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术资本主义研究
世界历史上册四、五、六单元讲述的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世界近代史的内容。它大致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线索为主,辅之以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其中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这条线索贯穿始终,是教材最主要最关键的部分。这三个单元的知识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从考查的题型看,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均有涉及,所以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全方位、多角度联系对比,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挖掘。
作为高校与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产物,学术资本主义意味着学术能成为一种资本,学者可以利用学术创造经济、社会价值。学术资本主义影响了大学的传统理念和治理结构,引发了大学的系统变革。尽管学术界对学术资本主义不乏争议,然而更多的学者认为学术资本主义的不但存在,而且已开始蔓延。
利用中国知网(CNKI)以“学术资本主义”为篇名或关键词检索。截至2015年6月,CNKI共收录相关文献88篇,其中学位论文5篇(博士论文1篇、硕士论文4篇)。从发表时间来看,主要集中在近5年,2007年2篇,2009年和2010年各5篇,2011年16篇,2012年13篇,2013年和2014各19篇,2015年8篇。从研究机构和作者来看,排前三的机构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8篇),武汉大学(6篇),东南大学(5篇)。发文较多的作者有东南大学张静宁(5篇),武汉大学殷朝晖(3篇)和华中科技大学丁亚金(3篇)。从发表期刊来看,主要集中在教育类期刊,核心期刊比例高达51%,其中《江苏高教》占8篇,《高教探索》占7篇。本文将从3个方面就国内学者对学术资本主义的研究进行梳理。
一、学术资本主义的由来和内涵
(一)“学术资本主义理论”的由来
美国学者斯劳特和莱斯利的《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1997年)一书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4国公立高校为例,首次系统阐述了“学术资本主义”的概念、成因、理论依据和结果等,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学术资本主义理论的经典文献。斯劳特等人将“院校及教师为确保外部资金的市场行为及类似市场行为”界定为学术资本主义 [1]。根据这一概念,高校专利的获得及转让和使用、联合办学、校企合作、捐赠基金等均属于学术资本主义范畴。随后,斯劳特和雷兹又出版了《学术资本主义与新经济:市场、政府和高等教育》(2004年),重点关注市场导向的大学行为和大学能力提升的内在关系。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学术资本主义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斯劳特等人的学术资本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有的学者还针对斯劳特《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一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解读(潘发勤,2009;李木州,2011;肖绍聪,2012;唐俭欣,2013)。
学术资本主义的产生既有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也有自身发展的内部要求。斯特劳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从经济全球化和政府政策的角度分析学术资本主义的产生原因。朱丰良(2012)博士论文对斯特劳的学术资本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和重构,认为学术资本主义产生的首要原因不是政府削减了高等教育经费,而是由于知识的指数型增长导致资源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2]。
(二)学术资本主义的内涵
国内对学术资本主义的内涵理解不同,褒贬不一。除了认为是一种理论外,也有学者认为是一种管理模式、一种理念或一种现象等。如王正青(2009)认为“学术资本主义是一种市场导向的知识生产与转化方式,是一种基于专业化理念的大学组织与管理模式,是一个影响大学及其成员身份定位的文化系统”[3]。易红郡(2010)认为“学术资本主义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已经成为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4]。也有学者强烈批判了学术资本主义,如李涛(2011)把学术资本主义比喻为“一场被资本意淫的政治狂欢”,阻碍了学术创新,导致文化也成为一种伪学术制造的时尚工业[5]。陈志利(2011)认为“学术资本主义是学术与资本畸形的婚前体验”,偏离了“人的发展”的目的,脱离了大学的本真[6]。
二、学术资本主义对大学的影响
相对于学术资本主义内涵的论争,关于学术资本主义会给大学带来什么影响的话题更受到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
(一)学术资本主义对大学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些学者认为大学不是企业,学术资本主义的市场化冲击了大学文化传统,影响了大学的学术至上、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如杨东平(2014)《大学之道》一书,分析了学术资本主义的市场导向伤害了大学自由,影响了大学的学术生态[7]。余小茅(2011)从一个人文学者的角度呼吁要理性面对学术资本主义的扩张,捍卫大学精神,坚守学术的高贵品质[8]。王英杰(2012)认为学术资本主义和大学行政化的叠加造成了大学文化传统和价值的失落[9]。叶晖(2012)从知识论的视角对学术资本主义进行了解读,认为“应用研究不能代替基础研究,职业训练不能代替通识教育,科学专利不能代替公共传播”,学术资本主义是对大学核心使命的冲突[10]。董志霞(2013)分析了学术资本主义对“学术至上”、“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传统理念的侵袭[11]。
也有学者持不同态度,认为学术资本主义与大学传统并不矛盾,如李宁(2014)认为学术资本主义加速了知识更新和成果转化,进入市场并不意味着放弃传统的学术信念,学术资本主义是消融象牙塔与社会之间壁垒的积极形式之一[12]。
(二)学术资本主义对大学治理结构的影响
一些学者认为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大学应该走出象牙塔,有责任利用知识为社会服务。学术资本主义对大学的治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使高校更加紧密地适应知识经济的变革。如温正胞(2011)认为“创业与创业精神正在成为大学价值体系的新元素”,学术资本主义引发了大学组织结构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大学在向创业型大学转型[13]。丁亚金(2012)认为面对学术资本主义,大学应分享治理权,构建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大学治理模式 [14]。谢艳娟(2014)认为学术资本主义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合法性,扩大了大学治理结构的“市场”主体,推动内部治理矛盾转移到外部治理矛盾,拉动着治理权力向治理结构顶层和基层延伸[15]。
学术资本主义不仅打破了校内学科专业发展的平衡状态。同时,高校之间也容易热门专业重复设置,缺少特色。徐斯雄(2011)通过对近5年高校的专业设置数据的统计指出:“学术资本主义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专业设置的趋同,还削弱了基础理论的研究,弱化了大学的人文教育。”[16]
(三)学术资本主义对大学学术研究的影响
无论是学校层面出于办学经费的考虑,还是因为教师个人经济收入的驱动,市场化对学术研究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对整个学校的学术发展都有影响。刘爱生(2012)认为面对“求是”或“求利”,中国大学的学术研究一边倒地偏向“求利”[17]。易红郡(2010)认为,在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不仅大学优先关注的研究领域发生了改变,学术研究的操作方式、主导价值观,乃至其核心理念都发生了变化”[18]。唐晓玲(2009)认为“学术资本主义对大学科研的发展格局、科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以及科研人员的身份定位都产生了影响”[19]。张静宁(2013)介绍了美国学界把学术资本主义纳入教师学术评价体系的争议,认为中国需要接纳市场对学术的引导,减轻政府对科研的强势管理[20]。
(四)学术资本主义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学术资本主义直接造成了教师的收入差距,从而间接改变了其角色、地位和价值观。钱志刚(2013)认为学术资本主义使大学教师角色从学者转变为创业者。参与学术资本主义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了教师的地位,教师的价值观也从知识导向转向了市场导向,导致了不同学科、任务和资质的教师群体的分化[21]。张静宁(2014)基于建构主义分析,认为学术资本主义并没有危及教师的学术身份,其赋予了学术身份全新的内容,教师能在新的情境中做出判断并积极应对[22]。孙冬梅(2010)认为高校教师“正逐渐摆脱以‘学术研究’价值观,转向以‘学术研究’价值观为主导, 同时关注社会服务、经济发展、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多元化’价值体系” [23]。
学术资本主义对学生的入学机会、师生关系和就业创业等也产生了影响。张萍(2013)认为学术资本主义增加了学生的入学和留学机会,转变了学生的角色和师生关系,提供了更多创业和研发机会[24]。王艳(2014)认为学术资本主义使学生从单纯的学习者变为核心顾客,师生关系也转变为“师徒”关系,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25]。龚雪(2012)结合问卷调查,认为学术资本主义作为市场化的知识生产模式对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产生了影响[26]。殷朝晖(2014)分析了学术资本主义视域下的美国研究生创业生态系统,认为学术资本主义转变了美国研究生的角色,为其创业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27]。
三、学术资本主义的应对策略
尽管存在争议,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学术资本主义已成为一种趋势,应以中立的态度理性认识,通过政策导向平衡市场与大学的关系,避免大学过于商业化。
(一)理性认识学术资本主义
钱志刚(2013)认为,学术资本主义视域下的大学不可能完全生活在象牙塔内,但也不能成为纯粹追逐利益的机构。“学术资本主义的目的是在促进知识转化服务社会的同时更好地反哺大学自身,不能以手段代替目的”[28]。张维红(2011)认为学术资本主义的争论归根结底是大学价值是否中立问题。学术资本主义是大学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无奈选择,或许能成为解决目前中国高校经费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29]。
不同于西方大学,中国大学尚未形成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大学传统,却深受“官本位”传统文化影响,又要直接面对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冲突,面临的挑战更大。王凌峰(2014)认为,中美学术资本主义现象相同,但原因却有很大不同。中国大学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过于行政化,不完善的考核机制对人文学科和基础研究带来的负面影响远高于市场冲击[30]。
(二)建设创业型大学
面对学术资本主义的新语境,大学应如何通过变革寻找平衡点。“创业型大学”是与“学术资本主义”紧密联系的另一个核心概念。一些学者提出了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变革之路。如温正胞(2009)认为创业型大学已成为大学新范式,“以学术资本主义为内在动力的创业型大学以其独特的组织特性,宣告了大学与社会新型关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31]。苏晓华(2011)认为创业型大学的诞生和发展是部分大学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并分析了市场化生存模式[32]。刘叶(2011)认为建立学术导向的欧洲创业型大学模式应成为中国大学的理性选择[33]。
建设创业型大学不限于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也可以尝试。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学校开始建设创业型大学或成立创业学院,如福州大学、内蒙古大学、浙江农林科技大学、义务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2013年10月,浙江农林大学承办了一次全国性的关于创业型大学建设的高峰论坛。教育部马陆亭、浙江大学邹晓东、浙江农林大学宣勇和付八军等专家学者在会上讨论了学术创业的问题,肯定了创业对学术的价值,认为创业是激活高校学术的心脏。厦门大学邬大光认为创业型大学现象本身就是一种理念和精神,也是一种制度和机制,还是一种文化和生态,更是一种可操作的行为[34]。不同国家的创业型大学具有不同的特征,创业型大学的本土化研究和建设刚起步,任重而道远。
四、研究的启示和展望
国内学者对学术资本主义研究涵盖了国外相关理论的解读、学术资本主义的具体影响后果和应对策略3个方面,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现有研究的启示
1研究视角:学术资本主义理论的借鉴和批判并存
不管把学术资本主义作为理念、现象还是模式,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学术资本主义已经存在或成为必然趋势,对学术资本主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判断和立场选择上。学者们主要借鉴斯特劳的学术资本主义理论研究框架,对学术资本主义进行丰富和拓展研究。我国学者对学术资本主义经典理论的研究已经从照搬转为批判性反思。朱丰良(2015)系统梳理了“学术资本主义理论”、“知识生产模式理论”、“企业型大学思想”、“高等教育商业化思想”、和“创业型大学理论”5大学术资本主义研究流派的主要观点,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学术资本主义,拓宽了学术资本主义的研究视角[35]。
2研究内容:学术资本主义的本土化思考不足
国内学者对学术资本主义的研究以介绍西方理论,借鉴西方国家大学变革为主,重介绍轻比较。也有学者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分析了学术资本主义和行政化对当前高校的双层影响,不断反思中国学术资本主义现象的深层原因。总体而言,结合中国实际对学术资本主义进行深入研究的甚少,国内学者更多的是在默认学术资本主义存在的前提下,开始把研究焦点转向寻找大学在新时代的变革之路,如创业型大学的研究和实践成为近两年的研究热门。
3研究方法:定性思辨分析为主,实证研究不足
国内学者对学术资本主义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宏观问题定性分析的层面上,以理论思辨为主,缺乏实证研究。目前尚未有关于教师和学生微观层面的调查研究,也没有学校中观层面的案例调查。
(二)研究展望
在学术资本主义问题上,迫切需要加强中国的本土化研究。诸如以下问题中国高校学术资本主义的具体影响有哪些?面对创业成功率低的客观事实,中国学术资本主义的风险又由谁承担?除了增加市场创收,还有没其他途径解决中国高校的资金不足问题?中国高校的去行政化道路坎坷,高校如何立足国情,从自身建设出发积极应对学术资本主义带来的挑战和机会?建设创业型大学是高校的必然选择吗?学术资本主义本身无对错,不同的利益会有不同的立场,重要的是如何把握其内在影响机理,利用其为高校自身和社会发展服务。尽管中国高校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然而办学资金紧缺问题也很普遍。高校不能只依赖政府,应该自谋出路。除了建设创业型大学,学术资本主义可以迫使高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未来高校之间的联盟和资源共享将是必然趋势。数字化的学习资源以其便利性和经济性,必会成为高校的重要选择,进而还会带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这些都有待后续研究和思考。
作者:郑琼鸽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2期
上一篇:学术资本主义研究流派的批判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