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5-07-08 10:32

摘 要: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不少地方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总结和归纳各地建设经验、思路和理念基础之上,学术界对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就这些研究进行梳理总结,认为:一、这种模式研究在新农村建设理论指导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应警惕研究可能带来的误解;二、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不“新”,必须与时俱进地开展深入的模式研究。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abstract:since 2005 party\’s 16 fifth plenary session proposed that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m new countryside,the socialism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has developed around the places have made the good progress in the construction the basis of summaring and inducing the regionalconstruction experience,the mentality and the idea,the academic circle has launched the research to china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patterns,and obtains the article carries in these research combs the summary,thought:first,this kind of pattern research has the positive sense in 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theory instruction aspect,but should study the misunderstanding which possibly vigilantly brings;second,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pattern research not“new”,mus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carries out the thorough patterns research..

keywords:new-countryside construction;patterns;research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自此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多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序幕。www.lw881.com全国各地相应中央要求,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不少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理念思路,走出自己的一条建设之路,并取得良好成绩。自新农村提出伊始,有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就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重点。研究包括新农村建设理论(郭杰忠、黎康,2006)、新农村建设思路(林毅夫,2009)、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林祥松、罗海平,2006)、新农村建设模式(胡玮,2007)、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邱小华,2006)和国外新型农村建设经验研究(蒋建忠,2006)。其中,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在总结和归纳各地建设经验、思路和理念的基础上提炼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模式,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以地域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二、以产业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三、多维度结合的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

一、以地域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此种模式总结多是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的早期阶段,直接取自成功案例的地方政府材料的居多。

在此类研究中,温立新的研究比较成体系。他在《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现状的分析》一文中,总结以往研究指出六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分别为浙江模式、赣州模式、遵义模式、湛江模式、云浮模式、德庆模式。其中,比较突出的模式有:浙江模式是沿海发达地区典型的政府推动的模式。其主要做法: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和管理;二是统筹城乡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三是统筹城乡体制改革。赣州模式是我国中部地区较早由政府发动的新农村建设典型模式,是政府推动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典型模式。其主要做法:一是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开展新村镇建设。二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立足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基地带农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四是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五是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六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建一个好班子。遵义模式是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是农民自发建设的典型模式。贵州遵义市创建“四在农家”活动,成效十分显著。“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

二、以产业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学者胡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探讨》中认为共有11个关键因素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模式,其中的“能人’夕、人才、土地、劳力和资金等问题,是相对重要的因素。他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总结了7种中国新农村建设起步阶段典型的发展模式,分别为: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商业贸易带动型发展模式、特色农业带动型发展模式、旅游休闲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劳务输出带动型发展模式、小城镇建设带动型发展模式和生态农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其中比较瞩目的模式有: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是指根据乡村自身的基础和条件,适应市场需要,以创办和发展乡村工业企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通过村办企业的长期性、系统性运营,可以整合农村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促进乡村经济效益快步增长,以华西村为典型案例。但受到地域、机遇综合运营管理等的关键因素制约,模式借鉴实施时需慎重。以河南太平村为典型案例。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是取得公认成绩的模式,而劳务输出带动型发展模式则是中国现实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模式,又与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相关,所以备受瞩目。

三、多维度结合的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这种模式终结试图将地域与产业结合起来,所以多采用了两级或多级分类。

其中典型研究为刘庆华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中采用两级分类将新农村建设模式进行总结。他先以发展程度和经济主体为划分标准,划分为经济发达模式、经济相对发达模式、发展中农村模式、经济相对落后农村模式和经济落后农村模式五种,在发展中农村模式中划分为江西赣州模式和现代农业带动模式两种;在经济相对落后农村模式下划分为劳务经济带动型发展模和生态农业模式两种;在经济落后农村模式下划分为生态畜牧业带动模式、生态旅游业发展带动模式和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三种。

共总结了十二中模式。但在实质的展开中不论是案例还是展开逻辑都和上一种以产业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有所雷同。这一种模式总结凭空加了一级分类标准,反而显的凌乱,抽象程度不高。

在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进行梳理了后,笔者认为:(一)这种模式研究在新农村建设理论指导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应警惕研究可能带来的误解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的主报告中将我国新农村建设步骤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一、试点总结阶段(2006~2007年),二、推广普及阶段(2008~2010年),三、完善提升阶段(2011~2020年)。将研究时间对照会发现,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大部分集中于新农村建设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由中央、地方政府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基层参与组织实施,采取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新农村建设。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正式新农村建设在试点建设后,有点到面的阶段。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思考和寻找一种适合当地发展的模式,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可供参考的成熟范式,以期在最短的时间收到最满意的效果。所以,适时阶段的建设模式的总结和研究对各地新农村结建设都有积极地借鉴和指导意义。但几乎所有的模式研究者都提出,要应警惕研究可能带来的误解。模式具有其典型性和特殊性。在实际借鉴中,需吃透模式,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建设模式。

(二)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不“新”,必须与时俱进地开展深入的模式研究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虽然以新农村为名,以新农村为研究对象,但从研究内容来看,所有的
研究所涉及的模式都不是在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出现的新现象新模式。比如,以华西村为代表的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能走上这一模式的农村从改革开放伊始,甚至在新中国建设伊始就积累了相当的基础,通过抓住机遇、能人带领,走上这一被认为最成功的模式。其他模式都或多或少的在新农村建设之前就形成了。所以有关新农村建设模式总结的研究从研究内容上讲都不“新”,被称为中国农村发展模式或许更适合些。有些研究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将研究命名为“新农村建设启动模式”或是“起步阶段模式”等等。这固然与新农村建设开始时间不算长、积累的经验不多、研究资料有限有关。模式研究对于进一步开展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所以务必应深入实际,关注新现象,与时俱进地开展研究,总结新模式。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郭杰忠,黎康.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综述.江西社会学,2006(6).

[2]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主报告.经济研究参考,2006(50).

[3]江苏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全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要求.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3).

[4]胡玮.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探讨.硕士学位论文,2007-5-15.

[5]姜作培,陈峰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5).

[6]郭晓帆,林芳兰.新农村建设模式思考.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

[7]温立新.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现状的分析——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及启示.2008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上一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下一篇:强化党建工作 实现和谐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