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7-09 10:31
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软动力,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我县基层文化设施日益完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亮点频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一)加大财政投入,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速。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县委、政府逐年加大文化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我县各镇、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也得到进一步增加。目前,全县五个镇都有一个功能齐全、设施配套、能正常开展文体活动的镇文化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申镇,2002年,该镇投资50万元(其中中央文明办投资12.5万元),建成面积为344.8平方米的镇文化站,其中包括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厅、多媒体电教室、办公室及室外文化广场,随后,镇政府采取政府投资和接受社会各界捐赠等方式,添置了各类书籍(目前已达8000余册)、音像设备、各种琴类、演出服装等,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借鉴引导作用。与此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全县120个行政村,都设置了村文化室,其中单设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有17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14.2%,其他行政村的文化室与相关活动室合并使用。另据不完全统计,全县120个行政村中,90%以上的行政村采取集体经济投入或村民集资等形式,建起村露天剧场,基本满足村级电影放映、戏剧演出及其他公共活动的需要。同时,县政府投入276万元,用于全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及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目前,全县城乡都可以收听到中央到地方电台的广播节目,农村可以收看到30套数字电视节目(双河镇城区、新营子镇及托克托工业园区可收看到46套有线电视节目),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遍及()个乡村。农村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我县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了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燃料”,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
(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形成和谐托克托的良好社会风尚提供了动力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表现出强劲的需求。伴随着我县经济的增强,我县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也日渐高涨,文化活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喜人局面,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县级文化活动规模宏大,感染力强。十几年来,县委政府一直坚持的“三下乡”活动,不仅给农民朋友送去了科技知识、医疗卫生知识,还将新思想、新观念以文化艺术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三下乡”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一个“品牌活动”。每年一次的元宵节活动是全县人民祈福迎祥的盛大节日,县委、政府认真组织,积极引导,在为其赋予崭新的时代精神的同时,巧妙融入我县传统文化元素,再加上农村文艺队伍的积极参与,使得这一传统节日又具有了教育引导群众的双重功效。近几年的元宵节社火表演中,除保留群众喜闻乐见的秧歌、旱船、高等传统节目外,还通过制作大型花灯、大型彩车、挖掘发展我县传统文化艺术活动(如将我县几近失传的武秧歌重新整理并演出),使全县人民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深切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古老文化的神奇魅力。
二是基层文化活动灵活多样,贴近群众。县文明办认真组织开展“万村书库工程”,到2008年,已为基层赠送各类书籍3071册,光盘1801张,并配置了音像设备、书架等,2009年,又为50个行政村送去各类书籍共计81800册;县文化局组织两个农村流动电影放映队,深入全县乡村巡回放映,2007年共放映影片20部62场,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普及了农业科技知识;镇村两级也不甘落后,它们在春秋两季组织晋剧、二人台演出的同时,不断扩大文化活动的范围,如五申镇组织“周周乐”文化广场活动;新营子镇黑水泉、范陈滩营等村民组织文艺队伍参加县元宵节社火表演;古城镇什力邓村村民自发组织每年一次的庙会活动,现已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传统文化活动;伍什家镇小北夭、图家营村民自发组织了文艺演出队,除自娱自乐外,还积极参加县、镇文化活动,展现了新时期农民的良好精神风貌和不懈追求。
三是群众自办文化成为亮点,值得期待。在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兴办文化事业的同时,我县群众自办文化也逐渐开展起来,并且越来越显得有声有色。由民间人士运作,由民间筹资建设的广宁寺恢复工程的前期基础已完工,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并接待游人;五申镇农民企业家王俊义先生投资40余万元,建成润德堂书法展馆,引导农民,特别是中小学生学习书法艺术,该展馆2006年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全区十佳文化大院”荣誉称号;黑水泉村民筹资50余万元,恢复了具有悠久历史的黑水泉井,建成了文化活动广场、文化室,并积极宣传该村的剪纸艺术。这些群众自办文化活动,虽然刚刚起步,甚至显得有些不太成熟,但毕竟显示出我县群众在追求高尚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县群众自办文化一定会越办越红火。
(三)文艺创作和文博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成果颇丰
近年来,我县从挖掘自身文化底蕴、构建和谐社会高度出发,积极鼓励、组织县内文化刊物、作品创作,涌现出一批好的文化刊物和作品。成功编辑出版了《托克托县志》、书画作品集《云中书画集》、地方文化志书《托克托文物志》、故事集《托克托民间故事集》;地方文化刊物《云中文范》已创办五年,受到全县干部群众的致认可;托县籍全区著名二人台剧作家柳志雄创作的新编二人台《叔嫂情》、小品《寻找老扶贫》等发映农村新风尚、新变化的作品在全市乃至全区受到好评。
二、我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及存在问题
尽管我县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与当前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仍不成正比,与之有较大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质量追求层次的不断提升,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不足之处及存在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仍然落后,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严重
文化建设不能像经济建设一样看到高楼大厦的崛起,工厂林立的壮观;也不能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和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因此许多基层政府考虑的还是公路交通、房屋建设、招商等内容,如何活跃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则很少被顾及。就全县5个镇来说,除五申镇外,其他4个镇的文化站普遍存在设施陈旧、书籍过时的问题。全县120行政村中,能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文化室只有11个,其他109个村文化室与其他办公室合用,文化专用设施严重缺乏,图书数量少、实用性差,很难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二)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个别活动存在消极影响
农民农忙时节因忙于劳作,几乎没有时间参加文化活动,要说有,只能是忙里偷闲看看电视、看看电影(县文体局巡回放映或其他商业行为),其他文化活动基本没有;农闲时节除以上活动外,可以看看村里组织的晋剧、二人台演出,有条件的村(如五申村、范陈滩营村等)可以组织农民举行棋类、扑克、乒乓球比赛,或组织观看影视剧、科教片等,而大多数村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单调。同时,各种低俗和消极文化也乘虚而入,侵蚀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大量民歌无法得到传承,传统节目也在渐渐消亡,农村文化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在传统将失,现代价值却无法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农民几乎必然会被各种其他力量所吸引,其中的一种强大力量是各式迷信。在不少地方,“黄、赌、毒”卷土重来,封建迷信活动日趋猖獗,尤其是农闲时节,许多农民参与赌博,几乎将一年辛劳所得输得精光,甚至欠下许多外债(其中借高利贷者不乏其人),严重影响了来年的生产生活和家庭和睦,同时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更重要的是,农村文化落后,扭曲了农民的价值观念,令人堪忧。
(三)文化队伍人才匮乏,素质堪忧
受历史、现实原因限制,目前,全县文化系统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许多有成就的书法、图书管理、文艺创作、绘画、文博人员年岁已大,有的已经离开工作岗位,而相关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几乎没有充入,致使专业创作和管理人员队伍陷入青黄不接的状态。镇一级文化干部基本属于“内部调节”,且大多是从事兼职工作,更谈不到“以岗定人、公开竞聘、择优录用”。许多年轻、高素质的人才在文化岗位上工作不了几年,不是提拔,就是交流到其他更“重要”的岗位,基层文化队伍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四)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保护任重道远
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各种历史遗迹和出土文物,又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诸如双墙武秧歌、寿阳鼓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剪纸等传统艺术。遗憾的是,目前,我县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力度较小,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停留在初始阶段,如原来我县非常出名的双墙武秧歌,因缺乏传人,几近失传,虽经过整理,并已参加元宵节社火表演,但从其精髓、神韵而言,仍需下大力气继续保护、挖掘,因此,整理、保护、开发我县文化遗产,对于我县今后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三、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村文化建设是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公共责任,也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从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精神。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对农村文化站要切实做到“四保留”:即“保职能、保阵地、保经费、保牌子”。对文化工作严重倒退的地区,要建立领导干部问责制。
(一)广开思路,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县、镇两级财政拨专款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二是多方融资,采取符合当地实际的方法,通过争取上级支持、村集体经济投入、引导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等方式,形成文化设施多元投入机制;
三是做好现有文化设施整合和新建文化设施规划工作,确保实现文化设施功效的最大化。
(二)加强引导和管理,促进全县文化活动健康发展
一是县文体局及其二级单位要根据全县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抓好全年特别是农闲时节文化下乡活动,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的积极作用,将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送到基层;同时,要选派专业人员进村入户,对基层文化活动给予指导、引导;
二是镇村两级要充分挖掘乡土人才的潜能,通过培训、资助等方式,真正让乡土文艺人才挑起开展健康文化活动的大梁;支持、鼓励民间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不断扩大群众的参与面,抵制低俗文化和传统陋习,力争让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占据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
三是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赌博行为,特别要严肃处理那些组织赌博者和放高利贷者,切不可仅对参与赌博者一罚之了。
(三)注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全县文化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一是下大力气对全县文化队伍进行规范整顿,认真执行以岗定人,对不胜任的予以交流,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基层文化工作;
二是通过公开考录、招聘等方式,吸收高素质、专业对口人员进入文化队伍,对确有一技之长的民间艺人、文化能人,不妨打破原有条条框框,破格调入;
三是对现有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确定各自工作责任,确保人尽其才。
(四)培育、扶持、发展具有我县特色的文化产业。尤其要将托克托古老文化与新时代文化产业有机融合在一起,使文化产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文化部门牵头,相关部门、乡镇参与,对全县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挖掘,特别是对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及时进行保护性开发,要投入相当资金,培养传人,确保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总之,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求有繁荣的文化与之相伴。目前,我县已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发展健康有益的社会主义文化,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全县人民的强烈愿望。我们相信,只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文化建设,我县百花齐放的文化春天一定会展现在全县人民面前,全县人民也一定会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文化成果。
战略背景:新农村文化战略思考的出发点
1.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令人堪忧。 给农村消极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留下了极多的时间和极大的空间。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来自现代化和城镇化的理念极力要用都市文化来取代农村文化。 2.农村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文化动力。农民增收乏力,农村发展缓慢,农业弱势地位难以得到解决,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问题尽管是复杂和多因素的,但农村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越来越不相适应也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 “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方针政策,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要完成这一系列任务,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关键。因此发展农村文化,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也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3.国际文化竞争日渐激烈呼唤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速。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和著作,鼓励美国将其现行的文化价值观推广到全世界,为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提供理论根据。他们断言,文明冲突不可避免。并公开宣称,美国的民主制度是人类历史的终结,人类社会最终都要走向美国的模式,历史将把所有的人都塑造成抱有美国式的价值观、民主自由与个人至上的人。这就无疑与我们中华文化追求的社会理想针锋相对。
不仅如此,文化还作为世界经济竞争的软实力,日益成为国际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跨国企业的竞争中,国外许多大企业,进入中国并取得竞争地位就是依靠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优势。尽管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但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文化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文化竞争优势。农业是中国的弱势产业,又是中国的命根子;农村是中国发展的难点,又是中国发展的希望所在,是中国政治经济安全的大后方。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在农村,农村不仅要抵抗国际竞争的强势冲击,要在强大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稳定并赢得发展机会,更为重要的是要建设具有我们民族时代特色的农村文化,增强中国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实力,抵御国外强势的文化侵蚀。
战略指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制度瓶颈
1.养人的农村文化运行体制。县乡文化部门在过去那种“养人”式农村文化运行体制中,根本就没有能力和积极性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致使乡村文化体系“空壳化”。特别是大多数农村基层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懂农村文化为何物,业务素质滞后,来从事文化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希望拥有一个编制和身份,可以一劳永逸地吃一辈子财政饭。在财政包干体制下,县以上的文化管理部门由于经费紧张,又极力养人,以至出现把国家投入的文化设施租借出去作为娱乐场所来维持职工生存的现象。这种文化体制是一种典型的养人体制,投入再多也是在养人,不能为农民文化生活带来福利。农村文化体制与农村的市场经济越来越不相适应,阻碍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向前发展,成为阻碍农村文化发展的瓶颈。
2.短缺而低效的文化投入机制。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公共文化机构难以运转,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非常短缺。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指出,2004年对农村文化经费投入30.11亿元,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26.5%,低于对城市文化经费投入47个百分点;2004年全国共有720个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占公共图书馆总数的26.4%,多数县级电影公司难以正常运转,县级剧团有名无实。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演出数量最多的是1964年,达82万场,而到了2004年,却只有23.4万场,仅相当于上世纪60年代的1/4;2004年全国县级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为0.12册,低于全国图书馆人均藏书量0.3册,更远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1.5至2册的标准。而另一方面,国家的文化投入在文化管理部门内层层剥夺,越到基层,状况越差。文化部门从部委垂直管理到乡镇文化站,在省、市、县文化部门优先满足自己的要求之后,也就是财政投入在一级一级优先保障之后,到乡镇文化站时就已所剩无几。再加上政府文化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政府文化投入是政府出钱,请文化部门和文化团体为农民办事,造成投入者(财政)无法监督,受益者(农民)无权监督,这种机制不改,财政投入再多也没有效益。
3.缺乏内在动力的农村文化建设。政府在文化建设上,不仅难以像经济建设一样看到高楼大厦的崛起,工厂林立的壮观;也不能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和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因而缺乏积极性。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基层政府考虑的还是公路交通、房屋建设、招商等内容,如何活跃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则很少被顾及。对于农民而言,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同样受到影响。不仅投入没有经济效益,而且参与文化活动,还要影响正常的劳动收入。税费改革以前组织乡村文化活动,参加的人可以计义务工,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义务工,就很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了。在文化部门的垄断下,我国农村文化中介组织缺乏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难以发挥配置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均衡发展的作用,也缺乏参与农村文化的积极性。
战略对策:政府推动力对接农村内生动力
1.转换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未能把经营性文化和公益性文化区别开来,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要么是政府或某些组织输血式的拨款给农村,或者是造血式的“文化下乡”;要么就是简单地下达考核指标。“政府出钱办、群众围着看”,送去的“文化大餐”却往往不合农民的口味,农民并不很领情。弱势的农村文化发展必然要求政府的扶持,但政府对文化建设应重在引导而不是包办,特别需要与农村内生力量的接应。
充分发挥四个主体的联动作用。农民、政府、文化工作部门和文化中介组织,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四大主体。广大农民要当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主体,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和扶持必不可少,而文化事业工作部门或团体和文化中介组织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同样不可缺少,要使政府的推动力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力有机对接。从农民的需要出发,从当地的基础和条件出发,将政府力量作用于社会力量,将时代资源嫁接于传统资源,才能使政府力量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才能唤醒农民的参与热情,才能调动沉睡于乡野的文化资源,从而形成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力,有力地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近年来的农村文化建设注重为农民送演出、送戏、送书、送科技,不仅很难把文化送到所有村,即使送到了村,也往往是“蜻蜓点水”,“来了就热闹、人走茶就凉”,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而且对农民来说,这样一种“喂食”式的帮助,农民的选择余地不大,参与的热情就自然不高。为了真正让文化在农村得到很好发展,除了政府扶持外,还必须重视市场的力量,这是满足农民文化需要的必由之路。为此,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我国有国有院团数千个,每年上演4000多台节目,数量之多,世界罕见。但由于缺乏市场意识,这些节目寿命极短,到第二年又被新的4000台节目所取代,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全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国从2003年开始提出整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重点就在农村。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县乡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新的职能定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从农民最迫切的需要出发,从基层政府最应该做到也能够做到的地方入手,保证基本的投入,完善基本的设施,建立基本的队伍,开展基本的活动。要从完善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文化站、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入手,逐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尽快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投入的效益评估机制,防止地方政府将国家的文化投入不是用于农村文化建设,而是在城市里大搞文化形象工程。
把重点放在乡镇。农民更需要的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生活,所以,必须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心下移,充分发挥乡镇文化中心对村落文化建设的导向、辐射、推动作用。乡镇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乡镇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活动相对贫乏,与城市文化缺乏对话和交流,跟城市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高度关注乡镇文化发展,采取有效措施,把乡镇建设成为农村文化发展的中心,对乡镇标志性的文化遗产国家要加大保护,增加投入,加大开发力度。当前,如何在弱势的农业文明与强势的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碰撞中,对农村传统文化革故鼎新,建设农村的现代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这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2.发挥农民的主体创造作用。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这是大家一致的观点。关键是农民怎样才能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真正主体。当前,政府和学者们都认为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就是增加投入,让政府多投钱来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孰不知,这只是一种救世主的心态,农民并不在政府和学者们心中成为建设的主体。事实上,农民办文化既有热情,又有信心,也有能力办好。例如,湖南清朝时期总共有400多个大剧场,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也搞得红红火火。当前农民自办的许多文化团体运转得非常不错,而政府主办的许多文化单位却惨淡经营也是生动的例证。
农民是否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这就关系到为什么人的问题,不仅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更是方向问题。农民的主体地位,决定着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为农民服务。当前文化产品的提供者、制造者、传播者把眼光主要放在反映都市生活上,却不熟悉农村、不了解农民,以为想当然的情况就是农村的情况,以为自己的喜好就是农民的喜好。坐在空调房里闭门造车而非深入乡村调查研究生产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符合农村的现实?怎么可能符合农民的喜好?毛泽东早在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这一问题,他指出我们的文艺应当为最为广大的人民服务,最为广大的人民是指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要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就要深入工农兵群众,就要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表现群众的生活。那时的文艺作品说的是农民的语言,反映的是农民身边的事情,让农民感到亲切自然。相对于目前文艺上一概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洋人文艺和美女文学,毛泽东时代的文艺无疑使大多数农民都感觉自己处于中心地位而非边缘地位。
农民需要文化,但文化更需要农民。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具有世界性,农村的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是现代文化的魂。中国社会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民族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而是体现在乡村。因为只有农村才具有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资源,才具有内容极为丰富的民间原生态文化,有的民族文化就“活”在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如红白喜事、庙会香会所举办的仪式和戏歌表演,实质上是农民在自娱自乐。这不仅是农民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而且是我们民族原生态文化的生命延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忽视了农民创造文化的主体的作用。如果在文化创造上,农民成为了旁观的局外人、简单的劳动者,这种身份不仅造成农民对文化建设的冷漠,而且使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没有了源头活水。
3.建立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机制。城市的文化基础雄厚,文化设施先进,文化现代化气氛浓厚,城市文化反哺农村可以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双赢。城市文化反哺农村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城市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城市文化也只有在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中,吸收农村文化浓厚的民族特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为此,一是文化公共产品要向农村倾斜。建设先进的农村文化,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在新农村建设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战略中,政府有义务也有能力在农村公共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加快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同时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将城市文化资源逐步引向乡村,把城市里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图书馆联网协作,促进城市图书馆的服务向乡村延伸,形成以城带乡、城乡文化资源一体化的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三是建立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重点捐助文化站(室)、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动员城市单位和居民以各种方式捐赠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和农民群众需要的图书杂志、音像电子出版物等,可由捐助者直接交付农村,也可由民政部门、人民团体和有关民间组织负责组织发送。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农村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按税法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
战略重点:培育农村文化市场
农村文化的发展,必须有一个促进其发展的平台,市场是文化流动和交换的场所,也是文化碰撞的平台。没有文化市场,文化就不能在流动中发展,不能在交流中进步。我国农村文化市场严重滞后,与农村经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在农村经济日渐市场化的形势下,农村文化却还是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别是当前农村民间文化的兴起,迫切需要文化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上市场就不能显示文化的特有价值。因此,必须把发展农村文化市场作为战略重点和农村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1.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主体。农村文化市场主体包括农民、政府、文化管理组织、文化单位和民间文化组织等。农民是农村文化市场的首要主体,要按照市场的要求,使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市场中独立人格,能自主参与文化交换的市场主体。政府应该摆脱计划经济思维的束缚,在农村文化市场中扮演好投资者、监督者和参与者的多重角色。文化管理组织要在文化市场中代表政府进行文化服务,进行具体的文化市场管理,要以非赢利的身份参与市场。文化组织是农村文化市场的主力军,是农村文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国家文化投入的主要对象,文化组织使用国家文化资源,应该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其赢利应该回报社会;民间文化组织正日益成为农村文化的重要主体,也是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中介组织不仅是联结文化单位与个人,政府与农民不可或缺的媒介,也是促进城乡的文化资本、文化遗产和文化人才交流的重要平台,一方面为文化交流提供信息,降低文化交流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为文化交流提供场所,降低文化流动的成本,降低文化消费的价格,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国家要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建设。要把国家投入拉动,民间集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比如民间图书馆、民间剧团、民间博物馆,以及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等,要建立一套国家支持体系,引导文化专业户组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不断发展壮大新时期下的农村内生型文化。
2.改革文化市场的管理部门。必须紧紧抓住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这个中心环节,为文化生产力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化管理部门的改革要适应农村文化市场的要求,如规范市场,为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定行业标准。因此,文化管理部门必须与从事文化的企事业单位分离而保持行政独立,防止行政与市场嫁接导致市场秩序失范,使企业成为行政的影子,行政管理部门变成利益垄断部门,从而阻遏文化产业进入农村的发展之路。
3.加大文化市场要素的培育。农村文化市场要素是市场发育的关键,市场要素包括文化资本、文化人才、文化遗产等。要促进农村文化资本的优化配置,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使文化资本按市场的要求运行。乡土特色文化人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要加快农村乡土特色文化人才的保护和培育,增强农村对城市文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文化遗产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精华,要保护和挖掘农村文化遗产,促进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充分利用。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发展缓慢的地方,往往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常丰富,农村是我国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的地方,要注意保护这些遗产不受损害。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稀缺的文化资源,一旦开发出来就是财富,就是不可复制的文化生产力。要充分利用这些遗产,挖掘其文化价值,打文化品牌让农民发家致富。
4.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的法律与规章。当前相关法律与规章不适应农村文化的发展,更不适应调节农村文化市场的活动。完善农村文化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法进行农村文化市场调节与管理,是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为此,政府和文化等有关职能部门要以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为抓手,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在制度和政策上支持新农村文化市场建设。要遏制农村不良文化现象蔓延,光靠政府部门财力支持还不够,要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各方面社会力量热心农村文化建设。私营文化团体是农村文化市场的新生力量,政府要建立资助私营文化团体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对有突出贡献和富涵文化意义的私营文化团体进行必要的经济援助。
2、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服务手段落后。由于县乡级财政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不足,农村文化设施落后、设备陈旧老化,功能项目不全,服务还是“老三样”,读报玩牌打麻将,难以开展更多的文化活动。北三县的农村影剧院这几年大部分被变卖或拆除,电影设备散失殆尽。大多数乡镇万册图书馆都是多年不变的老面孔,由于无新书增加,几乎常年无人问津。在仅存的文化站中,全市大约有30%的文化站是50至60年代建起的,因为房屋破烂、设备陈旧、更缺少电脑等现代设备,“春天霉气熏死人,夏无炎热热死人,秋天蚊子咬死人,冬天寒风冻死人”,几乎无人光顾。
3、基层文化队伍素质不高,文化服务水平较低。目前农村文化专业干部队伍与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极不适应,具体表现在:一是年龄老化。据文化部门提供的资料,全市目前有40%的文化专干年龄在50岁以上,有的已达退休年龄仍在顶岗,因编制问题新人进不来,老人出不去,致使文化活动开展缺乏活力。二是业务不专。在前几年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和体制转换过程中新聘用或调进的人员绝大部分是非专业人员,一般都不懂文化管理,更谈不上文化艺术上的一技之长。三是工资福利待遇差。文化站归属乡镇管理后,相当部分乡镇,特别是财政困难乡镇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文化专干的工资,医保和养老保险更是谈不上,这极大地伤害了农村文化专业干部的积极性,造成不少文艺干部纷纷离去,文化人才大量流失。
4、农村文化资源匮乏,农民文化生活枯燥。目前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十分贫乏,农村文化消费普遍低下。据调查,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多数乡村农民每年用于订书报刊物、看戏看电影的支出微乎其微。大部分文化站(中心)由于受现有场地、经费限制,同时也受干部专业素质、观念的局限,文化活动手段过于简单,形式过于陈旧,活动内容也缺乏创新。能够开展活动的部分乡镇也主要以唱歌、跳舞、鼓乐队等传统活动方式为主,受众则以老年和妇女为主。可提供的文化服务内容和文化资源严重匮乏,群众所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广大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普遍存在。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对群众没有多少吸引力,则不良文化趁虚而入。正如农村流传的几句话说:“砌房看地理、下葬看风水、生病去求仙、外出卜好运、结婚看黄道、上学找算命”。不少农村地区,民间“吹寿”的、做“佛事”的队伍生意兴隆,地方教堂教会盛行,每到斋日,人头涌动。有的地方甚至色情、迷信活动有所抬头。
三、思考和建议
上述这些困难和问题,有的是过去长期遗留下来的,有的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认识不到位导致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在思想上淡化。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认为只要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其他工作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因此对文化建设工作“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加之,没有真正把文化工作的考核,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政绩来考核,更没有把文化工作的优劣作为地方主要领导干部晋升考核的重要依据,难免不少干部存在“不抓经济要换人、不抓教育不出人、不抓计生多生人、不抓卫生要死人、不抓文化不烦神”思想,把农村文化建设当成软任务,马虎一点不要紧。
2、政府缺位导致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在组织上退化。我国农村目前正处在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旧的社会规范失去了作用,而新的社会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往往会出现非理性现象。同时,基层政府的管理职能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权力的收缩直接影响到农村的文化建设工作,在一些地方,文化工作常年得不到地方政府财力和政策上的有力支持,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地。
3、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导致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在实施中弱化。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文化体制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的地方,由于体制不畅,对国家、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贯彻不力,流于形式。有的地方的文化工作方法陈旧、形式单一、内容空洞,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老百姓不感兴趣,致使封建迷信活动盛行,赌博色情犯罪行为猖獗。
上述表明,农村文化建设严重落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已经影响到了全市的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影响到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影响了当前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必须及时加以重视和解决。为此,今后一段时期,建议农村文化建设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第二、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全面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根据二办文件及全省“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在2010年以前全市要实现“县区有两馆、乡镇有一站、村部有一室”的目标,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标准不低于2500平方米;乡镇文化站建设标准不低于50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达0.8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县(市、区)有分中心、所有乡镇及有条件的村都有基层服务点。从今年起省政府将对所有无房和不达标的文化站进行建设补贴,每个无房文化站补贴30万元,每个不达标的文化站补贴10万元。应抓住这一机遇,市、县、乡镇财政安排适当的配套补助经费,使全市还有的近百个无房文化站和不达标文化站都完成达标建设任务。
第三、积极改革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提高文化服务能力。要积极探索和改革现行的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投入机制、进人与用人机制,增强文化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发展的能力,激发乡镇文化站的生机与活力。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鼓励和吸收多种经济成份参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按照确保文化站公益性的基本属性、引入竞争机制和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各地文化部门和单位要根据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以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为目的,以自强不息、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内容,结合各地实际,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要加大对农村题材文艺作品重点选题的资助力度,每年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第四、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事业稳步发展的保障机制。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一批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事业单位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全市文化专业干部要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实行持证上岗。鼓励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农村文化事业单位招聘文化专业干部,一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对于特殊专业人才要打破地区等级、单位性质和学历等限制,不拘一格用人才。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和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农村文化专业干部的工资要足额按时发放,福利待遇要有保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单位和文化工作者须进行表彰奖励,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五、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化对口支援活动。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对口扶贫计划,建立和完善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重点捐助文化站(室)、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支持农民群众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发展。
希望的田野有了文化的滋润,才能更加欣欣向荣;勤劳的人民接受文化的熏陶,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我们就一定能够培养造就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新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更加繁荣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社会一方面是正当的文化娱乐生活缺少,另一方面迷信、赌博活动却到处可见。算命问卦、求神拜佛、烧香做道场等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一些江湖骗子打着“三下乡”的招牌欺骗农民:“送文化下乡”竟是色情表演;“送科技下乡”却是贩卖假种子;“送卫生下乡”实是兜售假药及伪劣保健品。种种负面文化污染了农村思想环境,产生了许多不良社会问题。
二、农村文化关联着国家现代化建设
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并没有变,农民在我国人口中所占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变,农业现代化在整个国家现代化中的基础地位并没有变,农民整体素质较差的状况没有变,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农村社会乃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变。因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高度重视物质——技术层面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文化——价值层面的建设。经济自然环境固然重要,但农民的素质,以及农村社会的人文环境同样十分重要,也就是说,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货币资本的投入,更需要人力资本;不仅需要经济动力,更需要人文建设资源。当代社会知识即是财富,人的素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培养和造就一代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对改变贫困面貌,促进农村乃至国家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针对我国农村存在的“愚”、“穷”、“弱”、“私”四大弊病,提出了在农村实施文化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四大方针,以此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这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胡锦涛同志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我们应通过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农民进行持久深入的精神动员,广泛建立起农民与先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联系。用农村干部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农村文化永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国家现代化建设同样也不可或缺农村文化事业的兴盛。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举措由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底子薄,欠帐多,任务重,该做的事很多,为提高效率,少走歪路,笔者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1、注重文化载体建设——夯实基础
新农村文化建设千头万绪,但首要的任务是要尽快构建起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包括乡镇文化设施与村文化活动阵地。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化设施是文化事业的物质载体,是农村文化构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农村文化活动的必备基础。农民群众进行演艺活动、娱乐健身、读书学习、休闲交流,就必须有一定的场地、房舍、设备器械,没有这些物质载体,农村文化工作就成为空中楼阁,只能纸上谈兵。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状况、人文环境、风俗习惯都有很大差异,因此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也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讲究实效。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也曾出现过两次高潮,但未过多时,曾经颇具规模的文化阵地又逐渐萎缩、萧条。产生这种冷热反复的现象有多种原因,如体制、经费、管理等等,但偏面追求形式,实事没有实办是主要因素。历史教训应引以为戒,当今新农村文化建设应一步一个脚印,既要抓创建,也要抓管理、抓巩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在贪大求金,更不在摆阔,能受群众欢迎,确实发挥作用就是好的。
2、壮大文化人才队伍——以人为本
据报道,江苏沭阳县37个乡镇文化站中,只有5、6个站长是文化业务干部,不少文化站工作人员不懂文化工作,缺少文化水平,连个美术字都不会写。一位镇党委书记抱怨说,现在的文化站是“人员待遇无保障,有编制无阵地,有工作不会抓”。似这样的文化队伍人员流失、人才匮乏现象很是普遍,内蒙古赤烽市宁城县26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89名职工,只有1名具有群文初级职称,开展文化活动找辅导教师象淘金一样难。
当代人都知道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也不会忘记“事在人为”这治世格言,然后又为什么会不注重文化队伍人才的稳定与培养,造成如此的“人才荒”呢?本文不想展开讨论深究其中的原因,只是盼望在今后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通过建立合适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培养机制来不断壮大文化队伍。前不久中宣部、文化部已分别下发了培养“四个一批”人才、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相关政策意见,我们应认真学习并把这些文件精神落到实处。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十分注重农村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的建立,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逐步健全农村文化人才骨干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既要有文化管理人才,也要有文化专业人才,更要有一大批活跃于群众中的土生土长的文化艺术活动骨干、农村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等,有了这样一支健全的队伍,文化活动就会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各种文化设施也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群众说的好,农村文化工作就象一盆火,不能点燃了就完事,还要有人去添煤,有人去除灰,才能让它越烧越旺。福建建市房道镇考核选聘村级文化协管员,并由财政发给津贴,这也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强化文化骨干队伍的一个新举措,值得称颂。
3、强化政府职能——重中之重
新农村文化建设应更多地体现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能与作用,这是因为:其一,文化与政治、经济一样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力也是一种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我国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穷,不是由土地造成的,而是由土地的主人——农民的素质低下而带来的。发达国家的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在12年以上,我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22.5%,高中程度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4.45%与0.05%,而美国农民大部分是州立农学院毕业的,法国、德国、日本的农民6%以上都具有大学文凭,其余大部分是高、中专毕业生。荷兰农场主的儿子,如果不取得大学文凭,并在其它农场取得数年的实践经验,就不能得到继承权。我国农民文化水平的低下及科学技术水平、思想方式、生产方式等方面的闭塞、落后是造成“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其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都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享受公共文化产品及公共文化服务是每一个公民的文化权益,但是多少年来,农民的这种权益没有受到重视,“看戏难、看电影难、看书难”实质是农民文化权益被侵的表现。由政府来主导,加强对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既是还历史的欠账,体系了社会再分配的时代性、合理性,又是农民文化权益的回归。其三,以往的基层文化建设,由于政府职能的缺位,投入保障机制的不确立,文化创建往往只是少数文化条线的“部门行为”甚至是“以文养文”的民间行为,故而只能是“3分钟热度”,起初红红火火,中途人员稀少,最后鸡飞蛋打。要扭转这种局面,少走歪路,减少损失,唯有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目标与工作责职之中,建立起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与保障体系,才能从根本上确立优势。近年来,各地贯彻中央方针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已出现了不少好的做法,例如:江苏无锡市为增加城市“软实力”和“人文竞争力”,对各职能部门和所属市(县)区下达了硬指标——签订《“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项目任务责任书》,并纳入工作考核、奖惩体系,该《责任书》明确提出乡镇、街道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村(社区)文化活动室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还要求乡镇、街道按辖区人口每人每年3元,计提群众文化活动基本经费;浙江绍兴县坚持政府投入主导作用,加大对文化建设财政投入,县财政2005年投入文化建设达2500万元,县镇村三级用于文化设施投入达4个亿,其中县级文化设施投入2.5个亿,镇级文化活动中心投入5000万元,村级文化设施投入达1个亿。在农村,一大批活动中心(室)、休闲公园、图书室等相继建成,而且大部分文化村做到“一全、两专、三落实”。“一全”:实行白天全天开放;“两专”:做到村委由领导专管,活动室有专人负责;“三落实”:活动室经费保障落实,管理制度落实,队伍人员落实。绍兴县创新订立了三套文化建设机制:“政策保障机制”、“投入激励机制”和“多元建设机制”。有了这些过硬的政府主导,健全的政策保障,明确的目标职责,才能使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有健康的发展空间与精彩内涵。
农村社会要进步,中华民族要振兴,我们肩上担的是现代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处在这一特定时代的建设者,自当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共同来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恢弘蓝图。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创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载体和长效机制,把党委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统一起来,切实把农民群众迫切要求办、政府创造条件能够办的事办好。
1、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巩固利用好农村文化阵地,是我们需要下大力气抓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利用好各行政村已有的文化活动室、室外文化活动场所、图书室等基础设施。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戏剧演唱、健身操、游戏、歌曲比赛、技能培训等活动,有条件的村都要成立庄户剧团或文艺演出队、秧歌队。文化部门在经常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的同时,还要加强村与村之间的文化、体育交流,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不断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和文化意识。
2、增强农村干部的文化意识,是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根本
要把农村文化工作摆上地方领导的议事日程,作为一项年度业绩来考核。在农村干部的任用上,要把文化素质高、责任心强、有开拓精神、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实践证明,农村干部文化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快慢、层次的高低和成效的大小,决定着一个村的风气好坏。农村干部要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没有整个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正确认识到越是贫穷的农村越要想办法办文化,不能因为经济落后就放弃文化建设,更不能等经济上去了再发展文化;同时,要正确认识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尊重当地农村群众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3、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完善的农村文化队伍
农村文化工作开展的好坏,和农村文化队伍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基层群众的特点和农村季节特征,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舞狮、舞龙、戏曲表演、大秧歌、拔河等文体比赛项目。同时鼓励年轻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带动老年群体,经常举办一些老少皆宜的文化活动,例如歌曲大赛、健身操大赛、知识竞赛等,群众参与面要广,这就要求必须有新的内容和有特色的东西,才能有稳定的群体和服务对象。
我们要及时发现、培养热心于农村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的文化骨干,并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鼓励。农村中有很多业余文化爱好者在艺术修养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他们中有的是戏曲爱好者,有的是棋牌高手,有的是美术、书法、摄像的能手。这些文艺爱好者都是农村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充分调动这些文化骨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文化骨干的“传、帮、带”作用,逐步发展成立农民书画研究会、戏迷俱乐部、秧歌表演队、业余剧团等民间组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农村文化的品位和档次,扩大农村文化的影响力。
据国家文化部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6800余家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他们常年活跃于田间地头,演出形式丰富多样,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例如湖南省衡阳市杂技团,从一个家庭、一根扁担、两只挑箱发展到现在拥有演职员98人,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的专业团体。他们常年深入基层,每年在外演出达10个月以上,年演出达300余场。在山西农村还活跃着一种文化大院,以特有的方式满足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深受欢迎。河南南阳市新野县的农民符光录结合农村特点和实际情况,创办了“一人普法说唱团”,活动适合农民口味,不收取费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很受群众欢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种”下去的文化火种,正日益影响和带动着农村文化的发展,一种新的农村文化氛围正在逐渐形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我县基层文化设施日益完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亮点频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一)加大财政投入,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速。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县委、政府逐年加大文化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我县各镇、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也得到进一步增加。目前,全县五个镇都有一个功能齐全、设施配套、能正常开展文体活动的镇文化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申镇,2002年,该镇投资50万元(其中中央文明办投资12.5万元),建成面积为344.8平方米的镇文化站,其中包括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厅、多媒体电教室、办公室及室外文化广场,随后,镇政府采取政府投资和接受社会各界捐赠等方式,添置了各类书籍(目前已达8000余册)、音像设备、各种琴类、演出服装等,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借鉴引导作用。与此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全县120个行政村,都设置了村文化室,其中单设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有17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14.2%,其他行政村的文化室与相关活动室合并使用。另据不完全统计,全县120个行政村中,90%以上的行政村采取集体经济投入或村民集资等形式,建起村露天剧场,基本满足村级电影放映、戏剧演出及其他公共活动的需要。同时,县政府投入276万元,用于全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及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目前,全县城乡都可以收听到中央到地方电台的广播节目,农村可以收看到30套数字电视节目(双河镇城区、新营子镇及托克托工业园区可收看到46套有线电视节目),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遍及()个乡村。农村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我县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了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燃料”,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
(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形成和谐托克托的良好社会风尚提供了动力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表现出强劲的需求。伴随着我县经济的增强,我县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也日渐高涨,文化活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喜人局面,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县级文化活动规模宏大,感染力强。十几年来,县委政府一直坚持的“三下乡”活动,不仅给农民朋友送去了科技知识、医疗卫生知识,还将新思想、新观念以文化艺术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三下乡”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一个“品牌活动”。每年一次的元宵节活动是全县人民祈福迎祥的盛大节日,县委、政府认真组织,积极引导,在为其赋予崭新的时代精神的同时,巧妙融入我县传统文化元素,再加上农村文艺队伍的积极参与,使得这一传统节日又具有了教育引导群众的双重功效。近几年的元宵节社火表演中,除保留群众喜闻乐见的秧歌、旱船、高等传统节目外,还通过制作大型花灯、大型彩车、挖掘发展我县传统文化艺术活动(如将我县几近失传的武秧歌重新整理并演出),使全县人民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深切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古老文化的神奇魅力。
二是基层文化活动灵活多样,贴近群众。县文明办认真组织开展“万村书库工程”,到2008年,已为基层赠送各类书籍3071册,光盘1801张,并配置了音像设备、书架等,2009年,又为50个行政村送去各类书籍共计81800册;县文化局组织两个农村流动电影放映队,深入全县乡村巡回放映,2007年共放映影片20部62场,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普及了农业科技知识;镇村两级也不甘落后,它们在春秋两季组织晋剧、二人台演出的同时,不断扩大文化活动的范围,如五申镇组织“周周乐”文化广场活动;新营子镇黑水泉、范陈滩营等村民组织文艺队伍参加县元宵节社火表演;古城镇什力邓村村民自发组织每年一次的庙会活动,现已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传统文化活动;伍什家镇小北夭、图家营村民自发组织了文艺演出队,除自娱自乐外,还积极参加县、镇文化活动,展现了新时期农民的良好精神风貌和不懈追求。
三是群众自办文化成为亮点,值得期待。在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兴办文化事业的同时,我县群众自办文化也逐渐开展起来,并且越来越显得有声有色。由民间人士运作,由民间筹资建设的广宁寺恢复工程的前期基础已完工,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并接待游人;五申镇农民企业家王俊义先生投资40余万元,建成润德堂书法展馆,引导农民,特别是中小学生学习书法艺术,该展馆2006年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全区十佳文化大院”荣誉称号;黑水泉村民筹资50余万元,恢复了具有悠久历史的黑水泉井,建成了文化活动广场、文化室,并积极宣传该村的剪纸艺术。这些群众自办文化活动,虽然刚刚起步,甚至显得有些不太成熟,但毕竟显示出我县群众在追求高尚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县群众自办文化一定会越办越红火。
(三)文艺创作和文博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成果颇丰
近年来,我县从挖掘自身文化底蕴、构建和谐社会高度出发,积极鼓励、组织县内文化刊物、作品创作,涌现出一批好的文化刊物和作品。成功编辑出版了《托克托县志》、书画作品集《云中书画集》、地方文化志书《托克托文物志》、故事集《托克托民间故事集》;地方文化刊物《云中文范》已创办五年,受到全县干部群众的致认可;托县籍全区著名二人台剧作家柳志雄创作的新编二人台《叔嫂情》、小品《寻找老扶贫》等发映农村新风尚、新变化的作品在全市乃至全区受到好评。
二、我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及存在问题
尽管我县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与当前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仍不成正比,与之有较大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质量追求层次的不断提升,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不足之处及存在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仍然落后,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严重
文化建设不能像经济建设一样看到高楼大厦的崛起,工厂林立的壮观;也不能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和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因此许多基层政府考虑的还是公路交通、房屋建设、招商等内容,如何活跃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则很少被顾及。就全县5个镇来说,除五申镇外,其他4个镇的文化站普遍存在设施陈旧、书籍过时的问题。全县120行政村中,能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文化室只有11个,其他109个村文化室与其他办公室合用,文化专用设施严重缺乏,图书数量少、实用性差,很难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二)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个别活动存在消极影响
农民农忙时节因忙于劳作,几乎没有时间参加文化活动,要说有,只能是忙里偷闲看看电视、看看电影(县文体局巡回放映或其他商业行为),其他文化活动基本没有;农闲时节除以上活动外,可以看看村里组织的晋剧、二人台演出,有条件的村(如五申村、范陈滩营村等)可以组织农民举行棋类、扑克、乒乓球比赛,或组织观看影视剧、科教片等,而大多数村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单调。同时,各种低俗和消极文化也乘虚而入,侵蚀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大量民歌无法得到传承,传统节目也在渐渐消亡,农村文化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在传统将失,现代价值却无法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农民几乎必然会被各种其他力量所吸引,其中的一种强大力量是各式迷信。在不少地方,“黄、赌、毒”卷土重来,封建迷信活动日趋猖獗,尤其是农闲时节,许多农民参与赌博,几乎将一年辛劳所得输得精光,甚至欠下许多外债(其中借高利贷者不乏其人),严重影响了来年的生产生活和家庭和睦,同时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更重要的是,农村文化落后,扭曲了农民的价值观念,令人堪忧。
(三)文化队伍人才匮乏,素质堪忧
受历史、现实原因限制,目前,全县文化系统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许多有成就的书法、图书管理、文艺创作、绘画、文博人员年岁已大,有的已经离开工作岗位,而相关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几乎没有充入,致使专业创作和管理人员队伍陷入青黄不接的状态。镇一级文化干部基本属于“内部调节”,且大多是从事兼职工作,更谈不到“以岗定人、公开竞聘、择优录用”。许多年轻、高素质的人才在文化岗位上工作不了几年,不是提拔,就是交流到其他更“重要”的岗位,基层文化队伍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四)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保护任重道远
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各种历史遗迹和出土文物,又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诸如双墙武秧歌、寿阳鼓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剪纸等传统艺术。遗憾的是,目前,我县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力度较小,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停留在初始阶段,如原来我县非常出名的双墙武秧歌,因缺乏传人,几近失传,虽经过整理,并已参加元宵节社火表演,但从其精髓、神韵而言,仍需下大力气继续保护、挖掘,因此,整理、保护、开发我县文化遗产,对于我县今后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三、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村文化建设是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公共责任,也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从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精神。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对农村文化站要切实做到“四保留”:即“保职能、保阵地、保经费、保牌子”。对文化工作严重倒退的地区,要建立领导干部问责制。
(一)广开思路,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县、镇两级财政拨专款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二是多方融资,采取符合当地实际的方法,通过争取上级支持、村集体经济投入、引导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等方式,形成文化设施多元投入机制;
三是做好现有文化设施整合和新建文化设施规划工作,确保实现文化设施功效的最大化。
(二)加强引导和管理,促进全县文化活动健康发展
一是县文体局及其二级单位要根据全县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抓好全年特别是农闲时节文化下乡活动,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的积极作用,将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送到基层;同时,要选派专业人员进村入户,对基层文化活动给予指导、引导;
二是镇村两级要充分挖掘乡土人才的潜能,通过培训、资助等方式,真正让乡土文艺人才挑起开展健康文化活动的大梁;支持、鼓励民间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不断扩大群众的参与面,抵制低俗文化和传统陋习,力争让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占据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
三是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赌博行为,特别要严肃处理那些组织赌博者和放高利贷者,切不可仅对参与赌博者一罚之了。
(三)注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全县文化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一是下大力气对全县文化队伍进行规范整顿,认真执行以岗定人,对不胜任的予以交流,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基层文化工作;
二是通过公开考录、招聘等方式,吸收高素质、专业对口人员进入文化队伍,对确有一技之长的民间艺人、文化能人,不妨打破原有条条框框,破格调入;
三是对现有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确定各自工作责任,确保人尽其才。
(四)培育、扶持、发展具有我县特色的文化产业。尤其要将托克托古老文化与新时代文化产业有机融合在一起,使文化产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文化部门牵头,相关部门、乡镇参与,对全县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挖掘,特别是对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及时进行保护性开发,要投入相当资金,培养传人,确保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总之,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求有繁荣的文化与之相伴。目前,我县已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发展健康有益的社会主义文化,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全县人民的强烈愿望。我们相信,只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文化建设,我县百花齐放的文化春天一定会展现在全县人民面前,全县人民也一定会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文化成果。
战略背景:新农村文化战略思考的出发点
1.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令人堪忧。 给农村消极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留下了极多的时间和极大的空间。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来自现代化和城镇化的理念极力要用都市文化来取代农村文化。 2.农村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文化动力。农民增收乏力,农村发展缓慢,农业弱势地位难以得到解决,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问题尽管是复杂和多因素的,但农村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越来越不相适应也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 “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方针政策,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要完成这一系列任务,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关键。因此发展农村文化,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也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3.国际文化竞争日渐激烈呼唤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速。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和著作,鼓励美国将其现行的文化价值观推广到全世界,为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提供理论根据。他们断言,文明冲突不可避免。并公开宣称,美国的民主制度是人类历史的终结,人类社会最终都要走向美国的模式,历史将把所有的人都塑造成抱有美国式的价值观、民主自由与个人至上的人。这就无疑与我们中华文化追求的社会理想针锋相对。
不仅如此,文化还作为世界经济竞争的软实力,日益成为国际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跨国企业的竞争中,国外许多大企业,进入中国并取得竞争地位就是依靠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优势。尽管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但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文化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文化竞争优势。农业是中国的弱势产业,又是中国的命根子;农村是中国发展的难点,又是中国发展的希望所在,是中国政治经济安全的大后方。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在农村,农村不仅要抵抗国际竞争的强势冲击,要在强大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稳定并赢得发展机会,更为重要的是要建设具有我们民族时代特色的农村文化,增强中国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实力,抵御国外强势的文化侵蚀。
战略指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制度瓶颈
1.养人的农村文化运行体制。县乡文化部门在过去那种“养人”式农村文化运行体制中,根本就没有能力和积极性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致使乡村文化体系“空壳化”。特别是大多数农村基层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懂农村文化为何物,业务素质滞后,来从事文化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希望拥有一个编制和身份,可以一劳永逸地吃一辈子财政饭。在财政包干体制下,县以上的文化管理部门由于经费紧张,又极力养人,以至出现把国家投入的文化设施租借出去作为娱乐场所来维持职工生存的现象。这种文化体制是一种典型的养人体制,投入再多也是在养人,不能为农民文化生活带来福利。农村文化体制与农村的市场经济越来越不相适应,阻碍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向前发展,成为阻碍农村文化发展的瓶颈。
2.短缺而低效的文化投入机制。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公共文化机构难以运转,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非常短缺。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指出,2004年对农村文化经费投入30.11亿元,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26.5%,低于对城市文化经费投入47个百分点;2004年全国共有720个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占公共图书馆总数的26.4%,多数县级电影公司难以正常运转,县级剧团有名无实。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演出数量最多的是1964年,达82万场,而到了2004年,却只有23.4万场,仅相当于上世纪60年代的1/4;2004年全国县级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为0.12册,低于全国图书馆人均藏书量0.3册,更远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1.5至2册的标准。而另一方面,国家的文化投入在文化管理部门内层层剥夺,越到基层,状况越差。文化部门从部委垂直管理到乡镇文化站,在省、市、县文化部门优先满足自己的要求之后,也就是财政投入在一级一级优先保障之后,到乡镇文化站时就已所剩无几。再加上政府文化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政府文化投入是政府出钱,请文化部门和文化团体为农民办事,造成投入者(财政)无法监督,受益者(农民)无权监督,这种机制不改,财政投入再多也没有效益。
3.缺乏内在动力的农村文化建设。政府在文化建设上,不仅难以像经济建设一样看到高楼大厦的崛起,工厂林立的壮观;也不能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和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因而缺乏积极性。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基层政府考虑的还是公路交通、房屋建设、招商等内容,如何活跃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则很少被顾及。对于农民而言,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同样受到影响。不仅投入没有经济效益,而且参与文化活动,还要影响正常的劳动收入。税费改革以前组织乡村文化活动,参加的人可以计义务工,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义务工,就很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了。在文化部门的垄断下,我国农村文化中介组织缺乏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难以发挥配置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均衡发展的作用,也缺乏参与农村文化的积极性。
战略对策:政府推动力对接农村内生动力
1.转换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未能把经营性文化和公益性文化区别开来,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要么是政府或某些组织输血式的拨款给农村,或者是造血式的“文化下乡”;要么就是简单地下达考核指标。“政府出钱办、群众围着看”,送去的“文化大餐”却往往不合农民的口味,农民并不很领情。弱势的农村文化发展必然要求政府的扶持,但政府对文化建设应重在引导而不是包办,特别需要与农村内生力量的接应。
充分发挥四个主体的联动作用。农民、政府、文化工作部门和文化中介组织,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四大主体。广大农民要当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主体,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和扶持必不可少,而文化事业工作部门或团体和文化中介组织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同样不可缺少,要使政府的推动力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力有机对接。从农民的需要出发,从当地的基础和条件出发,将政府力量作用于社会力量,将时代资源嫁接于传统资源,才能使政府力量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才能唤醒农民的参与热情,才能调动沉睡于乡野的文化资源,从而形成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力,有力地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近年来的农村文化建设注重为农民送演出、送戏、送书、送科技,不仅很难把文化送到所有村,即使送到了村,也往往是“蜻蜓点水”,“来了就热闹、人走茶就凉”,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而且对农民来说,这样一种“喂食”式的帮助,农民的选择余地不大,参与的热情就自然不高。为了真正让文化在农村得到很好发展,除了政府扶持外,还必须重视市场的力量,这是满足农民文化需要的必由之路。为此,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我国有国有院团数千个,每年上演4000多台节目,数量之多,世界罕见。但由于缺乏市场意识,这些节目寿命极短,到第二年又被新的4000台节目所取代,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全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国从2003年开始提出整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重点就在农村。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县乡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新的职能定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从农民最迫切的需要出发,从基层政府最应该做到也能够做到的地方入手,保证基本的投入,完善基本的设施,建立基本的队伍,开展基本的活动。要从完善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文化站、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入手,逐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尽快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投入的效益评估机制,防止地方政府将国家的文化投入不是用于农村文化建设,而是在城市里大搞文化形象工程。
把重点放在乡镇。农民更需要的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生活,所以,必须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心下移,充分发挥乡镇文化中心对村落文化建设的导向、辐射、推动作用。乡镇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乡镇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活动相对贫乏,与城市文化缺乏对话和交流,跟城市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高度关注乡镇文化发展,采取有效措施,把乡镇建设成为农村文化发展的中心,对乡镇标志性的文化遗产国家要加大保护,增加投入,加大开发力度。当前,如何在弱势的农业文明与强势的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碰撞中,对农村传统文化革故鼎新,建设农村的现代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这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2.发挥农民的主体创造作用。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这是大家一致的观点。关键是农民怎样才能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真正主体。当前,政府和学者们都认为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就是增加投入,让政府多投钱来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孰不知,这只是一种救世主的心态,农民并不在政府和学者们心中成为建设的主体。事实上,农民办文化既有热情,又有信心,也有能力办好。例如,湖南清朝时期总共有400多个大剧场,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也搞得红红火火。当前农民自办的许多文化团体运转得非常不错,而政府主办的许多文化单位却惨淡经营也是生动的例证。
农民是否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这就关系到为什么人的问题,不仅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更是方向问题。农民的主体地位,决定着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为农民服务。当前文化产品的提供者、制造者、传播者把眼光主要放在反映都市生活上,却不熟悉农村、不了解农民,以为想当然的情况就是农村的情况,以为自己的喜好就是农民的喜好。坐在空调房里闭门造车而非深入乡村调查研究生产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符合农村的现实?怎么可能符合农民的喜好?毛泽东早在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这一问题,他指出我们的文艺应当为最为广大的人民服务,最为广大的人民是指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要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就要深入工农兵群众,就要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表现群众的生活。那时的文艺作品说的是农民的语言,反映的是农民身边的事情,让农民感到亲切自然。相对于目前文艺上一概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洋人文艺和美女文学,毛泽东时代的文艺无疑使大多数农民都感觉自己处于中心地位而非边缘地位。
农民需要文化,但文化更需要农民。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具有世界性,农村的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是现代文化的魂。中国社会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民族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而是体现在乡村。因为只有农村才具有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资源,才具有内容极为丰富的民间原生态文化,有的民族文化就“活”在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如红白喜事、庙会香会所举办的仪式和戏歌表演,实质上是农民在自娱自乐。这不仅是农民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而且是我们民族原生态文化的生命延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忽视了农民创造文化的主体的作用。如果在文化创造上,农民成为了旁观的局外人、简单的劳动者,这种身份不仅造成农民对文化建设的冷漠,而且使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没有了源头活水。
3.建立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机制。城市的文化基础雄厚,文化设施先进,文化现代化气氛浓厚,城市文化反哺农村可以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双赢。城市文化反哺农村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城市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城市文化也只有在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中,吸收农村文化浓厚的民族特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为此,一是文化公共产品要向农村倾斜。建设先进的农村文化,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在新农村建设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战略中,政府有义务也有能力在农村公共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加快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同时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将城市文化资源逐步引向乡村,把城市里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图书馆联网协作,促进城市图书馆的服务向乡村延伸,形成以城带乡、城乡文化资源一体化的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三是建立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重点捐助文化站(室)、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动员城市单位和居民以各种方式捐赠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和农民群众需要的图书杂志、音像电子出版物等,可由捐助者直接交付农村,也可由民政部门、人民团体和有关民间组织负责组织发送。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农村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按税法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
战略重点:培育农村文化市场
农村文化的发展,必须有一个促进其发展的平台,市场是文化流动和交换的场所,也是文化碰撞的平台。没有文化市场,文化就不能在流动中发展,不能在交流中进步。我国农村文化市场严重滞后,与农村经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在农村经济日渐市场化的形势下,农村文化却还是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别是当前农村民间文化的兴起,迫切需要文化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上市场就不能显示文化的特有价值。因此,必须把发展农村文化市场作为战略重点和农村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1.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主体。农村文化市场主体包括农民、政府、文化管理组织、文化单位和民间文化组织等。农民是农村文化市场的首要主体,要按照市场的要求,使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市场中独立人格,能自主参与文化交换的市场主体。政府应该摆脱计划经济思维的束缚,在农村文化市场中扮演好投资者、监督者和参与者的多重角色。文化管理组织要在文化市场中代表政府进行文化服务,进行具体的文化市场管理,要以非赢利的身份参与市场。文化组织是农村文化市场的主力军,是农村文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国家文化投入的主要对象,文化组织使用国家文化资源,应该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其赢利应该回报社会;民间文化组织正日益成为农村文化的重要主体,也是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中介组织不仅是联结文化单位与个人,政府与农民不可或缺的媒介,也是促进城乡的文化资本、文化遗产和文化人才交流的重要平台,一方面为文化交流提供信息,降低文化交流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为文化交流提供场所,降低文化流动的成本,降低文化消费的价格,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国家要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建设。要把国家投入拉动,民间集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比如民间图书馆、民间剧团、民间博物馆,以及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等,要建立一套国家支持体系,引导文化专业户组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不断发展壮大新时期下的农村内生型文化。
2.改革文化市场的管理部门。必须紧紧抓住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这个中心环节,为文化生产力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化管理部门的改革要适应农村文化市场的要求,如规范市场,为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定行业标准。因此,文化管理部门必须与从事文化的企事业单位分离而保持行政独立,防止行政与市场嫁接导致市场秩序失范,使企业成为行政的影子,行政管理部门变成利益垄断部门,从而阻遏文化产业进入农村的发展之路。
3.加大文化市场要素的培育。农村文化市场要素是市场发育的关键,市场要素包括文化资本、文化人才、文化遗产等。要促进农村文化资本的优化配置,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使文化资本按市场的要求运行。乡土特色文化人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要加快农村乡土特色文化人才的保护和培育,增强农村对城市文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文化遗产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精华,要保护和挖掘农村文化遗产,促进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充分利用。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发展缓慢的地方,往往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常丰富,农村是我国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的地方,要注意保护这些遗产不受损害。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稀缺的文化资源,一旦开发出来就是财富,就是不可复制的文化生产力。要充分利用这些遗产,挖掘其文化价值,打文化品牌让农民发家致富。
4.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的法律与规章。当前相关法律与规章不适应农村文化的发展,更不适应调节农村文化市场的活动。完善农村文化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法进行农村文化市场调节与管理,是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为此,政府和文化等有关职能部门要以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为抓手,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在制度和政策上支持新农村文化市场建设。要遏制农村不良文化现象蔓延,光靠政府部门财力支持还不够,要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各方面社会力量热心农村文化建设。私营文化团体是农村文化市场的新生力量,政府要建立资助私营文化团体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对有突出贡献和富涵文化意义的私营文化团体进行必要的经济援助。
2、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服务手段落后。由于县乡级财政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不足,农村文化设施落后、设备陈旧老化,功能项目不全,服务还是“老三样”,读报玩牌打麻将,难以开展更多的文化活动。北三县的农村影剧院这几年大部分被变卖或拆除,电影设备散失殆尽。大多数乡镇万册图书馆都是多年不变的老面孔,由于无新书增加,几乎常年无人问津。在仅存的文化站中,全市大约有30%的文化站是50至60年代建起的,因为房屋破烂、设备陈旧、更缺少电脑等现代设备,“春天霉气熏死人,夏无炎热热死人,秋天蚊子咬死人,冬天寒风冻死人”,几乎无人光顾。
3、基层文化队伍素质不高,文化服务水平较低。目前农村文化专业干部队伍与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极不适应,具体表现在:一是年龄老化。据文化部门提供的资料,全市目前有40%的文化专干年龄在50岁以上,有的已达退休年龄仍在顶岗,因编制问题新人进不来,老人出不去,致使文化活动开展缺乏活力。二是业务不专。在前几年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和体制转换过程中新聘用或调进的人员绝大部分是非专业人员,一般都不懂文化管理,更谈不上文化艺术上的一技之长。三是工资福利待遇差。文化站归属乡镇管理后,相当部分乡镇,特别是财政困难乡镇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文化专干的工资,医保和养老保险更是谈不上,这极大地伤害了农村文化专业干部的积极性,造成不少文艺干部纷纷离去,文化人才大量流失。
4、农村文化资源匮乏,农民文化生活枯燥。目前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十分贫乏,农村文化消费普遍低下。据调查,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多数乡村农民每年用于订书报刊物、看戏看电影的支出微乎其微。大部分文化站(中心)由于受现有场地、经费限制,同时也受干部专业素质、观念的局限,文化活动手段过于简单,形式过于陈旧,活动内容也缺乏创新。能够开展活动的部分乡镇也主要以唱歌、跳舞、鼓乐队等传统活动方式为主,受众则以老年和妇女为主。可提供的文化服务内容和文化资源严重匮乏,群众所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广大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普遍存在。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对群众没有多少吸引力,则不良文化趁虚而入。正如农村流传的几句话说:“砌房看地理、下葬看风水、生病去求仙、外出卜好运、结婚看黄道、上学找算命”。不少农村地区,民间“吹寿”的、做“佛事”的队伍生意兴隆,地方教堂教会盛行,每到斋日,人头涌动。有的地方甚至色情、迷信活动有所抬头。
三、思考和建议
上述这些困难和问题,有的是过去长期遗留下来的,有的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认识不到位导致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在思想上淡化。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认为只要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其他工作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因此对文化建设工作“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加之,没有真正把文化工作的考核,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政绩来考核,更没有把文化工作的优劣作为地方主要领导干部晋升考核的重要依据,难免不少干部存在“不抓经济要换人、不抓教育不出人、不抓计生多生人、不抓卫生要死人、不抓文化不烦神”思想,把农村文化建设当成软任务,马虎一点不要紧。
2、政府缺位导致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在组织上退化。我国农村目前正处在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旧的社会规范失去了作用,而新的社会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往往会出现非理性现象。同时,基层政府的管理职能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权力的收缩直接影响到农村的文化建设工作,在一些地方,文化工作常年得不到地方政府财力和政策上的有力支持,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地。
3、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导致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在实施中弱化。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文化体制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的地方,由于体制不畅,对国家、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贯彻不力,流于形式。有的地方的文化工作方法陈旧、形式单一、内容空洞,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老百姓不感兴趣,致使封建迷信活动盛行,赌博色情犯罪行为猖獗。
上述表明,农村文化建设严重落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已经影响到了全市的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影响到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影响了当前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必须及时加以重视和解决。为此,今后一段时期,建议农村文化建设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第二、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全面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根据二办文件及全省“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在2010年以前全市要实现“县区有两馆、乡镇有一站、村部有一室”的目标,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标准不低于2500平方米;乡镇文化站建设标准不低于50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达0.8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县(市、区)有分中心、所有乡镇及有条件的村都有基层服务点。从今年起省政府将对所有无房和不达标的文化站进行建设补贴,每个无房文化站补贴30万元,每个不达标的文化站补贴10万元。应抓住这一机遇,市、县、乡镇财政安排适当的配套补助经费,使全市还有的近百个无房文化站和不达标文化站都完成达标建设任务。
第三、积极改革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提高文化服务能力。要积极探索和改革现行的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投入机制、进人与用人机制,增强文化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发展的能力,激发乡镇文化站的生机与活力。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鼓励和吸收多种经济成份参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按照确保文化站公益性的基本属性、引入竞争机制和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各地文化部门和单位要根据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以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为目的,以自强不息、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内容,结合各地实际,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要加大对农村题材文艺作品重点选题的资助力度,每年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第四、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事业稳步发展的保障机制。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一批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事业单位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全市文化专业干部要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实行持证上岗。鼓励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农村文化事业单位招聘文化专业干部,一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对于特殊专业人才要打破地区等级、单位性质和学历等限制,不拘一格用人才。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和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农村文化专业干部的工资要足额按时发放,福利待遇要有保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单位和文化工作者须进行表彰奖励,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五、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化对口支援活动。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对口扶贫计划,建立和完善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重点捐助文化站(室)、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支持农民群众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发展。
希望的田野有了文化的滋润,才能更加欣欣向荣;勤劳的人民接受文化的熏陶,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我们就一定能够培养造就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新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更加繁荣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社会一方面是正当的文化娱乐生活缺少,另一方面迷信、赌博活动却到处可见。算命问卦、求神拜佛、烧香做道场等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一些江湖骗子打着“三下乡”的招牌欺骗农民:“送文化下乡”竟是色情表演;“送科技下乡”却是贩卖假种子;“送卫生下乡”实是兜售假药及伪劣保健品。种种负面文化污染了农村思想环境,产生了许多不良社会问题。
二、农村文化关联着国家现代化建设
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并没有变,农民在我国人口中所占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变,农业现代化在整个国家现代化中的基础地位并没有变,农民整体素质较差的状况没有变,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农村社会乃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变。因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高度重视物质——技术层面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文化——价值层面的建设。经济自然环境固然重要,但农民的素质,以及农村社会的人文环境同样十分重要,也就是说,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货币资本的投入,更需要人力资本;不仅需要经济动力,更需要人文建设资源。当代社会知识即是财富,人的素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培养和造就一代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对改变贫困面貌,促进农村乃至国家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针对我国农村存在的“愚”、“穷”、“弱”、“私”四大弊病,提出了在农村实施文化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四大方针,以此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这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胡锦涛同志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我们应通过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农民进行持久深入的精神动员,广泛建立起农民与先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联系。用农村干部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农村文化永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国家现代化建设同样也不可或缺农村文化事业的兴盛。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举措由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底子薄,欠帐多,任务重,该做的事很多,为提高效率,少走歪路,笔者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1、注重文化载体建设——夯实基础
新农村文化建设千头万绪,但首要的任务是要尽快构建起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包括乡镇文化设施与村文化活动阵地。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化设施是文化事业的物质载体,是农村文化构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农村文化活动的必备基础。农民群众进行演艺活动、娱乐健身、读书学习、休闲交流,就必须有一定的场地、房舍、设备器械,没有这些物质载体,农村文化工作就成为空中楼阁,只能纸上谈兵。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状况、人文环境、风俗习惯都有很大差异,因此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也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讲究实效。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也曾出现过两次高潮,但未过多时,曾经颇具规模的文化阵地又逐渐萎缩、萧条。产生这种冷热反复的现象有多种原因,如体制、经费、管理等等,但偏面追求形式,实事没有实办是主要因素。历史教训应引以为戒,当今新农村文化建设应一步一个脚印,既要抓创建,也要抓管理、抓巩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在贪大求金,更不在摆阔,能受群众欢迎,确实发挥作用就是好的。
2、壮大文化人才队伍——以人为本
据报道,江苏沭阳县37个乡镇文化站中,只有5、6个站长是文化业务干部,不少文化站工作人员不懂文化工作,缺少文化水平,连个美术字都不会写。一位镇党委书记抱怨说,现在的文化站是“人员待遇无保障,有编制无阵地,有工作不会抓”。似这样的文化队伍人员流失、人才匮乏现象很是普遍,内蒙古赤烽市宁城县26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89名职工,只有1名具有群文初级职称,开展文化活动找辅导教师象淘金一样难。
当代人都知道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也不会忘记“事在人为”这治世格言,然后又为什么会不注重文化队伍人才的稳定与培养,造成如此的“人才荒”呢?本文不想展开讨论深究其中的原因,只是盼望在今后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通过建立合适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培养机制来不断壮大文化队伍。前不久中宣部、文化部已分别下发了培养“四个一批”人才、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相关政策意见,我们应认真学习并把这些文件精神落到实处。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十分注重农村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的建立,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逐步健全农村文化人才骨干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既要有文化管理人才,也要有文化专业人才,更要有一大批活跃于群众中的土生土长的文化艺术活动骨干、农村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等,有了这样一支健全的队伍,文化活动就会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各种文化设施也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群众说的好,农村文化工作就象一盆火,不能点燃了就完事,还要有人去添煤,有人去除灰,才能让它越烧越旺。福建建市房道镇考核选聘村级文化协管员,并由财政发给津贴,这也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强化文化骨干队伍的一个新举措,值得称颂。
3、强化政府职能——重中之重
新农村文化建设应更多地体现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能与作用,这是因为:其一,文化与政治、经济一样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力也是一种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我国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穷,不是由土地造成的,而是由土地的主人——农民的素质低下而带来的。发达国家的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在12年以上,我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22.5%,高中程度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4.45%与0.05%,而美国农民大部分是州立农学院毕业的,法国、德国、日本的农民6%以上都具有大学文凭,其余大部分是高、中专毕业生。荷兰农场主的儿子,如果不取得大学文凭,并在其它农场取得数年的实践经验,就不能得到继承权。我国农民文化水平的低下及科学技术水平、思想方式、生产方式等方面的闭塞、落后是造成“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其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都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享受公共文化产品及公共文化服务是每一个公民的文化权益,但是多少年来,农民的这种权益没有受到重视,“看戏难、看电影难、看书难”实质是农民文化权益被侵的表现。由政府来主导,加强对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既是还历史的欠账,体系了社会再分配的时代性、合理性,又是农民文化权益的回归。其三,以往的基层文化建设,由于政府职能的缺位,投入保障机制的不确立,文化创建往往只是少数文化条线的“部门行为”甚至是“以文养文”的民间行为,故而只能是“3分钟热度”,起初红红火火,中途人员稀少,最后鸡飞蛋打。要扭转这种局面,少走歪路,减少损失,唯有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目标与工作责职之中,建立起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与保障体系,才能从根本上确立优势。近年来,各地贯彻中央方针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已出现了不少好的做法,例如:江苏无锡市为增加城市“软实力”和“人文竞争力”,对各职能部门和所属市(县)区下达了硬指标——签订《“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项目任务责任书》,并纳入工作考核、奖惩体系,该《责任书》明确提出乡镇、街道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村(社区)文化活动室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还要求乡镇、街道按辖区人口每人每年3元,计提群众文化活动基本经费;浙江绍兴县坚持政府投入主导作用,加大对文化建设财政投入,县财政2005年投入文化建设达2500万元,县镇村三级用于文化设施投入达4个亿,其中县级文化设施投入2.5个亿,镇级文化活动中心投入5000万元,村级文化设施投入达1个亿。在农村,一大批活动中心(室)、休闲公园、图书室等相继建成,而且大部分文化村做到“一全、两专、三落实”。“一全”:实行白天全天开放;“两专”:做到村委由领导专管,活动室有专人负责;“三落实”:活动室经费保障落实,管理制度落实,队伍人员落实。绍兴县创新订立了三套文化建设机制:“政策保障机制”、“投入激励机制”和“多元建设机制”。有了这些过硬的政府主导,健全的政策保障,明确的目标职责,才能使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有健康的发展空间与精彩内涵。
农村社会要进步,中华民族要振兴,我们肩上担的是现代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处在这一特定时代的建设者,自当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共同来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恢弘蓝图。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创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载体和长效机制,把党委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统一起来,切实把农民群众迫切要求办、政府创造条件能够办的事办好。
1、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巩固利用好农村文化阵地,是我们需要下大力气抓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利用好各行政村已有的文化活动室、室外文化活动场所、图书室等基础设施。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戏剧演唱、健身操、游戏、歌曲比赛、技能培训等活动,有条件的村都要成立庄户剧团或文艺演出队、秧歌队。文化部门在经常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的同时,还要加强村与村之间的文化、体育交流,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不断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和文化意识。
2、增强农村干部的文化意识,是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根本
要把农村文化工作摆上地方领导的议事日程,作为一项年度业绩来考核。在农村干部的任用上,要把文化素质高、责任心强、有开拓精神、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实践证明,农村干部文化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快慢、层次的高低和成效的大小,决定着一个村的风气好坏。农村干部要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没有整个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正确认识到越是贫穷的农村越要想办法办文化,不能因为经济落后就放弃文化建设,更不能等经济上去了再发展文化;同时,要正确认识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尊重当地农村群众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3、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完善的农村文化队伍
农村文化工作开展的好坏,和农村文化队伍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基层群众的特点和农村季节特征,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舞狮、舞龙、戏曲表演、大秧歌、拔河等文体比赛项目。同时鼓励年轻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带动老年群体,经常举办一些老少皆宜的文化活动,例如歌曲大赛、健身操大赛、知识竞赛等,群众参与面要广,这就要求必须有新的内容和有特色的东西,才能有稳定的群体和服务对象。
我们要及时发现、培养热心于农村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的文化骨干,并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鼓励。农村中有很多业余文化爱好者在艺术修养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他们中有的是戏曲爱好者,有的是棋牌高手,有的是美术、书法、摄像的能手。这些文艺爱好者都是农村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充分调动这些文化骨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文化骨干的“传、帮、带”作用,逐步发展成立农民书画研究会、戏迷俱乐部、秧歌表演队、业余剧团等民间组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农村文化的品位和档次,扩大农村文化的影响力。
据国家文化部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6800余家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他们常年活跃于田间地头,演出形式丰富多样,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例如湖南省衡阳市杂技团,从一个家庭、一根扁担、两只挑箱发展到现在拥有演职员98人,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的专业团体。他们常年深入基层,每年在外演出达10个月以上,年演出达300余场。在山西农村还活跃着一种文化大院,以特有的方式满足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深受欢迎。河南南阳市新野县的农民符光录结合农村特点和实际情况,创办了“一人普法说唱团”,活动适合农民口味,不收取费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很受群众欢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种”下去的文化火种,正日益影响和带动着农村文化的发展,一种新的农村文化氛围正在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