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农村社会法治建设去封建化的对象定位思
发布时间:2015-07-09 10:35
论文关键词封建思想文化传统 去封建化 功利主义 农化意识
论文摘要本文从农村社会外围环境和农村社会自身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封建思想文化传统对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及其行为的影响所在,寻找农村社会法治建设中去封建化影响的切入点,为农村社会去封建化道路选择起点位置和要去封建化的对象目标.
尽管封建政权在我国消亡已有百年,但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文化传统在现代中国身上的烙印却依然鲜活,它触及的领域是全方面的:更由于我由农村社会的特殊复杂性,使得农村社会法治建设中去封建化影响成了一个持久而普遍的要求,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去封建化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找到农村社会中需要去掉其影响的那些封建思想文化传统。封建思想文化传统是一个统称的概念,泛指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各种意识、思想、文化和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各种行为模式、习惯和传统。它其中当然不乏各种真善和理性的文化和思想,而作为去封建化的对象,是指那些依然延生在农村社会中,成为了农村法治建设的障碍,与民主、进步和文明相对立的封建思想文化传统。
一、农村社会外围大环境中的封建思想文化传统及其影响
(一)封建功利主义思想
封建功利主义思想是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为官者和受功利主义教化的人们头脑中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它直接影响到作为社会个体的每一个人的行为。它往往使人们的行为趋于功利化,为了达到名利和私欲的目的,想方设法来规避不利、甚至是不惜赤裸地践踏法律,这样以来它就成了某些违法犯罪的思想根源。在农村社会上层的官员中,追求作为功绩化、政绩化的功利主义思想和行为大量存在,极大的阻碍了农村社会的正常发展和法治化进程。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恶圈土地,牺牲农村和农民利益搞城市发展:人为地限制司法等机关接访、接诉、甚至是干预司法来降低本地区发案率,以彰显社会和谐稳定:操纵媒体封锁消息,瞒报矿难、事故、恶性事件的发生和死亡人数等现象直接和某些官员出于保护自己的政治前途和经济利益相关联。他们的功利第一位思想造成了对农民利益的严重冷漠,而且在事实上也侵害牺牲了农民的利益。由于农民的特殊弱势地位和逐渐扩大的国家行政权力,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官员们的功利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如不加以控制,它所造成的农村社会问题将更加凸显和尖锐,近一年发生的多起群体性农民事件便与之不无关联。
(二)官本位及特权思想
在封建社会中,做官就意味着将拥有比普通老百姓更多的预期财富,更高的身份地位和更多的特殊权利。由于为官者和普通百姓对官的膜拜,整个社会形成了官贵民贱的思想,产生了贱民文化。官本位及特权思想越发展,贱民文化就越流行。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当今中国,这一思想及贱民文化现状却没有多少改变,更由于农村社会和农民的特殊情况,被灌输了贱民思想的他们甚至没有勇气来突破这一等级观念,行为做事时战战兢兢唯恐自己贱民身份的暴露,而这又进一步助长了官本位及特权思想的滋生和蔓延。
与官本位及特权思想紧密相连的是强权思想,强权思想往往又会导致强权行为。地位和身份上的优势,一般会让官员们行为时思考的是“我怎么怎么样,你们该怎么怎么样”,他们从意识中蔑视他人权利,藐视法律和国家,认为自己就是法律。加上农民的顺民思想,为官者在运用自己权力时通常也会呈一帆风顺之态,但有时也会有少数“刁民”会不为所顺,这些他们所谓的“刁民”也就当然成了他们强权打压的对象。由于“刁民”们冒犯的是他们的当官的尊严和权威,触及的是他们当官的利益,所以这种打压也就是来自他们对于自己官员身份、特权和利益的维护,而绝不是什么国家公共利益和司法的选择。
二、在农村社会内部,大量的封建思想文化传统余孽仍在活跃,这些农化思想意识成为了农村社会自身文明发展的障碍和农村社会法治建设道路上难以冲破的樊篱,当然也就成为了去封建化的对象
(一)农民阶级的顺民意识和守法传统
“公民”一词早己在我国使用多年,它贯彻的是一种平等和公平的思想,泛指所有生活在一国领域内的拥有该国国籍的人。同样在我国,公民这一概念当然也包括所有的农民,但要真正说道现阶段农村中的农民群体,这个弱势的群体,我想没有比“农民阶级”和“农民阶层”更合适的用语了。
我国社会的农民弱势地位这一现状由来己久,封建社会的贱民文化加上建国来长期的以牺牲农村利益来推动城市发展的政策传统,使得农民阶级早己习惯了自己的社会此等地位,他们安于现状,只要自己最基本的生存利益有保障,他们乐于接受来自各方面的要求和责任,因此他们一直被奉为最守法的阶层。
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去封建化首先要消除这一农化意识传统,以唤醒农民阶级的权利意识。顺民不违法固然是个好传统,但现在法治中的守法的高层次含义却是更加注重社会个体能够沿着法律的预设追求自己更多的权利,实现更多的自由和价值,这对于农民阶层来说,要真正实现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还有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最近社会上出现的文化封建复儒的倾向值得警惕,因为儒家文化中的大量封建思想和贱民文化绝对是要去封建化的对象。最近这些年出现的“农民工”、“民工流”、“农民流”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弱化了农民阶层的社会地位,成为新的去封建化对象。我国正处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加速,城市化对农村社会的转变固然重要,但里面的诸多因素也极易损害农民的利益,同样应加强相关方面的立法和规范来加强保护农民的权益。
(二)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和家长制传统
封建等级观念是驻留在现在农村社会身上的一颗毒瘤,它与等级差别、权利优先的特权思想密不可分,深刻影响着农村社会中人们的某些行为。像在农村社会的继承中,嫡长子优先依然是长者们不变的思维:在很多农村地区,就餐时的座次也不分场合而实行绝对的等级差别,一人未到,全庭莫动。有时在某些特殊场合,我们这样做是出于对某些特定人的尊敬,但更多的时候是有些人用这一幌子来奉承他人,排斥其他人的利益,在人为地制造不平等。
家长制是等级观念的延伸的产物。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中,家长的权威依然是不可挑战的。作为下为的年轻人的思想和自由因此而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即使是最基本的权利,有时也难以保障,更何况教育和婚姻了。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站出来的大多是封建权威式的调停,封建式的伦理和正义,往往使矛盾愈演愈烈。
封建式的江湖义气己成为了某些农村社会中人们实行犯罪的思想工具,犯罪分子以此来煽动民情,贯彻私刑,进行所谓的集团中的“清理门户”,严重违反了社会公德和法律。更令人不可想象的是,还有众多的人在宣扬这一江湖义气,号召人们服从罪犯的领导。
有时当人们卷入刑事案件时,他们想到的绝不是什么法律规定,只有如何以同态的形式能实现他们的复仇才是他们所关切的,而现代的法律与这一封建习惯已渐行渐远,而恶罚观念在农村却依然存在,由此导致的法律在农村社会中不被相信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封建“私了”思想和传统的妇女操守观念
刑事案件之所以在农村中大量地私了,这一根源或许只能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了,当然受胁迫除外。一般情况下,某些案件适用私了也未尝不可,并且也可能会反映当事人的愿望和处理自己某些权利的自由。但像杀人、强奸等案件在农村中大量的私了,这对当事人来讲,可能是既积怨又无奈的选择。同一种情况,由于所持封建思想的不同,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但不管是导致私了还是同态复仇,却都是应改变的内容。
(五)封建男尊女卑思想观念
一直以来,男女不平等观念的存在和延续,使得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难以改变,女性的权益更难以保障,这对与我国宪法所确立的人人平等是个严重的冲抵,而在农村中的情况更不容乐观,它所导致的是整个社会对女性的鄙视。随着科技的进步,有重男轻女思想的人的求子梦想只需一点付出就能实现。近年我国男女出生比己达到了120:100甚至更高的程度七这也就意味着到2020年左右,将会有五六千万的男性将因为女性资源的缺失不能结婚,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这一情况还在加剧,因为在农村社会中重男轻女的现象普遍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男尊女卑的思想传统已经成为了农村社会法制建设中去封建化的首要对象。
(六)封建通关传统下的拜金主义和享乐意识
经济领域如果任拜金主义泛滥,就会使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诚信丧失,就会使诚实劳动得不到回报,使坑蒙拐骗、敲诈勒索者大行其道;政治领域如果盛行拜金主义,执政党和政府就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执政党的政权就有得而复失的危险:文化领域如果一切唯金钱至上,整个社会就没有了精神支柱,没有了凝聚力,社会发展就失去意义和价值。
如果封建通关传统下的拜金主义思想泛滥,具体在司法中,就连普通老百姓或许也知道使用金钱贿赂的重要性,助长无度的贪污腐败的发生。
享乐主义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的产物,原本是上层社会的专有权利,但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在占有一定财富之后欲望难抑,纷纷深陷其中。新消费主义便是直接的体现,“高生产和高消费处处都成了最终目的。消费的数字成了进步的标准。结果,在工业化的国家里,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的消费者。物品不是用来为人服务,相反,人却成了物品的奴仆,成了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享乐主义伴随人的炫富心理和攀比行为的流行,极易滋生腐败,扭曲人的品行,成为各种经济犯罪的诱因,它在现代社会又有了新的发展,并在经济发展得较好的农村地区也逐渐蔓延开来,值得警惕。
三、结语
综言之,去封建化在当前看来,己是非常迫切的要求。只有清除残存在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思想文化传统,才能给公平、自由、民主、进步和文明法治一个发展的空间。当然这个过程也要求自由、民主和公平等思想的同步发展,来填补去封建化后造成的人们思想中可能出现的真空状态。去封建化的对象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逐渐发展来的,要去除或改化它们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不从每个人的思想中加以改变的话,我们所倡导的法治终究是一句空话。同样农村中的法治化建设实现与否也最终决定了我们整个社会法治化的实现与否。
论文摘要本文从农村社会外围环境和农村社会自身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封建思想文化传统对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及其行为的影响所在,寻找农村社会法治建设中去封建化影响的切入点,为农村社会去封建化道路选择起点位置和要去封建化的对象目标.
尽管封建政权在我国消亡已有百年,但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文化传统在现代中国身上的烙印却依然鲜活,它触及的领域是全方面的:更由于我由农村社会的特殊复杂性,使得农村社会法治建设中去封建化影响成了一个持久而普遍的要求,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去封建化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找到农村社会中需要去掉其影响的那些封建思想文化传统。封建思想文化传统是一个统称的概念,泛指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各种意识、思想、文化和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各种行为模式、习惯和传统。它其中当然不乏各种真善和理性的文化和思想,而作为去封建化的对象,是指那些依然延生在农村社会中,成为了农村法治建设的障碍,与民主、进步和文明相对立的封建思想文化传统。
一、农村社会外围大环境中的封建思想文化传统及其影响
(一)封建功利主义思想
封建功利主义思想是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为官者和受功利主义教化的人们头脑中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它直接影响到作为社会个体的每一个人的行为。它往往使人们的行为趋于功利化,为了达到名利和私欲的目的,想方设法来规避不利、甚至是不惜赤裸地践踏法律,这样以来它就成了某些违法犯罪的思想根源。在农村社会上层的官员中,追求作为功绩化、政绩化的功利主义思想和行为大量存在,极大的阻碍了农村社会的正常发展和法治化进程。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恶圈土地,牺牲农村和农民利益搞城市发展:人为地限制司法等机关接访、接诉、甚至是干预司法来降低本地区发案率,以彰显社会和谐稳定:操纵媒体封锁消息,瞒报矿难、事故、恶性事件的发生和死亡人数等现象直接和某些官员出于保护自己的政治前途和经济利益相关联。他们的功利第一位思想造成了对农民利益的严重冷漠,而且在事实上也侵害牺牲了农民的利益。由于农民的特殊弱势地位和逐渐扩大的国家行政权力,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官员们的功利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如不加以控制,它所造成的农村社会问题将更加凸显和尖锐,近一年发生的多起群体性农民事件便与之不无关联。
(二)官本位及特权思想
在封建社会中,做官就意味着将拥有比普通老百姓更多的预期财富,更高的身份地位和更多的特殊权利。由于为官者和普通百姓对官的膜拜,整个社会形成了官贵民贱的思想,产生了贱民文化。官本位及特权思想越发展,贱民文化就越流行。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当今中国,这一思想及贱民文化现状却没有多少改变,更由于农村社会和农民的特殊情况,被灌输了贱民思想的他们甚至没有勇气来突破这一等级观念,行为做事时战战兢兢唯恐自己贱民身份的暴露,而这又进一步助长了官本位及特权思想的滋生和蔓延。
与官本位及特权思想紧密相连的是强权思想,强权思想往往又会导致强权行为。地位和身份上的优势,一般会让官员们行为时思考的是“我怎么怎么样,你们该怎么怎么样”,他们从意识中蔑视他人权利,藐视法律和国家,认为自己就是法律。加上农民的顺民思想,为官者在运用自己权力时通常也会呈一帆风顺之态,但有时也会有少数“刁民”会不为所顺,这些他们所谓的“刁民”也就当然成了他们强权打压的对象。由于“刁民”们冒犯的是他们的当官的尊严和权威,触及的是他们当官的利益,所以这种打压也就是来自他们对于自己官员身份、特权和利益的维护,而绝不是什么国家公共利益和司法的选择。
二、在农村社会内部,大量的封建思想文化传统余孽仍在活跃,这些农化思想意识成为了农村社会自身文明发展的障碍和农村社会法治建设道路上难以冲破的樊篱,当然也就成为了去封建化的对象
(一)农民阶级的顺民意识和守法传统
“公民”一词早己在我国使用多年,它贯彻的是一种平等和公平的思想,泛指所有生活在一国领域内的拥有该国国籍的人。同样在我国,公民这一概念当然也包括所有的农民,但要真正说道现阶段农村中的农民群体,这个弱势的群体,我想没有比“农民阶级”和“农民阶层”更合适的用语了。
我国社会的农民弱势地位这一现状由来己久,封建社会的贱民文化加上建国来长期的以牺牲农村利益来推动城市发展的政策传统,使得农民阶级早己习惯了自己的社会此等地位,他们安于现状,只要自己最基本的生存利益有保障,他们乐于接受来自各方面的要求和责任,因此他们一直被奉为最守法的阶层。
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去封建化首先要消除这一农化意识传统,以唤醒农民阶级的权利意识。顺民不违法固然是个好传统,但现在法治中的守法的高层次含义却是更加注重社会个体能够沿着法律的预设追求自己更多的权利,实现更多的自由和价值,这对于农民阶层来说,要真正实现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还有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最近社会上出现的文化封建复儒的倾向值得警惕,因为儒家文化中的大量封建思想和贱民文化绝对是要去封建化的对象。最近这些年出现的“农民工”、“民工流”、“农民流”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弱化了农民阶层的社会地位,成为新的去封建化对象。我国正处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加速,城市化对农村社会的转变固然重要,但里面的诸多因素也极易损害农民的利益,同样应加强相关方面的立法和规范来加强保护农民的权益。
(二)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和家长制传统
封建等级观念是驻留在现在农村社会身上的一颗毒瘤,它与等级差别、权利优先的特权思想密不可分,深刻影响着农村社会中人们的某些行为。像在农村社会的继承中,嫡长子优先依然是长者们不变的思维:在很多农村地区,就餐时的座次也不分场合而实行绝对的等级差别,一人未到,全庭莫动。有时在某些特殊场合,我们这样做是出于对某些特定人的尊敬,但更多的时候是有些人用这一幌子来奉承他人,排斥其他人的利益,在人为地制造不平等。
家长制是等级观念的延伸的产物。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中,家长的权威依然是不可挑战的。作为下为的年轻人的思想和自由因此而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即使是最基本的权利,有时也难以保障,更何况教育和婚姻了。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站出来的大多是封建权威式的调停,封建式的伦理和正义,往往使矛盾愈演愈烈。
(三)封建恶义与恶罚观念
封建式的江湖义气己成为了某些农村社会中人们实行犯罪的思想工具,犯罪分子以此来煽动民情,贯彻私刑,进行所谓的集团中的“清理门户”,严重违反了社会公德和法律。更令人不可想象的是,还有众多的人在宣扬这一江湖义气,号召人们服从罪犯的领导。
有时当人们卷入刑事案件时,他们想到的绝不是什么法律规定,只有如何以同态的形式能实现他们的复仇才是他们所关切的,而现代的法律与这一封建习惯已渐行渐远,而恶罚观念在农村却依然存在,由此导致的法律在农村社会中不被相信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封建“私了”思想和传统的妇女操守观念
刑事案件之所以在农村中大量地私了,这一根源或许只能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了,当然受胁迫除外。一般情况下,某些案件适用私了也未尝不可,并且也可能会反映当事人的愿望和处理自己某些权利的自由。但像杀人、强奸等案件在农村中大量的私了,这对当事人来讲,可能是既积怨又无奈的选择。同一种情况,由于所持封建思想的不同,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但不管是导致私了还是同态复仇,却都是应改变的内容。
(五)封建男尊女卑思想观念
一直以来,男女不平等观念的存在和延续,使得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难以改变,女性的权益更难以保障,这对与我国宪法所确立的人人平等是个严重的冲抵,而在农村中的情况更不容乐观,它所导致的是整个社会对女性的鄙视。随着科技的进步,有重男轻女思想的人的求子梦想只需一点付出就能实现。近年我国男女出生比己达到了120:100甚至更高的程度七这也就意味着到2020年左右,将会有五六千万的男性将因为女性资源的缺失不能结婚,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这一情况还在加剧,因为在农村社会中重男轻女的现象普遍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男尊女卑的思想传统已经成为了农村社会法制建设中去封建化的首要对象。
(六)封建通关传统下的拜金主义和享乐意识
经济领域如果任拜金主义泛滥,就会使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诚信丧失,就会使诚实劳动得不到回报,使坑蒙拐骗、敲诈勒索者大行其道;政治领域如果盛行拜金主义,执政党和政府就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执政党的政权就有得而复失的危险:文化领域如果一切唯金钱至上,整个社会就没有了精神支柱,没有了凝聚力,社会发展就失去意义和价值。
如果封建通关传统下的拜金主义思想泛滥,具体在司法中,就连普通老百姓或许也知道使用金钱贿赂的重要性,助长无度的贪污腐败的发生。
享乐主义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的产物,原本是上层社会的专有权利,但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在占有一定财富之后欲望难抑,纷纷深陷其中。新消费主义便是直接的体现,“高生产和高消费处处都成了最终目的。消费的数字成了进步的标准。结果,在工业化的国家里,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的消费者。物品不是用来为人服务,相反,人却成了物品的奴仆,成了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享乐主义伴随人的炫富心理和攀比行为的流行,极易滋生腐败,扭曲人的品行,成为各种经济犯罪的诱因,它在现代社会又有了新的发展,并在经济发展得较好的农村地区也逐渐蔓延开来,值得警惕。
三、结语
综言之,去封建化在当前看来,己是非常迫切的要求。只有清除残存在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思想文化传统,才能给公平、自由、民主、进步和文明法治一个发展的空间。当然这个过程也要求自由、民主和公平等思想的同步发展,来填补去封建化后造成的人们思想中可能出现的真空状态。去封建化的对象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逐渐发展来的,要去除或改化它们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不从每个人的思想中加以改变的话,我们所倡导的法治终究是一句空话。同样农村中的法治化建设实现与否也最终决定了我们整个社会法治化的实现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