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试论创业型农民培训对促进海西新农村建设的探

发布时间:2015-07-04 20:47
摘要运用资料收集、民意调查等方法就农民创业培训问题作了探讨,阐述了福建省农民创业培训的现状,分析了其制约因素,并借鉴国外经验,对福建省农民创业培训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民培训;新农村建设;海西建设
  
   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8亿是农民,因此,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海西建设首当其冲的社会、经济问题,属于社会地理学的范畴。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培育新型农民,特别是创业型农民,他们将成为广大农民队伍的先锋,带领农村脱贫致富。
  1福建省创业型农民培训的现状和制约因素
  1.1福建省创业型农民培训的现状
  目前,福建省已形成贴近企业、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创业培训体系。从2003年开始,福建省就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创办民营企业创业辅导培训和提高民营企业管理水平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为1.6万名民营企业创业者和高管人员提供了创业辅导和培训服务,如厦门创业园、石狮3s激情创业培训、阳光工程、syb创业培训、农村青年自主创业培训等工程为福建省农民创业贡献着巨大的能量。
  1.1.1培训的对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需要创办企业并有创业愿望和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均可作为创业培训对象。特别是掌握一定技术、技能和资金及有强烈创业欲望的农民。
  1.1.2培训的内容及模式。主要聘请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的专家及成功企业家介绍创办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申领营业执照办理企业登记的优惠政策、办理税务登记的优惠政策、融资渠道、经营企业的政策法规,讲授企业组织与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谈判技巧、企业竞争战略与创新等课程,传授创业的历程和经营企业的经验教训。培养提高创业人员的心理、管理及经营素质,降低投资经营风险,并跟踪解决创业中的难题,帮助创业人员成功的创办企业。根据农民需要创业内容覆盖一、二、三产业,各地结合农民实际情况和地方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地方美食、建筑装潢、纺织服装、电子装配等创业培训。创业培训实行“三三制”,即学习时间1/3讲授理论、创业政策,1/3时间由成功企业家介绍经验,1/3时间由学员向辅导人员咨询,到成功企业观摩,编写创业计划书。建阳市还围绕其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立足建阳实际,以特色区域产业为主,举办“村级班”。
  1.1.3培训的优惠政策。《福建省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补助暂行办法》规定,对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培训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在城镇务工并办理了进城求职登记的农民工,包括外省来闽就业的农村劳动者,经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培训领取合格证书并在本省实现就业的或企业组织的“订单式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可享受政府培训补助,每人只能享受一次培训补助。根据《规定》,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政府原则上按每人不超过3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对农村低保户、库区移民、失地农民、“一户一就业”农民等“就业扶贫对象”的培训、省内紧缺工种培训及创业培训,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但一般不超过500元/人。具体补助标准依据培训项目内容、培训工种、培训时间、难易程度以及财力状况等因素由当地财政、劳动保障部门确定。据福建省阳光办下发的《关于做好200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2007年,省阳光工程培训示范县由原来的52个增加到61个,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73%。培训指标增加1万名,培训经费增加784万元,人均培训补助标准提高了75元。
  1.1.4培训的成效。通过实施阳光工程,福建省有效地整合了面向农村的具有较好基础条件的教育和培训资源,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目前,全省共有195家阳光工程培训机构,教育、劳动、农业、卫生、建设等部门均有设置,更有民办培训机构。 阳光工程实施3年多来,福建省培训农村劳动力近20万人,实现转移就业近19万人,就业率达96.1%。厦门市一些经过培训的学员开始走上创业之路,至2005年,由学员投资运营新创企业235家,投入资金6 000多万元,带动就业3 000多人。福州市2008年约有2%的学员通过培训走上创业之路。目前,福建省已形成新泉美食、永定牛食品系列、武平簸箕饭等饮食产业,建设了沙县小吃、闽清民间建筑、长乐纺织、连江海带加工、宁德海上养殖等以农民为主的自主创业基地。
  1.2福建农民创业培训的制约因素
  1.2.1农民观念落后。2007年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院对福建11个农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农民在农业中缺乏主人翁精神。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认为县以上政府应发挥主要作用的占36.50%,而认为农民自己应发挥主要作用的仅占20.40%(其他:村集体18.40%、乡镇政府16.69%、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60%、龙头企业3.41%)。充分说明农民对农业发展缺乏主动积极性,这是造成福建省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
  农民对自主创业观念淡漠,在希望参加的培训类型调查中发现:农业技术培训占34.26%,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占20.80%,而希望参加农业经营管理培训的仅占14.08%。由于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怕冒风险,农民在思想上会夸大创业风险,认为只有大老板、企业家才可以创业,对自己缺乏信心,惧怕失败,不敢想更不敢干。
  1.2.2政府对农民创业培训的重视力度不够。以前中央和省级政府只重视城镇发展,把农村发展放在次要地位,导致城乡二元差距越来越严重,直到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才把三农问题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一些培训机构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展,尚处于幼年期,对农民的培训能力尚弱,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再加上政府对农民培训的划拨资金有限,使得一大批本该接受培训的富余劳动力不能接受培训。
  1.2.3创业型农民培训的体系和机制不健全。2004年阳光工程在福建省开展以来一直立足于农民工技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虽然成绩卓著,但一直没有培养农民自主创业的理念。没有给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农民提供创业技能、管理技能的培训,其他培训机构也是如此。现在农民创业培训在一些培训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根据农民需求形成一定的体系。如若培训机构与政府部门(司法局、工商局、税务局)、产业部门(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能给创业农民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还能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及其他优惠政策。
  2国外农民创业培训的基本情况
  2.1日本的培训模式
  日本的农民教育在根据“农业改良组合法”创建的农业者大学校进行,目前日本有52个农业者大学校,其

 2.2韩国的培训模式
  1998年,韩国农村人口仅占9.5%,农村青年急剧减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青年从事农业。韩国对农业后继者提供2 000~5 000万韩元(1 100韩元=1美元)的资金援助,年息5%,5~10年内偿还;对专业农户提供0.23~1.00亿韩元的资金援助(国库补助10%,地方政府补助10%,国库融资28%,农协融资42%,个人负担10%),年息4.5%,4~7年偿付,规模经营农户可20年偿还。农业后继者培养和专业农户(中坚农户)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统称为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事业,大致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选拔阶段,通过宣传教育、父母的劝导使更多的农村青年报名,再通过一定程序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录取;第二阶段是培养阶段,通过农业院校、培训基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第三阶段是对创业者的财政援助阶段,通过无偿援助或贷款等形式,提供资助;第四阶段是进一步提高与完善阶段,通过培训、财政扶持、跟踪服务,从农业后继者中培植专业农户。
  3福建省农民创业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3.1转变政府职能
  近几年来,政府对农民自主创业还没有予以足够重视,对农民自主创业培训才刚刚起步[1]。要把农民自主创业作为解决我国农村问题的优先发展目标,让农民在自己家里创业、就业是解决我国民工潮最好的办法。政府应制定农民创业管理和创业教育制度,防止行业垄断,宏观调控农村市场,确保农民创业有市场潜力。要重点抓好农民创业教育的整体规划,加强创业教育资源和资金的整合与统筹协调。加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成立农民创业教育办公室,具体承担农民创业教育的规划、统筹协调、评价和监督等工作;要大力开展面向农村创业教育以及农村创业的环境与政策的研究;要加快农民创业教育培训的立法工作,为农民创业教育培训提供法律保障。
  3.2加大对创业培训资金扶持力度
  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发放政府债券、发展农民彩票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性。如果可行,则解决了由政府财政预算划拨资金不足的问题。向社会收集资金,也是城市反哺农村的有效手段。
  3.3完善培训机制
  3.3.1转变办学观念。近几年,农民培训机构在各地开展得风风火火,受到了农民的广泛欢迎,解决了许多农民的就业问题[2]。但各个培训机构一直以农民工技能培训为重心,而农民创业培训的项目却很少,应把农民创业培训作为各培训机构的重点内容,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业务帮助。
  3.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个培训机构五花八门,蓬勃发展,但其软件设施还很薄弱,师资力量差。各个培训机构在培养自己的教师的同时,应加强与各个学校、专业的专家、学者及成功企业家的合作[3]。让他们为农民提供权威的、含金量更高的、更适合农民基本情况的教学方法、创业知识和其他智力支持。不能只用专家、学者做培训机构的品牌和广告,要让他们真正为农民传道授业解惑,把实惠给予农民。
  3.3.3搞好培训调研。培训机构在做培训之前要对当地的农村、农业、农民和市场情况,作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文化素质、创业意愿,了解当地市场状况分析农民创办何种产业更为有利。因材施教,对农民进行“对症下药”式创业知识和创业心理辅导。培训机构应设计学员报名申请表和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农民填写好后,逐一评审,对农民进行逐一估价、打分,然后按照评审结果对农民进行针对性地培训。
  3.3.4创新培训内容。一是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训。包括对农民的创业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个体创业的心理素质和对市场变化的心理应变能力,他们是个体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二是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创业知识的培训是指为农民创业所需要的财务知识、经营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和创业所必需的职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以及准确做出市场判断的知识、信息和能力进行了培训。三是创业过程的指导。创业过程的指导是指为减少农民创业不必要的损失,增强其创业信心而给予的详细指导。
  3.3.5培训方式多元化。培训要充分运用媒体和网络技术,如用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的方式宣传农民创业培训的内容和重要性,让老百姓知道农民培训的意义和价值[4]。更重要的是要让媒体在培训过程中起作用,比如电视、报刊、杂志可以创办农民创业培训的专题栏目,为农民介绍创业成功人士的典型事例、讲解创业知识等。网络还可以提供远程教学,让老师跟农民随时保持联系。
  3.3.6培训信息反馈。培训结束后,学员填写培训效果表和教师评价表,进行培训质量的评估。学员应分别从课程内容、资料准备、授课艺术、接受程度、课程实用性、案例与互动、总体印象等方面对培训教师、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进行逐一评分,督促培训机构,以便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
  3.3.7建立培训研发机构。培训机构要进行农民创业培训项目的课题研究,用科学手段研究农民创业,研究创业培训中的各种问题,为农民创业培训提供智力支持。
  4参考文献
  [1] 李振永.当前我国农村人才培训与成人教育[j].安徽农业科学,2009, 37(24):11785-11786.
  [2] 李岭梅,赵鹏程. 以县农广校为基地,构建创业培训新模式——基于武胜县农民创业培训调查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6):64-67.
  [3]戴国宝,王锁,张斌国.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培训模式初探——以邯郸培训模式为例[j].农业科技通讯,2007(8):35-36.
  [4] 吴易雄.农民培训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23(5):76-79.

上一篇: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探索

下一篇: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