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应用问题改善分析论文(共6篇)
第1篇:浅谈《齐民要术》中的生态农业思想
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将重点放在工业上,而在发展工业时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工业废物,这些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会造成土壤的肥力下降。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发展工业固然重要,但若是温饱都成问题,又何谈工业呢?为了解决对农业造成的影响,提出了要发展生态农业这一理念。我国虽未像发达国家那般,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我国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近几年,农业部门及环境保护部门也在大力提倡发展生态农业。虽然发展生态农业是当务之急,但是必须要正确的看待,不可盲目,要将这一理念与已经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进行结合,并鼓励广大农民参与进来。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业方面的底蕴更是尤为丰富,《齐民要术》更是众多著作中的代表。
一、生态农业的雏形
《齐民要术》是农业方面的一部伟大著作,虽然距离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书中所记载的耕作和栽培的技术至今仍有可取之处,尤其是它在发展农业方面的思想,更为重要。书中所论述的思想与现代的掠夺式思想不同,它强调了要顺其自然、不可强硬的将其改变,但也不是任由其发展的辩证观念,还提出了人要与天时、地利相互配合的观点。并且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按自然规律办事是一方面,不要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还批判了靠天吃饭这一错误思想。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书中所阐述的因地制宜、循环发展与当前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我国的农业发展是何其先进,早在古代便有了生态农业这个观念的雏形。毕竟,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农业方面的很多文献资料还是很具参考价值的,需要后辈去认真研究它的珍贵之处。
二、生态农业在实施方面的论述
《齐民要术》这部著作不仅在总体思想上提出要多种经营、进行综合发展,而且还在很多细微之处做了详细的论述。比如:若此处不适宜种田的话可以种树;在种植玉米的田垄上种植豆类等等。这种将田地进行最大化利用的观念,刚好改变了比较单一的农业结构。并且在种植农作物的布局上进行安排,又刚好使作物在生长方面进行了优势互补,这也是因地制宜观念的另一种体现。在古代农业中,古人就已经懂得了將粪便放到田里面,提高土壤肥沃性的观念了,这就是在将废物进行重复利用。而且古书中还记载了如何将农业生产当中产生的废弃物变成有机肥料的具体方法。而现代的生态农业的重点之一就是使用有机肥料,这样才能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的肥力。
三、向现代化的生态农业转型
从后现代农业的发展的趋势来看,不难发现,生态问题十分严重。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改变当前的农业发展形态,与大自然和谐、友好的进行相处。西方的学者曾说过,当前的后现代化农业呈现出一种紊乱的发展形势。后现代化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使用不可重复利用的石化及矿物材料,这就打破了土地、水质这几者之间的资源平衡,不仅没有遵循绿色生态、可持续的观念,还对环境甚至人类健康造成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创造可再生型、循环并重复利用的现代化生态农业是多么重要。现代化的生态农业是一种有机的、环保型、可持续发展、可循环利用的农业形态。《齐民要术》中的很多记载就很符合现代化生态农业的要求。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我们提出过小型生态池的理念。在生态池中饲养鱼类,鱼类的粪便通过生态池的小管子排放到地里,可以为生态池周围的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料,而作物的秸秆在粉碎后可作为鱼类的食物,这样的一个小循环中几乎没有产生浪费,这便是生态农业想要达成的目标,也是研究《齐民要术》思想的原因。
四、《齐民要术》对现代农业的启示
(一)重视农业在发展中的独特地位
农业是现代社会中最基础的产业,没有粮食为人类提供能量,任何事都是空谈。只有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型发展,才能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质量,不仅是与国家的兴衰存亡有关,还会对人民的温饱造成影响。所以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就要保证人民生存稳定,而为了保证这一点,国家的强盛、富裕又至关重要,这就像一个生态圈,属于相互依靠的状态。中国是一个人口基数比较大的国家,算是农业大国,所以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依据,建立生态农业
《齐民要术》中曾提过这样的观念:自然与人类在农业方面占据的地位是一样的。如果人类没有认识到自然环境带来的资源和价值,毫无顾忌的破坏生态环境,那就肯定会影响到农业生产,那么平时提倡的绿色、环保概念毫无意义。就像《齐民要术》所说的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必须要做到的。只有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相处,才能创建出一个自然、人、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这才是社会的进步。
五、结语
《齐民要术》中虽没有提出生态农业这一观念,没有具体的指出建立良性循环模式的农业结构、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将食物链进行延长等理念,但它的思想中却散发着生态农业思想的价值观,这是必须要承认的。书中曾提过的人与自然进行辩证理解的论述、有机肥、因地制宜等思想,与生态农业的思想是基本一致的。并且书中提到过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友好的进行相处,这也是现代生态农业的要求。所以《齐民要术》这本书是非常值得借鉴、研究的。并且,农业虽然不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但是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也应该给予生态农业方面高度的重视,还要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最大程度的实行,这是书中思想的体现。并且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由此可见,这本书对现代社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作者:姜会敏
第2篇:生态农业中植保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1生态农业的概述
根据相关资料可知,生态农业主要指的是,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原则,并结合生态学、经济学的相关规律进管理,从而达到提高生产质量、产量、经济效益等目的。所以,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必须向着绿色、环保、无公害等方向发展,注重新型农产品的开发,才能真正形成生态农业。
2植保新技术的合理应用
2.1性诱剂方面
一般情况下,昆虫性信息素在很多资料中都被记载为性外激素,可以对异性昆虫产生较强诱导作用。因此,在生态农业中,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昆虫性信息素的合成,可以将其作为引诱剂来使用,从而成为当前重要的植保新技术。根据实践应用情况来看,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提下,采用的载体主要是优质橡胶,在结合相关工艺进行处理之后,其分布可以更加均匀,并且,散发的速度也较慢,从而可以成功诱惑雄蛾。诱芯一般是放置在塑料袋中,或者是玻璃瓶中,以便避光下进行保存,而最好的保存方式是放置在冰箱中,即在要使用的时候才取出来。目前,诱芯种类有很多种,因此,他们的持效期也是不同,大约在3个月。一般使用这些诱芯来进行虫害防治,或者是对害虫的具体进行进行检测时,需要每代都进行1次诱芯的更换,以确保其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甘蓝生长比较快速的时期,進行小菜蛾的生态防治,根据采用性有诱剂之后的数据来看,小菜蛾在1个防治周期被诱杀的数量在800只左右。虽然上述防治的大部分都是成虫,并不能对幼虫造成较大影响,但仍然是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必须重视的一个方向。
2.2杀虫灯方面
在农业生产中,如果不使用杀虫灯,则需要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时候,通过喷药的方式来消灭一些害虫,如金龟子、螟虫等。一般情况下,1个月需要喷药大约4次。而在生态农业中,合理采用杀虫灯,即频振式类型的,可以很好的消灭螟虫、飞蛾等,而其它害虫在消灭时,需要喷药的次数也会减少很多。通常情况下,1m2的种植面积,1个月需要花费大约900元的农药费用。合理采用频振式的杀虫灯,环境受到的污染程度也会降低,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生态化发展。
2.3黄板的应用
根据相关分析和研究来看,农业生产中的很多害虫,都具有趋色的特性,其中,黄色是最主要的一种颜色。因此,在生态农业中,合理应用黄板来诱杀害虫,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一般情况下,黄曲条跳甲害虫是种植叶菜类蔬菜的会产生的主要害虫之一,有着较大防治难度。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如果想要有效防治,则需要使用毒性较大的农药来喷洒,并且,喷洒的次数要很多,才能获得一定效果。所以,在生态农业中,合理使用黄板来进行害虫的诱杀,特别是黄曲条跳甲害虫,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小白菜的种植时,一张黄板通常可以诱杀的黄曲条跳甲害虫的数量是360多只,可以黏住的害虫大约在85~200只之间。在蔬菜种植区域周边,增加黄板的使用量,并保证其摆放位置的正确性,则可以取得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3应用策略
在生态农业中,植保新技术的合理应用,需要采取的策略主要有:加强综合防治。根据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虫害防治方法,如生态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等,可以大大降低农药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并改善种植土壤的结构;科学运用病虫害检测系统。由于农作物的产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病虫害危害程度、发生时间等。因此,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合理建立病虫害检测系统,并科学运用,才能真正促进农业生产生态化发展;加强新技术培训和推广。在我国生态农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让农民群众真正了解各种保值新技术,对应降低农药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有着极大作用。因此,在农村地区开设咨询点,设立宣传栏,利用广播、电视、公共平台等传播新技术,才能真正改变农民群众的种植观念,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生态进一步生态化发展。
4结束语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得到农民群众的认可、支持,才能真正发挥植保新技术的作用,而植保新技术的合理应用,必须加大宣传、推广等,才能真正减少病虫害带来的危害,对于提高农业产量、质量等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肖富强
第3篇: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问题及改善措施分析
1生态农业建设的必要性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农业,其主要的生产对象是自然资源。对于过去的农业基本上没有对环境造成影响,但是其存在生产效率低的现象,因此很难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而对于近现代农业其主要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大部分的工业,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因为使用一些农药和化肥,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环境,特别是对土壤、水质等方面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发展,合理的协调生态环境,使用这2种方法都是不可行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农业出现,其也成为了农业发展的主要发展趋势,生态农业主要是根据生态经济学、生态学规律分析,并依靠现代科技和工程管理作为主要的发展模式。对于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引入是在20世纪80年代,并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生态农业具有很多优势,不仅延续了近现代农业的技术优势,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在资源投入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加大了力度,所以对于生态农业来说其是属于“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2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问题
2.1农业环保意识仍需加强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发展污染比较严重,其主要是因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时候没有重視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工业三废”的情况还是没有得到合理的控制。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对于宣传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没有将该种思想贯彻到农民的心中,从而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情况,因此长期下来,这种传统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2.2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其主要是因为农药以及化肥等所造成的污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作物在种植的过程中会过量的使用农药、化肥等,但是化肥其利用率并不高,因此大部分的化肥在进入农田后,就会腐蚀土壤、水体等,从而直接影响到环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改善气象问题,农民会选择使用农用薄膜进行节水、增温等,但是因为农用薄膜的使用年限是受到限制的,使用的薄膜大部分都不进行回收,从而会累积在土壤里,破坏土壤结构,直接影响到农作物。另外部分人还会将薄膜进行焚烧,就会释放大量的二恶英类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毒性,会直接影响到大气环境。
3改善措施
3.1加强生态农业意识教育
在生态农业建设中需要进一步转换生产方式,提高生态意识,采用农民所能接受的方式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广泛的普及农业生态知识,从而能够提高农民对农业环境的认识。
3.2各级政府要提高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视,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
科技是发展的主要条件,对此政府需要高度认识到农业发展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基金投入,将其用于生态农业研究中,不断的鼓励和引导科学技术人员和单位对其的研究,主要是将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基础,并使用无害化农产品,并有效的处理人畜粪便,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还需要加大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从而更好的实现生态农业建设。
3.3积极实施农业生态改造工程
积极实施农业生态改造工程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抓好面源污染治理。在农业生态建设过程中确保保护环境、提高产品质量,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污染质量,并推行环保准入制度,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排放工作以及作物秸秆还田利用等。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操作,并研究最适合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方法,从多方面进行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的控制,确保“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的顺利实现;完善生态体系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建设是主要农业发展趋势,因此需要确立绿色发展理念,并有效的落实生态种养技术,从而更好的促进生态建设。
如今生态农业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待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从而促进生态农业的建设。
作者:候淑楠
第4篇:浅析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建议
近年来,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迅速,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了农村经济,保障了农村稳定。实现了农业生产由只要经济效益向注重综合效益的转变。目前生态农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现阶段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1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贫乏
尽管我国高度重视耕地保护,但是各种因素影响(如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等),我国耕地面积仍是逐渐减少。我国耕地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值的百分之四十,而且耕地质量不高,部分耕地的水土流失较重,土壤沙化较重,耕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存在生态退化现象。我国缺水严重,水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值的25%,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上来看,也极为不平衡,地域差异较大,季节差异极为不均衡。
1.2人口增加和农业生态、农业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因为人口众多,使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非常少,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现在,国家又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随着人口增长,增加了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口压力始终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问题。
1.3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低,制约了发展普及
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必须要有现代的科技来支持,和传统的粗放农业相比,更需要现代的、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但是我国当前农村的现状是,有头脑、文化高的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大都进城务工或者是从事了其他经营,留在家里的大都是老人、孩子和部分妇女,成了典型的“三八六零农业”,加上在家的农民由于长期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对先进农业科技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够,主动学习掌握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愿望不强,从而阻碍了现代生态农业的普及和推广。
1.4土地零星分散,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实行的是生产责任制,土地都分田到户独立耕种,当时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当时农业发展的需求,推动了传统农业的稳步发展,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的不断前进,农业科技的日新月异,规模化的连片经营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这种分散的农业经营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影响了现代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2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议
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如何摆脱困境,寻找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兼顾的生态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解决以上问题就要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逐步稳定发展,特提出以下發展建议:
2.1建立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实行了多部环境保护、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初步建成了保护农业资源、农业生态和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然而,这些法律法规的细化程度还不够,总体还较为笼统,还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与发展生态农业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因此需要抓紧健全和完善能够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服务的法律法规,尽快制订相关的产业标准,提升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发展质量。
再有,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监管力度,使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稳步健康持续推进。出台相关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扶持、鼓励政策,建立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机制,从而加快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推广和普及。
2.2强化宣传,树立生态农业发展的理念
多措并举,加大发展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发展优势,提升农民群众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树立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先进理念,提高农民群众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热情和自觉性。要注意的是,农民群众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地区要区分对待,切忌进行一刀切。更不能强制农民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一刀切、强制发展,反而会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影响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一定要因地制宜,稳步发展。
2.3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前提
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以一家一户为主,农业生产的品种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要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思维植入农民的头脑中。发展前,要超前、科学的进行规划,规划要结合现有的财力、物力以及科技水平。发展中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科学安排,统筹兼顾,发展一处成功一处,让农民先尝到发展生态农业的甜头,从而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推动生态农业向科学化和规模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以农民合作组织为基础,提高农民积极性
近年来,农民合作社、农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发展迅速,逐渐被理解、接纳,参与积极性越来越大,这为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合作组织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家庭分散耕作经营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利用这些合作组织的优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良策,也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
2.5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目前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发展生态农业的理念和意识还不高,各级政府应强化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水平,有利于提高现代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态农业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只有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才能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
作者:周长国等
第5篇:CSA理念下承德生态农业旅游的探索
社区支持农业是人们自发的组织,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共享绿色产品带来的效益,并为改善社会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开发模式,基于对农业资源的利用,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承德地处河北东北部,皇家、民族、生态等特点是承德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和旅游互相融合、互相促进。本文针对csa理念下的生态旅游的新模式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意见。
前言
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业内也一直在寻求突破创新,生态旅游这个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都市生活每天面对的都是钢铁城墙,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們对于自然风光、民风民俗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同时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力加大,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正逐步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正式在这样的全新思维下,生态旅游迎合了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契合了社会维护生态平衡的理念。
一、csa理念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要素
(一)理念同步
第一,社区支持农业也是为了要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有机绿色食品,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点上,与开发生态旅游的出发点刚好一致,助力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带动相关的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二,社区支持农业可以促进一些待就业人员获取一定的岗位,满足基本的生活保障,减轻政府的负担,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当地的资源、文化和特色相结合在一起,有效的进行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第三,通过这种模式增强了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使之参与到生态保护当中,有利于环保工作的开展。
(二)针对的人群相同
第一,社区支持农业就是捕捉到人们对绿色原生态产品的需求和渴望应运而生的,主要的消费群体就是那些生活在城市,对农村的生活环境,生活模式有向往的人们,而生态旅游也是针对那些收入高、学历高、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的人群,他们更注重精神的享受;第二,这种模式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快速发展,为三农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使农民在创业增收的过程中找到了一定的导向;第三,该理念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平台,带动了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尤其是一些资源经济类的城市,有利于经济转型,避免矿业资源危机带来的城市发展问题的出现
(三)环境契合
第一,传统的旅游模式耗时较长,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抽不出那么多的闲暇时间,可是又希望可以得到短暂的放松,回归自然。而社区农业支持和生态旅游相结合,可以把地点选择在靠近城市的郊区,利用闲散的时间,既可以体验到自然风光,感受农村生活,又可以节约时间;第二,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实现人们休闲娱乐的目的,在地域上存在一定的便捷性;第三,通过内部消费的促进,使人们更了解当地的环境、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减轻了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困难,也是一种对当地的宣传。
二、承德生态旅游的优势
(一)交通四通八达
交通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前提,所以,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充分考虑交通的影响。承德市在行政区域上属于河北省管辖范围之内,资源丰富,在全国来讲,矿业资源储量巨大,这也是承德市近些年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与此同时,也为相应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保障。因此,承德市交通道路建设覆盖率较高,路况较好,众多乡镇都有公路相通,距离北京和天津也都只有二、三百公里左右,是两个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延伸,距离辽蒙地区也不远,是几大地区的过度区域,对沟通附近的几大经济区起到了纽带的作用,这些优势都是其他地区不能比的,所以,承德市具备较高的道路运输能力,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较深
承德在清朝时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城市,皇家文化气息较浓,所以遗留了大量的满清文化遗产,有亭台楼阁、皇室宫殿、庙宇古刹等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避暑山庄,坐落在承德市北部,气候宜人,风光秀美。这一庄园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时经过了不断的修整和扩建,占地面积达到了564万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与故宫齐名,设计风格独特,集园林艺术精华于一体,且里面收藏了大量的皇室文物,所以文化艺术价值极高。除此之外,在承德的周围还有很多其他的旅游资源,比如避暑山庄周围的金山岭长城、平泉泽洲湖度假区等等,都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和美学价值,值得欣赏,在生态旅游的思想战略下,会带动整个地区的旅游业快速发展。
(三)绿色农业发展
在国家矿业资源型经济转型政策的推动下,承德市加强了农业方面的投资与产业研发上的创新,市主抓食用菌、水稻、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的品种研究和生态种植,除此之外,承德市还有部分的中药材种植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一些以经营生态农业为主的绿色农业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些企业也是省市重点扶植的对象,而且无论在政策、资金还是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支持,与之相关联的生态食品加工业也在快速发展,这就大大促进了承德生态农业的进步。这为承德市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承德市生态旅游的营销模式
(一)品牌效应
当把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相结合,这是一个新的理念,要有别与一般的农业生产,必须要建立全新的、独特的运营模式来凸显自己的独特性。创造自己的品牌,用品牌效应进行营销,通过对品牌的包装推出生态旅游和绿色食品。把品牌建立好就等于为这个新兴的产业模式注入了灵魂,带动发展、获取效益,树立一个高品质,原生态的生态旅游基地和绿色农产品输出基地。
(二)整合消费者信息
追求原生态,向往自然风光是很多人的心理需求,有这样需求的人就都是生态旅游和绿色农产品的潜在消费群体,了解消费群体在了解他们的消费目标和水平,整合信息,分类、分层次的向他们提供高质量的绿色农产品和极具特色的旅游服务,并将前期的消费群体发展成会员,在任何消费行业中,口碑都是最好的宣传,胜过任何传媒力量。
(三)app创新营销
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在上网,越来越多的企业都会建立自己的微信客户端,开发app应用,就是为了方便做网络宣传,也是品牌建设的辅助力量,将最新的产品,以及产品的特色、新的旅游观念,在app和微信客户端进行发布,扩大宣传力度是旅游也能快速发展的有利渠道,尤其是承德市更要借助这一平台,来展现特色的旅游产业,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客户意见的搜集,根据客户的评价来改善旅游服务中的不足之处。
四、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
(一)获取政府的帮助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旅游业不是单一产业,需要餐饮、酒店、交通等各方面的辅助,这是一个链式结构,如果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更具有号召力,增加行业的未来可发展性,在需要获取其他行业的支持的时候也更方便联系。而且政府的支付有利于获得这个方面的相关人才。
(二)保证质量
人们对绿色产品和生态旅游的追求,一方面是回归自然释放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对健康养生的追求,所以,保证绿色产品的质量满足人们对健康养生的要求才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这一过程需要政府加强对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产品的监督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满足相关的规定,保证旅游服务热情周到,避免一些不合格产品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出现。
(三)加强城市建设,注重环境治理与保护
承德市主要以矿业资源为主,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形成了一定的破坏,比如说由于采矿导致的地面塌陷,河流、大气污染等等,所以政府要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和改善,严查一些排污较大的企业,使用清洁性较强的技术和设备,修复一些因采矿而被破坏的区域,为生态旅游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
五、结语
旅游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毋庸置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开始追求旅游享受,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极具创造力的行业。社区支持农业下的生态旅游是创新的新模式,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带动农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进步都具有深远影响。
作者:毛爽
第6篇:我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思考与展望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指导,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持续增收的重大举措,对规范农业园区发展,示范和引领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河南省农垦企业管理集团(以下简称“河南省农垦集团”)是2008年经河南省政府批准改制而成的国有股份制企业,是一家集农业技术开发、国家农业土地托管、国家食品储备及种植、养殖、林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开发企业。近年来,河南省农垦集团明确发展战略,清晰市场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在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实践之路。笔者结合河南省农垦集团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实践经验,对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思路与定位、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共存问题及对策等进行分析,望能给人以启迪。
一、中央政策环境下与地区差异化、特色化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改革开放以来,以“五个一号文件”为标志的农业问题一直是中央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2012年起,现代农业的概念正式出现在了中央“一号文件”中,特别是2016年《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现代农业与全面小康的目标联系在了一起。此文件指明方面的同时,更是明确了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业现代化。经过数年的有益探索表明,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有效有益桥梁和途径,其优势是可以集中优势资源缩短农业现代化的试点进程,并且能够快速总结出经验和不足。为此,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及各省各地市政府均出台了针对本地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支持政策,为我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供了发展环境,根据各地发展内容与重点不同,形成了地域特色与地域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以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为代表的半海洋半陆地的精细型、高科技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二是以河南、河北、安徽、湖南、湖北、山西等内陆地区为代表的半粗放型、消费娱乐型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三是以四川、云南、贵州、江西、广西等地区为代表的资源型、旅游型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由于中央及各省市对于以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各级政府对于农业资源市场化的预期更加明晰,所以各级投资主体对于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热情较高,对于以生态农业产业园区为依托的农业产业化平台回报预期也很乐观,所以自2012年起,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出现了全国性的热潮和高潮。
以河南省为例,2012年至今,河南省拥有13个全国性农业产业科技园区、207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各级各类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近500个,由此类推可知,全国各类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数量庞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也是让各级政府颇为头疼的事情。
二、当下我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尴尬之处
(一)拿来主义:雷同的差异化与特色化
很多投资主体为了取得先机,快马加鞭、拿来主义,到沿海地区或国外考察一下,便成了自己的园区规划,美名其曰:升级改造。缺少消化与融合的过程,导致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伦不类,或无法与当地市场接轨,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中,前进不是,后退更是不可能。根据华中农业大学农业产业发展研究成果显示,全国处于此类状况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占比达33.8%,无疑,此问题已经成为了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共性问题,不得不引起各级投资主体及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吃红利:老思维下的政策红利误解
在我国的投资市场有一种群体被称之为“跟党走,专吃政策红利”的群体,这类群体会针对各级党委出台的产业支持政策,选择临时投机性项目,什么热门就选择什么项目,造成思维错觉,概念移位,并从中谋取短期利益。5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为了支持百废待兴的工业农业,出台了不少产业支持政策,从土地、资金、审批程序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优惠政策,新时期的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仍有不少惯用政策红利者仍保持着这样的惯性思维,这种老思维的错位直接导致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断档,在获得前期利益后,对于农业产业园区的长期发展听之任之,让政府买单。
随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经验的增加,各级党委、政府对于这种专门吃政策红利、缺少科技与创新的投资主体,从资金审批、项目审批等根本上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这种老思维的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已处在随时被市场淘汰的地步。
(三)地产病:房地产开发思维的致命弊端
房地产市场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无疑是标志性行业,随着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管制深入,如何拿到珍贵的土地资源成了决定房地产从业者发展的瓶颈问题,于是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建筑用地配套政策成为了房地产企业的香饽饽,很多建设者打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旗号,实则是准备进行房地产开发,这成为了投资者拿地的通用方法。
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中的房地产开发思维,只看重眼前的短期利益,至于农业产业园区后期的发展与建设则不管不顾,反正有政府买单。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手段,对农业现代化进程造成的危害是持久的,务要从根本上入手予以清除。
(四)半拉子工程:偏离目标下诸多烂尾弊病
三、生态、市场、产业三结合的园区建设新模式探索之重大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的有益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对农业生产发展模式进行了不断地探索: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人民公社为主要模式的农业生产探索,因当时科技水平有限,一直处于较低的生产水平;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采取了承包到户的农业生产模式,在科学生产水平提升的同时,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农业的生产水平,但还是限于解决温饱问题;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如何又快又好地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成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世纪性课题。
(二)农业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公布。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清晰把农业现代化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其意深,其义远,其略大,其理明。从表面上看,农业现代化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农业产业发展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从另一角度来讲,农业现代化已经是迫在眉睫之务,压力之大、时间之紧迫,不容我们有丝毫懈怠之心。如果我国农业产业错失这短暂的黄金发展时期,则会成为农业产业链条上的低端附属者,在若干年内会失去农业的国际话语权。
(三)肩负农业现代化使命
河南省农垦集团以农业现代化、生态化、产业化为使命,躬耕于农业产业50余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展成为产、供、销、研、学、专为一体,涵盖农、林、牧、渔、文、服务等业务的综合性农业集团,汇聚了一批乐于付出、精于专业、致力农业现代化、忠诚于党的人才团队,适逢农业产业现代化转型大势涌来之际,农垦人乐于挑战自我、奉智献慧,融入农业现代化大势,珍惜农业发展之重大机遇,以生态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园区建设为突破口,积极融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现了新郑市龙湖镇生态农业核心示范园区、新郑市薛店镇生态农业综合科技园区的良性发展。
四、河南省农垦集团的生态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实践经验
(一)精准定位,集中资源,发挥自身优势
在立项之初,河南省农垦集团集中了大批专家,针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园区的对口政府机构及投资主体实施驻园、驻地调研,总结出产业园区建设的经验与不足。针对欧、美等农业强国的农业现代化经验,河南省农垦集团采取引进、融合、消化、成活试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河南省农垦集团的管理团队通过翔实的市场调研,选择了河南省会郑州的南大门、位于机场与港区重叠的核心区域——新郑市龙湖镇为集团生态农业产业核心园区突破点,配以生态、康乐、旅游、展示、文化、新科技等园区六大服务功能,真正做到天时、地利、人和三具备,集中集团产业资源优势,发挥集团自身品牌优势,吸引人、康乐人、教育人、传播文化、传播品牌,确保农业园区的开门红、日日红。
(二)模式创新、管理创新
国有企业历史包袱重,遗留问题多,守则有余,创新不足。河南省农垦集团管理团队迎难而上,团结一致,进行管理模式创新,按照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上级部门的要求,大胆进行国有股份改制,以农业园区为平台,引进民间资本,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做文章。在民间资本的引进中,河南省农垦集团的管理团队严格遵循治园理念:要从种子期的成功开始下功夫。简单地讲就是,河南省农垦集团引进的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产品,而是一个成功的产业。这个产业包括资金、技术、品牌等,从进入就是一个成功的开始。这种治园理念使得农业园区建设在资金、人才、技术、品牌上得以保障,且实现了乘法效应。
(三)以品牌为轴心、产权为枢纽、市场为导向,实现共赢
在生态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园区建设中,河南省农垦集团特别注重品牌的建设与使用,作为积淀了几十年的农垦品牌,贯穿新中国整个农业发展过程,也是农垦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核心,很多民间资本也是冲着农垦这个品牌而来,河南省农垦集团以品牌为轴心、以产权为革新枢纽、以市场为导向,成功地凝合了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的责权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参与者园区建设者的活力与潜能,实现了双赢共赢多赢的协同发展战略。
五、启发与展望
(一)清晰四个思路
1.坚持生态化,走生态发展的路子。就目前来讲,不仅仅是工业,尤其是农业更应该坚持走生态化发展的路子,否则,就是死路一条。农产品安全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可以毫不避讳地讲,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将是生态农产品的发源地、代表品牌。
2.坚持市场化,走市场化的路子。这是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健康成长的基础,只有市场认可、市场选择的品牌,才能健康地存活下去。所以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之初,我们就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3.坚持国际化,放眼世界。这是不断敦促我们超越自我的最直接动力,世界文化的融合、信息交流的便捷、地球村已经成为现实,特色产品国际化、国际产品特色化,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也要坚持这个规律,代表我们自身地区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放在国际上去衡量自身产品的竞争力是必然的选择。
4.坚持协同化,走共赢协同之路。这是农业大格局的体现。农业产业具有周期长、后续资金投入需求量大、回报持久等特点,农业产业园区投资主体应具有协同化发展战略之认知,更多地参与到其中来,更多投资主体受益,分享成果,走共赢之路。河南省农垦集团就是坚持协同发展战略,实现了资金、技术、产品、人才等多赢之局。
(二)加强三个融合
1.与消费高度融合。这个融合是从农业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上来讲的,一个农业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就是要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口味、消费取向等多方面的融合,这种融合度越高就越能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更利于品牌的传播与推广。
2.与城市结构高度融合。在物理学中有一句话叫:结构决定功能。应用到营销学中同样有道理,一个城市的人群结构、消费结构、功能结构,同样决定了农业产业園区的结构与功能,两者融合度越高,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率越高。
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建设资金与建设战略的错位,本来农业开发就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实施的项目,而开发者却缺少与之配套的资金计划,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基本上已经距离死亡不远了。有的是投资主体之间股权、债权搞的相当复杂,出不来、进不去,目标定位與发展战略又不相同,就这么拖着一个半拉子工程,一直干耗着等着。
3.与地域特色需求高度融合。地域特色基本是当地的文化名片,农业产业园区如果能代表这种文化名片,无疑就会分享到这种文化成果的益处,而且是持久、不可替代的。
(三)明确三个阶段
1.启动最快的效益爆破点。这个阶段是针对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周期长而言的,我们作为园区的从业者,必须对园区投资者负责,对园区投资者负责就是对园区持续健康发展负责。快速启动效益爆破点,能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使园区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2.打造最具吸引力的接力亮点。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是一项持续性工程,若想做大做强,必须不断地创造接力亮点,给投资者、参与者以无尽的期望。
3.形成规模,布局一条龙。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第三阶段最易形成体系、形成规模,这种规模与体系之势一旦形成,则必成特色品牌首选,市场竞争力更是大大提升,比如河南的双汇、三全、好想你、农垦等品牌。
(四)强化三个支撑点
1.坚持安全、绿色方向。从事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务要坚持安全、绿色的产业方向,这是农业产业存在的基础。比如现在的安全肉、安全菜、安全蛋等等。
2.坚持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新技术应用,是农业现代化、农业园区现代化的最直接表现,是提升农业产业效率与效益的首选方法,更是提升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手段,谁不重视,谁就会失败。
3.坚持优化企业股权结构。这是不断提升活力的最好方法,既能解决企业发展中员工动力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顽疾,又能不断注入新血液、创新商业模式。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更需要这种创新与优化,这是农业园区持续成长的支撑点。
(五)做好三个借力
1.借力商业平台。商业平台和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充分融合了世界最先进的产业科技与信息技术,对农业产业的冲击与影响是巨大的,比如,李克强总理倡导的“互联网+”模式,不同地域的农产品得以充分市场化,这种商业平台的出现代表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如能恰当借助,则无疑如虎添翼。再如,当下在全国各地非常流行的农业嘉年华,也是借助了国际文化的商业平台,充分展示了地域农业的特色,很值得我们研究。
2.借力政策支持。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党中央及各级党和政府持续出台了针对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优惠政策,这种政策的覆盖面广、时效长久,对于农业产业园区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我们做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借助政策之力,对于园区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3.借力资本后劲。在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过程中,资本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很多農业产业园区建设之所以半途而废,绝大部分是由于资本的短缺造成的。我们农业产业园区从业者更要前瞻性进行资本布局,确保园区建设的发展后劲。河南省农垦集团进入创业板的资本市场,就是得益于资本后劲的前瞻性布局。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农业现代化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河南省农垦集团诚邀有志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园区建设的有志有为之士,携手共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为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奋斗!
作者:吴新国
热门论文
- 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应用问题改善分析论文(共6篇)
- 农业发展建设问题改善措施论文(共3篇)
- vi设计发展问题分析本科论文(共6篇)
- 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 会展设计改革现状分析发展研究论文(共6篇)
- 农业资源利用发展问题策略分析论文(共4篇)
- 电气自动化现状应用发展分析论文(共6篇)
- 新能源汽车建设问题发展现状应用模式分析论文(共7篇)
- 工业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措施应用问题思考论文(共6篇)
- 信息系统审计问题应用分析探讨论文(共6篇)
- 财务审计问题对策应用分析探讨论文(共6篇)
- 内部控制问题对策应用分析硕士论文(共6篇)
- 企业信用管理建设应用现状问题对策研究论文(共6篇)
- 水资源利用设计应用问题研究论文(共6篇)
- 生态文明建设作用及启示研究论文(共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