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状况调查
摘要 本文针对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子女流动于城乡之间这一宏观背号,以北京市某农民工子弟小学为例,对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现状进行微观社会学研究。研究发现,在校流动儿童在农村身份认知,农村环境认知,农村发展认知等方面已彤成初步认知并在不断完善。文章还对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的渠道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农村身份认知 农村环境认知 农村发展认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农民工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流动儿童数量也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让自己的子女在城市农民工子弟学校读书,涉及流动儿童的一系列问题已引起政府、媒体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与农村相比,这些流动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在上升,但是与城市相比较,又存在着一定的落差。但在这种特殊的年龄阶段,在校流动儿童一方面面临着对城市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对农村环境的适应。对他们来说,任何一个方面的适应出现问题,都可能给他们带来危机。关注在校流动儿童的农村认知状况,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近而更好地引导和帮助流动儿童,使在校流动儿童个体能够健康发展。
日前,针对在校流动儿童对农村认知的微观社会学研究相对比较少。学术界关注比较多的是从宏观上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合状况、困境及对策。例如,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融入过程中受到来自不同群体及环境的“歧视”和排斥,从而陷入社会认同的困境。在小学阶段,由于本地生源较少,公立学校还有接收流动儿童的意愿。到中学阶段,公办学校接收流动儿童的意愿相对较低,所以流动儿童到中学阶段就要面临:是要交更多的钱继续留在城市读书,还是回农村念书。。社会各界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状况及其面临的困境观点普遍相同,有限的争议往往只是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建议。而很少从微观层面去关注在校流动儿童内心的真实感受,尤其是关于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状况及其农村认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甚少。
本研究以北京市某农民工子弟小学为例进行调查:以期全方位了解在校流动儿童对农村认知的状况,包括:农村身份认知、农村环境认知、农村发展认知等;并就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渠道及其制约因素方面进行探对。考虑到在校流动儿童的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我们将调查对象界定为二到六年级的在校流动儿童,发放问卷208份,共获得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82.69%。除此之外,还对8位在校流动儿童、4位在皎流动儿童家长、3位班主任、2位学校负责人进行半结构访谈,获得了大量定性资料。
一、在校流动儿童的农村认知状况
1. 农村身份认知:大部分流动儿童意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且身份认知具有两面性
农村身份认知指的是,在校流动儿童对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下自身农村居民身份的定义与认识。
在调查的在校流动儿童中。53,5%的流动儿童明确表示,他们仍然认为农村老家是自己的家乡,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与以往研究存在差异的是,这些在校流动儿童在农村身份认知过程中,不认为自己的农村身份决定于他们的农村户口,而是因为,“自己的根源在农村,即便是户口迁到城市,自己也仍然是农村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在校流动儿童认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的同时,他们也渴望别人“能够以一种与城市人平等的目光”去看待他们,反感于别人说自己是农村人。
此外,当问及“平时是否会想念农村?”,77.9%的流动儿童回答“是”,他们时不时想念自己的家乡。但是,在表达“自己喜欢农村生活还是城市生活”的时候,除了个别儿童认为“农村自然环境比较好,适宜人生活”或“觉得在北京玩腻了,想同农村生活”外,有65.2%的在校流动儿童选择喜欢在城市生活,并已经逐渐适应了城市生活。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城市生活,用他们的话说,“能够在一个自己喜欢的环境中生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们一方面较为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另一方面又徘徊于是否接受自己农村身份的取舍之间。
2. 农村环境认知:主要停留在自然和经济层面,对社会环境状况了解相对比较少
农村环境认知是指,在校流动儿童对不同发展时期农村乡土环境的认知,是其农村认知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种认知主要包括三个层面:自然环境状况认知、经济环境状况认知和社会环境状况认知。
在校流动儿童都或多或少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他们对农村的了解主要来自进入城市之前或假期回农村生活的经历。而且他们对农村环境的认知也主要集中在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对农村宏观社会环境状况的r解相对较少。
在校流动儿童普遍认为农村的自然环境状况要比城市好,“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更适宜人居住,而且“农村有牛、青蛙等动物,与死气沉沉的城市相比,更有生命力”;在经济环境状况方面,他们普遍认为农村不如城市好,尤其表现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农村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差。很多在校流动儿童认知中,农村经济环境状况呈现更多的是一种落后的状态,
在农村社会环境的认知方面,大多数流动儿童了解的比较少,他们对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农村户口、土地、教育、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关注程度不高,觉得这些都与自己当前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
3. 农村发展认知:只有个别人了解新农村建设,多数流动儿童不清楚农村发展状况
农村发展认知是指在校流动儿童对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状况的认知和列未来农村社会发展的期望。关注在校流动儿童农村发展认知,是因为他们相对于留守儿童或其他特征群体来说,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在未来农村社会发展中,剥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被问及关于“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等热点问题时,只有不到10%的在校流动儿童听说过这些热点名词,在这些流动儿童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整清晰地说明其具体含义。
在回答自己对农村发展的期望时,在校流动儿童主要是从宏观上表达了“希望农村变得更好”的愿望或者在微观上理解为“建房子”等。尽管65.2%的在校流动儿童希望以后能够在城市生活发展,接近100%的流动儿童学生还是表达了他们对农村发展的美好祝愿,也希望自己以后有能力为农村贡献出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这说明,不论他们主观上是否希望回到农村生活,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家乡、希望农村能够变得更好,与城市一样得到不断发展。
二、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渠道及其制约因素
1. 主观经历:重在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所获得的经验、
认知行为是长期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要来源于其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所获得的经验。。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
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情感。
在校流动儿童对农村的认知是在与农村的长期接触过程中,主观观察和亲历过程中学习的,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又普遍存在对农村的“刻板成见”,有很强的局限性。
主观经历过程中获取的农村认知受到在校流动儿童年龄大小、是否在农村出生、是否在农村上过学、在农村上学经历长短、假期是否回农村等因素的制约。
调查数据显示,儿童年龄越大,其对农村认知的内容越丰富、农村认知体系越全面,尤其是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流动儿童(累计占总人数的29.1%),他们即将面临留在城市还是回农村读书的选择,他们有着比其他年龄段流动儿童更复杂的农村认知。在这群流动儿童中,有69.5%出生在农村,其中58.1%在农村上过学,他们主要是在6岁以后来到北京的,占在农村上过学的流动儿童人数的76.9%),在来北京前,这些在校流动儿童主要在农村生活,自我主观学习对其农村认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只有一个学生一直没有回过农村,其余99.4%的在校流动儿童都曾经利用节假日的时间与亲人一起回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这种经历一力面町以帮助其农村认知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流动儿童不断r解农村新面貌,感受农村变化,有利于其自身农村认知的不断完善,进而使在校流动儿童个体能够健康成长。
2. 人际关系:在校流动儿童获取农村认知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
在校流动儿童来到城市后,与在农村的亲人、朋友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结识了很多城市里的朋友,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同学与朋友、教师以及其他社会成员等。人际关系成为他们获取农村认知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主要受到家中的孩子的数最、是否有亲友在农村、接受教育状况、城市的适应程度等因素的制约:
所调查的在校流动儿童中,只有14%的流动儿童是独生子女,多子女家庭中,流动儿童在生活中有成长的同伴,他们之间的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在校流动儿童的农村认知。相比之下,如果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友在农村生活,其对农村的关注程度相对更高,沟通越频繁,比其他儿童更了解农村现状与发展。在校流动儿童就读期间,绝大部分时问是在接受教育,他们同时接受父母、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在这些日常性交往过程中,这三方面都对流动儿童农村认知有着极大影响,尤其是在上二学时的“仪式”性交往过程中,“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决定了其认知行为的学习,但受限于当前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者整体文化程度不高,”教师往往忽视对流动儿童对农村认知的教育,这也是当前在校流动儿童对农村认知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值得突出强调的是,在校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作为人际交往过程中一个重要因素对其农村认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城市儿童不同,在校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能力相对较弱,每到一个新场合,他们最先考虑的往往是“人家会不会理我”,“我会不会被人歧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在其他社会成员(尤其是城市人口)讨论农村问题时,有害怕被孤立的恐惧感,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而改变其自身态度,或选择沉默,进而可能导致其农村认知出现偏差。
3. 大众传媒:在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尽管目前,在校流动儿童从大众媒介获取的农村认知的信息还比较少,但随着大众媒介的不断推广普及,在校流动儿童将不断通过大众媒介获取关于农村的信息,大众传媒在其农村认知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个案分析显示,在校流动儿童中,很多人逐渐通过听广播、看电视了解农村信息,尽管他们对“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等还未形成完整的认识,但这些都将大大帮助他们更好地形成和完善其农村认知。另外,部分在校流动儿童还开始接触互联网、手机报等大众媒介。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以往很多媒体报道都把农村作为落后地区,大肆报道农村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大众传媒这种“标签化”的过程,尽管,现在很多人正在积极努力地去客观报道并努力降低之前的“标签化”造成的不良影响程度,但这些传统的大众传媒视角下的农村印象对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还是存在着较深的消极影响。
三、思考与建议
在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下,在校流动儿童一方面面临着对城市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又面临对农村社会的适应。在校流动儿童的农村认知表明。目前流动儿童已经逐步认识到其农村居民身份,但他们仍然在这种身份认知的矛盾中徘徊;他们对农村环境的认知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丰富社会环境状况的认知;在农村发展认知方面,多数在校流动儿童不清楚农村发展状况,但他们又强烈希望农村能够得到较快发展,并希望自己能够为农村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其次,主观经历学习、人际关系、大众传媒等因素一方面促进在校流动儿童的农村认知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又制约着其农村认知,乃至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正常发展。针对这些现状和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校流动儿童父母、老师应该积极倡导一种良好的农村认知的学习环境,引导在校流动儿童正确的农村认知的构建;
第二,提高社会认同,为在校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农村认知的社会环境,使流动儿童个体能够健康发展;
第三,大众传媒应该做到客观评价农村,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帮助在校流动儿童摆脱认知误区,正确认识农村。
下一篇:对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研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