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农村 新体育 新生活
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之一。经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到2007年底,所有行政村100%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其中苏南绝大部分村、苏中苏北部分村还增建了健身路径、室内健身房、棋牌室,乃至健身广场、体育馆等场地设施,在全国第一个高标准实现“村村有体育场地设施”的目标。
创新“四大机制”,提高组织程度
着眼民本民生,创新组织领导机制。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全面完成所有行政村的建设任务,“政府积极主导、层层负责,体育部门强力推进、狠抓落实”的组织领导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全省所有的市、县(市、区)、镇(乡)都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政府牵头,体育、宣传、农工、财政、建设、国土等部门参与,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落实经费保障,强化组织程度,加大推进力度;市与县、县与镇、镇与村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进度;分层分类召开动员会、推进会、现场会,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宿迁召开了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体育工作会议,迎难而上,后发快进。金湖县委书记亲自联系企业,帮助落实建设经费。太仓、靖江、沛县、如东、邳州、如皋、楚州、邗江、淮阴等地“一把手”主动挂帅,加强领导。其他各市、县(市、区)分管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邗江、射阳等地把2007年分别确定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年”、“农民健身工程年”。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顺利建成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省和各地体育部门负责同志经常深入村镇,解决实际困难,总结典型经验,指导面上工作。省体育局每年至少有一位领导到全省参加县级体育工作考核的县(市、区)调研,业务处室同志起码要跑过1/3以上的乡镇。近几年,体育部门在作风评议或年终考核中位次大幅前移,省体育局在省级机关政府组别得分排位一下子从第20名上升为第5名,是进步最大的部门。
着眼协调发展,创新统筹推进机制。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江苏的省情。省和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促面、滚动发展,典型引路、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顺利实施。2006年初,省体育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四类建设标准以及实施步骤、补助办法、考核体系等一整套方案,并明确要求,苏南地区以一、二类标准为主,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在普及中提高;苏中地区以二、三类标准为主,普及与提高并重;苏北地区以三类标准为主,先普及再提高,首先以乡镇为单位整体推进。同时,提倡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增建当地群众喜爱的其它体育场地设施。在昆山、张家港、江阴、江宁、常熟、武进、太仓等地,往往是“镇(村)标”高于“县标”、“县标”高于“市标”、“市标”高于“省标”。
着眼普惠公益,创新多元筹资机制。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需要巨额资金投入,钱从哪儿来?各地通过“器材捐赠、镇村(企业)出地、村民出工、财政支持、社会赞助”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经费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体彩公益金捐赠。省体育局从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引导资金,按苏南、苏中、苏北分别补助每个行政村3000元、4500元、5000元,并要求市、县体育部门用本级体彩公益金作1:1配套。二是财政投入。两年来,县、镇两级政府财政投入6.8亿元,占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总投入的41.7%,真正承担起了建设主体的责任。三是社会赞助。各地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投资(工)兴办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局面。
着眼务实落实,创新督查指导机制。各地按照省政府2007年100%行政村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要求,紧扣时间节点,建立健全责任制,加大督查指导力度。一是建立督查指导小组。由体育部门牵头,财政、监察、宣传、审计等相关部门参与,抽调专门人员,负责工程的建设指导、资金审计和检查督办工作。二是深入基层督查指导。各级体育部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镇村一线,现场办公、实地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三是建立周报月报制度。省体育局编印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工作简报》,及时将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向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通报,并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四是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各地按照省体育局的要求,所有器材必须通过政府招标采购:在篮球架、乒乓球台显着位置公开管理人员姓名和报修电话;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后,必须在当地媒体、政府网站上进行公示,增加工程建设透明度。
狠抓“四大环节”,强力推进实施
为了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从一开始,省体育局就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和利用,坚持建管用并举,重点把握好“四大环节”:
立足长远,精心抓好工程规划。各地以城乡规划全覆盖为契机,创新思路,因地制宜,认真做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规划和选址工作。基本做到了三个紧密结合:一是与镇村规划调整紧密结合。主动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列入镇村规划调整方案,把农村体育场地建设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在规划选址时就充分考虑场地建成后的使用和管理,既便于农民群众使用,又有利于安全管理。二是与乡镇、行政村、小学撤并紧密结合。抓住乡镇合并、行政村合并、中小学校合并的契机,或利用撤并后的乡政府、村委会原办公场所和村小学、镇中学原有校舍,翻旧出新;或结合新建设的中小学校、村委会办公场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既节约了土地又节省了资金。三是与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紧密结合。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成为集体育、文化、教育、卫生、娱乐、集会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真正实现一场多用、一室多用,发挥综合效益。
坚持质量,切实抓好工程建设。省和各地体育部门坚持质量第一,强化过程控制,严把“四关”。一是把好建设标准关。编制了《江苏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指导手册》,对建设标准、工艺要求、操作程序、关键环节、时间进度、技术指标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二是把好器材采购关。所有器材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省体育局着重制定器材质量标准,严格审查器材厂家资质。各市、县体育部门组织政府采购,确保采购的器材价廉物美、坚实耐用,经得起群众和时间检验。三是把好工程质量关。各地严格体育场地建设质量责任制,对工程建设实行全过程管理,确保把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成优质工程、放心工程。四是把好工程验收关。省体育局要求各地严格把关,县级体育部门对所有的行政村进行普查,要求一个不能漏;
省、市两级体育部门进行抽查,要求一个不能差。
建章立制,努力抓好工程管理。各地在建设的同时,就十分重视管理跟进,大部分县(市、区)将乡镇文化站改为文体站,或增挂全民健身中心或体育活动中心牌子;有的县(市、区)在乡镇明确体育专管员,在行政村明确体育协管员;各镇、村基本上都建立了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制度,有的以村委会为主,有的由体育健身组织负责,有的由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有的由村妇女主任牵头,有的由热心的体育爱好者主动包干,制度上墙,责任到人。
丰富活动,着力抓好工程使用。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省和各地体育部门在抓“建起来”的同时,十分注重“用起来”、“管起来”、“热起来”,开展了一系列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村与村、镇与镇、县与县之间的友谊赛、邀请赛热火朝天,基本上做到了天天有锻炼、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季季有交流、常年不断线、阶段有高潮。全省业余篮球联赛、业余乒乓球联赛,各地积极参与,选手踊跃报名,持续八九个月,数万人参赛。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宿迁、淮安等地先后开展了村级篮球赛、乒乓球赛。体育锻炼正成为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四大变化”,建设成效初现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作为提高农民健康素质和幸福指数的惠民工程,看得见、摸得着,投资少、见效快,不仅较好地满足了富裕起来的农民的健身需求,而且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悄然变化,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建设更加自觉。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启动初期,少数人还存在着“劳动可以代替锻炼”、“农民不需要健身”、“现在建,太超前”等模糊认识。省和各地体育部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宣讲政策、了解民意,充分认识到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国家有要求”,“农民有需求”,“体育部门有条件”。省和各地还十分注重用典型说话,通过到已建好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示范村学习考察、比赛交流,让大家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学有方向、干有目标。许多县、镇的基层干部参观后深有体会地说:“早建晚建迟早要建,迟建不如早建,早建早得益”。观念一变万事变,思想一转天地宽。各地真正从“被动建”变为“主动建”,从“消极建”变为“积极建”,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各地纷纷将原计划五年完成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两年内完成,许多县、镇一年就完成了建设任务。无锡、镇江2006年率先完成了全市的建设任务。许多地区不仅按照国家和省定标准建设,完成“规定动作”;而且还主动加压,完成“自选动作”,更好地满足了农民健身需求。
生活更加文明。体育场地设施建在家前屋后,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健身活动,悄然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方式。“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现代生活理念过去只是在城里人中流行,如今在农村也广泛传播。“个人少受罪,家庭不受累,省了医药费,有益全社会”的健康理念正成为农民的自觉追求。体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介入农民的生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农民的欢迎和喜爱。新农村、新体育、新生活,健身正成为新农民衣、食、住、行之后的第五生活要素,成为文明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很明显的是,这两年在全省农村,摸牌的少了,摸球的多了;打架的少了,打球的多了;比酒的少了,比球的多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后,很多地方的农民对小康社会的知晓度、满意度有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环境更加优美。各地坚持节约优先、环保优先,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村容村貌整治相结合,充分利用荒地荒坡、废弃水塘、闲置房屋,或填平,或翻修,因地制宜,综合整治,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地脏水臭问题,又建成了体育健身设施,美化了村容村貌,使农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显着改善。武进区村西村只花5个月就将一片臭水塘变成了环境优美的健身活动中心。镇江等市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纳入精神文明示范村考核内容,纳入农村“双清双美”和环境整治活动的评比内容,努力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成为农民乐同,成为村镇最美丽、最热闹的地方。参加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爱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秩序日益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努力把家园建设得天更蓝、山更秀、水更清。
发展更加协调。各地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作为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健康水平、提升文明素质的重要社会事业,与城乡规划全覆盖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农村新五件实事等结合起来,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不仅促进了城乡体育、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增强了农民身体素质和生产经营、就业创业能力;而且带动了村镇的整体规划,改善了农村发展条件和生态人居环境,提升了农村发展的软实力。通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还推动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铺设的是场地,安装的是器材,而连接的是心灵,传递的是快乐,感受的是幸福。走遍江淮两岸,我们看到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将亲民、便民、利民理念变为真实而生动的生活画卷,把星罗棋布的村庄变成了一个个农民的健康乐园。从乡亲们脸上绽开的笑容,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新体育、新生活的美好图景。
上一篇:浅谈邮政储蓄资金支持农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