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南大博士李飞论文发表了吗

南大博士李飞论文发表了吗

发布时间:

南大博士李飞论文发表了吗

南洋理工大学物理和数学科学学院成立于2005年,可申请的学位包括本科、硕士及博士,那么该学科有哪些重要的研究领域呢?跟着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一、学科纵览

我们提供三个核心领域的本科理学士(荣誉)课程,以及研究生博士和理学硕士课程:

这三个部门共有100多名教职员工,250名全职研究人员和25名行政人员。超过2000名本科生注册我们的理学士(荣誉)课程,350多名研究生注册我们的博士和理学硕士课程。

SPMS综合体位于南大主要学术综合体南脊的尖端,于2009年7月21日由新加坡教育部长兼国防部第二部长Ng Eng Hen博士正式开放。这个科学综合体是由努力为教育和研究提供有利的环境。化学部门拥有一系列尖端化学设备,包括最先进的核磁共振仪器和质谱仪。它的安全功能 模仿牛津化学大楼的建筑,该建筑被认为是科学界最安全的设计之一。

数学科学部分设计有良好的交互式会议空间,以促进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关于数学问题的讨论。它还配备了高性能计算机设施,用于数学的现代计算应用的教育和研究,生物信息学,大数据分析,密码学和密码分析等领域。物理和应用物理部门拥有众多设备齐全的教学和研究实验室。它拥有机械研讨会,电子研讨会和材料科学设施,用于物理教育和研究,包括原子力显微镜,液氦再液化器,电路板制造商和3D打印机。SPMS综合体还拥有专门的研究中心,致力于光子学和材料物理学的重点研究。

二、研究领域

1.化学研究导论

化学和生物化学系的研究涉及广泛的主题。我们在 合成化学,生物和药物化学,成像和传感方法, 主要化学组和飞行化学方面特别强大。截至2017年,NTU 在Nature Index 中的化学研究中排名第13位,在全球学术机构中排名第13位。SPMS化学建筑我们坐落在世界上最好的化学建筑之一,配备了最先进的仪器,包括七个高场核磁共振(NMR)光谱仪,多个质谱仪,一个电子顺磁共振(ESR)光谱仪,一个共聚焦显微镜,多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三个X射线衍射仪,以及一系列HPLC和GC。我们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研究人员都可以使用这些工具。

2.合成化学与催化

合成化学领域涉及新化学反应的开发和具有独特性质的目标分子的制备,例如生物活性天然产物,药物,聚合物和功能材料。 合成化学研究的进展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至关重要,特别是化学和制药行业。

我们部门的合成化学家对以下主题进行研究:催化脂族CH键官能化;在没有贵金属有毒过渡金属的情况下进行环境良性分子转化(包括普遍存在的前排过渡金属催化剂,如铜,铁,镍和锰以及高性能有机催化剂);复合天然产物和功能材料的合成;生物质转化;生物分子功能化的方法;体内催化;用于连续制造的集成合成方法。

3.生物和药物化学

在这一化学领域,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的化学合成方法,以解决药物和生物医学方面的挑战。 我们在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包括以下主题:新型抗癌和抗病毒药物的设计和合成;生物分子的计算建模和模拟;合成和研究细胞表面结合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唾液酸多糖和脂多糖;噬菌体展示和肽化学;合成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天然产物。

4.成像和传感技术

对生物细胞及其成分进行成像的能力对于一系列科学和技术应用至关重要,包括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和药物的作用方式。我们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强大的成像方法,改进目前基于荧光或生物发光有机染料的方法。

我们还在开发用于传感污染物,毒素,病原体和爆炸物等化学品的新技术。这一系列研究涉及开发新的化学过程,以便目标分子的存在触发可以使用电子或光学仪器精确测量的化学信号。这涉及了解一系列物理和化学过程,如溶解度,荧光猝灭,光漂白,蛋白质标记相互作用,标记细胞相互作用等。

具体研究课题包括:开发有效的多路复用标签;了解染料和等离子体纳米结构的特性;研究生物分子之间的认识;电化学传感;基于膜的生物传感。

5.化学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块中,主要元素元素(s-和p-块)是最不相似的,具有比任何其他元素块更广泛的属性。主要元素范围从高反应性非金属元素(如氟)和半金属(如硅)到高活性碱金属(如钾)。基础化学的长期挑战之一是理解主要化学组的惊人和不可预测的性质。

我们有几个强大的团队参与主要的小组研究,特别关注含有主要元素元素的化合物的合成,并研究它们的反应模式,着眼于可能的应用。研 究课题包括:主族化合物的新型键合和结构范例;主要有机金属化学及其应用;催化中的主要元素及其应用;主要元素在更广泛的背景下的影响(如杂环化学、碳类似物、低价化合物、过渡金属簇和不对称合成);电子应用(包括用于光电子学的分子材料,用于电子器件的新π电子系统,用于分子线和主族磁系统的主族过渡金属系统);新型材料(如光催化剂掺杂或石墨烯掺杂)。

6.飞秒

使用最先进的光谱技术,现在可以研究在超短时间尺度(超快现象)以及超小长度尺度(低至单个分子水平)发生的化学过程。化学和生物化学部的研究人员开发了用于研究基本光物理反应的敏感技术,这些反应控制着太阳能电池等设备的效率。我们还将单分子显微镜应用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以改进抗菌和抗癌治疗的设计。在超快现象领域,我们的研究人员开发了新的超快多维光谱技术,可用于观察传统方法无法检测到的现象(如瞬态吸收/泵浦探测光谱) 。这些技术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的超快能量转移过程,研究光伏和光电材料的超快动力学等。

7.磷催化剂

二氢吡啶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物应用的化学品,包括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以及在基本生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Rei Kinjo研究小组最近发现了一种合成DHP的开创性程序,该程序便宜,高效且无毒。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了美国化学会志在2018年一月。NHP-OTf催化吡啶向各种DHP化合物的转化。DHP在结构上非常类似于吡啶,有机化合物便宜且易于合成。然而,由于需要危险且昂贵的化学品,以前用于将吡啶转化为DHP的方法都是不经济的,结果DHP化合物由完全不同的起始材料制成。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将哌啶转化为DHP的催化剂,但这些催化剂含有有毒的重金属,如铑或钌,不能用于制造药物。

Kinjo教授和他的团队现已开发出一种无金属催化剂,用于将吡啶转化为各种DHP化合物。这种新型催化剂称为1,3,2-二氮杂苯并三氟磺酸盐(NHP-OTf),在室温下起作用,化学上使用起来很简单。 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它为合成众多重要药物开辟了一条经济环保的途径。 新催化剂NHP-OTf不仅因其潜在的应用而且其科学新颖性值得注意。“在磷化学的整个历史中,没有人利用这种特殊的化学基团双配位磷阳离子用于催化之前,”Kinjo教授说。“这确实是第一个例子,它可能是一个全新的磷催化领域的开端。”

8.燕窝的颜色

食用燕窝或燕窝是现如今最昂贵的亚洲美食之一,零售价约为每公斤5000新元。它已经在中医药方面开了一千多年,并形成了数十亿美元的年度贸易。它通常是白色的,但也有红色版本,称为“血巢”(血燕,xuĕyàn),它显着更昂贵,并被认为具有更多的药用价值。几个世纪以来,红色的原因一直是个难题。与流行的观点相反,红色的燕窝不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造成血液中红色的蛋白质。

现在,南洋理工大学物理与数学科学学院的化学家李秀英教授和他的博士生Eric Shim 解释了红燕窝的颜色。在2018年5月由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的“农业和食品化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报告说,红色是由活性氮物质的蒸气引起的,在鸟屋或洞穴的大气层中,与最初形成的白色燕窝。研究人员还指出,燕窝还会从蒸气中吸收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这些物质可能致癌(致癌)。这可能意味着非白色燕窝对人体健康有害。有糖蛋白酪氨酸(顶部)的白色燕窝可以与含氮蒸气反应成为含有3-硝基酪氨酸的红色燕窝(底部)。

食用燕窝主要由一种叫做糖蛋白的物质组成。通过对白色和红色燕窝进行生化和光谱分析,李教授和他的学生指出了酪氨酸(糖蛋白中的氨基酸)所起的关键作用。红色燕窝含有酪氨酸,它与活性氮物质结合形成一种叫做3-硝基酪氨酸的新分子。在高浓度下,这种分子产生丰富的红色,而在较低浓度下,它产生黄色,金色和橙色的颜色,见于其他品种的燕窝产品。正如Lee教授所解释的那样,产生这种化学反应的活性氮物种的蒸气来自鸟粪。“红色的巢穴和一般有色的巢穴都是在维护不善的鸟屋里生产的,那里的地板上有很多鸟粪,”他说。“金丝燕以微小的飞虫为食,因此鸟类的粪便富含蛋白质或氮。细菌会分解鸟类粪便,产生活性氮物质的蒸气,从地板上升起并与上面燕窝中的酪氨酸反应。“

通过这项研究,红色燕窝的颜色难题已经得到解决,尽管大多数人没有想到。 该研究还解释了为什么红色燕窝含有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已知会导致致癌化合物。 相反,白色燕窝有能力清除当我们的身体有疾病相关的硝化应激时产生的活性氮物种,例如慢性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等。这可能是消耗白色燕窝的好处之一。可能的好处。

9.用于固氮的纳米结构

氮占我们周围空气的78%,是一种天然丰富的原料,可用于生产燃料和肥料的氨。20世纪化学的重大发明之一是Haber-Bosch的“固氮”工艺,或将氮转化为氨。Haber-Bosch工艺是目前人体中大约一半氮的原因,但由于它是在非常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的,因此它消耗的能量高达世界总能量输出的2%。研究组凌邢已开发了无哈柏法的极端条件下有效地执行固氮的新方法。他们的方法是将固氮催化剂与称为金属有机骨架的纳米结构相结合。通过调节氮和水分子进入催化剂表面的途径,MOF允许在室温和大气压下以常规电化学方法的效率超过18倍的氮氨转化率发生。

将来,这种方法可用于直接从大气中直接采集化学燃料或其他氨基化学品。 如果成功,这些发展可能会彻底改变目前的工业化学制造方法,这些方法往往是不可持续和污染的。凌教授和她的合作者推测这种方法甚至可以用来从大气中提取温室气体,以缓解全球气候变化。

10.数学研究导论

二十一世纪为数学科学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现如今、科学、工程、医学、商业、国防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都依赖于从数学科学领域借鉴的思想,技术和技能。它们包括复杂系统的建模和分析,计算机模拟和大量数据分析。数学科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开展互联网搜索,网上银行,计算机动画,天气预报,医学成像,商业和军事优化,库存控制和金融风险分析等活动。由于其基本性质,数学在任何一所主要大学的教育使命中发挥着独特的核心作用。这是我们的特殊责任,而且作为一个部门,我们一直努力完成这项任务。

我们为我们高度活跃的研究人员感到自豪,这使我们能够成功地吸引有竞争力的研究经费。我们教师的研究成果已在着名期刊上发表,并定期邀请他们在高级会议上发言。这有助于在数学科学部培养充满活力的研究文化,吸引了源源不断的访客,呼吁我们的部门并寻求与我们的教员合作。我们还定期组织研讨会和会议。数学科学系拥有超过35名全职教师,15名访问/兼职/副教职员工,30 多名博士后和研究生研究员,以及30多名研究生。

我们在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研究的许多领域都非常活跃,包括:纯数学数论,几何,代数,分析,拓扑,随机矩阵理论,概率;编码和密码学代数编码理论,网络编码,密码设计,安全多方计算,密码分析;计算数学算法设计,通信复杂性,量子计算,计算模型,算法信息论,可计算性理论;应用数学和统计学运筹学优化,多尺度建模方法,多变量分析,随机分析,金融数学,生物学应用。

11.超材料逻辑门

光子超材料是设计用于操纵光流的人造结构,通常以使用天然材料无法实现的方式。 他们最有希望的应用之一是光学计算,其中逻辑操作是用光执行的。用于此应用和其他应用的超材料必须是“可重新配置的”,这意味着必须能够根据需要改变其光学特性。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Ranjan Singh领导的团队开发出了第一个能够在多种配置之间轻松切换的超材料设备。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2018年10月的一篇论文中,该团队表明他们的超材料甚至可以用于实现逻辑门,例如非AND和异或。超材料基于微机电系统,包含微米尺寸的机械臂,当提供电压时弯曲。

虽然之前已经证明了可重构的超材料,但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设计超材料以在两种以上的配置之间切换。这种切换需要对超材料中的不同组件之间的复杂电磁相互作用进行极其精细的控制。新的基于MEMS的设备通过采用Fano共振解决了这一难题,这种现象允许存储在电磁振荡器中的能量随着振荡器的性质的调整而变化很大。

超材料包含许多副本的一对干草叉形铝天线,沉积在硅芯片上。干草叉的臂长仅25微米,充当微小的电磁振荡器,在太赫兹频率下谐振(机场的毫米波安全扫描仪使用的频率相同)。当向每个干草叉提供电压时,它会从硅表面弯曲并抬起,从而改变两个干草叉之间的微妙Fano共振。因此,不同的电压组合显着改变了器件散射太赫兹频率光的效率。为了创建逻辑门,团队让两个干草叉上的电压用作逻辑输入位(00,01,10或11),并设计超材料,使得通过器件传输的光量对应于所需的逻辑门的输出。例如,在XOR门中,当输入为01或10时输出为1(高传输),当输入为00或11时输出为0(低传输)。

“这是一个新颖可靠的超材料设备平台,”南大的博士生Manukumara Manjappa解释说,他是Nature Communications论文的第一作者。“在未来,我们设想使用它来开发基于红外和太赫兹频率的光的存储器件。超材料可以作为随机存取的存储器,比现有的电子计算机更快地执行多通道数据处理。

12.合成量子材料

量子材料,例如石墨烯,是从下面的原子的特殊量子特征得到它们的特性的材料。 尽管它们具有巨大的技术前景,但由于原子排列的可能方式非常多,新量子材料的开发往往涉及艰苦的反复试验。在Nature Nanotechnology的一篇新的Perspective文章中,Justin Song(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他的合着者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设想了一种更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设计量子材料。他们主张使用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构,它是通过堆叠原子级薄的二维薄片而产生的,如下图左图所示。

这样的堆栈是令人兴奋的,因为它们可以呈现出现在单个2D薄片中的“紧急”特征。这种现象类似于日常观察,即当两个网格相互重叠时,会出现催眠的“莫尔图案”,如图的右图所示。Song和Gabor在vdW异质结构和光子超材料之间进行了类比,光学物理中使用的人造材料创造了隐形装置,超级透镜和其他奇特装置。“就像亚波长图案模塑光学超材料中的光流一样,vdW叠层的纳米级特征可以改变电子流过量子超材料的方式,”Song解释道。

尽管光学超材料在过去20年中经历了广泛的研究,但vdW异质结构的特殊性质才刚刚开始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将2D材料布置成堆叠的多种方式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工具箱”来设计新的材料属性。在他们的文章中,Song和Gabor指出量子超材料可以比它们的光学超材料对应物开辟更多的可能性,因为电子是带电的并且可以彼此强烈相互作用,而光子不相互作用。“最近vdW异质结构中不寻常的量子行为的例子已经出现在该领域的不同部分,”宋说,他指出了世界各地研究小组对vdW异构结构的最新结果。“我们想知道是否可能存在一些广泛的统一框架,或者是否可以为量子工程制定一套策略。”他们设想电子之间的工程相互作用产生集体电子现象,例如传统材料中没有的新形式的超导电性。

13.钙钛矿LED

在由钙钛矿材料的发光二极管的效率记录已被国际化的团队,其中包括研究小组取得启华熊教授在物理和数学科学学院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该论文集于2018年10月出版的“ 自然 ”杂志上发表,其中包括华侨大学(中国)和多伦多大学(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宣布了发光二极管效率达到20%的新世界纪录。由卤化钙钛矿材料制成。卤化钙钛矿是一类廉价且天然丰富的材料,有望在下一代LED,太阳能电池和其他电子设备中取代传统半导体。新的20%效率记录非常重要,因为这意味着钙钛矿LED的效率首次与商用常规LED,有机LED和量子点LED相当。

由诸如砷化镓之类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常规LED因其高效率而得到广泛使用。这种效率(定义为成功转换为光的电功率的比例)对于商用LED而言为15%至25%。相比之下,白炽灯泡的效率仅为2%左右。然而,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用称为卤化钙钛矿的材料取代传统半导体。基于钙钛矿的器件的一个主要吸引力在于它们可以通过诸如喷墨印刷或旋涂的方法制造,这些方法比标准半导体制造技术便宜得多。

熊启华教授,该论文的主要作者之一。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在制造过程中混合精心挑选的添加剂,可以去除全无机钙钛矿原子结构中的许多缺陷。由于这些缺陷浪费地散布在材料中流动的电流,因此去除它们导致发光效率的显着跳跃。该团队发现效率超过20%,而早期钙钛矿LED的最高效率为12%至14%。“钙钛矿LED的制造成本要便宜得多,” 该论文的主要作者之一熊教授解释道。“我们实现了与商用LED相媲美的效率这一事实非常令人鼓舞。它标志着未来用于照明和显示屏的更便宜的LED迈出了一步。”

14.量子力学

发布在自然通讯,副教授大卫Wilkowski教授和他的同事就实现的一个量子力学的版本报告,傅科摆,采用冷原子云。福柯钟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示范实验,经常在世界各地的科学中心展出。当摆锤自由摆动时,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几何效应,其振荡平面在一天中会旋转。在量子力学中,类似的旋转可以在描述量子系统的“状态向量”中发生,但有一个关键区别:在某些情况下,量子旋转可以是“非阿贝尔”,这意味着它还取决于系统的起点。这是一种本质上的量子效应,在经典物理学中没有对应物。

Wilkowski副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在大约10,000个锶原子(87 Sr)的云上进行了实验,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约-273°C)。他们使用三种激光的组合来操纵原子的“旋转”,产生类似于经典福柯钟摆中地球自转的效果。然后,他们观察到原子的自旋经历了非阿贝尔几何变换。这种对原子自旋的微妙几何控制在容错量子计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5.Plasmons的内部结构

金属中的电子可以共同振荡以产生称为“ 等离子体 ” 的波。等离子体的性质已经在许多科学和技术领域得到应用,从生物成像到光探测。最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可用于压缩和操纵纳米长度尺度的光,远低于自由空间中光波的波长。然而,等离子体本身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相对简单的波浪状物体,缺乏任何有趣的内部特征。Justin Song教授小组的理论工作挑战了这一假设。在2018年4月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X上的一篇论文中,研究小组报告说,普通金属中的等离子体含有可能影响其运动的隐藏内部结构。

就像鸭子的疯狂划桨隐藏在水面之下,当它在池塘中滑行时,一个看似简单波浪的等离子体实际上由旋转的微观电流组成,形成各种错综复杂的图案。研究人员表明,这些模式可以用来改变等离子体的轨迹; 例如,从表面反射的等离子体经历可以通过磁场控制的平行移位。在未来,这一基本理论发现可能会导致用于控制光学器件中的等离子体的新技术。

16.蟑螂如何感知磁场

某些动物可以感知磁场,甚至可以使用磁场进行导航。然而,这种能力的潜在机制仍然是一个难题。其中一个主要的科学假设是这些动物利用含有可旋转磁性纳米颗粒的特殊细胞,类似于微小的罗盘。Rainer Dumke 教授和Tomasz Paterek 教授的研究小组发起了一项调查这一现象的合作。通过创建一个定制的,高灵敏度的原子磁力计,他们能够对活体昆虫中的磁性粒子动力学进行首次研究:American Cockroach

他们发现纳米粒子在活体和死亡动物中的表现非常不同。他们的研究结果缩小了蟑螂体中磁性纳米粒子的可能性范围,但也暗示这些纳米粒子不是蟑螂的磁场感应能力的原因。这些发现发表在2018年3月的“ 科学报告 ”杂志上,是动物感知磁场的长期难题中的重要一步包括人类是否能够这样做的有趣问题。该研究课题的进展可能会在未来基于生物学原理的磁传感器中得到应用。

近日,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张利剑教授课题组与德国乌尔姆大学 (Universität Ulm)Martin B. Plenio教授课题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刘子文博士和澳大利亚悉尼 科技 大学俞能昆教授合作的成果"Experimental Quantification of Coherence of a Tunable Quantum Detector"发表于 《物理评论快报》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5, 060404 (2020), DOI: 10.1103/PhysRevLett.125.060404)。该工作从量子资源理论的角度出发,对量子探测器利用量子资源的能力进行了研究,首次在实验中量化了一类量子探测器--可调弱场零差探测器—在不同配置下对相干性这一量子资源的利用能力。 图1. 量化探测器相干性的实验原理图 量子探测器的结构和应用场景比经典探测器更为复杂,因而用来量化经典探测器性能的参数,如探测效率、噪声强度等,无法全面描述量子探测器的性能,而应该从量子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量化量子探测器性能的新方法。量子相干性是量子技术超越传统设备性能的基本资源,而实现此优势的先决条件是测量设备可以有效提取量子态和量子操作中的相干性。基于最近发表的量子操作相干性的资源理论,研究团队将其推广并用来定量研究量子探测器提取相干性的能力,并针对一类重要的量子探测器—可调弱场零差探测器—探测量子相干性的能力进行研究,利用量子探测器层析(quantum detector tomography)实验重构该探测器的测量算符,进而计算探测器的相干性。通过对可调弱场零差探测器在不同配置下相干性的实验标定,研究团队得到导致该量子探测器探测相干性能力变化的因素,对将来进一步使用这类探测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同时该工作首次以资源理论的角度对量子测量进行了实验研究,为准确评估量子测量设备的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2. 不同本地振荡器和干涉对比度下可调弱场零差探测器的相干值变化趋势。 量子相干性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学和量子生物学等量子技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量子相干性作为一种资源的定量评估引起了广泛兴趣,并有大量工作针对相干性的产生和调控展开研究。但是要将量子相干性应用到更加广阔的领域,仅仅产生和调控相干性是不足够的,我们还必须能够探测相干性,而本工作正是填补了这一空白,从而完善了量子相干性的研究框架,将量子相干性的应用进一步推广。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徐慧超,许飞翔和乌尔姆大学博士研究生Thomas Theurer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Dario Egloff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张利剑教授和Martin B. Plenio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南京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该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A0306202,2017YFA0303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以及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大力支持。论文链接:

南大博士李飞论文发表

先后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南医大二附院等任职。曾在国际、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主编各类著作十余部,多次荣获省级以上表彰。 尤其擅长治疗静脉曲张、老烂腿、脉管炎、静脉炎疾病。

一般本科毕业论文的查重标准是在30%以内即为合格,硕士毕业论文的查重标准一般是要求重复率在15%以内便是合格的,博士毕业论文的查重标准就更加严格了,一般是要求在5%以内才算是合格的。如果这些毕业论文的查重率只是稍微超出标准,那么经过指导老师修改一下,是可以申请毕业答辩的;如果超出标准比较多,那么需要在修改好之后重新检测,符合要求才算合格;如果超出标准太多的话,学校会有专家小组判定学术不端的性质,原则上会推迟半年答辩,如果性质恶劣,还会取消答辩资格,无法顺利毕业。

其实,除了你上面提到的学校外。浙大、中国农业大学(彩万治)的昆虫系也都不错。考研的话,最好知道自己要考那个具体的昆虫方向。根据你的这个具体方向在找导师,找学校会比较好。

2311354

南大博士李飞论文发表时间

预计2022年12月23日。根据美国南加州大学官网得知,博士论文答辩预计在2022年12月23日举办。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

提交时间: 6月6日-6月30日的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8:00——11:30,14:00——17:00。

博士是一个学位称呼,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历的学位,是最高级别的学位(注:博士后不是学位)。

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

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主要通过拥有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拥有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相关科研机构举办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

在国外特指获得过博士学位的人,把博士生也称为某某博士。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级学位中,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

中国学位制度一般笼统称为硕士和博士。但是,欧美大学的研究生学位,每一个都要其清楚的定义和严格的划分,其中包括基础课范围,专业课时要求,研究内容,研究生资格,学术评审等等。一般的意义上,只要确定博士的名称,即可以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定找到其准确的定义。

所以,对于中国大学每一种博士学位应该有教育部十分详细,清楚的科学定义,否则会发生类似陈丹青教授对博士考核要求的质疑。作为大学教授,我们首先应该对自己领域的学位制度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南京大学李勇博士论文发表

如何避免学术不端:

一、保持原创性

二、严禁抄袭和作弊

三、注意小组合作时的规定

四、避免粗心或过度依赖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窜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三种行为。但是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可包括进去。学术不端行为在世界各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曾经发生过,但是像中国当前这样如此泛滥,严重到被称为学术腐败的地步,却是罕见的。这不仅表现在违反者众多、发生频繁,各个科研机构都时有发现,而且表现在涉及了从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到研究生、本科生的各个层面。由于中国高校缺乏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发生不端行为,经常是由于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缺乏了解,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对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教育,防患于未然,是遏制学术腐败、保证中国学术研究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不同研究领域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有共同的特点,但是在某些细节上也存在差异。本文主要针对的是理工科领域,特别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问题。 数据的处理 研究结果应该建立在确凿的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因此论文中的数据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不能有丝毫的虚假。研究人员应该忠实地记录和保存原始数据,不能捏造和窜改。虽然在论文中由于篇幅限制、写作格式等原因,而无法全面展示原始数据,但是一旦有其他研究人员对论文中的数据提出疑问,或希望做进一步了解,论文作者应该能够向质疑者、询问者提供原始数据。因此,在论文发表之后,有关的实验记录、原始数据仍然必须继续保留一段时间,一般至少要保存5年,而如果论文结果受到了质疑,就应该无限期地保存原始数据以便接受审核。 如果研究人员没有做过某个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却谎称做过,无中生有地编造数据,这就构成了最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之一——捏造数据。如果确实做过某个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也获得了一些数据,但是对数据进行了窜改或故意误报,这虽然不像捏造数据那么严重,但是同样是一种不可接受的不端行为。常见的窜改数据行为包括:去掉不利的数据,只保留有利的数据;添加有利的数据;夸大实验重复次数(例如只做过一次实验,却声称是3次重复实验的结果);夸大实验动物或试验患者的数量;对照片记录进行修饰。 近年来人们已习惯用图像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绘制论文插图,因此又出现了窜改数据的新形式。例如,由于原图的阳性结果不清晰,就用图像软件添加结果。如果没有窜改原始数据,只是通过调节对比度等方式让图像更清晰,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添加或删减像素,则是不可以的。 论文的撰写 在撰写论文时,首先要避免剽窃(或抄袭,在本文中,我们对剽窃和抄袭二词的使用不做区分)。剽窃是指在使用他人的观点或语句时没有做恰当的说明。 许多人对剽窃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认为只有剽窃他人的观点(包括实验数据、结果)才算剽窃,而照抄别人的语句则不算剽窃。例如,有些人认为,只要实验数据是自己做的,那么套用别人论文中的句子来描述实验结果就不算剽窃。也有人认为,只有照抄他人论文的结果、讨论部分才算剽窃,而照抄他人论文的引言部分则不算剽窃。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即使是自己的实验数据,在描述实验结果时也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而不能套用他人的语句。引言部分在介绍前人的成果时,也不能直接照抄他人的语句。 第二个误区是,只要注明了文献出处,就可以直接照抄他人的语句。在论文的引言或综述文章中介绍他人的成果时,不能照抄他人论文或综述中的表述,而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如果是照抄他人的表述,则必须用引号把照抄的部分引起来,以表示是直接引用。否则的话,即使注明了出处,也会被认为构成文字上的剽窃。虽然对科研论文来说,剽窃文字的严重性比不上剽窃实验数据和结果,但是同样是一种剽窃行为。 在看待剽窃的问题上,也要防止采用过分严格的标准。这需要注意3种情形:一、必须对别人的观点注明出处的一般是指那些比较新颖、比较前沿的观点,如果不做说明就有可能被误会为是论文作者的原创。对于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常识、即使不做说明也不会对提出者的归属产生误会的观点,则可以不注明出处,例如在提及自然选择学说时,没有必要特地注明出自达尔文《物种起源》,在提及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没有必要特地注明出自沃森、克里克的论文。二、有可能构成语句方面的剽窃的是那些有特异性、有一定的长度的语句,由不同的人来书写会有不同的表述,不可能独立地碰巧写出雷同的句子。如果语句太短、太常见(例如只有一两句日常用语),或者表述非常格式化,例如对实验材料和方法的描述,不同的人书写的结果都差不多,那么就不存在剽窃的问题。三、科普文章和学术论文的标准不完全相同。因为科普文章一般是在介绍他人的成果,即使未做明确说明也不会被读者误会为是作者自己的成果,因此没有必要一一注明观点的出处。科普文章必须着重防止的是表述方面的剽窃,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介绍。 在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正式发表的成果,无须获得原作者的同意。但是如果要引用他人未正式发表的成果(例如通过私人通信或学术会议的交流而获悉的成果),那么必须征得原作者的书面许可。 在论文注解中应该表明物质利益关系,写明论文工作所获得的资助情况。特别是如果是由某家相关企业资助的研究项目,更不应该隐瞒资金来源。 论文的署名 只有对论文的工作作出了实质贡献的人才能够做为论文的作者。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对该论文的工作作出了最直接的、最主要的贡献的研究者,一般是指做了论文中的大部分或全部实验的人。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就该论文负责与期刊和外界联系的人,一般是论文课题的领导人,为论文工作确定了总的研究方向,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在理论上或技术上对其他作者进行了具体指导。在多数情况下,通讯作者是第一作者的导师或上司,但是也可以是第一作者的其他合作者或第一作者本人。论文的其他作者应该是对论文工作作出了一部分实质贡献的人,例如参与了部分实验工作。 在确定论文的署名时,要注意不要遗漏了对论文工作作出实质贡献的人,否则就有侵吞他人的学术成果的嫌疑。但是也不要让没有作出实质贡献的人挂名。第一作者的导师、上司或赞助者并不等于天然就是论文的通讯作者,如果他们没有对论文工作进行过具体指导,也不宜担任论文的通讯作者或其他作者。论文的合作者应该是对论文工作作出了实质贡献的人,如果只是曾经对论文工作提出过某些非实质性的建议,或者只是在某方面提供过帮助,例如提供某种实验试剂,允许使用实验仪器,或帮助润色论文的写作,那么也不宜在论文中挂名,而应该在论文的致谢中表示谢意。有的国际学术期刊(例如英国《自然》)鼓励投稿者在论文尾注中具体说明各个作者对论文所作的贡献。 论文一般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撰写初稿,然后向共同作者征求意见。论文的任何结论都必须是所有的作者一致同意的,如果某个作者有不同意见,他有权利退出署名,撤下与其有关的那部分结果。在论文投稿之前,所有的作者都应该知情并签名表示同意。不应该在某个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把他列为共同作者。 一篇论文一般只有一名第一作者和一名通讯作者。如果有两个人的贡献确实难以分出主次,可以以注明两人的贡献相等的方式表明该论文有两名第一作者。但是一篇论文有多于两名的第一作者,或有多于一名的通讯作者,都是不正常的现象,会让人猜疑是为了增加一篇论文在评价工作中的使用价值所做的安排。 论文的署名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如果在论文发表后被发现存在造假、剽窃等问题,共同作者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不应该以不知情做为借口,试图推卸一切责任。造假者、剽窃者固然要承担最主要的责任,但是共同作者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因此,不要轻易在自己不了解的论文上署名。 论文的发表 在有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发布学术成果的正常渠道。重要的学术成果应该拿到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接受国际同行的评议。 一篇论文只能投给一家期刊,只有在确知被退稿后,才能改投其他期刊。许多学术期刊都明文禁止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一稿多投浪费了编辑和审稿人的时间,重复发表则占用了期刊宝贵的版面,并且有可能出现知识产权的纠纷(许多期刊都要求作者全部或部分地把论文的版权转交给期刊)。如果一组数据已经在某篇论文中发表过,就不宜在新的论文中继续做为新数据来使用,否则也会被当成重复发表。如果在新论文中需要用到已发表论文的数据,应该采用引用的方式,注明文献出处。 先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中文论文,再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同一内容的英文论文,这种做法严格来说也是重复发表,但是由于有助于促进国际交流,所以也没有必要深究。但是不宜先发表英文论文,再翻译成中文重复发表。 在论文发表之前,不宜向新闻媒体宣布论文所报告的成果。一些国际学术期刊(例如英国《自然》)都规定不应把论文结果事先透露给新闻媒体,否则有可能导致被退稿。 研究者对未发表的成果拥有特权,有权不让他人了解、使用该成果。期刊编辑、审稿人不能利用职务之便向他人透露或自己使用受审论文提供的新信息。但是研究成果一旦写成论文发表,就失去了特权,他人有权做恰当的引用和进一步了解该成果的细节。国家资助的成果发表后应该与同行共享。 学术履历的撰写 学术履历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人能够客观准确地了解、评价你的受教育经历和学术成就,因此应该只陈述事实,不要自己做主观评价,更不要拔高、捏造学历和成果。 国内习惯于把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提前称为博士,但是在正式介绍和学术履历中,不应该把还未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写成博士。在履历中应该写明自己获得的各种学位的时间,如果还未获得的,可注明预计获得的时间。 由于美国医学教育属于研究生教育,美国医学院毕业生一般都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毕业后可以从事博士后研究,这就导致国内医学院毕业生虽然只有学士、硕士学位,也可以以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名义到美国实验室工作。这是由于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不同造成的“误会”。这种特殊的“博士后”不应该因此就在学术履历中声称自己有博士后研究经历,因为很显然,一个没有博士学位的人是不可能做博士后研究的。 在介绍自己在国外的学习、研究经历时,不应该利用中英表述的差异,通过“翻译技巧”来拔高自己在国外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成就。例如,不应该把博士后研究人员(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翻译成“研究员”,让人误以为是和国内研究员一样与教授平级的职称;不应该把在国外获得的研究资助称为获“奖”,虽然这类研究资助的名称中有时会用到award一词,但是与由于学术成就而获得的奖励(prize)是不同的。 在论文表中列举自己做为共同作者的论文时应该保留论文原有的排名顺序,不应该为了突出自己而改变论文排名顺序。采用黑体字或画线的方式让自己的名字突出则是可以的。如果一篇论文的共同作者人数较多,不能全部列出,那么应该在列出的最后一名作者后面注明etc,让读者清楚地知道后面还有其他作者未列出来。有的人只把作者名字列到自己为止,又不注明etc,让读者误以为他是论文的通讯作者(按惯例通讯作者是最后一名作者),这是一种误导行为。 在论文表中应该只包括发表在经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不应该把发表在会议增刊上的会议摘要(Poster,Meeting Abstract)也列进去充数。如果要列出会议摘要,应该单独列出,或者清清楚楚地注明属于会议摘要。 在列出发表的学术专著时,应该清楚地写明自己的贡献。如果自己只是专著的主编,应该注明“编”或“Ed.”,不要让读者误以为是专著的作者。如果自己只是参与写作专著中的某个章节,也应该注明该章节,而不要让读者误以为是整本专著的作者。 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 学术不端行为败坏科学界的声誉,阻碍科学进步。学术的意义是求真,探求真理本来应该是每个学者的崇高职责,诚实也应该是治学的最基本的态度。人类的活动很难找出还有哪一种像学术这样强调真实,学者也因之受到公众的敬仰,甚至被视为社会的良心。如果科学界的声誉由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频发而受到严重损害,败坏了科学研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那么必然会阻碍科学的进步,因为做科学研究是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的,需要有科研资金的提供,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科研环境的。没有了这些因素,科学就很难发展。 学术不端行为也直接损害了公共利益。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在使用国家资金,学术造假就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有的学术造假是和经济腐败相勾结的,是为了推销假药、假产品的,那么就是在消费者的钱,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学术不端行为违反学术规范,在科研资源、学术地位方面造成不正当竞争。如果靠剽窃、捏造数据、捏造学术履历就能制造出学术成果、获得学术声誉、占据比较高的学术地位,那么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搞科研的人,是竞争不过造假者的。而且学术造假还对同行造成了误导。如果有人相信了虚假的学术成果,试图在其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必然是浪费了时间、资金和精力,甚至影响到学位的获得和职务的升迁。受造假者最直接危害的往往是同一实验室、同一研究领域的人。 因此,人人都有权利维护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维护学术规范、学术道德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利益。

麦金西 美国会计学者 被誉为美国管理会计的创始人著作《预算控制论》(Budgetary control)《管理会计》(ManagerialAccounting)1922年,麦金西出版了美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预算控制的著作《预算控制论》,全面介绍预算控制的理论。1924年,麦金西又公开刊印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管理会计”命名的著作《管理会计》杨纪琬中国著名会计学家。上海松江人,1917年11月出生,卒于1999年2月6日夏育成杨纪琬教授是新中国会计制度的奠基人之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他在会计法制、会计制度建设、会计改革以及中外会计交流和会计教育等诸多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会计界的一代伟人。他去世后仍为中、外会计界人士所敬仰和怀念。为纪念杨纪琬教授,继承他的遗志,完成他的未竟事业,促进我国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由李勇、冯淑萍、汪建熙、王世定、李爽等同志发起,经财政部领导同意, 2002年2月10日 ,中国会计领域的第一个奖学金 —— “杨纪琬奖学金”在北京设立。夏育成 男,1931年6月生,浙江省上虞市人。浙江国茂会计师事务所,所长,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大专文化,中共党员。从1950年起,他长期在浙江省省级商业部门从事财会工作,历任浙江省百货公司财会科长、浙江省商业厅财会处副处长、处长,1986年起,曾任杭州国际大厦理事、总经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财会管理特长,走自己特色的路,1992年退休后继续担任高级财会顾问。他早在1952年,财会工作成绩突出,就被评为浙江省国营贸易系统模范工作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曾多次被评为处级干部先进工作者,1988年评为高级会计师。40多年从事财会工作,精通财务,善于经营、严格管理、事业心强是突出的特点,在浙江省会计界和全国商业系统会计界均有相当知名度。现任中国商业会计学会、浙江省会计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商业会计学会会长。葛家澍 葛家澍(1921~ ),1921年3月生于江苏兴化市昭阳镇。1940年就读于江苏学院,1942年转学厦门大学,1945年厦门大学会计学系毕业,获厦门大学商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在校内历任会计核算教研室副主任、经济系副主任。1982年成立经济学院,被任命为首任经济学院院长。葛教授由于在会计学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他的会计思想和观念被会计学术界,也被国家教委誉为“独树一帜“。所以,他是我国国家批准的第一批经济学(会计学)博士生导师(仅有两名)之一。也是国务院批准享受专家津贴的第一批专家之一。从1986年至今,他连续连任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他还是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第一届和第二届成员,财政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咨询专家组成员。同时是福建省注册会计准协会的名誉会长,并受聘为西南财经大学荣誉教授;南开大学、西北大学、天津财经学院、江西财经学院、安徽财贸学院、中山大学、兰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江苏理工大学等多所院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谢霖 (1885-1969年)谢霖(字霖甫)教授,江苏武进人,男。我国会计界先驱,知名会计学者,我国会计师制度的创始人,会计改革实干家和会计教育家,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计师,第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创办者,中国会计改革的先驱 中国会计师制度的拓荒者。除担任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总会计、中央银行秘书长职务外,还先后兼任湖南明德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商学院、光华大学、复旦大学、光华大学成都分校、四川大学、成华大学、川康农工学院、四川省会计专科学校等院校教授、以及光华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光华大学成都分校副校长等重要职务。李端生男,1957年6月生,山西原平人。教授。毕业于山西财经学院会计学系。现任山西财经大学会计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从事会计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在财务、会计、审计理论研究方面成绩突出,先后在《会计研究》、《财政研究》、《生产力研究》、《财务与会计》。《财贸经济》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中国经济文库》、《中国跨世纪改革发展文献》、《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等。从教16年来,主编专业著作3部、合编、参编著作5部。共有3部著作、11篇论文分别获国内贸易部、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教委、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山西省社科联、山西省会计学会、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山西财经学院等单位的优秀科研成果奖。1996年主持完成了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山西电力建设资产管理问题研究”,提出的方案及建议被山西省计委、省电力局等部门采纳,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中国中青年会计界、山西省会计界具有较大影响。李天民李天民,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中央财经大学退休教师,祖籍四川华阳,13岁就从军,随后前往日本留学,获得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学位。先后在南京“中国日报”任总编辑,国民党“中央军校成都分校”任教。1949年,李天民随溃败的国民政府到台湾。后曾任台湾政大历史系教授,对国学颇有研究。伍中信是我国会计学产权学派的发起人和重要代表人物,作品被誉为“中国会计学产权学派的奠基之作”,“财权流”已成为我国财务学的主流观点。多次荣获中国会计学会和省部级奖励并积极参与我国会计界和省内的各项社会活动。由于其社会影响和贡献,《光明日报》于2000年11月“名师剪影”作了专题介绍;《湖南日报》2001年11月22日以“用青春写就华章”进行了报道,并转载到中共中央统战部网站;湖南大学校报也以“年轻即是财富”为题作了报道;湖南省委统战部《联合》杂志以“云帆高挂,中国第一位财务学博士后的人生追求”对伍中信作了详细报道。我国会计界权威刊物《财务与会计》于2000年推出的“迈向21世纪中国年轻会计、财务、审计学者第一方阵”中,伍中信是整个方阵30位会计学人中最年轻的一位。潘序伦因兄弟辈中排行第四,故又名秩五,宜兴丁蜀镇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国内外颇负盛名的会计学家和教育家,被国外会计界誉为中国会计之父。杨端六对商务的会计制度进行了改革,并迅速实现扭亏转盈。郭沫若曾称赞他“在商务管着银柜子”,中国会计界称他为中国商业会计学的奠基人。

李勇是翰墨名家。

李勇,号水墨阑珊,斋号:三隐斋。1973年出生,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结业于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第四期篆刻创作班,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印社社员,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开封市鼓楼区文联副主席,鼓楼区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李勇书宗金文、大篆,不断汲取魏晋之风骨,二王之雅韵。印求三晋古玺、秦汉气息,他的写意花鸟画上承陈、徐简寂冷逸或天骨开张之貌,笔墨恣肆。近师八大金农之品格,高雅脱俗,文人气息浓厚,既有吴昌硕之金石又有王雪涛之缜巧。

个人经历

2007年李勇在洛阳美术馆成功举办“莫负春光”中国画六人联展,2008年在北京荣宝斋画廊成功举办“中国画论坛”优秀画家提名展。除此之外,他的《空灵心境话留白》《寻得梅花悟到神》《泼墨写荷》《有情有格写牡丹》《人淡如菊》等书法绘画论文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

一笔一画挥洒写意人生,一刀一刻印出人生真谛。李勇用笔用刀坚持着一个古都人一个开封人的独特生活方式,高雅而不脱俗。开封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八朝古都”“菊城”“书法名城”等美誉。开封书画艺术底蕴浓厚,诞生出众多书画名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李勇

暨南大学李琴博士论文发表

问题一:在一篇论文里,摘要与总结有什么不同 摘要主要是文章的提炼、骨架,全面而简洁地介绍你的工作,简要介绍你用什么方法做了什么。 结论部分着重你所得到的结果及其意义。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要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置于题名页后。 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很高兴为您解答有用请采纳 问题二:《论文摘要怎么写例子》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读者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示例] 论文题目:天体对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论文摘要:地球重力加速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量,随着对重力加速度测量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必须考虑天体对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天体(包含日、月及太阳系行星)对地球重力加速度影响的基本概念,推导了影响的计算公式,并经过误差分析,证明此公式的相对误差小于1×10-9,完全可满足现代精密重力加速度测量的要求。 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示例] 论文题目:集成电路热模拟模型和算法 论文提要:众所周知,半导体器件的各种特性参数都是温度的灵敏函数学[诸如ls(T),B(T),C1(T),Cp(T)……]。集成电路将大量元件集成在一块苡片上,电路工作时,元件功耗将产生热量,沿晶片向四周扩散。但是由于半导体片及基座材料具有热阻,因此芯片上各点温度不可能相同。特别对于功率集成电路,大功率元件区域将有较高温度所以在芯片上存在着不均匀的温度分布。 但是为了简化计算,一般在分析集成电路性能时,常常忽略这种温度差别,假定所有元件者处于同一温度下。例如通用的电路模拟程序--SPICE就是这样处理的。显然这一假定对集成电路带来计算误差。对于功率集成电路误差将更大。因此,如何计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温度分布,如何计算元件温度不同时的电路特性,以及如何考虑芯片上热、电相互作用,这就是本文的目的。 本文介绍集成电路的热模拟模型,并将热路问题模拟成电路问题,然后用电路模拟程序求解芯片温度分由。这样做可以利用成熟的电路分析程序,使计算的速度和精度大为提高。作者根据这一模型和算法,编制了一个YM-LiN-3的FORTRAN程序,它可以确定芯片温度分布,也可发计算元件处于不同温度时的电路特性,该程序在微机IBM-PC上通过,得到满意结果。 上述论文提要字数近600,显然过长,只要认真加以修改(例如:第一段可删掉,第二段只保留其中的最后几句话,加上第三段),便可以二三百个字编写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范例: 一、 职称论文摘要范例 【题目】字图书馆建设的问题与策略 【摘要】当代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式,它的研究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针对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客观趋势,从我国数字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并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战略问题与策略。 【题目】依法进行拆迁 建设和谐城市 【摘要】依法进行拆迁,建设和谐城市是 *** 部门开展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研究依法拆迁的意义,探讨各种拆迁矛盾的成因,找出解决各方面利益纠纷的办法,从完善法律法规、争取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 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摘要范例 【论文题目】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 问题三:论文里的摘要和结论区别 在毕业论文或者发表的下论文都需要撰写摘要,摘要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浓缩部分,要达到人家没通读全文的情况下知道文章的总体结构和内容安排,也要知道文章的创新点和重点难点在哪,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这里jingyan.baidu/...e是详细的摘要撰写过程。所以说论文的总路线是研究背景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内容是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问题四:NVIDIA GeForce 7150M的显卡能玩魔兽世界吗 1、如果你内存够多(1G以上)、CPU又够快(CORE 2 4400或以上)是可以运行WOW的。 2、可以运行和可以很好的玩是不同的概念,建议你更换独立显卡或调整显示设置以满足游戏流畅度。 3、我的机器是GMA3000显卡,显然也是集成的,但把显示特效取消后,目前野外至少能达到15帧/秒的速度。 第一次回龚问题,仅供参考。 问题五:实习报告摘要怎么写 这个要根据你报告的内容来写!要能高度的概括你报告内容!就是看见你的摘要就知道你写的是什么内容! 问题六:论文摘要怎么写 一、论文摘要的定义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除了实在迫不得已,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摘要可用另页置于题名页(页上无正文)之前,学术论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论文正文之前。 论文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不容赘言,故需逐字推敲。内容必须完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英文摘要虽以中文摘要为基础,但要考虑到不能阅读中文的读者的需求,实质性的内容不能遗漏。 二、论文摘要的分类 根据内容的不同, 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 (1) 报道性摘要: 也常称作信息性摘要或资料性摘要, 其特点是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 通常, 这种摘要可以部分地取代阅读全文. (2) 指示性摘要: 也常称为说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或论点摘要, 一般只用二三句话概括论文的主题, 而不涉及论据和结论, 多用于综述、会议报告等. 该类摘要可用于帮助潜在的读者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 (3) 报道-指示性摘要: 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的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 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 三、论文摘要的写法 目前,我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多采用报道性摘要。即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四部分内容。而毕业论文的摘要的写法多是采用指示性摘要的写法,即概括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在指示性摘要的写作过程中,作者首先应该对论文的写作背景做简单介绍,然后应该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是对文章的提纲做简要的介绍,最后要对文章的研究意义进行介绍。 四、论文摘要写作的注意事项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 问题七:摘要怎么写 摘要是论文的概述性语言,虽说篇幅不大,可却是一篇论文的精华之处。一般由具体研究的对象、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组成。 对象:是论文研究调查的所具体的主题范围,体现出论文的论述内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 方法:是论文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途径,例如:原理、理论、条件、材料、工艺等,是完成研究对象的必要手段。 结果:是作者运用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效果、数据,被确 定的关系等,是进行科研所得的成果。 结论:是作者对结果的分析、研究等,是结果的总结,体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实用性、创新性,体现论文研究的价值与学术水平,是决定论文价值的体现。 问题八:摘要如何写 摘要应该是论文内容的梗概或者作者观点的提炼。能够让人通过看你的摘要知道你的论文都写了什么。 按照现在期刊规范的要求,论文中不应出现‘本文’.........的字样。就是别从本文写了。。。这个角度去写摘要,就直接高度定括内容或观点就行了。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导师简介蔡铭泽蔡铭泽,湖南岳阳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暨南大学首批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史论结合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篇,出版《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新闻传播学》2部专著、参撰专著4部,主编教材1部。目前承担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课题2项。他对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新闻传播学原理、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新闻法制学的研究,均有较高水准。现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兼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新闻学会副会长。2001年11月,被推选为国家“千百十”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其专著《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获海内外新闻学术界好评。李异平李异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具有多方面的学术潜力,她对东南亚、美国、英国等地的新闻事业发展史多有涉猎。谭天谭天教授、高级记者、电视编导,长期在媒体工作并有大量作品获奖,研究领域涉及:电视策划、电视新闻、纪录片、广电产业、网络媒体等,发表学术论文约30篇,其中中国电视呼唤名记者获首届全国优秀电视论文一等奖,著有我国第一部电视策划学(获第四届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专著二等奖)。董天策董天策教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主要从事新闻理论、大众传播、媒介文化等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指导新闻学新闻理论方向、传播学大众传播方向两个学科方向的研究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视娱乐类节目在思想道德与文化建设中作用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90年代中国报业发展趋势研究”,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与改革创新问题研究”,发表新闻、传播及文学论文近60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多部,主要有:传播学导论、中国报业的产业化运作、网络新闻传播学、公关理论导引、仁智的乐趣:山水泉石,参加编写了新闻传播百科全书、科技新闻理论与写作、都市新闻传播学、网络传播概论、新闻春秋——中国新闻改革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闻史学会年会论文集等著作。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曾建雄曾建雄,新闻学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实务与理论、报业经营管理等。主持完成过多项科研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已出版专著、编著、教材各一部,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专著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1998年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新闻传播类二等奖;2001年被授予省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荣誉称号;目前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与改革创新问题研究。刘家林刘家林教授,以治中国新闻史、广告史见长。合作撰写的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被列为全国通用教材,所著中外广告通史填补了学术空白。对近、现代新闻史专题,及我国著名报人成舍我的生平业绩等,均有深入的研究。他曾应邀去香港、马来西亚等地作短期学术访问。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负责工作)、副院长。林如鹏林如鹏教授,硕士生导师,传播学博士。2002年1月开始定为学校一级“千百十工程”重点培养对象。林如鹏教授,长于新闻采访和新闻评论的教学和研究,同时兼及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他现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在教学、科研、行政工作三方面均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同时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著有新闻采访学、科教新闻采访与写作(合作),参撰国家级教材新闻事业经营管理;主持多项省级和国家级科研课题。主要社会兼职有广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广州市穗版报刊审读委员、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曾被表彰为国务院侨办所属学校“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暨南大学“园丁奖”。

  • 索引序列
  • 南大博士李飞论文发表了吗
  • 南大博士李飞论文发表
  • 南大博士李飞论文发表时间
  • 南京大学李勇博士论文发表
  • 暨南大学李琴博士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