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阿富汗论文2014年发表

阿富汗论文2014年发表

发布时间:

阿富汗论文2014年发表

2014年4月1日,美国物理学会宣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变革:所有由猫科动物撰写的科学论文将从此免费向公众开放。

的宣布是一个笑话(那是愚人节),但启发它的猫科动物却不是。他的名字叫切斯特——科学界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F.D.C.威拉德,可以说是继1975年薛定谔的

之后物理学界最著名的猫,切斯特/威拉德的名字与密歇根州立大学物理教授杰克·赫瑟林顿(Jack Hetherington)的名字一起出现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上,发表在一篇关于氦-3同位素低温物理的有影响力的论文上。氦-3同位素是一种原子核中中子数不同的元素(本例中是氦)。赫瑟林顿是切斯特的主人,为了解决一个语法错误,他最初把这只7岁的暹罗猫的名字写在纸上。[物理学中18个最大的未解之谜]

正如一位同事在编辑草稿时指出的那样,赫瑟林顿将自己列为研究的唯一作者,然而他仍然用“我们”这个代词写了整篇论文。这位同事指出,这违反了《华尔街日报》的文体规则。赫瑟林顿的论文如果不重新打印,肯定会被拒绝。然而,

赫瑟林顿急于提交他的工作海瑟林顿在《科学中的随机游动》(CRC出版社,1982年)一书中说:“现在把论文改成客观的似乎太难了,因为它都是书面的和打字的。”因此,经过一个晚上的思考,我只要求秘书把标题页改成包括家猫的名字。

当然,切斯特的名字对赫瑟林顿的朋友和同事来说太有名了,所以需要一个别名。他认为F.D.C.威拉德-F.D.C.是菲利斯多梅斯蒂库斯·切斯特的缩写,威拉德是切斯特的汤姆猫父亲的名字。

等等,1975年11月24日,赫瑟林顿和他的猫合著的论文发表在第35期《物理评论快报》上。[猫比狗聪明吗?]

赫瑟林顿的许多同事都知道这个诡计,结果,似乎很少有人关心。密歇根州立大学物理系主任,例如,接受了猫的欺。”赫瑟林顿在一封信中写道:“主席……把威拉德列入了物理系出版的著作中,从而夸大了 *** 要求的一些统计数字。”我不确定这是否有助于或阻碍了我自己获得资助的努力。

切斯特的真实身份最终在一个学生带着一个关于论文的问题去找赫瑟林顿时被揭晓;当找不到赫瑟林顿时,这个学生要求与威拉德交谈赫瑟林顿写道:“大家都笑了,很快这只猫就从袋子里出来了。这只猫后来从科学界退休了,但它的化名却有了自己的生活。几年后,一篇关于氦-3的法国论文以一位作者的名字出现在了《拉雷切》杂志上:F.D.C.威拉德。(显然,赫瑟林顿写道,实际的研究团队无法就一份令他们满意的论文达成一致,因此他们决定将这一成果归功于美国出版最好的猫。)

截至今天,切斯特关于氦-3的论文已经被引用了50多次,一个非人类研究作者的动物园跟随着他那可怕的脚步。1978年,免疫学家、著名的“指环王”粉丝波利·马特辛格与一只名叫加拉德里尔·米尔克伍德(Galadriel Mirkwood)的阿富汗猎犬合著了一篇论文。最近,2001年,由a.K.Geim和H.a.M.S.TerTisha撰写的一篇关于陀螺仪的论文发表在《物理B:凝聚态物质》杂志上。2010年,盖姆因共同发现石墨烯而获得诺贝尔奖。Tisha是他的宠物仓鼠。

最初发表在Live Science上。

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 突出。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这场 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 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的。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 国围绕主权和边界问题存有争端。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 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 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解决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 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 要求遭到拒绝后,定下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的决心。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 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 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队开始攻打市内目标。科威特 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携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美国军舰上。埃米尔的胞弟法赫 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阵亡。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科威特市。 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极大震惊。联合国先后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 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在海湾地区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8月2日和3日,美国总统布什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 议,研究对策。会议最终决定,采取大规模军事部署行动,以迫使伊拉克撤军,并为必 要时采取军事打击行动做好准备。根据这一精神,负责中东地区防务的美军中央总部拟 定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8月7日凌晨2时(美国东部时间),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 该计划。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拟分两个阶段向海湾地区部署部队。第一阶段用3至4个月时 间(17周)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建制装备,以使该地区美军和其他出兵国家部队兵力 达到同伊军大致相抗衡的水平。第二阶段将视形势发展继续增兵,以使兵力达到足以将 伊军赶出科威特的水平。第一阶段部署,又将根据伊军有可能在短期内向沙特发动进攻 的形势,首先在沙特的朱拜勒和宰赫兰一线部署快速反应部队和空中打击力量,建立机 动防御,采取“以空间换时间”战略,挡住伊军可能的进攻,保证后续部队陆续抵达和 部署。 计划确定后,美军制定了具体部署方案,最大限度出动了运输司令部所辖战略运输 工具,动员了后备和民用运输力量,同时,进行了后备役征召和编组。其他出兵国家也 展开了各自的部署行动。经过紧张行动,分别于11月8日和11月底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部 署。是时,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 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 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 其他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50万人。部分未出兵国家提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 医疗队。 随着各国部队的部署,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机构的必要性日益突出。8月中旬, 经协商在多国部队最高层成立了协调性作战指挥机构。原则是,战区内所有部队均接受 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司令哈立德中将和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统一指挥, 但各国部队又分别接受本国最高当局的命令和指示。 面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出兵行动,以及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伊拉克采取了相应对 策。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拖延战争爆发,使海湾冲突长期化、复杂化,进而分化以美 国为首的军事阵营,打破对伊拉克的各项制裁,保住既得利益,同时,做好军事上防御 作战的准备。为此,它在外交上打出了“圣战”的旗号,并将撤军问题同以色列从阿拉 伯被占领土撤军联系在一起,以转移阿拉伯国家的矛头指向;在经济上采取了内部紧缩, 对外寻求突破口的政策;在军事上则加紧了扩军备战,恢复和新建24个师,使军队总兵 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同时加强了科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3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美军在开始执行“沙漠盾牌”计划时,即已估计到伊拉克拒不撤军的情况,拟定了 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行动计划。12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 会议主席鲍威尔批准了这一计划。该计划的要点是,实施进攻作战,以达到:1.瘫痪 伊拉克国家指挥当局;2.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3.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4. 尽量摧毁伊拉克的弹道导弹和核生化武器;5.帮助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 根据这一决心拟定了以下作战方案:实施协调一致的多国、多方向、空中、海上和 地面攻击,首先以空中战局摧毁伊拉克重要军事目标,尔后逐步转移空中作战的重点, 在科威特战区实施地面作战,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用阿拉伯部队解放科威特市。整 个作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1.战略空袭; 2.夺取制空权;3.空袭地面部队;4.地面进攻作战。 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撤军的最 后期限。1991年1月9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战前最后一 次会晤,但是,双方都认为没有妥协余地,会谈没有取得结果。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 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了给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国家安全指令文件, 命令美军向伊拉克开战。 1月17日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 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 到既定目标。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 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1DAEAF、A—6、A—10、AV—8B、F—15E、B—52 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日 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据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 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 为了实施地面进攻作战,美中央总部陆军也制定了具体战役计划,这就是“沙漠军 刀”计划。该计划事实上是“沙漠风暴”计划的组成部分。计划决定,由5个军队集团 执行地面作战任务。美第十八空降军在整个战线西部实施进攻,负责切断科战区伊军同 后方的联系;美第七军在战线中段担负主攻任务,重点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第七 军右翼,依次是北线联合部队、美军中央总部海军陆战队和东线联合部队,他们将包围 科威特后方及科威特市内的伊军部队,牵制伊军战术和战役部队,其中北线和东线联合 部队的阿拉伯部队将负责解放科威特市。计划制定以后,多国部队从1月17日空袭之日 开始至2月24日进行了大规模部署调整。美军两个军数十万人分别从原驻地向新的进攻 出发地隐蔽机动了200多和300多公里。 19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整,多国部队向伊军发起了大规模诸军兵种联合进 攻,将海湾战争推向了最后阶段。多国部队首先在战线中部发起攻击,以吸引伊军统帅 部注意力。随后,东西两端开始行动,以造成西端“关门”,东端“驱赶”之势。在这 种情况下,担负主攻的美第七军发起决定性攻击。先向北,随后向东,歼击伊军主力部 队。伊军在多国部队进攻面前进行了顽强抵抗,后逐渐向北和西方向撤退,并点燃了科 威特油田的大量油井。28日晨,科威特城已全部被阿拉伯部队控制,多国部队也大多完 成了各自任务。鉴此,布什总统下达了当日当地时间8时暂时停火的命令。整个地面进 攻历时100小时。 暂时停火以后,伊拉克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和愿意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历次 通过的有关各项决议。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安理会于4月3自以12票赞成、1票反对、2票 弃权通过了海湾正式停火决议,即687号决议。海湾战争至此宣告结束。据战后统计, 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方面参战的43个师共有38个师被重创或歼灭,6.2万人被俘, 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输送车、2917门火炮被击毁或缴获。107架飞机被击落、击毁 或缴获。多国部队方面共有126人阵亡(其中美军74人),300余人受伤,12人失踪。 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体系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它深刻地反 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它体现了人 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主要是:武器装 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 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它也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战争而产 生的作战样式的诸多新特点,主要包括:空中作战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样式; 机动作战是进攻作战的基本方式;远程火力战是主要的交战手段;电子战是伴随 “硬杀伤”所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夜战是一种富有新内涵的战斗方式。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参战国最多、一次性投入兵力最大、投入的兵器最多最先进、空袭规模最大、战况空前激烈和发展异常迅猛、双方伤亡损失又极其悬殊的一场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作战虽然只持续了 43 天,但它却提供了现代局部战争的许多新鲜经验和教训。特别是由于大量高技术武器系统的作战使用而展示的“军事技术革命”,更为世界各国军事理论家所关注,它引发人们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探讨现代局部战争的理论、指导规律和作战方法。海湾战争是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一个窥视孔。 一、战争爆发的原因及背景 任何一场战争的爆发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背景。导致海湾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和背景是: (一)伊拉克侵占科威特 1990 年 8 月 2 日凌晨 1 时(科威特时间),在空军、海军、两栖作战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三个师越过科威特边境,向科威特发起了突然进攻。由 1 个机械化步兵师和 1 个装甲师编成的主攻部队,沿萨夫万——阿卜代利——科威特市之轴线实施进攻,在 350 余辆坦克的引导下,首先向南攻占贾赫腊山口,然后折向东进攻科威特市。由另 1 个装甲师编成的助攻部队,在主攻部队西侧向南进攻,在贾赫腊山口与主攻部队会合后,继续南下,在通往沙特边界的主要通道上建立阻击阵地。 5 时 30 分,主攻部队与特种作战部队在科威特市会合。经过约 14 小时的城市战斗,下午 7 时,伊军完全占领了科威特首都。随后继续发展进攻,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进入科威特。 8 月 3 日中午,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至 8 月 6 日,进入科威特的伊军达到约 20 万人,坦克 2,000 余辆。 8 月 8 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吞并科威特,将其划为伊拉克的“第 19 个省”,并称它“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科威特势单力孤,加上对伊军的突然袭击毫无准备,只进行了微弱的抵抗。约 20,000 人的科军,只有 5,000 余人撤到了沙特阿拉伯,其余部队溃散或投降。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及部分王室成员乘直升机逃往沙特阿拉伯。 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夺占科威特,勾销所欠科威特的巨额债务,并用这个“金库”来解决由于连绵 8 年的两伊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危机;夺占科威特,可将其海岸线从 50 公里延展至 213 公里,从而大大改善其海军的活动领域和石油出口及其他对外贸易的海上通道;通过吞并科威特,解决两国长期以来存在的边界争议问题及由此带来的边界地区石油开发争端;夺占科威特,还可以“杀鸡儆猴”,起到震慑海湾国家及其他中东国家的作用,为其争夺阿拉伯世界领导地位,称霸中东地区扫平道路。 伊拉克武装侵占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成为海湾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二)美国及其他国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 海湾地区之所以牵动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的神经,主要是该地区拥有极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所致。截至 1990 年 1 月,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 6,517 亿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 10,015 亿桶)的 65 %,天然气 24 兆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资源总和的 13.7 %。日产石油约 1,450 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日产量( 6,360 万桶)的 23 %;每天出口石油约 1,200 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日出口量( 2,800 万桶)的 43 %。中东的五大产油国(沙特、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阿联酋)均在海湾地区。世界 20 个特大的油田,有 11 个在海湾地区。 海湾地区生产的石油主要供出口。美国、西欧、日本进口的石油,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海湾地区。据美国能源情报统计, 1990 年第一季度美国日净进口石油量为 766.1 万桶,其中 206.4 万桶来自海湾地区,占 26.9 %;西欧日进口石油 823.5 万桶,其中从海湾地区进口 427.6 万桶,占 51.9 %;日本日进口石油 548 万桶,其中从海湾地区进口 354 万桶,占 64.6 %。 石油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血液”,同时也是现代军队的驱动力。如果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进而占领沙特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这犹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咽喉。萨达姆利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可以摆布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可以进而对它们指手划脚。这是美国和其他一些主要工业国家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此外,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国,它在国外的资产超过 1,000 亿美元,另外在西方重要工业中还持有多达数百亿美元的股份。如果这些资财被伊拉克抽走,也将给西方经济造成巨额损失。 (三)美苏关系缓和,地区冲突中美苏对立的阴影消失 战后 40 多年的时间里,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各自争夺霸权的需要,几乎在所有地区性冲突中,人们都能看到美苏争夺和对立的影子。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改革和新思维,积极向西方靠拢,在政治、军事、外交上放弃与美对立的立场。伊拉克的举动,无形中进一步推动着苏美间接触的愿望。虽然伊拉克是苏联在中东经营多年的为数不多的亲密盟国之一,但为了避免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对伊立场上的对立,苏联宁愿牺牲伊拉克这个昔日的盟国。在对伊拉克问题上,苏联与美国合作的态度使美国总统布什感到“非常满意”,并称这是“美苏战后在地区冲突上首次结成同盟”。美苏对海湾危机基本立场上的一致,使联合国安理会得以顺利地通过了一系列制裁伊拉克的决议。虽然苏联没有直接派兵参加对伊作战,但它对美国组织多国部队出兵海湾的支持态度,使美国可以毫无顾忌地采取各种军事行动。 (四)国际社会普遍强烈反对侵略 国际关系始终是一种利害关系。就在伊军侵入科威特的第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就发表讲话,谴责伊拉克的行动是“赤裸裸的侵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并宣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国的所有资产。同时作出了强烈的军事反应, 2 个航母战斗群在伊入侵科后不到 1 小时即受命驶向海湾。 苏联一改战后 40 年在世界地区性冲突上持与美对立立场的常态。 8 月 3 日美苏达成共识,并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充分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合法政权和领土完整”。这与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目标完全一致。同一天,苏联政府就停止了对伊拉克的武器供应与军事援助。 世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或国际组织都对伊拉克的入侵作出了迅速的反应,普遍强烈抵制和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为。 联合国安理会和各成员国对海湾危机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异常迅速且几乎完全一致的反应。 8 月 2 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以 14 票赞成, 0 票反对, 1 票弃权,通过了谴责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宪章,要求其撤军的第 660 号决议。从 8 月 2 日至 11 月 29 日,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 12 个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这些决议,使伊拉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第 678 号决议,规定了伊拉克必须撤军的最后期限为 1991 年 1 月 15 日,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伊拉克如不撤军,决议授权联合国会员国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来执行联合国通过的各项决议,这就为以美国为首的 38 国组成联军出兵海湾,用武力解决这场危机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国际社会为化解这场危机作了极大的努力。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从中斡旋,设计出多种调解方案,联合国秘书长亦亲抵巴格达做伊拉克的工作,希望伊从科撤军。但所有这些努力都未能使伊拉克改变立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阿富汗近年来局势论文发表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篇2 浅析中国周边形势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即陆地环境明显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周边关系冲突矛盾共同发展战略安全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我国周边关系发展可具体分析为以下八个方面: 一、朝鲜半岛 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发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始终牵动着大国利害关系,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缘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半岛两国的战略选择,将与大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虽然朝鲜和韩国都在竭力谋求统一,但是双方存在的理念与利益冲突,造成了一种一致谋求统一却又坚持对抗的局面。近些年来,双方的各项交流合作逐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朝韩关系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但是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一方而,促进和解、推动谈判、制约战争的内外因素继续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六方会谈”进程的继续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重要机遇,半岛和平进程有可能在曲折中前进;另一方面,朝鲜与美国、朝国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大相径庭,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综合而论,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时起时伏、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半岛南北双方真正走向和解,只有在中美等大国的支持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二、日本 2009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7周年。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且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而近几年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日中关系在发展中却有存在着许多隐患。人本政府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地区的稳定,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引起众多亚洲国家的不满,钓鱼岛问题也激化了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上的矛盾。虽然我国政府从大局出发,采取了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日关系重新定位的过程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进入21世纪后,日本不断突破向海外派兵的限制,扩大对美军事支援的范围。日本实施海外军事干预意志和能力的增强将成为东亚地区的潜在威胁和中日冲突的隐患。 三、美国 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并有新的进展。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加强沟通,双边关系的战略内涵更加丰富。两国军事交流与互信得到增强。在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美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因素,也是对我国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苏联解体后,其继承者俄罗斯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回缩到我国北部方向,而美国作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已成为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美国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美国的影响在手段和方式上亦具有多样性,一是保持直接的军事存在,二是发展同我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三是介入和干预地区热点问题和危机。当然,目前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大都是间接和潜在的,而且其对华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在遏制我国的同时,也同我国进行“接触”与合作。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缓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美国对我国的威胁。 四、中亚 与中亚国家关系不断深化。2009年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建交17周年。17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成功解决边界问题,不断增进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国”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已成为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的典范。中亚地区面临着颜色革命的冲击,国家政局动荡不安。中亚地区毗邻我国西部边境,自古以来就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亚五国作为苏联解体后出现的国家,地理上位于大陆心脏地带,是大国政治势力和地区政治势力缓冲区和交汇区。在经济上,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 文化 上,中亚是伊斯兰文明,____文明和儒教文明的结合部。我国和中亚各国是长期睦邻友好的关系,并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成为长期的政治、经济贸易伙伴,以保证边疆地区的稳定。 五、俄罗斯 中俄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两国高层互动频繁。我成功在俄举办“中国年”活动,举行300多项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我国北部地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邻国。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定,不存在重大现实热点和安全隐患。 同时,我国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良好状态,并且在近期内不会发生动摇。因此,该地区的政治格局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作为俄罗斯的邻居,中国尤为关心,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的丰富的石油气资源,是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可以借助的力量,尽管俄罗斯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但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罗斯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俄在对外政策上,其作为欧亚大国的地缘政治决定其外交政策的平衡性,实施欧亚并举的双头鹰外交。西部,把外交重点放在独联体地区,对欧盟签署“通往未来路线图协议”。 对美,虽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但短期之内不会发生直接的冲突与对抗。在东方,则加强与我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全方位关系,同时积极参与朝鲜核问题。两国的联合军事演习也表明两国的军事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两国政治走向合作的体现,为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奠定了基础。强大的邻国就像一把双刃剑,假如它对你友好并能给你带来利益,就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居而使这样利益倍增,这个邻居越强大,你所获得的利益可能越大,反之亦然。所以说,复兴后强大的俄罗斯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中国周边国家无法无拟的。 六、南亚 与南亚国家关系稳步发展。在南亚地区,印巴冲突由来已久,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备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印度和马基斯坦的冲突直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重要隐患。近年来,两国在核军备和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冲突时紧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国西部边境的安全有重大关系。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其21世纪军事战略是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巴基斯坦,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 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这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印度作为一个区域性大国的地位在升高,国际影响也在不端加强,而中印关系也已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和发展。双方的经济贸易逐步扩大,且中印双方都致力于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周边华宁,共同利益将决定两国在今后较长时间里保持密切的关系。我国与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则将会长期维持下去,两国关系将获得不断的发展。我国与南亚的关系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七、东南亚 东南亚诸国的对外战略对于大国关系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其地理位置上,东南亚国家对外战略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依托于一个地区性的同盟。受到政局动荡和恐怖主义的影响,东盟各国的经济受到打击,海外市场缩小,外资流入减少,旅游业衰退,如何实现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复苏成了东盟国家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东盟可以说是我国崛起的一个战略支点,我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负责任的表现,促进了东盟国家与我国关系的新进展。 在印度洋海啸灾难中,我国伸出援助之手,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建立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和我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使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和政治互信达到了新的水平。但是我国与一些东盟国家之间也存在主权争端,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但总体形势是平稳和可控的。双方在经济上有竞争,在政治上有共同的战略利益,两方的关系必将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密切,无论是合作的内容还是合作的层次,都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八、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 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的恐怖主义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构建稳定的周边政治格局的严重威胁。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是国际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重要基地和活动场所,中亚地区出现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不断扩大,已经给中国的西北边疆带来了巨大压力,中亚某些国家公开号召境外民族回归“历史祖国”。在此背景下,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分子,与境外(包括中亚国家)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分子相结合,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使得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恐怖威胁。在东南亚,当地的伊斯兰激进势力与“基地”组织相勾结,制造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已成为东南亚地区安全的现实威胁。在南亚的印、巴等国,恐怖主义活动也出现新的发展势头。坚决打击恐怖主义,是我国维护周边政治格局的重要手段。 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总体态势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我们只有与周边和睦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只有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才能有长期稳定与和平。只有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处理好外部事务,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需要制定妥善的战略,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的国防力量。科学技术创新。我们还应注意到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所激化的隐患,联合一切联合的国际力量削弱,周边环境中不利因素,扫除和平发展的一切障碍。同时与周边国家相处过程中,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猜你喜欢: 1. 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 2.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 3.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3000字 4.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梦 5.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据阿富汗当地媒体援引地方官员消息称,当地时间2月3日,位于阿富汗北部的萨尔普勒省(Sar-e Pol Province)和西南部乌鲁兹甘省(Oruzgan Province)分别发生两起针对安全部队检查站的武装和汽车炸弹袭击事件,现已导致安全部队有关人员至少10人死亡,另有11人受伤。当地官员称至少有6名塔利班成员也在袭击中丧生。△图片来自阿富汗媒体Tolo news你的心情,还敢在熟悉的圈子展示吗?广告你的心情,还敢在熟悉的圈子展示吗?截至目前,塔利班并未对此发表回应。连日来,阿富汗境内安全形势恶化,针对政府官员和安全部队的致命袭击和高调暗杀事件有所增加。仅从2月1日以来的三天内,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就发生了共7起爆炸袭击事件,包括平民在内至少有5人死亡,10人受伤。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的谈判于2020年9月12日在卡塔尔启动,近段时间来,由于分歧严重,谈判进展缓慢,双方冲突也一直没有停止。由以上消息可以看出,本月3日,位于阿富汗北部的萨尔普勒省和西南部乌鲁兹甘省分别发生两起针对安全部队检查站的武装和汽车炸弹袭击事件,已导致安全部队有关人员至少10人死亡,另有11人受伤,并有6名塔利班成员也在袭击中丧生的惨剧。在此之前,仅从2月1日以来的三天内,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就发生了共7起爆炸袭击事件,包括平民在内至少有5人死亡,10人受伤。那么,新年伊始阿富汗境内炸弹袭击事件频繁发生,造成阿富汗国内局势急剧恶化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且看军威长风浅析如下:资料图:美国领导联军发动的大规模侵略阿富汗战争首先是从美国领导联军发动大规模侵略阿富汗战争看,美国当年从地缘政治和军事战略层面考量发动了侵阿战争,在其军事干预下扶持起了亲美政权后,却与阿富汗政府共同将塔利班武装列为极端组织,并在阿富汗全境展开了对塔利班武装的围剿,其结果却是塔利班武装不但久剿不灭,而且还使塔利班占领着阿富汗45%以上的土地,并在阿富汗民众中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驻阿美军不得不正视塔利班武装在阿富汗的存在,需要重新考虑对阿富汗塔利班武装组织的定性。资料图:美国政府阿富汗问题特别代表与塔利班签署“美塔和平协议”其次是从已经名存实亡的“美塔和平协议”看,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政府阿富汗问题特别代表与阿富汗塔利班组织经过长达九轮的马拉松式谈判,双方终于在去年3月份签署了国际社会期盼已久的“美塔和平协议”,但遗憾的是约束美塔双方的“美塔和平协议”却未能得到严格意义上的贯彻执行,美国方面不但没按协议条款规定从阿富汗撤出驻阿美军,而且驻阿美军还帮助阿富汗政府军打击库尔德武装,可以说美国首先违背了自己在“美塔和平协议”中承诺。资料图:阿富汗政府部分释放在押塔利班武装人员再一方面是从阿富汗正与与塔利班组织的政治和平谈判看,尽管在美国政府与塔利班组织签署“美塔和平协议”后,美国方面期望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重启政治和平谈判程序,虽然在美方斡旋下经过阿塔双方艰苦谈判,在双方释放扣押人员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共识,也分别以前后数起释放了所扣押人员,但阿富汗政府仍不愿意摘掉塔利班武装头上的恐怖组织“帽子”,并不断对塔利班武装占领区展开军事行动,致使阿富汗政治和平谈判进程停滞不前。资料图:国防部发言人约翰·柯比指责塔利班与极端组织有染第四方面是从美国新任总统拜登政府对塔利班武装组织的重新定性看,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政府为签署“美塔和平协议”,使驻阿美军从阿富汗战争泥淖中拔腿,曾摘掉扣在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头上的极端组织“帽子”,从而使费尽周折的“美塔和平协议”得于签署,但在拜登于上月20日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新政府就指责塔利班武装与“极端组织”有染,并将视阿富汗国内局势发展情况重新决定驻阿美军去留问题,这就无异于将塔利班重新视为“极端组织”,塔利班武装已不可能再受“美塔和平协议”的约束。资料图:塔利班武装第五方面是从阿富汗国内急剧动荡的局势看,虽然阿富汗塔利班组织并没有与极端组织搅在一起,但形形色色的极端组织残余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择机对阿富汗警察和政府军实施恐怖袭击,因为阿富汗始终处于爆炸袭击不断的混乱局势之中,给以“伊斯兰国”为首的极端组织提供了赖于生存的土壤,盘踞在阿富汗境内的极端组织残余分子也开始趁机作乱,大有在阿富汗境内做强做大的发展趋势,从而助推了阿富汗国内动荡局势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综上所述,阿富汗国内局势持续动荡的深层原因,源于美国领导联军发动的侵阿战争,战后美军又长期赖在阿富汗境内不走,并继续从地缘政治和军事战略层面干涉阿富汗内政,加之美国在对塔利班武装组织战略上的出尔反尔,以及阿富汗政府无视塔利班武装组织的存在,致使塔利班武装不得不以暴力袭击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存在,也给以“伊斯兰国”为首的极端组织于可乘之机,这无疑是阿富汗炸弹袭击事件频发的深层原因。

关注社会 热点 ,关注国家动态,掌握正确的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 方法 ,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国际形势与政策的论文又是如何写的。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年国际形势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2017年国际形势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同时中国的军事实力也在逐渐增强,军费连年激增,高科技武器层出不穷;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政治影响力明显增强;面对中国的快速崛起,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感到兴奋和激动的,有的对此感到惶恐不安,有的则视其为挑战和威胁;虽然中国一再表达自己和平崛起的诚意,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够平静的对待。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更离不开美国,美国与中国在经济上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做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它将会如何对待中国的崛起呢?做为世界上的二号经济大国,最有潜力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中国,他又将会如何发展对美关系?笔者将在本文中讨论影响的因素,并分析其走势。 经贸关系无疑是中美两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国,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市场潜力国家,同时中国也使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经济利益是推动中美关系不断前进的保障。自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以来,经贸关系一直是中美关系中发展较快的领域,冷战结束后的90年代,发展尤为迅速。中美两国在经济领域,有着愈益重大的共同利益,双方在经贸上相互需求和依存度及利益交合不断增多增大。美国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对象,也是四化建设所需的外部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 经验 的主要来源地。美国也亟需中国广大的市场、价廉物美的商品和投资场所。中国的优质廉价商品每年为美国消费者节省成百亿美元的开支,为美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市场起了积极作用。美国在中国的巨额投资每年为其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中国超过万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的70%以购买美国国债的形式投放在美国,为稳定美国的金融市场发挥了一定作用。中美经济关系好于和高于政治关系。经贸关系作为中美关系的重点和基础地位将不断增强,成为中美关系强有力的胶合剂和催化剂。同时中美关系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很多摩擦,中美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据美国方面的分析,影响美国制定对华贸易政策的三个因素是:对华贸易逆差、美国内失业和中国执行WTO协议的情况。美国在推行其贸易政策时将利用中美入世协议,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为防止我国更多的竞争力产品冲击其国内产业,美国会更频繁地启动反倾销调查程序、“301”条款等贸易制裁 措施 对我国输美产品设限。美 国还可能会利用其国内立法破坏 WTO规则,与我纠缠。但制裁是一把双刃剑,而且双方贸易关系紧张,从长期来说对美国不利,对此美国也是持慎重态度的。应该看到,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可怕。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俱增。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从中美贸易摩擦来看,都是因为中美双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国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羸。 民主分歧是造成中美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许多美国人认为,作为上帝选择的一个特殊国度,美国对人类的历史发展和命运承担着一种特殊的责任,负有把世界从“苦海”中拯救出来的“使命”。这种“上帝选民”和“天赋使命”神话根深蒂固于美国白人 文化 之中,深深地影响着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与态度。当美利坚合众国作为一个主权实体开始发展与 其它 国家的外交关系时,这种使命观对政府决策者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在美国对外政策中体现出来。在国际事务中,美国竭力把自我价值观强加给其他国家,力图使种族文化、意识形态与美国不同的国家接受美国的发展模式,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将意识形态与之对立的共产主义视为最严重的威胁,积极推行“西化”图谋,对目前存在的最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更是倍加警惕与仇视。尽管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当今美国在执行“神圣的使命”时已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了,但中美的民主分歧依然影。 在2009年下半年,对台军售、中国制裁美国军工企业、奥巴马会见__等一系列事件是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又一次交锋。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他国干涉。诚然,中国的统一问题,本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务,但是,外交政策必须基于现实主义。无论承认与否,台湾问题受诸多国际因素的制约,其中最大的因素是美国。朝鲜南北双方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南北最高领导人的会谈,但就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情况看,在可预见的将来,仅靠这样的努力显然很难实现这样的目标。在这方面,美国可望扮演积极的角色。美国政府至今仍遵循一个中国政策,真诚邀请美国扮演积极角色,推动两岸最高领导人会谈,对于中国实现和平统一,抑制“台独势力”,有积极意义。虽然美国未必乐意见到大陆与台湾很快统一,但海峡两岸改善关系,并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符合美国利益。中国需要与美国就台湾问题进行认真务实的探讨,在实现和平统一中国时,不仅考虑台湾的利益,又尊重和照顾美国的利益。中国可以承诺,如果实现和平统一,整个台湾可以成为自由港,并允许美国在台湾租借军事基地,这不仅有助于消除台湾民众的恐惧心理,又让美国得到了较大利益,而最大的获益者仍将是中国。 中国必须承认并尊重美国现有的国际地位,真正把美国当作友好合作伙伴。中国对美国所表现出的所谓“霸权主义”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批评,并努力通过联合国的机制给予一定的制约,但不要走得太远。美国现有的国际地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以中国的国力和地位,对这样的国家,尤其在经济等领域颇受其惠的国家,应给予充分的承认和尊重。政策制订者应该清楚,在历史上,美国在西方列强中是对中国最友好的国家,在中国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血债(朝鲜战争没有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美国曾是制约日本和前苏联的最主要力量,而后两者曾是威胁中国的最大敌人;美国在抗日战争中给予中国诸多无私的援助。在中国改革开 放时代,中美的经济合作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中国人还应该看到,美国在行使通常所指的“霸权主义”时,也还往往遵循人类共同的良心和价值观,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与当年的日本和苏联不可同日而语。必须真诚地把美国看作合作伙伴,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基于这样的立场,中国应该对美国在全球政策中的有关事物,如打击恐怖主义等给予积极的支持与配合,向准盟友关系靠拢。在两国关系中,还要建立相应的预防机制,防止类似侦察机事件那样的事发生,或即使发生,能在机制内迅速得到妥善解决,不演化为双方的对抗与冲突。 结语:中国和美国早已结束敌对关系,中美两国和平友好是大势所趋势,虽然在台海问题上,人权问题上,知识产权问题上,以及汇率问题上,中美两国的较量不可能短时间内结束;美国虽尤其自私的一面,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美国,但也应该看到,中国政府在台海问题上的不容妥协,在人权问题上,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确实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相信随着中美经济关系的不断深入,中国政府灵活调整对台政策,在知识产权和人权问题上不断完善,这些矛盾反而会成为解决中国内部问题的动力。中国已经崛起,相信在中国政府的引导下,对外,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不对他国产生威慑的大国,对内,它能够不断完善社会机制,改善人民生活,真正实现中国的国富民强。 参考文献 [1] [美]卡特. 妖魔化中国是错误的[J ] . 纽约时报,1997 -08 - 10. [2] 黄硕风. 综合国力论[M ]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 王诵芬. 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比较研究[M] . 长沙:湖南出版社,2007 2017年国际形势形势与政策论文 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深入发展的当今世界上,中国的发展已越来越地受到世界的关注。“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积极地融入世界”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四邻安则自家兴。中国和周边国家山水相连、利益攸关。2014年,中国将进一步构筑稳定友好繁荣的周边战略依托,打造紧密的周边命运共同体。审时度势,周边地区,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首先是俄罗斯。俄罗斯今年主办冬季奥运会和八国集团峰会。在伏尔加格勒遭受恐怖袭击后,普京政府必将加大对北高加索地区恐怖组织和分裂势力的打击力度。俄罗斯将大力发展军力,推进武装力量装备现代化,并将组建北极部队,进一步强化海上军力。俄还将力推地区一体化进程,提升在“后苏联空间”的影响力。去年,中俄领导人以战略思维和全球视角审视和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今年,随着两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能源、人文领域的合作提升到新水平,中俄关系将保持稳步发展和强化态势。 其次是日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去年年底参拜靖国神社无异于个人政治“摊牌”之举,意在宣示其走右翼路线决心,争取右翼和保守势力支持。当前,安倍执政重心已由经济转向军事安保。日本政府今年计划通过修改宪法解释方式解禁集体自卫权,并完成美日“防卫合作指针”修改,重新安排两国在同盟中的分工。其目的就是:建立国防军,摆脱战后体制。需要警惕的是,当安倍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时,日本国内反对力量日益被边缘化,这令安倍的错误行为缺乏制衡。中日关系充满风险、悬念和不确定性。 再来看看以安定内部,经济核武建设并行的朝鲜。今年是金正恩主政的第三个年头。在纪念金正日逝世两周年活动上,金正恩率党政军高级领导人悉数出席,显示肃清张成泽事件暂未带来进一步高层人士变动。今年,金正恩将继续进行党政军人事调整,致力于内部稳定。此外,朝鲜将继续贯彻经济建设与核武建设并行路线。朝鲜已成立经济开发委员会和经济开发协会,探索经济发展模式及具体方法。此外,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各种形式的开发区。关于朝核问题和六方会谈,朝鲜将依然坚持固有立场,即只要美国不完全放弃对朝敌视政策且不以行动加以证明,朝鲜半岛无核化就绝无可能,朝鲜就绝不会单方面为重启六方会谈而首先采取行动。 然后是印度。今年5月,印度将举行大选。丑闻缠身、经济社会治理不善的国大党将遭遇反对党人民党的有力挑战,执政前景堪忧。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华关系,不会成为竞选首要议题,也不大会在新政府上台后出现大的波动或反复。印度各界普遍认识到,印中关系具有地区、全球和战略意义,两国应成为互利伙伴,而非竞争对手。去年,两国实现互访,就推动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作出规划。今年,规划将继续得到落实。双方将举办友好交流年,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等,并力争在高铁、电力等领域及建立“中国工业园”方面实现突破。 最后是地位迅速提升,借力大国实现发展的中亚。近年来,中亚因地缘政治经济地位重 要性日益凸显而备受大国重视,而借力大国投入以实现自身发展已成为中亚国家重要战略选择。去年,对中亚四国的访问促成中国与四国关系提升。今年,中国与中亚各国关系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在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持续、北约逐渐撤出阿富汗的背景下,中亚安全局势更加严峻。中亚各国将更加倚重中国和上海合作组织,双方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强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互补性很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逐步落实,双方除了在能源资源领域继续拓展合作,在基础设施、航天、金融、农业、加工业等非资源领域的合作也大有可为。 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总体态势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实现长期稳定与和平。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国家外交上是否抬得起头,归根结底是要看这个国家的实力的。在此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坚持我们的发展方向不动摇,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应变各种国际问题的能力,使得中国在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多极化世界站稳脚跟。 2017年国际形势形势与政策论文相关 文章 : 1. 2017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 2. 2017国际形势与政策 3. 2017年国际形势论文 4. 2017大国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5. 2017当前国内外形势与政策论文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是他经常发生战争的原因。1: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尤为激烈,其原因是因为阿富汗与中国接壤,又位于亚洲中部,如果阿富汗驻扎任何一个军事强国的基地便可控制整个亚洲。2:美俄争夺阿富汗的主要目的也是监视中国,一旦中国对美俄构成军事威胁阿富汗便成了中国的后院,你一定也听过克什米尔,他分印控区与巴控区,当然也有一部分在阿富汗的控制范围内。3:在阿富汗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成立了塔利班的影子政府。这种影子政府都是军政合一,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要大于官方政府。更加奇怪的是,塔利班武装是越剿越多,越打武器还越先进。4: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使其成为南亚与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5:东南接南亚次大陆,可下印度洋,西北邻中亚和西亚,能抵地中海,全国五分之四的面积为山地和高原,平均海拔3500多米的兴都库什山横陈境内,是中亚与南亚间的重大障碍。

阿富汗发表评论文章

不屈的国家:不敢小看阿富汗(以前收藏的,当然这篇文的背景是在阿富汗战争之前的,重点可以写不屈服侵略的精神) 世界聚焦内陆山国阿富汗。那么,阿富汗军力多强?经济实力怎么样?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又如何? 塔利班军事“软件”先天不足。10万名武装人员虽然名义上在塔利班领导下,但实际上却分属大大小小的100多个派别,各派别武装力量都是在部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们之间由于存在着民族、部落、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关系错综复杂,真正的作战指挥权都落在大大小小的“司令”手里,塔利班真正能直接掌握的核心武装力量大约有3万人左右。这些“司令”各据一方,以至于塔利班武装力量迄今为止还没有像样的军事指挥中心和军事通讯枢纽,甚至没有统一的军装和正规的编制。这也是国际社会长期以来搞不清塔利班武装实力究竟多强的原因。 塔利班的军事硬件也十分落后。它号称拥有45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几十架喷气式战机,但这些武器绝大多数都是前苏军扶植的傀儡政权的遗产,占装甲车总数五分之一的 T 45坦克算是装甲主力,余下的就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上个世纪初侵阿英军留下来的古董坦克。 塔利班最先进坦克是苏制 T 59坦克,但由于重要零部件严重短缺,燃油匮乏,所以绝大多数成了摆设。更要命的是,缺乏操纵这些坦克和装甲车的人。这些装备是当年政府军撤出首都时丢下的,指挥官们不是随同马苏德逃往北部,就是被塔利班战士处死,以至于当塔利班终于意识到人的重要性时,已经没有多少人会操纵这些铁家伙了。维修保养人员也十分缺乏,想找到懂指挥装甲作战的指挥员更是毫无可能。另外,塔利班仅得到3个国家的承认,也无法派出学习人员。这种情况下,难怪塔利班向反塔联盟发起进攻时,坦克成了停在原地打炮的“装甲碉堡”。 塔利班的几十架喷气式战机也是形同摆设,因为塔利班现有的航空燃油加起来也还不能供2架战机起飞,而且飞行员和飞机维护保养技术人员早在塔利班攻入喀布尔之前已经大部分逃亡国外,飞机的零部件严重缺损并且得不到补充,全国的导航雷达系统早已荡然无存。所以,虽说这批战机中包括数架比较先进的米格 21和苏 22战机,但这几十架战机的战斗力加起来还不如反塔利班联盟手中仅有的5架战斗机,尽管塔利班的战机多数驻扎在喀布尔和坎大哈两处空军基地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反塔联盟的战斗机前来轰炸喀布尔,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因为塔利班没有人能把战机开上蓝天,更没有指挥战机作战的指挥员。 塔利班没了现代战争最重要的两只拳头——装甲兵和战机,塔利班手中最先进的武器就是前苏军遗留下来的“飞毛腿”近程地对地导弹和美制“毒刺”防空导弹了。除此之外,最多的武器就是 A K 47冲锋枪。经济十分落后 阿富汗几乎没有可以支撑战争的经济实力。阿富汗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牧业国家,人均年收入大约150美元,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阿富汗人口近2000万,80%%从事农牧业生产,农牧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占国家出口总值的80%%左右,但这一出口由于连年的战争已经减到极其微小的地步。农业生产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加之连年战乱,以至于粮食不能自给,平均每年短缺20万吨。牧业是阿富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紫羔羊是阿富汗的重要特产,其产年量一度高达200万只,但现在同样荡然无存。 阿富汗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独立前除王室拥有一家小型兵工厂外,别无现代化工业企业。独立后在前苏联、日本和一些西方国家的援助下才逐步建立起一些工矿企业,但主要是轻工业,并且绝大多数以手工业为主,如手工织毛毯、手工制作金银手饰等。较具规模的工业为棉纺织业和水泥制造业,其次是汽车修配、发电等工业,冶金、石油和机器制造等工业基本上还属于空白。 阿富汗境内多山,地形复杂,国内交通主要依靠公路,仅在北部边境地区有数十公里铁路,部分内河可以通航。全国现有的2万公里的公路有一半以上已遭战争的严重破坏。空中运输情况更糟,仅有的阿里亚纳航空公司和阿国际航空公司遭国际制裁,已经完全倒闭。战斗意志顽强 没有人敢小看阿富汗。 熟悉阿富汗地理和历史的人都知道,阿富汗地处地中海、里海、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位,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强国争夺之地。 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阿富汗先后进行了3次抗击英国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战争。第一次抗英战争是在1839年至1842年间进行的。当时英军集结了5万余名雇佣军,大举入侵阿富汗。阿富汗人民奋起反抗,英军伤亡数千人,最后英国被迫撤军,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抗英战争是1878年至1880年,英国出兵3.6万,分三路进攻阿富汗,迫使其签署了不平等条约,但阿富汗人民顽强抵抗,首先在喀布尔发生起义,接着全国爆发抗英斗争,终于在1880年挫败了英国妄 图吞并阿富汗的阴谋;第三次抗英战争是1919年5月至8月。1919年5月6日,英国再次向阿宣战,派兵进攻喀布尔,阿全国兵分多路反击,攻战包围了许多英军据点,最终迫使英国签订停战协议。 阿富汗还进行了10年的抗苏武装斗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1979年12月27日,前苏联对阿富汗进行了闪电进攻,仅用了3个多小时就控制了首都喀布尔,尔后又出动10万地面部队,编成两个梯队占领阿全国各主要城市、军事基地和交通要道,但10万苏军很快陷入游击队的汪洋大海之中,最终于1989年12月被迫撤走。 阿富汗是世界上最好客、也是最好斗的民族之一。在阿富汗,几乎人人都要遵守“普什坦瓦里”准则。该准则虽因不同的地区和部落而有所差异,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即男人应该文武双全,既要勇敢善战又要能言善辩;要殷勤好客,即使素不相识也应该热情相迎;人人有权在危难时刻寻求别人的帮助,同时也有义务保护处于困境者的生命与财产。该准则还规定,人们有复仇的义务。这种复仇一是出于保护自己家庭或者家族的利益,二是为了体现男子汉的气概。正是由于“普什坦瓦里”准则,阿富汗人具有了双重性格,并且复仇的意识十分强烈。在阿富汗民间,至今仍有一种寻求保护与复仇的习俗,也就是阿富汗人称之为“尼那瓦提”,意即一个人在危难时刻,可以到别人家中或者帐篷里请求帮助,除非他的请求得到满足,否则他会拒绝在主人家接受主人的款待,而这种请求一般不会被拒绝。如果有谁不愿意提供帮助,那么他的人格、名声会受到极大损害,这是阿富汗人最忌讳的事。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外来力量再强大,近200年来阿富汗却始终没有被征服过。

阿富汗战争就是典型的“导弹打帐篷”战争,也是这个名词的由来,原意是美国用80万美元的战斧导弹去攻击塔利班80美元的帐篷,虽然摧毁了目标,可也是赔本的买卖。后来引深为不对称战争,在这种战场条件下,高技术装备却只能用来打击低成本目标。

在进行的震惊世界的恐怖打击之后,藏匿在阿富汗的恐怖分子已经撤离了他们的据点,留下的只是几只价值不足10美元的帐篷。如果,美军使用高性能的巡航导弹攻击这些目标,即使把它们彻底摧毁,这样的作战行动到底有什么意义,就连儿童也看得出来。何况美国的具有极高战争智商的决策者们。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专题文章,对确定打击阿富汗的军事目标问题进行了评论。文章说,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直言不讳地说:“几个大国为了打击阿富汗游击队费尽了心机。而那里几乎没有一样可以值得攻击的目标。”但是拉姆斯菲尔德发誓,“要把他们的藏身之地打个底朝天。”美军曾考虑采用在伊拉克和塞尔维亚的那种空袭行动,但不久就认识到,恐怖主义分子的行踪漂浮不定,给他们提供庇护的阿富汗又太贫穷,整个阿富汗全境几乎找不到现代化的经济或军事目标。因此,除了可能动用地面部队外,军方制定的打击计划的关键应当是综合采取经济、政治、外交和情报措施,全面打击拉登。上周四,布什在接见4名参议员时也怀疑使用巡航导弹打击拉登的作用。尽管巡航导弹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发挥了作用,但恐怖分子在阿富汗的联系活动根本不用移动电话,而是依靠最原始的信使联络和会面,所以,要靠电子技术来侦察拉登的踪迹十分困难,巡航导弹也无法发挥效用。布什对参议员说:“向空无一人的价值仅10美元的帐篷发射价值200万美元的巡航导弹有何意义?”拉姆斯菲尔德也有同样的表示,塔利班的固定目标没有什么价值,摧毁他们的内政部或国防部,炸毁他们的能源系统,都不可能迫使他们交出本·拉登,因为他们几乎不需要现代化的指挥通信工具。因此,美军决策者们认为,最有利的行动可能是利用阿富汗内部反塔利班的组织,这些位于北部山区的组织将成为一支地面部队,作为美军的代理部队。但是,这支力量人员不到1万2千人,并且得不到阿富汗的大部分人的支持。

建议你读一读《追风筝的人》是讲的主人公是阿富汗喀布尔。。。再写读后感,或者围绕这本书展开一系列,你的感想。。。谈到阿富汗,少不了塔利班。。再扯点拉登,911,恐怖分子。。。围绕世界和平。。。还是很好写的,,而且《追》是一本很有名的书,相信能为你的文章添彩不少。。

阿富汗记者发表评论文章

9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据报道,8月31日,阿富汗塔利班消息人士称,阿富汗有关组建新政府的磋商已完成,将于9月3日宣布组建新政府。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是否计划承认阿富汗新政府?

对此,汪文斌表示,阿富汗历史正在翻开新的一页,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饱经苦难的阿富汗人民正迎来国家和平与重建的新起点。

国际社会也高度关注阿富汗即将组建新政府的动向,中方真诚希望阿富汗各方顺应本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构建开放包容的政治架构,奉行温和稳健的内外政策,同各种恐怖组织彻底切割,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友好相处。

汪文斌说,中方将一如既往奉行面向全体阿富汗人民的友好政策,尊重阿富汗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干涉阿富汗内政,继续为阿富汗早日实现和平重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白宫回应如何看待阿富汗新政府

美国白宫幕僚长克莱恩(Ron Klain)周二(8月31日)表示,美国“不太可能”在短期或长期内与阿富汗新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我不认为会在短时间内(发生)。” 克莱恩回答道,“而且,我不知道我们会在任何时候承认他们的政府。”

克莱恩表示,塔利班说他们在组建新政府,因此,“我们会观察新政府,我们会看他们的可信度如何,重要的是,会看他们的行为如何。”

以上内容参考 文汇报-中国是否计划承认阿富汗新政府?外交部回应

美国想抢她的石油

阿富汗最新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震惊了世界,各国纷纷对此予以强烈谴责。邻国巴基斯坦谴责这起袭击是“残忍的恐怖袭击”,并且向受害者家人表示同情。除了总统马克龙,法国外交部也发表声明谴责袭击事件,强调将继续支持阿富汗政府打击恐怖主义的努力。巴黎市长伊达尔戈海则宣布,埃菲尔铁塔当晚从零点开始熄灯,以为在喀布尔袭击中丧生的遇难者们哀悼。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恐怖分子为何能够在阿富汗屡屡得逞,而且还都是市中心地带?

阿富汗媒体的一名资深记者比拉尔萨瓦瑞将矛头指向阿富汗政府和警方,认为这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屡屡发生绝非偶然。他在其推特账户上这样写道:“事实上,喀布尔在过去多年来一直遭受自杀式炸弹攻击者的袭击。表面上看,这是情报与安全工作持续失败的体现,但这些都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毕竟导致了如此众多的伤亡,而且还有一些是外国人。”

在外界看来,除了恐怖分子异常狡猾,阿富汗军警系统情报与防范工作的严重失误是主要原因。以最新的恐怖袭击事件为例,一是塔利班武装分子为何能够获取救护车而不被发现?二是他们为何能够在闹市区长驱直入?三是为何军警人员处置不当,导致众多伤亡?这一系列的疑问恐怕无人能够回答!

此外,连年的冲突和战争,导致征兵在阿富汗社会变得异常困难,新征的兵员良莠不齐,极易被渗透利用。而调查显示,多起恐怖袭击事件正是内外勾结而导致的,可谓“家贼难防”。

阿富汗乌尔法特的散文《生活》短小而凝重.作者由生活表象引入到哲理的思考,揭示了“只有奉献才能享受人生”的这样一深刻而辩证的主题,文章缘事说理,具有十分强烈的感化力量. 文章从人们生活中的常物水写起,先列举了几种饮水的不同方式,接着从这不同方式中道出了“差别仅仅是容器”这一表象,接下来,作者缘此,深入挖掘分析,又列举了几种不同境遇中对水的需求情况,通过鲜明强烈的对比,把读者的思维从眼前的生活表象引入哲理的思考中去,作出了深刻而鲜明的答案:即真理的差异在于用水者的境遇不同,需求的程度不同. 文末段是一个议论总结段,由物及理,由现象到本质,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主题:只有经过巨大艰辛的奉献后才会享受人生,体会到幸福的真正滋味,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最新阿富汗局势论文发表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篇2 浅析中国周边形势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即陆地环境明显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周边关系冲突矛盾共同发展战略安全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我国周边关系发展可具体分析为以下八个方面: 一、朝鲜半岛 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发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始终牵动着大国利害关系,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缘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半岛两国的战略选择,将与大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虽然朝鲜和韩国都在竭力谋求统一,但是双方存在的理念与利益冲突,造成了一种一致谋求统一却又坚持对抗的局面。近些年来,双方的各项交流合作逐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朝韩关系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但是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一方而,促进和解、推动谈判、制约战争的内外因素继续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六方会谈”进程的继续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重要机遇,半岛和平进程有可能在曲折中前进;另一方面,朝鲜与美国、朝国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大相径庭,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综合而论,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时起时伏、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半岛南北双方真正走向和解,只有在中美等大国的支持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二、日本 2009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7周年。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且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而近几年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日中关系在发展中却有存在着许多隐患。人本政府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地区的稳定,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引起众多亚洲国家的不满,钓鱼岛问题也激化了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上的矛盾。虽然我国政府从大局出发,采取了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日关系重新定位的过程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进入21世纪后,日本不断突破向海外派兵的限制,扩大对美军事支援的范围。日本实施海外军事干预意志和能力的增强将成为东亚地区的潜在威胁和中日冲突的隐患。 三、美国 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并有新的进展。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加强沟通,双边关系的战略内涵更加丰富。两国军事交流与互信得到增强。在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美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因素,也是对我国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苏联解体后,其继承者俄罗斯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回缩到我国北部方向,而美国作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已成为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美国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美国的影响在手段和方式上亦具有多样性,一是保持直接的军事存在,二是发展同我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三是介入和干预地区热点问题和危机。当然,目前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大都是间接和潜在的,而且其对华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在遏制我国的同时,也同我国进行“接触”与合作。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缓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美国对我国的威胁。 四、中亚 与中亚国家关系不断深化。2009年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建交17周年。17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成功解决边界问题,不断增进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国”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已成为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的典范。中亚地区面临着颜色革命的冲击,国家政局动荡不安。中亚地区毗邻我国西部边境,自古以来就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亚五国作为苏联解体后出现的国家,地理上位于大陆心脏地带,是大国政治势力和地区政治势力缓冲区和交汇区。在经济上,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 文化 上,中亚是伊斯兰文明,____文明和儒教文明的结合部。我国和中亚各国是长期睦邻友好的关系,并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成为长期的政治、经济贸易伙伴,以保证边疆地区的稳定。 五、俄罗斯 中俄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两国高层互动频繁。我成功在俄举办“中国年”活动,举行300多项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我国北部地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邻国。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定,不存在重大现实热点和安全隐患。 同时,我国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良好状态,并且在近期内不会发生动摇。因此,该地区的政治格局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作为俄罗斯的邻居,中国尤为关心,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的丰富的石油气资源,是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可以借助的力量,尽管俄罗斯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但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罗斯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俄在对外政策上,其作为欧亚大国的地缘政治决定其外交政策的平衡性,实施欧亚并举的双头鹰外交。西部,把外交重点放在独联体地区,对欧盟签署“通往未来路线图协议”。 对美,虽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但短期之内不会发生直接的冲突与对抗。在东方,则加强与我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全方位关系,同时积极参与朝鲜核问题。两国的联合军事演习也表明两国的军事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两国政治走向合作的体现,为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奠定了基础。强大的邻国就像一把双刃剑,假如它对你友好并能给你带来利益,就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居而使这样利益倍增,这个邻居越强大,你所获得的利益可能越大,反之亦然。所以说,复兴后强大的俄罗斯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中国周边国家无法无拟的。 六、南亚 与南亚国家关系稳步发展。在南亚地区,印巴冲突由来已久,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备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印度和马基斯坦的冲突直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重要隐患。近年来,两国在核军备和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冲突时紧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国西部边境的安全有重大关系。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其21世纪军事战略是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巴基斯坦,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 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这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印度作为一个区域性大国的地位在升高,国际影响也在不端加强,而中印关系也已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和发展。双方的经济贸易逐步扩大,且中印双方都致力于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周边华宁,共同利益将决定两国在今后较长时间里保持密切的关系。我国与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则将会长期维持下去,两国关系将获得不断的发展。我国与南亚的关系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七、东南亚 东南亚诸国的对外战略对于大国关系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其地理位置上,东南亚国家对外战略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依托于一个地区性的同盟。受到政局动荡和恐怖主义的影响,东盟各国的经济受到打击,海外市场缩小,外资流入减少,旅游业衰退,如何实现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复苏成了东盟国家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东盟可以说是我国崛起的一个战略支点,我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负责任的表现,促进了东盟国家与我国关系的新进展。 在印度洋海啸灾难中,我国伸出援助之手,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建立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和我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使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和政治互信达到了新的水平。但是我国与一些东盟国家之间也存在主权争端,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但总体形势是平稳和可控的。双方在经济上有竞争,在政治上有共同的战略利益,两方的关系必将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密切,无论是合作的内容还是合作的层次,都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八、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 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的恐怖主义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构建稳定的周边政治格局的严重威胁。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是国际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重要基地和活动场所,中亚地区出现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不断扩大,已经给中国的西北边疆带来了巨大压力,中亚某些国家公开号召境外民族回归“历史祖国”。在此背景下,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分子,与境外(包括中亚国家)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分子相结合,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使得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恐怖威胁。在东南亚,当地的伊斯兰激进势力与“基地”组织相勾结,制造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已成为东南亚地区安全的现实威胁。在南亚的印、巴等国,恐怖主义活动也出现新的发展势头。坚决打击恐怖主义,是我国维护周边政治格局的重要手段。 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总体态势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我们只有与周边和睦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只有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才能有长期稳定与和平。只有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处理好外部事务,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需要制定妥善的战略,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的国防力量。科学技术创新。我们还应注意到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所激化的隐患,联合一切联合的国际力量削弱,周边环境中不利因素,扫除和平发展的一切障碍。同时与周边国家相处过程中,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猜你喜欢: 1. 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 2.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 3.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3000字 4.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梦 5.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今年是最不太平得一年

张军表示,当前阿富汗人道局势十分严峻,包括妇女和女童在内的数百万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令人担忧。 许多妇女和女孩被剥夺了温饱,一些家庭甚至靠卖器官和卖孩子为生。 连饭都吃不下,活下去都成问题了,怎么办才能让女孩上学,更别说参政了。 一边声称关心阿富汗妇女和女孩的权利,一边削减对阿富汗的人道主义和发展援助,顽固地维持对阿富汗的单边制裁,这在道德上是虚伪的,实际上是致命的。 张军表示,阿富汗当前面临人道主义和经济困难,关键在于外国制裁导致流动性不足和经济停滞。 阿富汗的海外资产属于阿富汗人民,冻结这些资产就等于剥夺了阿富汗人民的救命钱。 我们注意到,本月早些时候,70多位知名学者发表公开信,呼吁美方立即全额返还被冻结资产,指出将冻结的70亿美元一分为二是武断和不合理的。 我们再次敦促美国将这些资产全部、毫不拖延、无条件地归还阿富汗。

目前双方正在接触交涉中,两方都在争取自己的权益,没有明确的方案;当前阿富汗面临人道和经济困境,美国这种做法相当于剥夺了阿富汗人民的救命钱。

  • 索引序列
  • 阿富汗论文2014年发表
  • 阿富汗近年来局势论文发表
  • 阿富汗发表评论文章
  • 阿富汗记者发表评论文章
  • 最新阿富汗局势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