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农”问题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三农”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界定了“三农”问题的内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要加大农村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突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体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
目前,尽管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斐然成绩,但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农民增收缓慢,农民负担过重,“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深入研究“三农”问题,寻求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办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战略构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三农”问题的内涵界定
著名学者温铁军于1996 年正式提出“三农”概念,“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由来已久。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六十余年,党中央一直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并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取得了斐然成绩,但解决“三农”问题绝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在我国由以农业为主向工业现代化加速转变过程中,尽管农业产业获得长足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发展建设不断进步,农民生存发展权益显著改善,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断扭曲,城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新兴工业和服务业异军突起,农业地位不断下降,成为弱势产业;农村进一步边缘化,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地位不断下降,成为弱势群体,收入水平不高。“三农”问题究其本质在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农民权利待遇缺失,农民主体地位和发展经济积极性受到制约,收入水平不高,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经济基础薄弱。
二、“三农”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1.自然环境、历史政策、传统农业思想等历史客观因素
首先,自然环境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大客观因素。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好,则农业生产往往会获得丰收;倘若自然条件差,则农业生产会受到抑制,农民收入自然较低。其次,受我国复杂的历史政策影响,农业生产发展之路比较曲折,大跃进、人民公社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秩序,直到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才得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第三,受传统农业思想影响,中国农民“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意识根深蒂固,农业的市场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低,土地分散,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2.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政策制度因素
“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直接导致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分割。国家致力于工业化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居民待遇不断提高,而农村投入则较少,发展滞后,尽管农民收入获得了普遍增长,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不断扩大。受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要素无法自由流动,生产资本得不到高效配置,农村人口仍占绝大部分比重,城镇化水平不高,相较城镇居民稳定的社会福利保障,农民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地位较低。农村的就业、收入、医疗、教育、养老等事关农民核心利益的问题久而未决。这对农村的规模化生产经营也形成制约,家庭作坊式农业生产占据主导,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民收入微薄,消费购买能力有限。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也不利于培养农民现代意识,大多数农民思想保守、墨守成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不思改变。
3.农民传统观念、自身文化素质等主观因素
受“小富即安”的传统思想影响,也出于对土地的热忱,农民不愿改变目前自给自足的家庭作坊式生产生活,开拓创新意识不足,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进展缓慢,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集聚经济效益。传统农业经营规模小、经济效益低,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资金、技术和人才,但农民经济基础弱、投资力度不足、抵抗自然与市场风险能力差、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无法适应现代高效农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虽然农民很辛苦,但农产品成本不断提升、价格偏低,农业经济收益低。
三、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大农村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目前,我国农业财政投入连年增加但仍存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物资补贴力度,为农业生产创造稳定环境。要健全完善农村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制度,坚决杜绝截留、挪用和擅自改变农业专项资金用途的乱象,确保支农资金专款专用。另一方面,要在法律、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农业市场的扶持力度,
不断培育农业的市场化,通过引进度,不断培育农业的市场化,通过引进外资、吸引社会投资等多种途径扶持农业市场发展,培育大型农业企业集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收益。同时,要积极协助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服务机构协调银行贷款,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信贷机制,此外,要建立农户和集体投资农业的收益保障机制,调动农户和集体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以缓解农村财政支持力度不足的状况。
2.突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体制制约
“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体制,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现有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树立城乡居民公平竞争理念,放宽农民工城镇落户限制,通过立法实现农民迁徙自由,在就业、医疗保障、子女教育、养老等方面给予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使农民切实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1]。要改革现有农村土地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通过协议转让、转包、租赁、股份合作制、互换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效率,使土地等生产要素能够合理自由流动,市场化高效配置,形成规模化生产和不断增值。要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收益增长机制,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要改革目前货币安置单一方式,按照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土地流转价格,确保农民土地收益不断递增。还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妥善安置好失地农民。要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搞活乡镇企业经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3.实施科教创新战略,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依靠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生产不断走向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根本途径。首先,国家要不断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同时要引导鼓励企业投资农业科研,以解决目前农业科研资金严重短缺的困境。要进一步改革现有农业科研体制,合理高效配置农业科研要素,完善配套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农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要引导农村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做好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不断开发土地潜力,真正实现科技兴农、科技富农。其次,要大力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科技示范园区等农业技术创新载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生态低碳农业,发展绿色有机食品,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第三,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物联网以及电子商务技术,推进农业市场体系建设,构建农产品营销体系,及时提供权威公正的农业市场信息,使农民能够及时调整产业种植结构,减少经营决策失误。
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
突破现有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经营状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改变目前农业种植作物种类单一现状,紧贴市场合理组织农民安排生产内容和规模,充分利用农业优势资源,以食品工业为突破口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将农业资源优势内化为商品市场优势,形成上游农业、中游食品工业、下游餐饮业“三位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提升农业收益。基层政府要鼓励和指导农民自发建立各类专业产购销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健全合作组织制度,不断壮大规模,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拓宽融资渠道,转变农户小规模家庭经营状态。
5.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要进一步激活个体经济、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突破二元经济结构,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6.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目前,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科学素养和职业技能缺乏,由于无一技之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障碍重重,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培育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一是要大力推广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建立社区大学等途径不断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以此普及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新技术、技能,鼓励有志青年扎根农村、积极创业[2]。二是要不断加强对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生存发展能力,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三是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国家财政要进一步向农村教育倾斜,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水平,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升农村师资素质,完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作者:李建厂 来源:对外经贸 2015年9期
下一篇: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