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江西中医药大学论文发表

江西中医药大学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江西中医药大学论文发表

章新友。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章新友导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学生要求严格,是江西省为数不多荣获江西省本科和研究生两类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教师之一,先后在SCI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金奖、铜奖,江西省金奖、铜奖等。因此很好。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前身江西药科学校成立于1951年。1973年3月成立药学系,2001年分拆为药学系和中药系,2007年两系合并成立药学院。近年来,药学院提出了“创建国内一流药学院”的宏伟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精心设计、谋篇布局,为实现药学院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坚持人才强院,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学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按照“双一流”建设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外引人才、内稳队伍、注重培养人才的建设思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依托学校“1050”人才工程,按照江中领军人才、杰出学者、青年骨干等层次分类对现有人才进行重点支持培养,力求在现有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上有所突破,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药学院现有教职工129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职工9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67人。全体教职员工中有岐黄学者2人,全国名中医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青年岐黄学者1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辅导员2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获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7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江西省主要学术学科带头人14人,井冈特聘教授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0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青年井冈学者6人,江西省“双千计划”人才3人,首届江西普通本科高校金牌教授和金牌青年教师各1人。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和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药学院还先后涌现了一大批中药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如:全国著名的药用植物学家丁景和教授、中药栽培学家唐福圃教授、“草珊瑚之母”熊文淑教授、药剂学专家郭世江教授、国家名中医范崔生教授、中药药理学专家陈奇教授、中药炮制学专家龚千锋教授等。为了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帮助青年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培养青年教师为人师表的爱岗敬业精神,自2011年开始,药学院启动了“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工程”, 举办了“青教提升班”,从“德、才、能”三个方面开展培训,着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坚持质量强院,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学院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和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质量强院,充分发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以“保留优势专业,淘汰非优势专业”为主导思想,对专业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重点打造中药学、药学、中药制药、中药资源与开发、药物制剂、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六大专业。中药学、药学、中药制药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五个专业均在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工作中排名第一;中药资源与开发、药物制剂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且正在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我院特色专业,正在申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教育部组织的专业认证工作中,中药学专业(2009)和药学专业(2016)均是全国首个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的专业。同时,着力锻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培育优质教学研究与实践成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牢基础,为一流本科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打造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4个;在教材建设方面,获“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7部。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学科平台、学科团队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中药学学科在全国上一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类,全国排名第7,且获批江西省一流(优势)学科建设点;2021年中药学学科获批江西省一流高峰优势学科;药学学科新增获批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2018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2013年,学院获得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15年获批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中药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中药学、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药学、中药学)。依托优势学科,近五年来,药学院的科研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49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课题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91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226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学院抢抓机遇,坚持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创新,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线上”“线下”多元化教学平台,使学生在接受传统课堂学习形式的同时,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深化知识学习,全方位满足教与学的需求,为学生创造更高效、更个性、更深度的学习体验。近年来,学院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类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药产业链关键环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1个、中药炮制学课程教育部虚拟教研室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在课程建设方面,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江西省精品课程3门。学院动员和引导全院教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推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整合资源、统筹协调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真正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取得良好成绩。先后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组织参加评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40余项,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成效也更加凸显。2019年5月,学院承办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技能大赛2019’中医药社杯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并获得团体一等奖和三个个人一等奖;2021年博士生团队的项目“中非合作相濡以‘没’——缔造全球最大没药产品供应商”获得全国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学生在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暨实验教学改革大赛、药苑论坛等全国(中)药学专业大学生最高级别竞赛中获奖10余人次。近年来,学院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考研录取率稳定在30%左右。一大批学生先后考取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研究生,毕业生深受扬子江药业、正大天晴药业、强生、辉瑞、诺华等公司的好评,涌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钟虹光,美国强生公司首席科学家朱潮权,广东永正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陆荣政等一大批知名校友。 江西中医药大学代表队荣获全国2019′中医药社杯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 坚持特色强院 产学研工作扎实推进学院充分发挥专业特色,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特色班级建设为依托,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加强科研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学院与企业共建校企合作项目,构建了“科研实践班”“药学摇篮班”“神农工匠班”和“校企合作班”等多维创新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先后与施强集团、博雅生物制药、景德中药等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办了江中施强班、江中博雅班、景德中药班;在科学研究方面加强校区合作,先后派出了20余人次的科研人员和5人次的科技特派团成员赴省内外医药企业提供科研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促进了高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提高了药学院服务社会能力,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为向企业输送人才建立了良好的途径。江西景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共建实验室揭牌仪式举行2009年,中药科研实践班成果“产学研结合培养中药创新人才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被收入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系列报告》,并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学院推动的校企合作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获得了江西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工委等6个委厅级单位的联合通报表扬和宣传推广。与企业合作开办了10个校企合作企业冠名班项目;创立了3个校企合作奖学金;创建了3个校企共建实验室。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文化宣传推广,学院制定了《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办法(试行)》,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为进一步开展在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推广传播行动,与南昌市第十六中学共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陆续为十六中师生带来《看病,究竟看什么?》《药,该怎么用》《中药与中药资源》和《采好药制好药》等课程。下一步,药学院将结合实际,继续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工作,把中弘扬和传播医药文化作为推动中医药强省和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药学院与南昌市第十六中学举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坚持党建强院 思想政治引领助推发展 学院始终坚持通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来推动学院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管党治党及加强政治建设的有关决策和部署,推动学院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党建与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工作的紧密结合,创新发展了“党建+”工作模式,引领学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学院党政干部主持立项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项,发表党建和思政类论文15篇;2019年药学院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教工第二党支部荣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称号并顺利通过验收。药学院党委连续多年获评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每年都有党支部获评学校“先进党支部”称号,连续5年在学校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中获得“好”的等次。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站在新起点,药学院将继续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为主线,以一流学科专业、课程思政、高等教育数字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为重点,制定了“一年计划、五年规划”的建设发展计划,全方位深化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产学研结合、“党建+”品牌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助推世界中医药名校建设。数据截止至2022年3月Copyright ©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赣ICP13005956号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兴湾大道818号 邮编:330004电话:0791-87118129 E-mail:

挺好的中药学学科还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制剂、中药分析、中药炮制、中药化学、中药资源)、“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部门、药品及相关功能食品制造企业、药品流通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从事中药教育、研究开发、生产、流通、质量控制及药学服务等方面技术与管理工作。

浙江中医药大学发表论文

郑红斌,男。1963年11月出生,浙江省磐安县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本科毕业,1986年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专业《黄帝内经·素问》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200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脾胃病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2001年国家教育部公派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访问学者。现为浙江省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理事、浙江中医药大学《内经选读》精品课程负责人。从事《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教学及脾胃病中医临床、科研工作20余年,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与丰富的《黄帝内经》教学经验,编写出版中医专著多部,发表论文近百篇,运用《黄帝内经》理论指导中医内科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翁文庆好一点。翁文庆的职称更高,就诊人员反馈评价更高,就诊服务更好,经验丰富。翁文庆是嘉兴市中医医院眼科医院副院长兼病区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浙江中医药大学眼科硕士生导师,主持多项省市科研项目,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三项。在各类临床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专著一部。朱永唯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兼眼科主任,对眼科疑难杂症临床症治有丰富经验。

黄以政教授、主任医师、高级顾问。原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会员、浙江省泌尿外科学会委员、浙江省泌尿生殖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原浙江省男科学会委员、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常务编委、阿波罗男科医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泌尿外科、男科专业四十余年,擅长前列腺疾病和泌尿系结石病诊治,曾在国内较早开展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的冷冻治疗,CO2激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亲属活体肾移植等,曾参与药物前列康、泌尿灵、十一酸睾酮、尿感宁、等临床研究,先后发表过论文四十余篇,参编著作二册,多次出国考察和交流,有关内容入录于浙江省卫生厅编著的“浙江求医指南”名医篇。薛建平教授、主任医师。上海市专家医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外科学会会员、中华泌尿外科学会会员、中国性学会会员、浙江省性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放心医苑在线咨询客座专家、阿波罗男科医院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在三级甲等医院从事泌尿外科专业工作三十年,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深的造诣。运用开放和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有很高的水平。在治疗前列腺炎、泌尿生殖感染,生殖器疱疹和尖锐湿疣等方面,应用微创消融、超短波、纳米微波等技术能达到十分理想的疗效,专业技术独树一帜。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男性性功能减退、不育症有独到之处,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多次参加德国法国荷兰和奥地利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史时芳教授、主任医师、高级顾问。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会员、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浙江省抗癌协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原浙江省医学会理事、原浙江省泌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原浙江省男性学会副主任委员、阿波罗男科医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国内率先开展多项泌尿外科新技术,对泌尿外科疾病尤其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治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任《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浙江医学》等编委。曾任浙江医科大学外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并先后赴德国吕贝克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泌尿外科进修及参加学术交流。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编写专著8部。颜贵江主任医师。全国当代男科杰出名医、中华外科学会会员、中华泌尿外科学会会员、中国性学会会员、浙江省性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放心医苑在线咨询客座专家、阿波罗男科医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泌尿外科工作近三十年,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娴熟。擅长泌尿系畸形矫正和泌尿系肿瘤的诊疗,对包皮、包茎、尿道上下裂、阴茎弯曲、膀胱癌、肾癌、膀胱结核挛缩等疾病的手术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技术娴熟,对压力性尿失禁有独特手术方法,疗效确切。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学术峰会,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如:在2008年在《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第23卷第6期上表发论文,《三期手术治疗重度肾结核、膀胱挛缩并发肾功能衰竭1例。邹强主任医师、高级顾问。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的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浙江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男科浙江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泌尿男科浙江分会委员、阿波罗男科医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前列腺肿瘤、增生、炎症的诊治;肾、膀胱、肿瘤的诊治;尿路结石,肾上腺疾病及肿瘤,尿道下裂,泌尿系感染、男科疾患、性功能障碍等方面的诊治,在省内较早开展经皮肾穿刺术,前列腺电切术,DSA监视下尿道输尿管气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膀胱肿瘤光动力治疗。阴囊中隔带蒂皮瓣一期尿道下裂矫形术,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王庆相副主任医师、高级顾问。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生殖医学科男子不育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男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委员、阿波罗男科医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普外科、泌尿外科男科工作近40年,对泌尿外科男科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有独到之处。可做全膀胱、半肾切除、同种异体肾脏移植、腔内泌尿外科男科等高难度手术。同时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炎症、男性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不射精,以及男性不育、少精、弱精、性传播疾病等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连清源不孕不育主任医师。知名不孕不育医学专家、全国不孕不育专业理事会专家组成员、阿波罗男科医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在北京军区医院泌尿外科工作多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专业治疗少精症、弱精症、无精症、死精症、精子畸形症、精液不液化症、炎症性不育、免疫性不育、内分泌性不育、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睾丸功能不足、睾丸异常性不育等,曾在国内外专业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深受患者好评。唐湘永副主任医师。浙江性学会会员、亚太男科研究促进会成员、全国有问必答网在线咨询顾问专家从事男性疾病临床工作十余年,在男科疾病治疗领域的学术研究也有较深的造诣,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检查与治疗方法,结合临床运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各种泌尿生殖感染,性功能障碍等疾病。曾多次在国家、省级医学专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张景明的师傅是中医学院,原因如下 张景明,男,山西临汾人,1969年11月生。陕西中医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教学科研工作13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目前在研科研课题5项。 学业经历1994年 7月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 ,获医学学士学位1998年 9月考入陕西中医学院攻读内经专业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1、《内经》论形神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运气理论研究评价(辽宁中医杂志)2、 亚健康的防治与《内经》治未病理论(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3、陕西省出血热发病与运气理论的相关性,《内经》论“汗”运气理论六十年研究述评,(山西中医学院学报)4、 论神与脏腑的关系及意义,疼痛的现代研究,中医药治疗脏躁研究进展,解读“阳加于阴谓之汗”,肺气虚对SD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陕西省流脑发病与运气理论的相关性,《内经》体质理论及其应用,《内经》论疼痛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陕西中医学院学报)5、推拿治疗小儿泄泻500例(陕西中医函授)6、《内经》论虚实病机,论津液与脏腑关系及其抗病御邪作用,陕西省麻疹发病与运气理论的相关性,浅论中医藏香内涵及其理论构建《内经》论疼痛的病理机制述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7、四金汤治疗胆囊炎23例临床观察(山西中医)8、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9、肺心病急发期的中医辨证治疗(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0、论运气“七篇大论”与《素问》的关系(陕西中医)11、陕西省肝炎发病与运气理论的相关性研究,《难经》对针法的贡献(时珍国医国药)浅析运气学说(现代中医药)

江西中医药期刊投稿

原因可能是参考文献的题名错误或者这篇文献并未被搜索的数据库收录。通过参考文献的题名可以在数据库中搜索这篇文献,如果搜索不到,那么可能是这篇文献的题名错了或者没有被该数据库收录,这时可以通过在数据库中搜索这篇文献的来源期刊等是否被数据库收录,若收录了,则是文献题名错了,若未收录,则这篇文献也就搜索不到。搜索文献的方式很多,也可以通过文献作者等换个方式搜索下。

一个月到三个月。通过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在线投稿系统进行投稿以及查询稿件的审理情况及有关稿件的其他信息。

文稿字迹清楚,书写规范,特殊文种、上下角标、字母大小写、文稿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并注明所用统计学方法,文题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等符合要求的稿件更容易快速通过审核。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现改名为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由江西中医药大学主办,是省级期刊,分为专科学报、函授本科学报、二本学报、一本学报,出版周期为双月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主要刊登中医学、中药学、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心理学、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哲学、应用经济学、艺术学、生物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1、药品评价2、现代诊断与治疗3、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4、实用临床医学5、实用癌症杂志6、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7、江西中医药8、江西中医学院学报9、江西医药10、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11、实验与检验医学12、赣南医学院学报

广西中医药大学发表论文

1984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中医本科专业,留校任教。1988年考入湖南中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1997年晋升副教授,2001年晋升教授。2002年考入湖南中医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2005年6月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副院长、大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2001年11月任广西中医学院院长。现任现任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15年4月临时主持学校党委工作 。2013年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广西李卫红是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毕业于中国医药科技大学

广西李卫红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是学音乐专业的。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李卫红出生在大新县城一个充满歌声的欢乐家庭里。父亲是一个语文老师,在教课之余也兼教音乐,母亲更是曲不离口。是大自然的造化和家庭的熏陶成就了她甜脆清亮的歌喉和轻逸脱俗的气质。她从小就会唱歌跳舞,还在幼儿园时就到县广播站录歌播放了。李卫红中专毕业时参加全区声乐大赛便获得了一等奖,这一次“意外”的成功让李卫红兴奋不已,更让她坚定地走上音乐的道路。1995年,她考上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获得龚小平教授的精心指导,演唱技艺不断提高。毕业后,于1997年进入广西歌舞团,成为团里的台柱子。几年来,刻苦努力的她频频在国内的各项大赛中获奖。1999年“孔雀奖”全国少数民族声乐大赛中,她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01年11月获第11届“孔雀奖”民族唱法金奖;2004年在获全国十大舞台精品工程奖的大型歌舞剧《八桂大歌》中担当两个独唱。2004年,李卫红作为一名优秀的壮族民歌手进入了中央民族歌舞团。

广西中医药大学论文发表

论文常被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格式封面论文常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1]。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的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结构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2]。题目1.题名规范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2.命题方式简明扼要,提纲挈领。3.英文题名方法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摘要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3]。摘要的规范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1.关键词规范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

1、稿件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文字精练,数据可靠,中医诊断及疗效标准应参照(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2、稿件请用电子版投稿(同时附打印稿1份)。稿件以5000字以内为宜(包括图表与参考文献)。3、署名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文章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4、来稿须标注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关键词3-8个。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类论文正文前须附结构式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不超过300字。5、稿件所用医学名词术语力求规范,可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GB/T16751.3-1997)及《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中药名以《常用中药处方用名规范表》(中医古籍出版社)为准,草药应注明拉丁学名。稿件要使用规范字,简化字按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范书写。6、文章的图表应少而精,不与正文重复,图表应列出图题、表题,图表设计要合理,统计表请采用三线表,附图可以是照片或手工绘制图,绘图请另用碳素墨水在绘图纸上绘制,图面力求清洁、清晰、准确。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7、文章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有关量和单位的一系列国家标准(GB3100-3102)执行。有关数字用法请按《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T/T15835-1995)执行。正确使用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统计学符号按《统计学名词及符号》(GB3358-82)规定书写。8、参考文献按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以作者直接阅读过的与稿件内容密切有关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近期文献为主,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文后参考文献,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者、文题和来源。9、取得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资金项目的来稿,请在稿件首页地脚处注明资助基金的名称及编号,凡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在各级各类评奖中获奖或被二次文献转载、摘录者,烦请作者通知本部。10、临床及实验类来稿请附作者单位推荐证明(稿件资料的真实性及保密审查由作者单位负责)。来稿请注明单位所在地所属城市、街道、门牌号码及邮政编码,请勿投寄给个人,以免因故延误审稿。11、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刊具体情况,接到来稿后,即给作者寄回执,并在3个月内将稿件处理意见通知作者。本刊拥有对来稿的独家首次刊登权。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chinainfo(中国信息)网络资源系统《电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若来稿不愿意入编者,请在稿件上注明。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来稿一俟刊用,赠当期杂志1册。

  • 索引序列
  • 江西中医药大学论文发表
  • 浙江中医药大学发表论文
  • 江西中医药期刊投稿
  • 广西中医药大学发表论文
  • 广西中医药大学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