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策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三农”问题一直贯穿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农业、农村和农民是“三农”的三大组成部分。由于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这个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相关部门管理人员没有树立责任意识,存在推卸责任、脱离农业管理轨道等现象,导致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没有发挥其作用,导致我国“三农”经济发展步伐缓慢。因此,国家要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资金和制保障。
1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解决“三农”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其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解决三农经济问题的关键因素,主要通过培养新型农民、提升农业技能和培训农民专业技能等方式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1.1培养新型农民
培养新型农民作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是构建新型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步骤。农民作为“三农”中的主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在推动“三农”政策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主要由农民道德水平和文化程度,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大重要因素。一个国家的农民普遍文化程度、道德素质水平低下,不仅会拉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还会直接影响“三农”政策的有效运行。因此,加强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是国家解决农民综合素质低下的一个有效途径,确保我国教育体系的完整。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放发展的基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农民文化程度的高低和自身道德素质的高低。国家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教育环境,培养农民的各项专业技能,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劳动力和技术保障。因此,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提升我国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
1.2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稳定发展。随着社会经济体制脚步的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主要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科技技术产业方向转移和发展。21世纪是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开放性特点一方面促使企业与企业、低于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促使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传统的以人工为主的劳动型密集产业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大量新型企业不断涌现。其中,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业技术能力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金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因此提高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有效发展的重要途径。
1.3培训农民专业技能
培训农民的专业进技能需要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共同努力。就国家而言,国家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培训农民专业技能提供资金保障和制度保障,确保企业顺利开展培训活动。就企业而言,企业需要加强培训制度和体制的制定,建立健全农民技能培训制度和设施,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根据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程度情况,开设不同技能的培训课程,以达到建设农业文化的目的。除此之外,企业要加强农民现代化建设力度,不只是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比如培养农民树立创新型意识,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改善农民生活问题是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的最终目的,教育农民组织农民是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的根本任务,加强技能教育是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总之,将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相整合的目标是实现农民价值观与情感的有机结合。
2调整农业部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落脚点
2.1消除“冗官”问题
“冗官”问题一直贯穿于“三农”问题的始终,也是我国“三农”经济问题的最大问题。我国为了加快城乡发展的步伐和消除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在处理“三农”问题方面设置了很多管理部门。但是我国管理部门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落后,责任意识淡薄,存在严重的“冗官”现象。就地方官员而言,地方官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只是负责喊口号而已,并没有付诸实际行动,不仅不能够解决“三农”经济发展问题,还会滋长贪污腐败现象。由此可见,解决“冗官”问不仅需要国家建立和完善奖惩机制,还需要企业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2.2建设农村经济
作为“三农”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农村经济,需要以加强农村经济结构作为前提条件。如果农村经济在短时间内得不到发展,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纸上谈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大力推行“三农”政策的落脚点,对“三农”问题专门设置管理机构加强管理,并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精简“三农”部门结构,不仅可以消除“冗官”问题,还可以利用资源配置作用优化“三农”经济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与此同时,国家还需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投入力度,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水平高和创新型管理人才。国家在提升农民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要缩减行政成本,力求经济建设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为构建现代化农村经济提供综合性人才。
2.3简化行政部门
行政部门是国家为了加强“三农”经济建设专门设置的一个部门,行政部门在“三农”经济管理体系中主要承担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责任,因此行政部门的性质具有复杂性,是介于企业行政管理和政府行政管理之间。其中,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和向市场推销农业产品是行政部门的主要作用,政府和企业要发挥行政部门对“三农”经济的最大作用,促使农村经济的转型的实现,并达到提升国民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目标。
2.4协调城乡发展
区域经济中心主要由不同的县域经济中心组成,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城乡经济放发展主要从城镇和村之间、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间的关系入手,合理分配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之间比例。就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来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局面。究其原因是我国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政府要利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宏观调控作用,协调我国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来源:山西农经 2016年3期
作者:李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