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论文发表急用能催嘛

论文发表急用能催嘛

发布时间:

论文发表急用能催嘛

论文修改有什么技巧?新角度学术网前天 16:10技巧一:关键词替换法核心词块包括:文献检索,教育研究 。句子的意思是要表达文献检索的作用。因此可以修改为“文献检索是研究者进行教育研究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 觉得这个改的有点离谱,可以改成这样“文献检索是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或“在进行教育研究时,文献检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一定要读懂原文的意思,否则你改出来会严重走样,中国知网论文查重结果会很高。技巧二:重写降重方法现在这篇论文检查越来越严格,为了有效降低论文重复率,真的有想一些路要走,如果他们的论文拼凑组合,在检查时的重量自然是无法通过,这是减肥的最好方法是:论文改写。这个想法是把你正在重复的东西,换一种方式,然后添加一些解释性的单词,加和减一点,然后把这些部分放在一起,基本上减少重复率。技巧三:翻译减重方法如果你想使用翻译落锤方法减少重复率,本文有英语水平要求,因为跨语言论文复查系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发,所以可以借鉴一些国际外国文学,寻找一些与他的研究论文的内容一致的视图,在转换到自己的内容。技巧四:重构法所谓重构法,依然引入核心词块的理念。具体操作分为三步,第一步:读懂原文意思。第二部,拆解,保留原文核心词块;第三步,结合原文意思,看剩下的词块,将其重新造句。例如:通常课题确定后,接下来一步就是文献检索,即按照课题的目的要求,寻找研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原文意思大家应该都懂。直接进入第二步,取出核心词。主要有:课题、文献检索、课题目的、文献资料 。以此为词汇,进行重构。改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时,需要围绕课题目的,检索与之相关文献资料。技巧五:机会主义重写或翻译需要时间和精力。论文要写一万多字,句子翻译的时间和精力。对论文的理工科变变数据图,变变操作环节,可以,但这种方法仅限于论文的理工科。

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至上!

这个最好的,不要催。倒是想修改的时间自然会修改。如果你去催的。搞不好倒是会生气。如果你不着急用的。那就慢慢来的。如果是比较急。最好是去中介修改,我认识一象,东莞汇刊文化,你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去看一下的。

这种情况是可以的,前提是你知道杂志编辑部的电话,当然了发邮件也是可以的。毕竟这是你自己的论文,你得上点心,有时候可能是编辑的疏忽导致论文状态不更新。

医用敷料能发表论文嘛

很多所谓的“械字号面膜”虽然广告诱人,却连医疗器械的身份证明都拿不出来,这种产品肯定是忽悠;但即使能拿出来,也不意味着效果一定比普通面膜更好。

敲黑板: 我们在购买之前要 知己知彼 , 知己就是了解自己的皮肤状况和需求,知彼是看看产品属于哪一类医疗器械 ,从而客观科学地判断其效果。

医用敷料的作用?

从皮肤的角度来说, 第二类和第三类敷料的适用对象是受伤的或者需要术后护理的皮肤 ,例如有手术创面或者烧伤烫伤割伤的皮肤。敷料覆盖在上面,避免外界有害物质进一步伤害皮肤,对皮肤起到保护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因此,敷料最核心的特点是安全,如生产环境强调要灭菌;配方尽量简单,一般只有三五种成分,尤其不会添加普通化妆品里面经常出现的各种植物提取物。

为了保证安全而付出的代价就是牺牲其他功效。如果追求美白、亮肤、抗衰之类的效果,敷料的作用大概率不如普通面膜。

医用敷料和普通面膜怎么选?

皮肤有创伤的朋友,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敷料;皮肤正常而 健康 ,可以选用有相应功效和成分的普通面膜。

但有人会问:如果同是保湿,敷料是不是会更安全更有效呢?

①谨防商家“陷阱”

很多厂家就是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来收智商税。有的“械字号面膜”或者“医美面膜”投机取巧,拿的是一类医疗器械的备案号,这种不需要监管部门批准,也不需要临床验证,只用向市级药监局备案,一两个月就能完成产品的开发备案;而且膜材用便宜的无纺布,服帖性不好,也不加入昂贵的成分原料,甚至只有简单的水和增稠剂,成本大幅度压缩!

和另外两类敷料相比,这种“医美面膜”只是给皮肤做一个无菌的或者冷敷的水膜,确实也能起到基础的保湿补水效果,但价格动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值得不值得购买,聪明的消费者想必心知肚明。

②购买医用敷料需辨别

并不意味着第一类敷料全是忽悠,市面上的产品很多,大部分确实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效果。医用敷料的市场迭代非常快,各种新品牌层出不穷,为了避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

另外,也不要盲目跟风购买医用敷料。买不买首先要知己知彼,知己是了解自己的皮肤,知彼是看看产品的类别。如果皮肤有创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第三类或者第二类敷料;对于正常 健康 的皮肤来说,选择普通面膜就可以。

国际经贸国际经贸

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建议

■李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李瑞锋北京中医药大学

摘要:文章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中药出口规模不断增长,我国中药的国际

竞争力有所下降,我国中药出口品种以中药材和提取物为主,亚洲仍然是我国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我国

中药出口面临的基本形势,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中药出口的政策建议:通过

“以医带药

”方式推进中药的国际化;进一步制定完善中

药的相关标准及规范;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中药的国际竞争力;制定鼓励中药出口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中药出口国际竞争力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20世纪

80年代

全国中药材资源调查表明,中国拥有的中药资源种类为

12807

种,其中药用植物

11146种,药用动物

1581种,药用矿物

80

种;仅对

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进行统计,总蕴藏量就达

850

万吨左右;

1985年全国药材种植面积约

30万

hm2,常年栽培的

药材达

200余种;药材年收购量

30~40万吨,其中野生药材占

60%,家种药材占

40%(李刚,

2004)。2007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

积达到

96万

hm22008)。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我

(国家统计局,

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和中药的国际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

中药是我国非常传统的出口商品,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记

载,唐宋时期就向外大量输出药材,当时出口的药品种类多达

几十种,包括人参、牛黄、朱砂、茯苓、附子、川椒、远志、甘草等

(李璐瑒,

2010)。中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

特色与优势,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

WTO及世界对传统医药重

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中药出口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1.我国中药出口规模不断增长。建国以来,我国中药出口

一直发展较快,海关统计数据显示,

1974年我国中药出口额首

次突破

1亿美元,

1979年达到

2.7亿美元,

1985年增加到

3.6

亿美元,

1974~198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

12.35%,发展迅速。

1991~2010的二十年间,我国中药出口经历了快速增长、下

降回落、快速增长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中,

1991-1995年我国中药

出口表现为快速增长的特征,中药出口额从

1991的

3.1亿美元

增加到

1995年的

7.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25.54%;1995~2001

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及其他一些政策的影响,中药出口受

到限制,中药出口表现为不断下降的特征,中药出口额从

1995

7.7亿美元的高值,下降到

2001年的

4.5亿美元,年均下降

8.6%;进入

21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以后,我国中药出口

进一步得到快速发展。2001~2010年中药出口表现为快速增长

的特征,中药出口额从

2001年的

4.5亿美元增加到

2010年的

19.4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17.63%。虽然期间受到

2008年国

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药出口额增长率出现下降,但是从

2010

年开始明显复苏,出口额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到

32.9%。

2.我国中药的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虽然我国中药出口近

年来发展较快,但是中药的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却在不

断下降,表现为中药出口额占医药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

1我国中药出口额变化情况(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海关统计年鉴

以及中药贸易竞争力指数不断降低等方面。

近年来,我国中药出口额占整个医药出口总额的比重相对

偏低,而且还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1995年中药出口额占全

部医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36.1%。2003年,中国中药出口

总值达到

7.12亿美元,而医药类商品

(包括中药、西药、医疗器

械、医用敷料等大类

)的出口总值达到

79.99亿美元,中药出口

所占的份额仅为

8.9%(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2004)。

2008年中药出口占全部医药出口额的比重仅为

4.1%(张中朋

等,

2009)。相对来讲,中药出口额占医药出口总额的比重及变

化趋势,与中药工业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及变化趋势

之间,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中药出口额占医药出口总额的比

重明显低于中药工业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中药出口

额占医药出口总额的比重基本呈现不断下降的特征,而中药工

业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却呈现不断增加的特征。数据

显示,

2001年中药工业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18.62%。到

2003年我国共有中药企业(包括中成药工业企业和

中药饮片工业企业)

1364家,全年中药工业产值达

810.26亿

元,中药工业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提高到

26.1%。2008

年我国中药工业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26.1%。2010

年我国中药实现工业产值

3172亿元,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

11933.82亿元,中药工业产值占比进一步提高到

26.58%。

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中药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选择了贸

易竞争力指数

TC(Trade

Competition

Index)这一指标来进行分

析现阶段,分析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普遍采用国际

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三个指标

来分析,但是由于关于中药的概念、内涵和范围,我国与国际

国际经贸国际经贸

2003-2008年中药出口额与中药工业产值在整个医药产业中的地位(

%)

资料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2004),中国高技术产业发

展年鉴(

2003、2008),张中朋等(

2009)

上的有关界定存在很大差异,导致统计口径不可比,难以准确

计算上述其他两个指标,所以本文只使用贸易竞争力指数这

一个指标进行分析。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一产业或产品的

净出口与进出口总额之比,可以表明某国生产的某种产品是

净进口,还是净出口,以及净进口或净出口的相对规模,从而

反映某国生产的某种产品相对于世界市场上供应的其它国家

的该产品来讲,是处于生产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

劣势的程度。其计算方法为:

式中:

Xij表示

i国

j种商品的出口额;

Mij表示

i国

j种商品的进

口额。

TC值小于零,说明该产品为净进口,其生产效率低于国

际水平,不具有或缺乏国际竞争力;

TC大于零,说明该产品为

净出口,其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TC值越大,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

TC值等于零,则表示该产

品的生产效率与国际水平相当,其进出口纯属与国际间进行

品种交换。该指标的优点是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

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

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该指标均介于

-1和

+1之间,因此在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具有可比性。

结果表明,我国中药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但不是很

强,而且国际竞争力正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贸易竞争

力指数从

1998年的

0.72下降到

2010年的

0.48。

2

1998-2010年我国中药贸易竞争力指数(

TC)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海关统计年鉴的相关

数据计算

2013年

1期

88

总第

706期

3.我国中药出口品种以中药材和提取物为主,附加值相对

偏低。从产品品种结构上来讲,我国出口中药产品主要包括中

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

(含中药酒及营养保健品

)三大类。

近年来,我国中药产品出口额不断增加,但是从结构上来看,

以中药材和提取物为主,中成药所占比重相对较小。1996年我

国中药出口额中,中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

(含中药酒及营

养保健品

)三者所占的比重为

73.5%、9.7%和

16.7%,中药材出

口所占比重相对较高,超过

70%,中成药出口所占比重不足

20%。之后,中药材出口额所占比重基本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1996年

~2006年中药材出口所占比重从

73.5%下降到

37.6%;

提取物出口额所占比重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1996年

~2006

年提取物出口额比重从

9.7%提高到

43.8%;中成药出口额所

占比重在波动中呈现小幅提高的特征,

1996年

~2006年中成

药出口额比重从

16.7%提高到

18.7%。但总体上,

1996年

~2005年以来,以中药材为主的出口格局一直没有改变。

2006年中药提取物出口额所占比重第一次超过中药材,

成为第一大出口来源,中药材成为第二大来源,中成药成为第

三大来源,中药出口格局发生明显改变。2006年

~2010年一直

维持这种出口格局。

总体上来讲,

1996年

~2010年间虽然中药材的出口比重

不断下降,但是仍然占到近

40%的份额,同时,中药提取物的

出口比重不断提高,已经超过

40%,二者合计的比重超过

80%。相对来讲,中成药的出口比重一直偏低,不足

20%。实际

上,早在

1989年,我国中成药出口就达到了

1.1亿美元

,占中

药出口总额的

30%,1991年

~1993年间,中成药出口额所占比

重一直都维持在

30%以上,不过逐渐开始表现出下降的特征,

1994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比重降到了

20%左右,之

后,中成药出口额所占比重基本都维持在

20%以下,例如,

2010年中成药出口额增加到

3.54亿美元,但是占中药出口总

额的比重仍然不足

20%。现阶段,我国中药出口以中药材和提

取物为主的特征非常明显,意味着我国中药出口品种的结构

不合理,附加值依然偏低。

3我国中药出口产品的品种结构分布

资料来源:

1996-2007的数据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海

关统计年鉴,2008-2010的数据来自中国中医药年鉴。

4.亚洲仍然是我国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目标市场相对

单一。近年来,我国中药出口覆盖国家和地区范围进一步扩

国际经贸

大,

2003年中药出口覆盖到的国家和地区已达

150个,

2008

年进一步增加到

160个。但是,我国中药出口的目标市场仍然

比较集中,相对单一,亚洲市场一直是主要出口市场。数据显

示,

1998年我国中药对亚洲出口

38985万美元,占中药出口总

额的

71.9%,是第一大出口市场;对欧洲出口

3207万美元,占

中药出口总额的

5.9%;对美国出口

9124万美元,占中药出口

总额的

16.8%;其他市场出口

2872万美元,占中药出口总额的

5.3%。1998年以来,出口亚洲市场的份额有所下降,从

1998年

71.9%下降到

2010年的

65%;出口欧洲市场的比重有所提

高,从

1998年的

5.9%增加到

2010年的

16.0%;出口美国市场

的比重出现下降的特征,从

1998年的

16.8%下降到

2010年的

10%;出口其他市场的比重从

1998年的

5.3%增加到

2010年

9%。

总体上来讲,我国中药出口市场结构近年来并没有出现

明显变化,亚洲市场仍然是主要出口市场,虽然比重有所下降,

但是下降幅度很小,

1998年

~2010年

12年间,仅仅下降了

6.9

个百分点,欧洲出口市场所占比重有所增加,增加

10.1个百分

点,美国出口市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下降了

6.8个百分点。

4我国中药出口市场分布结构(

%)

资料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海关统计年鉴

二、我国中药出口贸易面临的形势

1.世界对中药的认识有所改变。长期以来,我国中药出口

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的影响,而无法得到快速发展。中医

和西医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思维方式也存在很大

差异。西方国家对中医药的很多理念和做法难以理解,在认识

上存在一定的偏见,这也导致了我国中药特别是中成药难以

进入国际市场,中药出口受到限制。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

西医药的局限性和毒副作用,开始更加关注传统医药领域,使

得世界对植物药及中药的认识也有所改变,国际市场对植物

药和中药的需求不断增加。WHO在

2002年发布的报告中认

为,世界基于传统医药的植物药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600亿美

元,国际植物药市场潜力巨大。

2.中药的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出口贸易壁垒增加。现

阶段我国中药在生产加工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很多方面还属于空白,虽然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标

准,但是存在标准偏低、范围有限等问题,还没有形成国际上

认可的中药管理标准体系,中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偏低,

质量标准难以得到国际的认可,国内标准还难以发展成为国

际标准。例如,历史上曾出现过小柴胡汤事件、麻黄事件、马兜

铃酸事件、御之堂减肥药事件等不良反应和中药副作用事件,

被国际媒体大肆炒作,对我国中药出口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

响。现阶段,我国中药依然存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的问

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我国中药出口。

在我国中药标准体系建设滞后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利用

自身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不断提高对中药安全卫生、技术含

量、疗效、环保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限制我国中药的出口。加

之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中药出口的贸易壁垒有

所增加,进一步影响了中药的出口。例如,

2004年

3月

31日,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颁布《欧盟传统植物药(草药)注册程序指

令》(200424EC指令),其中规定中药出口企业必须提供

“待批

药品或同类相关药品在申请日之前已有至少

30年的药用历

史,包括在共同体内至少

15年的使用历史的文献或专家证

据。”,该指令首次承认了中药的

“药品地位

”,对于目前已经在

欧盟市场上以

“膳食补充剂

”等身份销售的草药产品,允许再

销售

7年,并在此期间允许采用传统草药简化申请的途径来

获取

“药品”的合法地位(李璐瑒,

2010)。但是我国的中药产品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基本都难以达到上述要求,其中比较突出

的问题是国内企业基本都无法出具产品在欧盟安全使用

15

年的相关证明材料,导致我国中药出口依然受到很大限制。截

至目前,在欧盟植物药注册中,我国仅有个别产品完成了简化

注册,而大多数产品只能继续以

“膳食补充剂

”或“食品

”等形

式出口。近年来,日韩也在不断提高中药进口质量标准,对我

国中药出口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3.我国中药出口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相对较弱。我国从

事中药出口经营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多,但是规模普遍较小,科

技创新能力不足,内部竞争激烈,整个中药行业集中度不高,

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直接影响我国中药的出口。数据

显示,

2009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企业总计有

2766家,其

中,出口中药材及饮片的企业有

1000家,出口额超过

100万

美元规模的企业仅有

7家(中国中医药年鉴行政篇,

2010),大

部分企业的规模都偏小,出口额相对偏低。近年来,韩国、日本

等国家在传统医药方面发展较快,这些国家生产的中药在药

品质量和包装设计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优势,加之资金雄厚、

技术先进,注重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品牌的建立,对我国的中药

形成了较大的竞争。

三、促进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的政策建议

1.进一步促进中医在世界各国的发展,通过

“以医带药

”方

式推进中药的国际化。中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草药,中药是纳

入了中医药理论体系、能够按中医理论使用的药品,所以中药

的发展离不开中医的发展,中药的国际化离不开中医的国际

化,现阶段,通过

“以医带药

”方式,在促进中医国际化的过程

中不断推进中药的国际化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例如,

2012年从

7月

1日开始,澳大利亚对中医师进行全国注册管理,这意味

国际经贸国际经贸

着澳大利亚已把中医药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范畴,中医在澳

大利亚的发展为我国中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和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通过中医在国外的发展,可以提高国外民众对中医药行

业的整体认识水平,有利于中药在国外的注册和应用,进而扩

大中药出口。针对中药出口市场相对单一的问题,要积极在亚

洲以外的欧美等国家大力发展中医服务,进而带动中药出口。

总体来讲,在中医与中药的国际化问题上应始终坚持“以医带

药”的模式,促进医药产业的共同发展。

2.进一步制定完善中药的相关标准及规范。进一步完善中

药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中药种植、研发、生产加工、包装等

各个环节,特别注重将我国制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与国际接

轨,不断提高我国中药的质量和水平,增强竞争力,通过标准

化进一步提升我国中药的国际化水平。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

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相关技术,在中药标准制定方面应该发

挥应有的作用,通过推动国际标准的制定来促进我国中药的

国际化,进而促进世界中药产业的科学发展。

3.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中药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中

药企业技术创新不足是基本现实,为了提高我国中药的国际竞

争力,需要进一步加快中药企业的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使

我国中药的生产技术水平实现新的突破,不断生产出具有高科

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创新性产品,尽快摆脱中药出口以中药材

等原料性产品为主的局面,进一步提高中成药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中成药这种高附加值产品在中药出口中的份额。

4.制定鼓励中药出口的政策措施。近年来,我国曾出台一系

列政策促进中药贸易。2005年,国家八部委出台了《关于促进医

药产品出口的若干意见》。2009年

4月出台《国务院关于扶持和

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明确了新

时期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强调要完善相关

政策,积极拓展中医药服务贸易。2012年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等

14个部门联合制订《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的若干

意见》,这些政策中都涉及到中药出口贸易,对我国中药出口具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政策文件都没有针对中药出口贸

易提出明确规定。为了促进中药出口贸易的发展,未来需要进

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鼓励我国中药出口,给予具有一定规

模和发展优势的企业相应的政策优惠和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WHO/EDM/TRM/2002.1.WHO

Traditional

Medicine

Strategy

2002-2005[M].WHO.Geneva,2002.11-12.

[2]李刚.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上).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10

[3]李璐瑒.传统中药如何走向世界—2010.19

——再谈中药出口.首都医药,

[4]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2003年中药出口情况分析及

2004年预

测.医保信息,2004.02

[5]张中朋,刘张林.做大国际市场促进中药出口—

———中药出口二十年

回顾与策略探讨.中国现代中药,2009.10

作者简介:李荣(1980-),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

国际贸易;李瑞锋,男,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

1期

90

总第

706期

人民币升值对纺织服装企业

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以泉州纺织服装企业为例

■陆焱平陈燕武刘凯华侨大学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B-ZR1163)

摘要: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仅次于电子通信业的第二大出

口行业,出口依存度高达

51%。福建省泉州市的服装产业是中国

服装产业三大板块之一,占全国休闲服装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

全市共有

8000多家企业。人民币升值给企业的出口造成严重的

冲击。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泉州纺织服装企业出口的影响,

并提出泉州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长短期对策。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泉州纺织服装企业影响对策

一、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形势的持续低

迷和失业率的不断增加以及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使得人民币面

临着较大的升值压力。由于我国服装纺织品不断扩大的市场份

额是建立在我国廉价劳动力成本和较低产品价格优势之上的,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人民币的升值大大

地消弱了。

福建省泉州市地处闽南金三角,是闽东南沿海经济最发达、

最活跃的地区,泉州市区及下辖的晋江市、石狮市等地有近万家

纺织服装企业,纺织服装出口是其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泉

州市纺织服装业实现总产值

126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26%

,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的

10%

,出口值

32亿美元,约占全市出口商

品总值的

25.8%。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济缓慢复苏,且伴随着

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泉州纺织服装出口也受到很大影响。据泉州统

计局数据显示,人民币每升值

1%,纺织服装行业销售利润就下降

2%-6%,如果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5%~10%,纺织行业的利润率将

要下降

10%~60%。

二﹑泉州市纺织服装品出口概况

纺织服装业是泉州市主要的产业之一。泉州纺织服装业起

步于上世纪

80年代,现已经发展成为泉州第一大支柱产业,在全

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纺织服装业已成为泉州最具优势

的支柱产业,而泉州也成为我国最大的休闲男装、童装、体育运动

服装生产基地。泉州市石狮不仅是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也是福建

省休闲服装产业集群的中心区,品牌总量跃居全国县级市第二

位,涌现出爱登堡、彬伊奴、卡宾、威兰西等一批著名品牌。相关

资料显示:泉州市现在有大约

8000家企业是纺织服装的生产,从

业人员更是有

50万余人;在泉州市的工业总产值中超

1000亿

元的庞大服装产业占

1/4

,出口商品值占全市出口商品总值的

27.5%

,产量占全省的

70%

,占全国的

10%;泉州纺织服装企业已

获得中国名牌产品

12项、中国驰名商标

32枚、中国

500个最具

价值品牌

5枚和国家免检产品

18件;全市

8000家纺织服装企

论文发表能催吗

催是可以催,但是没有用

不用催,一般半年左右,从投稿到发表

根本性问题。这类问题包括:创新性不足,文章没有价值,实验设计不合理,够不上这本杂志的水平等等。也就是从根本上直接推翻这篇论文的。这种情况下,基本没啥能争取到这名审稿人的同意了。身边有好多学长学姐们都是找北京译顶科技做的,听说也做的很不错

一篇信号图形类论文到ICSIP,现在都快一个月了,如果催了的话,不会被拒稿啊,概率是没有的

能不能催论文导师发表

你还是提醒老师看一下,争求一下老师的意见,听老师的建议,俺老师的意思看是发表还是继续修改,老师也许是事太多了把你的论文给忘了,老师一般都很喜欢勤学好问的学生,不要等了,赶快行动吧。

做人难,做科研更难,身为学生做科研是难上加难。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提高毕业标准的大形势下,在「翟天临事件」的恶劣影响下,全日制硕博生的处境雪上加霜:不但毕业论文提高要求,连毕业要求发表的期刊论文也相应提高要求。这果真应验了那句老话:论文论文,学生的命根。凡事赶早不赶晚,发表期刊论文也好,完成毕业论文也罢,既然都跟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那么学生着急上火,也是正常的。然而很多时候,导师不给力,好好的论文被拖起。这该怎么办呢?有的学生开启催债模式,围追堵截,处处紧逼;还有的学生变身嗜血狂暴,跟导师大吵大闹,撕破脸皮。为杜绝这种状况,构建和谐社会,营造新型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笔者悄悄制定了《关于硕博生催导师改论文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仅供参考。关于硕博生催导师改论文的指导意见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前言无论期刊论文还是毕业论文,师生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肯定都想把论文写好改好发好发高。每个导师也都希望遇到一位积极的学生,跟自己达到学术探索的「同频共振」。因此,一位水平高,有想法,又能听得进建议的学生来催导师改论文,导师一定很开心,一定会积极予以配合,完全不可能存在抵触情绪。换言之,只要方法得当,导师大概率会按时保质地完成论文的修改工作。第二条 宗旨结合硕博生催导师改论文的现状,针对具体的方式方法和时机,为硕博生催导师改论文提供指导,减少该过程中不愉快的体验,维护师生亲密关系。第二章 准备与计划第三条 准备充足,计划可行作为催改论文的发起者,硕博生有必要在发起催导师改论文的行动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第四条 认清自己须知导师们最害怕的,是那种只想催导师为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又不打算自己出力的学生。所以,在催导师改论文前,应先认清自己属于哪种学生。第五条 学生种类催导师改论文的硕博生种类如下:(一)充分消化导师先前表达的内容,完成后再催导师尽快讨论并给予反馈;(二)盲目积极,思考不成熟就已成文,并催导师改论文;(三)导师交待的工作拖很久,甚至催过几次都未完成,最终拿出完成度只有 1 分的论文,想让导师改到 10 分。

委婉地提出。XX 老师,之前给您的论文初稿中在 XX 还有个小瑕疵,我重新查了下文献,没准儿可以 XXXXX,我一会儿把文献发到您邮箱里。

无论期刊论文还是毕业论文,师生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肯定都想把论文写好改好发好发高。每个导师也都希望遇到一位积极的学生,跟自己达到学术探索的「同频共振」。

因此,一位水平高,有想法,又能听得进建议的学生来催导师改论文,导师一定很开心,一定会积极予以配合,完全不可能存在抵触情绪。换言之,只要方法得当,导师大概率会按时保质地完成论文的修改工作。

催导师改论文的硕博生种类如下:

(一)充分消化导师先前表达的内容,完成后再催导师尽快讨论并给予反馈;

(二)盲目积极,思考不成熟就已成文,并催导师改论文;

(三)导师交待的工作拖很久,甚至催过几次都未完成,最终拿出完成度只有 1 分的论文,想让导师改到 10 分。

想让导师尽快把自己的论文送杂志社刊登,你可以去找导师探讨一下你的论文,看一下导师评价和意见,共同探讨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探讨结束后你可以征求式的去询问导师,是否可以发表此篇论文。

能用设计方案发表论文嘛

会被认为学术不端,期刊拒稿,应该不行哦。本科论文质量不是很高,如果想发表一篇一般或者普刊完全可以自己或找人代写

如果是自己写的专利,是没问题的。从著作权法的角度考虑,你是原作者,当然享有著作权。从专利法角度考虑,不会影响该专利的新颖性,评价该专利的新颖性是从申请之日起向前检索,目前将进入实审阶段,这样是不会影响该专利文件的新颖性的。

  • 索引序列
  • 论文发表急用能催嘛
  • 医用敷料能发表论文嘛
  • 论文发表能催吗
  • 能不能催论文导师发表
  • 能用设计方案发表论文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