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走什么道路
发布时间:2015-07-08 10:41
本文对中国的国情和资源禀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基础薄弱的国家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靠我们自己探索和试验。由于我国大量的人口沉积在农业领域,造成农业就业比重过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等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并非易事,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七大发展战略和四大技术路线。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技术路线
一个国家所走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背景和资源条件的客观性所决定的。同样,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选择什么道路,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它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把握时代特征和国情、资源禀赋,选择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这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农业经营理念不断创新,农业发展趋势看好。但是,从整体水平上看,中国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还不高,经营效率还较低,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农业的低水平生产力现状。
(一)在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农业资源短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严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土地资源的充裕与稀缺和人均耕地的多寡是决定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实现难易程度的关键。据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199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是1.301亿公顷,到2006年底已降为1.218公顷。而在土地资源锐减的同时,我国人口增长却很快,尤其是农村人口增长很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村劳动力每年增加600多万人,加上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今后即使采取各种措施保持耕地面积不再下降,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仍会呈现减少的趋势。在耕地资源短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将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也影响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2、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首先,一家一户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经济力量单薄,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对市场价格的不敏感挫伤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使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十分缓慢。其次,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也难以使农业生产结构得以调整。由于地块细碎、分散经营,农民信息渠道不畅,使许多农户增收艰难。第三,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对农业生产难以进行科学经营管理,会造成农业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和低效率使用,从而加大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严重阻碍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3、农户收入少、积累能力低,影响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从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来看,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农民自己提供的资本积累。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积累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收入多少,而中国农户固定资产微薄,积累极为有限,加上近些年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并不太高,农用生产资料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又重新拉大。据牛若峰(2001年)等人的研究,如果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则城乡居民收入(不考虑物价因素)之比,1978年为2.56:1,1982年为1.82:1,1994年最高为2.86:1,1999年又回到改革初期的水平,为2.65:1。根据我们的测算,2008年为3.38:1。由于我国农民收入不高,指望农户拿出很多钱进行投资,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切实际的。
4、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影响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经验来看,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与农业部门承受的人口压力大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是农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和农村人口压力的缓解。虽然改革三十年来,我国已有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6年我国已转移农村劳动力2.1亿人左右,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总量53100万人,除去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万人,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还剩下5045万人,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业普查公报,2006年末,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中,41-50岁占23.1%,51岁以上占32.5%,40岁以上占到全部人数的一半以上,而这部分由于年龄较大,转移非常困难。
5、农业科技进步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情况看,尽管在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抗禽流感疫苗等领域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整体来讲,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据农业部科教司提供的数据,200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48%,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而农业科研财政投入占农业gdp比重仅为0.49%,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不仅导致农业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明显降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又产生了原始性科技创新成果少、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缺乏以及科技成果储备的明显不足等问题。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
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逐步转向现代农业的过程,它是动态的,不断地采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先进生产要素的过程。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基础薄弱的国家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靠我们自己探索和试验,加上我国大量的人口沉积在农业领域,造成农业就业比重过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等制约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都需要较长的时间。
1.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较长的过程
众所周知,在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意味着从根本改变农民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局面,逐步把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数据,2007年全国农业劳动人数占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在40.8%,要达到建国100年以后降到20%以下,每年至少需要减少0.4--0.5个百分点,也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很长时间的努力。
2.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需要较长的过程
按照世界银行的测算,中国1994--1996年平均每个农业就业者创造的农业增加值为193美元(按1987年美元计算),美国约为中国的103倍,日本是中国的86倍。1979-1981年3年平均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为161美元(按1995年汇率计算),排在有数据的86个国家的第83位,属最低国家之列;1996--1998年在有数据的115个国家中,中国为307美元(按1995年汇率计算),排在第95位。2001年,农业劳动力人均生产谷物783公斤,仅为美国的7%、英国的20%、日本的18%;农业劳动力人均生产肉类126公斤,仅为美国的10%、英国的19%、日本的12%。
由此可见,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更低。尽管我国的土地生产率已经不低,主要农产品单产超过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因此,提高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并非易事,需要较长的过程。
3、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需要较长的时间
改革开放后,虽然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但国民经济分配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据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张忠法等人(2004年)的研究,1953--1978年的25年间,中央政府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差获得收入总额达7000--8000亿元。改革以后,中国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从1978年的2.57:1扩大到2008年的3.38:1。二是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2002年全国农村养老覆盖率仅为2.3%,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实现养老保险。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扩大,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滞后于城市。据农业部统计,2004年全国仍有46%的村不通自来水,4%的村不通汽车,7%的村不通电话,相当多的农村没有卫生厕所,没有粪便无害化和污水处理设施。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城乡关系,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较长的过程。
4、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需要较长过程
据《中国农业年鉴》的统计,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8年,大专以上程度仅占1.06%,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仅占12.62%,初中文化程度占52.22%,小学文化程度占27.23%,文盲半文盲占6.87%。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培训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有0.13%。美国农民高中毕业的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就达到了37%,大学毕业的比例达到5.3%。由此可见,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培训新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需要较长的过程。
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对传统农业改造的程度不同,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同步实现,只能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建设。
1.分地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貌、资源、气候和生产资源差异很大,农业生产显示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地带。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应该以发展区域农业经济为突破口,围绕农业部制订(2008—2015年)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构建我国现代农业的区域平台,按照“重点突出、梯度递进”的原则,重点抓好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现代农业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中西部地区的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基本形成合理的农业区域布局和产业分工,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
2.分阶段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有不同的阶段目标,不同阶段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经过近60年的努力,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发达省份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这些省份的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商品率、农村城镇化水平和就业水平都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它们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优越条件。而对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从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条件来看,有些处于起步阶段,有些还没有进入起步阶段,无论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农业技术水平和农民收入都与东部地区有不小的差距。因此,东部地区要利用有利条件,可以考虑选择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安排上,可以考虑同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适时发展适度农业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和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基本实现特色农业现代化创造积极条件。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在建设内容安排上,应重点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适用农业技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切实提高林牧渔业的产值比重,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加强与东部地区联合与协作,组织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与转移,对特别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应给予重点扶持。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和生态环境,为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创造积极条件。
3.分层次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会形成不同层次的农业发展水平,表现为不同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等级、规模等的差异,从现代化进程水平分析,存在着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层次等;从区位上划分,存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从劳动工具使用上,也存在不同的层次,有畜力农业、半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等;从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划分,存在家庭经营、合作形式、国有农场、公司制农业、外资农业等不同生产组织形式,反应不同的农业生产层次,这就是农业发展的层次性。从区域的差异性出发,根据各地不同的农业发展层次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要求不同的农业发展政策与之相适应。应根据各地不同农业发展的层次,建立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目标明确、手段适应的农业生产经营系统,对此系统加以调控与管理,通过优化配置其资源与投入要素的组合,实现各个层次的经济均能最大化生产和更快增长。从而指导各地在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不失时机地促进层次提高,又要避免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跨越层次发展,导致不应有的资源浪费与损失。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战略和技术路线
(一)实施战略
1.实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战略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产品供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和重要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从根本上来说要靠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此,一方面要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推进科技进步为重点,着力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始终不懈地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把支农和惠农政策完全落实到农民身上,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同时,建立农业科技带动农民增收的机制,通过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使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实现四个增收:一是加强农作物和粮食作物重大增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实现增产增收。二是加强农业节本增效技术研发和推广,实现节本增收。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和推广,实现增殖增收。四是加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技术研发和推广,实现持续增收。
2.实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战略
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使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崛起,不仅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较多的启动资金和广阔的农产品消费市场,而且还吸纳了农村大量劳动力,使农村劳动力得到转移。这个事实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只有农村自身的工业化,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出路。因此,逐步实现城乡统筹,使农村工业化必须与城市化结合进行,尽快拆除实际存在的城乡壁垒,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要让乡镇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让务工经商的离农的农业人口既离土又离乡,引导土地合理流转相对集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的产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使农业现代化跟上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最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实施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
借用工业的理念来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借鉴工业注重科技创新的理念,发挥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引进新技术、新设施、新品种、新材料,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二是借鉴工业资本运作的理念,拓宽农业的投融资渠道。三是借鉴工业重视组织形式的理念,培育现代农业的市场主体。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要特别注重推进农村组织形式创新,要特别注重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四是借鉴工业注重产品营销的理念。运用工业中的现代营销策略,多方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采用会展促销、代理销售、物流配送、连锁经营、期货交易等现代营销手段和流通方式,使农产品尽快走出买方市场的困境,让我国农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4.实施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同步推进战略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反过来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又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体系,既要加强龙头企业的建设,又要大力发展各种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户与市场的对接能力。在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同时,培育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等,使产业服务体系全面化、多元化,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经济体系。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产业化起带动作用,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又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平台和有效的发展模式,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推进。
5.实施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发展战略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延长产业链,对生产、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连接和整合,拓展主要环节的覆盖面,在每个主要环节追加资金和投入,吸纳农业劳动力就业,增加每一个环节的附加值。农业的产业链条的延长和发展,一方面在农产品通过加工、销售环节不断增值的同时,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诸环节结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民通过产业化链上的各个环节多层次获利,不但增加了农户的积累能力,又增强了农户参与大市场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农业产业链条的拓展,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的就业领域,增加了农民的致富门路。
6.实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并重的战略
发展现代农业须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但归根到底是要依靠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注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培养,造就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在这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和任务,以满足农民需求,让农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贴近农民、方便农民”为原则,以先进的理念教育农民,以丰富的内容培训农民,以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农民,以便捷的手段服务农民,大规模培养创业农民和新型农民,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现代农民。
7.实施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切忌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行为,要警惕某些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先进技术的不合理利用,从而导致了农业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如过量使用石油产品、化肥、农药等造成环境破坏、粮食减产等。有了前车之鉴,我国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生态农作制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吸取某些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失败的教训,使我国传统的生态农作制与现代生产要素相结合,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走出有中国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技术路线
1.实施稳定小农、发展大农并举的技术路线
在现阶段,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经营模式,适宜走的是一条将两种农业经营模式并举的新路。一方面,在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即家庭联产承包的前提下,稳定发展以小农家庭经营为基础,走内涵式的小农集约经营的道路。即在小农家庭经营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生物技术(主要是良种良法)、农业设施(设施农业和农田水利设施)、物质和资金投入,引导小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集约化种养殖、高效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领域发展合作化经营,生产一些高附加值农产品,以达到尽可能扩大农业内部劳动力吸纳率,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前提下实行多种形式土地流转,实行有偿转让土地,选择国有集体农场、龙头企业、种养殖专业大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农经济,走内涵式的大农集约经营的道路。在规模经营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物质和高新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高新技术的支撑,降低劳动投入的比重,在高效种养业、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发展产业化、规模化经营,采用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适度,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经营项目,以达到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高收入的目的。把加快对我国传统农业改造,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作为发展我国大农经济的主攻方向。其重点是要加快“三大转型”:即向种养殖业与加工销售农业一体化相结合的转型,向种养殖业与观光休闲农业的功能拓展相结合的转型,向种养殖业与循环生态经济相结合的转型,实现四大升级:一是农业发展理念上由传统农业的产中领域向现代农业的产前、产后、产后的产业链延伸升级,发展方式上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升级,发展策略上由传统的农产品价格竞争向以质取胜的差别化品牌战略升级,发展主体上由传统农民向新型、经营型的现代农民升级。
2.实施以节省土地资源,实现土地替代为主,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的技术路线
由于我国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所以,应更多地采用土地节约型技术,如推广设施农业栽培技术、间套种技术、复种以及立体种养等集约用地技术。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对采用土地节约型技术更显得紧迫和重要。强调土地节约型技术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劳动节约型技术,以机械化、电气化为标志的劳动节约型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它与先进的节地技术相辅相成。如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是一项重要的节地型技术措施,但复种指数提高后将是农民的劳动强度加大,劳动季节性不足的矛盾更为凸显,如没有适宜的机械技术相配合也是难以为继的。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情况上看,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推进节地型机械技术的条件,应选择一些经济条件和规模较好的沿海地区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率先推行农业机械技术,根据条件的成熟再向其他地区逐步转移。因此,在技术选择取向上,我国应坚持节地型技术和节劳型技术相结合,以节约土地型技术为主的技术路线。以土地替代和劳动替代相结合,在近期要在以土地替代和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的前提下,实行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的策略。
3.实施开发人力资源的高就业、低成本的技术路线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必须推行高就业和低成本的技术路线,实现高就业要靠两条:一是拓展农业集约经营领域和范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农业产前、产后的服务领域,适当分流生产过程中过量投入的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实行劳动集约和技术集约相结合,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和劳动力,发展高附加值种养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如优质水果、蔬菜、花卉、畜牧水产养殖、食用菌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尽量高的附加值,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二是充分利用我国各地气候、土壤和自然资源千差万别,农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的优势,应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三是加强农村综合开’发,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另外,农村的休闲观光产业也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应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做好规划,大力发展。
实现低成本发展农业路径,具体办法有:政府投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提供其它公共物品;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主要由政府组织和提供,让农民免费或低偿采用农业科研成果和技术服务;对农民种粮购买农用生产资料如良种、农机具购置、化肥、农药给予直接补贴,并控制这些投入品的价格;对农民转产、退耕还草、还林、还湖实行扶持政策,给予受损补贴或支持性补助。
高就业、低成本路线的关键在于开发人力资本。下功夫开发人力资本。这也是中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培养大量新型农民。要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植农村科技示范大户和种养殖专业大户的计划,并结合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使他们的素质由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使大户的队伍更加壮大,形成“培训大户、大户带动农民”的运作模式,通过大户在农村地区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
4.实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就是使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领域迅速地渗透和扩散,使高新技术不断地渗透到传统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关联环节,从而造成农业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农业科技产业不断出现,农业关联产业不断扩大,形成和构建一个全新的现代农业产业链系统。
我们认为,在推进高新技术与我国农业经济结合进程中,我们要努力发扬我国的生态农作制、再生能源、有机肥料等传统农业的精华。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逐步建立“一业为主、多业互促、多级利用、良性循环”的生态经营模式;使有机肥料与新型肥料加工、沼气能结合起来,形成新型的农业能源体系;逐步使新材料用之于农业机械设备,形成小巧灵活多功能的农业机械化模式;并逐步使所有这些方面同生物工程以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设想,我国农业的生态经营模式,如果进一步的同遗传工程、良种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术相结合,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工程设施相结合,在管理上同信息技术相结合,在体制上同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高新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不可估量。因此,“生态农作制+生物工程(良种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农业工程(设施种养殖技术+农业机械化)+信息技术(因特网+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产业化经营”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技术改造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杨万江,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及中国农业发展的国际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1,(1):19—25。
[2]尹成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8,(3):4—9。
[3]万宝瑞,深化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n],农民日报,2008—04—18,第三版;
[4]柯炳生,关于加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2):18—23。
[5]刘志澄,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2007,(2):4—7。
[6]曹林奎等,中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05,(7):78—83。
[7]卢良恕等,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工程科学,2004,(1):1—6。
[8]张德元,论小农集约经营[j],经济学家,2004,(1):24—30。
[9]石元春,建设现代农业[j],求是,2003,(7):22—26。
[10]蒋和平等,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304—315。
关键词: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技术路线
一个国家所走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背景和资源条件的客观性所决定的。同样,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选择什么道路,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它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把握时代特征和国情、资源禀赋,选择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这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农业经营理念不断创新,农业发展趋势看好。但是,从整体水平上看,中国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还不高,经营效率还较低,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农业的低水平生产力现状。
(一)在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农业资源短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严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土地资源的充裕与稀缺和人均耕地的多寡是决定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实现难易程度的关键。据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199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是1.301亿公顷,到2006年底已降为1.218公顷。而在土地资源锐减的同时,我国人口增长却很快,尤其是农村人口增长很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村劳动力每年增加600多万人,加上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今后即使采取各种措施保持耕地面积不再下降,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仍会呈现减少的趋势。在耕地资源短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将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也影响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2、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首先,一家一户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经济力量单薄,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对市场价格的不敏感挫伤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使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十分缓慢。其次,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也难以使农业生产结构得以调整。由于地块细碎、分散经营,农民信息渠道不畅,使许多农户增收艰难。第三,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对农业生产难以进行科学经营管理,会造成农业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和低效率使用,从而加大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严重阻碍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3、农户收入少、积累能力低,影响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从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来看,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农民自己提供的资本积累。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积累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收入多少,而中国农户固定资产微薄,积累极为有限,加上近些年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并不太高,农用生产资料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又重新拉大。据牛若峰(2001年)等人的研究,如果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则城乡居民收入(不考虑物价因素)之比,1978年为2.56:1,1982年为1.82:1,1994年最高为2.86:1,1999年又回到改革初期的水平,为2.65:1。根据我们的测算,2008年为3.38:1。由于我国农民收入不高,指望农户拿出很多钱进行投资,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切实际的。
4、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影响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经验来看,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与农业部门承受的人口压力大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是农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和农村人口压力的缓解。虽然改革三十年来,我国已有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6年我国已转移农村劳动力2.1亿人左右,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总量53100万人,除去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万人,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还剩下5045万人,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业普查公报,2006年末,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中,41-50岁占23.1%,51岁以上占32.5%,40岁以上占到全部人数的一半以上,而这部分由于年龄较大,转移非常困难。
5、农业科技进步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情况看,尽管在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抗禽流感疫苗等领域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整体来讲,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据农业部科教司提供的数据,200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48%,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而农业科研财政投入占农业gdp比重仅为0.49%,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不仅导致农业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明显降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又产生了原始性科技创新成果少、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缺乏以及科技成果储备的明显不足等问题。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
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逐步转向现代农业的过程,它是动态的,不断地采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先进生产要素的过程。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基础薄弱的国家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靠我们自己探索和试验,加上我国大量的人口沉积在农业领域,造成农业就业比重过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等制约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都需要较长的时间。
1.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较长的过程
众所周知,在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意味着从根本改变农民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局面,逐步把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数据,2007年全国农业劳动人数占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在40.8%,要达到建国100年以后降到20%以下,每年至少需要减少0.4--0.5个百分点,也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很长时间的努力。
2.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需要较长的过程
按照世界银行的测算,中国1994--1996年平均每个农业就业者创造的农业增加值为193美元(按1987年美元计算),美国约为中国的103倍,日本是中国的86倍。1979-1981年3年平均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为161美元(按1995年汇率计算),排在有数据的86个国家的第83位,属最低国家之列;1996--1998年在有数据的115个国家中,中国为307美元(按1995年汇率计算),排在第95位。2001年,农业劳动力人均生产谷物783公斤,仅为美国的7%、英国的20%、日本的18%;农业劳动力人均生产肉类126公斤,仅为美国的10%、英国的19%、日本的12%。
由此可见,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更低。尽管我国的土地生产率已经不低,主要农产品单产超过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因此,提高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并非易事,需要较长的过程。
3、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需要较长的时间
改革开放后,虽然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但国民经济分配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据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张忠法等人(2004年)的研究,1953--1978年的25年间,中央政府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差获得收入总额达7000--8000亿元。改革以后,中国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从1978年的2.57:1扩大到2008年的3.38:1。二是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2002年全国农村养老覆盖率仅为2.3%,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实现养老保险。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扩大,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滞后于城市。据农业部统计,2004年全国仍有46%的村不通自来水,4%的村不通汽车,7%的村不通电话,相当多的农村没有卫生厕所,没有粪便无害化和污水处理设施。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城乡关系,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较长的过程。
4、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需要较长过程
据《中国农业年鉴》的统计,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8年,大专以上程度仅占1.06%,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仅占12.62%,初中文化程度占52.22%,小学文化程度占27.23%,文盲半文盲占6.87%。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培训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有0.13%。美国农民高中毕业的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就达到了37%,大学毕业的比例达到5.3%。由此可见,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培训新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需要较长的过程。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必须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推进
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对传统农业改造的程度不同,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同步实现,只能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建设。
1.分地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貌、资源、气候和生产资源差异很大,农业生产显示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地带。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应该以发展区域农业经济为突破口,围绕农业部制订(2008—2015年)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构建我国现代农业的区域平台,按照“重点突出、梯度递进”的原则,重点抓好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现代农业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中西部地区的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基本形成合理的农业区域布局和产业分工,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
2.分阶段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有不同的阶段目标,不同阶段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经过近60年的努力,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发达省份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这些省份的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商品率、农村城镇化水平和就业水平都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它们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优越条件。而对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从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条件来看,有些处于起步阶段,有些还没有进入起步阶段,无论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农业技术水平和农民收入都与东部地区有不小的差距。因此,东部地区要利用有利条件,可以考虑选择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安排上,可以考虑同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适时发展适度农业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和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基本实现特色农业现代化创造积极条件。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在建设内容安排上,应重点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适用农业技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切实提高林牧渔业的产值比重,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加强与东部地区联合与协作,组织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与转移,对特别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应给予重点扶持。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和生态环境,为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创造积极条件。
3.分层次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会形成不同层次的农业发展水平,表现为不同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等级、规模等的差异,从现代化进程水平分析,存在着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层次等;从区位上划分,存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从劳动工具使用上,也存在不同的层次,有畜力农业、半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等;从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划分,存在家庭经营、合作形式、国有农场、公司制农业、外资农业等不同生产组织形式,反应不同的农业生产层次,这就是农业发展的层次性。从区域的差异性出发,根据各地不同的农业发展层次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要求不同的农业发展政策与之相适应。应根据各地不同农业发展的层次,建立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目标明确、手段适应的农业生产经营系统,对此系统加以调控与管理,通过优化配置其资源与投入要素的组合,实现各个层次的经济均能最大化生产和更快增长。从而指导各地在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不失时机地促进层次提高,又要避免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跨越层次发展,导致不应有的资源浪费与损失。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战略和技术路线
(一)实施战略
1.实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战略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产品供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和重要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从根本上来说要靠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此,一方面要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推进科技进步为重点,着力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始终不懈地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把支农和惠农政策完全落实到农民身上,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同时,建立农业科技带动农民增收的机制,通过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使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实现四个增收:一是加强农作物和粮食作物重大增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实现增产增收。二是加强农业节本增效技术研发和推广,实现节本增收。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和推广,实现增殖增收。四是加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技术研发和推广,实现持续增收。
2.实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战略
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使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崛起,不仅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较多的启动资金和广阔的农产品消费市场,而且还吸纳了农村大量劳动力,使农村劳动力得到转移。这个事实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只有农村自身的工业化,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出路。因此,逐步实现城乡统筹,使农村工业化必须与城市化结合进行,尽快拆除实际存在的城乡壁垒,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要让乡镇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让务工经商的离农的农业人口既离土又离乡,引导土地合理流转相对集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的产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使农业现代化跟上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最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实施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
借用工业的理念来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借鉴工业注重科技创新的理念,发挥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引进新技术、新设施、新品种、新材料,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二是借鉴工业资本运作的理念,拓宽农业的投融资渠道。三是借鉴工业重视组织形式的理念,培育现代农业的市场主体。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要特别注重推进农村组织形式创新,要特别注重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四是借鉴工业注重产品营销的理念。运用工业中的现代营销策略,多方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采用会展促销、代理销售、物流配送、连锁经营、期货交易等现代营销手段和流通方式,使农产品尽快走出买方市场的困境,让我国农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4.实施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同步推进战略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反过来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又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体系,既要加强龙头企业的建设,又要大力发展各种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户与市场的对接能力。在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同时,培育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等,使产业服务体系全面化、多元化,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经济体系。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产业化起带动作用,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又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平台和有效的发展模式,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推进。
5.实施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发展战略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延长产业链,对生产、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连接和整合,拓展主要环节的覆盖面,在每个主要环节追加资金和投入,吸纳农业劳动力就业,增加每一个环节的附加值。农业的产业链条的延长和发展,一方面在农产品通过加工、销售环节不断增值的同时,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诸环节结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民通过产业化链上的各个环节多层次获利,不但增加了农户的积累能力,又增强了农户参与大市场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农业产业链条的拓展,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的就业领域,增加了农民的致富门路。
6.实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并重的战略
发展现代农业须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但归根到底是要依靠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注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培养,造就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在这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和任务,以满足农民需求,让农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贴近农民、方便农民”为原则,以先进的理念教育农民,以丰富的内容培训农民,以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农民,以便捷的手段服务农民,大规模培养创业农民和新型农民,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现代农民。
7.实施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切忌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行为,要警惕某些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先进技术的不合理利用,从而导致了农业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如过量使用石油产品、化肥、农药等造成环境破坏、粮食减产等。有了前车之鉴,我国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生态农作制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吸取某些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失败的教训,使我国传统的生态农作制与现代生产要素相结合,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走出有中国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技术路线
1.实施稳定小农、发展大农并举的技术路线
在现阶段,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经营模式,适宜走的是一条将两种农业经营模式并举的新路。一方面,在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即家庭联产承包的前提下,稳定发展以小农家庭经营为基础,走内涵式的小农集约经营的道路。即在小农家庭经营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生物技术(主要是良种良法)、农业设施(设施农业和农田水利设施)、物质和资金投入,引导小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集约化种养殖、高效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领域发展合作化经营,生产一些高附加值农产品,以达到尽可能扩大农业内部劳动力吸纳率,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前提下实行多种形式土地流转,实行有偿转让土地,选择国有集体农场、龙头企业、种养殖专业大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农经济,走内涵式的大农集约经营的道路。在规模经营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物质和高新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高新技术的支撑,降低劳动投入的比重,在高效种养业、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发展产业化、规模化经营,采用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适度,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经营项目,以达到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高收入的目的。把加快对我国传统农业改造,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作为发展我国大农经济的主攻方向。其重点是要加快“三大转型”:即向种养殖业与加工销售农业一体化相结合的转型,向种养殖业与观光休闲农业的功能拓展相结合的转型,向种养殖业与循环生态经济相结合的转型,实现四大升级:一是农业发展理念上由传统农业的产中领域向现代农业的产前、产后、产后的产业链延伸升级,发展方式上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升级,发展策略上由传统的农产品价格竞争向以质取胜的差别化品牌战略升级,发展主体上由传统农民向新型、经营型的现代农民升级。
2.实施以节省土地资源,实现土地替代为主,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的技术路线
由于我国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所以,应更多地采用土地节约型技术,如推广设施农业栽培技术、间套种技术、复种以及立体种养等集约用地技术。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对采用土地节约型技术更显得紧迫和重要。强调土地节约型技术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劳动节约型技术,以机械化、电气化为标志的劳动节约型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它与先进的节地技术相辅相成。如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是一项重要的节地型技术措施,但复种指数提高后将是农民的劳动强度加大,劳动季节性不足的矛盾更为凸显,如没有适宜的机械技术相配合也是难以为继的。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情况上看,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推进节地型机械技术的条件,应选择一些经济条件和规模较好的沿海地区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率先推行农业机械技术,根据条件的成熟再向其他地区逐步转移。因此,在技术选择取向上,我国应坚持节地型技术和节劳型技术相结合,以节约土地型技术为主的技术路线。以土地替代和劳动替代相结合,在近期要在以土地替代和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的前提下,实行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的策略。
3.实施开发人力资源的高就业、低成本的技术路线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必须推行高就业和低成本的技术路线,实现高就业要靠两条:一是拓展农业集约经营领域和范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农业产前、产后的服务领域,适当分流生产过程中过量投入的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实行劳动集约和技术集约相结合,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和劳动力,发展高附加值种养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如优质水果、蔬菜、花卉、畜牧水产养殖、食用菌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尽量高的附加值,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二是充分利用我国各地气候、土壤和自然资源千差万别,农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的优势,应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三是加强农村综合开’发,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另外,农村的休闲观光产业也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应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做好规划,大力发展。
实现低成本发展农业路径,具体办法有:政府投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提供其它公共物品;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主要由政府组织和提供,让农民免费或低偿采用农业科研成果和技术服务;对农民种粮购买农用生产资料如良种、农机具购置、化肥、农药给予直接补贴,并控制这些投入品的价格;对农民转产、退耕还草、还林、还湖实行扶持政策,给予受损补贴或支持性补助。
高就业、低成本路线的关键在于开发人力资本。下功夫开发人力资本。这也是中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培养大量新型农民。要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植农村科技示范大户和种养殖专业大户的计划,并结合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使他们的素质由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使大户的队伍更加壮大,形成“培训大户、大户带动农民”的运作模式,通过大户在农村地区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
4.实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就是使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领域迅速地渗透和扩散,使高新技术不断地渗透到传统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关联环节,从而造成农业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农业科技产业不断出现,农业关联产业不断扩大,形成和构建一个全新的现代农业产业链系统。
我们认为,在推进高新技术与我国农业经济结合进程中,我们要努力发扬我国的生态农作制、再生能源、有机肥料等传统农业的精华。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逐步建立“一业为主、多业互促、多级利用、良性循环”的生态经营模式;使有机肥料与新型肥料加工、沼气能结合起来,形成新型的农业能源体系;逐步使新材料用之于农业机械设备,形成小巧灵活多功能的农业机械化模式;并逐步使所有这些方面同生物工程以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设想,我国农业的生态经营模式,如果进一步的同遗传工程、良种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术相结合,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工程设施相结合,在管理上同信息技术相结合,在体制上同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高新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不可估量。因此,“生态农作制+生物工程(良种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农业工程(设施种养殖技术+农业机械化)+信息技术(因特网+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产业化经营”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技术改造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杨万江,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及中国农业发展的国际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1,(1):19—25。
[2]尹成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8,(3):4—9。
[3]万宝瑞,深化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n],农民日报,2008—04—18,第三版;
[4]柯炳生,关于加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2):18—23。
[5]刘志澄,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2007,(2):4—7。
[6]曹林奎等,中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05,(7):78—83。
[7]卢良恕等,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工程科学,2004,(1):1—6。
[8]张德元,论小农集约经营[j],经济学家,2004,(1):24—30。
[9]石元春,建设现代农业[j],求是,2003,(7):22—26。
[10]蒋和平等,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30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