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农业产业化对比研究及启示
我国农业曾经长期服务于工业的发展,得不到重视,且处于弱势地位。由此而生的"三农"问题也成为中国社会一直难以克服的现实问题。2015年,党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关注农业发展,连续12年聚焦农业,说明国家对农业的持续重视,笔者首先详细对比了中美两国的农业产业化,然后结合中国国情归纳了美国成功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是以个体农户为基本单元,以科技为手段,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对本地区的农产品进行科学规划和向导,实行专业化的布局、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对农产品的前期、中期、后期过程,进行一体化社会化和企业化的管理,集中优势的人力资源、社会资源、政策资源所形成的一种经营形式和经济运行方式。
(二)农业产业化的特征
以美国为例,成熟的农业产业化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生产专业化
生产专业化是指某种或者某几种农、林、牧、渔产品集中在一些生长环境占据优势的区域内,形成地区主导产品,以规模化和管理科学化实现生产的专业化。美国的农业生产根据环境和气候的多样性形成了若干农业带和农业区域。
2.经营一体化
经营一体化是美国农业专业化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农户种植饲养农业产品之后,不必担心产品的运输、加工和销售。整个过程均做好部署,由专业的服务团队负责,实现了农产品在生产各环节中的物资供给、产品运输以及销售渠道。这种经营一体化,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产值。
3.保障全面化
美国对农业生产的保障非常全面,从科技投入,到资金支持,到气象服务,到保险机制,一切为了农业产业化服务。保障的全面化,让农户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专业指导。全面的保障让农户放心生产,而农户的生产规模能够得到政府的及时反馈,反过来又增加了农户的信心。
二、中美农业产业化对比
(一)中美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对比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专业化发展最好的国家,其农业产业化始于1950年。美国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很大,各种专业化的农业机具确保了农业的生产力,政府通过加大对农业的价格补贴和税收减免,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建立产供销一体化来提高抗风险能力。历经常年发展,美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农业产业化相关经验,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相比之下,中国的农业产业化起源于1985年,到目前只有30年的发展历程。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为"农业龙头企业+众多农户〃单一的模式,缺乏具有领域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受于资金和管理的限制,产业结构相似,抵抗风险能力较弱。但是,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已经受到重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并且越来越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中美农业产业化优惠政策对比
对农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和对农业进行补贴,是各国政府对农业进行扶持的最常用最直接的手段。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对本国农业的优惠力度较发展中国家更大。相比之下,我国对农业的优惠和补贴目前还并未涉及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我国对农业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农业服务补贴,较少涉及生产环节的补贴和对生产者的直接补贴。
(三)中美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对比
美国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主要可分为三类。
1.集团模式
一些非农业生产的集团公司,通过对农业的资本倾斜,形成综合或者专业的集团公司的一种产业化组织模式。
2.联合模式
中小农户通过自发的联合,参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行为,并根据协商分配所得的一种产业化组织模式。
3契约模式
企业与农户达成某种契约,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交由企业进行加工、运输、出售,企业与农户平等承担风险和享受利益的一种模式。
相比之下,中国的农业产业化也具有上述三种组织模式,但覆盖率较低。多数农户仍然属于相当原始和落后的小农经济。
(四)中美农业产业化推广方式对比
农业产业化推广方式,指的是综合运用示范教育、技术指导开发、成果普及等方式,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传播扩散,实现现实生产力的一种方式。美国在农业产业化推广上,具有50多年成熟的经验和方法。美国农业通过"种植+加工〃"生产+销售〃"内需+外贸"等方式,依靠农业龙头公司牵头和政府优惠政策,带领农民进行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相比之下,中国在这方面的基础较为薄弱,产业化推广的手段较单一,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的基础知识严重缺乏,无法及时获得先进的专业化生产理念。此外,由于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导致成功的经验难以获得和推广。
三、美国农业产业化对中国农业的启示
(一)扶持壮大农业生产企业
中国改革开放中,采用了"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样,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采用〃优势弥补劣势、强者带领弱者"的策略,可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领导作用;从政策上、资金上和社会资源分配上,优先发展农业生产企业。这些措施,一方面,可以使农业产业化始终与市场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培育出一批具有一定区域、全国甚至世界影响力的农业生产企业。
(二)资金支持农业规模化与产业化
美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之所以如此迅速,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府在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农业生产特别注重规模化,只有规模化才能有效地实现成本的降低,风险的减少和利益的增加。中国在农业产业化中也应当集中资金,投入到区域化、规模化的农业之中。鼓励自然条件和发展模式的合理融合,采用规模化的生成经营方式,并且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
(三)科技投入建设生态农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生态农业也受到广泛关注。集约式的农业生产很容易因为不当添加剂、激素、农药等的使用,造成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今,生态农业在食品安全方面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虽然生态农业的利润较高,但由于生产效率往往较低,得不到大规模的推广。考虑这些因素,可以使用科技创新的方式,改良生产方式和经营手段,采用科学管理和资源调配,建设生态农业。
(四)市场为主,调控为辅农业生产是一个对市场敏感度较强的行业。政府在进行统一指导和协调管理的时候,必须避免出现过去农业产业化中重复建设的老路,而是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调节能力,引导各个区域因地制宜地发展自身特色农业。政府只需规范市场参与各方的行为,制定宏观政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政策依据和法律依据,为农业产业化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作者简介:叶楠(1988-),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方向金融、会计。
上一篇:我国“三农”问题分析及其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