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海岸风口地建立防护林主要技术与投资分析
【论文关键词】 海岸带 木麻黄大苗 风口造林 投资成本
【论文摘要】 通过对海岸风口沙地现状的观测和对该地段造林技术的综合分析表明:风口沙地营建防护林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培育具有抗性强又速生的木麻黄大苗、深穴整地、适时造林、放客土、施磷肥和建立有效的挡风屏障等综合配套技术,造林成活率可达到98.3%;保存率可达90.0%以上,无需补植。研究还表明,海岸带风口沙地造林,其造林成本较高,资金投入约为13508.8元/hm2;而以往常规造林方法,资金投入约4535元/hm2,但造林保存率一般仅有10%~15%,需多次重造或补植,因此应用本项造林技术更节省经费,造林效果好、成林快,防护效能可提前发挥。
据有关资料统计,仅福建省就有沙荒风口44个,面积约134hm2,成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难点问题。因此,摸索出一套实用有效的海岸带风口沙地造林技术,是我们广大林业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一 风口自然条件
平潭县地处福建省东部海域,台湾海峡西北部,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省第一大岛,也是国内强风区之一。全县共有五大风口,总长23.6km,跨7个乡镇,立地条件差,风口地遍布全县滨海平原和大部分港湾,总面积达13.09万亩,占陆地总面积的23.5%。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环境恶劣。
平潭县为北纬25°15′、东经119°32′,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霜雪少见,年平均气温19.9℃,极端最低气温为0.9℃,极端最高气温为37.4℃,年平均降水量为1167.4mm;年平均风速为8.4m/s,受季风影响,风向季节变化明显,一年中春、秋、冬以偏北风为主,北风、东北风侵袭的频率占62.0%。
1.海岸风口地段的风力
该试验地设在平潭国有林场的燕下埔龙王头风口,是平潭县五个风口之一,也是治理难度最大的风口之一。在海岸风口地段,影响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林木正常生长的气候条件中,风是最主要的制约因子。据平潭县气象台统计,全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达113d,月平均风速在10m/s以上,极大风速可达40m/s,主要集中秋冬两季9月份至翌年1月份,时称“二十四风”、“九降风”。由于地处海岛,台风和风暴潮频繁发生,台风在每年5~11月出现,尤以7~9月居多,占总次数的70%,年平均台风6次。在海岸风口地段,受强台风的影响造成机械性伤害或直接摧毁木麻黄幼树或挟带海岸
最前沿的沙粒将幼树埋没,使造林失败。秋冬两季的大风还破坏了植物水分平衡,幼树的迎风面枝条韧皮部遭到损伤,同时大风加速了地上水分的蒸发及植物的蒸发量,造成木麻黄幼树因生理性缺水而枯萎死亡。因此,台风和长时间的大风是导致风口造林困难和失败的主要原因。 海岸带风口流沙状况
在流沙海岸每年的秋冬直到初春,主害风—东北风、西北风和北风不断,飞沙翻滚是很常见的事。据燕下埔龙王头风口测定,当风速达8.0~10.7m/S时,土壤沙粒就会沿地表随风滚动;当风速达10.8~13.8m/S时,土壤沙粒就会沿地表强烈移动;当风速达13.9~17.1m/S时,土壤沙粒就呈悬浮状迁移;当风速达到17.2~20.7m/S时,流沙滚滚,满天飞舞,高度可达3.5m以上,其细沙粒就被风吹得很高,悬浮于空气中流动,有时随风吹扬1000-2000km待风速降低时,就降落在地面。因此,前沿幼林极易被风沙埋没而导致造林失败。 干旱程度
因受海洋影响,平潭雨水偏少,干旱频繁,是“十年九旱”的重旱区。每年降水量仅在900~1200 mm之间,属福建省少雨区域之一,而且沙土水份渗透与流失极快。降水量分布的特点是北部多于南部,西部多于东部;降水强度以5月为最大,7~9月次之,10月~翌年2月最少。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0%,平均年蒸发量为1917.4mm,大于降水量。据统计,年干旱平均为3.8次,最长有2003年连续66d无降雨的大旱记录。
二 海岸带风口沙地建立防护林关键技术
1.培育优质木麻黄两年生大容器苗
在海岸带风口沙地要取得造林成功,培育优质木麻黄两年生大容器苗是关键技术中的核心部分。本试验采用在全省普遍推广应用的20多个木麻黄优良无性系中筛选出平20、平18、惠安1、粤501、A13和莆20等6个无性系作为风口造林而培育木麻黄两年生大容器苗的材料。
培育两年生木麻黄大苗,首先对每个无性系精选优质小枝,小枝必须来源于树体上部,粗壮有分叉,经过激素处理和水培出根后,移植于塑料薄膜小容器袋(8cm×15cm)中,经过一年的苗期管理,于次年4~5月份又将一年生的苗木再次移入大容器袋中,其直径为20cm,高为32cm。大容器袋必须采用聚丙稀或聚乙稀加工而成,制作圆柱形袋。营养土为红黄埌85%,沙土10%,钙镁磷5%,三种材料搅拌混合均匀后使用。木麻黄无性系水培苗移栽营养袋后,苗期的管理包括浇水、施肥、除草、预防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大容器苗达到地径1.5cm,高度1.5m以上的规格时出圃造林最佳。
2.大穴整地、放客土与施磷肥
风沙地土壤肥力瘠薄,结构疏松、沙层厚。在造林前,必须对造林地进行规划,确定造林密度。一般株行距为1.5m×1.5m或1.5m×2m为宜;穴的规格50×50×60cm较为适宜,穴中施放客土每穴20~25kg;过磷酸钙每穴150g。据测定,旱季0~20cm沙土含水量<1%,20~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为<2%,因此深穴整地对苗木水分供应有良好作用,有利于幼树生长和保存率的提高。
3.苗木适当修枝
起苗造林时,大胆地将苗木侧枝修掉一部分,一般保留树冠长度的1/3~1/2即可,减少蒸发面积,修枝时应注意侧枝修平,保护树干平整,不能把主干拉伤或拉裂变成废苗。通过修枝促使主梢向上伸长,加快林分的郁闭。
4.设置有效风障
风障是为了削弱与降低风速而设置的屏障。一般于当年9月份大风到来之前架设,使春季造林的木麻黄幼树能安全度过连续几个月的东北大风侵袭,再经过第二年的生长,木麻黄幼树根系便能深扎沙土之中。风障制作:用木麻黄间伐材长3.0~3.5m,立式插埋在沙地,深度为0.5~0.8m,每根间距2.5m,然后用木麻黄小径材横向4条,用铁线固定在立插的小径材上,再用木麻黄侧枝插在骨架内,形成挡风屏障,最后在与主害风方向采用铁线斜拉并固定在地桩上,整条风障应多处固定,以防大风袭击将风障刮倒;每隔20m~40m设置一道风障。
三 木麻黄在风口沙地的造林投资分析
海岸带风口沙地生境条件恶劣,造林难度大,造林时需采用迥异于生产上常用的技术和方法。因此,在此类困难立地造林,其造林成本比较高,所需的资金投入也比较多。根据多年来进行造林所需的材料、用工及费用情况分析:以造林密度(前沿1.5m×1.5m、后沿1.5m×2m)平均3888株/hm2;挖穴50×50×60cm费用972.0元/hm2;客土0.35元/穴,费用1360.8元/hm2;种植45工/hm2、单价40.0元/工、费用1800/hm2;苗木单价2.0元/株、费用7776.0元/hm2;过磷酸钙150g/穴、费用350.0元/hm2;构筑风障要因地制宜,一般成本为1000.0~1500.0元/hm2,以上各项开支经费合计为13508.8元/hm2,均为直接投资成本,造林保存率可达90.0%,不需补植。而以往常规造林方法,造林用工30工/hm2、费用1200元/hm2;苗木6667株/hm2、费用3335.0元/hm2;开支合计为4535元/hm2。但造林保存率一般仅有10%~15%,无法成林,需多次重造或补植,而且林相极差,防护效能低下。因此,从两者造林成本比较,还是应用本项总结的造林技术更节省经费,造林效果好、一次成林,防护效能可提前发挥。
参考文献
[1]黄平江,陈建诚,等.福建沿海防护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徐俊森,黄金水,等.流沙海岸造林特困区建立防护林关键技术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3,(3):1-3.
张水松,林武星,叶功富,等.海岸带风口沙地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0,(6):39-46.
张银龙,吴永波,罗红艳,等.环境生态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
李一功,李长发,等.固沙造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徐燕千.木麻黄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上一篇: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