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三农”问题的报道研究
摘要在传媒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在“三农”报道中更应积极采取措施,与新媒体展开竞争与合作,落实“三贴近”原则,协同传播主体,增加“三农”报道的深度。
关键词新媒体“三农”报道“三贴近”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三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都在为尽早解决“三农”问题出谋划策。媒体该如何报道“三农”问题,能为解决“三农”问题作些什么,也是一件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主流媒体“三农”报道状况分析
1.1内容上以正面报道为主
由于党中央不断强调对于农村报道要做好正面宣传,成就报道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的发稿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在该客户端目前所能加载的全部有关三农问题的43条新闻里,就有38条新闻是成就报道,占“三农”报道总量的88%,内容大致包括政策宣传及解读、特色经济和农民增收、扶贫经验展示以及典型农村创业人物。这充分说明,人民日报客户端在“三农”报道中,认真贯彻了中央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方针。
1.2体裁上以消息为主
在所能加载的43条新闻里,共有三十七则消息、两篇图片新闻、三篇评论和一个新闻视频。由此可见,在涉及“三农”问题的报道中,消息是最常见的报道手法,其中比较典型的一则消息为《河北乐亭:大学生返乡创业谱写“花”样人生》。该消息既说明了石鹏创业致富的成效,又有典型人物的生动事迹,可以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鲜活的创业致富经验。
1.3篇幅上以中篇新闻为主
人民日报客户端在报道新农村建设的新闻时,以500-1000字的中篇新闻为主,比例为89%,这符合各报对新闻篇幅安排的整体趋势,也是各报编辑所热衷的范围。这一范围的篇幅,既不会过多占据珍贵的报纸版面,又可以对报道议题进行充分的说明。
2主流媒体“三农”报道存在的问题
2.1报道形式单一
在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客户端作为一种聚合类的新媒体平台,但并未能在传统刻板的新闻报道形式上取得较大突破。以消息为主的报道虽然能在最短时间内使受众了解最重要的信息,但宣传意味过于浓烈,难以拉近与受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距离。
2.2农民主体强调不足
人民日报客户端在建构新农村建设的人物主体形象时,突出了政府的主导作用。美中不足的是,农民这一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主体形象没有得到很好的建构和再现,与现实有所不符,也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有所出入。
2.3新闻的第二、第三落点报道不足
报道出问题只是新闻的第一落点,研究背后的成因,充分地调查取证,这是第二落点;建立比较完善的回访制度,报道问题的具体解决情况,是第三落点,同样不可缺少。如果问题没有及時得到解决,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大的新闻价值。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其中一篇题为《以帮扶农商名义牟利,湛江一传销嫌疑人被逮捕》的消息中,报道了湛江市公安局麻章分局破获一宗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报道中传销嫌疑人被逮捕,但对于那些参与传销的人员的处理结果并没有说明,缺少了后续跟进与报道。
3主流媒体做好“三农”报道的对策
3.1落实“三贴近”原则
落实“三贴近”原则,不排除传统的典型报道方式,但注意精选报道对象和事实,讲究传播策略。在报道形式上要求新、求活、求突破,采取多样化的模式。比如将消息、通讯、短评、图片一起进行有机配置,适当的图片和背景资料穿插运用,增强受众的“认同”心理。同时,在报道典型人物时,既要传达出新时期农民所具有的崇高理想色彩,代表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也可以将报道的焦点更多集中在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有血有肉的一面。
3.2协同传播主体
主流媒体应以互联网思维推进三农问题报道,重视对网络社区“二次传播”功能的开发。主流媒体要守住三农问题报道的传播力和话语权,新媒体要成功开辟农村媒介市场,必然要求双方在信息服务中科学定位,做足做强各自区别化的核心竞争力,既竞争又合作,才有利于农村媒介生态系统的平衡。
3.3增加报道的深度
深度报道可以为受众提供关于某个特定新闻事件的全方位认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并为受众采取决策提供相应依据。对于三农问题的报道不应一味地追求正面报道的数量,也要同样地关注到问题报道并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对于一些重要问题,要增加对该事件的后续追踪与报道,有好的处理是一种结果,没有处理同样也是一种结果,要让受众了解到问题的实际解决情况。
4结语
“三农”问题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主流媒体需要在新媒体发展的趋势下,重视“三农”问题的实时报道,正确引导人们认识“三农”问题。对于发生的涉农事件,需要向民众进行正确的回应,同时,针对报道的问题,要及时报道相应的解决措施。主流媒体在把“三贴近”原则作为自身发展方向的同时,也要运用“三贴近”来指导自身的新闻实践。总之,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作为党和政府耳目喉舌的主流媒体,在“三农”问题报道方面要高度重视,积极站位,主动担责,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切实转变作风、改变文风,在贴近“三农”中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