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中科大博士吴迪论文发表

中科大博士吴迪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中科大博士吴迪论文发表

岳晓东博士是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1993年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他是国内唯一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现在香港城市大学任教,并受聘担任南京大学、华南师大、南京师大等10余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1993年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他是国内唯一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现在香港城市大学任教,并受聘但任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0余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在心理咨询、创新思维、青少年偶像崇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成绩斐然。他先后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特别是他的《登天的感觉》一书,使国内成千上万的人对心理咨询开始有所了解,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此外,他撰写的《少年我心》、《哈佛热线》和《批评的艺术》等心理学科普读物也深受读者的喜爱。 学术著作类 岳晓东 (1993). 心理咨询职能、美国大学的心理咨询情况,张小乔主编:《心理咨询、治疗与 测验》,人民大学出版社,页6-8, 134-208。 岳晓东 (1999). 第二章:心理咨询的机理与操作注意事项,第三章:心理咨询的移情, 与操作技巧, 张小乔主编《心理咨询的理论与 操作》,人民大学出版社,页11-25, 52-120。 岳晓东、祝新华 (2000).《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普著作类 岳晓东 (1997) . 《登天的感觉》(心理学科普读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7次)。 岳晓东 (1997) . 《少年我心》(心理学科普读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3次)。 吴迪, 岳晓东 (1997). 《批评的艺术》(心理学科普读物),江苏教育出版社。 岳晓东 (2000) . 《哈佛热线》(心理学科普读物),中国青年出版社(再版3次)。 岳晓东 (2003) . 《哈佛读书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

[161]王立国. 东北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62]王晓毅.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63]张国栋. 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64]王沂. 我国京津地区城市新建住宅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5]张晓琳. 中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6]刘盼盼.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演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7]赵志英.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8]张辉. 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9]牛奔. 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对加速构建中国志愿服务体系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0]张连成. 控制内容及控制方式对运动员自控损耗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1]吕韶钧. 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2]薛原. 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质健康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173]王岩. 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4]常志利.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5]曲新艺. 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6]王迪迪. 学校体育安全风险管理探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7]詹国勇. 中国高尔夫产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8]任定猛. 五人制足球训练比赛理论体系构建与技战术训练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9]侯学华.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0]周桂琴. 振动训练对网球运动员上肢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1]李晨峰.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2]胡法信. 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3]曾庆涛. 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 [184]吴明华. 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85]陈元欣.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186]程林林. 新中国体育体制及利益格局演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187]单曙光. 对篮球比赛技术统计规范和分析评价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188]肖谋文. 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及过程优化[D].北京体育大学,2007. [189]张庆如. 啦啦队运动的文化诠释及体育赛场啦啦队活动的组织运行模式[D].北京体育大学,2009. [190]赵升. 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191]汪流. 我国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192]周文军.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动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3]胡永红. 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4]张瑞林.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5]温搏. 当代武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6]崔秉珍. 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2009. [197]李可兴. 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98]杨慧馨. 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199]王艳. 我国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与培育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0]汤立许.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及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1]邹志春. 上海市青少年体质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与应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2]范冬云. 广州市大众体育公共服务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3]谭朕斌. 篮球运动基本规律及发展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 [204]李艳翎.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 [205]李卫. 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6]刘爱杰. 耐力性竞速项目专项运动素质的整合[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7]何仲恺. 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8]陈钧. 中国篮球职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9]杨铁黎. 关于职业篮球市场的基本理论和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10]李春雷. 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11]朱琪林. 我国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12]王斌. 手球运动情境中直觉决策的实验研究与运动直觉理论的初步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3]陶志翔.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4]刘卉. 上肢鞭打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5]袁运平.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6]梁栋. 可持续发展理论原则与转型期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7]陈琦. 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8]徐霞. 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19]白喜林. 中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0]肖淑红. 中国体育产业价值链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1]潘迎旭. 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2]王慧琳. 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3]刘海元. 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4]肖林鹏. 中国竞技体育资源调控与可持续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5]池建.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6]叶庆晖. 体育赛事运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7]黄亚玲. 论中国体育社团[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8]李士英. 中国武术散打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9]杨剑. 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30]倪依克. 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4. [231]陈作松. 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32]王健. 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4. [233]许永刚.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中政府与垄断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4. [234]曹景伟. 面向2008年奥运会我国优秀皮划艇(静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5]郭永波. 篮球文化的理论框架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6]金宗强. 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与诊断方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7]刘庆山. 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我国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8]陆作生.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9]任弘. 体质研究中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0]宋玉芳. 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1]王庆伟. 我国职业体育联盟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2]张剑利. 职业体育联盟及其相关法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3]石岩.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4]王凯珍. 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5]张晓蓬. 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6]夏祥伟. 研究生体育锻炼与健康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47]黄爱峰. 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248]罗林. 休闲体育的认识深化及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5. [249]赵晶. 我国篮球训练与竞赛组织系统的优化配置研究[D].苏州大学,2005. [250]张新萍. 对2008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 [251]李颍川. 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的组织模式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 [252]张惠红. 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253]符明秋. 重庆市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及体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 [254]钟志勇. 蒙古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55]崔英锦. 朝鲜族传统游戏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56]尹博.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57]叶乔波. 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理论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258]吴华清. 基于DEA的奥运会相关效率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259]陈家起. 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60]张文静. 体育教学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61]陈晴. 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62]龚波. 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 [263]余守文. 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 [264]吴燕丹. 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65]余道明. 体育现代化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66]方千华. 竞技运动表演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67]张细谦. 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68]程文广.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69]黄莉. 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0]李印东. 武术释义[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1]刘建和. 论运动技术的序列发展与分群演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2]刘明胜. 中国竞技女子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3]罗旭. 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4]苗治文. 当代中国体育公共政策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5]曲淑华. 中国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6]唐峰. 中国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7]王松涛. 有氧运动对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8]张庆春. 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9]张兴林. 我国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比赛负荷及专位素质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80]郑婕. “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81]黄俊亚. 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2]李今亮. 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判断的思维活动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3]宋会君. 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4]王建国. NBA制衡机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5]王莉. 职业体育联盟的产业组织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6]熊焰.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7]叶伟. 我国徒手格斗项目(散打)优秀男子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8]张勇. 现代篮球战术体系的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9]钟宇静. 开发中国乒乓球市场的基本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90]陈兰波. 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D].苏州大学,2006. [291]刘希佳. 我国高水平单项体育赛事组织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92]刘燕舞. 论城市发展与体育产业的推进[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93]李红艳. 户外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94]何劲鹏.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生命化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95]范秦海. 对我国优秀田径教练员知识结构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296]石振国. 基于休闲理论的体育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97]刘旻航. 我国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98]杨小明. 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99]杨少雄.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与现代化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0]李捷. 北京市群众体育政策执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1]邢尊明. 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优化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2]刘伟. 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3]林顺英. 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4]全浙平. 河北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305]林剑峰. 上海市商业性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06]刘文. 山东省业余网球运动开展状况的调查及前景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07]王成军. 山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5. [308]赵珂刚. 山东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309]陈铁龙. 论啦啦操的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6. [310]李遵华. 我国高校啦啦队竞赛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11]张红玲. 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D].北京体育大学,2006. [312]高守东. 安徽省网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 [313]钱俊伟. 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314]胡亚斌. 八位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技战术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5. [315]吴迪. 我国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16]陈安勇.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过渡与连接动作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17]辛静. 我国 跆拳道 运动发展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18]张丹. 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19]闫秋霞. 武汉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保障与个人自觉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20]沈柳红. 广西高校竞技啦啦队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321]张玲玲. 我国高校啦啦操发展现状及训练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22]冯加付. 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23]任平. 武汉市健身俱乐部健身私人教练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24]任朋达. 长春市城区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25]李春艳. 江苏省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26]唐克己. 山东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27]花玲云. 北京市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9. [328]徐勤荣. 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和对策[D].首都体育学院,2009. [329]史明.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普通本科生足球运动员快速力量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330]王艳芳.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的打造[D].厦门大学,2009. [331]刘冬梅. 美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成功 经验 的案例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9. [332]曹磊. 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发展阶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33]张艳辉. 湖北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 [334]王玲玲. 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 [335]徐昱玫. 大型体育赛事的竞赛组织探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336]黄松峰. 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37]胡邦晖.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38]张祥彪. 上海市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及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39]赵燕. 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40]卢晨曦. 中美竞技啦啦队文化层面的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341]于亚南. 我国技巧啦啦队运动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42]周志辉. 世界优秀 羽毛球 男子单打选手的技战术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343]王朋涛.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344]毛荣建. 青少年学生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3. [345]张玲.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346]杨新新. 滨州市广场舞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 [347]刘君. 城镇广场舞运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48]刘莹. 石家庄市广场舞的开展状况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49]祝菁. 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 [350]林莹晓雪. 我国啦啦操运动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垒球运动员姓名:吴迪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03.01身高:172cm体重:66kg国籍:中国籍贯:四川位置:二垒国家队号码:12主要成绩:2000年亚洲青年垒球锦标赛亚军2002年全国垒球锦标赛冠军革命烈士烈士,原名吴世禄。1925年全家逃荒要饭到江西德安县落户。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革命发展到德安,离开家庭投身革命。1929年,在石鼓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九江中心县委领导的赣北游击队,随游击队参加了“港口暴动”。1930年7月,调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军直警卫排,给军长蔡申熙当警卫员,其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七里坪成立时,调到总部任参谋。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红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二团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部主任。1934年在著名的黄桠战役中,带领一个营打阻击战,创造了一个营消灭敌军一个团的战绩。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萧克率领的部队开往华北,深入燕山脚下的平西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先后任该部作战科长,三十四大队政委等职。日军对平西地区“扫荡”时,率领所属部队,紧紧依靠当地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多次粉碎敌人的大“扫荡”。1941年,随詹大南到平北,开辟新的根据地。任第十二军分区武装部长,并参加龙延怀(爱国人士)支队,任副队长。引导这支抗日队伍积极开展对敌斗争,为粉碎日军“五一”大扫荡,减轻敌人对平西、冀东根据地的压力,作出了重大贡献。1945年,抗日战争转入了大反攻阶段,各地人民武装相继整编为主力部队。先后在冀察热军区独立第八旅(后改为五旅)六团任团长,十团任政委。1947年,随部队改编为冀、热、辽军区独立第二师,任师参谋长。1948年1月,国民党暂编第三军十一师从永宁向延庆四海地区进犯,军区首长决定以独二师为主,歼灭这股敌人。战斗于11日打响,吴迪采取“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的战术,将敌人诱至预定地点,将其包围。激战中,吴迪深入到部队前沿阵地,在指挥作战中不幸被敌人冷枪击中,英勇牺牲。物理学博士化学法沉积制膜实验室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情况:199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博士学位教学:讲授本科生"材料表征"课程指导材料物理专门化实验研究兴趣:电介质薄膜的制备、表征和应用高介电栅氧化物材料及其于Si器件的集成氧化物纳米管的合成和表征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术主要科研成果:(1)制备了具不同微结构特征的SrBi2Ta2O9薄膜,其主要性能参数达国际报道的最高水平,对其抗辐射机制,晶化和织构形成机理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出理论解释。(2)在国际上首次用湿化学方法制备了具有优良抗疲劳特性的Bi3.25La0.75Ti3O12薄膜并用缺陷电荷聚集与畴壁钉扎对外电场频率的不同响应对其抗疲劳特性进行了成功的解释。三年来,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单篇引用最高达28次。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男,汉族,1954年出生,辽宁沈阳人。博士、教授。学习与工作经历:1978~1982年:就读长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1984~1987年:就读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1996~2000年:在职攻读吉林大学应用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获经济学博士。1987~1994年:任职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先后参与生产管理、财务分析等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工作,并从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1994~2002年:任教于吉林大学商学院,从事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1~1993年: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访问学者,从事JIT与精益生产研究;1998~1999年:日本千叶工业大学访问学者,从事知识管理研究;2003年起:任教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领域: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运营与物流管理、信息与知识管理。主要研究课题:JIT与精益生产、ERP与企业信息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CRM与电子商务;BPR与流程管理、知识创造与知识管理;科研项目:主持、参与“吉林省企业创新能力研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研究”“基于知识的企业创新过程与能力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论文:(01)丰田生产方式的经营组织策略(02)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营销策略与系统(03)丰田生产系统中的看板与计划(04)CIMS的技术特征与应用模式、体系(05)CIMS环境下的企业营销信息系统设计(06)日本企业劳动人事制度与人力资源积累(07)企业知识及其创造能力分析(08)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与知识联盟(09)知识资产的构成及其评价方法研究(10)习惯领域理论与企业知识结构分析教学及指导学生:自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以来,一直担任企业组织与运营管理(本科生)、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专题(研究生)、生产与运作管理(MBA研究生)课程的主讲,曾获吉林大学“优秀主干课程”教学奖。目前主要担任MBA的运营管理课程。指导硕士生与MBA研究生50余名。社会兼职:英国威尔士大学新港学院海南、深圳教学点兼职教授;北京艾肯咨询公司高级顾问;长春春莲集团管理顾问。八一电影制片厂高级记者1929年出生于江苏省如东县。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苏南军区文工团队员。1949年在苏南军区画报社任摄影记者。1952年调八一电影制片厂任摄影师。1954年参加拍摄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第一部长纪录片《通往拉萨的幸福之路》,1956年他作为摄影记者随中国艺术代表团出访亚洲,非洲等7个国家,先后拍摄了《尼罗河畔》、《在阿富汗的日子里》、等纪录影片,1957年在朝鲜拍摄了《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印度》1962年拍摄了《伟大的战士》、《星火燎原》。1964年参加中国新闻电影工作者代表团。在越南南方拍摄《越南南方抗美斗争》,1976年参加拍摄编导《光荣啊!保卫边疆的英雄》,1981年担任总摄影师拍摄大型军教纪录片。几十年来他参加拍摄编导的长短纪录片、军教片近80部。在舞台艺术摄影方面也有不少成功之作,1958年与他人合作拍摄舞台艺术片《龙飞凤舞》。1960年《北京的春天》(立体影片),1963年协助越南拍摄了《义静烈火》,协助老挝拍摄的《春天》荣获老挝最高人民议会和政府授予的二级自由勋章。纪录片《通往拉萨的幸福之路》获第九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奖、获国家交通部二等奖。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冯其红 石洪福 张先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摘 要:当前制约我国煤层气发展的瓶颈是单井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因此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是我国 煤层气开发亟须解决的问题。注气增产法是一种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增产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向煤层中注入 其他气体(CO2、N2或混合气体),与甲烷竞争吸附或降低甲烷有效分压,促进煤层甲烷的解吸。该技术可 以保证煤层的能量,有利于甲烷产出,可大幅度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和采收率,延长煤层气田的开采期。本 文主要对注气开采煤层气增产机理、室内现场实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 了该领域目前面临的主要难点,展望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煤层气;注气;解吸;数值模拟

注气驱替煤层气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双赢效果。相比传统的储层压力衰竭法 开采,注入气体可以保持地层能量,延长煤层气井寿命,提高采收率[1],该技术还适用于开发深部低渗透 性松软煤层的煤层气。因此,气体驱替煤层气技术的相关研究受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

1 注气驱替煤层气的机理

煤是一种孔隙高度发育的有机固体物质。气体在煤表面的吸附本质上是一种物理吸附,范德华力起 主要作用,不同气体在煤表面的吸附能力差异主要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不同。Cunningham[2]和Parkash[3] 认为这种作用力与相同压力下各种吸附质的沸点有关,沸点越高,被吸附的能力越强,因此煤对气体的 吸附能力表现为:CO2 >CH4 >N2。降文萍等[4]则从量子化学的角度计算发现煤表面CO2的吸附势阱要 大于CH4,因此CO2的吸附能力强于CH4。Marco Mazzotti[5]研究发现吸附气体会导致煤岩膨胀且膨胀 量为CO2 >CH4 >N2,因此注入CO2驱替煤层气会导致渗透率明显降低。

后来,杨涛等[6]建议采用注入超临界CO2来开采煤层气,超临界CO2能以气体的身份与CH4进行 竞争吸附,同时还能以液相的性质在渗流通道内萃取出极性较低的碳氢化合物和类脂有机化合物,从而 增加了其孔隙度和渗透性。

N2的吸附能力比CH4弱[7],因此N2驱替煤层气的机理与CO2驱替不同(图1)。注入N2后可以 降低CH4的分压从而促进CH4的解吸,N2置换CH4后煤岩会收缩引起渗透率的上升,加拿大艾伯特省 Felm Big Vaney[8]试验区的单井注入试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图1 注CO2和N2驱替煤层气的原理示意图

总之,CO2驱替煤层气技术比较适合于高渗透、不可开采煤层,对于我国低渗透、可开采煤层有一 定的局限性。另外N2的成本比较低,提纯容易。因此,建议采用富含N2的混合气体驱替开采我国的 低渗透煤层气,一方面发挥了CO2的高驱替能力,另外一方面发挥了N2的增渗作用。

2 注气开采煤层气的试验

国内外开展了大量注气开采煤层气的室内以及现场试验。室内试验主要以气体的吸附/解吸、形变 和渗透率的测量为主,现场主要进行了CO2煤层埋存以及混合气体驱替煤层气的试验。

2.1 室内试验

煤对气体的吸附性大小主要取决于煤的岩石学组成、物理化学结构、煤阶、水分含量等自身因素,另外温度、压力也对煤岩的吸附性有较大的影响。针对煤对单组分气体的吸附,国内外的学者开展了大 量的深入研究[9~24]。

关于煤对多元混合气体的吸附,国内外专家学者[25~39]普遍认为多元气体吸附时,每种气体不 是独立吸附的,而是不同气体间存在着竞争吸附。二元气体的吸附等温线总是介于吸附能力强和吸 附能力弱的纯组分气体吸附等温线之间,混合体系中每一组分的吸附量都小于其单独在相同分压下 的吸附量。

室内的注气驱替实验的一般程序是:煤岩充分吸附CH4,然后注入其它气体,可以边注边抽,也可 以注入后待其它气体与甲烷充分竞争吸附后再抽,然后测试产出气体量和成分以及它们与注气压力、注 气速率等的关系。研究表明CO2/CH4的置换比高达1:7,N2/CH4可以达到1:4,产出气体中初期甲烷含 量几乎为100%,待注入气体突破后,甲烷含量明显降低[40,41]。

2.2 现场注气试验

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等先后进行了不同规模的注气驱替煤层气现场试验。1993年,美国的 BP Amoco公司在圣胡安盆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注气(83%的N2和12%的CO2)提高采收率的相关 试验[42]。1995年,美国又在圣胡安盆地向Allison和Tiffany煤层进行纯CO2和纯N2注入试验[43]。为 了测试不同地质条件下ECBM技术的适用性,加拿大在Alberta[44]盆地进行了小规模的CO2-ECBM工 程,采收率得到明显提高。中国和加拿大也联合在沁水盆地南部的TL-003井也进行了CO2-ECBM的 微型先导性试验,测试数据显示注气后产气量明显上升,产水量有所下降[45,46]。除此之外,在日本在 北海道,欧盟在波兰也进行过类似的现场试验。

目前看来,几个国家的现场测试结果都比较令人满意,注入CO2后气井产量均有大幅增长,但是近 井周围的渗透率在注气后有所降低,随着排采过程又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一方面是因为CO2的扩散趋 于均匀,不再像注入初期那样聚集在井筒附近,另一方面是排采过程中储层压力降低,煤基质收缩导致 渗透率有所增大。

3 注气开采煤层气的数值模拟

注入气体和煤层甲烷在煤层中赋存运移规律是注气开采煤层气的理论基础。注气开采煤层气的 实质是一个注入气体与甲烷在煤层中竞争吸附、解吸,扩散,以及水、气多相渗流的过程。ECBM 过程中煤层气的运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煤层气及注入气体的竞争吸附、解吸、扩散以及 达西流动等。气体的吸附、解吸会使煤岩产生膨胀、收缩变形,从而引起煤岩的孔隙结构变化,进 而引起煤岩渗透系数的变化。煤岩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系数变化反过来又影响气体在煤岩中的赋存与 流动。因此,ECBM过程是一个多组分气相-水相-煤岩固相耦合的过程。由于该过程非常复杂,即使建立了完整的数学模型,其求解也相当困难,因此,目前国内外学者Ekrem Ozdemir[47~50],Julio Manik,Seto,吴嗣跃,孙可明[50~52]等在建立ECBM过程模型的时候一般都作了一些假设,忽 略某些因素,使求解变得简单。

常规煤层气模拟器一般可以模拟:(1)双重孔隙系统;(2)单组分气体在孔隙系统的吸附和扩散; (3)裂隙系统达西渗流;(4)吸附气体解吸产生的煤岩收缩。模拟ECBM过程还必须考虑:(1)CO2吸附引 起的煤岩膨胀;(2)混合气体吸附;(3)混合气体扩散;(4)由于注入气体和煤层和之间的温差造成的非等 温吸附等。

针对ECBM过程的这些特点,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ECBM模拟器主要包括商业的模拟器,如: GEM、ECLIPSE、SIMED11、COMET2,METSIM2和非商业的模拟器,如:GCOMP、TOUGH2、CBM - SIM、IPARS-CO2等。David H.-S.Law[53]对注气驱替煤层气数值模拟做了深入的研究,详细比较了上 述几种模拟器的模拟效果,各自的功能特点见表1。

表1 目前主要的ECBM软件的功能特点

4 总结

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注气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可行性和原理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论证,然而,前人的研究工作多处于纯理论研究阶段,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而且存在如下可进一步研究的 问题:

(1)深入研究多组分气体在煤样中的竞争吸附/解吸效应,确定相对吸附(解吸)速率、置换速率 与吸附平衡压力、各组分气体分压、时间的关系。

(2)通过注气驱替渗流实验,研究煤层气采收率与注气方式、注气成分、注气周期、注气压力之 间的关系。

(3)研究煤变质程度及煤岩组分对注气效果的影响。

(4)开展高温、高压下的煤岩储层注气效果评价。

(5)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54]和分子动力学方法(MD)[55]进行注气开发的微观模拟。

参考文献

[1]Puri R.,Yee D.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C].SPE20732 presented at the 65th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New Orleans,1990:193-202.

[2]Cunningham R.E.Diffuse in gas and porous media[M].New York:Plenum Press,1980:153-154.

[3]Parksh S.,Chanrabarrtly S.K.Porosity of coal from Alberta Plan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1986,6: 55-70

[4]降文萍,崔永君,张群.煤表面CH4,CO2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J].煤炭学报,2006,31(2):237~240.

[5]Mazzotti M.,Puri R.,Storti G.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J].The Journal of Supercritical Fluids,2009,47: 619-627.

[6]杨涛.超临界CO2抽提对煤的改性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38~41.

[7]方志明.混合气体驱替煤层气技术的机理及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2010,20~30.

[8]Wong S,Law D,Deng X,etal.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and CO2 storage in an thracitic coals-Micro-pilot test at South Qinshui Shanxi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2007,1(2):215-222.

[9]Levy J.H.,Day S.J.,Killingley J.S.Methane capacities of Bowen Basin coals related to coal properties[J].Fuel,1997,74:1-7.

[10]Bustin R.M.,Clarkson C.Geological controls on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capacity and gas Content[J].Int.J.of Coal Geol.,1998,38(1-2):3-26.

[11]Lamberson M.N.,Bustin R.M.Coalbed methane characteristics of gates formation coals,Northeastern British Columbia: effect of mineral composition[J].AAPG,1993,77:2062-2076.

[12]Clark C.R.,Busti B.M..Binary gas adsorption/ desorption isotherms:effects of moisture and coal composition upon carbon dioxide selectivity over methane[J].Int.J.of Coal Geol.,2000,42:241-271.

[13]Jouber t J.I.,Grein C.T.Sorption of methane in moist coal[J].Fuel,1973,52:181-185.

[14]Levine J.R.,Johnson P.High pressure microbalance sorption studies[J].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1993:187-195.

[15]Castello D.L.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methane storage in a porous carbonaceous materials[J].Fuel,2002,81:1777- 1803.

[16]张群,杨锡禄.平衡水分条件下煤对甲烷的等温吸附特性研究[J].煤炭学报,1999,24(6):566~570.

[17]崔永君,张群,张庆玲等.不同煤级煤对CH4、N2和CO2单组分气体的吸附[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25(1):61~65.

[18]于洪观,范维唐,孙茂远等.煤对CH4/CO2二元气体等温吸附特性及其预测[J].煤炭学报,2005,30(5):618~622.

[19]郭立稳,王月红,张九零.煤的变质程度与煤层吸附CO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26(2):165~168.

[20]郭立稳,肖藏岩,刘永新.煤孔隙结构对煤层中CO扩散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36(5):636~640.

[21]牛国庆,颜爱华,刘明举.煤吸附和解吸瓦斯过程中温度变化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3,31(4):47~49.

[22]钟玲文,郑玉柱等.煤在温度和压力综合影响下的吸附性能及气含量预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27(6):581~585.

[23]张晓东,桑树勋,秦勇等.不同粒度的煤样等温吸附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4):427~432.

[24]马东民,张遂安等.煤层气解吸的温度效应[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1,3(1):20~23.

[25]于洪观,范维唐,孙茂远等.煤对CH4/CO2二元气体等温吸附特性及其预测[J].煤炭学报,2005,30(5):618~622.

[26]于洪观,范维唐,孙茂远等.高压下煤对CH4/CO2二元气体吸附等温线的研究[J].煤炭转化,2005,28(1): 43~47.

[27]崔永君,张群,张庆玲等.不同煤级煤对CH4、N2和CO2单组分气体的吸附[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25(1):61~65.

[28]唐书恒,马彩霞,叶建平等.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甲烷采收率的实验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5):607~616.

[29]张庆玲,张群,崔永君等.煤对多组分气体吸附特性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25(1):57~60.

[30]蔺金太,郭勇义,吴世跃.煤层气注气开采中煤对不同气体的吸附作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 18~20.

[31]Bush,B.M.,Krooss Y.,Gensterblum F.,et al.High-Pressure adsorption of methane,carbon dioxide and their mixtures on coals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 preferential sorption behavior.[J].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2003,(78- 79):671-674.

[32]Mazumder S.,Hemert P.V.,Busch A.,et al.Flue gas and pure CO2 sorption properties of coal:A comparativ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06,67:267-279.

[33]Fitzgerald J.E.,Pan Z.,Sudibandriyo M.,et al.Adsorption of methane,nitrogen carbon dioxide and their mixtures on wet Tiffany coal[J].Fuel,2005,84:2351-2363.

[34]Hasan Shojaei,Kristian Jessen.Application of potential theory to modeling of ECBM recovery[C].SPE144612 prepsented at the SPE Western North American Regional Meeting,Alaska,USA,2011:7-11.

[35]Gruszkiewiez M.S.,Naney M.T.,Blencoe J.G.,et al.Adsorption kinetics of CO2,CH4,and their equimolar mixture on coal from the Black Warrior Basin,West-Central Alabam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09,77:23-33.

[36]Chaback,J.J.,Morgan,et al.Sorption irreversibilities and mixture compositional behavior during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 processes[C].SPE 35622-MS,SPE Gas Technology Symposium,28 April-1 May 1996,Calgary,Alberta,Canada.

[37]Harpalani.Methane/CO2 Sorption Modeling for Coalbed Methane Production and CO2 Sequestration[J].Energy Fuels,2006,20(4):1591-1599.

[38]Ekrem Ozdemir,Badie I.Morsi,Karl Schroeder.CO2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rgonne premium coals[J].Fuel,2004,83:1085-1094.

[39]J-S.BAE,S.BHATIA,P.MASSAROTTO et al.Open hysteresis phenomena in high-pressure sorption of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on coal[C].Proceedings of the 2008 Asia Pacific CBM Symposium,Brisbane,Australia,2008.

[40]杨宏民.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的机理及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85~100.

[41]吴迪.CO2驱替煤层瓦斯的机理与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50-54.

[42]W.Lin,G.-Q.Tang,A.R.Kovseck.Sorption-induced Permeability change of coal during Gas -injection processes[J].SPE Reservoir Evaluation &Engineering.2008,11(4):792-802.

[43]Tom Tang,Wenjuan Lin,Tanmay Chaturvedi,et al.A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CO2 injection for enhanced methane recovery from coalbeds[C].Presentations from the 5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Geologic Sequestration of CO2:in Deep,Unmineable Coalbeds,2006.

[44]White C M,Smith D H,Jones K L,et al.Sequest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in coal with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 a review energy fuels[J].Energy&Fuels,2005,19(3):659-724.

[45]Reeves,S.R.The Coal-Seq Project:Key Results From Field,Laboratory,and Modeling Studies[C]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house Gas Control Technologies(GHGT-7),Vancouver,BC,Canada,September 5-9,2004.

[46]Gunter W.D.,Mayor M.J.,Robinson J.R.CO2 storage and enhanced methane production:field testing at the Fenn Big Valley,Alberta,Canada[C].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house Gas Control Technologies(GHGT-7).September 5-9,2004.

[47]叶建平,冯三利,范志强等.沁水盆地南部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微型先导性试验研究[J].石油学报,2007,28(4):77-80.

[48]Ekrem Ozdemir.Chemistry of the ad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by Argonne premium coals and a model to simulate CO2 sequestration in coal seams[D].University of Pittsburg,2004.

[49]Ekrem Ozdemir.Modeling of coalbed methane(CBM)production and CO2 sequestration in coal sea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09,77:145-152.

[50]Julio Manik.Compositional modeling of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D].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1999.

[51]C.J.Seto.,K.Jessen.F.M.Orr Jr.A four-component,two-phase flow model for CO2 Storage and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J].SPEJ,2009,14(1):30-40.

[52]吴嗣跃,郑爱玲.注气驱替煤层气的三维多组分流动模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18(4):580~583.

[53]孙可明.低渗透煤层气开采与注气增产流固耦合理论及其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54]Law D.H.-S.,Vander Meer,L.G.H.,Gunter,W.D.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imulators for greenhouse gas sequestration in coalbeds,part Ⅰ:pure carbon dioxide injection[C].paper SPE 75669 presented at the SPE gas technology symposium,Calgary,Alberta,Canada,2002.

[55]Akshay Gunde,Tayfun Babadagli,Sushanta K.Lattice-Boltzmann method to estimate relative permeabilities for matrix- fracture interaction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C].SPE138255 presented at the SPE Eastern Regional Meeting,Morgantown,West Virginia,USA,2010.

[56]Haixiang Hu,Xiaochun Li,Ning Wei.Small-molecule gas sorption and diffusion in coal:Molecular simulation[J].Energy,2010,35:2939-2944.

中科大博士发表论文

第一作者:焦龙博士 ;通讯作者:江海龙教授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论文DOI:10.1002/anie.202008787

在该工作中,我们构筑了一系列同构的卟啉基MOF材料,通过调变卟啉中心的金属物种,从而衍生得到了一系列含有不同金属物种(Fe, Co, Ni, Cu)的单原子催化剂材料,这些催化剂除了金属物种不同,金属负载量、配位环境、比表面积、孔尺寸等特性均保持一致,从而实现了有效的变量控制。在该模型体系构筑的基础上,我们研究了不同单原子材料电催化CO2还原性能, 其中单原子Ni催化剂(Ni1-N-C)表现出了最高的CO选择性,并且在CO2浓度降低至15%的含量时,最优的CO选择性依然可以超过80%,展示了单原子催化剂在实际CO2催化转化中巨大的应用前景。

单原子催化剂(SACs)在诸多反应中表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并且已经成为了多相催化的前沿领域。通常情况下,SACs的催化性能不仅依赖于金属活性位点的本征活性,同时也会受到活性位周围的微环境以及载体的物理化学特性的调控。然而,由于不同金属物种的单原子催化剂合成方法的不同,得到的单原子催化剂除了金属物种外,许多理化特性例如单原子金属的负载量、孔结构等等都不尽相同。由于变量的复杂性,给对比不同单原子活性位的本征活性带来很大的挑战。单原子金属修饰N掺杂碳(M1-N-C)材料,作为重要的一类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催化CO2还原反应(CO2RR)表现出的优异的性能。然而,文献报道的M1-N-C材料的碳载体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孔隙结构、表面积、形貌等),使得即使相同的金属中心,M1-N-C的活性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有鉴于此,我们希望发展一种通用的单原子合成策略同时可以实现微环境和载体性质的严格控制,从而来判别单原子不同金属物种的活性位点的内在活性。

我们在调研单原子催化剂相关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例如在CO2电催化还原反应中,即使相同金属中心,不同文献中报道的催化活性有时候差异会非常大。我们发现这些催化剂的载体性质、金属载量、活性位微环境等通常差异较大,很难去对活性位的本征活性做出客观的评价。我们基于一种卟啉基的多变量MOF,MOF的卟啉配体中心金属种类可以任意调变而不影响MOF的拓扑结构和形貌,进一步借助MOF和它的衍生材料结构上的继承关系,可以严格控制MOF衍生不同单原子材料的理化性质,从而为对比不同金属中心的催化活性提供了良好的模型体系。

除了活性位点的识别,CO2利用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高能耗的CO2捕获和净化过程。具体来说,为了达到高选择性,目前报道的CO2RR通常在纯CO2中进行。然而,实际工业过程中可用的CO2原料的实际浓度相对较低,例如燃煤电厂和钢铁/石化行业排放的CO2气体浓度分别在5-15%和14-33%左右。考虑到CO2 中C=O键键能大约在 806 kJ/mol,热力学比较稳定性,活化较为困难。另外其在水溶液中有限的溶解度,低的CO2浓度会显著影响其催化转化的活性,为CO2的直接利用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因此,开发高效的低压下二氧化碳直接转化电催化剂非常重要,但目前很少能实现。

Scheme 1. Illustration showing the general fabrication of single-atom M1-N-C catalysts based on MTV-MOFs for electr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我们基于混合配体策略,通过改变金属卟啉配体中心金属的种类,构筑了一系列同构的卟啉MOF,通过衍生之后获得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金属中心(Fe, Co, Ni, Cu)的碳基单原子催化剂材料 (Scheme 1)。卟啉中心金属的改变并未影响MOF的结构和形貌,借助于MOF前驱体和它的衍生材料结构上的继承性,获得的一系列单原子催化剂材料。除单原子金属种类之外,其他理化性质(形貌,成分,孔结构等)同样可以保持高度的一致,从而实现了变量的控制。

Figure 1.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in pure CO2. a) LSV curves of Ni1-N-C in pure Ar- and CO2-saturated 0.5 M KHCO3. b) FEs and c) TOFs of M1-N-C for CO in pure CO2-saturated 0.5 M KHCO3. d) Tafel plots of M1-N-C for CO2RR. e) Durability test of Ni1-N-C at a constant potential of -0.8 V vs RHE in pure CO2.

基于得到的一系列单原子催化剂材料,我们首先研究了他们在纯的CO2氛围下的电催化性能。通过实验可以发现,Ni1-N-C材料在众多单原子催化剂材料中,表现出了最高的CO选择性、TOF值以及Tafel斜率,并且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Figure 1)。

Figure 2. DFT calculations. a) Reaction paths and b) Free energy diagrams of CO2 reduction to CO and c) The values of UL(CO2)-UL(H2) for all M1-N-C catalysts.

理论计算表明,在CO2电催化还原生成CO的多步基元反应中,Ni1-N-C相较于其他单原子催化剂,具有最为优化的COOH*形成和CO脱附的能垒,有效的促进了CO2的转化和产物的脱附,预示着其具有最高的CO2电催化还原的活性。另外,通过对比不同材料CO2还原和析氢反应的决速步电势差(UL(CO2)-UL(H2)),可以看出Ni1-N-C可以更有效的抑制析氢竞争反应,从而表现出最优的CO2还原的选择性 (Figure 2)。

Figure 3.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CO2 at low pressures. a) LSV curves and b) CO FE of Ni1-N-C in 0.5 M KHCO3 saturated with 30% and 15% CO2. c) Durability tests of Ni1-N-C at constant potential of -0.8 V under 30% CO2 concentration and -0.75 V under 15% CO2 concentration, respectively.

鉴于在纯CO2中的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的结论,我们进一步 探索 了Ni1-N-C在低浓度的CO2还原反应的测试中的性能。可以看到,Ni1-N-C在30%和15%的CO2浓度下依然有明显的电流响应,进一步通过不同电位下的选择性测试可以看出,在15%的CO2浓度下其最优选择性依然可以超过80%,并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稳定性 (Figure 3)。

该工作基于同构的卟啉基MTV-MOFs,构建了一系列单原子催化剂 (M1-N-C, M = Fe, Co, Ni和Cu),除单原子金属的种类不同之外,其孔结构和化学成分以及活性位微环境都保持一致,因而可以作为研究不同单原子金属物种本征活性差异的理想模型。在纯CO2条件下, Ni1-N-C表现出了最优的CO选择性。进一步,Ni1-N-C在更具有挑战性的低浓度CO2还原中,甚至可以在30%和15%的CO2浓度下保持其高的CO选择性,表明了Ni1-N-C在电催化CO2RR的独特优势。这项工作不仅提供了一种SACs的普适性合成方案,同时本文的结果展示了单原子催化剂在低浓度二氧化碳直接电催化转化方面的巨大潜力。

江海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长期从事配位化学、材料化学和催化化学的交叉性研究工作,特别在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晶态多孔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催化功能 探索 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果。已在国际重要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以第一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J. Am. Chem. Soc.(13篇),Angew. Chem.(12篇),Chem(3篇),Nat. Commun.(2篇),Adv. Mater.(6篇),Natl. Sci. Rev.(2篇),Acc. Chem. Res.(1篇),Chem. Soc. Rev.(2篇),Coord. Chem. Rev.(4篇), Mater. Today(1篇)等高水平论文。论文被引用20,000次以上(H指数:71),有50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 Top 1%)。在《Nanoporous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中撰写书章一章。担任中国化学会晶体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担任EnergyChem(Elsevier)、Materials(MDPI)、中国化学快报、化学学报、Scientific Reports(NPG)、无机化学学报、Sci(MDPI)等期刊编委和顾问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基金委面上基金、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 本课题组以配位化学为基础,致力于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与衍生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功能应用研究。本课题组的研究属于交叉学科,内容涉及无机配位化学、晶体工程学、材料化学、纳米 科技 以及催化化学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催化功能导向的稳定MOFs:设计、合成、修饰及催化性能研究; (2) MOFs基纳米复合材料:理性构筑及其催化功能 探索 ,特别是在有机反应多相催化及光、电催化中的应用研究; (3) CO2的选择性捕集与转化。

课题组主页:

1.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内)、中国科学院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见附录1)上发表一篇研究性学术论文,申请博士学位时发表论文的篇数可减少一篇。2. 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或发明专利(排名第一,导师署名不计在内,且专利申请已被正式公开或取得专利授权证书),可等同于发表学术论文一篇(对于硕士研究生,等同于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科研成果要求的一篇论文,对于博士研究生,等同于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科研成果要求中的第二篇论文)。科研成果鉴定不可代替学术论文。3.对于因科研项目内容涉密,不宜发表学术论文的研究生,可以按相关标准提交有深度的技术报告,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经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出具证明,报学位委员会批准。4.各课题组自行制定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科研成果要求的,以各课题组制定的科研成果要求为准,但制定的标准不得低于学院标准。

两篇。中国科技大学博士毕业需要两篇SCI,每篇至少三分以上影响因子。SCI对全球的自然科学刊物进行考察,凡影响因子大于某一临界值的刊物,则可以进入SCI系统。进入SCI系统的刊物分为两类,即内圈和外圈,前者的影响因子高于后者,前者称为SCI刊物,后者称为SCIsearch刊物。

四川大学吴涛博士论文发表

四川大学数学博士论文发表不容易。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四川大学数学博士论文难度大,必须要有创新点,有理论深度,要求不低于150页,10万字内容,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四川大学是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校园环境优美,学风优良,具有深厚办学底蕴,出色的办学资质。

发表论文很难。博士发表论文难度挺大的,整体比其他学科要难,现代数学的分支太多,首先是字数和页数的要求,通常要求不低于150页、10万字。再一个就是必须要有创新点,要有理论深度。总之比较困难。

4.1、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保持与客户合作伙伴的关系 4.2、提 *** 异化的服务,更有针对性的与客户合作 4.3、差异化的客户关系营销,更能做到投入与收益的相协调。 4.4、差异化的营销更有助于客户的分析与识别 4.5、差异化的营销更有助于与客户的资讯交流 4.6、差异化的营销更有助于企业实现对客户的承诺 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有: 1. 销售功能部件 包括联络方法管理简表和历史,帐目管理,活动管理,订单输入,建议产生。 2. 销售管理功能部件 包括工作流分析(制定计划,销售周期分析,销售区域的排列和指定,产生和列印报告。 3. 电话市场营销/销售功能部件 包括电话号码汇编,自动拨号,电话留言,订单输入等功能。 4. 时间管理功能部件 包括单个使用者和组使用者日历/计划表(这与微软的Outlook有点相似),电子邮件。 5. 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援功能 包括事件指定/上报/跟踪/报告,问题管理/解决,订单管理/交货预测,授权/合同管理。 6. 市场营销售管理部件 包括营销活动管理,商机管理, 通过基于web的百科全书实现互动式的智慧销售, 配置 ,市场划分,商机产生/增强/跟踪 7. 执行资讯功能部件 包括功能增强且容易使用报表工具。 8. ERP整合功能部件 包括遗产系统,网页,第三方的外部的资讯。 9. 优秀的资料同步功能部件 包括分布各地的装置的随机同步,多台资料库/应用伺服器的企业级同步。 10. 电子商务功能部件 包括通过 EDI 连线和web伺服器获得的管理功能,包括 商家-消费者 和 商家-商家 应用。 11. 地区服务支援功能部件 通过灵活的技术进行工作流程设计,工作分配和实时地把资讯传送到地方人员。 可以针对具体的内容谈影响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法》确立了对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法律模式,银行不得经营证券、保险业务,商业银...前者如与保险、证券业相关的新产品开发,创新与资本市场相关且收费较高的表外业务,这些业务是国外商业银行的高...wsdxs.touzi/20080409/15488_2.

根据Bernd H·Schmitt在《客户体验管理》一书中的定义,客户体验管理(CEM,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是“战略性地管理客户对产品或公司全面体验的过程”,它以提高客户整体体验为出发点,注重与客户的每一次接触,通过协调整合售前、售中和售后等各个阶段,各种客户接触点,或接触渠道,有目的地,无缝隙地为客户传递目标资讯,创造匹配品牌承诺的正面感觉,以实现良性互动,进而创造差异化的客户体验,实现客户的忠诚, 强化感知价值,从而增加企业收入与资产价值。 客户体验是本,客户满意是标。通过对客户体验加以有效把握和管理,可以提高客户对公司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并最终提升公司价值。本文就从上海虹桥机场的健怡可乐的成功案例出发,来分析客户体验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与客户满意之间的重要关系。 上海虹桥机场的健怡可乐案例的分析 走进上海虹桥机场的候机大厅,旅客到处可以方便拿到客户满意度调查表,为了方便摆放调查表,管理当局还专门设计了柜架。而且,与首都机场前段时间在媒体上轰轰烈烈大叫大嚷调查客户满意相比,虹桥机场的满意调查表一直䙓放在显眼之处已有多月了。管理当局显然打算将此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来对待。 经常在虹桥机场登机的旅客会注意到这样一件事:一夜之间,机场将提供给候机旅客的软饮料——健怡可乐全换成了变种的柠檬味健怡可乐。决策者可能以为,只要是健怡可乐,就应该没有什么区别。这种对客户体验的忽视在国人中可能问题不大,但对国际性商旅人士可能就是一个很不好的感觉。普通健怡可乐消费者是一个巨大的群体,而柠檬健怡可乐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子集,如果不算成完全不同的群体的话,随意地替换服务内容,和我们机场服务众多的随意性一样,表明了客户不是经营的中心理念。国际消费者(包括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忠诚度在这里的管理者脑中完全没有概念。盖洛普的吴涛博士曾撰文说出于对品牌的偏好,因为美西北航空公司不提供可口可乐只提供百事可乐所以他一直拒乘该航空公司。即使是同一公司的产品也是随意替换不得的,当年可口可乐推出新口味的产品替代传统的可口可乐,在世界上引起的强烈抗议迫使企业收回决定。虹桥机场的贵宾休息室如此随意地替换服务产品,肯定是既不能省钱,也不会节约任何其它资源的事,没有任何理由说明这是一个“单赢”的决策,当然更不用谈双赢了。 虹桥机场一直延续的客户满意度调查是否最终能发现这类问题,我们不得而知。问题的核心在于,机场的管理者对于客户(这里主要是高阶客户,但对一般客户也差不多)的体验需求没有注意力与敏感性。对于客户的意见反馈更没有相应流程与改进机制。客户满意度不是一个应景的调查,而是一个战略。 客户体验与客户满意的关系 客户体验管理与客户满意度战略有些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从“以产品/客户为中心”、“注重过程/结果”、“意外惊喜/意料之中”等几个角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一些讨论。 1、客户满意关注的重点是产品 客户满意传统上关注的是在购买(消费)之后让客户觉得满意,而满意是客户将产品(或消费服务)的功能质量和自己的期望比较之后得到的,如果产品的功能质量高于期望,客户就会满意;反之就不满意。客户满意度调查通常从产品功能的角度来考虑客户希望什么、希望从产品中得到什么、产品的功能怎样?或服务的按时交付与订单整合性如何等。客户满意度模型侧重于对客户购买(消费)之后的综合满意程度进行度量,实际测评时问卷的设计、调查等也都是围绕产品来进行,最终改善的可能仅是产品。 2、客户体验注重的是客户 融合进客户体验内容后,人们会更多地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公司目前所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出发),在真正理解客户更高层次需要的基础上,围绕产品(或服务)将带给顾客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样的情感联络,以及产品或服务将如何帮助顾客与其他人等多种体验来进行,是对客户各种体验的全面考虑。 以汽车行业为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汽车在效能方面已趋于同质,与此同时,客户购车时在消遣、生活方式和地位等方面的考虑也日趋重要,但是这些客户心理方面的深层次因素却很少出现在目前的满意度调查表上,因此客户满意理论需要更多地“向后转移”,不断补充与体验相关的内容。事实上,V·Zeithaml等人早在1990年就提出了服务质量的几个测量维度,包括可靠性、响应性、确切性、同比性及有形性等。我们的研究表明可能多达十种维度可用来描述客户可以感知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影响客户对企业的内心总体评价。 3、客户满意与客户体验的联络 客户满意度测量本身也无法包罗永珍,或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终极目的,它应当和客户体验管理以及其它管理方式紧密结合。 客户满意通常与客户对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感知效果与其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有关。客户满意/不满意有程度的区分,客户满意水平的量化就是所谓的客户满意度。根据客户满意度测评结果制定的客户满意战略应当以客户需求(包括潜在需求)为出发点,并在产品开发、产品功能及价格设定、售后服务以及整个客户接触互动过程中以客户满意为目标,分类设立改进目标,调整企业运营环节,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 客户体验管理要求全面考虑客户购买和消费过程中的各种体验因素,这些因素超越了众多客户满意度调查中所关注的产品、包装、售后服务等,而更多的是从客户角度出发,考虑导致客户满意的更深层次的因素,包括如何设计才能让客户对企业及其品牌产生良好的感觉、感受等。客户体验管理通过对购买和消费全过程中影响客户满意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加以有效的控制,确保客户在各个接触点上获得良好的体验,增加客户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从上述的案例和理论分析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客户体验管理要求全面考虑客户购买和消费过程中的各种体验因素,这些因素超越了众多客户满意度调查中所关注的产品、包装、售后服务等,而更多的是从客户角度出发,考虑导致客户满意的更深层次的因素,包括如何设计才能让客户对企业及其品牌产生良好的感觉、感受等。通过对客户体验加以有效把握和管理,可以提高客户对公司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并最终提升公司价值。因此,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关注客户体验和客户满意度的问题,就要把CRM的思想贯彻到企业应用策略中去,注重每一次的互动过程中客户体验对于企业将来的利润和收益的作用与影响,并且要优化客户体验,确保跨渠道和跨市场营销的正常运作。 作为一个企业的CEO,要考虑到如何最好地利用客户体验实现客户关系管理,把业务和技术策略的实施恰当地融入到客户群体中,强调客户处理模式与客户体验的结合。而且要注重客户体验的优化,因为客户体验的优化能确保这样的跨渠道和营销媒介的客户体验强化组织的基本价值主张和不同的业务得以实现。要成为真正的CEO,与潜在的资产净值提高相对,组织必须要决定给客户体验以适当的投资,还要确保它们能有技术的能力完成客户体验的优化以及平衡好它与业务之间的关系。从企业外来分析,这样能提高企业利润和最终的收益;从企业内部来分析,这样有助于平衡外部价值驱动因素和内部价值的实现,围绕客户的多渠道策略,改善客户体验,创造公司价值。

问他 949-925-041 是.Q .51lunwen . . .. 客户关系管理已经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学科了,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当然不好下手写,具体一些题目还好弄些,你可以这样写提纲: 1.客户关系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2.客户关系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3.客户关系管理在应用时遇到的问题 4.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这部分可以写发展趋势)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客户关系管理概述……………………………………………………………………2 三、上海东方福达运输服务有限公司概述………………………………………………2 (一)上海东方福达运输服务有限公司简介 ……………………………………………2 (二)上海东方福达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现状 ……………………………3 四、上海东方福达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3 (一)客户分类不明确 ……………………………………………………………………3 (二)员工服务客户意识淡薄 ……………………………………………………………4 (三)员工与员工资讯不能共享,造成客户价值损失 …………………………………4 (四)缺少与客户的互动 …………………………………………………………………4 (五)员工稳定性较差,导致客户流失较多 ……………………………………………4 五、上海东方福达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的改进策略………………………4 (一)对客户进行差异分析 ………………………………………………………………4 (二)与客户保持良性接触 ………………………………………………………………5 (三)加强潜在客户开发和延伸 …………………………………………………………5 (四)实施对员工的绩效管理 ……………………………………………………………6(五)增强员工的稳定性,能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6

客户管理,亦即客户关系管理也称作CRM。CRM的主要含义就是通过对客户详细资料的深入分析,来提高客户满意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客户关系是指围绕客户生命周期发生、发展的资讯归集。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客户价值管理,通过"一对一"营销原则,满足不同价值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客户价值持续贡献,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客户关系管理包含方面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简称7P): 客户概况分析(Profiling)包括客户的层次、风险、爱好、习惯等; 客户忠诚度分析(Persistency)指客户对某个产品或商业机构的忠实程度、永续性、变动情况等; 客户利润分析(Profitability)指不同客户所消费的产品的边缘利润、总利润额、净利润等; 客户效能分析(Performance)指不同客户所消费的产品按种类、渠道、销售地点等指标划分的销售额; 客户未来分析(Prospecting)包括客户数量、类别等情况的未来发展趋势、争取客户的手段等; 客户产品分析(Product)包括产品设计、关联性、供应链等; 客户促销分析(Promotion)包括广告、宣传等促销活动的管理。

武汉大学吴强博士论文发表

一、武汉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1)一篇权威期刊CSSCI、SSCIicon或2篇北大核心。 (2)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两篇发表在核心期刊icon上的学术论文。二、厦门大学毕业论文: (1)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必须在厦门大学文科最优学术刊物或一类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 (2)或在厦门大学文科二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学术论文,其中可用以第一作者身份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专著、教材或学术著作的译著来代替1篇二类核心期刊论文。️现在大多高职院校icon等不够发中文核心的资质,在读博士、研究生等也要导师一作,所以可以选择国际核心Sci、SSCI ,各个方向可以结合投刊。特点其一:正常2个月左右收到录用,4个月上线,6个月检索。核心中的领跑者。其二:性价比高。其三:不用担心因为英文不好,可以润色,最终看的还是你的核心学术。那么申博、保研、毕业、评职、所需了解的【核心期刊】【论文】【专利】【著作】有哪些呢?1.SCI,SSCI,ISTP,EIicon,CSSCI ,C刊,南核,北核、科核 2.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3.各专业普刊、学报、核心论文 4.硕论、博论 5.学术专著、教材、独著

2020武大版核心期刊RCCS权威、核心及准核心期刊目录发布者:qks发布时间:2020-12-04浏览次数:32305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RCCSE》)是邱均平教授团队创立的四大科教评价报告之一,于2009年3月正式推出第1版,后于2011年后连续推出了《RCCSE》第2版、第3版、第4版和第5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项目组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科学评价体系,是国内主流的七大期刊评价体系之一。 《RCCSE》(第六版)研制工作得到权威学术期刊(A+等级)366种,核心期刊(A和A-)1693种,B+等级(准核心期刊)1914种,B等级(一般期刊)1847种,C等级(较差期刊)570种。 现将《RCCSE》(第六版)军事学、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体育科学、统计学、自然科学综合、医学综合、社会科学综合、人文科学综合学科的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及准核心期刊目录分享给业界,以便全国期刊业界、学界及相关人员参考。2020年RCCSE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中文学术期刊类:军事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指挥与控制学报A+_29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A+陕西29后勤工程学院学报A重庆29火力与指挥控制A山西29海军工程大学学报A湖北29装备学院学报A北京29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A北京29军事历史研究A-上海29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A-北京29国防科技A-湖南29武警学院学报B+湖北29空军预警学院学报B+_29中国军事科学B+北京29军事交通学院学报B+天津29制导与引信B+上海29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B+湖北29军事历史B+北京29军械工程学院学报B+河北29国防B+_29中文学术期刊类:社会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社会学研究A+北京33人口研究A+北京33社会A上海33中国人口科学A北京33人口学刊A吉林33人口与经济A北京33社会保障评论A_33人口与发展A北京33妇女研究论丛A-北京33社会保障研究A-湖北33社会学评论A-北京33西北人口A-甘肃33青年研究A-北京33青年探索B+广东33南方人口B+广东33人口与社会B+江苏33社会工作B+江西33社会建设B+吉林33社会发展研究B+_33当代青年研究B+上海33青少年犯罪问题B+上海33中华女子学院学报B+北京33中文学术期刊类: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民族研究A+北京33民俗研究A+山东33广西民族研究A广西33贵州民族研究A贵州33文化纵横A_33西北民族研究A甘肃33文化遗产A广东33黑龙江民族丛刊A黑龙江33世界民族A-北京33中原文化研究A-河南33民族学刊A-四川33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A-_33中国名城B+江苏33民间文化论坛B+_33民族论坛B+湖南33中国藏学B+北京33青海民族研究B+青海33文化软实力研究B+湖北33中医药文化B+上海33上海文化B+上海33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B+西藏33回族研究B+宁夏33中文学术期刊类: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新闻与传播研究A+北京62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A+北京62国际新闻界A+北京6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A+北京62新闻记者A上海62编辑之友A山西62新闻大学A上海62编辑学报A北京62当代传播A新疆62新闻与写作A北京62新闻界A四川62科技与出版A北京62出版发行研究A北京62出版科学A湖北62中国出版A北京62新闻与传播评论A湖北62出版广角A广西62新闻爱好者A河南62现代出版A-北京62中国编辑A-北京62编辑学刊A-上海62科普研究A-北京62青年记者B+山东62传媒B+北京62新闻战线B+北京62未来传播B+浙江62新闻研究导刊B+重庆62教育传媒研究B+_62对外传播B+_62读书B+北京62全球传媒学刊B+北京62新闻知识B+陕西62电视研究B+北京62东南传播B+福建62新闻世界B+安徽62新闻传播B+黑龙江62中国广播电视学刊B+北京62中国图书评论B+辽宁62中国传媒科技B+北京62中国记者B+北京62科技传播B+_62中文学术期刊类: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中国图书馆学报A+北京69情报学报A+北京69图书情报工作A+北京69图书情报知识A+湖北69情报理论与实践A+北京69情报科学A吉林69大学图书馆学报A北京69情报杂志A陕西69图书与情报A甘肃69情报资料工作A北京69图书馆论坛A广东69图书馆杂志A上海69现代情报A吉林69国家图书馆学刊A北京69图书馆A湖南69档案学研究A北京69档案学通讯A北京69图书馆学研究A-吉林69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A-北京69信息资源管理学报A-湖北69图书馆建设A-黑龙江69图书馆工作与研究A-天津69数字图书馆论坛B+北京69文献B+北京69北京档案B+北京69图书馆理论与实践B+宁夏69情报工程B+_69图书情报导刊B+山西69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B+北京69档案与建设B+江苏69浙江档案B+浙江69情报探索B+福建69新世纪图书馆B+江苏69中国科技资源导刊B+_69高校图书馆工作B+湖南69大学图书情报学刊B+安徽69山西档案B+山西69图书馆学刊B+辽宁69农业图书情报学刊B+北京69图书馆研究B+江西69中国档案B+北京69图书馆研究与工作B+浙江69中文学术期刊类:教育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教育研究A+北京294远程教育杂志A+浙江294中国电化教育A+北京294电化教育研究A+甘肃294开放教育研究A+上海294现代远程教育研究A+四川294中国高教研究A+北京294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上海294高等教育研究A+湖北294课程·教材·教法A+北京294高等工程教育研究A+湖北294现代教育技术A+北京294思想理论教育A+上海294教育发展研究A+上海294全球教育展望A+上海29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A+北京294思想理论教育导刊A北京294教学与研究A北京294思想教育研究A北京294清华大学教育研究A北京294高校教育管理A江苏294中国教育学刊A北京294比较教育研究A北京294教师教育研究A北京294职教论坛A江西294教育与经济A湖北294中国远程教育A北京294学前教育研究A湖南294现代教育管理A辽宁294重庆高教研究A重庆294数学教育学报A天津294中国职业技术教育A北京294教育与职业A北京294复旦教育论坛A上海294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A湖北294教育学报A北京294中国高等教育A北京294现代远距离教育A黑龙江294教育科学A辽宁294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A北京294外国教育研究A吉林294教育科学研究A北京294中国大学教学A北京294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河北294教育学术月刊A江西294思想政治教育研究A黑龙江294江苏高教A江苏294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A上海294教育研究与实验A湖北294教育探索A黑龙江294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A湖南294教育理论与实践A山西294教育教学论坛A河北294中国特殊教育A北京294黑龙江高教研究A黑龙江294职业技术教育A吉林294高教探索A广东29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A北京294当代教育科学A山东294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A-天津294研究生教育研究A-安徽294现代大学教育A-湖南294民族教育研究A-北京294大学教育科学A-湖南294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江苏294中国成人教育A-山东294继续教育研究A-黑龙江294当代教育论坛A-湖南294计算机教育A-北京294教育评论A-福建294外国中小学教育A-上海294教育经济评论A-北京294基础教育A-上海294成人教育A-黑龙江294高教发展与评估A-湖北294教育与教学研究A-四川294高等农业教育A-辽宁294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A-江苏294上海教育科研A-上海294高等建筑教育A-四川294中国教育信息化A-北京294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浙江294人民教育A-北京294华文教学与研究A-广东294终身教育研究A-江苏294当代教育与文化A-甘肃294当代继续教育A-湖北294高等理科教育A-甘肃294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福建294高教论坛B+广西294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B+北京294中小学教师培训B+吉林294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B+河北294职业教育研究B+天津294中国考试B+北京294民族高等教育研究B+内蒙古294创新与创业教育B+湖南294化学教育(中英文)B+_294高教学刊B+黑龙江294数字教育B+_294中国高校科技B+北京294高校辅导员B+山东294高校辅导员学刊B+安徽294药学教育B+江苏294现代教育科学B+吉林294中国校外教育B+北京294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B+内蒙古294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B+北京294教学研究B+河北294现代中小学教育B+吉林294大学教育B+广西294教学与管理B+山西294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B+陕西294教育测量与评价B+湖南294中医教育B+北京294中国林业教育B+北京294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B+湖南294化工高等教育B+上海294职教通讯B+江苏294高等财经教育研究B+山西294青少年学刊B+山东294中国地质教育B+北京294教师教育学报B+重庆294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B+河北294历史教学(上半月)B+天津294中国轻工教育B+天津294机械职业教育B+江苏294中国农业教育B+江苏294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B+湖南294当代教师教育B+陕西294工业和信息化教育B+北京294煤炭高等教育B+江苏294高等教育研究学报B+湖南294科教导刊(中旬刊)B+湖北294高师理科学刊B+黑龙江294航海教育研究B+辽宁294纺织服装教育B+上海294现代教育论丛B+广东294考试研究B+天津294教育文化论坛B+贵州294化学教学B+上海294高等继续教育学报B+湖北294中国教育技术装备B+北京294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B+四川294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B+广东294教育现代化B+北京294英语教师B+天津294上海教育评估研究B+上海294南方职业教育学刊B+广东294中国现代教育装备B+北京294山东高等教育B+山东294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B+辽宁294基础教育研究B+广西294中国冶金教育B+北京294思想政治课研究B+上海294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B+黑龙江294美育学刊B+浙江294河北职业教育B+河北294教育信息技术B+广东294教师教育论坛B+湖北294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B+重庆294辽宁科技学院学报B+辽宁294中文学术期刊类:体育科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体育科学A+北京46北京体育大学学报A+北京46武汉体育学院学报A+湖北46上海体育学院学报A上海46体育学刊A广东46体育与科学A江苏46成都体育学院学报A四川46首都体育学院学报A北京46西安体育学院学报A陕西46中国体育科技A北京46沈阳体育学院学报A-辽宁46体育学研究A-江苏46体育文化导刊A-北京46山东体育学院学报A-山东46冰雪运动A-黑龙江46天津体育学院学报A-天津46广州体育学院学报B+广东46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B+黑龙江46河北体育学院学报B+河北46南京体育学院学报B+江苏46吉林体育学院学报B+吉林46体育科研B+上海46浙江体育科学B+浙江46当代体育科技B+_46体育科学研究B+福建46山东体育科技B+山东46

作为博士生,发表论文在核心期刊上是非常重要的成就之一,因为这些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而在武汉大学,也有一些被列为“武大核心期刊”的期刊,这些期刊是武汉大学认可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在这些期刊上的论文也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推崇。带名字的发表论文可以更好地突显作者的学术能力和成就,因为在学术界,往往会根据作者的发表成果来评判其学术水平。因此,在武大核心期刊上发表带名字的论文,不仅可以为自己的学术声誉加分,还可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提高自己在求职、升职等方面的成功率。总之,发表在武大核心期刊上带名字的论文,是博士生在学术上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展示自己学术能力和成就的重要窗口。

扬州大学吴涛博士论文发表

陈传波,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8月19日出生。主要从事图形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现任软件学院院长,兼任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四届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ACM会员,“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特邀编委,“中国进出口软件”杂志理事,国家高性能计算(武汉)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宇航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武汉赛百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普通高校中青年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国家及地方多级专家库专家。指导博士后和博士生19人、硕士生100多名。完成基金项目、863项目、航天部项目、国家高性能计算基金项目、军口预研项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大型横向项目等纵横向项目4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出版编著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98篇。三大索引收录共90多篇。 覃中平,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安全。博士研究生指导领域在华中科技大学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代码0810)中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代码081001),在武汉大学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代码0812)中的信息安全(代码081220)。硕士研究生指导领域为软件工程(学科代码081280)中的网络软件开发和网络与信息安全。现研究项目有1)可信计算平台,密码分析,安全密码部件设计;2)网络安全分析,SSL分析;现开发项目有1)电子政务系统,电子支付系统;2)中小型企业信息系统。 肖来元,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1月出生。主要从事数字化技术与领域工程、IT项 目管理、软件服务与应用等相关方向的研究。现任软件学院副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教育部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研究课 题组成员,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先后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工作领域主要涉及软件工程、机械 工程和力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过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信息获取与沟通、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基础、有限单元法、边界元方法等多门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并长期从事结构与传动装置的弹性动力学和计算机仿真以及数字化技术与领域工程的跨学科研究,指导研究生80余人。出版专著2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本、网络版电子教材1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收录;负责1项国家科技攻关子项目,参与2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持3项省部级研究项目和多项横向课题;获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成果奖2项。 沈刚,男,博士,教授。1990年及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和系统工程专业,分别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参与多项CIMS课题研究。1995年至1999年在加拿大McGill大学Electrical and Compter Engineering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99年9月至12月,在多伦多大学Electrical Engineering系作访问研究。1999年起,在加拿大Kerr Vayne Systems及美国Motorola公司工作,从事自动化系统和移动通讯系统的研究及开发。2003年起,在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开设《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等双语课程。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等期刊和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等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现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实时系统,无线通讯系统,数字通信网络和软件工程等方向。 刘云生,教授,博导。ACM(美国计算机协会)、IEEE(国际电器电子工程师协会)高 级成员,中国安防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办学位评审专家,国家、湖北省、浙江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特区科技顾问专家,湖北省科技 进步奖评审专家,湖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武汉市政府经济技术顾问专家,湖北省暨武汉计算机学会软件专委主任,华中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兼职教授。曾 多次当选为IEEE ICDE (国际数据工程会议,世界三大顶级IT会议之一)、ISFST等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分组主席,大会主席。作为我国最早的软件工作者之一,从事计算机科学及应用研究和教学工作30多年。1982-85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 和 SST公司、ISSI公司进修,后正式聘为研究职员,从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软件开发工程工作。80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开始现代(非传统)数据库的研究开发,为其奠定了基础。1993-94年再次去美国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MIT作高访学者,进行主动、实时、内存数据库及其集成技术的研究,被我驻美使馆评价为“取得突出成果”。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非传统)数据库理论与技术及其系统实现;嵌入式、移动、实时计算;实时数据集成管理与开发环境;软件方法学与工程技术;现代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等。先后指导博士后、博士30余人,硕士200余名。主持省部级以上各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被SCI、EI索引等收录80多篇,被他人直接正式引用100多次;出版《现代数据库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特种数据库技术》(合著,科学出版社)等专著与教材6部。获国家(教育部提名)自然科学二等奖、部省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8项;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2次;梁亮胜科技贡献二等奖,优秀论文一、二等奖,优秀教材一、二等奖等10多项;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三育人”奖等各种奖20余次。 文远保,男 ,教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无线电系无线电技术专业。1970年开始在本校计算机系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研工作,1978年晋升为讲师,1983年去美国进修学习、1989年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曾任计算机及应用教研室副主任,校计算中心副主任,ASIC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仿真机分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系统结构、VLSI/ASIC设计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及软件开发、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系统等。长期从事本科生、研究生的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ASIC设计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应用及实现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完成的纵、横向项目包括863 CIMS 工程以及大型横向等科研项目20多项,多数为软件研究开发项目。在国内外权威和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指导硕士研究生50多人。 吴涛,男,博士,副教授,1972年出生,软件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开发与质量保证、软件复用与产品化、软件病毒、三维造型技术等,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2005年赴新加坡主持软件外包项目开发;2006年参与863项目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车间动态调度理论与方法研究;2007年赴爱尔兰参加面向工业化的教育进修;2008年主持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03-2008年主持开发微软亚洲研究院资助项目2项,国防项目1项,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率队获首届“花旗杯” 科技应用大赛全国一等奖,首届微软“创新杯” 大赛全国三等奖,2008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高建生,男,副教授,工学硕士,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几十年来一直工作在华中科技大学,一 直从事对计算机系统的研究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工作,从而积累了计算机设计原理、计算机系统的合成等方面的知识,设计出了简易计算机系统,该系统有自己设计 的指令集,系统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功能。教学环节中获得教书育人先进教师奖,也曾多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研究中先后参编《计算机组成原理》教 材,主编《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材,主编《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科研中获得省科学进步奖二等奖1项,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存储系统的研究。 陈长清,男,工学博士,副教授,1969年7月出生。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先后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7—1999/8在湖北省农业银行科技处工作,从事金融软件开发与维护,通讯系统的设计与维护。从2003年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工作,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3年在英国Reading大学进修,2009年在IBM美国硅谷实验室进修。近年来在国际和国内的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数篇分别被SCI、EI和ISTP索引。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和省级项目以及企业应用多项。获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各一项,主持省级教改项目一项。现主要致力于数据库及软件工程相关领域技术的研究。 任宏萍,女,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0年毕业于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1986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软件助教进修班。2006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 M.Sc. in Communication Software & Networks。1980年毕业后留校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作。1987年晋升为讲师,1994年被聘为副教授。1997年去新加坡学习、工作。2007年返校。多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对象技术和基于网络的软件研究与开发。完成和主持完成多个纵、横向科研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其中包括863项目。在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若干篇,合编著并出版教材3部。主讲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UML及建模技术,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并指导研究生若干名。多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在新加坡工作期间,多次获的Singapore Public Sector WITs Conventions和TEMASEK理工学院授予的软件研究与开发创新奖。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对象技术, 基于WEB技术的软件研究与开发,虚拟现实技术,网络信息安全。 陆永忠,男,博士,副教授。2001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作博士后研究。2009年至201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做合作课题研究。曾经参与并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软件工程、软计算及网络式软件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了70多 篇学术论文。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网络式软件开发及软件工程等课程,并在本课题组研究生范围内设置了专业特色培养计划,增设了人工神经网络与微粒群优 化、软计算及软件工程前沿新技术发展等新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更好地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世界。 黄立群,男,博士,副教授,1969年10月出生。1988.9至1992.7华中理工大学电力系电磁测量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92.9至1995.5华中理工大学自控系系统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5.9至1999.12,华中理工大学电信息系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4年在武汉市东胡开发区管委会工作,2002年作为武汉市政府驻美国友好城市匹兹堡市代表,赴美国工作。2004年2月至今华中科技大学任教。1996获得ORACLE联合大学国际认证证书;2000.5至2000.6由国家外国专家局选派赴以色列参加国际企业管理交流,获国际认证证书。主持研究项目5项,参加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和九五攻关项目各一项,参加其他科研项目12项。在《通信学报》、《电子学报》、《电子科学学刊》、《华中理工大学学报》、《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十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移动计算、决策支持系统、嵌入式系统的研究。 卢力,男,博士,副教授,硕士导师,1964年5月出生。1982年9月~1986年6月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9月~1997年6月就读于原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9月~2006年12月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图像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1997年晋升现职。主持和参加过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包括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国防预研基金项目“超分辨率卫星图像处理技术研究”(2001.7-200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性能计算中的快速算法及其应用研究”(2005.1-2007.12)等,目前在研项目是 “星上遥感图像智能信息处理与实时实现技术方案”(2006年国防科工委民用航天计划资助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编写网络视频教材一部。曾两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性能数值计算、图像信号处理、网络信息安全等。 邱德红,男,博士,副教授,1971年生。1993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98年在华中理工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获博士学位;2001年在香港理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2003-2004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做研究。主要从事机器学习理论及其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图像处理、软件工程等研究,主持和参与过国家自然基金、863项目和香港RGC基金项目和湖北省教学改革项目。在IEEE Transaction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和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共30余篇,其中5篇被SCI收录,10篇被EI收录,1篇被ISTP收录,多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宣读。 方少红,女,博士,副教授,1968年8月出生。1989年武汉大学科技情报专业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97年原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至今在职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研究生。2000年被评为副研究馆员,2005年被评为副教授。持有DIALOG信息检索咨询员、IBM AIX系统管理员以及IBM DB2系统管理员等资格认证。2005至2007年主持并完成2项国家863计划子项目,现负责在研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和1项国家709计划子项目、参加在研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5篇,参编出版教材3本。2006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2007年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图形图像处理、媒体信息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 薛志东,男,博士,副教授,1973年4月生。1997年7月于原华中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获博士学位;2006年9月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开展研究工作。在图像处理及生物信息学领域发表论文10余篇,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博士后基金等的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研发兴趣包括游戏及动画制作技术、图像及模式识别、生物信息学、Java软件开发等。 武剑洁,女,博士,副教授。1993年至1997年,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4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中心,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同期在武汉天喻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从事三维产品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作。2004年至今,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任教。现为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出版教材《软件测试技术基础》。在ICESS2008、CISP2008、PA200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计算机工程》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有多篇文章被EI和ISTP收录。主持和参与横纵向科研与教学项目多项。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产品设计CAD软件”、香港工业技术发展署资助项目“计算机辅助三维服装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移动传感器的主动式闭环测量规划理论与方法”等。参与湖北省精品课程、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教育部特色专业等多项教学改革项目。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等。 李自力,男,博士,副教授,1965年5月生。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画学会会员。2002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博士毕业,方向为多媒体信息处理,博士学位论文《虚拟现实中基于图形与图象的建模与绘制(G&IBMR)的研究》荣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中船重工集团第709所分站作博士后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虚拟海战场环境的建模与绘制及计算机生成兵力(CGF)的研究》。1995年1月——2002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任教,同时在电信系所办的东湖高新企业武汉鸿象信息技术公司从事三维动画制作及研究,武汉鸿象信息技术公司创于1991年,是湖北省最早从事三维动画制作及三维图形研究的公司。2009年9月 调入软件学院数字艺术系工作。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重点科技发展项目及横向协作项目多项,内容涉及图像理与识别、虚拟现实与视景仿真。这些 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光子的超导理论及验证”、“海底地形探测成像新技术研究”、湖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建筑设计方案计算机三维动画辅助评 审系统”(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主持了横向协作项目中国长江三峡工程总公司“三峡工程多媒体演示系统”、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三峡工程截流视景仿真”、中船重工709所“HZC对抗视景仿真软件模块研制”。已在“Chi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通信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系统仿真学报”、“华中理工大学学报”、SPIE等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被EI、SCI、STP收录十几篇。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与虚拟现实、多媒体信息处理、动漫与3D游戏技术、影视动画艺术。联系方式E-mail:。 刘小峰,男,博士,副教授,1974年8月出生。1993年至1997年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先后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防预研纵向课题研究,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在权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EI收录6篇,SCI收录2篇。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Web信息抽取、分布式系统、图像检索等。 万琳,女,博士,副教授,1975年1月出生。199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软件专业,之后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应用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在任教期间曾讲授计算机图形学、C程序设计等多门课程。2000年“计算机图形学CAI”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2002学年度校教学质量二等奖;2002-2003学年度校教学质量二等奖;2004年“基于网络的自主型硬件虚拟实验环境构建”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教改项目“互动性数字逻辑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校工作期间,主持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863和国防预研纵向课题研究项目10余项。主持的项目包括Mobile SVG在嵌入式设备上的浏览软件、计算机网络系统诊断软件等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的项目“清江流域水电综合信息集成系统”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SVG图形编辑软件、NAM(非对称逆布局)图像表示和处理软件、计算机故障诊断软件等3项软件著作权。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图像,在权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 胡雯蔷,女,博士,副教授。1993年至2000年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至2005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信息所,获博士学位。博士其间曾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等多项横纵向项目。目前主持863康复机器人虚拟仿真课题及虚拟现实方向横向项目。在《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中国机械工程》、Proc. ICMA等国内外权威和重要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SCI、EI收录近10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复机器人虚拟仿真、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等。 裴小兵,男,博士,副教授。1997年至2000年在深圳市邮电局工作,主要从事软件的研发与管理工作,负责开发了多个软件系统。2000年至2003年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从事光网络系列产品的软件研究与开发工作,期间分别参与了TMN的研究与开发、MSTP系列产品的相关规划以及起草MSTP内嵌RPR技术规范等国标工作。2003年至200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期间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等期刊和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Data Engineering and Automated Learning等会议上发表十多篇论文。现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数据挖掘,软件工程,信息网络及网络安全。 区士颀,男,博士。1990年至1994年就读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94至1997年在武汉煤炭设计院从事设计工作。1997至2000年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获硕士学位;2000年至2005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工业装备与自动化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在煤炭设计院工作期间完成了多项规划和设计任务。攻读硕士期间在开目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软件开发工作,研究内容为MIS系统中的车间派工调度软件模块。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为目前计算机图形学的前沿技术——任意拓扑曲面的多分辨率建模技术。在《The Visual Computer》、《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虚拟现实、动画技术、智能CAD、软件工程等。 苏曙光,男,博士,湖南临湘人,1975年7月出生,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航天科工集团目标与环境光电特性国防重点实验室技术顾问。1994.9~1998.7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电子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8.7~2000.6工作于长虹电子集团;2000.9~2006.5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硕博连读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近5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2篇,且多数被EI或ISTP全文收录。参与国家863科研两项,国防重点预研项目一项,主持和重要参与的横向项目主要有遥感高光谱图像处理系统、战场红外视景仿真系统、基于网络协作的战场动态场景模拟与虚拟测试平台、星上图像无损压缩系统等。目前研究方向和兴趣:(1)多媒体通信和视频编码(2)操作系统和中间件(3)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嵌入式系统。 曹华,男,博士。1992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自控系,获学士学位;先后供职于深圳先科激光、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从事自动化设备设计、可编程控制器软件开发、光网络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2001年~2006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主持参与的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师职称申报管理系统、湖北应城盐业集团财务软件、GIS水务管理系统、远程IP Camera系统、硬盘视频监控系统、PCI视频切换矩阵卡、PCI报警卡,某国防视频网络加密系统预研课题等大中型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会议)发表论文10篇,其中 3篇被EI检索。现在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图像视频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多媒体信息安全,计算机视觉。 吕泽华,男,博士,1976年12月出生。1994年至1998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至2007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09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自控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国内权威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与国家973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模糊计算、近似推理、数据挖掘等。

2023苏州大学能源学院博士论文答辩名单有:博士研究生,周密(指导教师:袁银男教授) 答辩委员会 主席:郑洪河教授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 委员:徐艳辉教授(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 金超教授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

答辩流程如下:

3.另外,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如果有任何问题需要及时沟通和解决,以保证答辩进程的顺利进行。

开场白:主持人宣布答辩开始,介绍答辩委员会成员和参加答辩的人员,以及答辩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学位论文报告:博士生进行学位论文报告,一般时间为30-40分钟,介绍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等。答辩委员会提问: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提出问题,主要是对研究内容、方法、结果、创新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评价。

4. 答辩人回答问题:博士生回答答辩委员会成员的问题,展示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5. 公开发言:其他参加答辩的人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对博士生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6. 答辩委员会评议: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和答辩情况进行评议,最终决定是否通过答辩。

7. 结束语:主持人宣布答辩结束,祝贺博士生顺利通过答辩,颁发学位证书。

  • 索引序列
  • 中科大博士吴迪论文发表
  • 中科大博士发表论文
  • 四川大学吴涛博士论文发表
  • 武汉大学吴强博士论文发表
  • 扬州大学吴涛博士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