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策略刍议
发布时间:2015-07-04 20:48
论文关键词:农村地区 信息传播 文化传统
论文摘要:工业化浪潮和城乡二元化的格局,不可避免地造成农村在经济指标上的落后,但这种“贫困”被等同于全面的落后,而因为这种“贫困”据此在资金、信息、科技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却忽视农村地区曾经存在乃至依然存在的文化传统,致使农村地区发展的内在活力被窒息。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服务不应局限于政治和经济层面,而应在更着力于社会公共服务的全面提供。
一、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社会意义
1.创建农村地区区域文化。虽然“区域文化”这一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它与围绕政权核心所形成的政治文化、政治意识、政治情感及民族文化传统等息息相关却是大家所共同认可的,信息传播塑造并影响着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进程,因此信息传播是区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渐进式改革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理念在当代中国占据了主导,人们在价值观取向上的主体意识越趋强烈,法治、权利、民主等现代政治文化也越来越深人人心,只有让民众了解必要的政府政务信息,掌握一定的知情权,才能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协调,因而信息传播在创建区域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扩大农村地区政治参与。信息传播在创建区域文化的同时,“既教会了社会成员怎样参与政治,把握政治规则,也给政治参与者们提供了参与的途径和工具。”社会成员通过各种媒介发表对公共事务的意见,或者公共事务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宣传,都能使社会成员利用信息传播途径实现政治参与
今各种媒介尤其是网络力量的发达,为公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作常丰富有效的手段,最新的数字显示,中国的网民数量已近3亿,一跃成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网络社会的形成,减少了传统的政治传播的许多障碍,“现代媒体的出现,并不是说公民的政治参与的基本方式发生了改变,更不是说民主制度能够从间接形式转变为直接形式,而是说公民参与政治的能力增强了”,通过网络舆论来影响政治事务的社会事件已不再是新闻。
3.维护农村地区社会稳定。信息传播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参与,为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可能,也为社会利益整合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阶层的结构在转型阶段处于动态的变迁之中,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的利益要求也在不断的、激烈的博弈当中,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成为引发社会危机的结构性因素。因此,在社会公正体系逐步完善和社会结构日趋合理之前,使各个阶层的独特利益诉求得以表达,通过信息传播创造各阶层相互对话的途径,尽可能地消化社会危机的隐患,是执政党和政府的责任所在,无疑信息传播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有效方式。
二、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特点
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之所以有其特殊之处,就在于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所形成的农村特有的政治生态,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可支配的资源整体偏弱,因此信息传播的受众及媒介环境也大大迥异于中心城市。
i.传播区位弱势化。信息时代区域间的信息流动超越了空间的限制,区域发展的要素及某些要素成分如科技要素、与劳动力要素密切相关的文化教育成分等,可以随信息传播跨地域地运行,从而使区域差距逐渐缩小,这就是传播学所谓的“滑板理论”。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推动欠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却遭到了失败,其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传播区位的具体条件的研究,结果导致了“信息鸿沟(informationgap)"。
农村地区由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区域经济差异等因素,特别是在交通不发达、信息传播手段落后的时代,大众传播的普及率和民众的政治参与非常有限,给信息传播提供了劣势的传播区位和发展空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地区的信息鸿沟并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深化的趋势。
2.信息需求失语化。从理论上讲,各种传播媒介面向的受众是社会各种群体,只要拥有媒介,所获得的信息是平等的,但问题在于传播者有选择地设定了目标受众,弱势群体的受众并非可以平等地拥有传播者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当代中国传媒是城市传媒而不是农村传媒,是富人传媒而不是穷人传媒,已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村地区的信息需求被忽略,游离于传播体系的中心之外,同时,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受限于大众传播的整体价值取向,信息传播的需求同样存在失语化倾向。
政府政策支持、传播媒介建设以及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国家和政府对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资源投人主要是通过行政法规、财政拨款等途径对信息传播进行制约和调控,而这种行为的前提是农村地区的公共物品的需求偏好信息可以为中央政府所知晓,正是因为农村地区信息需求的失语化,资源的投入主要集中到中心城市和城镇区域,对农村地区的投人实际上被边缘化了。
以2007年党中央启动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为标志,中国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迈上了新的台阶,这项计划强调传播媒介的建设及党员思想教育,它利用卫星传输网、有线电视网或宽带互联网传送技术,建成覆盖乡镇、村和辐射城市社区的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网络体系,但是低水平的应用以及硬件服务的更新滞后,“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问题依然是摆在信息传播工作者们面前的一道“鸿沟”。
4.创新能力贫乏化。农村地区创新能力的贫乏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制度的因素,主要从人才流失、教育制度两方面体现出来。农村地区的精英人才的严重流失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国家的资源配置和收人分配向工业、城市和市民倾斜,社会结构的阶层流动自然导致人才的流出,虽然国家试图实行以工补农的“工业反哺农业”战略,但人才的流失已成为一种体制性的力量,极大地扼杀了农村地区的创新能力。另外,格式化的教育制度也在摧残着农村地区的创新能力,在教育的价值体系中,培养成功的“人才”是进人中心城市工作,而不是留在农村发展,这样的一种制度化教育,“把传统文化的潜在传承者变成了工业文明的候补劳动力,抽去了传统文明的釜底之薪”,无疑成为一条培养工业劳动力的流水线。
三、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策略
1.建立互动结构的传播网络。要打破农村地区传播区位处于劣势的格局,只有提升信息传播的信息质量,以高质量的信息填补信息量上的不足,而要提升信息质量,就必须提高信息传播的信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建立互动结构的传播网络,可以全面准确地收集到反馈信息,“对症下药”才能增强信息需求的针对性,其实质是提高信息传播的服务水平。
以农村基层党员的远程教育为例,从以前的党员电教教育到如今的现代远程教育,从以往一教群学、一讲众听的大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解答模式,从“大锅饭”到“点菜吃”,“以学习者为中心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理念,了解和激发学习需求,针对性提供学习支持服务,这是现代远程教育本质规律的反映。建立交互性的网络传播结构,提高信息传播的信息输出的服务水平,将是今后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趋势。
2.纳人社会化的整体规划。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一方面侧重于政治社会化,其目标是使农村地区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党员干部,了解并支持执政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理念;另一方面侧重于国家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其目的是为了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稳定农村的经济基础。但只有这两方面的宣传和灌输只能使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走向边缘化,只有关注农村地区人们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将政治社会化和经济发展包含在了社会化的整体运作当中,包含在使社会个体获得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能力的过程中,即“不断满足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信息需求,培养造就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具有创业致富本领的新型农民”,这样,通过恢复农村地区的生存文化传统,挖掘地区人力资源的创新潜力,尊重其自组织能力和生存智慧,才能真正形成农村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以及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
3.整合区域文化载体。信息传播既然纳人社会化的整体规划中,则也是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无法绕开农村地区根深蒂固、赖于生存的文化传统,正如东西方的文明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农村地区的文化传统也不决等于“落后”。信息传播只有摒弃不同文化载体的偏见,大胆地与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载体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创新的道路来。因为这些长期流传下来的地区文化载体与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政治与人们的生活关联很大,为了能使国家、地区的政治信息更有效的传播,将政治行为渗透到大众文化消费中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与其任由强势的、中心城市的文化侵占,不如主动吸取更多的时代的新鲜品质来创新,如此亦胜过于单纯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
总之,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服务不能局限于政治和经济层面,仅仅看到城乡之间的差异而忽略了农村地区文化传统的内在活力对农村地区的发展的作用,而应着力在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上更加注重农村地区文化传统的因素。
论文摘要:工业化浪潮和城乡二元化的格局,不可避免地造成农村在经济指标上的落后,但这种“贫困”被等同于全面的落后,而因为这种“贫困”据此在资金、信息、科技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却忽视农村地区曾经存在乃至依然存在的文化传统,致使农村地区发展的内在活力被窒息。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服务不应局限于政治和经济层面,而应在更着力于社会公共服务的全面提供。
一、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社会意义
1.创建农村地区区域文化。虽然“区域文化”这一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它与围绕政权核心所形成的政治文化、政治意识、政治情感及民族文化传统等息息相关却是大家所共同认可的,信息传播塑造并影响着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进程,因此信息传播是区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渐进式改革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理念在当代中国占据了主导,人们在价值观取向上的主体意识越趋强烈,法治、权利、民主等现代政治文化也越来越深人人心,只有让民众了解必要的政府政务信息,掌握一定的知情权,才能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协调,因而信息传播在创建区域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扩大农村地区政治参与。信息传播在创建区域文化的同时,“既教会了社会成员怎样参与政治,把握政治规则,也给政治参与者们提供了参与的途径和工具。”社会成员通过各种媒介发表对公共事务的意见,或者公共事务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宣传,都能使社会成员利用信息传播途径实现政治参与
今各种媒介尤其是网络力量的发达,为公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作常丰富有效的手段,最新的数字显示,中国的网民数量已近3亿,一跃成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网络社会的形成,减少了传统的政治传播的许多障碍,“现代媒体的出现,并不是说公民的政治参与的基本方式发生了改变,更不是说民主制度能够从间接形式转变为直接形式,而是说公民参与政治的能力增强了”,通过网络舆论来影响政治事务的社会事件已不再是新闻。
3.维护农村地区社会稳定。信息传播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参与,为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可能,也为社会利益整合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阶层的结构在转型阶段处于动态的变迁之中,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的利益要求也在不断的、激烈的博弈当中,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成为引发社会危机的结构性因素。因此,在社会公正体系逐步完善和社会结构日趋合理之前,使各个阶层的独特利益诉求得以表达,通过信息传播创造各阶层相互对话的途径,尽可能地消化社会危机的隐患,是执政党和政府的责任所在,无疑信息传播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有效方式。
二、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特点
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之所以有其特殊之处,就在于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所形成的农村特有的政治生态,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可支配的资源整体偏弱,因此信息传播的受众及媒介环境也大大迥异于中心城市。
i.传播区位弱势化。信息时代区域间的信息流动超越了空间的限制,区域发展的要素及某些要素成分如科技要素、与劳动力要素密切相关的文化教育成分等,可以随信息传播跨地域地运行,从而使区域差距逐渐缩小,这就是传播学所谓的“滑板理论”。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推动欠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却遭到了失败,其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传播区位的具体条件的研究,结果导致了“信息鸿沟(informationgap)"。
农村地区由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区域经济差异等因素,特别是在交通不发达、信息传播手段落后的时代,大众传播的普及率和民众的政治参与非常有限,给信息传播提供了劣势的传播区位和发展空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地区的信息鸿沟并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深化的趋势。
2.信息需求失语化。从理论上讲,各种传播媒介面向的受众是社会各种群体,只要拥有媒介,所获得的信息是平等的,但问题在于传播者有选择地设定了目标受众,弱势群体的受众并非可以平等地拥有传播者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当代中国传媒是城市传媒而不是农村传媒,是富人传媒而不是穷人传媒,已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村地区的信息需求被忽略,游离于传播体系的中心之外,同时,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受限于大众传播的整体价值取向,信息传播的需求同样存在失语化倾向。
尽管主流官方媒体有意识地倡导农村地区与城市的平等,但是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被处于话语体系中心的价值标准所塑造,不仅使真正的信息需求被遮蔽,甚至于将这种本质上的不平等进一步的固化,农村地区被贴上“落后”、“保守”、“贫困”等标鉴而大行其道。
政府政策支持、传播媒介建设以及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国家和政府对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资源投人主要是通过行政法规、财政拨款等途径对信息传播进行制约和调控,而这种行为的前提是农村地区的公共物品的需求偏好信息可以为中央政府所知晓,正是因为农村地区信息需求的失语化,资源的投入主要集中到中心城市和城镇区域,对农村地区的投人实际上被边缘化了。
以2007年党中央启动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为标志,中国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迈上了新的台阶,这项计划强调传播媒介的建设及党员思想教育,它利用卫星传输网、有线电视网或宽带互联网传送技术,建成覆盖乡镇、村和辐射城市社区的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网络体系,但是低水平的应用以及硬件服务的更新滞后,“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问题依然是摆在信息传播工作者们面前的一道“鸿沟”。
4.创新能力贫乏化。农村地区创新能力的贫乏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制度的因素,主要从人才流失、教育制度两方面体现出来。农村地区的精英人才的严重流失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国家的资源配置和收人分配向工业、城市和市民倾斜,社会结构的阶层流动自然导致人才的流出,虽然国家试图实行以工补农的“工业反哺农业”战略,但人才的流失已成为一种体制性的力量,极大地扼杀了农村地区的创新能力。另外,格式化的教育制度也在摧残着农村地区的创新能力,在教育的价值体系中,培养成功的“人才”是进人中心城市工作,而不是留在农村发展,这样的一种制度化教育,“把传统文化的潜在传承者变成了工业文明的候补劳动力,抽去了传统文明的釜底之薪”,无疑成为一条培养工业劳动力的流水线。
三、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策略
1.建立互动结构的传播网络。要打破农村地区传播区位处于劣势的格局,只有提升信息传播的信息质量,以高质量的信息填补信息量上的不足,而要提升信息质量,就必须提高信息传播的信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建立互动结构的传播网络,可以全面准确地收集到反馈信息,“对症下药”才能增强信息需求的针对性,其实质是提高信息传播的服务水平。
以农村基层党员的远程教育为例,从以前的党员电教教育到如今的现代远程教育,从以往一教群学、一讲众听的大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解答模式,从“大锅饭”到“点菜吃”,“以学习者为中心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理念,了解和激发学习需求,针对性提供学习支持服务,这是现代远程教育本质规律的反映。建立交互性的网络传播结构,提高信息传播的信息输出的服务水平,将是今后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趋势。
2.纳人社会化的整体规划。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一方面侧重于政治社会化,其目标是使农村地区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党员干部,了解并支持执政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理念;另一方面侧重于国家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其目的是为了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稳定农村的经济基础。但只有这两方面的宣传和灌输只能使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走向边缘化,只有关注农村地区人们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将政治社会化和经济发展包含在了社会化的整体运作当中,包含在使社会个体获得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能力的过程中,即“不断满足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信息需求,培养造就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具有创业致富本领的新型农民”,这样,通过恢复农村地区的生存文化传统,挖掘地区人力资源的创新潜力,尊重其自组织能力和生存智慧,才能真正形成农村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以及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
3.整合区域文化载体。信息传播既然纳人社会化的整体规划中,则也是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无法绕开农村地区根深蒂固、赖于生存的文化传统,正如东西方的文明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农村地区的文化传统也不决等于“落后”。信息传播只有摒弃不同文化载体的偏见,大胆地与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载体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创新的道路来。因为这些长期流传下来的地区文化载体与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政治与人们的生活关联很大,为了能使国家、地区的政治信息更有效的传播,将政治行为渗透到大众文化消费中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与其任由强势的、中心城市的文化侵占,不如主动吸取更多的时代的新鲜品质来创新,如此亦胜过于单纯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
总之,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服务不能局限于政治和经济层面,仅仅看到城乡之间的差异而忽略了农村地区文化传统的内在活力对农村地区的发展的作用,而应着力在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上更加注重农村地区文化传统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