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青海西宁发表论文

青海西宁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青海西宁发表论文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是集青海省五大农作物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的综合农业科研所,也是全省最大的农业专业技术研究所,建所历史已达50余年。主要开展农作物遗传资源、农作物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设有小麦研究室、马铃薯研究室、青稞研究室、蚕豆研究室、豌豆研究室、品种资源研究室、旱作农业研究室、成果转化研究室、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西宁)分中心等9个专业研究室(中心);青海省马铃薯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稞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现有在职人员45人,其中: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19人(其中正高职称的6人、副高职称的13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的9人、其他人员3人。有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5人、大学本科17人、其他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青海省级优秀专家1人,青海省级优秀专业人才1人。2004—2009年间作物所曾先后5次荣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先进集体称号,5次荣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先进党支部称号,4次荣获青海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8年荣获青海省创建学习型组织“标兵班组”称号;2009年获青海省政府颁发的“青海省模范集体”称号。2006年在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研究、开发能力”综合评估中,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居青海省35个研究所首位。多年累计取得国家和省级科研成果175项,有33项成果获得各级奖励。其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奖25项,其它奖励5项。其中“十五”以来我所培育农作物新品种29个,获奖成果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农业部丰收计划奖三等奖1项。 “十五”以来累计获得国家和省级科研成果40项,有12项成果获得各级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奖9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四等奖2项),其它奖励3项,这些科研成果尤其是一些优秀科研成果如小麦品种 “青春38”、“青春39”、“青春40”;蚕豆品种“青海9号”、“青海10号”、“青海11号”、“青海12号”、“青海13号”;豌豆品种“草原12号”、“草原24”、“草原25号”等系列新品种;马铃薯品种“青薯168”、“青薯2号”、“青薯6号”等系列新品种;青稞品种“昆仑164”、“昆仑12号”、“昆仑13号”等,这些成果的取得和推广应用,在我省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4——2008年间,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丰硕成果,重大农业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农业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积极进展。2004年青薯2号马铃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历史上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所获得的国家级奖项;同年草原276豌豆新品种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青海10号蚕豆新品种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青海11号蚕豆新品种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2010年获得各类省部级科研成果20项。作物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0%。农业科技进步的丰硕成果,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有力推动了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是青海省从事马铃薯、球茎花卉及野生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的主要科研单位之一,下设植物病毒检测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马铃薯高山实验站、抗旱生理研究室、植物脱毒技术研究室、科管科及开发科。生物所主要从事马铃薯育种、植物茎尖脱毒、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脱毒植株苗、植物病毒检测、植物蛋白质分析等研究工作。现有各种大、中型实验设备40多台(套),价值人民币1200多万元。主要有大型超净工作台、大型高压消毒锅、超低温冰箱、冷冻高速离心机、荧光显微镜、全自动紫外分光光度计、96孔自动洗涤机、ELISA读数仪及面积1300平方米的全自动温室等。现有职工16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8人,助理研究员5人。研究所主要从事马铃薯育种、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病毒检测、盐湖微生物研究等工作,实施完成省、部、国家级农业研发项目27项,获得省科技成果4项,其中科技成果“马铃薯脱毒与繁育技术研究”荣获2007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引进和培育马铃薯新品种3个,其中抗旱、优质、高产新品种青薯9号申请国家品种权保护并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申请国家专利1项。1992年“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研究”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实施欧盟援助“青海马铃薯发展项目”,从国外引进先进仪器设备60多台套,组建了“青海省马铃薯脱毒中心实验室”;2003年完成了农业部种子工程项目“青海省马铃薯脱毒中心建设”,现已达到年繁殖脱毒试管苗达120万株,年生产微型薯250万粒的能力;建立有县级原原种繁殖基地300亩;高山原种繁殖基地2000亩,可年生产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约4000吨。另外,经过多年的努力,在2007年选育出抗旱优质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该品种的推广,将大大改善我省马铃薯的品种结构,进一步提高我省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从而促进西部地区马铃薯产业向高产、优质、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现正实施的项目有农业部跨越计划“抗旱优质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试验与示范”、农业部行业专项子专题“马铃薯旱作节水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星火计划项目“青藏高原脱毒马铃薯种薯标准化服务和技术开发”、省科技厅“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及“大蒜脱毒技术研究及应用”等项目,另外研究所所长为农业部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008-2011年度到位科研经费1200多万元,为研究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研究所通过项目的顺利实施,为青海省的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青海省的马铃薯生产水平更上了一个台阶,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使青海省在马铃薯品种选育、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鉴定、脱毒苗快繁、原原种生产、种薯基地建设和新品种推广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技术成果,使青海省在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及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同时,为了进一步研究开发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资源,研究所在紧紧抓住脱毒马铃薯这个优势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研究开发领域,开始着力研究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物技术研究所机构设置 所设科室 科室工作内容 负责人 植物病毒检测中心 病毒检测与质量认证 周 云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基因工程技术研究 杨永智 马铃薯高山实验室 原种繁殖、资源鉴定 叶广继 抗旱生理研究室 植物抗旱机理研究 王 舰 植物脱毒技术研究室 脱毒技术研究及利用 蒋福祯 科管科 科研项目组织与管理 周 云 开发科 品种示范推广、种薯销售 贾 豪 科研团队:团队人员共19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7人、博士学历2人、硕士学历6人,博士生导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杜德志,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油菜改良青海省春油菜分中心主任、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油菜学组副组长,《中国农业科学》和《西北农业学报》编委;主要从事春油菜品质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先后主持培育出了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7个(青杂1~7号),这些高产优质的油菜杂交种累计推广面积约1900万亩,种植区累计增收约18亿元,并从根本上改善了种植区农民食用油的品质,其中青杂1号和青杂2号先后获得了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荣获首届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研发条件:拥有品质分析、小孢子培养、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共4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超过了300m,有科研试验地30亩、活动网室10亩、温室384m、晒场1000m、种子仓库495m、挂藏室400m,拥有国内最大的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年制种面积近1万亩。研究成果:建立了成熟的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并广泛应用于育种亲本的快速创建和遗传群体构建;建立了SSR、AFLP和SRAP三种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应用这些技术开展了油菜育种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品种指纹图谱构建、杂交种纯度快速鉴定,优良性状的分子标记开发或基因定位等研究;利用白菜型油菜与甘蓝进行杂交人工合成了一批甘蓝型油菜资源,利用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选育出了一批新型特早熟甘蓝型油菜资源,拓宽了甘蓝型春油菜的遗传基础;先后培育出了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杂交种7个,其中青杂2号是春油菜区主栽品种,年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早熟品种青杂3号比青油241增产40%左右,基本替代了白菜型油菜青油241,是青海、甘肃两省海拔2750-2900米的油菜主栽品种;青杂5号连续两年(2008-2009)被农业部定为全国油菜主导品种之一,年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青杂6号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比对照青杂2号增产10%左右,适合在整个春油菜区种植;早熟品种青杂7号2009年通过省级审定,比对照青杂3号增产7%左右,适合在青海省海拔2750 -2950米的油菜产区种植。对外交流与人才培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著名油菜研究单位在科研、品种选育与推广、研究生培养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29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5篇;已培养了硕士研究生30余人,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25余人、硕士研究生34余人。 一、基本情况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是青海省园艺科研的核心单位,主要开展蔬菜种质创建、新品种选育、设施高效栽培技术、蔬菜安全生产,以及蔬菜遗传多样性和生理生化研究,是青海省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宗蔬菜技术体系西宁综合试验站、青海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青海省园艺品种中间试验站的依托单位。下设育种研究室、栽培与生理生化研究室、菊芋研究开发中心、种质资源研究室等专业科室。现有在编职工18名,专业技术人员15名,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8人。硕士学历8人。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现有试验基地120亩,日光节能温室22栋,塑料大棚5座,晒场800 m,办公室200 m;实验室450m,并配备有相关的仪器设备。二、工作情况简介园艺研究所立足青海高原的气候和资源特点,在蔬菜品种选育、保护地设施建设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以及蔬菜安全生产及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和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以来,园艺所共承担国家、省部及其它各类科研课题65项,取得省级科研成果37项,发表论文108篇,选育蔬菜新品种7个,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我所各项蔬菜科研工作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成为我省蔬菜科研的先头军,引领全省的蔬菜科研不断进步,为青海省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三、现有技术基础1、种质资源及品种选育已经建成青海省蔬菜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22个科,35个种类,共3500余份蔬菜资源,其中包括辣椒资源600余份,西葫芦500余份,菊芋300余份,葱60余份,甘蓝40余份。应用系统选育、有性杂交、辐射诱变等技术开展蔬菜新品种选育工作,审定青线椒1号、2号线辣椒品种,青芋1号、2号、3号菊芋品种,大通鸡腿葱品种,青甘1号甘蓝品种等蔬菜新品种7个。正在向西葫芦、菜豆、大白菜等蔬菜育种拓展。相关分子育种工作也已起步。2、蔬菜高效栽培技术针对青海省冬季低温而持续时间长、气候冷凉、环境洁净等特点,开展蔬菜高效栽培技术和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展有机生态型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研究,优化筛选主栽蔬菜的基质配方,制定相关技术标准;针对青海省辣椒、黄瓜、番茄等设施蔬菜以及线辣椒、大蒜等特色露地蔬菜,开展蔬菜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形成安全高效的蔬菜生产技术;引进黄瓜、番茄、辣椒等蔬菜新品种50余个,开展蔬菜新品种丰产性、适应性等方面的筛选试验与示范,为青海省的蔬菜品种更新换代提供技术依据。3、菊芋技术研发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是国内首家系统开展菊芋研究的单位,主要开展菊芋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生长发育规律、栽培技术、栽培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截至目前,已收集、引进和创建菊芋种质资源400余份,创立了国内最大的菊芋种质资源库;选育青芋1号、2号、3号、4号菊芋新品种4个,其中青芋2号菊芋已经成为我国菊芋的主栽品种,并建立起国家级菊芋标准化示范区;取得研究成果12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编制菊芋地方标准8项,发表学术论文32篇。开展的菊芋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菊芋抗旱生理、果聚糖代谢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正在开展菊芋植物DUS测试技术研究,初步筛选出了可用的菊芋DUS测试性状和标准样本,同时建立了稳定可靠的菊芋ISSR-PCR反应体系,为菊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四、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依靠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西宁综合试验站以及青海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已经建成蔬菜产业技术转移中心1个,下设育种、植保、土肥、栽培、设施设备等5个功能室;另外在乐都、平安、互助、湟中和大通县建立了产业技术推广中心。已形成具有省级专家与骨干技术人员16名、县级专家与基层技术人员100名,连接示范户20000户的高效示范推广体系;建立起以新品种选育、新品种引进筛选、栽培技术研究、新型设施设备展示示范、新技术引进熟化为主要功能的京青合作蔬菜试验示范基地,引进示范各类蔬菜新品种,接待省内外专家参观指导,培训农民和各类科技人员;同时,在黄河谷地地区的贵德县建立以蔬菜良种繁育技术试验为主要功能的基地50亩,主要开展辣椒、甘蓝、西葫芦、菠菜、萝卜等蔬菜种子的繁育与制种技术研究;在海西州德令哈市开始着手建立非耕地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五、学科建设本学科为青海大学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三个重点专业方向之一,2010年获批建立“青海大学高原蔬菜遗传与生理科研创新团队”,2011年获批建立“青海大学园艺作物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教学科研团队”。同时,园艺所承担着青海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及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截至2012年5月,已经培养遗传育种硕士研究生4名,在读硕士研究生9名(包括作物栽培硕士生2名)。实验室还为青海大学农学系、生科系本科生提供毕业论文研究实习条件,每年协助培养本科生3-4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创建于1955年,是专业从事农作物有害生物研究与防治的社会公益性省级科学研究机构。现有在职工18人,其中科研人员17人,财务人员1人。在科研人员中,有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5人、高级实验师1人、助理研究员6人、研究实习员2人。全所设植物病害研究室、农业昆虫研究室、杂草科学研究室、作物抗性鉴定中心、生物防治研究室和农药研究室6个研究室(中心)和管理科共7个部门。1990年以来我所共承担国家 、省(部)级攻关课题,国际合作项目及其它来源研究课题36余项,课题登记成果20余项,其中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1项、国内领先水平2项、国内先进水平6项。《青海省地方标准》登记成果19项。获奖成果1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农业部二等奖一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其它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其中在国际刊物上发表20余篇,获省级优秀学术论文奖17篇。编写著作一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还是农药部农药检定所指定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认证单位。 一.基本情况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是全省土壤资源、土地利用、肥料研究、测试分析、耕作制度、土壤微生物和食用菌以及农化科技服务的专业研究机构。建所五十多年来,共承担各类研究、开发项目百余项,其中获奖成果2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要成果有青海土壤图勘察绘制,柴达木盆地盐碱地改良,荒漠灌区快速经济培肥技术及其理论研究,灌区退耕撂荒地复苏利用技术研究,化肥经济施用技术研究,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和成果开发示范推广,温暖灌区轮作与复种制度研究以及土壤薄层整段标本制作等科研成果。农作物专用复混肥研究与开发、土壤微生物利用研究、中-加项目土壤养分资源及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和食用菌种引选及栽培技术研究这些成果已成为农业增产增效主要措施,也为青海省农业发展、科研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经过五十多年发展,已基本形成科研队伍素质较高,设备条件比较先进,学科较齐全的专业研究单位。现全所在职人员28人,其中高级7人,中级12人,初级7人。具有专业研究室6个,即土壤资源环境、肥料施用、农业微生物、农产品加工、分析测试和食用菌研发。全所现有实验室8个,仪器设备89台(件),可承担土壤、肥料、植物等的物理、化学、生理生化以及水质、有害物质的分析,同时还开展了土壤微生物利用研究、抗生菌剂筛选、菌肥研制、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肥料使用技术和耕作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二.“十五”以来科研工作及成果经全所人员积极努力,多渠道争取科研,主要项目有“中国—加拿大合作项目土壤养分资源管理及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全国肥料长期定位检测”,“全国叶面肥效协作网”,青海省科技厅“湟水流域农田主要土壤类型微生物调查”,“海南洲共和盆地塔拉滩生态治理工程前期调研”,“龙羊峡库区移民区农田盐碱危害及治理”,“新型肥料磁化肥肥效测定”,“三江源生态工程治理”。引进国外技术合作项目“氮素循环损失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为了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全所重视科技开发,主要项目有农作物高效复混专用肥示范推广,全元有机生物肥研制生产和生物菌肥、叶面肥推广。农业微生物利用研究与开发,在生物菌剂防治土传病害、根瘤菌应用、微生物肥料研制和食用菌高效栽培等方面取得较快进展和效益。通过与国内外协作,拓宽了工作领域,科研项目的实施范围扩大,研究工作逐步深入,科技开发突出了本专业优势,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取得的成果有参与中国农科院土肥所项目“农田土壤钾素状况及钾肥效应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效食用菌双孢菇引种示范”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承担省科学基金项目“高原富钾地区钾素效应研究”、“农作物高效缓释专用肥研究”通过省级成果鉴定,引进强效叶面肥“施丰乐”进行室内、田间多点试验示范,测定增产效果,通过省级评审,申报省主管部门进行产品登记。承担“香日德—巴隆地区农业开发项目前期调研和现场勘察工作”,提供土壤、水质分析结果4000余样次,完成了种植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加拿大钾肥合作项目”已工作14年,研究内容扩充,资助额度增加。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开发工作,以研制和生产农作物高效复混专用肥为主,与化肥企业合作,通过测土分析,设计施肥方案,组织企业生产提供产品为用户服务,专用肥料具有较强针对性,增产显著,基层反映较好。引进示范推广叶面肥施丰乐、高乐、根施微肥、富万钾等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可大量提供生产使用。 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是具高原特色的林业专业研究所。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积极进行内部机构改革,调整专业学科结构以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形成了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运行机制,成为高原林业科研与生产建设不可缺少的科技力量。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立足于青海高原生态治理和经济建设需要,以开展林木育种、森林培育、生态环境保护、森林经营、荒漠化治理、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城市绿化为主要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青海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共取得研究成果56项,其中获各类科技奖33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青海省木本植物志》、《青海次生林经营》、《西宁小蛾类图鉴》等专著10余部。所内设有林木育种、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荒漠化治理、城市林业五个研究室和林业公司。现有职工23人,其中科技工作人员20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3人,技术人员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各研究室简介一、林木育种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林木育种、引种、树种驯化。分类选育三江源地区、柴达木地区、东部旱区以及城市绿化的造林树种,进一步加强抗逆性灌木和观赏树木的引种驯化及规模繁育工作,积极寻求生态、观赏和经济多用途树种,开拓林木利用方向,为高原林业生态和林业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二、森林培育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寒区森林培育、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生态工程技术。以高寒区森林培育为重点,开展高原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脆弱生态区的植被恢复相关技术的研究。研究分析高原森林生态环境演替的规律和机制,高原森林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高原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促进森林生态功能发挥的主要措施,为高原森林资源的培育和森林生态功能的发挥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三、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森林保护、森林经营、高原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以经济林、食用菌、中藏药及野生植物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和保护性的开发技术研究。同时以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治理本区域重大森林病虫危害及抵御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巩固绿化造林成果为总体目标,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四、荒漠化治理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荒漠化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沙区资源保护与开发。重点研究高寒区土地荒漠化机理与发展趋势,荒漠化防治、高寒湿地保护及重建、高寒沙区植物多样性保护及沙区新型产业技术开发。五、城市林业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原城市林业体系、园林绿化树种资源开发与利用、园林绿化新技术以及绿化工程咨询、设计与施工 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9月,是从事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的专业研究所。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研究人员7人,中级4人,其他人员2名,其中硕士学历5人。专业涉及植物学、微生物、林学、园艺等,研究所下设“植物资源利用研究室”和“食用菌研究室”2个研究室,建有“天然产物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2个实验室。研究所“十一五”期间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发改委等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现已在荒漠资源植物种质资源选择利用、野生植物化学成分研究与开发利用、野生灌木引种驯化、高原城镇园林绿化树种的引选与栽培、高原特色野生食用菌驯化、珍稀食用菌引种栽培及食用菌规模化生产等领域开展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青海民族大学邮编是多少 青海民族大学的邮编为810007,该校地址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八一中路3号,是一所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 二、青海民族大学简介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青藏高原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建校初期经历了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青海省人民公学、青海省民族公学等阶段,1956年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并开展本科教育。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是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高校。2009年4月,学校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3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2014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与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并为我校单列博士招生计划,目前已招收5届,2018年已有2名博士完成学业并顺利毕业。201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民族学为博士授权一级学科。2018年青海省教育厅、财政厅立项我校民族学为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为省内一流建设学科。建校69年来,青海民族大学始终坚持,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发挥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双重职能,紧扣国家在青藏高原地区的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秉承“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的校训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为青海和藏区政权建设、民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并以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新青海建设的重要支撑。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牢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办学的宗旨,坚守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了8.9万余名来自于民族地区、服务于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的各民族人才,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推进藏区民主改革,为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特殊贡献。目前,共有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31个民族的13918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本科生9400名,硕士研究生1609名,少数民族学生7769名,占在校学生的55.82%;藏族学生4884名,占在校学生的35.09%。 学校现有24个学院,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8个本科专业、37个专科专业,学科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学九大门类,其中人文社会学科类专业33个,占比为56.9%,理工医类专业25个,占比为43.1%,形成了较为综合的文、理、工学科结构布局和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26个省级、校级研究机构;有1个院士工作站、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建有71间智慧教室。编辑出版《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4种以民族学与文化学为重点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其中《青海民族研究》跻身 北京大学 、 南京大学 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三核心期刊行列。 学校现有1139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720名,正高级职称人员155名、副高级职称人员237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72名。拥有国家*人才1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名、青海学者1名、青海省优秀专家10名、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9名、青海省教学名师3名、青海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1名、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杰出人才3名、领军人才18名、拔尖人才29名、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创新团队1个、青海省昆仑学者特聘及讲座教授33名、青海省高等院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人选41名。 近5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5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6项、冷门“绝学”项目2项,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委托项目1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40项,获批教育部新工科项目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出版专著教材308部,发表论文1863篇,为各级政府提供智库报告70余项。 学校分东序、西昆、南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建筑面积50.4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账面总值约6.17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2.78万册、电子图书93.67万种、其中民族文字图书12万册、藏文大藏经1667函,汉文古籍 3166 部78750册(其中善本 380 部),23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馆藏总量、汉文线装图书和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数量位居青海高校首位。校园网主干带宽10000Mbps,校园出口带宽1300Mbps,网络信息接入点12000个,实现了有线网和无线网一体化认证的全覆盖。建有容纳3000多人的多功能体育馆和充足的运动场地,正在建设1.6万平方米的大学生活动中心。 现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韩国韩南大学和我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38所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教育部安排天津大学、 厦门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此外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也与我校建立了校际对口支援关系。 到2025年,建成办学特色鲜明、培养体系完备、学科专业结构合理、学科特色优势明显、教学质量较高、育人能力较强、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到2035年,建成整体水平达到青藏高原区域一流,在藏区最具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到2050年建校100周年时,建成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西部地区一流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在哪里 青海民族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青海民族大学教务处电话 青海民族大学有几个校区 青海民族大学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青海民族大学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青海民族大学招生办电话 青海民族大学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青海民族大学有什么专业 附招生专业目录表 青海民族大学有哪些专业 ;

1、杨 红《当前影响牡丹信用卡业务的难点与对策》,1993年发表于《西宁金融》。2、与他人合作编写《市场经济忧思录》一书,本人撰写第十一章《知己知彼——市场消费者分析》,1993年5月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经销。3、杨 红《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功能之我见》,发表于《南京金专学报》1996年第1期。4、杨 红《完善和规范同业拆借市场之我见》,发表于《南京金专学报》1996年第3期。5、杨 红《论我国专业银行商业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发表于《南京金专学报》1997年第4期。6、杨 红《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发表于《中国金融教育》1998年第2期。7、杨 红《试论我国专业银行商业化进程中断的问题与对策》,发表于《青海金融》1998年第6期》8、杨 红《谈商业银行支持企业资产重组的策略》,发表于《南京金专学报》1998年第2期。9、华增风、杨红《金融风险管理中的会计监管问题研究》,发表于《山东金融》1999年第5期。10、王培瑛、杨红《关于商业银行加快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思考》,2003年第6期、《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2 D级11、刘银风、王培瑛、杨红《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应从发展资本市场入手》,2003年10月21日《中国证券报》 3/3 D级12、杨 红、王培瑛《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战略》,2003年第11期〈济南金融〉 1/2 一般级13、杨 红、王培瑛《对加快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几点思考》,2003年第12期〈甘肃金融〉 1/2 一般级14、杨 红、王培瑛《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战略分析》,2004年第一期〈社会纵横 〉 1/2 一般级15、刘银风、杨红、王培瑛《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2004年第二期〈经济师〉 2/3 D级16、刘志友、杨红,《货币市场基金发展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功效分析》,《财贸经济》,2004年第4期。 2/2 B级17、杨 红,《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评析与制度创新路径再探》,《农业经济》,2004年第5期 1 /1 D级18、杨红,《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经济师》,2004年第11期 1 /1 D级19、杨 红等《关于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若干思考》,2005年第2期《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1/3, D级20、杨 红等,《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2005年第7期〈农业经济〉1/3, D级21、杨红,《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若干思考》,《金融改革与发展探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22、华增风、杨红、涂建明《金融风险管理中的会计监管问题研究》,《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探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青海论文发表

工程师评职称的刊物这边 有的

你好,一般字数要求在2000字左右,不要太长。文章要求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不要泛泛而谈。论点最好结合青海当今经济发展的热点和重点。论据要求准确、精到。

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有要求在什么刊物的呢? 采纳哟

朋友你好,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青海发表论文

在知网上面查下吧,看看他们收录的文章。

应该有很多刊物都行的,只要是省级正规期刊,评助理工程师都应该有用。

引言:业界对青海旅游发展状况的评价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开发小省,旅游经济弱省”。此言是否得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在下文中,笔者便试图从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应对措施几方面来对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做一简单分析。关键字: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措施一 青海旅游资源青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民族众多,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世界第三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1.1自然资源青海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名山大川的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发源于青海,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著名山脉纵横于青海南北,自然景观可开发利用之处颇多。目前,青海省已定级的国家风景名胜区有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有三江源、可可西里、青海省鸟岛、玉树隆宝滩、孟达天池等五处。此外,诸如昆仑山,日月山,坎布拉风景区,李家峡水库,麦秀林场,茶卡盐湖,金银滩大草原,阿尼玛卿和年保玉则雪山等都可开发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而且,青海的自然旅游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景观独特,充满着新奇感、神秘感、粗犷感和原始感。恢弘博大、高旷险雄,历史悠久,丰富深邃。1.2人文资源(1)民族方面: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2.8%。诸如藏,回,蒙古,土,撒拉等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如汉族社火,藏族藏戏,土族安昭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可以吸引游人的民族节庆有六月六(农历)互助土族花儿会,七月二十五——八月一日的玉树赛马会等。(2)宗教方面:青海藏传佛教影响最大。中国最奇特的藏传佛教景区--莱巴沟就在青海。西宁塔尔寺是我国六大喇嘛寺之一,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玉树结古寺有“世间第一大嘛呢堆”。此外,化隆夏琼寺,互助佑宁寺,乐都瞿昙寺,西宁北禅寺等都是在青海当地的名刹。除藏传佛教外,回族和撒拉族世代信奉伊斯兰教。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是青海省伊斯兰教的最高学术活动中心,在国内外伊斯兰教界享有较高声誉。蒙古族中有部分信奉萨满教,土族则十分崇拜祖先神。青海还是道教的传说中的重要一笔,西王母的瑶池即坐落在青海。(3)历史方面:昆仑文化在华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图腾。千水之源,万山之祖,昭示着百川归海,华夏同根。青海有原始墓葬群柳湾墓地,有青铜器时期当地土著文化代表的诺木洪文化遗址。有丝绸之路遗址。有唐代早期的都兰热水吐蕃大型墓葬群,有唐藩古道遗址,有文成公主进藏时所修建的文成公主庙。还有红军西路军与青海军阀马步芳作战的红色旅游项目。二 青海旅游开发2.1青海旅游发展现状虽然青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旅游发展状况相比并不乐观。青海总体而言面临两个问题:(1)旅游经济在全国而言处于下游,下图图1为1995——1999年青海省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年份 人数(万人次) 停留天数 收入(亿元) 比上年±%人数 收入1995 150 2.12 4.77 0 \1996 150 2.00 4.5 0 -0.571997 150 1.74 3.9 0 -13.31998 150 1.59 3.57 0 -0.851999 150 1.7 4 0.67 12.05图2 1995——1999年青海省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下图图2为1995——1999年青海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和创汇情况:年份 人数(人次) 收入(万元) 比上年±%(收入)1995 13332 230.6 -89.41996 10352 205 -11.11997 12817 272 32.71998 16610 276.4 1.61999 20500 329.3 109图2 1995——1999年青海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和创汇情况从1999年至今,青海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字在持续增长,到2004年达到509.2万人次,但与其他一些省份相比,人数总量仍然显低。数据显示,2003年青海省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3.7%,旅游外汇收入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2)旅游受季节制约过大青海的旅游季节一般集中在每年的五月到九月,产出效益的时间太短。经过研究分析我们得知,以青海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可以开展全年四季的旅游的。比如塔尔寺三绝之一的酥油花就是冬季的特产。青海可开发的民俗风情游,宗教朝觐游,历史探古游,登山探险游等都是可以在四季参与的。2.2滞后原因交通问题、宣传问题、整合问题等是制约青海旅游资源难以有效释放优势的主导原因。(1)交通问题:虽然近年来通往青海湖、孟达天池等旅游景点的道路都修建一 新,路难行的问题正在逐渐化解,但是由于青海的旅游景点较为分散,路程 距西宁市区较远,抵达目的地路途行驶的时间都比较长,如从西宁去往孟达天池坐车需要3个多小时,驾车去往青海湖车况好的情况下需要两个半小时,乘坐班车则需要3个多小时,加之沿途兴趣性活动较少,游客常常感到旅途枯燥劳累;再有,在达到景点后活动也欠丰富。因此,游客很容易产生了“看景不如听景”、“到此一游不是特别值”的感觉。(2)宣传问题:①宣传力度:青海旅游资源虽较以往增加了宣传力度,青海湖等一些景点的知名度随着“环湖赛”等活动不断提高,但总体而言,青海更多的旅游资源还没有被撩起面纱,在对外推荐方面,虽然一些景点下了一些功夫,但由于不能形成连续性、持久性,难以形成较为强大的社会冲击力。②宣传全面程度:青海旅游自发展伊始便把精力更多的放在自然资源的宣传上,而很少涉及人文景观。这也是青海旅游“四季分明”的重要原因。(3)整合问题:青海的旅游景点在对外推介过程中,多是“单兵作战”,很少联手共同对外广而告之。同时,面对丰富而散落在全省多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各相关方面缺乏对这些优势资源的整合,“套餐”式旅游在青海尚未“上桌”。青海还急需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旅游精品线路。三 应对措施(1)依托青海独特的旅游资源,科学地制定具有一定操作性和高品位的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做好重要旅游景区的精品策划。在做好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遴选找准主导型旅游开发项目,把握重点,分步实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和坚持高原特色,尽量保持原汁原味,靠特色把青海的精品打出去。(2)加快旅游业基础建设。措施包括:①要加快重要旅游景区的硬件建设。②要大力加强旅游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③认真编撰具有青海特色的旅游宣传资料。④要加大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⑤强化旅游行业管理。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法规,逐步做到依法管理 旅游,依法管好旅游。要认真开展旅游市场的检查监督,大力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保持有序竞争,强化安全管理;要建立和完善旅游质量监督体系,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者合法权益。这是青海旅游能否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关键。

辽宁青年论文发表

1.矿井建设施工优化设计 1993.12 东北大学出版社2.矿井大系统广义可靠性设计理论 1995.4 煤炭工业出版社3.可持续发展煤炭建设项目REESP系统研究 2002.12 煤炭工业出版社 4.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4.7 煤炭工业出版社 5.露天矿卡车实时调度及安全保障预警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5.4 辽宁大学出版社6.固体矿物资源开发工程(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 2005.8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7.厚风积砂覆盖区水资源预测与优化管理 2007.10 冶金工业出版社8.带式输送机转载点粉尘控制技术研究 2008.12 煤炭工业出版社 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EI检索19篇获奖情况 1.岩石破裂过程失稳理论及其工程应用,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2.基于可靠性的锚杆支护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2006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3.厚风积砂下浅埋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2004 年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1)4. 适应新世纪要求的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2005年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5.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可持续发展研究,2004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6.矿井通风安全与自然发火防治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研究,1999年煤炭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7.用决策网络方法确定矿建施工最优方案及具体安排优化研究,1993年煤炭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4)8.矿井建设工程施工全局优化研究,1993年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3)9.1996年获 中国科技奖励基金会“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奖”10.2005年获“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

发布到省级那最好的就是投稿,找到省级杂志社地址,投稿成功并发布你的文章,那你成功了

大致有几种方法:1,利用网络,找到发表原创文章的网站,把自己的大作发布上去即可,优点:很容易走红,点击率高,缺点:借予网络的特性,也很容易被别人抄袭!,原创网址我知道的有:榕树下。 2,通过邮递方式投稿,优点: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的版权,缺点:命中率低,建议往一些比较正规的杂志报社投稿,比如《辽宁青年》,《读者》,同样也可以网上投递, 3,搜集征文信息.优点,成名的捷径,已经采纳,很快多家报社都会转载,缺点:版权容易受到侵害,建议找一些比较正规的杂志编辑部组织的征文活动。 以上方式,务必本人保管好底稿,以便查证,即使自己的大作不被采用,将来可以修改后再次投递,自己不会蒙受丢稿的损失,还有提醒阁下:成名贵在坚持!大致有几种方法:1,利用网络,找到发表原创文章的网站,把自己的大作发布上去即可,优点:很容易走红,点击率高,缺点:借予网络的特性,也很容易被别人抄袭!,原创网址我知道的有:榕树下。 2,通过邮递方式投稿,优点: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的版权,缺点:命中率低,建议往一些比较正规的杂志报社投稿,比如《辽宁青年》,《读者》,同样也可以网上投递, 3,搜集征文信息.优点,成名的捷径,已经采纳,很快多家报社都会转载,缺点:版权容易受到侵害,建议找一些比较正规的杂志编辑部组织的征文活动。 以上方式,务必本人保管好底稿,以便查证,即使自己的大作不被采用,将来可以修改后再次投递,自己不会蒙受丢稿的损失,还有提醒阁下:成名贵在坚持!

发表什么方面的文章啊?我当时也是发省级的期刊 你应该是评中级职称用的吧,这东西注意不要上当就行,流程什么的发表网站的人员会告诉你,我推荐你以前发过的网站吧 欣启论文网朱老师给我安排 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海青论文发表

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近日开展“广西文艺评论推优活动”,从推选出来的优秀作品中,可以管窥到新时代广西文艺评论旨在提升自身理性力度和感性温度、助力八桂文艺发展繁荣的不懈努力和显著成效。广西文艺评论工作者切实提高认识和站位,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充分发挥真善美的价值导向和引领作用;强化问题意识和学理探索,在历史纵向上深度溯源中华美学精神和地域性、民族性的广西文艺基因,在现实横向上广泛关注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动态,敏感而准确地捕捉重大问题、重要现象和重点作品,及时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分析评价,以厚积薄发、掷地有声的学理洞见和体验真切、态度真诚的平等对话增强文艺评论的说服力和认同度;借助全媒体时代各种传播手段,增强文艺评论的存在感和影响力。占比最大、份量也最为厚重的是评论家们对重大文学关切的学理深度阐释和系统化构建。容本镇、张淑云等合著的《壮族文学二十年——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研究(2000-2020)》以文学地理学为抓手,在文学地理空间、作家文化身份、文学审美精神等多维交叉融合的视域中探究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发展的显性景观与精神内核,兼具“史”“论”的多重意识和独到见解,研究方法的借鉴和拓展颇具启迪意义。叶君的专著《新世纪乡村叙事研究》体系化精研细读近二十部乡村叙事作品,并跨学科将虚构性的文学乡村叙事与非虚构性的社会学乡村叙事参照互证,以自觉的学理诉求和社会责任感勾勒了新世纪乡村题材小说的叙事模型和局部乡村现实图景。耿文婷、刘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的艺术探索与创新》从真人真事的审美优势、守正创新的史学根底、虚实相生的影像叙事等视角,揭示新时代语境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呈现高原与高峰、成为铸造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力量的“神奇密码”。胡大雷《传统文论的境界》在经纬交织的缜密梳扒中深入探讨传统文论境界传统文论的境界包括哪些方面、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得以实现以及究竟要实现什么样的境界,纵论传统文论以“经”“道”为境界导引、以“成一家之言”为精神境界、以博通古今为学术境界、以构筑“文”的大一统为理想境界、以“化天下”为最高境界之说,考证周密、见地洞明。文学评论聚焦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是评论家们对文学桂军代表性作家作品触角敏锐、洞隐烛微的品味和解读。李北京《陆地创作的心灵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陆以宏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近日开展“广西文艺评论推优活动”,从推选出来的优秀作品中,可以管窥到新时代广西文艺评论旨在提升自身理性力度和感性温度、助力八桂文艺发展繁荣的不懈努力和显著成效。广西文艺评论工作者切实提高认识和站位,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充分发挥真善美的价值导向和引领作用;强化问题意识和学理探索,在历史纵向上深度溯源中华美学精神和地域性、民族性的广西文艺基因,在现实横向上广泛关注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动态,敏感而准确地捕捉重大问题、重要现象和重点作品,及时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分析评价,以厚积薄发、掷地有声的学理洞见和体验真切、态度真诚的平等对话增强文艺评论的说服力和认同度;借助全媒体时代各种传播手段,增强文艺评论的存在感和影响力。占比最大、份量也最为厚重的是评论家们对重大文学关切的学理深度阐释和系统化构建。容本镇、张淑云等合著的《壮族文学二十年——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研究(2000-2020)》以文学地理学为抓手,在文学地理空间、作家文化身份、文学审美精神等多维交叉融合的视域中探究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发展的显性景观与精神内核,兼具“史”“论”的多重意识和独到见解,研究方法的借鉴和拓展颇具启迪意义。叶君的专著《新世纪乡村叙事研究》体系化精研细读近二十部乡村叙事作品,并跨学科将虚构性的文学乡村叙事与非虚构性的社会学乡村叙事参照互证,以自觉的学理诉求和社会责任感勾勒了新世纪乡村题材小说的叙事模型和局部乡村现实图景。耿文婷、刘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的艺术探索与创新》从真人真事的审美优势、守正创新的史学根底、虚实相生的影像叙事等视角,揭示新时代语境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呈现高原与高峰、成为铸造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力量的“神奇密码”。胡大雷《传统文论的境界》在经纬交织的缜密梳扒中深入探讨传统文论境界传统文论的境界包括哪些方面、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得以实现以及究竟要实现什么样的境界,纵论传统文论以“经”“道”为境界导引、以“成一家之言”为精神境界、以博通古今为学术境界、以构筑“文”的大一统为理想境界、以“化天下”为最高境界之说,考证周密、见地洞明。文学评论聚焦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是评论家们对文学桂军代表性作家作品触角敏锐、洞隐烛微的品味和解读。李北京《陆地创作的心灵史——有关写作的几个问题》梳扒陆地的日记、书信、手稿和责编审读意见等史料,分析《美丽的南方》“写作的天时地利人和、创作心态及修改意见等问题”,阐述陆地的知识分子情结、身份焦虑与文本意涵之间的通约关系,为文本研究和文学史抒写提供了新视域。黄璐《壮族爱情的诗性书写——论韦其麟的爱情叙事诗》基于细腻丰盈的文本感悟,抽丝剥茧揭示韦其麟爱情叙事中唯美浪漫的爱情、自然淳朴的风土人情以及壮族文化的独特之“魅”,论证融入了民族性、地域性元素的爱情诗性书写的迷人风采。曾攀《边地姿态、问题意识及整体性重塑——东西小说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先锋文学》在宏观审视先锋文学发展态势的总体框架中品鉴东西的小说文本,评价东西小说“通过不断构成悬置意味的形象、景象与想象,凝视并透析现实人世及当代中国的征兆,在边地姿态与问题意识中形成精神质询,通过智性叙事及其话语修辞,完成先锋文学整体性的形式探索。”肖晶《迭代与新生:网络文学发展的符号密码——兼谈广西网络文学女作家辛夷坞、海青拿天鹅、四丫头》扫描网络文学“在迭代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的历程,以广西网络文学女作家为样本,探究网络文学发展繁荣的社会动因和自身规律。黄伟林《真实性、全局观与信仰的基因——评李时新纪实作品》指出作品因为具有“历史全局、历史现场与历史细节融会贯通”的“信史”价值、拥有“信仰基因”这个“灵魂”而卓然独立,赞许其为同类作品确立了价值标杆。戏剧、影视经典和新品力作同样受到了评论家们的热切关注。卢有泉、陀艳《新时代农村面貌与农民形象的成功演绎——评电视连续剧》透析剧作如何以“美丽南方”某山村一批有为青年励志逐梦的创业故事为缩影,富有审美张力地折射和凸显了当下中国千千万万农村脱贫奔小康的壮阔现实和壮美愿景。黎学锐、罗艳《民歌精神·审美经验·时代价值——谈彩调剧及》从“民歌精神的熏陶”“审美经验的转变”“时代价值的体现”等角度分析比较了同样根植于广西深厚民歌文化沃土的彩调剧不老经典《刘三姐》和新晋力作《新刘三姐》,探寻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外在社会文化生态和内在审美发生机制。陈玉茜、农德聪《海歌剧: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广西实践”》关注海歌剧这一将海歌艺术和戏剧艺术创造性融合而产生的新兴剧种,诠释了《龙窑村的故事》的显著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与弘扬钦州海歌文化、坭兴陶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总结彰显了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践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的“广西经验”。摄影、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也不乏或短平快或点线面体圆融的专题评论,呈现出评论主体和对象越来越具有专业性和广泛性、评论方法和风格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蓬勃发展格局。潘万里《塑造中华民族形象的观看之道———早期中国西部民族摄影研究》厘清了20世纪初中国西部民族摄影三种主要类型及其背后潜藏的视觉话语和文化逻辑,以学术眼光界说西方殖民主义摄影的“他者”观看、本土少数民族业余摄影无意识的“自我”观看、国内民族志纪实摄影师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交互”观看,以学者情怀探索建构具有东方诗意色彩的本土观看之道。谢麟《应会感神写情愫 胸中自有万山壑——浅论山水画写生中的自然景象与精神意象》在古今中外交汇的时空里透视山水画写生的“前世今生”,切中肯綮地讨论了中国传统山水画表现“精神意象”与西方风景画再现“自然景象”的不同审美追求与价值分野,认为熔铸了源自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内核和时代感、当代性的“精神意象”才有更鲜活的生命力。李永强《立时代潮头 颂时代新风(全面小康画卷)》通过具体分析评价近年来一系列表现劳动者敬业精神、倡导志愿者奉献品格、传递英模榜样力量的画作,倡导美术工作者勇立时代潮头、彩绘时代新貌,大力弘扬时代文明新风。何志伟《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古风”音乐的当代阐释》在“古风”音乐的源起流变、本质属性、艺术表征等方面提出了有自己心得体会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针砭了“古风”音乐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中存在的抄袭侵权、粗制滥造、故弄玄虚、矫揉造作等不良现象,力求促进“古风”音乐持久发展繁荣。梁冬华《新时代广西民歌的艺术突围——评歌曲》推崇优秀新民歌《一面旗》大胆运用民歌形式表现重大主题,巧妙以“旗”的具象演绎出百年党史的波澜壮阔,以“小我”情感寄寓家国“大我”情怀,“方寸之间有大乾坤”

  • 索引序列
  • 青海西宁发表论文
  • 青海论文发表
  • 青海发表论文
  • 辽宁青年论文发表
  • 康海青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