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水利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此同时,水资源不足和浪费的现象也日益严重,尤其是农村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更低,这对于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有效的促进农村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提升,需要促进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推广,才能有效的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本文就主要针对农村节水灌溉新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农村节水;节水灌溉;灌溉水利用率;灌溉新技术;应用推广
节水灌溉新技术与传统的灌溉技术相比,能够在改进灌溉方式的同时极大的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满足农村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形势下,也能够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很大的改进作用,这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缓解农业生产污染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农村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
当前,我国农村在灌溉水利用效率方面普遍较低,也正因如此,在输水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巨大的节约潜力和空间,通常使用的措施有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两种。在渠道防渗的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种类较多,一般需要用到石头、混凝土预制块、土工膜等等,而当前农村较为普遍使用的渠道便属于一种特殊结构的渠道。当在灌溉工程中使用混凝土保护面时,可以根据渠道的大小来确定混凝土灌渠的形状和位置,这样便能够对水流的断面进行控制,以此促进输水量的提升。除了基本的渠床渗透之外,也有水面蒸发与渠床上杂草的蒸腾。而用管道输水则可基本避免这些输水损失。对于喷灌、滴灌和微灌要求高压输水(300~1200kPa),而对于地面灌溉可用低压输水管(小于200kPa)。
2我国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当前我国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形势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的的趋势:
2.1仍然以喷灌技术为主。喷灌技术仍然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流灌溉技术,而且也是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一种,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在于如何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在喷灌技术中,根据不同的喷灌机械设备类型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灌溉技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才能促进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2.2地下灌溉技术的应用效率越来越高。虽然在地下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人,但是随着其关键技术的逐渐完善,这一灌溉技术也将获得更广泛的公认与应用。
2.3地面灌溉技术成为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技术。随着灌溉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输配水方面日渐成熟,而且呈现出向低压管道方向发展的趋势。
2.4农业灌溉技术管理水平逐渐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家应用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在灌溉技术的管理水平方面也获得更大的提升,这也是农业灌溉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内容。
2.5节水综合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了促进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这也是节水灌溉未来的发展方向。
3农业灌溉新技术的推广
3.1推广发展灌溉新技术应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科学的灌溉方法,也可以几种灌溉方法共同使用,其根本的目的在于节约水资源、促进灌溉水利用率的提升。一方面,要选择投资少而又能够取得较好节水效果的灌溉技术,这样才能达到节水的目标。我国的灌溉水资源并不充裕,所以为了实现有效的节水,我们在灌溉技术的选择方面应当以地面灌溉的方法为主,并且积极的推广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通过平整土地促进管道输水效率的提升。而对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来说,则需要积极的推广具有浅、薄等特点的灌溉技术,尤其是对于水稻种植等地区则十分适宜。
3.2节水灌溉新技术推广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加大对地面灌溉技术的改进,对于传统的灌溉方式所体现出来的时间长、用水量大等弊端进行彻底的改进,因为这些弊端的存在不仅影响灌溉效率,同时对作物的生长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致力于对传统灌溉技术的改进,促进新技术的大力推广。
第二,大力推广喷灌、微灌技术。传统灌溉技术受到地面平整度、沟渠等形态的影响,在灌溉节水率方面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喷灌、微灌技术则能够在不同的沟渠或者畦灌等形态下实现有效的灌溉,并且不断呈现出各种新的方法,这在促进节水效率的提升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第三,促进废水、咸水等资源的利用。当前我国农业灌溉的水资源主要以淡水资源为主,但是我国淡水资源较为不足,因此要能够在利用科学技术促进对废水、咸水的利用,并且在适当的条件下将这些水资源转化为可以进行农业灌溉的水资源,同时也能够减少废水、咸水等对于土壤资源产生的破坏作用。
4结束语:
随着农村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程度也不断的提高,同时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也日渐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并且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节水技术,倡导环保节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同时也能够促进农村水利事业的飞速发展。作者:刘文彦,本文来自《农村新技术》杂志
上一篇: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