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浅析

发布时间:2023-12-10 21:36

农业机械化是各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强有力手段。从某种角度来看,一个国家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完全能够代表其农业生产水平。由此可见在农业生产中将农业机械化得以最大程度的推行实施意义重大。本文就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总结。 

  1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进一步增加农作物产量。 不断实现农业机械化,可在进一步改善各类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基础上确保作物收成和产量的稳定性和增加性。还能确保农作物在播种季节和收割季节得以及时性地种植和收割,利于各农作物的生长,也进一步避免了农作物收成的流失。 

  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产值。 产值低下是水产、禽类以及农作物等农产品中初级产品[1]的最显著和最主要特点,但倘若将其通过机械化进行加工,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产值。从实际的角度来看,很多地区的农业特产若未经加工和包装就不能被称为商品,无法以正规的商业渠道进行销售,导致许多特产过度堆积而腐烂,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若能将这些农产品通过机械化进行加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农产品销售道路,从而在提高农户收入的基础上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农业生产中推行机械化,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传统人力劳动的使用力度,减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耗费(生产时间等),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得以最大化地提升,从而进一步缩小工农业之间的各方面(经济等)差距。 

  2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农用机械制造业较低端。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农用机械制造业尚未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形成完整产业发展链接(市场研发——规模生产——推广销售[2]),特别是部分小型农用机械制造业尤为显著。这就导致农用机械制造业出现企业力量薄弱和不够专业化的不利局面。最终不仅会使各农用机械在后期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机械的使用寿命,不利于农用机械制造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用机械推广难度较大。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的农用机械生产行业中,大中型农用机械的生产总值仅占据25.00%左右的比率,其余均属于小型农业机械生产企业。而这些小型农用机械生产企业多以生产规模小、企业综合实力薄弱为主,且其社会影响力更是不言而喻,从而导致这些企业在进行市场推广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进一步增加推广难度。 

  农用机械设计针对性低。尽管我国经济建设已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就与发展,我国人民经济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升,但仍然有很多农村地区经济等各方面因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普遍落后。而各农用机械生产企业在对农用机械进行设计和推广时并未进行实地考察,从而导致其所制作的农机无法满足部分经济、交通等均较落后地区的使用需求。售后服务得不到实质性的保障,也会大大降低农户购用农机积极性和欲望。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实际应用中的主要特点和核心内容是机械化生产代替传统人力劳动[3]。随着我国城市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加,农业收入有限,便吸引了大部分以青壮年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因此,导致农业生产力大量流失。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不但能够显著性地减少劳动力的耗费,还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的愿景,可对上述问题起到很好的解决作用。 

  季节性强是农业生产的显著性特点,各类农作物的生产种植对时间和环境等都有其特定的需求,一旦错过了最佳的播种或收获时期,就极有可能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农作物播种和收获的效率性。如,东北地区小麦收割机的效率是人工劳作的40倍[4]。 

  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法控制和伤害性较大的一种因素,尤其像旱灾、水灾以及虫灾等对农作物的侵害性极强。而在抗灾中不断加强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力度,可进一步加快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速度,从而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和损害,确保农业生产的再次发展。 

  3 结论 

  农业生产相关行业尤其是农用机械生产行业应就农机在各区域农业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并在此前提下制定和實施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从而尽可能地将农用机械与农业生产和谐化,以进一步推动农机制造业和农业生产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亚杰.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展望,2016(36):68. 

  [2]杨国柱.农业机械化应用现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20):63. 

  [3]袁小西,勾红梅.设施农业中农业机械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6(07):38-42. 

  [4]马光福.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分析[J].河北农机,2016(07): 

  13-14.


上一篇:中国农业科技园史述论

下一篇: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