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发表统计学小论文的期刊

发表统计学小论文的期刊

发布时间:

发表统计学小论文的期刊

统计在现代化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在现代化国家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统计类论文投稿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统计类论文投稿篇1 我国档案资讯服务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摘 要:目前,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定性方面,但缺乏定量的统计分析。本文运用定量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论文的数量、年份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物件、主题内容分布等进行分析,以探索我国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状况,了解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总体概况和发展趋势,为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档案资讯服务;论文;定量分析 随着中国资讯化的深入,资讯被提高到和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三大资源的高度上,使得“资讯服务的学术研究如火如荼,且成果颇丰。但档案资讯工作一直强调保密性,长期受到‘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的影响,档案资讯服务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直接阐释档案资讯服务内涵的论述则更少”。[1]直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才有学者提出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进行探讨,从此,这一问题逐渐成为档案学的研究热点被档案学界广泛关注。由此可见,我国对档案资讯服务的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但发展比较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资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局面,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并取得可喜的成果。 本文以“档案资讯服务”为关键词,时间截止点为2010年,对《清华期刊全文资料库》和《维普科技期刊资料库》所收录的论文进行调查,分别查询到相关论文为347篇和253篇,删除其中重复收录的论文,实际得到论文448篇。通过对这448篇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论文进行定量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的变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目前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1 论文的数量和年份分布 论文的数量是研究成果的丰硕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论文数量将直观体现当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因此,统计论文数量和年份分布情况,大体上可以反映这些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水平、广度、深度以及发展趋势。《清华期刊全文资料库》和《维普科技期刊资料库》收录的448篇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数量及其年份分布情况统计如下表所示: 备注:以上比例资料的统计采用四舍五入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在整个90年代,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还不够重视,研究相当粗浅,不够深入,这一点,从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就可以看出来。每年发表的论文数均在10篇以内,1996年、1998年只有2篇论文发表,1995年以前一共也只有9篇。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仅是个别有敏锐社会洞察力的档案学者的初步研究。到了2000年以后,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研究的深度不断加深,广度不断扩大,这一点,反映在论文数量上持续上升,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均在12篇以上,特别是从2002年开始,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都在30篇以上。其中,2007年、2010年论文数量更是超过了50篇。由此看出,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是不断深入的,并已经取得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即便如此,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整个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从每年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上看,还不足以对这个问题进行有效、全面、深入的研究。 同时,从上表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档案资讯服务问题提出开始,档案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在持续深入,其总的趋势是在不断深入发展。 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资讯资源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之一,变成人们的劳动的物件和劳动产品,成为资讯经济形成和发展的生产力要素,对于未来社会的生产力结构变化起主导作用。档案馆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档案资讯储存机构,其档案资讯服务能力和水平等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大大提高。作为重要的资讯来源的档案馆的地位和职能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服务成为档案馆的重要职能也将极大程度地促进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在2004年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将档案馆定位为“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档案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的中心和档案资讯服务中心”。将档案馆的资讯服务水平和能力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其所提供的档案资讯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必然带动档案学术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持续深入,研究的广度继续扩大。不仅巨集观领域方面的研究将继续加强,而且微观领域方面的研究也必将得到广泛重视,成为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也必将取得更大的成果。 2 论文数量期刊分布 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是了解该研究领域的主导力量、研究基础和掌握该领域期刊学术权威的最有效方法,将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明确的向导和有效的资料支援。同时,也使得相关刊物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继续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为推动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清华期刊全文资料库》和《维普科技期刊资料库》所收集到的448篇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统计如下表所示: 我们可以从上表看到这样一个现象,非专业刊物和各大学学报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论文数量合计达到151篇,约占总论文数的33.7%,达到相当高的比例。出现这个现象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有相当多的档案学者在高校、 *** 等部门任职,因此,其必然首选自己所在的单位的档案资讯服务问题作为研究物件,发表论文的刊物也必然首选所在部门、单位主办的学术刊物。在大学学报、非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大多是高校老师或其他部门的档案学者。由于高校老师、档案学者拥有各自相对有利研究条件,因此,其研究成果不容置疑,是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未来学界在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中,不应该忽视非专业刊物和大学学报中的相关研究成果。 同时,从上面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在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上,并没有形成一个绝对主导的力量,各期刊论文发表的数量相对平衡。虽然,《兰台世界》发表的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论文达到53篇,但其他档案学界公认的学术权威的《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档案与建设》等核心刊物,其发表的论文数量还偏少,基本都是在10多篇。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水平还不是很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档案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对于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在未来的研究中,《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档案与建设》等核心刊物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致力于领导、推动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提高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水平,推动档案资讯服务工作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 论文研究物件分布及其研究状况 考察档案资讯服务研究论文的研究物件分布情况,可以了解过去档案学界对这一问题从哪些主体对档案资讯服务展开研究,了解过去研究中的成果与不足,预测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使我们未来的研究工作有的放矢。通过对《清华期刊全文资料库》和《维普科技期刊资料库》所收集到的448篇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的研究物件进行归纳和统计,得到论文主要的研究物件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三:我国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的研究物件分布情况表单位:篇 研究物件 数量 综合档案馆档案资讯服务 326 高校、科研单位档案资讯服务 59 数字档案馆档案资讯服务 22 城建档案资讯服务 14 企业档案资讯服务 13 医院档案资讯服务 9 军队档案资讯服务 5 通过表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3.1 我国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综合档案馆的资讯服务问题上,发表论文达到326篇之多,占所有的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发表论文数量的72.8%。这是因为,综合档案馆是“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档案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的中心和档案资讯服务中心”,在整个档案资讯服务中处于中心领导地位。因此,其资讯服务的能力、水平等各方面,必然成为档案学界研究的重点,研究成果丰富也就在情理之中。 3.2 高校、科研单位的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占到相当高的比例,有59篇,约占13.2%。这是因为,有些档案学者除了在档案馆工作外,还在高校 *** 或者是高校档案专业的老师及其档案工作人员。他们精通档案的相关知识,熟悉档案学界整体的学术环境,拥有图书馆、整体学术氛围相对浓厚等有利的客观条件。同时,对于研究物件的选择必然首先选择自己熟悉的物件,因此,高校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取得较大研究成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3.3 数字档案馆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从目前的实践工作来看,应该是属于综合档案馆的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当中的一部分,之所以独立出来,是因为数字档案馆的档案资讯服务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从“数字档案馆”这一概念提出来到现在短短的时间内,发表的学术论文达到22篇,数字档案馆的资讯服务问题研究已经渐渐深入,成为档案学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3.4 城建档案资讯服务问题、企业档案资讯服务问题、医院档案资讯服务问题、军队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则由于其各自独特的专业性,既有丰富的档案知识又了解各专业、各部门专业知识的档案学者数量有限,因此,研究成果较少,发表的论文数量分别只有14篇、13篇、9篇、5篇,在整个档案资讯服务研究的论文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偏少。因此,未来的档案学研究应该加强微观领域的研究。 4 论文的研究主题内容分布及其研究状况 研究档案资讯服务研究论文的研究主题内容分布情况,可以了解过去档案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了解过去研究的重点和薄弱环节,预测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研究热点,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对《清华期刊全文资料库》和《维普科技期刊资料库》所收集到的448篇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的研究主题内容进行归纳和统计,论文主要的研究主题内容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四:我国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主要的研究主题内容分布情况表单位:篇 研究主题内容 数量 档案资讯服务理念 242 档案资讯服务方式、服务策略、服务手段 106 档案资讯服务社会化、产业化、个性化、网路化 76 档案资讯服务模式、体系、机制 45 档案资讯服务的法律和安全问题 17 通过表四,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4.1 对于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还集中于抽象的意识层面等巨集观领域,对于具体的实践层面等微观领域的档案资讯服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一点,从表四可以看出来,档案资讯服务理念方面研究达到242篇,约占总数的54%,达到了相当高的比例,说明当前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的研究还集中于巨集观领域的研究。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除了应继续加强巨集观领域的研究外,还须特别注意微观领域的具体研究。 4.2 对于如何提高资讯服务方式、服务策略、服务手段等的研究还很不够,只有106篇,约占23.7%,这是因为,对档案资讯服务方式、服务策略、服务手段的研究与社会实践联络紧密,能够对当前的档案资讯服务工作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强与现实工作联络的相关主题的研究,以推动当前档案资讯服务的发展,树立档案馆全新的服务形象。 4.3 档案资讯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个性化、网路化是随时代发展而提出来,成为近几年来档案学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新方向,并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发表了76篇学术论文,约占论文总量的17%。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对当前的档案资讯服务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4.4 档案资讯服务模式、体系、机制是整个档案资讯服务工作能否顺利、科学、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但当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这方面的学术论文只有45篇,约占论文总量的10%。因此,未来的档案资讯服务研究,应用系统的观点,对档案资讯服务的模式、体系、机制等客观层面加强研究,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寻找适合中国档案资讯服务的服务模式、体系、机制。 4.5 档案资讯服务的法律和安全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点,从发表的论文数就可以看出来,仅有17篇,约占论文总量的3.8%。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有档案学者既精通档案学知识又精通计算机、法学知识的人数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现有档案资讯服务水平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相关法律和安全问题还未充分暴露出来。这一点,应该引起档案学界的高度重视,并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未雨绸缪,以保证档案资讯服务始终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通过以上统计,我们对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档案资讯服务问题以来,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研究状况、研究成果有了基本了解,同时,也明确地看到了研究过程中的不足,这将成为未来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坚实基础。希望通过对我国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为推动档案学界科学全面地继续深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提供资料上的支援,最终,促进档案资讯服务工作的开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统计类论文投稿篇2 农业科技中存在的统计学问题及分析 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实施国家科技兴农、科教兴国战略及推动中国传统农业转化成现代农业的重要智力支撑和资讯保障的重要阵地,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1]。编辑工作是科研成果创作和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编辑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期刊的质量和科技资讯的正确传播[2]。农业统计学是一门新兴而发展中的学科,与其他部门统计学相比,其研究物件农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研究内容上具有较大的综合性,即研究农业多个部门农林牧副渔经济的综合发展及五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客体方面的农业所有制形式变动较大,研究范围较广[3]。农业统计学应是农业科技论文作者必备的基础知识。 1 农业科技论文中普遍存在的统计学问题 1.1 设计方法不合理 设计方法中存在样本量少、缺乏代表性或没有随机抽样,对照设定不合理,统计软体应用和统计方法错误等。如:“在一篇论文中对菠萝蜜蜜饯中二氧化硫残留的风险评估”一文中,菠萝蜜消费量采用水果的消费量资料,其中水果的种类繁多,不能代表菠萝蜜消费量。 1.2 统计学方法使用不当 结果与分析中资料不采用统计学分析,直接从资料的大小进行比较;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与设计方法的要求不符合;将重复结果作为独立变数进行分析;t检验与方差分析混用t检验是假设检验,用来检验一个正态总体或2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假设,也可检验成对资料的均值假设问题,一般适用于2个变数均数间的差异检验,多于2个变数间的均数比较要用方差分析;多元统计分析不正确等[4],如下例。 “热研2号柱花草高效固氮根瘤菌的筛选”一文中对柱花草含氮量、茎叶干重、株高、鲜重、根瘤数、固氮酶活性、磷含量及根瘤鲜重等指标进行主因子分析,前2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已达到72.5 %,因此,只要提炼2个公因子即可表1。第一主因子主要由茎叶干重、鲜重及根瘤鲜重决定。这3个变数在因子F1上有较高的正载荷,因此第一因子F1主要代表了产量性状,同时第一公因子F1对各变数的方差贡献率达58.3 %。第二公因子F2主要由含氮量、固氮酶活性及平均磷含量决定。因此,第二公因子F2主要代表了植株氮及磷的含量,代表了柱花草的品质性状。F2对各变数方差的贡献率占14.2 %。前2个公因子对8个指标变数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已达到58.30 %,说明这2个主因子基本上概括了8个变数的主要资讯表2。 此例运用因子分析结果存在以下错误:1一般情况下,累积贡献率超过75 %即可,前3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1.74 %,可提炼3个公因子。2表1中F1-8表示错误,应为干重、含氮量、鲜重、株高、固氮酶活性、根瘤数、根瘤鲜重及平均磷含量等指标。3表1和表2资料可通过最大方差旋转法得到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3。一般情况下,将载荷绝对值大于0.4的视为高载荷;第一公因子F1包括干重、含氮量、鲜重、株高等4个指标;第二公因子F2包括固氮酶活性、根瘤数、根瘤鲜重等3个指标;第三公因子F3包括磷含量1个指标。 1.3 误解p值含义 误解p值含义、过分相信小样本研究得出的结果等。如: A、B两市随机抽取的桂圆肉,每个区各抽取25份样品,调查二氧化硫含量,其均值在 *** 标准以下,则认为2个市的桂圆肉中二氧化硫含量未超过食品新增剂使用标准规定100 mg/kg的 *** 标准。 2 论文出现统计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对农业统计学的作用认识不足 相关科研单位对统计学在科技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在科研设计和统计分析上严重缺乏强有力的统计学指导和支撑[5]。近年来,某些单位或 *** 部门重视SCI源期刊发表的科技论文的数量,以SCI论文标准作为评价、考核、聘用科研人员和评审科技期刊的重要依据。而对学术论文的设计方法是否正确,分析结果是否严谨,调查或试验资料是否真实,结论是否能经得起推敲,科技成果的技术含量和学术水平如何等问题,却不够重视。高等农业院校对统计学教学不够重视,很多高等农业院校未开设农业统计学课程;或教学质量差,学起来枯燥;或教材与研究实际不符,导致学不能致用。 2.2 不重视统计学方法的应用 统计学是通过搜寻、整理、分析资料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物件本质的目的,甚至预测该物件未来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6],其公式概念多,逻辑性强,与数学联络紧密。部分农业科研人员由于对统计学知识掌握不够或不重视统计学方法的使用,导致对科技论文资料缺乏统计分析或统计方法使用不当。 2.3 编辑缺乏统计学知识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所学专业主要有农学、分子生物学、植物保护、质量检测等,有些专业并没有开设统计学这门学科,缺乏农业统计学知识的系统学习。而且,统计学原理的理解较难,统计方法使用灵活,编辑人员很难做到精通,难以判断科技论文中的设计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科技论文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3 给作者的建议 3.1 增强统计学思维判断能力 作者在书写农业科技论文时,首先应考虑其研究方案、结果与分析、讨论与结论中是否应用统计方法以及如何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做到合理、正确使用统计方法分析资料。 3.2 加强统计学知识学习 统计学是一门抽象难懂的学科,非统计学专业毕业人员一般很难做到精通。农业科技论文作者应加强农业统计学知识学习,其方法主要有:1积极参加培训。目前,有关统计学方面的培训主要有全国生物医学统计学培训、高校的统计学培训等。2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统计学基础薄弱的作者,可以看些简单易懂的统计学以及统计软体书籍,比如《统计学世界》戴维·S·穆尔著、《统计学》M·R·斯皮格尔 L·J·斯蒂芬斯著、《统计学原理》S·伯恩斯坦 R·伯恩斯坦著、《多元统计分析与SAS系统》、《SPSS中文版教程》等。 3.3 重视论文中的统计学问题 论文中是否应用统计学知识进行分析,已成为其科研成果是否具有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标志[7]。农业科技论文中普遍存在不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乱用或错用统计分析方法等现象,从而影响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持续性。作者应重视农业科技论文中的统计学分析问题,按农业期刊稿约中明确规定的统计学要求规范论文书写。 作者应掌握农业统计学知识,增强统计学思维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写好一篇高质量的农业科技论文。作者倘若对统计学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忽略论文中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将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时效性。因此,作者掌握农业统计学知识是农业科技论文具备科学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

中国知网中收录的统计学类核心期刊有3种,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

各类别核心所收录的期刊:北大中文核心[仅1种]:中华护理杂志;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仅4种]:中华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

相关信息介绍:

其他期刊介绍

1、《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该期刊的主办单位是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每半个月出版一次,为电子信息科学综合核心期刊。创刊时间为1964年,出版地是北京,邮发代号为82-605。

2、《环境化学》。该期刊的主办单位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为月刊类型,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类的核心期刊。创刊时间为1982年,出版地是北京,邮发代号:82-394。

3、《控制工程》。该期刊的主办单位是东北大学,为月刊类型,是自动化技术类的核心期刊。创刊时间为1994年,出版地是辽宁省沈阳市,邮发代号:8-216。

您的这个问题问的太笼统。统计的种类很多,比如教育类的、医疗类的,等等。就期刊而言,最权威的应属《广东统计年鉴》。

C8统计学类核心期刊表1中国统计 2统计研究 3统计与决策 4数理统计与管理

小学论文发表统计表

xx年xx月xx日于xx学校发表了《xx》论文。就业推荐表在校发表论文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本人没有写无即可;本人有,要写清论文发表的时间,地点和名称,比如,xx年xx月xx日于xx学校发表了《xx》论文,这样方便用人单位对其真实性的核查。就业推荐表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毕业生的切身利益。

毕业论文的附录部分写法如下:

附录对论文来讲主要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附属于正文,必要时才添加,一般情况是省略掉的,把原文中要说明的相关材料,最好是整理成表格放到论文的最后,并且标上标号,要把它在原文出现的地方找到,在原文中写,XX详见附录1。附录的内容包括:

1、正文中过长的公式推导与证明过程可以附录中依次给出。

2、与本文紧密相关的非作者自己的分析,证明及工具用表格等。

3、在正文中无法列出的实验数据。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等在毕业论文的最后,应附上学员本人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得的专利,获奖、鉴定及工程实现的社会评价及有关资料(一般只写目录清单即可)。

论文附录的撰写要求: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义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此项为可选项目。附录大致包括如下一些材料:

1、比正文更为详尽的理论根据、研究方法和技术要点、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的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2、由于篇幅过长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宜写入正文的材料。

3、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公式推导、软件源程序、框图、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照片、电路图等。

论文汇总表是填写论文写作过程和写作内容的表格。论文汇总表是论文写作的重要依据,记录写作重点。

统计学论文发表小说

社会科学发展的进程中,统计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没有统计学,就没有现代的社会科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统计学 教育 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统计学是一门通用的 方法 论的科学,统计思想方法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性。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统计学的教育创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对统计学普及教育的创新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统计学;普及教育;创新

一、大规模的统计学普及教育势在必行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都比较重视统计学和统计学教育。2006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2006统计学国际论坛”,笔者参加了这一论坛,并专门就统计学普及教育问题向美国依利诺依大学何旭明教授了解了美国统计学教育的有关情况。何教授讲:“美国的高等院校几乎都开设《统计方法》选修课,而且学生中选《统计方法》课程的人数要多于选修《微积分》课程的人数,因为他们觉得统计更有用。”另外,从最近的英国、美国、日本以及港、台地区的中学教材来看,统计学与概率都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教材每个年级都有统计内容。

在国内,统计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993年12月,贺铿、袁卫两位教授提出的“大统计”的理念,在统计学界从认识上正趋于统一。1998年9月,教育部在将504个本科专业调整为249个的情况下,统计学从原来的二级学科反而被调整为理学类一级学科。这些都为统计学的发展和统计教育的大规模普及奠定了重要基础。

尽管如此,我国统计学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所有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具有统计学专业或开设统计学课程的只有100多所,这与美国有成百上千所学校在提供统计教育的状况相比比例是较低的。从我国中学教材来看,统计的内容约占4%。相对上述国家的教科书来说比例也是较低的。

一个国家应用统计学知识的多少,反映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施,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统计学提高教育和大规模的普及教育无疑都会得到长足发展。统计学教育也会在普及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在提高指导下进一步普及。因此笔者认为,较大规模的统计学普及教育已经势在必行。

二、高等院校是统计学普及教育的突破口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的统计学教育已经开始突破统计学专业教育的界限,在一些理工农医以及社会学等大部分学科和专业中,开设了统计课程;统计知识还列入了中小学教学内容。这是可喜的,但笔者认为统计学普及教育还仅仅是初露端倪,大规模的统计学普及教育还未开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目前,我国在一些 财经 类院校开设的基本是社会统计学,在理工类院校开设的基本是数理统计学,都还与“大统计”的理念和作为理学类一级学科的统计学存在着很大距离。中小学虽然在数学教材中加入了一些统计学的基本内容,但一方面比例较少,另一方面,据笔者了解,由于受应试教育和基层学校师资条件的制约,教育质量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很多理科教师在大学仅学过数理统计课程,对抽样和描述统计的内容较生疏,因而感觉新教材内容体系较乱,内容不如老教材讲起来“顺溜”。于是知识可以传授给学生,也可以指导学生完成很多的练习题,但蕴涵在知识背后的统计思想能否也讲出来可能就要打很大的折扣了。

另外,国民的统计意识还不强,对统计学的认识也还不够,据笔者了解,一谈到统计,很多人就联想到统计局,联想到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统计报表等。这些都说明,统计学的普及教育还任重道远。

大规模普及统计教育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为基础。以人力资源为例,尽管我国有一支素质较高的统计学专家队伍,但由于他们承担着国家政府部门或科学研究机构的重要工作,因此显然不可能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大规模的普及教育工作。同样,国家目前也还不可能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资源开展统计学的普及教育工作。那么,怎样解决人力、物力、财力的问题,开展大规模的统计学普及教育呢?

笔者认为,要进行全社会的统计学普及教育,首先应该在各类高等院校中普及统计学教育,即把高等院校作为统计学普及教育的突破口,而后推向全社会。各类高校现有专业教师可以承担统计学普及教育的教学工作,在学校教务部门的统一安排下,着力通过开设跨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展统计学普及教育。各类高等院校接受过统计学基础教育的成千上万名大学生会走向社会的众多工作岗位,他们会带着统计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在各个岗位开花结果,同时也为他们进一步提高和继续进行全社会的统计学普及教育打下了基础。因此,把高等院校作为统计学普及教育的突破口是解决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问题的最好方略和最佳途径。

当然,由中国统计教育学会、重点大学和一流专家牵头,以讲座班的形式开展对一般高等院校的师资培训工作,以研讨会的形式定期沟通和交流各高校统计学普及教育的情况和 经验 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高等院校作为统计学普及教育的这个突破口一旦打开,全社会普及统计学教育的蓬勃局面也就很快到来了。笔者甚至认为,高等院校统计学普及教育的局面可能会很壮观,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在高等院校进行统计学普及教育的一些思考

在各类高等院校中进行统计学普及教育实际上是相对现有教育体制来说的一项教育教学改革,是高等院校教学内容创新的一种尝试,需要领导的重视,教务部门的协调等基本条件作为保证。在这里,就有关教学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法粗略地谈一下基本想法,以求抛砖引玉。

1、基本思想:将抽样技术、描述统计、概率初步、推断统计、非参数统计、 Excel 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结合在一起,并溶入案例教学,向学生较系统地介绍入门阶段最基本的统计思想和方法。

2、基本途径:通过在普通高等院校各专业开设《应用统计方法》选修课,解决统计意识的培养和统计方法普及教育问题,选修课一般为54~72学时为宜。

3、基本目标:各专业的学生通过《应用统计方法》的学习,初步树立统计意识,能够用基本的统计方法,借助于最普及的Excel统计分析软件解决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教材选用:可以选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贾俊平等编著的《统计学》作为教材,也可以根据教学时间和 其它 具体情况,自编教材。

5、师资问题:各高等院校讲授统计学或者概率统计的教师承担统计学普及教育的教学工作,教务部门承担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都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当然教师很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再学习,更新知识结构。例如,讲授概率统计的教师很可能需要学习实际的抽样技术和Excel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方法等。

6、学习评价: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统计”转化为“做统计”,改革传统考试方法,通过撰写统计 报告 进行考核,从而使学生掌握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写出统计报告的全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在2004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实践教学被视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单独列为一项二级指标,强化了实践教学的地位。各类高等院校率先进行统计学教育的普及工作,不但增强了实践教学的环节,而且也为统计学的社会普及教育打开了突破口,是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同时,通过大规模地进行统计学普及教育,也会提高统计学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提高统计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的国民基本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胡学锋.美国统计教育之考察[J].统计与决策.1997.12

[2]张国荣.在中国统计教育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统计教育,2004.4

[3]马赞军.大学统计学教学模式探讨[J].统计教育.2006.3[4]杨大成.统计 教学方法 当改[J].中国统计.2006.2

摘要:以上探讨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统计学课堂教学方法,统计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无止境。相信当建构主义理论真正走进统计课堂教学时,统计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统计学;教育

一、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的特点

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学生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 渠道 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色色,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 措施 ,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

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统计持久的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5、设置情境,在交互中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也不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木讷课堂。课堂中的社会性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师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 辩论 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统计教学要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交互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6、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诊断性学习和 反思 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这意味着学生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自我约束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在教学中,应该根据理论和实训教学的不同特点、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组织方式,不断的反馈,使学生自己及时评价。同时,在学生成绩考试评定中,应采取了灵活的考试方式

笔试、有口试,也有设计方案和调查报告,笔试内容也应着重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

以上探讨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统计学课堂教学方法,统计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无止境。相信当建构主义理论真正走进统计课堂教学时,统计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浅谈统计学教育分析论文相关 文章 :

1. 统计学教学专业论文范文

2. 统计学教学优秀毕业论文

3. 统计学专业课程建设模式探究论文

4. 统计学课程教学专业论文

5. 统计学教学专业优秀硕士论文

6. 统计学课程教学相关论文

统计学是一门涉及范围非常广的学科,它是通过搜索、整理以及分析数据等手段,来尽可能精确地推测研究对象的本质,甚至是预测研究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几乎覆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统计学方面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统计学方面论文篇1 试谈统计学在会计专业中的教学创新 统计学这一学科是各个学校内管理类专业以及经济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是研究数据之间的内在规律,进而对数据进行合理的整理与搜集。由于它有较强的使用价值,所以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业以及商业中,它用来控制程序,对一些重要的决策提供数据讲解;在生产领域中,它用来进行产品开发,管理财务等;在第一产业方面,它可以通过计算各种农业产品的实际需求量,来对生产进行正确合理的指导。等等。它在会计专业中的作用更是非常可观,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本文就针对统计学在会计专业中的教学创新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研究。 1.统计学在会计专业中的教学的现状 教材缺乏指导性和专业性。现今的统计学教材中,拥有很多的有关数理统计的公式,以及一些相关的推理过程,这就使得教材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可读性非常差,不能真正体现出统计学这一学科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价值。教材中一些较常规的统计知识已经被减化甚至是删除,这就使部分学生的统计学基础无法达到要求,部分企业并不很重视统计工作,算上工资的原因,一些会计人员甚至要一身兼很多职,还要收集数据,又要设计统计 表格。 2.统计学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2.1自主探究教学 审计学是统计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由于在这一部分中拥有许多结论性的知识,但是只由教师口头上的分析与讲解,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其中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结论,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审计抽样是指从被审计的总体中,抽出一定数量的样本,对样本进行合理的统计,再由样本推断出总体的基本特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这样有助于他们对审计抽样的过程更加了解。 举一个例子,在审计抽样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大至讲解一下抽样审计的过程,再将某一公司的第一季度的各种产品的销售总量,以及商品的种类为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运用审计抽样的方式,对公司整年的销售进行估计。在学生面对众多数据的时候,就会逐渐理解抽样审计的过程,在学生计算与统计的过程中,就会自觉地运用很多种统计的方式,最后,当学生计算完之后,由学生讲解自己运用到的统计方式,以及最后所估计的总体特征,再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等到学生都发完言,教师就可以做一个总结,再将这节课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强调,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自主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有助于他们对课程有更深的理解。 2.2统计报表的强化练习 在统计学中,统计报表可以说是各种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统计数据的过程中,更加顺利,教师就应该强化统计报表的练习,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就需要教材中对统计报表知识的增加与重视,有关统计报表知识越多,学生才会更加重视这部分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使学生在意识到统计报表重要的同时,还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统计报表的学习当中,只有学生充分的重视,才会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深刻,在今后的生活中,才能够更加顺利的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众所周知,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合理的运用,同时,由于统计学的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这就使得教学中的实践尤为重要。教师应该设置一些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就能够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它也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充足的认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实践,还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起到巩固的强化的作用。 举一个例子,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例如在学习数理统计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操作,由于现今是高科技社会,电脑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为了使学生对统计学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更加合理的进行运用,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近几个月的学习成绩运用Excel表格记录下来,再通过表格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总结,这种与多媒体相互联系的教学能够高效的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进而就能够大大的提升课堂的效率,这种教学方式还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更加顺利的运用计算机软件,为今后的顺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打造学生更好的未来。 结束语:通过研究,可以得知统计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注重挖掘统计思想,将思想传递给学生,塑造学生的思维能力,塑造他们的统计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合理的运用知识。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深入的与学生沟通,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要进行合理的改革,适当加入一些有关统计报表的练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生的能力。 关于统计学方面论文篇2 论经济统计学如何适应新核算体系的改革 一、前言 我国的国民经济统计学当中,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是其必然包括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国民统计学以及国民经济的核算关系的内容。国民经济统计学与国民经济核算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站在五大核算系统的角度上来看,国民经济核算属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内容,相关学者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宗旨是及宏观统计之大成。其次,国民经济统计学必须要建立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否则将会无法很好的满足国民经济管理对统计的要求。 二、现代方法的统计化问题 对于国民经济的统计,主要是能够引入各种现代化的统计方法,在各个学术领域吸收相关的知识,以此来促进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发展,并且以此来使其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经济统计学的要求[1]。对于现代化方式的选择,不能够仅仅是模仿现代化的方式,必须要能够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研究,在国民经济统计学中,必须要重视应用理论的研究,这能够很好的利用现代化的方法将经济统计中的问题阐明,如此一来,现代方法也就属于统计化的内容了。 要想使统计工作更好的完成就离不开对相应的统计指标的利用,但是目前对于指标的问题,其规定还不够明确,无法对其进行完整的探讨分析。指标是客观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反映,但是客观的现象是不断的变化的,因此,其指标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对于统计学的发展与研究,一定要能够对各项指标进行完整的确立,同时也要进行全面的解释,以此来满足国民经济统计的工作。 三、经济统计学的内容设计 (一)以社会再生产的环节来设计局限性 经济统计学,主要是按照再生产的基本环节进行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的,首先是对相应的社会产品进行生产统计,然后是对社会产品的流通性进行统计,尤其是要对其的分配以及使用进行明确的统计[2]。但是这种方式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主要的困难是难以对各个环节中的界限进行明确,以至于在价格方面以及金融统计的内容方面,无法对其进行定位,仅仅是按照再生产的环节进行安排,那么很多的内容是无法归纳到相应的学科体系中,这样只能将其归纳到相关的综合统计分析中,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会导致这一模块中的内容越加的复杂与庞大。 (二)以国民经济核算系统位置的设计需要深究 近年来,很多的学者都是对国民经济核算的五大系统进行研究,并且以此来对经济统计学的内容进行设计[3]。首先是对国名经济的总量进行核算,其中包括资金流量、国际收支核算以及资产负债核算等,这样的安排会导致现代化的内容逐渐增多,但却也十分简单明了,能够满足宏观调控对于经济统计的要求。与此同时,这种核算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无法容纳一些国民经济中的动态统计内容。 (三)将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与统计认识过程相互结合 要能够将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与统计认识过程相互结合,根据近年来宏观经济管理对于统计的要求,要把其中的动态统计、结构统计以及相关的国际经济比较统计等内容进行全面的补充,将其相互结合,对于国民经济统计学来说,必须要能在量化的基础上反映出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的高度,对统计方式进行研究,不能够仅仅是局限于再生产的四大环节。 对于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的统计研究,必须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认识,其中主要是包含了国民自愿的统计、国民经济总量的统计、国民经济过程的统计、国民经济动态的统计、结构的统计、国民经济关系的统计、国民经济效益的统计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方面。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必须要坚持先存量统计,后流量统计的形式,在流量的统计中,主要是按照总量的指标进行统计,但是对于指标的统计,要能够遵循着先总量统计、然后再进行分部的统计,最后进行动态统计以及结构统计。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人们能够迅速掌握到国民经济运行的概论。 (四)结构设计是动态的以及相对的 通过相关学者对于经济统计的不断研究,可以发现,在经济统计的内容上,属于一个相对优化的问题,很多的专著中都是主要讲经济的存量统计,并且能够在进行经济存量统计时候,将其中的存量以及流量的关系进行全面的阐述[5]。一些学者则是先讲流通统计或者是分配统计,很多学者的阐述都是不相同的,并且内容的安排不是有序的,必须要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一些设计。 四、国民经济统计学中的内容 首先,是国民经济资源的统计,其中主要是包含了劳动力资源的统计、自然资源的统计以及国民财产资源的统计等,在国民经济运行的时候,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资源,这样才能够保证正常的生产活动,各项生产以及生活服务才能够得到有序的展开。其次,是对于国民经济总量的统计,主要是在一定的时期之中,通过对经济运行总量进行统计,能够使人们充分的掌握到相关的国民经济水平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其中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包含了生产、流通、分配以及使用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其中社会生产是主要的基础,生产成果则是国民经济统计学的核心内容。然后,对于国民经济的过程进行统计,主要是指能够在完整的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将一些若干项目运行的子过程进行统计,对其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国民经济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 另外,是国民经济的动态统计,主要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数量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及预测,尤其是对其中的动态指标进行分析。对于国民经济结构的统计也要进行分析,主要是对国民经济的内部组成进行分析。最后,还包含了国民经济关系的分析、国民经济效益的分析以及国民经济的核算分析等方面。 五、结语 国民经济的统计必须要能够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结构进行完整的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不断的完善,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要能够不断的对其进行研究,从而选择出适当的方式使其能够适应新核算体系的改革。 猜你喜欢: 1. 关于统计学的论文 2. 浅谈统计学专业相关论文 3. 浅谈统计学论文论文 4. 关于统计学的论文 5. 统计学论文范文

统计学的省级期刊

一类期刊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二类的是除国家级核心期刊之外的其它核心期刊,三类的就是普通期刊。每个地方划分标准都不相同。

由于给期刊定级的机构、院校很多,定级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各不相同,期刊分级的称谓也就显得五花八门。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期刊的主办者越来越重视期刊分级的结果,对分级中获得的好成绩往往在刊物醒目位置予以标注,而称谓的复杂多样使得读者难以辨明。

如“优秀期刊”,在某次定级中可能是最高级别,而在另一个定级中可能是第二级或第三级,最典型的如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奖,在“优秀学报”上还叠着两级,分别是“百强”(第二级)和“双十佳”(第一级)。

级次称谓:

(1)按主管部门划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

(2)按是否正式出版分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3)核心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4)称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如四川省第二次期刊质量考评,评定1998年全省期刊质量为一级期刊179种,二级期刊93种,三级期刊6种)。

(5)优秀期刊(如1999年社科院举行的期刊评奖活动中,《文学遗产》等八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期刊分级

主管单位:湖北省统计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国内刊号:CN 42-1009/C 国际刊号:ISSN 1002-6487 投稿邮箱: 杂志类型:统计学类杂志-C8 期刊查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真假查询 期刊级别:如何区分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 统计与决策杂志社/杂志简介 《统计与决策》不仅连续入选北大核心目录,还被众多重点院校评为权威期刊,其学术性得到了广大学者的承认,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和教育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指导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本刊从2007年10月出版的杂志开始,规范刊期和版本标注,恢复刊期标注为连续出版刊期标注。下半月不再标注“理论版”字样,即今年10月上半月出版期为2007年第19期,10月下半月为2007年第20期,以此延续类推。上半月刊从今年10月起的排版方式改为原“理论版”的排版方式。本刊仍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办刊宗旨:立足统计理论,关注经济热点,推介决策方法,传递学术信息。本刊特色:观点新颖,内容务实,风格泼辣,统计与决策结合,理论实务并重。读者对象:院校师生、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统计工作者。该刊文笔清新、内容务实、风格泼辣;统计与决策结合,理论与实务并重;立足统计理论,关注经济热点;传递信息动态,宣扬强者风采;解答读者疑难,反映读者呼声。 统计与决策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收录情况: 被评为“全国优秀经济期刊”,并成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来源期刊”,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 影响因子:0.364 被引次数:39279 统计与决策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理论新探、决策参考、省情咨文、经济纵横、统计观察、调研世界、特别策划、工作视点、法制园地、财经论坛、企业天地、市县专递、统计风情、基层话题、众说纷纭、信息之窗、知识丛林、经验交流、强者风采、来稿摘编。 统计与决策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1、统计与决策,特别欢迎经济金融管理类稿件,论文最好有数学经济模型分析,作者最好是博士或副教授以上,带基金项目课题更好! 2. 来稿一定要注明详细联系地址,联系电话; 3. 稿件格式要求为学术期刊的标准格式,须包含以下内容:作者、作者单位、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参考文献(中图分类号和参考文献格式可到本网站“服务指南”栏目查询),请作者一定要注明“中图分类号”; 4. 如果您的文章有基金项目,请您注明该项目的项目编号; 5. 稿件通过审稿并发出用稿通知后,本刊不赞成更改作者或作者单位。 统计与决策杂志社征稿中……

问题太笼统,如果是评职称,只要发表在正规专业学术期刊上,应该都可以用。统计类的核心期刊推荐《统计与决策》。

论文发表 可以联系我

期刊发表的统计学论文

论文发表 可以联系我

问题太笼统,如果是评职称,只要发表在正规专业学术期刊上,应该都可以用。统计类的核心期刊推荐《统计与决策》。

《河北省脑瘫患儿生存质量状况调查与经济负担评价_崔巍》文中 表3.12计算错误。统计表核算“合计”结果是错的。按照表里的数据,计算一下就知道了。

你可以参考一下 《当代医学论文研究 》 里面很多这样子的文章

  • 索引序列
  • 发表统计学小论文的期刊
  • 小学论文发表统计表
  • 统计学论文发表小说
  • 统计学的省级期刊
  • 期刊发表的统计学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