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广东药科大学发表论文难吗

广东药科大学发表论文难吗

发布时间:

广东药科大学发表论文难吗

很多医务工作者在职位晋升上都需要发表论文,可以说如今想要发表论文是非常难的了,但由于发论文需求的人群数量很大,杂志版面却不多,很多人在投稿后都没有消息,对于首次接触论文发表的人来说,并不清楚医生如何发表论文,下面就一起来听听医生是怎么发表论文的。医生投稿前准备:1、投稿方式药正确发表论文投稿,需要参照规范撰写论文,然后按照刊物的稿件处理方式,有些人会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投稿,有些人会纸质投稿。 2、格式要规范文章结构式标题标注到作者单位、参考文献的书写规范,需要书写规范化的论文。3、关注审稿进度 从投稿到发表过程,很多作者最关心期刊的质量和地位,但也有人关心审稿周期和审稿进展。 4、正确的联系方式 编辑部与作者的联系主要通过网上投稿系统和邮件。作者可优先选用这2种方式与编辑部保持联系,亦可通过电话查询稿件进展情况。 5、校对过程要迅速论文发表前需经过作者校对。主要在于确认著作权和文章内容。也有人将校样稿发给作者,同时将在校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起反馈给作者。6、退稿的正确处理方式很多刊物都不是来稿照登,被退稿很大部分的原因始是文章体验不好。大多刊物的退稿率比刊用率高,如创刊比较早的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刊用率约为7%,至于国内期刊的刊用率如何,需要查看相关数据。7、每个退稿阶段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当作者对于初审、复审的退稿意见不认同,或者因为文章内容表达不清晰,可以联系编辑。如果解释有理有据,编辑部也会给予从新审稿的机会。如果稿件依然无法通过,就需要另投其他刊物了。

乐府诗凉州词(王之涣)

具体看文章,综合类的医学期刊适合刊发各学科稿件,专科类的期刊只能刊发本专业的稿件。核心一般都是比较有难度的,不贵只要放轻松点都是没事会度过的。感觉自己选择有困难的话,品 优刊的编辑的介绍或许更加直接、快捷一些。

一、个人发表论文的程序:1.有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后,按其研究方向在中国知网等论文收录网站上查找和你所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确认你的核心内容前人没有研究发表后,选择该领域的相关杂志;2.按照所选杂志的格式要求,将自己的研究内容撰写成论文,通过该杂志的制定投稿渠道进行投稿,之后进行耐心等待;3.编辑审阅后如果不感兴趣会直接退稿,如果感兴趣会给你提出修改意见,从投稿到第一次审回一般要2个月以上,按照编辑提出的修改意见逐条改正,并在给编辑回复时对其提出的每一条意见进行逐条回复,之后继续耐心等待;4.二审后,基本就离发表不远了,一般会再给你提一些格式类的细节修改问题,解决后回复,等待发表就好。二、发表论文对个人的影响:1.学术论文的创作一定是基于现有工作的提高和改进,目的是使工作更高效,结构更合理。因此,长期写作论文呃人,一定会养成对事情深究的习惯,在科技研究领域,这个习惯是十分宝贵的;2.为了让你的论文有着十足的可信度,你必须对论文的全部内容进行极其严谨的审核,对个人思维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也是很好的锻炼。3.创作论文的必备条件就是浏览大量的学术期刊,对个人知识储备有着很大的帮助4.在你有了一定数量的论文后,你会引起别人的重视,在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可后,无论别人向你请教问题也好,探讨新技术也好,都是结交人脉、扩大人际影响的重要渠道,因为即使是自由职业者,要把工作做得更好也离不开朋友的支持,所以在人脉这种无形财富上,对你的帮助也很大;5.这一点是我自己思考的结果,和你分享一下:论文创作避免不了要接触到各类学术会议,并且往往是在其他城市举的。对于这种会议,有些是借机圈钱,有些则会实在的做些探讨研究。但无论是哪一种,我的看法是:写论文,是心在旅途上;参加学术会议,是身在旅途上。身与心总有一者在路上,这就是进步的生活。三、对发表论文的建议:1.能养成自己遇事深究思考的习惯,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而绝不人云亦云;2.经常写论文后,思维会变得缜密,遇到事情或发现问题后,会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并擅长将想法写下来,写成可行性分析或报告和别人探讨。3.收录论文的杂志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你的首篇一旦发表,二篇三篇就会想着往更高级别的杂志投,对自己是一种挑战;如果得到高一级别杂志编辑的认可,又能极大增强自己的自信,同时树立自己在圈子里的威望。4.考虑到你是自由职业者,现在全国90%的杂志要收取版面费,一篇400—3000不等,肯定没地方给你报销,长期发的话对经济也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而各领域最高等级的几本杂志一般都不收版面费,因此,从经济角度考虑,保证自己论文的持续高水准,也能为自己创收不少呢。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广东药科大学发表论文

医学综合是这个专业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多且杂,所以搞清楚专业方向,专业学科综合情况,才便于大家考研。我们整理分享“广东药科大学医学学科简介: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硕士学位简介”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介生物与医药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相关领域方向范围大、口径宽、覆盖面广,和多个工程技术类别或领域交叉融合。生物与医药产业具有创新成本高、投资风险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产业相关工程技术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方向层出不穷,其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主导性产业,已成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我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最有前途和希望的朝阳产业。生物与医药类相关领域的发展必将对人类与社会进步发挥重大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原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的领域对应调整为生物与医药(0860)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方向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科特色,我校生物与医药专业主要领域有:制药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食品工程。一、制药工程制药工程是化学、生物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一门工程技术类学科。以培养具有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以及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1.培养目标契合健康中国战略和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本领域培养德才兼备、基础扎实,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从事化学制药、中药制药、药物制剂的研制、开发、生产等工作能力的全日制制药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2.导师队伍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方向明确、科研能力强的学术梯队。现有教师80人,其中硕导61人,博导1人,正教授27人,副教授44人,具有博士学位67人,具有海外经历16人,南粤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优青1人,“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省级1人、校级2人。近五年科研项目总计262项,经费6000万,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41项,1200万,省部级科研项目87项,2000万,横向项目182项,4000万。出版专著62部,发表学术论文762篇。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成果转化或应用10项,专利转让合同金额600万。3.就业方向及情况毕业生可到制药工程等领域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和营销企业、、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从事药品生产、管理、营销、检验监督和研发等相关工作。也可报考生物技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二、生物技术与工程本领域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运用生物学、药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生物体或生物原料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获得所需要的性状,改造生态系统和环境等的应用学科。覆盖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学科方向。拥有国家生物医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广东省生物技术候选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物制药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广东省生物技术特色专业等科研与教学平台,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数十项。本专业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超过4000多平方,仪器设备较为齐全,包括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型和分选型流式细胞仪、基因表达分析系统、全自动发酵罐、大功率超声破碎仪、全波长扫描式多功能读数仪、AKTA层析仪、PF-2D目标蛋白快速分离系统、荧光定量PCR仪、高速冷冻离心机等多台大型仪器设备,能够较好地满足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需要。1.培养目标及研究特色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创新的开拓思维能力,能够熟练掌握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先进技术,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沿与动态,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领域具有独立从事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本领域针对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研究中的重大问题,重点打造以新型抗体、基因工程、免疫细胞工程、生物技术药物传输系统新材料及新型核酸类候选药物为代表的生物制药技术平台;以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微生物改良技术及应用为主题的技术平台;以CAR-T、TCR-T肿瘤免疫治疗、免疫监测点阻断等新型免疫治疗技术为代表的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平台。 研究生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医学综合是这个专业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多且杂,所以搞清楚专业方向,专业学科综合情况,才便于大家考研。我们整理分享“广东药科大学一级学科: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简介”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简介广东药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2016年),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学科(2018年),中西医结合基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09年)。2015年底获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本学科现有多个优秀科研平台,满足专业临床实践、科学研究、教育教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拥有教育部糖脂代谢病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脂血症调肝降脂”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脂代谢三级实验室”和广东省代谢性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创新研究中心、与英国利物浦大学糖生物学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的代谢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国际合作基地及与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合作共建的吴阶平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等多个高水平研究平台。本学科依托单位广东药科大学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单位等。学科创立岭南代谢病国际高峰论坛品牌学术会议,连续主办5届“岭南代谢病国际论坛”,吸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香港、台湾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学者到会交流,在促进基础医学研究转化、提升临床科研水平、增进国际合作方面获得了同行专家的广泛赞誉。此外,还与英国利物浦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等领域开展深入的交流合作。本学科近5年承担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20余项,总经费1亿多元。发表论文400余篇,三大索引论文10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27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广东省优秀专利奖1项、何梁何利奖、全国创新争先奖、首届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中医药界首位获奖者)等为代表的各级科技奖励10余项。一、学科方向根据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和社会需求,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设有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两个方向,研究方向包括:①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②中西医结合肿瘤学;③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④中西医结合脑病学;⑤中西医结合药理学。二、导师队伍本学科现有固定人员66人,高级职称人员59名,博士以上学历人员56名,涵盖了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中药学、药学、化学、药理、药剂、分子生物学、健康管理等多个专业。导师队伍中有多名兼任全国多个一级学会会长、副会长职务,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优青基金获得者、广东省名中医等,另有南粤百杰、珠江学者、国家级、省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珠江科技新星、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日本北海道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留学归国人员、中国科协九届全委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指委委员等多人。三、就业方向及就业情况1. 就业方向各级各类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科研院所从事西医、中医结合或中医专业医疗、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或进一步升读博士或出国深造。2. 就业情况本学科毕业生主要进入各级医院医疗岗位、高校及科研机构科研岗位、医药公司研发销售岗位等。研究生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广东药科大学发表论文要求

1.1 该刊设药学前沿、论文、简报、技术交流、快讯、综述、论坛等栏目。论文一般在6000~8000字,简报、技术交流一般在4000字内;快讯不超过2000字;综述一般不超过8 000字,引用文献中近5年发表的应占70%以上,并结合本人工作提出见解。以上论文均需附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1.2 来稿一式两份,文责自负,须附单位介绍信(本校论文须经科学技术处审查)。作者自留底稿,不得一稿多投。请于投稿同时邮汇至本刊编辑部,附言栏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及论文题目。1.3 来稿须注明通讯作者(1位),用上标“*”标注在作者署名后,并在首页脚注处注明其电话、传真和E-mail。基金资助论文在首页脚注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在英文关键词后注明基金名称(英文)和项目编号,并提供相关证明的复印件。1.4 作者收到本刊回执,则表明来稿已进入审稿程序,若3个月内未收到有关稿件处理情况的通知,则文稿仍在审阅中,若作者欲改投他刊,请先与本编辑部联系。基金资助论文在符合发表的条件下可优先录用,国家重大项目基金论文可进入快速评审通道,并尽快发表。1.5 需作修改的稿件,请作者按退修通知的要求逐项修改并加以说明。修改稿连同修改说明同时寄回(或发至本刊电子信箱)。退修时间超过60天,则按新稿处理。1.6 来稿是否采用,均由本刊编委会最终审定。本编辑部对来稿可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涉及内容的重大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文稿刊用前,编辑部与作者签署论文出版合同。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稿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否则视为同意。

1、非医学背景的临床医学科学学位博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在SCI、EI索引源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2、临床医学背景的临床医学医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在SCI、EI索引源刊物上,发表(含录用)论文1篇。

1、医学类核心期刊范围为2012年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后制定的《南开大学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表》。

2、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博士研究生应为第一作者;或者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3、SCI、EI索引源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可以等同于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4、在两篇论文中,已确定发表但尚未刊出的论文至多为一篇,且须提交出版单位确认公函(内容包括发表日期或卷、期)及论文清样(或论文文本)。

5、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应以所在临床教学医院及南开大学作为署名单位。

6、申请学位的科研成果须与其学位论文相关。

7、医学背景的临床医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以共同第一作者在SCI、EI索引源刊物上发表的论著(导师为另一作者除外),要求论著影响因子≥5。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期刊的格式是。1、作者姓名排列在文题下,名的右上角标注单位序号,在作者后依序标注作者单位,第一作者还须注明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E-mail地址。论文首页页脚附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月、性别、学历、学位、技术职称、研究方向)2、摘要,论著类文稿应有250字的结构式摘要,中、英文摘要相对应。内容明确列出4个要素,目的:研究目的和涉及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条件、材料、工艺、手段。结果:实验研究的结果、数据。结论:结果分析、研究、比较、评价,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3、关键词,3至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相对应。4、引言,概述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并列出主要参考文献,不超过300字。5、文内标题,一级标题序号用1,2,3。二级标题序号用1.1,1.2,1.3。三级标题序号用1.1.1,1.1.2。余类推。6、外文大小写、正斜体:外文大小写、正斜体应准确。人基因缩写符号用大写斜体,人基因相关产物如蛋白质的缩写符号用大写正体。动物基因缩写符号用斜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动物基因相关产物的缩写符号用正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内切酶如EcoRⅠ,HindⅠ用斜体。生物的属名、种名用斜体。统计学符号用斜体,如t检验,F检验,P值,x±s(均数±标准差)。拉丁词也用斜体。

广东药科大学发表论文时间

医学综合是这个专业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多且杂,所以搞清楚专业方向,专业学科综合情况,才便于大家考研。我们整理分享“广东药科大学一级学科: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简介”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简介广东药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2016年),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学科(2018年),中西医结合基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09年)。2015年底获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本学科现有多个优秀科研平台,满足专业临床实践、科学研究、教育教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拥有教育部糖脂代谢病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脂血症调肝降脂”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脂代谢三级实验室”和广东省代谢性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创新研究中心、与英国利物浦大学糖生物学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的代谢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国际合作基地及与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合作共建的吴阶平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等多个高水平研究平台。本学科依托单位广东药科大学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单位等。学科创立岭南代谢病国际高峰论坛品牌学术会议,连续主办5届“岭南代谢病国际论坛”,吸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香港、台湾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学者到会交流,在促进基础医学研究转化、提升临床科研水平、增进国际合作方面获得了同行专家的广泛赞誉。此外,还与英国利物浦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等领域开展深入的交流合作。本学科近5年承担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20余项,总经费1亿多元。发表论文400余篇,三大索引论文10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27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广东省优秀专利奖1项、何梁何利奖、全国创新争先奖、首届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中医药界首位获奖者)等为代表的各级科技奖励10余项。一、学科方向根据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和社会需求,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设有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两个方向,研究方向包括:①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②中西医结合肿瘤学;③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④中西医结合脑病学;⑤中西医结合药理学。二、导师队伍本学科现有固定人员66人,高级职称人员59名,博士以上学历人员56名,涵盖了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中药学、药学、化学、药理、药剂、分子生物学、健康管理等多个专业。导师队伍中有多名兼任全国多个一级学会会长、副会长职务,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优青基金获得者、广东省名中医等,另有南粤百杰、珠江学者、国家级、省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珠江科技新星、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日本北海道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留学归国人员、中国科协九届全委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指委委员等多人。三、就业方向及就业情况1. 就业方向各级各类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科研院所从事西医、中医结合或中医专业医疗、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或进一步升读博士或出国深造。2. 就业情况本学科毕业生主要进入各级医院医疗岗位、高校及科研机构科研岗位、医药公司研发销售岗位等。研究生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医学综合是这个专业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多且杂,所以搞清楚专业方向,专业学科综合情况,才便于大家考研。我们整理分享“广东药科大学医学学科简介:中药学硕士专业硕士学位简介”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介一、专业简介广东药科大学始建于1958年,2003年成立中药系,2005年更名为中药学院,中药学学科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和“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重点建设学科,中药学专业为广东省优势特色建设专业。2010年获得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中药学专业硕士共招收研究生733人,在读390余人。以中药学院为依托单位,设置药用植物系、中药鉴定系、中药分析系、中药化学系 、中药制药系、中药药理系、临床中药学系、中药炮制系、中药学院实验中心。建有9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岭南药材生产与开发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药特色技术培训基地;广东省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中药饮片规范化炮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南药规范化种植与综合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部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中药分析学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本学位点拥有占地13000平方米的主体教学科研大楼,实验相关用房总建筑面积24608平方米(含中山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4000多万元,分布在大学城和中山校区;已建立了近100余个本科教学实习基地,27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其中7个省级研究生示范基地,12家产学研基地,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条件。中药标本馆和药用植物园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基地、广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本学位点近五年主持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部产学研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等多层次课题。其中 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6项,厅局级项目28项,各类横向课题89项。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38项,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5项;省部级科研获奖数26项,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510人次,获奖教材4部,并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中药制剂分析》主编单位;发表论文1200篇,其中SCI收录约40余篇。校企、社会服务取得卓越成效,与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广东大翔集团-广东和翔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建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被评为省级研究生示范基地。我校与海南康芝药业有限公司、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广州奇星药业有限公司、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省博罗先锋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等近20家医药企业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培养研究生。二、招生方向本学位点现有中药质量分析与评价、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与应用、中药药效评价与应用研究、中药资源开发与品质评价、中药炮制原理与饮片质量标准研究6个研究方向。表1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一级学科名称中药学学科代码105600序号研究方向本方向的研究范围及内容1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主要研究中药剂型和制剂处方的设计、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中药炮制工艺、饮片GMP生产及饮片标准化。2中药质量分析与评价主要研究中药在生产、流通、应用等的质量控制及其方法与技术,并制定规范化质量标准。3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与应用主要研究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结构鉴定技术与方法,并开展相关活性物质成药性研究。4中药药效评价与应用研究主要进行中药实验用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中药药效与毒性的评价和临床应用研究。5中药资源开发与品质评价主要研究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品质评价及其在日用品、保健品等方面的应用性研究。6中药炮制原理与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主要通过炮制对中药药性影响研究,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提高中药饮片质量。 更多内容见官网。研究生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创办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学校之一,先后直属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2000年转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现为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经过六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均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学校秉持岭南人特有的开放和务实精神,大力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学校现有二级学院16个,本科专业26个,横跨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点4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点19个。全日制在校生18520人,其中本科生13769人,专科生857人,硕士研究生3274人,博士研究生620人。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拥有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其中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 29584科2个;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5个;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两所中医药高校之一,也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唯一一所省属高校。根据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一级学科中医学全国排名第二、中药学全国排名第三(并列)、中西医结合全国排名第四。汤森路透2016年7月15日数据显示,学校临床医学学科已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表明学校在关键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 “重经典、强临床”是学校本科教学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学校办学六十年最重要的经验总结。八十年代中期,学校率先启动经典回归临床的教学改革,把四大经典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实施“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促进医教协同发展。“‘重经典、强临床’高素质中医人才特色培养模式”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2008年学校两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均为“优秀”。近五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突出,通过率始终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茅。 在总结七年制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学校于201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继续引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招生规模长期居于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培养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在2015年中国期刊网《中国博硕学位论文引证报告》中,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总被引用频次居全国医药卫生类院校首位。学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全国唯一连续两届获得中医学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 学校坚持突出特色,彰显优势,以开展岭南医学研究为己任,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的科研成果。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牵头的“脾虚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于199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终身教授王建华领军的“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标志性成果“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承与创新”于2016年入选《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袁浩教授领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学校勇于担当,主动作为。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非典中医专家组组长的国医大师邓铁涛主张中医药早介入,广东也因此病死率全球最低,抢救成功率全球最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 3B710认可,并被推广到全国。学校作为主要成员单位参加了国家“523”防治疟疾项目,在临床上证实了青蒿素抗疟功效,为青蒿素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国桥教授团队研制的青蒿素复方抗疟药被确定为国际抗疟疾一线用药,其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特聘教授、“杏林学者”、“青年英才”、教师出国访学、“薪火计划”等五项人才提升计划,迎来了人才辈出、名家荟萃的生动局面。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4人,其中正高职称369人,副高职称467人。拥有一批以国医大师邓铁涛、禤国维为代表的著名专家教授,有国家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名、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珠江学者8名、省级教学名师6名、广东省名中医84名等一大批知名专家以及在医药领域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 学校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学校现有五所直属附属医院,年门诊量超过1200万人次,相当于1/10广东省常住人口,年出院总量达18万人次,医疗综合服务水平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首屈一指。附属医院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大力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形成了以50个国家重点专科为龙头的专科专病技术群,辐射和带动了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医疗综合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 第二附属医院(即广东省中医院)是全国年服务患者人数最多的中医院,连续三年位居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中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榜首,连续12年4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被誉为“全国卫生系统的一面旗帜”。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院,也是全国年门诊量超300万人次的三所中医院之一,其无偿救治“好军嫂”韩素云的事迹享誉全国。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和科技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华南针灸研究中心、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现代南药工程技术中心、岭南医学研究中心等七大平台,努力构筑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目前,学校拥有包括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7个,为服务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学校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与广药集团、华润三九、康美药业、复星医药等著名医药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由学校研发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企业的核心产品并畅销全国。学校与省内外15个市县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全省指导建立了16个以“南药”为特色的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在帮助农民脱贫奔康、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在全社会塑造了中医药行业特有的人文环境。由学校建设的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高校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自建成以来接待了世界各地的参观者30余万人次,并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一起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广东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学校组织力量编写出版了《通俗中医药丛书》、《岭南中医药文库》等一批大型图书,成为“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重点推荐的书目。此外,学校还与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了12集大型纪录片《悬壶岭南》。 学校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学校自197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目前在校境外学生达2300多人,就读本、硕、博各个层次,规模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历年来,学校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2万名中医药高级人才。海外中医药社团的负责人很多都是本校校友,如澳大利亚中医管理局局长薛长利、美国中医公会会长黄宪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多年来,学校一直与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合作开展抗疟研究。由李国桥教授团队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4代青蒿素系列复方抗疟药,被列为广东省中医药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对外合作项目,更是被当作“国礼”赠送给许多非洲国家。至今,青蒿素已取得包括美国在内的38个国家的国际专利保护,29个国家的商标注册,在22个疟疾流行国家上市销售。宋健平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科摩罗国合作实施青蒿素复方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有效地遏制了当地疟疾流行,实现了该国历史上第一次疟疾零死亡,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 第一附属医院与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签署了中医药防治免疫性疾病研究的合作协议。第二附属医院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签署了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合作协议,与美国麻省总医院签署了在珠海横琴建设麻省总医院中国医院的合作协议。2015年底,学校与深圳市人民政府、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正式签约合办深圳生命健康工程学院。此外,学校还主动承担了外交部中国东盟合作基金项目,与东盟国家就传统医药高等教育展开合作。 征程万里云鹏举,敢立潮头唱大风。学校将以建校六十周年为新的起点,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以及广东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为发展中医药学术、弘扬中医药文化、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广东医科大学发表论文

广东医科大学是一本大学,广东医科大学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并在东莞设立校区,是一所以医学为主要办学特色的涵盖医、理、管理、法、工、文、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的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1964年,湛江分院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湛江医学院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3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意广东医学院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

师资力量:

广东医科大学有教职工19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396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489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高校优秀辅导员等10人,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4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东医科大学

是一本。 广东医学院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院校,2009年被广东省列为国家限额指标内的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总面积为1404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占地227 亩,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占地1177亩,位于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于2003 年开始招收首批新生。目前学校全日制学生20397人,其中本科生19682人,研究生715人。在校成人生23198人。2010年起学校开始招收港澳台学生,并着手进行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申报。 学校设有研究生学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外语教学部。学校现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新的直属附属松山湖医院预计2011年底建成,另有1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5所临床教学医院。 学校现有在编教师1194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645人,占教师人数的48%。有硕士生导师454人,博士生导师17人。教师中有105人次被列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重点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8人,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 学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专业结构。设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护理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医学、英语、应用心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麻醉学、中药学、统计学等17个本科专业,涵盖医、 理、 管、工、文、教等学科门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2个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学、医学影像学等4个专业是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外科学总论》等4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校级精品课程。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增强学科综合实力。学院现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点,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高校重点扶持学科,2个医学特色专科。“十一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560项。其中国家“973”项目子课题4项,“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项,省部级项目211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项。共获得各类科技奖励51项,其中省级科学技术奖8项;市级科学技术奖42项。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5476 篇,其中SCI论文226篇,总影响因子310。获得专利授权20项。被认定为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筹建单位。 学校拥有先进的网络设施,是广东省教育科研网的接入单位,是湛江地区汇接中心。学校还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累积馆藏文献总量为1,181,000册,其中纸质文献总量821,900册,电子文献总量359,100册。《广东医学院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与国内外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保持着密切联系和友好合作关系。分别与武汉大学、第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郑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明尼苏达大学、科罗拉多理工大学、华盛顿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日本大阪滋庆教育集团、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镜湖医院等教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探索多种形式联合培养学生。目前,全校上下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办学特色更鲜明,综合实力处于国内省属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而努力。

好。东莞校区的环境好,风景优美,建筑新和雄伟。学校里各种设施也比较完善,超市两个,饭堂三个。基本四年上不出学校也什么可以买到,生活也没有什么困难。宿舍都是四人间而且宿舍环境也挺好。除了第一临床学院在湛江校,其它学院和专业都在东莞校区。

广东医科大学有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东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2个,广东省高校重点专业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

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5个临床专科)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9个临床专科);有9所校外临床医学院,80所临床教学医院。

2006-2012年,广东医科大学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33项,其中国家“973”项目子课题4项,“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项,省部项目202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项;

共获得各类科技奖励45项,其中省级科学技术奖8项、市级科学技术奖37项,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5476篇,其中SCI论文226篇,总影响因子310,获得专利授权20项。

广州医科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有关规定2013-08-20 17:21:3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和社会竞争力,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论文应为研究生在规定时间内公开发表的原著学术论文,论文内容应为本人学位论文一部分。第二章发表论文要求第三条 论文要求(一)博士学位研究生至少发表1篇SCI (包括SCIE、SSCI,以下简称SCI)论文。(二)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至少须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三)研究生课题内容获得发明专利排名在前两位者,可以不受论文限制。(四)专业学位研究生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第三章论文署名要求第四条 论文署名要求(一)作者署名要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职研究生老师分析用于申请学位的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原则上学位申请人应为论文第一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或责任作者;如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必须是第二作者。(二)单位署名要求1.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系统和学校本部研究生论文应按照培养单位的规范名称署名,如"广州医学院××学院"或"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等。2.教学基地各单位培养的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以广州医学院署名或以广州医学院及本单位法定名称共署名。3.非教学基地单位培养的研究生必须署名"广州医学院XX(学科名称,如免疫学教研室)。(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发表论文署名也参照上述要求办理。第四章发表论文的认定第五条 SCI(EI)与中文核心刊物收录论文的认定由于SCI(EI)收录刊物与中文核心刊物目录每年均有调整变化,SCI(EI)发表论文与中文核心刊物以论文正式接收时检索结果为依据。第六条 对各学院及各附院自行制定发表论文规定的认定各学院均可依据本规定进一步制定本单位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但标准不能低于学校的最低标准。各学院制定的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须提交研究生学院备案方为有效。第七条 发表论文时间的界定(一)研究生:论文发表时间原则上应为在学期间及毕业后3年内。(二)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发表时间应在论文答辩前3年之内或答辩后1年内,且符合国家规定的申请学位有效期内方可申请。第八条 论文的审核(一)研究生及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者在学位论文答辩后,应从网上填写并打印《广州医学院研究生发表论文登记表》,同时提交发表论文复印件(包括刊物封面、目录页及论文首页),经导师审核签名和所在单位审查核实,上交学校学位办公室审查,再提交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二)对于已被国外刊物接收但尚未发表的SCI(EI)论文,研究生(含同等学力人员)须提交刊物的正式接收函,可进入学位申请程序。对于国内刊物的录用函也可接受学位申请。第五章对未发表规定论文的研究生的处理第九条 对研究生在学期间未发表规定论文的处理未按规定正式发表论文的研究生,可申请答辩,按期毕业,但暂不提交学位委员会讨论其学位授予问题。待论文正式公开发表后,方可提交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其学位授予问题,有效期3年。如毕业后3年内未完成规定论文的发表,今后将不再讨论其学位授予问题。第十条 对未在申请学位有效期内发表论文的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的处理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如未在申请学位有效期内发表符合规定的论文,此次申请无效。第六章附则第十一条 本规定由研究生学院负责解释。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2011年9月4日起执行,之前与此相悖的规定同时废止。

  • 索引序列
  • 广东药科大学发表论文难吗
  • 广东药科大学发表论文
  • 广东药科大学发表论文要求
  • 广东药科大学发表论文时间
  • 广东医科大学发表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