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外国语学院认真贯彻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获得教学科研经费共90余万元。教学科研成绩显著。完成了一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并被评为优秀课题;《翻译》、《陕西导游》和《听力》三门课程先后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编写出版教材16部,发表论文130余篇;2007年获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英语教育、商务英语、旅游英语专业被评为陕西省省级高职重点专业。2008年冯伟年教授被评为省第四届高校教学名师;2009年赵宏教授被评为省第五届高校教学名师;英语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外国语学院的“数字语言实验中心”被评为陕西省高校实验示范中心。2010年,外国语学院的 “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陕西省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冯伟年教授领导的“翻译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陕西省普通高校教学团队。5年来,外国语学院共获得15项省级教学成果,实现了省级教学成果的大满贯。两位青年教师获“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目前在研教改科研项目25个。培养出一批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人才外国语学院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配备了外语口语好的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每年开展课外名著读书报告活动,组织外语演讲赛和辩论赛,每周开展“外语角”活动,学生社团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严格的教学管理和丰富的校园活动培养出了一批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人才。英语专业学生为“2006年中国国际铅锌年会”和“2008年上海第十八届国际翻译大会”提供翻译服务,受到主办方的好评。郑悦在2008年“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决赛中获得冠军;张敏在2007年“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陕西赛区比赛中获三等奖;王沛然获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杰出志愿者”称号。孙尚娴在2008年陕西省大学生日语辩论大赛中获优秀奖。2010年英语、日语本科毕业生中有20人考上硕士研究生,分别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DePaul University商学院、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院校录取。现有学生党员572人。 外国语学院学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近三年来,外国语学院第一志愿报考率均超过150%。每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外国语学院位于风景优美的西安翻译学院西教学区,这是一个全外语学习环境,以骄人的成绩被誉为西安翻译学院的一大亮点。随着民办教育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外国语学院将继续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全体师生正伸开双臂,热忱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
太空生物制药技术研究中心现有研发人员共70人,其中:院士3人、博士25人、硕士14人、本科28人。集合了当今中国相关领域内顶尖的近60多位专家、学者,其中包括首席科学家庄逢源院士、杨子彬院士、刘志恒研究员、蒋兴村教授等中国太空诱变育种的世界级专家。同时与中国多所高技术研发机构、著名大学强强联合共同形成强大的研发团队,对多项高新技术项目进行深入研究。他们分别是: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研究所国家高技术863-704主题专家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部基础电子信息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武汉医药工业研究所中国南方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第四军医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中心庄逢源(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空间生命委员会由10位国际知名空间生命科学家组成,这是我国空间生命科学家第一次在国际宇航科学院中担任该职务)国际宇航科学院空间生命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太空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空间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生物流变学会官方杂志Biorheology杂志编委国际Clinical Hemorheology and micro-circulation杂志编委杨子彬(院士)国际医学生物工程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内外著明的生物医学工程学专家;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所副所长,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医疗器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亚太地区生物医学大会主席;国际IFMBE执委,2002年当选国际医学生物工程科学院院士;现任美国 J.of Biomaterials杂志及国际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编委等职;杨子彬现为太空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医学专家。刘志恒(教授、博导)中国空间生命科学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菌种保藏中心主任中国航天十一五规划咨询专家太空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刘志恒教授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130余篇(IF2.0以上sci论文40余篇)。主编《现代微生物学》、《放线菌现代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放线菌系统学》,并与人合著及参编科学论著五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空间学会生命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菌种保藏中心主任刘志恒与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合影。美、俄、法、加拿大、奥地利等国的科学家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空间学会生命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太空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菌种保藏中心主任刘志恒合影留念。蒋兴村(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中国航天诱变育种第一人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生命科学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和应用学术委员会原成员国家863航天领域空间科学及应用专家组生命科学责任专家太空生物制药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蒋兴村教授,曾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57篇,参加著作编撰8本、电影一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六个。“七五”期间是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先进工作。国家863航天领域空间科学及应用专家组顾问,我国最早从事太空诱变育种的权威专家,被誉为“中国太空育种第一人”。曾兼社会任职:中国空间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生命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和应用委员会,国家“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科学及应用专家组生命科学责任专家,后为专家组高级顾问。李季伦(院士)1989年至今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2年至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85-1991年)、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83-1995年)、清华大学兼职教授(1994-1996年)、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1991-1995年)和名誉理事长(1995年至今)、《微生物学报》主编(1991年至今)。太空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生产工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嗣良(教授)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嗣良教授曾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863”等各类重大课题40多项,发表研究论文130多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涉及生物技术、化学工程、控制工程、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等多学科。太空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工艺专家庄英萍(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员太空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工艺专家主要从事发酵过程的优化与放大研究以及生物催化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表sci论文130篇,中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448篇,主编本科、8年制教材以及各类专业书籍22部,参编16部。代表性论著:Jia J*, Wang F, Wei C,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dementia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China. Alzheimer’s & Dementia. 2014, 10: 1-9.Jia J*, Zhou A, Wei C,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it’s etiological subtypes in elderly Chinese. Alzheimer’s & Dementia. 2014, 10: 439-447.Xing Y, Jia J*, Ji X, et al. Estrogen associated gene polymorphism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in the progress of Alzheimer’s disease.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2013, 111:53-74.Cong L, Jia J*. Promoter polymorphisms which regulate ADAM9 transcription are protective against 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biol Aging. 2011, 32(1):54-62.Lv H, Jia L, Jia J*. Promoter polymorphisms which modulate APP expression may increase susceptibility to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biol Aging. 2008, 29(2):194-202.Wang F, Shu C, Jia L, Zuo X, Zhang Y, Zhou A, Qin W, Song H, Wei C, Zhang F, Hong Z, Tang M, Wang DM, Jia J*. Exploration of 16 candidate genes identifies the association of IDE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in Han Chinese. Neurobiol Aging. 2012, 33(5): 1014.e1-9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写作组(贾建平执笔).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1, 44(2): 141-147.贾建平*.重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 38(1): 4-6.贾建平主编.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贾建平主编. 卫生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6和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张学,男,汉族,1945年11月生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吉林扶余人,1969年09月参加工作。1964.09—1969.09 ,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学习,河北省唐山市政协副主席(正市厅级)。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1969.09—1970.08 ,留校待分配, 1970.08—1972.08 ,唐山钢铁公司劳动锻炼、中型轧钢厂团总支副书记, 1972.08—1976.06, 唐山钢铁公司党委宣传部干事, 1976.06—1981.02, 唐山钢铁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1981.02—1981.11, 唐山钢铁公司第一炼钢厂党委副书记, 1981.11—1983.03 ,唐山钢铁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 1983.03—1985.07 ,唐山钢铁公司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党委书记助理, 1985.07—1993.09 ,唐山钢铁公司党委副书记(期间:1988.02-1988.07在中央党校学习), 1993.09—1994.04 ,唐山钢铁(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会常务副董事长, 1994.04—1996.04, 河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1996.04—2000.03, 河北省国防科工办主任、省国防科技工业党委书记, 2000.03—2001.07 ,河北省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期间:2001.02-2001.07中央党校学习) 2001.07—2004.01 ,河北省唐山市委副书记(正市厅级), 2004.01—2004.05,河北省 唐山市委副书记(正市厅级)、唐山市政协副主席, 2004.05— 河北省唐山市政协副主席。 张学 198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89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被聘任为遗传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在日本国立癌中心研究所癌基因研究部研修,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遗传学系做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做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口腔医学院任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现任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兼),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基因组学教研室主任(兼)。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医学遗传学系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助理。 研究方向: 1. 遗传病致病基因的识别和功能研究;2. 遗传病基因诊断技术及应用研究 主要业绩: 承担过国家863、973和科技攻关等重大课题,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技术探索项目、面上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重点项目,还主持了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项目和美国NIH R03项目等科研课题。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或与他人合作共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美国SCI收录25篇,被引700余次)。培养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5人。 主要学术成果是:1.发现肝癌中RB1基因突变失活。首次以全面、可信的证据确定RB1基因在肝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第一次证明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抑癌基因失活更敏感、可靠。论文在《Cancer Research》发表,被SCI引用130次。2.发现侯选抑癌基因p73新的多态和双等位基因表达现象。论文发表在《Cancer Research》,被SCI引用50次。3.发现V型并指(趾)症和一新型短—并指(趾)综合征的致病基因,论文在《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发表。研究成果曾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及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学术任职: 现任中国遗传学会理事兼人类和医学遗传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学术秘书、北京医学会理事兼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遗传学报》、《遗传》、《中华儿科杂志》、《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和《国际遗传学杂志》编委。
根据澳门城市大学官方消息,澳门城市大学在澳门塔石体育馆举行荣誉博士学位的颁授典礼。分别为高福、韩方明、余华、高开贤四人授予不同专业的荣誉博士学位。高福目前是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高福曾为我国制定禽流感相关预防控制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是第一批带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移动实验室检测组赴塞拉利昂开展抗击埃博拉活动,在国际援助行动中发挥关键作用。根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介绍,高福主要从事病原体微生物交叉寄主传播,感染机制和寄主细胞免疫研究,还有公共卫生政策和全球健康战略研究。
高福曾在山西农业大学兽医学就读本科,山西农业大学在全国排名比较平凡的大学。再加上高福在山西农大攻读兽医专业,当时这个专业并不受欢迎。因此,高福在中国农业大学读硕士时,他所从事的研究就是微生物学和动物传染病学。虽然与他的本科专业有一定的联系,但研究侧重于传染病领域。这为高福成为疾病预防国际专家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积累。而且,高福在牛津读博期间,通过他的两位导师大卫·H·L·毕晓普和欧内斯特·古尔德的接触了许多国际疾病预防专家,博士毕业后,高福曾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科学研究项目。根据据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公布,英国皇家科学院将高福选入英国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旨在科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高福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蛋白质工程和病原体微生物、物种间传递的分子机制探索、囊膜病毒融合侵入的分子和结构基础及抑制剂的设计。他也致力于对宿主细胞免疫和公共卫生政策的研究与探索。到目前为止,在《柳叶刀》等国际知名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500多篇,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30多个。
这一篇题目为《大反转:李院士提名最高科技奖,身兼要职资历老的高福院士却没戏》的文章,超500万阅读,在线上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该篇文章的作者真是放“狠招”了,拿李兰娟院士和高福院士来做对比,借此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对于这样的做法,虽然斩获了很高的流量,凭借这篇文章,该位作者也赚到了不少的收益,但却让人感到心寒。
李兰娟院士成功当选202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候选人,这个奖项奖励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每年仅评选出2人,最终可获得这个奖项,这也是一生的荣誉。
李兰娟院士入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候选人是值得祝贺的好事,而上文的作者,为何偏偏要提及高福教授呢?
主要是因为高福教授带有“争议性”,这位作者在文中写道:
该文作者通过对比李兰娟院士和高福院士两人的职业生涯、曾发表的论文数量等,来引起网友的议论,拉高一人却要贬低一个人,这并不是正常的做法,当中所传播的价值观也有待探讨。
高福院士是我国微生物科学界的翘楚,于2013年时,当选中科院院士,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曾在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爆发时,身先士卒,带领自己的医学科研团队冒险奔赴抗疫前线,为非洲各国抗击埃博拉病毒贡献了关键的力量。
当然,李兰娟院士对于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亲自前往疫情前线救治病人,日以继夜带来科研团队研发疫苗,年过半百的她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值得我们每个人尊重。
听闻李兰娟院士被选为202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小匠也感到很激动,虽然暂未确定能够最终获选,但能够入围,足以证明李兰娟院士的优秀。
如果说李兰娟院士入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众望所归,对于高福院士落选也并不是我们所期待,在科学领域,看重的是每一位科学家所作出的贡献,并不存在丝毫的偏见和歧视。对此,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简单来说就是“能者居之”。
早在三月份,202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经全部结束,作为科研工作者,在国内的最高奖项,所以每次该奖项颁布时都会引起极大的关注和讨论。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可以知道202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总共有13名专家获得了提名资格,其中第一位李兰娟院士就是由专家组提名。13人均为院士,其中五人是由教育部直接提名,还有两人由中科院提名,另外五人是由地方省市相关部门提名。李兰娟院士现居中国工程院院士,感染、传染病学专家,并且还是国家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的主任。早在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过程当中,李兰娟院士在浙江省的非典疫情防治当中提出了一些操作性极强的创新措施,使得当时非典疫情很快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而在2020年初,李兰娟同钟南山院士亲赴武汉进行疫情防控指导工作,可真的是劳苦功高,在这些专家的建议与指导下,使得新冠疫情能够得到快速的控制,由此可见,个人实力不容置疑。
该奖项是由国务院在2000年所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该项目奖项的颁发。总的内容包括我国五个国家科学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者应当是在这一领域有着最新或者最成功的突破。这一奖项提名是一部分,最终能够当选的又是另一部分。如果根据以往的获奖名额做对比的话,那么一年应该只有两位专家可以获此殊荣,所以提名才仅仅是第一步,最终的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
有关于高福院士的简介以及职责、职称实在太多,在网络上随便翻查都能找到具体的详情、获奖经历等等,没有必要过多的言语。其中,高福院士被大家所熟知的原因也应该就是在此次疫情刚开始时,对于病毒传播方式的判断和发表言论,引起了大家的质疑。但同样从高福院士的履历当中可以看到,他应该也是一名具有很深资历的病毒研究专家,但是实际情况来看,这种研究应该相对于李兰娟院士不够实践证明,更多的就是从学术论文发表总结。在这一场景上,有关于最高科技奖提名资本应该也就稍微逊色一些,这也正是李兰娟院士获得2020最高科技奖提名的主要原因。
所以科学研究最终还是服务于生活,解决生活难题为主要职责,这才能够让所学的知识切实的服务与生活,解决生活难题,为更多人解决问题,这应该才是我们需要的专家!
他在行业内的地位比较高,因为他在该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学术知识还是实践能力都很优秀,所以受到了行业人士的肯定。
据央视新闻报道,北京时间7月9日凌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副教授吴梦婷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年度科学家奖(MNP Grimes),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中国女性获奖者。奖金100万美元,以表彰其在该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奖人吴梦婷获得一项新的科学成就。据介绍,获奖理由为“她是在利用 DNA序列鉴定疾病机制上做出贡献的女性”。
这些论文主要研究了什么?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呢?目前已知的三种肿瘤类型分别为: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这是因为它们都与人体中的 DNA被翻译后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疾病。但最近的研究发现:癌症的病理机制仍然不清楚,因为它们会“沉默”。此外,癌症和遗传也有关系。”吴梦婷介绍说,她做过研究发现细胞对人体非常重要。
细胞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在分化过程中,不同模式的细胞会形成不同样子的膜结构、核质结构和功能,也会发生形态和其他变化。例如干细胞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形态,有的可以是单核一样多细胞也有多个细胞核。当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肿瘤就会生长。吴梦婷说:“因为你把它想象成一棵树没有叶子、没有花骨朵和果实的样子。
因为在这种环境下不可能长出任何一棵树和树木来帮助生长或为你治病,所以它会影响什么。但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因为每个人的身体中都存在不同大小的细胞,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如果有错误,那么健康就会受到影响:例如吸烟会影响到肺功能以及心血管系统等等。”从一开始她就意识到需要多个方面保护细胞,它们才能维持正常发育等各个方面。。这是一个细胞分化过程中发生一些改变的问题。
中国29岁美女科学家发6篇Science论文,29岁女科学家发6篇Science获百万大奖。目前,她已经以第一和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6篇论文,实现多项世界级突破
我认为学术水平与年龄无关,与自己的自我认知有关。
中国29岁美女科学家发6篇Science论文获百万大奖。
2022年10月31日达摩院青橙奖名单公布,首次有4位女青年科学家获奖,每人奖金为100万元,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白蕊位于获奖名单之中,据悉29岁的西湖大学女科学家百蕊是完全由本土培养的青年学者,从7年前开始跟随施一公院士扎入RNA剪接体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她参与并主导完成了全球唯一覆盖完整RNA循环的系列成果,目前这名青年科学家获评青城将以第一和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6篇论文,实现多项世界级突破。
科研的成功与年龄无关
科研的成功与年龄无关,主要是看个人能力。白蕊在科研上并不缺少天赋,她自己也承认,她在某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但是,要知道:能把自己所做出来的事情做到最好,并且最终取得成果,这才是一个科研人员应该做的事情,在笔者看来,白蕊将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高校里,攻读双博士学位。
学术水平与年龄并没有必然关系。
年龄并不会影响学术水平。百蕊的成长之路是相当励志的,内蒙古普通家庭出身的,百蕊从初中开始就坚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生物科学在大一的时候就决定不要出国,第1次保研清华去施一公的实验室以失败告终。经过不断的努力之后,终于得偿所愿,据悉仅仅用了半年时间,白蕊就成为了施一公实验室课题组的骨干成员,4年的博士生涯里共发表了高水平研究论文9篇。目前白蕊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捕获全部类型剪接体团队的核心人员,掌握了世界领先的剪接体生化研究技术
前几天,有个很火的女科学家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她就是杨红樱。29岁的杨红樱,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今年3月16日的一次学术活动中,杨红樱获得了《自然·生物技术》2019年度华人青年科学家奖,奖金是100万元人民币。杨红樱这位来自中国的女科学家就没有这么好运,她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连续6年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文章过 SCI的女性成员。在2017年10月12日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当时杨红樱才29岁
杨红樱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自然·生物技术》2019年度华人青年科学家奖的女性科学家之一——首位获奖华人科学家。杨老师虽然只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个普通学生,但是她的成绩却很不错。她也是近年来美国 NIH、 NATO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最多的中国学生。杨红樱从上大学开始,就有机会参加 NIH、 NATO等国际知名学术组织,还多次参与学术活动。并且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不少于60次。杨老师目前已经有2篇文章被发表。
杨红樱在2017年的研究中,主要研究细胞凋亡和转录调控领域,并用 CRISPR/Cas9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系统——K-Methods,利用该系统,科学家们可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获得细胞死亡的相关信息。 据了解,K-Methods会将研究对象产生的大量基因组碎片切割成成千上万个单独或群体,从而影响目标 DNA序列。杨红樱团队经过了长期的系统、深入的实验研究,最终证明了K-Methods可以有效地诱导细胞凋亡和转录。
这是因为她在大二的时候就和院士一起做课题,掌握了非常多的知识,学习的经历非常丰富,而且还加入了韩宏伟教授团队。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专栏·熊丙奇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近日在其博客贴出一篇书面发言(这篇发言是写给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科学道德和科技伦理专题研讨会”的,但被研讨会“留中不发”),批评科学界领导和政府官员的不端行为和不正之风,并列出一名领导做博士后以来的20年中,每年发表SCI论文的统计,其中2003年高达51篇。郝院士认为,在自己没有实质性贡献、甚至根本没有看过稿子的文章上署名,而且官做得越大,每年所出文章越多,是目前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 按理说,官做得越大,做科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越少,发表的文章会越少,而且真正搞过学术研究的学者都知道,全身心投入研究,一年能发表三五篇论文就相当不错了。某些领导能一周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是,要这些领导认识并检讨自己的“不端行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些领导会认为自己是占据别人的劳动果实吗?今天,主动把领导作为自己论文和研究的第一作者和第一完成人的群体,规模不小。这个群体,大致包括领导所带硕士、博士(其实大多是以领导名义招收、由其他教师所带),领导所在学科的教授、副教授,下级研究人员,等等。领导没有参与的论文、成果,一些学者、专家却署上领导的大名,显然等于变相的学术行贿。 这些领导会认为自己没有为研究“作出贡献”吗?不会。领导都会认为自己对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作用巨大,因为正是他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配置权力,为学者、专家获得项目、课题、经费,这不就是贡献么?也正是他利用自己与企业界、科技界的交往,为本学科、本部门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这不也是贡献么?至于参加立项会、开题会、座谈会等,那更是直接的研究行为了。 学者、专家会检举这些领导的“不端”,认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侵吞,人格尊严被践踏么?他们深知“靠着大树好乘凉、朝中有人好办事”的道理,得到领导的赏识,树起领导的大旗,可以获得更多的课题、经费;否则便立项难,论文发表也难。领导在外通过自己的权力争取资源,学者在内做好研究,把领导放在论文作者首位,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均沾,何乐而不为呢? 显然,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行政导向的学术资源配置体制和学术行政化评价机制,让领导和学者、专家们紧密配合、“各取所需”。如果学术资源的配置权不在行政领导手中,如果学术评价权不被行政领导所掌控,那么,行政领导就不可能在学术圈里左右逢源,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学者、专家放弃尊严,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服务,替他们做学问、写论文。所以,只有行政领导不再从事学术研究,专心做自己的行政管理工作,以及把学术资源配置权、评价权交给学者、专家,才能解决以上问题。 在国外,即便担任大学校长,不管此前有多大学术成就,担任行政职务之后,往往就做职业校长,不再从事科学研究。原因之一便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允许有额外的精力去搞研究,而校董事会(理事会)对其的业绩评价,是校长当得怎样,而非学问做得如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校长再做科学研究,难免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获取学术资源谋求方便。既担任行政领导,又能获得更多学术资源、取得更大“学术成就”,不导致学术的严重行政化,不出现严重的学术腐败才怪呢。
SCI是顶尖期刊,SCI论文在国内应2113该是最不好发表5261的。 发表一篇SCI能保证毕业4102,发1653表两篇能保证找到工作,发表三篇保证找到好工作。所以对于博士而言,如果能发表5篇以上的话,而且其中还有一篇顶级期刊,那么在就业层面基本上是任何一个高校或研究院所都抢着要的状态。 所以说,如果能发表5篇以上,就足够让一名博士拿5个博士学位,同时还能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工作岗位。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0/06/29/18/1593427123674244 从科研角度上而言,如果能发表5篇以上,且其中有1篇是顶级期刊的话,一般的高校的科研奖励大概是三四区的SCI文章奖励1万块/篇,二区以上的一般在3到6万/篇,top期刊的奖励另外来算。如果有5篇的话,从科研奖励上来算,这个奖励能达到50万左右。 而且从就业角度而言,如果有了五篇SCI后,在应聘工作时,就可以拿到一笔不菲的安家费和看启动费。现在大部分高校如果有五篇SCI再加有一篇顶级期刊的话,至少会给到80到100万的安家费,同时科研启动费会给的更高。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0/06/29/18/1593427123847922 扩展资料: SCI(ScientificCitationIndex)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创刊于1964年。分印刷版、光盘版和联机版等载体。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0/06/29/18/1593427123587252 印刷版、光盘版从全球数万种期刊中选出3300种科技期刊,涉及基础科学的100余个领域。每年报道60余万篇最新文献,涉及引文900万条。进入SCI这一刊物的论文即为SCI论文。
首先看什么学科,如果生物化学材料学科,只算一般;然后看什么层次,如果都是一区或top或esi高倍引,那无论什么学科都优秀了;第三看是否大团队长江杰青,挂名通讯或团队挂名冲更大帽子的情况下,一两百篇也不奇怪! 首先需要说明下,发表七十多篇文章是什么分布的,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挂名比较多,一种是通讯或者第一作者文章。 第一,如果是挂名文章比较多,不能说明老师学术能力强,但是关系处理上肯定比较好,或者卧有一定的权利,强权之下,不得不挂。整体说来要么参与工作较多,关系处理恰当,被人挂名或者是领导人物,下面的老师拉关系挂名的。 第二,如果是第一作者或者是通讯的身份发表七十多篇文章,这位老师绝对是学术有一定的造诣。以该老师是博士学历来讲,博士毕业就是30岁,相当于工作后每年10篇文章,数量确实多。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低质量文章,那就是属于灌水,科研界都不提倡,但是有很多老师迫于科研压力哥生活压力,以数量为主,但是也算是有实力的老师,毕竟灌水一年十篇也是相当不容易。假设是高质量文章,毫无疑问,该老师是学术上的大牛人物,一年产量10篇高水平文章,至少也是学术上的新星。 假设报考导师,仅从学术层面考虑,建议选择第二种导师,不论是灌水还是高水平期刊,都值得报考。 关键是他的创新是什么,与发表多少篇SCI论文没有关系。 你好,高校青年教师前来答题。 作为四十岁的老师,能够发表这样数量的文章,确实有一定功力。那么,如何通过文章评价一个人的科研能力呢? 第一,文章数量。毋庸置疑,数量多比数量少好。文章数量成规模,思想才能成体系。文章数量是一个评价前提。 第二,文章质量。这里就涉及到影响因子等因素。文章的影响因子越高,证明质量越高。还有文章的引用数量。引用数量越高,证明文章越有影响力。 第三,文章的思想发展路径。看一个人的科研成果,可以看出他观点的变化、个人的成长。数量和质量是表象,思想发展路径是根源。 单独看数量,完全没有问题;如果影响因子还高,作者思想发展路径科学,简直完美。当然,这是理想情况。剩下的可以结合上面的回答要点,逐条具体分析。 以上是我的一点经验,希望帮助到你。 不能以文章数量来算吧,应该看论文的质量。 得看这四十多岁老师做了多长时间科研吧?你快四十人考上博士,四十岁才进入高校开展自己科研,能有多少时间发这么多论文? 如果是自己执笔的,70多篇,那已经很多。如果是挂名的,就呵呵了!学术水平不在于文章数目多少,关键是质量,哪怕一片牛的都可以 不多。 我一年发30多篇。 现在不是看数量的时候,还要看文章质量。 如果都是重要期刊并都有重要贡献绝对算多,如果就是挂名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你们太幸福了,有了论文可以发表。自从反右后知识分子不吃香。也没有杂志发表、所以你们是幸福的一带.要质量不要要数量。我五十岁才写论文。。通过学会评选寄到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