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网信事业助推“三农”发展

发布时间:2016-12-05 16:33

  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以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在419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一席话,再一次明确了总书记针对三农问题的发展思路。

 

  农业作为中国第一大产业,关系着千家万户。如何通过互联网+”、农业现代化等战略,促进农业基础稳健、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推动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指引。

 

  互联网+三农要提升三率,使农民增收

 

  网信事业助推三农发展最核心的手段,就是通过互联网+”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道亮认为,互联网+三农的核心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把农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改变旧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使过去的传统粗放型农业变得高效,单位产出变高,同时质量还有保障。他说欧洲的家庭农场一般只有两、三个人,却能养1.3万头猪,或者养100头奶牛,甚至有两夫妻一年养5000吨三文鱼。

 

  “他们单位面积的产出比我们高那么多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运用了先进的装备技术、信息技术再加上种、养殖技术。而这其中,信息技术是灵魂、是大脑。李道亮表示,如果互联网+三农不能解决高效优质和农民增收的问题,再轰轰烈烈也只是昙花一现,不可能持续

 

  阿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梁春晓也赞成李道亮的观点,表示互联网+”在三农领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梁春晓介绍说,阿里巴巴从2009年就开始关注互联网在三农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发现农村信息化存在两个误区。首先,很多人认为农村的物流问题无法解决就发展不了电子商务,而实际上正是因为没有电子商务,所以物流发展不起来;另一个误区,是很多人认为农民是信息化利用的弱势群体,除非政府花很大力气去帮助他们,不然农村信息化将无法实现。实际上,农村的信息化主要是看能不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知识门槛、资金门槛统统都不是问题,农村信息化有着巨大的潜力。他十分肯定地说。

 

  “ 互联网+三农要从六大维度入手

 

  那么,互联网+三农如何来运作呢?李道亮提出可以从六大维度入手。

 

  首先,是精准调配资源。农业的资源,包括水、土、耕地、水资源、劳动力、农机以及农资等,李道亮认为,中国仍存在大量浪费资源的问题,尤其是肥料,老百姓觉得猛加化肥就能高产,而实际上三分之二的肥料是浪费的,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造成土壤污染,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无法再创造,所以对于资源的调配管控一定要精准。

 

  其次,是加大技术研究。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技术(以机器人技术为代表)和空间信息技术等六个方面。我国的农业劳力老龄化严重,所以装备代替劳力是必然的趋势。

 

  第三,是形成行业融合。形成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农机等一系列行业间的融合。

 

  第四,是形成全产业链。从产前、产中到产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必须将全要素、全链条、全产业打通并融合,形成完全的产业链。

 

  第五,要有强大的支撑体系。包括科技支撑体系、产业技术体系、人才技术体系、新兴的农民和政府。这五大支撑体系同时发力,才能优势互补、角色明确,共同分享互联网+’的红利。李道亮解释说。

 

  第六,要有完整的机制。包括市场机制、政府宏观调控机制,亦或两者兼容的机制。李道亮相信,将来的互联网+农业一定是一个企业可盈利、政府能高效调控、农民能增收的良性循环,只有完整的机制,才能使这个良性循环持久而深入。

 

  “互联网+三农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

 

  相较于李道亮的全局思考,梁春晓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

 

  首先,他认为在推动互联网+三农过程中,要坚定以农民为市场主体,而不仅仅是政府决定要帮他们怎么做。在我们各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地方,农民一旦自己想要做好,其创造性之大、创新能力之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梁春晓解释说,农村电子商务的创新——淘宝村在刚起步时不被看好,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却很理想。2009年时,全国只有三个淘宝村,但到2015年底,全国的淘宝村接近800个。为什么能有这么多的淘宝村,但是在城市里却没看到淘宝小区呢?这正是因为农村是一个天然的熟人社会,有亲缘关系、有社群交流,只要有几个做得好的带头人,就很有可能传播和推广开来。农民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的弱势群体,他们都非常有潜力,所以一定要坚定地以农民为市场主体。

 

  其次,政府要尊重市场,补贴不当会破坏市场机制。比如,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一些公司,都在以市场化的方式,通过公司自行掏钱来推动建立当地互联网+三农的建设,且效果不错时,当地政府和相关部委突然开始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纷纷给补贴,还要在全省覆盖,甚至包括几十户人的很小的自然村,也要建村级服务站。这就把良好的势头打断了,出现了很大一批冲着政府补贴的投机公司,他们拿了钱挂个服务站牌子就算覆盖了,但其实这样根本对推进互联网+三农没有意义。所以,梁春晓坦言,在互联网+三农领域政府要特别注意以什么样的方式来重视,以什么样的方式给钱、给补贴,要做市场做不了而又特别需要做的事,而不要做市场本身就能做的事。否则,政府补贴不当,反而会破坏市场机制,造成大量浪费。

 

  互联网+三农的问题和挑战

 

  在发展互联网+三农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对此,李道亮提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互联网+农业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在短期内完成的,李道亮预计要再过30年,才能实现理想意义上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届时,资源配置、信息技术等方方面面才足够成熟。所以,我认为短期内的互联网+农业,更多指的是农产品电子商务。

 

  第二,农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农产品的鲜活性、季节、区域差异非常大,农民的传统文化意识根深地蒂固,农村和城里还有显著的鸿沟,这些问题汇聚到一起,比互联网+交通互联网+银行互联网+公安要复杂的多,李道亮表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一切简单化的认识都是不对的。

 

  第三,需要有国内大型企业进军农业。在李道亮看来,应该鼓励华为、中兴等国内大型企业进军农业,只有他们进军了农业,中国的农业才有希望。有人号称农业是下一个房地产,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下一个房地产值得深思,我觉得只有大企业才有这种抵抗风险的能力。

 

  第四,要加大互联网+农业的相关支持政策。目前,我国的四化中农业现代化可谓是最短板。而在农业现代化里,农业信息化又是相对比较薄弱的,所以,既然又弱,又是短板,如果想在短期内提升,只能增加支持。李道亮分析道。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不能掉队;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能没有数亿农民的梦想构筑。共享发展成果,老乡在路上!

 

  作者:葛雯斐 来源:信息化建设 20165

上一篇:农业银行应加强服务意识助力“三农”

下一篇:立足特色,服务“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