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以“中国幸福乡村”建设为契机提升大学生“三

发布时间:2015-07-04 20:52

  摘要:本文以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学生暑期服务衢州江山市“中国幸福乡村”新农村建设为例,探讨大学生如何以第三课堂训练为抓手来提升服务实践性、团队协作性和前瞻创新性。
  关键词:中国幸福乡村;新农村;团队;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学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投入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活动中去。2007年11月,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分团委与临安团市委共同合作开展了“乡村免费庭园设计”活动,学院选派园林专业的学生们为临安乡镇有需要的村民提供免费新农居设计。截止目前,活动累计服务农户72户(受惠农户212人次),共完成设计图纸161套,有效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帮助。
  浙江江山市政府在了解到以上信息后,积极与浙江林学院联系,希望广泛开展校地合作,运用学生专业优势服务江山市政府着力打造的-“中国幸福乡村”建设活动。江山市启动“中国幸福乡村”建设,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把江山打造成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使“中国幸福乡村”成为江山展示给全国人民的一张亮丽的金名片。[1] 江山市政府并不满足于现状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中国幸福乡村”建设,幸福乡村有着自己的独特内涵、重大意义和实现途径,由于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某些方面本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中国幸福乡村”建设为大学生特别是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平台,大学生参与“中国幸福乡村”建设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在参与“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加强了与社会的融合,进一步认识了自我,发展了自我,完善了自我,进一步提高了服务实践性、团队协作性、前瞻创新性各方面素质。
  
  一、“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的意义
  
  “中国幸福乡村”建设重大意义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1)建设“中国幸福乡村”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务实举措。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描绘更加美好蓝图,为9亿农民设计更加幸福生活的一次盛会。[2]建设“中国幸福乡村”,包括了农村产业的持续发展、农民生活的显著改善、农村事业的全面进步、生态环境的全面提升等等众多方面,是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结合江山实际贯彻落实上级“三农”工作精神的工作创新,也是发动村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广泛地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形象化抓手。[3]
  (2)建设“中国幸福乡村”是完善发展思路和工作体系,努力实现“一高两进”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去年以来,江山确立了“一高两进”三步走目标和城市定位,专题部署了工业提升、服务业提升工作,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化的工作体系,但是新农村建设这一方面思路、目标还没有完全理清。
  (3)建设“中国幸福乡村”是发挥品牌示范效应,加强城市对外宣传推介的有效抓手。从安吉、婺源等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实效看,这项工作不仅仅是深化新农村建设的抓手,还能打造一张区域营销的金名片。开展“中国幸福乡村”建设正是探索江山城市营销的创新途径,通过加强组织策划和宣传推介,树立新农村建设模范样板,打造江山对外宣传的又一张金名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江山的知名度,带动经济社会加快提升发展。[4]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中国幸福乡村”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5]
  (一)通过社会实践提升服务实践性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巩固和强化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大学生实践活动不仅是对课内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强化和巩固,同时也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准备和铺垫。从大学生的思想特质来看,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均符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正是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同学们进一步强化了专业技能,了解了真实的社会,并在实践中引发对社会现实与未来的思考。[6]
  浙江林学院赴江山新农村建设服务实践团通过对江山市於头镇永兴坞村、江山市清湖镇和睦村、廿八都、江郎山、须江公园、碗窑乡穗丰农家乐等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村庄和地区地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实践,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们亲身体验了农村的现状并学习了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从亲身经历中深切了解社会、了解基础农村。
  通过主动的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学生们体会到给予和奉献的快乐;通过实践活动的锻炼,大学生培养了肯干、实干、能干和坚忍不拔的品质,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在服务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真正体会到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主动地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以提升自身的服务实践的能力,就是说可以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所以说,应该充分利用学校为学生搭建的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服务活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投身新农村建设,激发潜能,提高实践能力。
  (二)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团队协作性
  团队协作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这个团队所依赖的不仅仅是集体讨论和决策,或是信息共享和标准强化,它更注重的是通过成员的相互扶助,共同贡献,而得到实实在在的集体成果。这个集体成果的分量将远远超过所有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
  浙江林学院赴江山新农村建设服务实践团以团队为单位来共同完成本次社会实践的各项任务,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互相配合、紧密合作最终有效的完成实践任务。实践团计划周密,分工合理,责任明确,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和特点承担不同的工作和责任。队员们通过合作实测场地、调查资料,在设计过程中相互讨论方案-定稿-出图等,后期互相合作整理、总结材料。队员们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效率高、质量高,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当然,在团队合作中会存在意见与不和,但是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工作中的协作,反而会使意见与不和促进团队的融合与提升。通过一段时间的团队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大学生们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前瞻创新性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服务实践,团队互助,同时也应十分注重挖掘学生的前瞻创新精神。
  浙江林学院赴江山新农村建设服务实践团在园林学院“乡村免费庭院设计”品牌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江山具体实际和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而开展的创新性活动。活动创新点有三。首先,扩大了服务对象,学生不再局限于校园服务,而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农村,为农村服务,切实地为农民服务。其次,挖掘专业优势,使学生找到了服务与专业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让服务更加专业更有技术含量,同时也使学生得到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最后,突破合作对象,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和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发挥校地合作的影响与优势。
  浙江林学院赴江山新农村建设服务实践团还将“绿色住宅”、“节能型设计”、“原生态”、“防震安全”等前瞻创新理念融入到了设计图纸中,为新农建设带来的活力,同时,在管理模式上提出团队负责人轮流制,让每位团队成员都能体会到做为团队负责人所应尽到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 傅根友.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4
  [2] 季明. 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j]. 党政干部论坛, 2006, (05).
  [3] 姜作培,陈峰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5).

上一篇: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农村城镇化发展之路

下一篇:试析磐石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