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富人村官存在的问题及其培养对策
发布时间:2015-07-08 10:31
摘要: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一支整体素质高特别是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强的村官队伍。富人村官的出现给农村带来了新气象、新面貌,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从选拔源头、教育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来进行培养。
关键词:富人村官;新农村建设;基层民主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然而目前大多数村官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使得农村建设资金缺乏,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不能满足农民求富的强烈愿望。在这样的情况下,"富人村官"在各地不断涌现。所谓的"富人村官,"是指担任村委会主任或村党支部书记的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工商户、养殖户等。
一、富人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大部分"富人村官"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拥有丰富的经营经验,善于挖掘当地资源优势,在农村建设开发区、招商引资、调整当地经济结构等,培养了群众的市场意识,调动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的市场化进程。再者,他们积极建设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修路通水,改造住房,改变村容村貌成绩显著,为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富人村官本身通过合法程序而获取群众赋予他的权力,以自身的民主管理行为来激发群众的民主意识,能推动乡村民主建设的进程。由此,可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二)改善村官队伍结构,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目前村官队伍趋向老龄化,文化素质总体偏低,很难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大部分"富人村官"年富力强,政策理解能力强,活动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较强,一般能形成较强的凝聚力,管理积极主动,工作效率高,完成任务快,勇于改革农村中的陈规陋习,改善干群关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突出,从而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二、富人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证明,富人村官在发展村级经济、改善村情村貌方面成绩斐然,富人村官整体上产生了良好效果,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政治思想素质不高
由于工作和生活经历多样,有些富人村官往往经济意识较强而思想政治意识淡漠,不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政策水平及理论素养得不到提高,组织纪律松散,责任与服务意识淡薄,认为手中的权力是进入更高平台、发展更好人脉、进一步谋求或保护家族和亲己势力利益的工具,从而导致损公肥私、黑金政治等各种违纪违法问题的产生。
(二)农村实际工作经验匮乏
一个称职的村官不仅要有较强致富的本领与能力,更要有较高的政治修养与成熟的村务治理思维。富人村官有较强的经济意识和致富能力,但往往缺乏从政和农村实际工作经验,不了解党组织工作和村民自治的程序和方法,不善于与老百姓沟通,不懂得怎样处理村民矛盾。面对纷繁复杂的拆迁建房、计划生育、邻里纠纷等问题,有的村官束手无策,不能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和政策法规来处理,其村务治理能力令人担忧。
(三)民主管理流于形式
一些富人村官自我意识强,工作上不接受或不配合乡镇政府的领导或指导,政策执行打折扣;有的富人村官沿袭企业管理的做法,决策独断专行,搞一言堂,办事不重视程序;还有的村官"官本位"意识强,民主法律意识淡薄,漠视村民、村民代表以及其他村两委委员意见,不接受他人监督,暗箱操作,工作作风简单粗暴,致使农村的民主管理流于形式。
(四)履行职责不认真
有部分"富人村官"工作一段时间后热情减退,为了收回"竞选成本"或者为了获取更多的个人财富,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到个人经商办企业上,对村务几乎无暇管理,难以在经商与从政之间把握好平衡,以至于出
现了富人村官经商不理政、在职不在岗、在岗不覆职的缺位现象,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已是奢谈。
三、富人村官培养的对策研究
(一)坚持选人标准,选拔群众拥护的致富能人
先富群体一般在经济充裕之后,在当地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政治上也想有所作为。各级政府及党组织要适时地对致富能人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使他们的政治意愿与党和政府的宗旨以及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坚决防止和杜绝"以钱取人"的倾向,要坚持"会致富,愿奉献,有威信"的选人标准,引导广大村民把一批政治思想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靠得住,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得到群众拥护的致富能人选进村官队伍,以提高村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富人村官的政治觉悟
乡镇党委、政府应当通过集中培训、谈话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富人村官的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利益观,真心实意地为广大村民办好事、办实事。通过对富人村官进行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教育,使其树立大局观念、强化公仆意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刻保持勤政廉洁的作风,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摆到重要的位置。
首先,要抓好任前培训。村委选举结束之后应该组织对富人村官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级财务管理、村镇规划、农村信访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其次,积极
开展互动交流。要开通过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组织工作能力强的村干部现身说法,介绍农村工作经验。再次,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要整合农业、科技、教育、党校、劳动就业及社会力量的培训资源,不断强化富人村官的农业科技水平。
(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提升富人村官的民主管理水平
首先,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富人村官的民主法律意识。村官是依法治村的具体实施者和带头人,要全面深入地学习贯彻涉农法律。只
有熟悉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富人村官在协调处理农村矛盾和利益关系时,才会有基本的办事准则。其次,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完善和坚持村民大会制度,明晰村务决策程序与决策范围。有关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如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等应当经过村民大会民主决策,按大多数人的意见进行决策,从而避免村官"一言堂",防止村官滥用权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村级财务会审并且张榜公布结果,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在村级财务的开支审批上,应严格限制富人村官的批准权限,明确金额范围,严格按制度办事。
(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增强富人村官的责任意识
首先,推行承诺问责制。富人村官每年年初要就重大村务的治理作出公开承诺,明确具体措施和时间进度,并予以公布。此后,要在每次的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上对村官的履诺情况进行通报。对不认真履行工
作职责、未能按时完成承诺目标的富人村官,党员或村民代表可联名提出书面质询。问责制的实行,能让村民们对富人村官的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年终乡镇党委与政府要对富人村官的履诺情况进行考核。对不履
行或不正确履行公开承诺的村官视情作出诫勉谈话、扣除履职承诺金、责令引咎辞职等处理。
其次,建立工作记载及通报制。要严格执行村官上下班、请假等制度,要及时掌握在职在岗情况,对长期在职不在岗、工作不履责的富人村官,乡镇党委、政府要及时通报批评并说服教育,教育无效的及时调离。再次,培养农民群众的权利意识和程序观念。可采用多种有效途径,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律知识教育,增强其权利及监督意识,更好地实现对富人村官的监督。
参考文献:
[1]肖立辉.如何看待和应对"富人当政"的乡村治理现象[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8期
[2]胡序杭."先富能人治村":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关键词:富人村官;新农村建设;基层民主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然而目前大多数村官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使得农村建设资金缺乏,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不能满足农民求富的强烈愿望。在这样的情况下,"富人村官"在各地不断涌现。所谓的"富人村官,"是指担任村委会主任或村党支部书记的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工商户、养殖户等。
一、富人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大部分"富人村官"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拥有丰富的经营经验,善于挖掘当地资源优势,在农村建设开发区、招商引资、调整当地经济结构等,培养了群众的市场意识,调动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的市场化进程。再者,他们积极建设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修路通水,改造住房,改变村容村貌成绩显著,为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富人村官本身通过合法程序而获取群众赋予他的权力,以自身的民主管理行为来激发群众的民主意识,能推动乡村民主建设的进程。由此,可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二)改善村官队伍结构,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目前村官队伍趋向老龄化,文化素质总体偏低,很难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大部分"富人村官"年富力强,政策理解能力强,活动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较强,一般能形成较强的凝聚力,管理积极主动,工作效率高,完成任务快,勇于改革农村中的陈规陋习,改善干群关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突出,从而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二、富人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证明,富人村官在发展村级经济、改善村情村貌方面成绩斐然,富人村官整体上产生了良好效果,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政治思想素质不高
由于工作和生活经历多样,有些富人村官往往经济意识较强而思想政治意识淡漠,不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政策水平及理论素养得不到提高,组织纪律松散,责任与服务意识淡薄,认为手中的权力是进入更高平台、发展更好人脉、进一步谋求或保护家族和亲己势力利益的工具,从而导致损公肥私、黑金政治等各种违纪违法问题的产生。
(二)农村实际工作经验匮乏
一个称职的村官不仅要有较强致富的本领与能力,更要有较高的政治修养与成熟的村务治理思维。富人村官有较强的经济意识和致富能力,但往往缺乏从政和农村实际工作经验,不了解党组织工作和村民自治的程序和方法,不善于与老百姓沟通,不懂得怎样处理村民矛盾。面对纷繁复杂的拆迁建房、计划生育、邻里纠纷等问题,有的村官束手无策,不能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和政策法规来处理,其村务治理能力令人担忧。
(三)民主管理流于形式
一些富人村官自我意识强,工作上不接受或不配合乡镇政府的领导或指导,政策执行打折扣;有的富人村官沿袭企业管理的做法,决策独断专行,搞一言堂,办事不重视程序;还有的村官"官本位"意识强,民主法律意识淡薄,漠视村民、村民代表以及其他村两委委员意见,不接受他人监督,暗箱操作,工作作风简单粗暴,致使农村的民主管理流于形式。
(四)履行职责不认真
有部分"富人村官"工作一段时间后热情减退,为了收回"竞选成本"或者为了获取更多的个人财富,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到个人经商办企业上,对村务几乎无暇管理,难以在经商与从政之间把握好平衡,以至于出
现了富人村官经商不理政、在职不在岗、在岗不覆职的缺位现象,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已是奢谈。
三、富人村官培养的对策研究
(一)坚持选人标准,选拔群众拥护的致富能人
先富群体一般在经济充裕之后,在当地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政治上也想有所作为。各级政府及党组织要适时地对致富能人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使他们的政治意愿与党和政府的宗旨以及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坚决防止和杜绝"以钱取人"的倾向,要坚持"会致富,愿奉献,有威信"的选人标准,引导广大村民把一批政治思想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靠得住,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得到群众拥护的致富能人选进村官队伍,以提高村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富人村官的政治觉悟
乡镇党委、政府应当通过集中培训、谈话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富人村官的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利益观,真心实意地为广大村民办好事、办实事。通过对富人村官进行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教育,使其树立大局观念、强化公仆意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刻保持勤政廉洁的作风,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摆到重要的位置。
(三)加强培训与交流,增加富人村官的农村工作经验
首先,要抓好任前培训。村委选举结束之后应该组织对富人村官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级财务管理、村镇规划、农村信访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其次,积极
开展互动交流。要开通过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组织工作能力强的村干部现身说法,介绍农村工作经验。再次,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要整合农业、科技、教育、党校、劳动就业及社会力量的培训资源,不断强化富人村官的农业科技水平。
(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提升富人村官的民主管理水平
首先,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富人村官的民主法律意识。村官是依法治村的具体实施者和带头人,要全面深入地学习贯彻涉农法律。只
有熟悉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富人村官在协调处理农村矛盾和利益关系时,才会有基本的办事准则。其次,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完善和坚持村民大会制度,明晰村务决策程序与决策范围。有关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如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等应当经过村民大会民主决策,按大多数人的意见进行决策,从而避免村官"一言堂",防止村官滥用权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村级财务会审并且张榜公布结果,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在村级财务的开支审批上,应严格限制富人村官的批准权限,明确金额范围,严格按制度办事。
(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增强富人村官的责任意识
首先,推行承诺问责制。富人村官每年年初要就重大村务的治理作出公开承诺,明确具体措施和时间进度,并予以公布。此后,要在每次的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上对村官的履诺情况进行通报。对不认真履行工
作职责、未能按时完成承诺目标的富人村官,党员或村民代表可联名提出书面质询。问责制的实行,能让村民们对富人村官的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年终乡镇党委与政府要对富人村官的履诺情况进行考核。对不履
行或不正确履行公开承诺的村官视情作出诫勉谈话、扣除履职承诺金、责令引咎辞职等处理。
其次,建立工作记载及通报制。要严格执行村官上下班、请假等制度,要及时掌握在职在岗情况,对长期在职不在岗、工作不履责的富人村官,乡镇党委、政府要及时通报批评并说服教育,教育无效的及时调离。再次,培养农民群众的权利意识和程序观念。可采用多种有效途径,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律知识教育,增强其权利及监督意识,更好地实现对富人村官的监督。
参考文献:
[1]肖立辉.如何看待和应对"富人当政"的乡村治理现象[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8期
[2]胡序杭."先富能人治村":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下一篇:浅析论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