  【 7 】  其 政治 而不赏,官而不爵,无励於民,而治乱不□。故曰:贤及□【 43 】[iv]

是以视贤,履地戴天,笃义与信。会在天地之间,而包在四海之内,毕能其事,而立爲天子。尧乃爲之教曰:“自  【 9 】  内(纳?)焉,余穴窥焉,以求贤者而让焉。”尧以天下让於贤者,天下之贤者莫之能受也。万邦之君皆以其邦让於贤  【 10 】□□□贤者,而贤者莫之能受也。 [v] 於是乎天下之人,以  【 11 】  尧爲善兴贤,而卒立之。 [vi] 昔舜耕於历丘, [vii] 陶於河滨,渔於雷泽,孝养父母,以善其亲,乃及邦子。尧闻之  【 13 】  而美其行。尧於是乎爲车十又五乘,以三从舜於畎亩之中。舜於是乎始免执幵耨锸,谒(?)而坐之子。尧南面,舜北面,舜  【 14 】  於是乎始语尧天地人民之道。 [viii] 与之言政,悦简以行;与之言乐,悦和以长;与之言礼,悦敀而不逆。尧乃悦。尧  【 8 】[ 尧 乃老,视不明, ] 听不聪。 [ix] 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後,见舜之贤也,而欲以爲後。  【 12 】  [ 舜乃五让以天下之贤者,不得已,然後敢受之。 ] 舜听政三年, [x] 山陵不疏,水潦不湝(?),乃立禹以爲司工。禹既已  【 23 】  受命, [xi] 乃卉服箁箬,帽芙□□足□【 15 】面□□□,不生之毛,□濏湝流,禹亲执畚(?)耜,以陂明都之泽,决九河  【 24 】  之阻,於是乎夹州、徐州始可处。禹通淮与沂,东注之海,於是乎竞州、莒州始可处也。禹乃通蒌与易,东注之  【 25 】  海,於是乎蓏州始可处也。禹乃通三江五湖,东注之海,於是乎荆州、扬州始可处也。禹乃通伊、洛,并瀍、涧,东  【 26 】  注之河,於是乎豫州始可处也。禹乃通泾与渭,北注之河,於是乎虘州始可处也。禹乃从汉以南爲名谷五百,从  【 27 】  汉以北爲名谷五百。天下之民居奠,乃□食,乃立后稷以爲  。后稷既已受命,乃食於野,宿於野,复谷豢土,五年乃  【 28 】  穰。民有余食,无求不得,民乃赛,骄态始作,乃立臯陶以爲李。臯陶既已受命,乃辨阴阳之气,而听其讼狱,三  【 29 】  年而天下之人无讼狱者,天下大和均。舜乃欲会天地之气而听用之,乃立貭以爲乐正。貭既受命,作爲六律六  【 30 】〈郘—吕〉, [xii] 辨爲五音,以定男女之声。当是时也,疠疫不至,妖祥不行,祸灾去亡,禽兽肥大,草木晋长。昔者天地之佐舜而  【 16 】  佑善,如是状也。 [xiii] 舜乃老,视不明,听不聪。舜有子七人,不以其子爲後,见禹之贤也,而欲以爲後。禹乃五让以天下之贤  【 17 】  者,不得已,然後敢受之。禹听政三年,不制革,不刃金,不略矢,田无蔡,宅不空,关市无赋。禹乃因山陵平隰之可邦邑  【 18 】  者而繁实之,乃因 迩 以知远,去苛而行简,因民之欲,会天地之利,夫是以□者悦治(怡?),而远者自至。四海之内及,  【 19 】  四海之外皆请贡。禹然後始爲之号旗,以辨其左右,思民毋惑。东方之旗以日,西方之旗以月,南方之旗以蛇,  【 20 】  中正之旗以熊,北方之旗以鸟。禹然後始行以俭:衣不鲜美,食不重味,朝不车逆,舂不毇米,飨(?)不折骨。制  【 21 】  孝辰, [xiv] 方爲三俈,救声之纪:东方爲三俈,西方爲三俈,南方爲三俈,北方爲三俈,以躗於溪谷,济於广川,高山陞,蓁林  【 31 】  入,焉以行政。 [xv] 於是乎治爵而行禄,以襄於来(?),亦 = 迵 = ,曰德速蓑【 32 】  表皮尃。禹乃建鼓於廷,以爲民之有谒 [xvi] 告者鼓(?)焉。撞鼓,禹必速出,冬不敢以寒辞,夏不敢以暑辞。身言  【 22 】□ 渊所曰圣人,其生赐养也,其死赐葬,去苛慝,是以爲名。禹有子五人,不以其子爲後,见  【 33 】  臯陶之贤也,而欲以爲後。臯陶乃五让以天下之贤者,遂称疾不出而死。禹於是乎让益,啓於是乎攻益自取。  【 34 】[ 啓 ] 王天下十又六年〈世〉而桀作。 [xvii] 桀不述其先王之道,自爲 [  为 ] [xviii] 【 35A 】  不量其力之不足,起师以伐岷山氏,取其两女琰、琬,□北去其邦,□爲桐宫,筑爲璿室,饰爲瑶台,立爲玉门。其骄  【 38 】  泰如是状。汤闻之,於是乎慎戒徵贤,德惠而不  ,  三十仁而能之。如是而不可,然後从而攻之,陞自戎遂,入自北  【 39 】  门,立於中□。桀乃逃之鬲山氏,汤又从而攻之,降自鸣条之遂,以伐高神之门。桀乃逃之南巢氏,汤又从而攻之,  【 40 】  遂逃去,之苍梧之野。汤於是乎徵九州之师,以  四海之内,於是乎天下之兵大起,於是乎亡宗戮族残群焉服。  【 41 】  当是时,强弱不治(?)諹,衆寡不听讼,天地四时之事不修。汤乃尃爲征籍,以征关市。民乃宜怨,虐疾始生,於是  【 36 】  乎有喑、聋、跛、□、瘿、□、偻始起。汤乃谋戒求贤,乃立伊尹以爲佐。伊尹既已受命,乃执兵钦(禁)暴, [xix] 羕得於民,遂迷而  【 37 】贼盗,夫是以得衆而王天下。 [xx] 汤王天下三十又一世而纣作。纣不述其先王之道,自爲  (改?)爲 , 於  【 42 】  是乎 [xxi] 作爲九成之台,寘盂炭其下,加圜木於其上,思民道之,能遂者遂,不能遂者 ,内( 坠 ) 而死,不从命者 , 从而桎梏之。於是  【 44 】  乎作爲金桎三千。既爲金桎,又爲酒池,厚乐於酒,溥夜以爲淫,不听其邦之政。於是乎九邦叛之,丰、镐、舟、□、于、鹿、  【 45 】  耆、崇、密须氏。文王闻之,曰:“虽君无道,臣敢勿事乎?虽父无道,子敢勿事乎?孰天子而可反?”纣闻之,乃出文王於  【 46 】  夏台之下而问焉,曰:“九邦者其可来乎?”文王曰:“可。”文王於是乎素端□裳以行九邦,七邦来服,丰、镐不服。文王乃起师以向  【 47 】  丰、镐,三鼓而进之,三鼓而退之,曰:“吾所知多廌,一人爲无道,百姓其何罪?”丰、镐之民闻之,乃降文王。文王持故时而教民  【 48 】  时,高下肥毳之利尽知之,知天之道,知地之利,思民不疾。昔者文王之佐纣也,如是状也。文王崩,武王即位。武王  【 49 】  曰:“成德者,吾敓而代之。其次,吾伐而代之。今纣爲无道,昏者百姓,至约诸侯,天将诛焉。吾勴天威之。”武王於  【 50 】  是乎作爲革车千乘,带甲万人,戊午之日,涉於孟津,至於共、縢之间,三军大犯。武王乃出革车五百乘,带甲三千,  【 51 】  以小会诸侯之师於牧之野。纣不知其未有成政,而得失行於民之辰(朕?)也,或亦起师以逆之。武王於是乎素冠冕,以告  【 52 】  闵于天,曰:“纣爲无道,昏者百姓,至约诸侯,绝种侮姓,土玉水酒,天将诛焉,吾勴天威之。”武王素甲以陈於殷郊,而殷  【 53 正】

容成氏  【 53 背 】

   

这样重新编排之後,全文的敍事脉络非常清晰,可以大致概括尧以前古帝王政事— → 尧由贱而为天子— →舜贤,尧让舜 — →舜时政事,包括司工禹治水、农官后稷治农事、理官 臯陶 治狱讼、乐正质作乐等— →舜让禹 — →禹时政事及制作 — →禹让 臯陶 、益,啓攻益得帝位传至桀— →桀骄泰 — →汤攻桀,天下乱 — →伊尹为汤之佐,天下得治,汤终王天下 — →汤传至纣,纣德昏乱 — →九邦叛、文王佐纣之事 — →武王即位、伐纣。

《容成氏》里需要深入 研究 的问题还非常之多,希望我们对竹简的重新编连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个比较可靠的基础。

   

本文写作过程中,与董珊讨论,获益甚多,谨志谢忱。

   

  

[i] 以上三简原书亦连读,系讲述“尧”之前的上古帝王。

[ii]  “  □氏之有天下 ”,“氏”前一字图版上已看不清楚,原释为“汤”,不可信。 “  □氏之有天下 ”与简 1 “ [ 尊 ] 卢氏 …… 垆毕 (从辵) 氏之有天下也 ”相类,而与後文 内容 不谐,故提前至此。但它上与第 3 简、下与第 4 简是否紧接都不能肯定,有可能连读,也有可能中间尚有缺简,暂时分开释写。残去的“□□氏”或是在 “尧”之前的上古帝王的最後一个,其後的帝王即是尧。

[iii]  以上讲尧以前的古帝王,下面开始讲尧。

[iv]  此简跟下面一简可能紧接,也可能中间尚有缺简。

[v]  简 10 与简 11 从内容看中间不容有缺简,故连读。

[vi]  上文简 6 、 7 言“ 方百里之中 ”的人民 立 尧 以爲天子 ,接下来讲尧德及於天下,天下之人立之为天子,又言尧欲让贤而不得,於是“天 下之人,以尧爲善兴贤,而卒立之 ”。“卒立之”即最终还是立之为天子、(在他让位之前)始终以之为天子。虽然简 7 、简 9 、简 12 三次讲到尧为天子,但是其意思是一层层递进的,并不能证明以上这些竹简不能放在一起。

[vii]  “昔”与“舜”之间空有一个字的位置,疑此处本当有“者”字。

[viii]  原以简 7 、简 8 相次,则简 8 开头的“ 於是乎始语尧天地人民之道 ”,主语不明。下文云“ 与之言礼,悦敀而不逆 ”,上博简《子羔》篇第 5 简正面云“尧之取舜也,从诸艹茅之中,与之言礼,悦尃  ”,“  悦尃”即此处简文的“ 悦敀 ”,也可证明我们此处编连的正确性。

[ix]  “ 尧 乃老,视不明 ”参照後文简 17 “ 舜乃老,视不明,听不聪 ”补。第 12 简上端残去约 20 字,补出“ 尧 乃老,视不明 ” 6 字後,还有约 14 字的位置容纳简 8 末尾“尧”字下要接的简文。因此简 8 与简 12 之间从内容看不大可能还有缺简,故连读。

[x]  “ 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後,见舜之贤也,而欲以爲後。舜乃五让以天下之贤者,不得已,然後敢受之。舜听政三年 ”,与後文简 17 、 18 “ 舜有子七人,不以其子爲後,见禹之贤也,而欲以爲後。禹乃五让以天下之贤者,不得已,然後敢受之。禹听政三年”类同。  简 33 、 34 “禹有子五人,不以其子爲後,见臯陶之贤也,而欲以爲後。臯陶乃五让以天下之贤者,遂称疾不出而死”,亦可参考。此简上半残,补出“舜乃五让以天下之贤者,不得已,然後敢受之”共 18 字,参考相邻的整简如第 21 简,其上半适可容纳 18 字。

[xi]  “ 乃立禹以爲司工。禹既已受命 ”,与後文简 28 “ 乃立后稷以爲  。后稷既已受命 ”、简 29 “ 乃立臯陶以爲李。臯陶既已受命 ”、简 30 “ 乃立貭以爲乐正。貭既受命 ”、简 37 “ 乃立伊尹以爲佐。伊尹既已受命 ”类同,从而知简 23 与简 15 之必连。以下讲大禹受命治水之事。

[xii]显然是“郘”的误字,“郘”读为 “ 吕 ” 。“六律六吕”即十二律吕,下文又言“五音”,“作爲六律六吕”与“辨爲五音”句式整齐。古书以“六律”与“五声”或“五音”并举习见。

[xiii]  “ 昔者天地之佐舜而佑善,如是状也 ”,类似的説法又见後文简 38 、 39 “(桀) 其骄泰如是状 ”、简 49 “ 昔者文王之佐纣也,如是状也 ”。

[xiv]  “制孝辰”及下文“ 方爲三俈,救声之纪:东方爲三俈,西方爲三俈,南方爲三俈,北方爲三俈 ”其义待考。“辰”原作“唇”,应即“辰”之繁体,与嘴唇之唇无关。此字左边笔划有残缺,对比第 52 简“唇(辰)”字自明,原释“君”恐误。“救”原误释为左从“寻”。

[xv]  “ 高山陞,蓁林入,焉以行政 ”即“ 陞高山,入蓁林,焉以行政 ” 。

[xvi]  “ 谒”原作从言去声,原注释以爲“讼”之异体字。

  [xvii]  此句句首残字可能是“啓”,“年”可能是“世”的误字,是李锐的意见,见李锐:《上博馆藏楚简(二)初札》,简帛 研究 网站 , 。

[xviii]  “ 桀不述其先王之道,自爲 ”与後文第 42 简“ 纣不述其先王之道,自爲  (改?)爲 ”类同,故补“  为 ”二字。

[xix]  “钦”下一字当释为从“病旁”从“暴”,“钦”及此字连读为“禁暴”,是董珊的意见。

[xx]  从简 40 以後至此处,大意是说汤虽然攻灭夏桀,但随後天下大乱,且汤行政事不善,故尚未得以王天下。 汤乃立贤人伊尹以为佐,天下遂得治,汤终於得众而王天下。

[xxi] 42 和 44 简相连处的“於是乎”,是它们应连读的确证。以下从 44 到 53 简,跟原书顺序相同。

上一篇:楚简〈缁衣〉与〈语丛四〉「弼」字小议

下一篇:谈上博楚简的从“今”从“石”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