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6-07-28 10:38

  要想使更多的高等院校履行有效且合理的职责,离不开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而教育管理成效直接受其伦理道德建设的影响。当前,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层、管理体制、具体实践行为、具体实施制度都存在伦理道德缺失问题。因此,要加强伦理道德宣传,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责任机制,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同时,在具体实施中,要提升管理层的道德素质,建立有效的反馈监督机制,制定程序化的操作规范,确保管理工作合理合法,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高等院校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伦理道德可谓是贯穿始终。无论是管理人员涉及的具体职能权限,还是具体的管理制度及理念,抑或是管理人员关于高等院校未来发展的战略,伦理问题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使高等院校拥有一个和谐而稳定的校园秩序,这本身就涉及管理伦理的问题。高等院校需要处理好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这必然与高等院校伦理管理问题产生联系。我国高等院校在实施管理时会遵循伦理道德的内涵,以大众化教育为背景,将高等院校的发展定位为提高和改善管理层面的伦理道德,因此要努力创建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从文化、管理、师德素养等层面开展伦理道德教育。

 

  一、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伦理

 

  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体系最早是由西方实践经验演变而来的,从管理的发展脉络来看,最初只是为了完成某些任务,随着管理实践的展开,管理者逐渐开始关注被管理人员的情感,管理也逐渐体现出对人性的认知、关注和理解,管理工作的这一转变将伦理道德的内容注入管理层面。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宗教种族、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高等教育引导人类逐渐向和谐与共生的方向发展,人类要趋向于自由、和平的发展方向,就要借助于教育的手段,来减少人类间相互排斥、不理解等现象。承载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常发展的特殊使命,这便是教育意义重大的关键所在,也彰显了伦理道德在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领域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教育管理伦理的概念进行过专门的研究。他们认为,将伦理道德的观念融入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这个过程便是教育管理伦理。由此可以看出,伦理道德中的规范及相应的评价标准都会适时体现在具体的教育管理行为中。这就赋予了教育管理伦理深层次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应当注重伦理关系。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让接受教育的群体形成健全的人格,让被教育对象在日常行为中按照公平、正义、平等、和谐的方式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间的关系,因此伦理关系至关重要。其次,在进行教育管理活动时要注重伦理实现的具体途径。教育的伦理管理观念应当体现在教育政策的具体制定及实施过程中,要将实现伦理化的可能性及实现的途径具体化。最后,在思考和分析教育管理行为时应当结合伦理道德问题,将即将开展的教育管理活动按照既定的伦理化原则予以保障。

 

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及对策


  二、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

 

  ()管理层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

 

  高等院校的管理层主要是学校的高层领导者和一线管理者,如果他们的伦理道德存在缺失,那么在管理高校事务时必然会出现超出权力范围的行为。美国就有教育管理学专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过专门的论述,他认为在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活动中,德性是最可贵的品质。当前很多高等院校比较关注自身在学术上的权威性,却忽略了道德上的权威性,管理者在其中的管理本质和领导过程被很多高等院校所忽略。任何一个组织的管理层都应当具备伦理道德,并且将这种精神植入管理理念中,高等院校也是如此。在高等院校的发展过程中,良好的伦理道德是学校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但是,在当今高等院校的管理事务中,伦理道德方面的缺失比较常见,并且存在于管理层中。因为一己私利收受贿赂的现象屡禁不止,这是伦理道德缺失的最直接表现。

 

  ()管理体制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

 

  随着世俗化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势必受到影响。但是,高等院校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可以按照自身的特殊制度来规范和控制高等院校学生道德理念的发展。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制定合理的伦理规范,根据学校发展特点和学生特点形成各种规章制度和程序标准,并按照自身的章程形成机构形态是极为重要的。如果管理组织本身存在伦理缺失,那么整个高等院校的价值取向就会发生改变,未来的发展也会陷入危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管理组织通常以行政化为主。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不同,高等院校的管理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体系。高等院校本身是一个学术机构,其管理体系如果一味强调行政权力,就会违背最初的以学术为中心的规范模式,有碍于伦理规范的发展。

 

  ()具体实践行为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

 

  高等院校应当具有崇高的道德目标,这是高等院校自身管理发展中的趋向标准,学校的各项发展都应当朝着这样的方向前进。但是,在实际的高等院校管理实践中,伦理道德缺失现象却屡见不鲜。例如,有些高等院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存在行贿受贿的现象,有些高等院校在经费投入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伦理道德的切实履行在高等院校管理实践中是核心的价值标准,也是一所高等院校在管理中的道德底线。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有效避免伦理道德缺失问题,既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有助于为高等院校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专心科研。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是高等院校所不断追求的,也符合人文关怀及伦理道德的相关精神。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行政制度过度化,很多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在高等院校中也存在,难免给高等院校的具体管理实践带来负面影响,有时甚至会导致道德理念的严重扭曲。

 

  ()具体实施制度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

 

  高等院校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势必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的制度。这些制度在现实中往往是循环使用的,并且在不断的信息反馈中逐步完善。但是,不同的院校在具体的制度执行过程中完成的情况不一,有些高等院校的管理层甚至对这些制度的遵循情况随心所欲。这是直接导致管理过程中存在缺失问题的原因之一,久而久之会对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高等院校管理工作中,应当始终以人为本,将人性化的一面作为管理的核心。管理层应当对师生员工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措施,让师生员工不只是把管理制度看作一种约束的工具;管理者应当通过管理制度的适当调整,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如果仅仅采取较为生硬而简单的管理方式,难免会对师生员工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不应只从自身出发,而应换位思考,多从被管理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高等院校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还应当对管理的程序有所了解,要全面衡量所制定的制度在程序中是否合理。要将制度中所涉及的义务和权利具体化、明确化,这些管理条例不应只是理论上的摆设,而应当保证其在具体实施中能够给予实践工作支持。

 

  三、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伦理道德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加强伦理道德宣传

 

  在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伦理道德建设应当是核心部分。早在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针对教育管理方面的理论就逐渐形成体系,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在教育管理伦理道德方面的研究已经趋于完善。我国关于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研究开始得比较晚,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伦理道德研究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专家学者对这些方面的教育理论了解较少,时至今日关于其本质和内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对于教育管理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体系应当大力宣传,让高等院校的管理层及普通师生都能了解教育管理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伦理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通过法律武器运用一定的赏罚机制来规范具体的行为准则。要使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地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建立一个专门的法律法规体系来约束其中的行为是必要的。

 

  ()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责任机制

 

  在制度保障面前,要想让伦理道德发挥一定的作用,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同时也应当建立必要的责任划分机制。在高等院校的范围内,如果有高效的监督机制,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将会变得公开透明,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高校教育管理的健康发展。

 

  ()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

 

  很多学者已经发现高等院校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行政化,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如果管理工作行政化势必会影响学术方面的发展,并且这一现象在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面对这种情况,应当及时转变观念,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将行政管理精细化,加强高等院校在学术领域的建设,促进学术与行政协调平衡地发展。因此,要加强高等院校关于章程制度方面的建设工作,将高等院校的发展定位及发展方向明确化,引导院校在管理伦理道德建设方面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伦理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提升管理层的道德素质

 

  要想让高等院校按照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高等院校的管理层首先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只有管理层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以德服人。管理层在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时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按照人性化、科学化的管理方针开展工作。

 

  ()建立有效的反馈监督机制

 

  高等院校要想在教育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当先在内部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让师生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保证管理层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公平、公正。管理层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应当不断深入师生员工内部,掌握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重视师生对现阶段管理措施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有针对性地改进管理制度,这样才更有助于高等院校管理层开展未来的工作。

 

  ()制定程序化的操作规范

 

  高等院校所建立的管理制度,实际是为了规范师生的行为。在具体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有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更应当针对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实践行为制定程序化的操作规范,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的权益。因此,在制定相应制度时应当尽可能地科学化、规范化,遵循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同时,还要广开言路,广泛吸收师生员工的意见,激励师生员工主动参与到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来,并使之程序化、规范化。

 

  ()确保管理工作合理合法

 

  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事务,首先要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各项规章制度都应当符合高等院校的身份和地位,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让师生员工在高等院校这个环境中享有公民应当具有的合法权益。在制定一些行为准则时,还要让广大师生员工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确保管理制度具有合理性。这些管理制度应当使管理层在处理具体的教育管理事务时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且切合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实际。高等院校要想完善教育管理伦理道德建设,必须建立集合法性与合理性于一身的教育管理制度。不论是学校的最高管理层、一线管理工作者还是普通师生,要想在学校教育管理事务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都要以学校的相关制度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在高等院校中形成高效、规范、科学的校园环境,才能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立高等院校本身就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因此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必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管理层首先应当考虑师生员工的真实需求,切实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管理层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制定有助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的制度。在制定相关管理体制时,要充分体现出管理层对师生员工的关怀,让师生员工具有自主意识和责任感。以人为本应当是每一所高等院校在制定管理体制时的指导思想,这既是管理层体现师生员工价值和地位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管理制度,以公平平等的原则对待其他师生员工。

 

  一所高等院校的管理制度会影响整个学校的发展环境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可谓意义重大。当前,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伦理道德缺失的问题仍旧存在,并且已经影响到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具体效能。因此,要努力创建一个民主、文明、和谐的道德校园。在今后的工作中,高等院校必须继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伦理道德建设。

 

  作者:尹贻伟 张志峰 来源:教育与职业() 20166

上一篇:浅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问题

下一篇:解决“三农”问题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