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后求职无门 农民工读研后重做农民工
滕振国出生于河南汝州农村。高中毕业后,滕振国养过猪。卖过菜,还在火车站打过短工,一晃七八年过去了,生活没有多大改变。
为了养家,滕振国努力地种菜、卖菜。每天晚上,与妻子冯俊梅一起数自己一天的卖菜所得,是他最大的乐事。但这样平淡的生活让他觉得很无趣。婚后没多久。滕振国决定重新拾起书本,参加自学考试。他十分珍惜晚上不用干活的时光,时常学习到深夜。1996年,滕振国拿到了自考专科文凭,他欣喜若狂:“俊梅,我现在也是大学生了!我出去找份好工作,再也不用卖菜种地了!”滕振国高兴地把证书给妻子看。妻子摩挲着蓝色的毕业证书,跟丈夫一样高兴: “你还真考上了啊!今晚,我们多做几个菜。”说着,系上围裙就转身去了灶台。
不久,滕振国找到过去的中学同学,希望可以帮助联系一下,能否在汝州老家找到一份小学老师的工作,但是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远远超出了滕振国的想象。滕振国没能如愿。怀揣着文秘专业的文凭,滕振国到企业应聘时,却意外发现,企业要的文秘都是年轻漂亮的女青年,完全不是自己这样的男同胞。
在辗转了几个月,仍旧没有找到合适的体面工作后,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当初高考落榜的起点。每次见到丈夫空手而归,冯俊梅心疼的同时,也有着深深的失望。一次激烈地吵架后,冯俊梅气愤得烧掉了他的许多书。“读书,读书,有啥用?还不如好好种菜!”
这样一晃就到了34岁。从27岁成婚,到34岁到处打零工,读书的梦想被滕振国在心里渐渐封藏起来。
苦学三载,农民工里出个研究生
2002年夏天,滕振国的初中同学董遂强从江苏常州回乡探亲。生活困顿的滕振国得知常州有较多的工作机会,便想请他帮助自己介绍过去工作。
“强子,老哥的忙,你能帮上吗?”滕振国试探着问。
“行啊,年后,我们就一起去常州。”没想到董遂强回答得如此干脆。
腾振国如久困深山的大鹏,展翅飞向了广阔无垠的高深莫测的蓝天。在家乡的所有不快,都被搁在了往事里。从此,卖菜的生活远离了,家务琐事远离了,梦想会越来越近了。
2003年寒假,滕振国迎来了他的第一个不用出苦力的“体面”的工作机会: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后勤服务公司物业中心,他和其他农民工一样做了教学楼管理员,工资开始是540元。与四处漂泊打工的生活相比,这份工作虽然收入很少,却很稳定,住在学校的警卫室里,滕振国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管主教学楼,管理多媒体设备,不负责打扫卫生。哪位老师需要用多媒体,他负责去开。每天摸着这些设备,想象着自己坐在台下读书的神情,滕感到幸福无比。
不久,妻子也到常州来打工。
一次,艺术系老师吴锦川下完课后,发现滕振国在翻看一本理论著作,详细交谈后,他发现眼前这个朴素的农民工居然有大专学历证书。吴锦川问: “小滕,还想继续读书吗?”他诚挚地看着滕振国。滕振国顿了一下。说: “想,可是现实不允许啊!”
“有什么不允许的,这里工作不是很辛苦,正好可以在这里把以前丢失的东西找回来。不过,你丢了十多年的书了,能追上吗?”吴锦川关切地问。
其实。求学的焰火从没有熄灭过。 “能,没有什么难的。”说做就做,从2003年到2∞4年,不到一年的时间,滕振国倔强的自学精神很快帮助他通过了南京师范大学的文秘自考本科的10门功课。
2004年初,一个好的消息传来,专科学历就可以考研!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人都说考研是比高考还难的“国考”,仅仅外语就难倒一批人,但是滕振国不怕,如果说当时大专毕业,没能当上家乡的小学老师是学历低了的话,如果考上了研究生,学历就再也不是拦路虎了。滕振国单纯地想。
滕振国又开始转变计划,36岁的他决定“用5年时间考上研究生”。儿子对小朋友夸口说“我爸爸要成为研究生了!”小小年纪的他虽然不知道研究生是什么,但依稀却感到,这是个能改变家庭境遇的东西。
就是抱着改变命运的想法,在不足10平方米的卧室兼办公室里,滕振国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有时候,他甚至一连好几天都不出屋。为了省钱,他从来都舍不得吃肉。2005年的冬天,老北风一刮,天寒地冻,湖面上就结了厚厚的冰。滕振国从未见过这么厚的冰,但外界的寒冷却没能抵挡住内心求学的火焰。
2005年12月10日,滕振国一进家门,刚想打开书本坐下看书,见到妻子脸色不对劲。“振国,你儿子上学要钱,我们一个月寄回去的钱不够儿子花了啊!”看着妻子,想想儿子,滕振国感到一阵心酸。妻子冯俊梅这些年一直没舍得给自己添置一件衣服,一心为了自己的家。但是,想到自己的读书梦,滕振国还是艰难地开口了。。俊梅,这也许是我最后的读书机会了,考上了研,咱就有机会成为公家人,以后咱也会有好房子住了。”
“我答应你,这次如果考研不成功,就好好挣钱,”安慰了妻子一会,滕振国和衣躺下,一夜无眠。
42岁“高龄”求职,没人要
2005年,腾振国报考海南大学研究生,失利了。但是,面对并不大的差距。他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偷偷地瞒着妻子,2006年,再次报考了重庆师范大学。这次。生活意外地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他被录取了。拿到重庆师范大学寄来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一半是幸福,一半却夹杂着忧虑。但是不管怎样,滕振国觉得,今后可以生活得体面一些了,读书给了他的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得知丈夫真的如愿,妻子喜悦中却夹杂着更大的担忧:“考上了,也不要去上!”因为,一旦去上学了,原本在两地生活的一家四口将在3地生活,开支就是最大的问题。
但是,这是38岁的他最后圆梦大学的机会了!
滕振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成功,让自己一时间成了“名人”。11月16日,汝州市政府决定,在广大青少年及外出务工人员中开展向滕振国学习活动,还召开了学习滕振国先进事迹座谈会。受邀参加座谈会的滕振国拘谨又腼腆,断断续续地说着自己的打工故事。
滕振国顽强自学的精神无疑是教育学生的最好范本。2007年1月25日,汝州市委宣传部力邀滕振国到一中,二中及汝州部分中专学校讲感想,谈体会。望着台下黑压压的学生,穿着厚厚棉袄的滕振国感到手心冒汗,不知该从何说起,但自卑感却彻底消失了。同时,一些认为读书无用的家长把等待结婚或在外打工的子女重新送进了专业技术培训班或技校。
转眼研究生毕业了,滕振国找到汝州市的领导,但他们却告诉他,汝州市的行政事业单位暂时没有招录计划。即便有,他的年龄已经超过了标准,也不符合招录条件。
领导的话犹如晴天霹雳,打落了滕振国回家做公家人的梦想。这天晚上,他抱着被子坐在房间里,和满天星辰呆呆对望了一整夜。他发现,真正的自己已经丢了,现在的自己只是一个疲于奔命、为了饭碗而读书的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可怜人。这几年来,他的目光仅仅局限在如何多看书,多学知识上,并没有留意各种信息,也“没挣到钱”,滕振国内心后悔得千疮百孔。家乡的事业单位是去不了,想到自已曾在一中,二中做过报告,滕振国决定去学校试试。2009年12月份的一天,滕振国鼓足勇气来到汝州一中。
在校长办公室门口站了几分钟,滕振国终于轻轻推了推门,门轻微挪动一下后,他立刻像触电一样迅速把手收回。就在这时,门“吱扭”一声开了。早就注意到门口有些不对劲儿的校长猛然将门打开,和犹豫半天的滕振国四目相对。滕振国憋红了脸,说自己是来应聘的。校长听了,热情地把他迎进办公室。
滕振国刚做完自我介绍,校长就非常客气地表示欢迎他回家乡发展。滕振国双手把自己的履历递给校长。紧张地等待评价。校长认真地翻阅着,许久都没说话。“振国啊,是这样的。你的履历确实很丰富,但是你的专业是伦理学,到我们中学,不对口啊!而且,现在招聘都是要考试的,你的年龄超过了……”
滕振国又来到他做过报告的某中专学校。2007年,这里挂着横幅“热烈欢迎自学成才模范滕振国”,那场景仿佛就在昨天,可今天,滕振国在这里收获的是失望。
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4月,滕振国给国内的上百家企业投过简历,但都石沉大海。滕振国托关系找到位于汝州的天瑞集团,没去成;应聘神火集团,人家也嫌他年龄大……
从喜悦的高峰再次跌至谷底,三年时间,繁花似锦的研究生生活过后,滕振国感觉自己要重新回到打工生活的起点。
万般无奈下,滕振国找到了原来打工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后勤服务公司物业中心,集团领导得知他的困难后,接纳了他,人事关系不变,还是做以前的工作,工资和其他的工人差不多。
看到丈夫再次回到了就业的起点,做回了农民工,妻子冯俊梅感到惋惜的同时,更有着深深的无奈。“读书咋不管用了?”文化程度不高的她不能理解生活的再次变故。
生活还是原来的生活,什么也没有改变。
2010年8月25日,滕振国的境遇被媒体曝光后,厦门的一所民办学校表示愿意接纳他,滕振国希望,这次,生活会有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