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发展应用状况研究论文(共6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00:23

  

第1篇:偃师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展状况与经验探析


  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事关亿万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十一、五”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随着各级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偃师市加快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步伐。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整合资金,着力推进集中供水厂建设。截止2012年,共建成集中供水厂十座,解决了偃师农村20万人(近一半)的供水任务,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推动农村社会的综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把水厂管好,基层水利职工在摸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在改革中完善,逐渐走出了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其经验值得我们去探析,去借鉴。


  一、基本情况


  偃师市位于河南省的西部,总人口50万,其中农村人口40余万,下辖11个乡镇和一个工业区。整体地形较为复杂,由南到北依次排列着山区,浅山丘陵区,伊洛河冲积平原区和邙山丘陵区。平原区地势落差较小,但有河道阻隔,丘陵山区地势落差较大,沟壑纵横。地形的复杂多变,为供水管道的设计施工,带来了难度,使水厂的供水规模受到限制,给管理运行增加了工作量。


  地形的复杂,是地质构造多变的地表反映,直接造成地下水分部的不均衡。南部浅山区陵区地下水层较深,北部邙山丘陵区找水困难,中部伊洛河冲积平原地下水较为丰富。水质方面,除中部伊洛河冲积平原浅层水受到污染外,地下水水质较为优良,不加任何处理,就可直接饮用,完全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理想的饮用水水源。


  二、工程建设


  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前,工程以单个行政村或生产组为主要形式,点多面广,档次低,寿命短,应对风险能力低下,很多地方达不到自来水的标准要求,只能定时供水,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


  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后,主推以乡镇为单位的集中供水形式,力争做到全覆盖,并且根据地理条件选择跨乡镇供水,尽可能地扩大单个水厂的供水规模。水厂一般占地3——5亩左右,选址坚持交通方便、地势较高、位置居中等原则,节能降耗、便于管理。水厂内部有办公楼、控制房、值班室等。供水设施包括3—4眼深井,两座清水池,配电控制系统和水质消毒系统等。单个水厂的供水规模约2万人左右,最大的达到4.5万人。


  三、工程管理


  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工程建好了,怎样使其良性运行,长期发挥经济效益,这将是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为了对集中供水厂进行管理,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偃师市水利局专门成立了偃师市利农供水有限公司,公司人员为偃师市农村水利水保技术推广站原班人马。该站为偃师市水利局二级单位,人员财政全供,分驻各乡镇从事基层水利工作。


  管理采用分三级、链条式的方法,即总公司——水厂——村级管理。总公司直接受局党组的领导并汇报工作,各水厂实行厂长负责制,对总公司负责并报告工作。从水厂建设到公司化运行,偃师市水利局在实践中摸索,逐渐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公司形象连年提升,社会效益日益彰显。管理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管理。各行政村由村委会任命管水员一名,代表村委会向各用户收费,与水厂进行业务对接,同时负责村级管网的维修维护。各村以村口总表为依据与水厂进行水费结算,每次结算的同时要提供用水户台账,各水厂同时做出电子台账。


  2.水厂。水厂执行厂长负责制,进行全面管理、收费、维修、业务拓展等工作。对各村管水员上交的台账进行数据分析,做到管理精准化。


  3.总公司,内设财务部,工程部、督查部和信访稳定部。财务部负责对水厂收支,用水户台账、维修经费等财务工作的统一审核和管理;工程部负责各水厂的维修、维护报批和直接参与等;督查部负责督查水厂考勤、水费征缴和水事执法等工作;信访稳定部负责信访、水事案件处理和水质检测等工作。


  4.水费。公司收费采用统一票据,村级从双月份中旬开始抄表收费,25日前与水厂进行结算,水厂务必于28日前将收费全额上交总公司。目前按照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为1.5元/吨。水厂与各村的结算价格为1.3元/吨,村中提留0.2元/吨,其中0.1元/吨位管水员工资,另外0.1元/吨为村级管网的维护费。财务运行采用收支两条线,水厂开支执行严格的报批制度。


  5.绩效考核。连年的运行管理,利农公司摸索出一套切合可行的管理制度。制度规定每年两次对水厂进行考核,半年为阶段考核,年终为全年考核。考核项目包括水电比、水费收缴时限、水费征收率、管网漏失率、盈亏情况、收费任务完成情况、水厂用水户台账上交情况、收费票据使用收缴情况、各项制度执行情况、供水协议签订情况、重点问题解决情况、来信来访、综合评价共13项指标。每个项目都按照指标完成情况排名打分,最后汇总排名。公司将根据考核结果对水厂、厂长及表现突出者给予奖励,亏损单位取消一切奖励资格,同时在考核中坚持上访事件和生产事故一票否决制。


  管理中,还建立了运行数据采集制度。因为没有建立电子传输系统,每天6时起,值班人员每隔2小时要对水厂内的仪表数據采集一次;每月7日,14日,21日和月末对主管道巡检一次,对各村口总表抄录一次。数据采集后及时进行分析,发现异常,立即上报。


  通过严格的管理,使收费率连年提升,漏失率连年下降,呈现出扭亏为盈的局面。截止2016年底,平均漏失率下降到27.6%,最好的水厂漏失率下降到17%左右。逐渐克服管网漏失这个普遍存在的难题,供水效益日益彰显。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十年的发展运行,使我们在看到自己成绩的同时,也明显感到还有很多不足。在建设方面,存在立意太低,设施标准不高,施工质量欠佳等问题。在管理方面,存在经验缺乏,收费价格低,折旧和维修费提留不到位,机制不灵活,奖罚,分配不到位等弊端,影响长远发展。针对存在问题,在将来的建设发展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大家对农村集中供水的关注度。农村集中供水意义深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公益事业,在突出政府责任的同时,更应有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法律层面的支撑。


  2.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增加先进设备投入,少走管理者承担建设时期遗留问题的老路。特别是水厂内部设施的建设标准一定要高,直接方便管理。


  3.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在树立爱岗敬业职业道德观念的同时,更应有合理的分配体制。


  4.扩大供水规模,增加单个水厂供水人口量,加快水厂合并或联网步伐,节能降耗,降低运行成本。


  作者:温莹

  第2篇:聚乙烯管材在农村饮水安全中的应用


  前言


  2005年,时任国家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作为奋斗目标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在2015年前基本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供水工程规模小,点多、面广、量大


  到2010年年底,我国农村人口9.66亿人,有59.47万个村,平均每个村1625人;我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52.5万处,供水规模8162万m3/d,受益人口5.60亿人,平均每个工程供水规模155m3/d,受益人口1067人。由于供水规模小、数量大、效益低,难以实现专业化管理。早期农村兴建的饮水安全工程中,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中式、另外一种是分散式,其覆盖范围也比较有限,导致水资源水质和水量均难以得到保障。此外,其工程设计标准较低,水源保证率也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地区干旱缺水。工程规模小、散、低、糙的情况下,对工程建设和管理带来一定阻碍。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早期兴建的一些饮水工程中存在50%以上的工程都不能正常发挥效益。


  1.2地形条件复杂,区域差异性大


  特别是包括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在内的广大山丘区农村,山高水低、地形变化大,工程建设难度大。


  1.3水源条件差,劣质水、污染水问题突出


  农村供水水源往往是就地选择,水源类型多、规模小,保护性差,多数保证率低;水质条件差,高氟水、苦咸水、铁锰超标水和污染水问题突出,缺乏适宜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1.4农村供水发展滞后,工程建设与管理人员缺乏


  2004年以前,全国农村供水以饮水解困为主,主要解决“没水吃”和取水困难的问题,工程投资少,建设标准低,供水设施简陋,只有水源和管网,普遍缺乏水处理设施,不能满足饮水安全要求。到2004年年底,全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约30万处,受益人口3.62亿人,仅占农村总人口的38%,其中小规模单村供水工程分别占集中供水工程总数和受益人口总数的91%和65%。由于农村供水发展滞后,缺乏运行管理专业人员。


  1.5工程设计深度不够


  在部分工程编制的实施方案中,其时间较紧,相应设计人员没有实地进行路线踏勘,只是听取介绍或者地形图上进行布置,这就导致水源论证或者工程方案、水处理工艺选择上不够合理,促使运行规模出现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民需求水量估量过高,在供水量的设计上,是按照农村人口加上自然增长进行预测的,同时考虑到企业、消防公共建筑以及管理网漏损等其他用水情况进行设计的。但是,近几年农村常驻人口逐渐减少,尤其是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很多农村家庭举家搬迁到县城,这就导致实际供水量远低于供水规模。农村生活用水习惯和水价较高,促使农村人依旧在使用自己的井水。因此实际供水量远小于设计规模。


  1.6水质處理和水质监测不力


  对水质进行监测内容主要有,原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检测,这些内容是供水水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地表水以及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其使用的净水措施、药剂投放、供水水质等,均要通过水质检测来确定。当下,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工作,均是疾控中心所承担的,其中的水质检测主要是将供水单位或者农民自愿送检最为主要方式。如果其中的检测体系不够完善,促使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不能持久开展,大部分农村饮工程缺乏专业的检验设备,难以实现对水质的日常检测化验。


  2高度聚乙烯管材质量是保证饮用水水质的关键


  饮水健康事关国计民生。现在城市和农村输水管网承担着解决人的日常生活用水需求,如何彻底解决管网水源的二次污染问题和管材的质量好坏关系甚大。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收人的增加使人们对健康住所的健康标准和建设选材要求也不断提高。针对有关自来水不纯净不健康的太多言论.引起了人们对生活饮用水质量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怀疑有关污染水源是人们各种疾病致病根源的说法,更使人们开始极大地关注影响水质量的根本性原因。事实上,除了水源污染,管材质量的优劣也是造成饮用水2次污染的关键因素。


  3HDPE管材在农村饮水安全中的应用要点


  HDPE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组成管材,采用结晶度高、非极性热塑性树脂材料制作而成。当前国内建筑施工以及给排水施工主要应用两种HDPE管:缠绕增强管和双壁波纹管。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特点和要求,选择最为合适的HDPE管。HDPE管在农村饮水管道的应用中,相关施工要点如下:


  3.1管道预制


  管道预制是HDPE管最主要施工工艺之一。具体内容如下:(1)先将要焊接的两个管的端口削平整,并固定在一个稳定的支架上。为了保证两管端的平整度,必须使用专业的热熔对焊机。然后进行两管对接,对接时要注意闭合管端的最大距离保持在0.3mm之内,错位距离保持在1mm之内,管端转角保持成垂直90度。(2)将电热板加热到适合温度,放在两管中间,合拢两管端。合拢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为保证两管端紧贴电热板,可适当移动两管端;切换时间保持在5s之内,卷边高度达到壁厚一半时,即刻抽出电热板;利用加压手柄保持加热板的压力,确保整个管端周围一圈都融化。(3)将压力值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持续一段时间。管端融化卷边后黏接,冷却硬化后即可。


  3.2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工作主要分为三个环节:挖土开槽、管道基础和管道接口。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1)挖土开槽。在这一环节中,要严格控制基底高程,设计科学合理的标高。如果沟槽底部有坚硬物体,比如,石块、砖等,必须比标高深挖0.2m。然后用中粗沙砾或天然级配砂石料填平。(2)管道基础。在这一环节,必须科学设计基础毛垫层厚度,并严格控制。不同管径的基础毛垫层厚度要求不同,这些都是经过科学计算的。比如,600mm以下的管径对应的毛垫层厚度是150mm。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要做好凹槽预留工作。(3)管道接口。在这一环节中,最重要的是确定水流大小和方向。一般而言,要先安装下游管道,后安装上游管道。管道插口按照顺水流方向安装,承口按逆水流方向放置。


  结语


  综上所述,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采取新建和改造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城镇自来水管网覆盖行政村比例、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建立健全工程良性运行机制,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监管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饮水安全保障。建好饮水安全工程是一件利国利民大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选择优质施工材料,因此,必须加强对水HDPE管施工工艺的研究,并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作者:庞古清

  第3篇:对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的思考


  现阶段,农村饮水水源大致包括地表水源、地下水源两类,其中前者有河流水、水库水、湖泊水、坑塘水、溪沟水,后者有潜水、承压水、泉水。黄土高原地区则通常把窑窖水作为饮用水源;在一些缺水地区还将降雨蓄积起来饮用。这些饮用水均存在严重的、潜在的安全隐患,急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强度、乡镇企业利用水资源的规模等不断扩大,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加上自然条件以及滥施农药化肥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水生态环境快速恶化,很多饮用水源被污染,水质超标情况严重,农村饮水安全及生态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从国家水利部的调查结果看,当下有超过3亿的农村居民面临饮水安全问题,氟、砷含量超标、苦咸水、血吸虫病等严重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站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角度,农村饮水的水质、水量以及方便程度等有待进一步改善[1]。全面实现宏伟的小康社会目标不但需要解决农村有水喝的问题,更要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保证农村饮水安全至关重要且迫在眉睫。


  二、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举措


  1)预防饮用水水源被污染。


  农村地区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科学设置饮水水源保护区,并制定保护办法、实施保护措施。一是规范设置、管理饮水水源周边的排污渠道、排污口,针对可能影响水源质量的排污渠道、排污口要及时改道、迁移或加强防渗,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有效控制排污总量,达标排放;二是严禁高污染工业在农村饮水水源附近的发展,严禁在饮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从事围网、网箱等水产养殖活动,并禁止滥挖乱采;三是禁止工矿企业在农村水源附近堆放废料、废渣、废水等污染物,禁止堆放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聚集的污泥、工业垃圾等固体堆积物;四是在建设各类机井之前要落实科学论证工作,避免乱打井超采地下水,避免地下不同含水层出现水质混合问题,从而预防饮水中的氟、砷等有害物质超标。


  2)完善建立水质监测体系。


  各地区应单独设置农村供水管理机构,并专门配备人员,依法管理农村饮水安全;设立水质检测中心,专门配备检验人员以及仪器设备,负责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的日常水质监测工作,定期检验农村饮水水源地、管网末梢水、出厂水等的水质,随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一旦发现高砷水、高氟水等水质问题则要即刻开展二次检测工作,确保农村饮水水质達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提出的要求;主动探索对农村供水安全有利的管理模式,或由供水公司直接管理村庄、用水户,或建立并实施供水公司+乡镇水利机构+村水管员的模式,保证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要涉及公共安全、公共利益,就不能拍卖供水工程所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对供水单位务必要严格执行供水许可制度,且供水单位要针对新建的供水工程,依法向卫生部门申请卫生许可,取得卫生许可证之后才能供水,已经建成但未满足卫生许可标准的供水单位必须按照标准的要求加以整改,保证其所供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为供水单位办理卫生许可证,切实保证农村饮水安全。


  3)强化农村饮水工程管理。


  一方面,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由于各地区农村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单一的管理模式无法被简单套用,所以须遵守分类管理原则,依据当地农村饮水工程的投资主体、规模、工程性质等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但不管是采用哪一种管理模式,均要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理责任,真正做到建管分离;政府部门要积极转变职能,重点建设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主体,创新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建立农村饮水安全长效运行机制,确保饮水工程良性运行,保证收益,保证饮水工程设施不断产生效益[2]。在企业管理上要求农村供水企业不断强化内部的经营与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人员培训;在财务管理上则要科学计算成本、盈利,充分考虑农民承受水价的实际能力,科学制定农村供水价格,并加大收缴水费的力度,进一步规范用水计量;在水质管理上要完善建立水厂质量管理体系,保障饮水的安全与质量。


  4)鼓励村民主动参与管理。


  加强村民自治是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的关键点之一,所以须建立饮水安全需求,建设基层民主制度,促使村民针对关乎自身利益的事情主动发表意见,获得投票选择饮水安全保护管理措施的权力。坚持实施一事一议制度,促使农民间接或直接发表对农村饮水安全的看法;针对跨区域的大型农村饮水工程,则要由农民选举代表进行协调,及时通报协调情况,如有必要可实施专家听证制度,由地方人大表决决定。鼓励农民管理饮水安全的群众参与式管理已经实施多年,改变过去那种单向的、由上而下的决策模式,使决策自下而上,在增强水利部门行政能力的同时促进双向沟通,化解潜在矛盾,减少民怨,不断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强化村民对农村饮水安全等公益性事业的社会责任感。


  5)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各地区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尽快走上生态农业发展道路,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大防治水污染的力度,尤其是农村饮水水源污染,务必要保护好饮水水源,保证饮水安全。随着对饮水水源污染的全面控制与严格治理,不仅要考虑控制水体污染,还要控制非点污染源,这是不容忽视的[3]。只是对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涉及政策、农民配合以及管理技术等方面,与技术难度大、农民利益协调问题、国情条件限制等有关,且农业生产中还面临农药、化肥等的滥用,这些限制因素很难被替代,所以务必要加大治理非点源污染的力度,走发展生态农业的道路。一是充分考虑农村的地域特征,应用生态平衡施肥技术、生态防治技术,致力于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二是有效保持水土,防止水土被侵蚀,解决农村水土流失问题,控制水质退化;三是结合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肥的利用率。


  三、结语


  对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仅依赖饮水工程是无法彻底解决的,必须把农村饮水安全纳入农村建设体系,吸引社会各界给予农村饮水安全更多的关注,从而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参与环境保护等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氛围,保证顺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切实保证农村饮水安全。


  作者:杨家奎

  第4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


  農村饮水安全问题已经上升为社会和谐建设的重点问题之一。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其高效率的发挥出最大功能,并成为国家及地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者所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该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特点,找出该安全工程在运行及管理中存在的弊端,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应对,从而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系,保障村民饮水安全。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1维护成本问题


  当前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各项环节中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出。而许多村民自身没有形成饮水安全责任意识与有偿服务意识,再加上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导致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实际运行及管理维护中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且有一定落差,使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管理与维护工作中出现了恶性循环。


  1.2水质检测问题


  据我国在2010年公布的全国饮水与环境卫生保护现状上分析,有超过5成的农村在饮用安全水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没有达到相关卫生标准。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出现水质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部分省市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县以下的农村水环境恶化趋势十分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水资源保护的难度。


  第二,设立在农村的水厂处理设施落后,规模较小,据调查部分农村所采用的集中供水的饮水工程设施简陋且几乎没有完全配套的消毒设备。而分散式供水工程基本上是户管和联户管,缺少相应的水处理设施。


  第三,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中缺少专业的水质监测人员及设备,导致不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一次监测。与此同时,大部分农村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水质检验实验室,甚至有些地区还没有建立,严重阻碍了农村水质的日常监测。


  1.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问题


  在农村现行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上,都存在着主权、管护及产权之间的复杂关系,其单一的管理结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际运行需要,从而出现了管理体系不规范、管理制度落后以及管理机制不灵活的问题发生,这些都是引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系列管理问题的源头。


  2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有效对策


  2.1积极创新管理改革措施,探求长效管理机制


  结合全县各乡镇的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现状,严格落实责任主体,明确责、权、利之间的关系,保证工程管理要权责分明。通过我县各乡镇部门对历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归纳出以下三种形式,分别为:专业管理单位专管模式、用水协会管理模式及收益民众自管模式。


  第一,专业管理单位专管模式。该模式应用策略是针对集中供水工程从源头到龙头设置专门机构来对其进行专业化管理,从而形成工程建设与经营管理一体化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把投资建设好的水厂可以覆盖的范围全部都归划给某净水服务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并且从其服务范围包括从规划、设计再到供水、收费及维修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一条龙式的服务,充分地做到了权责分明,由此对所属全部集中供水点的管道维护与供水工作实施全面统一管理。


  第二,用水协会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对单村供水工程实施农村用水协会管理模式。单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通过村民代表选举继而产生农村用水协会,以此来承担相应的工程管理运行工作。在工程建立之初,主要由受益村组的所有村民共同推举出以本村组长为代表组建的农村用水协会,并由用水协会安排专业人员主要负责管理供水工程,该工程管理费用主要由用水协会承担。


  第三,收益民众自管模式。该项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供水规模较小的单村工程,在实际管理中一般不收取水费,只有在饮水工程出现运行故障需要维修时,才会由村长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大家共同商讨进行出资维修。通过从2015年在我国某些县市乡镇相关调查资料上可看出,日供水量在25~85t的单村工程采用收益民众自管模式的比重偏大。由于我县各乡镇农村地貌分布不均,饮水工程较为分散,且数量众多,产权之间关系又十分复杂。


  2.2加大力度维护水资源,提升水质检查力度


  若想在农村建立长效的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严抓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农村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必须加大力度严厉禁止各项开发活动以及污水排放行为,从而保障村民饮用水质的安全;如遇到严重威胁周边村民饮水安全的重污染源,需汇报给有关部门,责令其搬迁或是关闭;各地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员应该提升本地自来水水源及水质的相关检测工作,并定期对本村饮用的水源水质、制水和配水水质进行详细的检测,无专业检测人员及设备的地方也要定期做好水质的取样和送检工作,并确保本村的生活饮水质量符合国家所出台的《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从根本上保障村民饮水安全。


  2.3合理地确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价


  县级相关部门应该对全县各乡镇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水价实行科学的合理制定,制定原则是既要确保饮水工程拥有合理的运行管理经费,又要切实地考虑到贫困地区农民的实际经济收入,要保证饮水价格这一杠杆对节约用水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农村各地广泛的推行水价、水量以及水费计收公开制度,从而保障农民群众都能喝上放心水、用上干净水。


  2.4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及运行宣传


  在农村各地进一步加大饮水安全工程的宣传工作力度,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及运行营造出良好的舆论空间及社会空间。充分地借助电视、广播等媒介,深入地宣传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积极号召全县农村地区村民与城市居民共同参与到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以此来促使全社会共同来关心饮水安全、以及维护饮水安全。


  3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新时期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因此当地政府需结合相关部门共同肩负起职责重任,定期对饮水水质及水源进行实地检测,保证该地水源与水质都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并积极做好饮水安全工程的宣传力度,加强村民自身的安全饮水意识,进而从根本上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


  作者:凡永平

  第5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新阶段发展方向探讨


  水资源是最为关键和核心的基础资源品类,在保障人类正常生活方面发挥着积极影响。农村作为我国最基本的经济构成,国家政府一直心系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对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视,完善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实现国家的治水目标,同时也为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了保障。


  1农村安全饮水现状


  近年来,农村不仅发展经济作物,在水产养殖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水产养殖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水质出现问题会影响农民的收入,造成经济损失。我国在农村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相当大,但这些投入相对于农村巨大的人口基数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被用于水利设施方面的资金有限,农村水利设施基本靠着改革开放前的设施进行基本运作。在水利设施上投入资金的不足严重影响着农村基础水利建设的发展。按照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等指标衡量,全国还有部分农民在饮水方面仍未符合安全标准。


  (1)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严重落后。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在稳步提升。如今,农村人口的衣食住行和用电、交通等方面均已得到高水平提升和完善,但关系着农民日常生活质量的家庭生活用水的改善速度却十分缓慢,不仅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2)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自来水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农村依然没有强有力的利好政策扶持。直到现在,虽然很多农村已经建立了自来水工程,但工程建设在地方配套资金、群众自筹资金、行政机关管理方面一直缺乏强有力的支持,甚至对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造成影响,直接造成工程效益无法得到有效实现。


  (3)运行费用缺乏保障。


  目前,不少农村已建成了安全饮水工程,但是其运行费用却极度缺乏,收缴上的水费根本无法维持工程运行,就连基础的维修以及更新改造也难以进行。这一点限制了农村供水质量的改善,也阻碍了农村供水的经济效益。


  2农村安全饮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1)大力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水作为关系人类生存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生活用水的质量和饮水工程的水平能作为判定一个区域文明程度的标杆,而农村安全饮水作为农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落后于当前饮水水平,处于较为初级的状态,制约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加速发展农村安全饮水工作是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稳定农村社会的大问题,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安全饮水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部分农村关于生态移民工作的进展,已经对很多新农村式完成了移民安置工作,其中移民安置村农民的衣食住行、用电、饮水、交通等方面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以,对农民移民群体的安全饮水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3提高饮水安全采取的措施


  为了克服农村饮用水氟超标问题,一般情况下就是打深井,该方法得到一些专家的认可,他们认为,打深井是解决饮水安全的权宜之计。


  (1)工程措施。


  第一,加强饮用水工程规划和设计的科学性。饮用水项目从规划到建设的整个环节,不仅要充分保证水源的安全性,而且要结合供水地区的状况因地制宜地对工程做出评估与调整。无论项目大小,应该按照总体规划,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审批和验收制度。


  第二,积极建立集中式供水项目,对于一些具有良好的水环境,居住相对集中的地区可以使用集中式供水方式。


  (2)非工程措施。


  首先,水源保护应与水处理相结合,特别是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水源附近禁止高污染产业的发展,逐步预防和减少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让人们喝干净的水。


  其次,监督管理措施。重建轻管的问题一直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为确保持续有效利用水利工程,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必须采取措施从根本上从工程的所有权和管理上加大力度,加强监管部门的服务和管理功能,但也要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工程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发展方向


  4.1农村饮水安全的规划


  饮水安全,与芸芸众生的人身安全密切相关。在國家“十二五”规划期间,有特别详实的对农村饮水安全方面的规划:其一,统筹兼顾,分步骤执行。率先解决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饮水重疾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和部分区域饮水资源短缺问题。其二,规模化发展,重视实效性。资源好的区域要进行大范围集中供水,资源差的区域可以使用分散式供水或分质供水的方式。其三,与防治结合,保障水资源的品质。对水源地严加保护,防止水域被污染,建立和完善水质检测与和监督管理制度。其四,建管齐发,推动节约用水工程展开。设置和完善区级供水技术的服务系统。积极建设用水人群全程参与建设和管理。严格落实节水政策并实施解决方案,推动节水化进程。


  4.2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方式


  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体制应该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想进行统一管理。之前城市和农村的居民供水是由不同部门分开管理的,其建设和运行都是分割开来的,尚未真正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因此,需要加快推动水务管理一体化进程,要求所有市级以下自来水公司统一划归区水务局管辖,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可以直接参与,真正实现建管一条龙,从水源头管到水龙头,用城市供水管理的思想来管理农村供水,将一个村庄当作一个城市社区来管理,把一个农户当作一个城市居民家庭管理,不仅将自来水公司的先进技术设备、优秀的经营管理等优势酣畅淋漓地发挥出来,又保障了工程的质量,彻底缓解建后管理、运行维护等遇到的困难。


  4.3做好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


  认真搞好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需要在积极宣传、定期拜访、责任、严肃处理这几方面加强工作力度,农村水利设施分布广,分销渠道众多。所以,需要将每一个地区的水利设施进行分片、分段管理,责任分工明确,每个区段的工作彻底落实落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不断掌握先进的管理模式,便于适应农村水利设施所面临的新局面,走管理维护和开发利用并重的新型道路。


  5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饮用水安全性能显著提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整合推广项目,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在工程设计、建设上必须注意细节,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让其发挥好的作用,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支持农村饮水安全的进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项目效益,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和创新的经营理念,良好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将工作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发挥长期效益。


  作者:魏晓慧

  第6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研究


  前言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民生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全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如何让这项惠及民生的德政工程长期运行下去,让农村群众将国家的温暖享受下去,将成为今后农村饮水工作的重中之重。作者结合陕西省近年来在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上的创新经验,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进行浅析。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供水成本高


  造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成本偏高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供水规模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于供水工程规划设计、人口流动变化等方面因素,集中供水工程普遍存在实际供水量远小于设计供水规模问题,造成设施闲置、资金浪费,而且运行费用增大,加大了供水成本。根据北京市某年对村镇85座集中供水厂调查统计,水厂使用率(实际规模/设计规模)小于10%的有38座,占水厂总数的45%;低于50%的有69座,占水厂总数的81%;大于80%的有8座,占水厂总数的10%。调查结果说明,实际供水规模还远没达到设计供水能力,已建成的供水设施还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


  1.2经营收入低,水费收缴困难


  工程经营收入低,水费收缴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服务对象是农民,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用水量小,经济承受能力弱,安全用水意识淡薄,因此,水价核算中,由于考虑到农民的承受能力,农村供水工程一般只能执行运行成本水价或者更低一些。


  (2)农民对水价敏感,受传统喝水不缴费意识的影响,农民不愿交水费;为了少交水费或不交水费会多节约用水或者用原有的自备水源。笔者在对北京市村镇供水工程收费调研中发现,某些收费的供水工程内的农民只有喝水、做饭时才用供水工程的水,洗衣服等用其他水源水,这样实际的用水量就很少,难以达到预期水费收益。


  (3)一些地区行政领导干预多,人为降低或减免水费,致使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存在一定困难,甚至喝“福利水”、“大锅水”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4)一些供水工程管理人员本身的宣传和服务不到位,不能及时处理供水事故,农民对水费用途不明确,影响了农民对交水费的积极性。


  1.3供水工程技术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才


  绝大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部分是城市管网延伸工程),经济物质条件差,工资福利水平低,难以吸引到专业技术管理人才;而且由于工程本身的经费有限,经济上也不允许配备较多专职管水员。特别是单村的供水工程,一般是由村委会指定的村民兼任,工资低、杂事多、缺乏专业管理养护和运营知识,只起到了看管和简单的运行操作作用,维修、养护检修水平低,使工程在运行过程中破管漏水、机电故障等得不到及时维修,机电设备、管道受损程度易加大,维修资金投入增加,工程设计寿命易缩短,有些工程配套维修频繁、重复建设现象较多,造成较大浪费。另外,供水单位本身也缺乏人才意识和科技意识,忽视了对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


  2.加强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建议


  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而多样化的特点,在总结上杭、永安、明溪等地经验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因地制宜选择运行管理模式:一是较大规模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一般采用专业化管理和股份制管理模式;对小型村级供水工程,要大力推行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对分散式供水工程,一般以农户自管为主。


  2.1较大规模集中式供水工程运行管理


  较大规模集中式供水工程跨乡跨村,受益范围大,管理范围广,管理中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强,要求高,一般应根据投资成立专管机构,建议采用统一专业管理、分级管理和股份制管理三种模式。不管采用何种模式,都要实行科学化、专业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由国家补助和集体投资建设的集中式供水工程是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一般按专业化管理要求,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或乡镇组建供水厂或公司,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产权明晰,管理到位,责权利明确。供水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从规划、设计、建设到供水、收费、维修,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水量、水质、水压和维修都有保障。目前福州、莆田、泉州等闽南沿海地区普遍采用由县城或乡镇延伸管网的做法,辐射到村。尽管部分地方水价较高,但供水稳定,水质有保證,因此,仍能让农民群众接受。


  2.2小型村级供水工程运行管理


  跨村或单村的小型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由于当地经济、文化和工程效益的不同,管理模式多样,一般有用水户协会、承包、租赁、聘用、指定专人、老人协会或供水管理小组等多种群管模式。从各地典型分析看,建议在全省大力推广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的群管模式。将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和用水的决策权交给农民,让他们独立、民主地选举协会领导人,在建设、管理、财务上享有高度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调动农民“自己事自己办、自己工程自己管”的积极性,增强用水户的责任感,使用水户能够把供水工程当做自己的财产来管护。对运行管理费用不足的工程,应积极探索水费补偿机制,各级财政和村集体应有计划地安排部分经费承担供水运行费用,使广大受益群众充分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在推行用水户负责管理的模式下,在维护农民用水权益的前提下,可因地制宜地采取承包、租赁等经营方式。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各地的重视下发展很快。这种协会管水模式普遍受到农民的欢迎,应大力提倡,积极推进。


  2.3分散式供水工程运行管理


  分散式供水工程,一般规模相对较小,单家独户或几户农户,打井抽水或多处引水等分散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设施简单,供水人口少,建议实行农户自管模式。分散式供水工程一般由农户自建、自有、自管、自用,在建设时由国家或村集体给予适当补助,建成后归农户使用。这种模式管理对象责任明确,产权清晰,自主经营,但必须接受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这种模式在福建省沿海岛屿、山区农民居住分散地方较为普遍,采取较简易的工程解决了海岛、高山居住的农民饮水安全问题。


  3.小结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为使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应不断提高现有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真正实现“建成的、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作者:李天毅

上一篇:农业经济管理发展创新应对策略论文(共3篇)

下一篇:农村发展教学改革策略研究方法论文(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