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李建平发表过哪些文章论文

李建平发表过哪些文章论文

发布时间:

李建平发表过哪些文章论文

1986年获重庆大学应用数学理学学士,198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工程、计算数学双硕士学位,1998年获重庆大学计算机科学理论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到香港浸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2年至2003年到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做访问学者,2005年至2006年到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教学情况现为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副院长,国际小波分析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学术进展International Progress on Wavelet Active Media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主编,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velet Multiresolu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副主编,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技术顾问等十几个学术、社会职务,是2004年国际计算机学术大会、第三届国际小波分析及其应用学术大会(ICWAA)、第二届智能体媒介技术国际学术大会(ICAMT)主席,是国际上小波分析与信息处理研究领域十分活跃的知名专家。科研情况他在国际上独立提出并系统建立了“小波变换的加速方法”、“矢量积小波变换理论”、“基于小波分析的电子签名系统”等系列理论与方法,该理论比小波分析创始人Mallat提出的著名Mallat算法快一个数量级以上,而且效果和质量远优于Mallat算法,这为小波理论在信号处理、信息分析等许多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先进的算法,为小波分析的实时处理和产品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小波分析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三大特征’(机器特征、文档特征、人体特征)的信息最安全传输的模型与方法”,为当今研究热点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主持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0项。他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重要论文150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SCI、EI、ISTP等检索收录论文48篇,出版学术专著15部,其中2部被多次修订重印。他主持研制的“小波指纹加密系统”、“分布式网络监控系统”等高技术产品产生了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气候动力学、季风、环状模(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可预报性、水分循环、数值模拟与计算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1部。被多次邀请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

李琳发表过哪些论文

[1] 三唑类农药残留分析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8月[2] 1995~2006年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析论[J].安顺学院学报, 2008年12月[3] 安顺城市生活垃圾灰分的时空变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月[4] 基于VAR模型的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1月[5] 安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热值的时空变化研究[J]. 安顺学院学报, 2010年4月[6] 2-[2-(Methylamino)benzoyl]-2,3,4,9-tetrahydro-1Hpyrido[3,4-b]indol-1-one[J]. 晶体学报E (SCI收录)2010年6月[7] 新型二维钡配合物[Ba2(L)(HL)Cl]n (1), [L = 苯并咪唑-5,6-二羧酸]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热化学性质[J].结构化学学报(SCI收录)2011年 4月[8] 二维配合物{[Gd(HEDTA)].3H2O}n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质[J]. 无机化学学报 (SCI收录)2011年5月.

2002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2年9月起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7月毕业, 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攻读学位期间, 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几篇, 其中SCI 收录4篇。 2005年7月至今,在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科研项目:纳米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及其催化加氢性能研究,项目来源:中南民族大学2005年校基金(项目批准号: YZZ05010 ),承担任务: 项目负责人参与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国家863计划以及湖北省重点攻关项目的研究代表作品代表性论文如下 ( 带*号者为指导教师) :1、Li Lin, Huang Xiang-liang, Li Guang-xing*. A new catalytic system for co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with CO: PdCl2/bipy/M(CF3SO3)n.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2005,229,39-46.2、Li Lin, Huang Xiang-Liang, Wang Zheng, Li Guang-Xing*. A new catalytic system for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dicyclopentadiene with CO: PdCl2/phen/M(CF3SO3)n.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05, 41, 1613-1622.3、Li Lin, Huang Xiang-Liang, Wang Zheng, Li Guang-Xing*. Studies on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norbornene with CO catalyzed by a new catalytic system PdCl2/phen/M(CF3SO3)n. Kinetics and Catalysis, in press.4、Li Lin, Huang Xiang-Liang, Wang Zheng, Li Guang-Xing*. Studies on the Guang-xing Li*, Lin Li, Han-ming Huang, Hua-qiang Cai. One pot formation of catalyst and double carbonylation of benzyl chloride.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 2003, 193(1), 97-102.

我认为大学中的职称评聘并不是多难。只要你有能力,有成果,就会被评上教授的。

这位90后美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就是目前在南方医科大学任职的李琳教授,李琳是一位90后,她年纪轻轻就被评选为大学教授,让人十分羡慕,28岁的李琳成功被评选为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在许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我们都知道大学当中的职称评定非常有难度,必须要求大学老师具有很高的资历,而且有很不错的学术研究成果,才能够被评聘为高职称。下面小匠老师就跟大家来介绍下李琳教授以及大学当中职称评聘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有的人可能会提出质疑,李琳作为一名90后,资历尚浅,何德何能能够被评选为我国重点大学的教授呢?其实当我们了解了李琳的相关背景之后也许就不会再有质疑了,李琳有着丰富的学习阅历,她先后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主要从事生物学领域的研究,2019年她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同年就到了南方医科大学任职。

李琳在生物学研究领域有着突出的学术研究成果,她曾在国际著名的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跟同龄人相比,李琳优秀得多,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可以比肩大学教授,博士毕业的李琳能够直接被评聘为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这不仅是因为李琳有着很高的学历水平,更重要的是因为她在生物学研究领域有着显著的研究成果,因此,南方医科大学才向她抛来了橄榄枝。

大学职称评聘有一定的难度,有对应的评聘标准和要求,主要包括下面这几个方面:

1、学历水平:我们知道能够被评为大学教授的一般都具有很高的学历,而且一般都为博士学历,学历越高,在职称评聘当中所占据的优势就更高。

2、教龄:大学职称评聘当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那就是老师的教龄,教龄越久,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教学经验更为丰富,那么在职称评聘当中也会有一定的优势,而且有的大学职称评聘是要求达到一定年限的教龄才能够评选得上的。

3、学术研究成果以及科研能力:在大学的职称评定当中还有一个较为严格的要求,就是学术研究成果以及科研能力和水平,90后美女教授李琳之所以能够被评定为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不仅是因为她有高的学历水平,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李琳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

那么你们认为大学职称评聘是否有难度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中留言交流。

李北京发表过哪些论文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陆以宏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近日开展“广西文艺评论推优活动”,从推选出来的优秀作品中,可以管窥到新时代广西文艺评论旨在提升自身理性力度和感性温度、助力八桂文艺发展繁荣的不懈努力和显著成效。广西文艺评论工作者切实提高认识和站位,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充分发挥真善美的价值导向和引领作用;强化问题意识和学理探索,在历史纵向上深度溯源中华美学精神和地域性、民族性的广西文艺基因,在现实横向上广泛关注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动态,敏感而准确地捕捉重大问题、重要现象和重点作品,及时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分析评价,以厚积薄发、掷地有声的学理洞见和体验真切、态度真诚的平等对话增强文艺评论的说服力和认同度;借助全媒体时代各种传播手段,增强文艺评论的存在感和影响力。占比最大、份量也最为厚重的是评论家们对重大文学关切的学理深度阐释和系统化构建。容本镇、张淑云等合著的《壮族文学二十年——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研究(2000-2020)》以文学地理学为抓手,在文学地理空间、作家文化身份、文学审美精神等多维交叉融合的视域中探究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发展的显性景观与精神内核,兼具“史”“论”的多重意识和独到见解,研究方法的借鉴和拓展颇具启迪意义。叶君的专著《新世纪乡村叙事研究》体系化精研细读近二十部乡村叙事作品,并跨学科将虚构性的文学乡村叙事与非虚构性的社会学乡村叙事参照互证,以自觉的学理诉求和社会责任感勾勒了新世纪乡村题材小说的叙事模型和局部乡村现实图景。耿文婷、刘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的艺术探索与创新》从真人真事的审美优势、守正创新的史学根底、虚实相生的影像叙事等视角,揭示新时代语境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呈现高原与高峰、成为铸造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力量的“神奇密码”。胡大雷《传统文论的境界》在经纬交织的缜密梳扒中深入探讨传统文论境界传统文论的境界包括哪些方面、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得以实现以及究竟要实现什么样的境界,纵论传统文论以“经”“道”为境界导引、以“成一家之言”为精神境界、以博通古今为学术境界、以构筑“文”的大一统为理想境界、以“化天下”为最高境界之说,考证周密、见地洞明。文学评论聚焦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是评论家们对文学桂军代表性作家作品触角敏锐、洞隐烛微的品味和解读。李北京《陆地创作的心灵史——有关写作的几个问题》梳扒陆地的日记、书信、手稿和责编审读意见等史料,分析《美丽的南方》“写作的天时地利人和、创作心态及修改意见等问题”,阐述陆地的知识分子情结、身份焦虑与文本意涵之间的通约关系,为文本研究和文学史抒写提供了新视域。黄璐《壮族爱情的诗性书写——论韦其麟的爱情叙事诗》基于细腻丰盈的文本感悟,抽丝剥茧揭示韦其麟爱情叙事中唯美浪漫的爱情、自然淳朴的风土人情以及壮族文化的独特之“魅”,论证融入了民族性、地域性元素的爱情诗性书写的迷人风采。曾攀《边地姿态、问题意识及整体性重塑——东西小说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先锋文学》在宏观审视先锋文学发展态势的总体框架中品鉴东西的小说文本,评价东西小说“通过不断构成悬置意味的形象、景象与想象,凝视并透析现实人世及当代中国的征兆,在边地姿态与问题意识中形成精神质询,通过智性叙事及其话语修辞,完成先锋文学整体性的形式探索。”肖晶《迭代与新生:网络文学发展的符号密码——兼谈广西网络文学女作家辛夷坞、海青拿天鹅、四丫头》扫描网络文学“在迭代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的历程,以广西网络文学女作家为样本,探究网络文学发展繁荣的社会动因和自身规律。黄伟林《真实性、全局观与信仰的基因——评李时新纪实作品》指出作品因为具有“历史全局、历史现场与历史细节融会贯通”的“信史”价值、拥有“信仰基因”这个“灵魂”而卓然独立,赞许其为同类作品确立了价值标杆。戏剧、影视经典和新品力作同样受到了评论家们的热切关注。卢有泉、陀艳《新时代农村面貌与农民形象的成功演绎——评电视连续剧》透析剧作如何以“美丽南方”某山村一批有为青年励志逐梦的创业故事为缩影,富有审美张力地折射和凸显了当下中国千千万万农村脱贫奔小康的壮阔现实和壮美愿景。黎学锐、罗艳《民歌精神·审美经验·时代价值——谈彩调剧及》从“民歌精神的熏陶”“审美经验的转变”“时代价值的体现”等角度分析比较了同样根植于广西深厚民歌文化沃土的彩调剧不老经典《刘三姐》和新晋力作《新刘三姐》,探寻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外在社会文化生态和内在审美发生机制。陈玉茜、农德聪《海歌剧: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广西实践”》关注海歌剧这一将海歌艺术和戏剧艺术创造性融合而产生的新兴剧种,诠释了《龙窑村的故事》的显著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与弘扬钦州海歌文化、坭兴陶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总结彰显了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践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的“广西经验”。摄影、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也不乏或短平快或点线面体圆融的专题评论,呈现出评论主体和对象越来越具有专业性和广泛性、评论方法和风格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蓬勃发展格局。潘万里《塑造中华民族形象的观看之道———早期中国西部民族摄影研究》厘清了20世纪初中国西部民族摄影三种主要类型及其背后潜藏的视觉话语和文化逻辑,以学术眼光界说西方殖民主义摄影的“他者”观看、本土少数民族业余摄影无意识的“自我”观看、国内民族志纪实摄影师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交互”观看,以学者情怀探索建构具有东方诗意色彩的本土观看之道。谢麟《应会感神写情愫 胸中自有万山壑——浅论山水画写生中的自然景象与精神意象》在古今中外交汇的时空里透视山水画写生的“前世今生”,切中肯綮地讨论了中国传统山水画表现“精神意象”与西方风景画再现“自然景象”的不同审美追求与价值分野,认为熔铸了源自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内核和时代感、当代性的“精神意象”才有更鲜活的生命力。李永强《立时代潮头 颂时代新风(全面小康画卷)》通过具体分析评价近年来一系列表现劳动者敬业精神、倡导志愿者奉献品格、传递英模榜样力量的画作,倡导美术工作者勇立时代潮头、彩绘时代新貌,大力弘扬时代文明新风。何志伟《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古风”音乐的当代阐释》在“古风”音乐的源起流变、本质属性、艺术表征等方面提出了有自己心得体会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针砭了“古风”音乐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中存在的抄袭侵权、粗制滥造、故弄玄虚、矫揉造作等不良现象,力求促进“古风”音乐持久发展繁荣。梁冬华《新时代广西民歌的艺术突围——评歌曲》推崇优秀新民歌《一面旗》大胆运用民歌形式表现重大主题,巧妙以“旗”的具象演绎出百年党史的波澜壮阔,以“小我”情感寄寓家国“大我”情怀,“方寸之间有大乾坤”

李北京发表过哪些论文李北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矿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故障…2019/7/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与…2019/6/9[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0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选…2019/6/9[电力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SRF-PLL环内应用二阶广义…2019/5/16[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SRF-PLL环内应用二阶广义…2019/5/15[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0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选…2019/5/15[电力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MSMA传感器多参数变化时…2019/4/24[其他电力论文] ·基于参数化dq0坐标变换的…县委二级调研员工作分工负责协助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工作督查推进。个人简历李北京,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江西宜丰人,1983年9月参加工作,198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现任宜丰县委二级调研员。

李大钊(1889~1927)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乐亭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6年回国,任《晨钟报》主编。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并参与编辑《新青年》,先后任北大评议会评议员,经济、历史等系教授。俄国十月革命后,1918~1919年,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著名论文,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积极领导了五四运动。1919年8月写《再论问题和主义》,批判了以胡适为代表的改良主义思潮。1920年春,和陈独秀开始酝酿组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建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中共北京区委和北方区委的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第二、三、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24年1月,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帮助孙中山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起了重要作用。同年6月,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首席代表,赴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25~1926年,积极参加和领导了“首都革命”、“三·一八”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下令通缉。遂于1926年3月避入苏联驻北京大使馆,继续坚持斗争。1927年4月6日,张作霖派军警搜查苏联大使馆,李大钊等60余人被捕。28日慷慨就义。主要著作收入《李大钊文集》等。

建党八旬纪念,禹域万里新容。人间伏虎五十载,飞泪几度告乃翁。念红楼播火,桃李天下;瞻万安公墓,激烈壮怀。呜呼!张阀作霖,戕我先烈;三绞酷刑,黯兮惨粹。然前贤赳赳,后继悠悠;先驱洒血,春满神州。 特录陈毅元帅悼诗,以祭国殇: 就义从容甚,大节凛不辱。人民柴市节,浩气贯长虹。 今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诞生82周年。在人们回顾那些风雨如磐的岁月时,首先当追念当初开天辟地、相约建党的创始者,即“南陈北李”中的李大钊同志。 ■ 陈独秀来信问党名,李大钊一锤定音:“叫共产党!”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县大黑坨村人氏。1889年生,少年入私塾,熟读四书经史,1905年清末入新政中开办的永平府中学,两年后考入刚刚开办的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辛亥革命的爆发,使他深受影响,开始有忧国忧民之心。毕业后于1913年赴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学,入政治本科。 在日本三年,李大钊认真阅读了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河上肇、幸德秋水的著作,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不过头脑中还兼容其他思想。他回国后投身新文化运动,先期办报,又到中国新思想策源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通过在社会实践中比较检验,并得知俄国革命胜利的消息后,终于从1918年起在思想上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并认为只有这一真理能够救中国。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自发举行爱国游行,李大钊演讲鼓动并奔走营救被捕者。翌年初他与陈独秀商讨了建党事宜,并支持北大学生邓中夏等组织了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外称“亢慕义斋”(英文Communism,即共产主义的谐音)。同年春,陈独秀来信询问党名是否称“社会党”,李大钊回信一锤定音:“叫共产党!” 1921年7月下旬中共“一大”在沪召开,李大钊因校内同仁生计需他解决,未能赴会。翌年8月李大钊赴上海拜见孙中山,代表中共提出加入国民党的建议并得到同意,成为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牵线人。在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有“跨党”身份的李大钊成为主席团五成员之一。同年亲驾马车率同志越出东北边境,到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并参观五个月。随后他回北京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被军阀称作“北赤”的首要而遭通缉。1926年3月18日,他不畏风险,主持反帝大会后率群众游行赴段祺瑞政府请愿,遭军警开枪屠杀。走在队伍前列的李大钊头部和手负伤,脱险后率北方区委机关避入苏联大使馆旁边的兵营,在那里领导反帝反军阀的斗争。 ■ 奉系军阀使用进口绞刑机,对李大钊“三绞处决”,绞杀整整进行了40分钟旧中国每逢战乱,下野军阀和政治家避入外国使馆是常例。西方列强对中共领导人进入苏联使馆却实行两重标准,鼓励奉系军阀张作霖破坏国际惯例闯入搜捕。事先曾有人报警,李大钊毕竟出身书生,对形势险恶估计不足而未转移。 1927年4月6日晨,北京军警被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外国守军放入,突袭苏联大使馆,捕去李大钊等人。在狱中李大钊身受剥指甲等酷刑,仍坚不吐实。面对各界谴责及社会名流呼号营救,奉系军阀竟于4月28日使用新从西欧进口的绞刑机杀害被捕的二十人,对李大钊特别使用“三绞处决”法以延长痛苦。绞杀整整进行了40分钟。时年李大钊38岁。 李大钊是遗腹子,三岁丧母,既无兄弟,也无姐妹。这位著名的共产党人临刑前留下一张照片:宽阔的额头很干净,浓黑的双眉下神情若然,方形的脸上一片平和,只是,在他那满是皱褶的灰布棉袍下,挂着又黑又粗的铁链…… ■ “南陈北李”发起创建中共党组织,从一开始便是国内最先进思想和文化的代表时势造英雄,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我们这个既有灿烂历史又苦难深重的国度里,才诞生出李大钊这样为长夜难明的赤县拨云破晓的人物。先进思想从来产生于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而不可能出自太平天国、义和团那样落后的土壤中。近代想救亡图存的中国人用旧的思想武器奋斗屡遭挫败,纷纷向国外寻求真理。八国联军的野蛮入侵,使清朝旧有体制接近崩溃,20世纪初科举被废,中国大地上出现以新学为主的洋学堂,李大钊恰恰成为第一代学生。当时国人见日本学西方能迅速富强,在日俄战争前后有数万青年赴东瀛求学,李大钊也在其中。虽然日本侵略中国为祸最烈,不过中国留学生在那里接触到先进的文化,并萌发了最早的理性的反帝革命思想。中国的新思想先驱最先看到的马列主义著作,也是日文的译本,李大钊又是其中最光辉的代表。李大钊在生产力发达的国度的所见,与神州故园的悲惨境遇形成强烈反差。归国后他完全有条件跻身上层享受荣华,却甘心舍弃一切,宁愿奉献自身,也要点燃革命烈焰改造旧有的一切,如同希腊神话中窃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

李长栓发表过哪些论文

北京语言大学是我国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最著名的高校。学校的老师大都在国外从事过汉语教学工作。 这个专业绝对是北语权威。但是你要考研究生是吧

答:可以按照规定是可以的,由劳务派遣公司操办,用工单位配合,劳务公司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不过多数劳务派遣公司出于各种考虑是不会为劳务派遣人员办理专业技术职称申报的。职称评审是指已经经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并且经过一些基本技能考试(如:称职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一种任职资格,它不是职务。是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的人员达到一定专业年限、取得一定工作业绩后,经过考评授予的资格。职称也称专业技术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代表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工作实绩,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同时也是对自身专业素质的一个被社会广泛接受、认可的评价。对个人来说,职称与工资福利挂钩,同时也与职务升迁挂钩,是求职的敲门砖,同时也是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对资质企业来说,职称是企业开业,资质等级评定、资质升级、资质年审的必须条件。法律首先是指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规范性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法律同时还具有概括性,它是人们从大量实际、具体的行为中高度抽象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复适用多次的。法律还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为标准是按照法律规定所有公民一概适用的,不允许有法律规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触犯法律,便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对其教育,改良。

备考时无数次幻想自己如何写经验贴,真正上岸后却十分懈怠了。想起自己在查资料时的无助,以及对许多人的许诺,还是来写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先介绍下自己情况,本科某一本英语专业,成绩平平。以上都是实话,不是凡学。无奖项证书,只有个专四,可以说是非常贫瘠了。还好同济在统考上十分公平,只看初复试成绩,不会歧视本科学校/经历,我才侥幸钻了空子。最后初试、复试和总成绩都是稳定的老二。

一、择校:选择真的很重要

考研与高考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的选择只有一个,因此,选择尤为重要。我主要从学校角度和自身角度考虑择校问题。首先,从学校角度,我制定的目标是外语类/综合985+排名高于等于本科学校+大城市的机会。从自身角度而言,我选择翻译方向,同时需要衡量自己的水平与考上到底有多大差距,进而针对性地努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需要明确考研的目的,清楚自己的需求,同时清楚自己的水平与目标院校难度,这将直接决定我们能不能考上?做多大努力能考上。

了解目标院校难度时我们需要关注一下几个方面:报录比、录取人数(不含推免)、复试线+最终录取分数线、招生简章、是否压分(可能会影响到调剂)、以及搜集往年真题(清楚试题风格、题型、难度)等等。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研招网、学院官网、经验贴(微博、知乎等)、学长学姐等方式获得。

同济MTI近几年的招生情况比较稳定,分数线在21届涨到365,但相比于其他学校已经比较友好。录取人数在十几个浮动,报录比在11左右(可以通过研招网找到)。

二、时间管理:找到适合自己的

确定好报考学校及专业后,第二件事就是做好规划,这一点真的超级重要。规划既包括长期规划、月计划,还包括具体的周计划、日计划。要注意规划是可以完成的、灵活的、有一定容错率的,同时是可以长期坚持的作息。以下为我的时间安排供大家参考:前期每日学习时间为5-6h,打基础为主,同时兼顾大三下学校课程;中后期全力以赴,每日保证10h+。

每周设置一个学习周期(包括一个复盘日:巩固重复记忆);通过不断重复来巩固所学知识:每天晚上+零碎时间;以及进行每周复盘。个人建议控制手机娱乐,卸载不必要的app。但在高强度学习的同时,也要适当放松,劳逸结合。

三、具体复习:

1、政治

政治的成绩是我最满意的。我其实一直担心这门拖后腿,所以早早就开始了。暑假前我配合《核心考案》看完了徐涛老师的基础班和强化班。涛涛讲的很有意思,我听得也很仔细,随手就记了两大本笔记(之后证明无用)。

7月后,我每天都会在政治上花大概2h。刚开始是精读肖秀荣《精讲精练》

每读一节都做一节配套的1000题。结束第一轮后就是刷题の无尽模式。1000题我完整地刷了三次,中间还反复看了很多次

腿姐的《30天70分》刷了两次;徐涛老师的《习题集》则刷了马原和毛中特部分。PS:很推荐腿姐的背诵小册子!我每刷完一节《30天70分》都会用小册子看一下知识点,真的每天都有学到新知识,特别有成就感。

如果你经常网上冲浪,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的人说政治哪里难了,我没怎么复习也考了75+;也有的人背了很久,成绩依旧不理想。事实就是这样,决定分数的选择题很容易撞到你的复习盲区。政治成绩很大程度上靠运气,但我着实不敢把希望寄托于运气,而且我很希望政治帮我提提总分,所以我在这门上花费的时间不低于翻译本身。

我认为政治不存在“该怎么学”的问题,可以看到我的成绩也是全靠时间堆砌出来。这样做性价比不高,但只要肯花时间就有进步。如果你对其他科没什么信心,希望政治能帮帮自己,那一定要多刷各大老师的选择题,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出题思路。当然,也不要单纯为了刷而刷,脑子里要有完整的章节系统哦。

2、翻译硕士英语

翻译硕士英语是对英语水平的综合考察。常见题型包括单词辨析、语法、阅读、完型、改错、作文。同济这门特点是题型多变、难度不大,包括完型*3+阅读*3+作文(300字50分)。

我的复习规划如下:首先背单词是基础,通过app+纸质书达到反复的效果。纸质书用的刘毅10000+如鱼得水,反复三遍。背完专八,可以开始GRE,用的红皮GRE单词书。选择备考用了星火黑皮+专四语法1000题,错题刷两遍;阅读做了专八阅读+英一+外刊积累;作文背的专八作文模板;改错/完型写了星火黑皮/英一的相应题目。

3、英语翻译基础:

同济的这门课题量非常大,往年真题是英汉各两篇翻译,今年果不其然还是这样,几乎没停过笔,时间也比较紧。词条英文7个中文8个共30分,4篇翻译每篇20共80分,一道翻译赏析20分,一道论述题20分,最后这两题中英文皆可(题目中有说明)。同济词条从不考例如WTO,IMF这种缩略词,所以备考的时候省了很大功夫,我也非常大胆的一个也没背,还好被我赌对了。词条推荐跨考的词条词典(黄皮书配套的小黄书),中国日报是报的班,每周每月都有表格式的总结,价钱也不贵但省了不少时间。背完这俩其实词条这块就基本上没问题了,重点是要背熟,经常复习,背的时候给不熟的做标记,后期每天默写。我背东西的习惯比较特别,哪条我已经熟记了,我就直接拿笔划掉,回顾的时候就能很快找到还留着的词条了。

翻译自然是重头戏,必定也是老师最关注的部分。我练了很多书,例如十二天,庄绎传老师的《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跨考的黄皮书等等,但重点+强烈推荐的一本书是三笔的《教材配套训练》(黄色,比较薄的那本),这本书干货更多,解析详细,英文译文还有多种译法,这本书我差不多练了两遍,用A4纸记了很多笔记。初期建议读一遍武哥(武峰)的十二天,这本书怎么说呢,个人觉得学一遍就好,例句都先自己写一遍,再看解析,课后习题因为没有解析,还是不用写了。然后就可以练三笔的书了。翻译每天都要坚持,哪怕你不喜欢,哪怕你没时间,都要写上一点,才能保证手感。还有很多MTIer都熟知的书例如叶子南老师的《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李长栓老师的《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可能是我水平不够,看了并没有很大收获。其次还有张培基老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这本书也是有口皆碑的,相信大家都了解。建议买(一),然后每周背诵一篇,对翻译散文还是很有帮助的。

翻译赏析这题分两部分,一是赏析下面的译文,分析使用的技巧,二是谈谈作为一名好译者的基本素质。第一部分我买了李明老师的《翻译批评与赏析》,这本书很奇怪,前面全是译文对比,但什么解析也没有,后面一小部分才是干货,是很多教授和MTI研究生的论文等,考前一个月每天看一篇,学习一下应该从什么角度分析译文。第二部分译者的基本素质,往年考过,偶然在卢敏老师的二笔书上的第一章看到了一模一样的话题,就特地背了下来,成功押中~所以考场上写起来毫不费力。两部分只标了共20分,但分值应该重点在前面的赏析。最后一题给了一句钱钟书的话,然后谈谈你对翻译文本的看法,20分。这道题没什么技巧,结合一下这句话,然后运用一些翻译理论,直抒己见就好了。

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这门课很多同学可能都比较摸不着头脑,但其实有还是很多技巧可言的。同济的百科是先写作文,然后才是百科知识。第一题是应用文,40分,今年和去年一样是新闻稿。首先给了一篇新闻稿(很良心啊有没有!),需要先分析这篇新闻稿的结构(倒金字塔式),然后再仿写一篇。应用文不用紧张,考前买一本应用文写作,把可能考的文体都看一遍,然后读一读范文就好。有些文体同济从来没考过,例如商务信函,合同之类的,我就没看。个人感觉似乎同济更注重文化素养吧,往年考的都是写信,新年贺词,新闻稿这类。

第二题是议论文写作60分。首先要阐述议论文的主要特点,然后再就话题写一篇文章。议论文主要特点考前查出来背诵就OK了,不用写很多,简短一些就好。作文是重头戏,大小作文加起来100分,很能说明问题。同济的大作文我参考了经验贴,备考的时候以申论的标准练习,看来是比较符合的。同济往年的题目都是紧贴时事的社会话题,今年的题目是“新时代的养老事业”,这样的话题是万万不能写议论文的,而应该写“怎么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考前建议和英语作文同时准备,定期练习,大小作文按考试顺序和时间写。我研友高中的时候作文得分很高,所以我都是让他给我改(虽然好像总共只写了五六篇)。平时学累了也会翻一翻作文书,然后抄一些好句段。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同济往年的作文题我都在当年的人民日报上找到了源文章,所以人民日报是重中之重,每天一定要抽出时间看一看有可能当做考题的文章(主看文化和社论板块)(划重点)

最后是百科知识,同济的百科有10道填空+20道选择+10个名词解释共50分。实践证明我也算赌对了,那就是同济的名词解释从不考政治经济类和人名,给我背诵百科省了很多很多功夫。还有选择和填空也考了非常多的往年真题,不枉我到处搜刮真题然后一个一个敲到Word上排版打印。名词解释建议买跨考的百科知识词条词典(黄皮书配套的小黄书)。百科我从11月才开始大量的背诵,这本书除了政治、经济、地理、人物,我都反反复复背了很多遍,书都要翻破了。。还有跨考黄皮书的百科真题上的选择和填空也全都背了,还是很有用的,必背。我还买了一本一站到底题库,也把上面的历史文化类题目反复的背了,这些都是一定要做的功课。记得没错的话,选择+填空30道题我考场上能确切写出来的有24道,另外还有好几道蒙对了~名词解释也有5-6个是往年真题,我好像是都会写,有一两个背的不熟的凭记忆写上了。顺带一提,百科和翻译词条的往年真题是一定要全部背下来的,白送的分必须拿到。两门专业课一定要认真对待。

四,复试

复试考察的并不难,线上的情况下时间也不长,主要是临场发挥能力。大概结构为自我介绍+视译+政治素养问题+专业问答。我的复习也根据考试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听力、影子跟读、口译练习、学习视译课、准备自我介绍和专业课问答。自我介绍中英文都要准备,问答主要是英文内容。建议每天练练听力和口译,根据自我介绍准备一下可能问到的问题。个人备考报了一个口译课,每天会有口译素材推送和讲解,自己录音,反复听问题。笔记法看了吴忠明的口译笔记法的书,不过口译笔记因人而异,自己能顺下来就好。我每天自己去教学楼找一个没有人的小教室,播放材料,口译,模拟考试流程,主要是不怯场,敢于开口。专业问答需要分类准备,个人毕业论文方向,翻译理论,研究生规划等等。注意考试时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自信从容。

五、写在最后

考研是场持久战,期间既考验耐力,也考验抗压能力。但不管发生什么,坚持最重要,每天每个阶段都要给自己制定并完成详细可行的计划,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一天一天地得到进步。去年自己备考时,自己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研究生的旅程;有的同学踏上社会找到了工作。仿佛只有自己一人在原地踏步,时不时会很焦虑并自我怀疑,害怕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更多的是一贯的坚持和信心。现在再回想到这段时间,依然没有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希望大家都能考上自己的心仪学校!

李旺发表过的论文有哪些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考研分享

写在前面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我们是谁。因而,本文只是个人对考研历程的回顾,如若相关经验让你难以认同,请抛弃本文的观点,按照自己的方法学习。

个人情况本科来自五院四系,初试成绩400+,专业为国际法学。选择法大的国际法学并未有太多犹豫。本科期间,无论是国际法、国际私法还是国际经济法,我都乐在其中。此外,法大国际法学实力有目共睹。由此,我定下自己的目标。我同时参加了2021年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鉴于国际法学在法考中比重不大,我只能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准备法考。抱着尝试的心态参考,最终幸运通过。是否参加双考,结合自身情况作出决定即可。

公共课1、英语:英语用的是张剑黄皮真题,每天大概用一个小时来刷题。刷05-12年的真题感觉错的还是挺多的(完形和阅读都错了5-8个这样子),后来刷着有手感,错误率降低了,刷到13、14年的真题时发现完形和阅读理解都只错一两个,因为当时和政治复习时间紧张,所以10月份开始英语复习就歇了(但是每天还是会晨读和磨耳),直到11下旬就又开始刷题,保证每个星期一套。考试前几天整理下作文模板。

教训:刷题很重要!!!2、政治:政治是我除了和民法外耗费最多时间和心血的了,但是也是感觉性价比挺低的,晚上英语用剩的时间我都给了政治,甚至后面英语歇了的时间我还是挤给它,所以从9月中旬到考试,我平均每天有花了3个小时在政治上。资料用的是肖秀荣的一整套,书店来了什么买什么,也用过《风中劲草》,但字体花得我想戳瞎自己眼睛,就舍了。前期9-11月底主要在刷选择题,尤其以哲学的选择题为主,因为毛中特和近代史、思修等和时政热点结合紧密,所以这三科前期把基本知识点掌握和重点了解下,1000题刷刷也差不多。具体而言,《精讲精练》全文细看一遍,然后做《1000题》相应的章节。

刷完后,差不多11月上旬,《知识点提要》也出来了(表白《提要》里的哲学思维导图,好好用!),然后把《1000题》再刷第二遍。

然后就是背时政(很重要,按肖老爷子的话来说占到40%,并且是结合毛中特、近代史来考的,我初试时也碰到几道题是时政里面有的,还是做错后来没有重新复习,所以考试时印象模糊)和《考点预测》,做肖八和肖四的真题。肖老爷子今年又神了。

专业课:教材+个人使用感受+笔记整理(一本核心教材+其他教材补充使用)1、法综民法:梁慧星《民法总论》,

马俊驹《民法原论》

宪法:《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

《宪法学讲义》、

《宪法学》

法理学:《法理学》、

《西方法律思想史》

标星的是我觉得用下来对初试备考比较有用的教材。如上所述,我主要是把书过了两遍,把书看懂之后再开始整理的。整理笔记之前,我把历年所能搜到真题(真题主要从考研帮上收集和去年的师兄那里得到)反复看了几遍,然后再把真题标到教材的目录上,哪些是重点也就一清二楚,然后再在笔记上(电子笔记)标明,方便后期复习。因为去年的《民法总则》刚出来,所以我也把修改了的条文标记在笔记上。老实说,民法不难,但就是内容太太太多了,所以可以以历年真题为参考,先把重点给掌握了,时间允许再考虑其他。相较之下,宪法和法理学就很仁慈了,笔记整理方式同民法。只是《宪法学讲义》是讲义的形式,用语比较口语化,所以我以它为笔记主干,然后参照着《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和《宪法学》(只看了第6章)对其进行修改。教训:以真题来抓重点的一个弊端就是容易复习不全面,像宪法考到的共和制和国家法人学说,还有法理学的法律辩证推理,虽然笔记都有整理,但并不是复习重点,我当时一脸懵逼。法综考完感觉当场就要挂了,幸好民法今年仁慈。2、国际公法:按照三大版块准备:理论+案例+时事热点理论:(至少两本)《国际公法》(贾兵兵,2008年版),《国际公法:和平时期的解释与适用》(***贾兵兵,2015年版)《国际法》(***邵津,第五版)《国际法》(邵沙平,2017年版,复试前看的,理论新,章节的编写思路和贾老师有些相近,重点是每一章后面都有相关章节的经典案例。)案例书:(至少两本)《国际公法经典案例评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国际法院新近案例研究(1990-2003)》(***邵沙平,2006年版)《国际法典型案例评析》(***毛俊响编)《国际法学案例教程》(梁淑英,清华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教材)时事热点:主要用的是几个公众号:武大边海,国际法促进中心(杨国华老师“国际法治之声”系列)、中国国际法前沿、Publicists国际法评论(2017年考上的潘学长的公号)、新华国际头条,还有几个高校的国际法评论:《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武大国际法评论》、《国际法评论》(清华大学出版社)这些期刊我看的都是最近几期的(一般是2015年和2016年的)复习思路:以教材为主,参照案例书和相关章节涉及的条约配合使用。复习重点结合经典案例和国际法热点。先说说为什么教材至少要两本,参照往年的真题就可以发现,贾老师的书完全不够用,如2017年的真题考到击落韩国客机案(之前有师兄师姐说是马航,但我觉得不像,但这也应证了是结合热点考察)和14年考到防空识别区的内容,这些都要用到国际航空法的内容,而贾老师的书只在领土的取得那一章提到一点点,完全不够用。然后再看看上面提到的基本教材,邵津老师的书简单且全,但有些观点与贾老师的相去甚远,如在国家承认方面。因为刚开始看的邵津老师的书,先入为主,后来再看贾老师的书,脑袋里就一直在打架。但选择先看邵老师的书实在是没办法,因为贾老师的真的很难很学术并且翻译腔很重,自己没有底子,看了第一章实在看不下去,就决定先看邵津老师的教材,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之后,再返回看贾老师的书,第一遍看完,依旧云里雾里。直到后来从学长那里知道2015年版的,国际法的复习才步入正轨(15年版的内容有所增加,如第十五章国家争端与诉诸战争权,还有新近的案例分析,重点是句子读起来顺畅了!!!)然后再说说为什么要用至少两本的案例书,首先大多数的案例书的编排体例与教材一致,也就是说案例书可能只侧重说明案例的所涉及的某一方面内容。但是每一个案例都会涉及到多个章节的内容,如15年考到的科孚海峡争端案就涉及到了国际法院管辖权问题、国家责任、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并且没有一本能涉及所有的重要案例(主要是贾老师书中涉及的案例),但是如果能找到一本又分析到位又全的,一本也该够用。我最初用的是《国际公法经典案例评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这一本,但它涉及的实践只到1993年,且是老师的合著,评析文章的质量也参差不齐。(表白梁淑英老师,她的分析既到位又全面。可惜的是初试结束后才在朋友那知道有梁淑英老师的《国际法学案例教程》这一本书,还没读过。)《国际法院新近案例研究(1990-2003)》(***邵沙平,2006年版)这一本是我看到的案例书分析得最全且细致的,判决原文引用,各位法官的意见分析,法律分析都很到位,但内容实在太多了,需要耐着性子看。《国际法典型案例评析》(***毛俊响编)这一本书在海洋法和国家责任的相关案例还有击落韩国客机案,从法律分析到案例内容的介绍,还有相关原则的发展介绍得都很详细,后面还有一些拓展思考,很有启发性。(有同学问我贾老师书里提到的案例需要都掌握吗?个人觉得需要。)再说说为什么要结合相关章节的条约(尤其是海洋法)参照使用:贾老师的书各章节的大概思路是这样的:一般原则(一般为条约中体现的习惯法原则和强行法)+一般规则(条约的相关规定)+一般实践(经典案例或者中国实践)。所以这也是我的笔记的大概的整理思路。最后在说说热点:热点对于来说真的很重要。像2017年《禁止核武器条约》最终文本获得通过,初试就考了“威胁使用和使用核武器合法性咨询案”,去年发生了闹得沸沸扬扬的加泰罗尼亚独立事件,然后复试就考了人民自决原则。热点的关注我也没花太多时间,只是吃完饭无聊看看,翻翻公众号(上文有提到),教材看不下去就跑到馆翻翻期刊。(翻下近两年的期刊几乎都会涉及到关于岛屿的相关法律制度分析,今年也考了)3、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概要》,

《国际经济法》(余劲松,第四版)

《名校名师讲义之国际经济法》(车丕照,2008年版)

《国际经济法研究》(车丕照,论文集)

总的来说《概要》就够用了,考试的重点也很明确,总论、国际商法部分、国际投资法部分以及相关的政府管理措施。今年比较出人意料的是考了案例,但是考的内容也是国际商法的内容,所以把重要的内容掌握好是够用的,如果不安心可以去图书馆借一本案例书读读,记得复试前在图书馆借过一本清华出版社出的国际商法案例教程,后来再去找就找不到了。余老师的教材很详明,可以作为补充使用。车老师的论文集可以无聊拿出来看看,有利于对教材里的一些概念进一步理解,如市场准入。4、国际私法:《国际私法简明教程》

《国际私法》(李旺,黄皮,2014年),

《比较国际私法》(陈卫佐,2012年版)

国际私法算是所有的科目里最最最仁慈的了,考点有迹可循,真题很重要!简明教程和黄皮这两本内容真的差不多(几乎一样),只是在某个章节的某个点会有些不同,我是以简明教程为主,10月份购入的黄皮作为笔记的补充。陈老师的书也读过几遍,相关思路杂糅进笔记里,作为观点补充。(其实不读也可以,李老师的书初试完全够用。)总结:啰啰嗦嗦写了那么多不是想说自己有多努力,而是想说自己走了多少弯路。除非对真的感兴趣,不然并不建议备考的同学在花太多的心力。理智一点的做法应当是在掌握了其他科目并学有余力前提下,再来对付。起码要保证自己过线。当然也是我自己学得不得要领,才走了这么多弯路。(不过我也觉得没差,毕竟走的路多,看的风景也多。)杂言:1、关于论文和资料的购买:有没有必要看论文:按照历年考上学长的经验贴和意见来看,没有必要。个人觉得,针对初试,论文的作用的确作用有限。但我还是看了一些法理学和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的论文(毕竟自学,What I have read is what I know.)。然后因为刚开始实在不知道怎么整理笔记,就买了师兄的法综笔记(表白许师兄的法综笔记,嗯整理的很有条理也细致),看了他的思路后就自己整理。至于是背前人的笔记好还是背自己的笔记呢,还是看个人吧,我觉得整理笔记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整理笔记是我最享受的过程了(背就很痛苦了)。四、写在后面我不太喜欢把考研比作在黑屋子里洗衣服。考研的日子同样是流转的生活,没必要搞得苦兮兮。按时吃饭睡觉,每周选一个时间段供自己放松以及每天做自己喜爱的运动都是必要的。学习本来就很累了,得做快乐的事情抚慰疲惫的心。固然,谁也不知道最终能否成功。但是,似乎“原本是不行的”是一句好话。原本是不行的,但是万一成功就是好样的。就得抱着会打出全垒打的心态去奔跑,这样即便被三振出局也还是蛮酷。当然我说不出这么哲理的话,这是日剧《求婚大作战》里说的。记得考法考客观题的清晨,我一边收拾准备出门,一边觉得自己完蛋了。但转念一想:今天就算是爬也得给我爬去考场。就这样,本来以为不行的我,竟然也可以笨拙地跑到终点。这样看来,原本是不行的,还真是一句好话。

不知道有没有喜欢五月天的朋友。如果你喜欢他们的作品,我想你可能听过《憨人》。于我而言,做个憨人没什么不好,起码心上一字敢。与君共勉。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信息!,它与正文一起构成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过程的完整表达形式,是学术期刊评价和学术评价中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搜索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参考文献119个,供大家阅读。

李旺,女,著名教研专家。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既有一线教育的实践,也有教育科研的经验,对如何做好教师有独到的理解与理念。教研成果显著。著有多本专著,发表论文数十篇,有较高的教育理念水平和较强的教学实践操作能力。主要成果:《教师如何做好教育研究》等。

李旺,1964年生于天津,1985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1989年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版画系副主任,教授,当代中国水墨画代表人物。其作品被欧美国家级美术馆和重要藏家收藏。在百度百科里的第三项名人面可以找到他详尽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您。

  • 索引序列
  • 李建平发表过哪些文章论文
  • 李琳发表过哪些论文
  • 李北京发表过哪些论文
  • 李长栓发表过哪些论文
  • 李旺发表过的论文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