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玳瑁诗句 关于玳瑁诗句 1. 与玳瑁有关的诗词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石榴歌》:玳瑁壳皴枝婀娜,马牙硝骨绵敷裹。 霜风击破锦香囊,鹦鹉啄残红豆颗。美人擎在金盘腹,错认海螺斑碌碌。 满口含尝琼液甘,一堂齿冷敲寒玉。《遗所思》:副之玳瑁簪,同心复同房。 《果实》:甜于糖蜜软于酥,阆苑山头拥万株。 叶底深藏红玳瑁,枝边低缀碧珊瑚。 《新荔枝四绝》:趠泊飞来不作难,红尘一骑笑长安。 孙郎皱玉无消息,先破潘郎玳瑁盘。 夜宴兔魄侵阶夜三刻,蜀锦堆香花院窄。风动帘旌玳瑁寒,露垂虫纲珍珠白。 美人匝席罗弦管,绮幄云屏炉麝暖。只恐金壶漏水空,不怕鸾觞琥珀满。 劝君莫负秉烛游,曾见古人伤昼短。 重九简单令殊方令节也堪怜,可咏江涵雁影篇。 买得紫萸虚市里,种成黄菊小池边。相逢便是华胥国,一醉宁惭玳瑁筵。 何必登临追旧俗,南山秋气自超然。赋玳瑁鱼海灵如许巧,龟贝点成纹。 背负十三卦,旁分四六文。壳中藏勺水,身后管梳云。 贵介诸公蜕,何因得似君。 蒲鞋吴江浪浸白蒲春,越女初挑一样新。 才自绣窗离玉指,便随罗袜上轻尘。石榴花下从容乐,玳瑁筵前整顿频。 今日高楼鸳瓦上,不知掷果是何人。 2. 关于琉璃的诗句有哪些 忆江南·琉璃 脱尘烟,采花谁人先?天音隐消藏经去,笑说琉璃将红颜。 弹指一挥间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上官昭容 霁晓气清和,披襟赏薜萝。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 跂石聊长啸,攀松乍短歌。除非物外者,谁就此经过。 【游后湖赏莲花】李璟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 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杂曲歌辞·苏摩遮】张说 摩遮本出海西胡,琉璃宝服紫髯胡。闻道皇恩遍宇宙,来时歌舞助欢娱。 【屏】李峤 洞彻琉璃蔽,威纡屈膝回。锦中云母列,霞上织成开。 山水含春动,神仙倒景来。修身兼竭节,谁识作铭才。 【古剑篇(一作宝剑篇)】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春闺(一本连后杂诗三首作杂诗四首)】沈佺期 铁马三军去,金闺二月还。 边愁离上国,春梦失阳关。池水琉璃净,园花玳瑁斑。 岁华空自掷,忧思不胜颜。【游化感寺】王维 翡翠香烟合,琉璃宝地平。 龙宫连栋宇,虎穴傍檐楹。谷静唯松响,山深无鸟声。 琼峰当户拆,金涧透林明。郢路云端迥,秦川雨外晴。 雁王衔果献,鹿女踏花行。抖擞辞贫里,归依宿化城。 绕篱生野蕨,空馆发山樱。香饭青菰米,嘉蔬绿笋茎。 誓陪清梵末,端坐学无生。【题神力师院】李颀 大师神杰貌,五岳森禅房。 坚持日月珠,豁见沧江长。随病拔诸苦,致身如法王。 阶庭药草遍,饭食天花香。树色向高阁,昼阴横半墙。 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李白 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 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与论文章。 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 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李白 我昔钓白龙,放龙溪水傍。 道成本欲去,挥手凌苍苍。时来不关人,谈笑游轩皇。 献纳少成事,归休辞建章。十年罢西笑,览镜如秋霜。 闭剑琉璃匣,炼丹紫翠房。身佩豁落图,腰垂虎鞶囊。 仙人驾彩凤,志在穷遐荒。恋子四五人,裴回未翱翔。 东流送白日,骤歌兰蕙芳。仙宫两无从,人间久摧藏。 范蠡说句践,屈平去怀王。飘飘紫霞心,流浪忆江乡。 愁为万里别,复此一衔觞。淮水帝王州,金陵绕丹阳。 楼台照海色,衣马摇川光。及此北望君,相思泪成行。 朝云落梦渚,瑶草空高堂。帝子隔洞庭,青枫满潇湘。 怀君路绵邈,览古情凄凉。登岳眺百川,杳然万恨长。 知恋峨眉去,弄景偶骑羊。【咏琉璃】韦应物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 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岑参 多宝灭已久,莲华付吾师。 宝塔凌太空,忽如涌出时。数年功不成,一志坚自持。 明主亲梦见,世人今始知。千家献黄金,万匠磨琉璃。 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赀。焚香如云屯,幡盖珊珊垂。 悉窣神绕护,众魔不敢窥。作礼睹灵境,焚香方证疑。 庶割区中缘,脱身恒在兹。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岑参 急管更须吹,杯行莫遣迟。 酒光红琥珀,江色碧琉璃。日影浮归棹,芦花罥钓丝。 山公醉不醉,问取葛强知。 【安公房问法】张继 流年一日复一日,世事何时是了时。 试向东林问禅伯,遣将心地学琉璃。 3. 关于“琉璃”的诗句 1、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简简吟》 2、忽看不似水,一泊稀琉璃。——白居易《崔十八新池》 3、黄夹缬林寒有叶,碧琉璃水净无风。——白居易《泛太湖书事寄微之》 4、一条秋水琉璃色,阔狭才容小舫回。——白居易《题龙门堰西涧》 5、千家献黄金,万匠磨琉璃。——岑参《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 6、酒光红琥珀,江色碧琉璃。——岑参《与鲜于庶子泛汉江》 7、漫作琉璃碗,淮王误合丹。——岑参《成王挽歌》 8、琉璃宫殿无斧声,石上萧萧伴僧老。——陈陶《双桂咏》 9、波静翠展琉璃,似伫立、飘飘川上女。——曹勋《八音谐》 10、琉璃地上开红艳,碧落天头散晓霞。——陈标《僧院牡丹》 11、几度夜深寻不著,琉璃为殿月为灯。——曹松《水晶念珠》 12、句践初迎西子年,琉璃为帚扫溪烟。——成彦雄《柳枝辞九首》 13、靺鞨斜红带柳,琉璃涨绿平桥。——葛胜仲《西江月》 14、倒空碧浸软琉璃,云收天净如水。——方千里《西河》 15、陆海蓬壶,银葩星晕,点破琉璃碧。——范端臣《念奴娇》 4. 有关珊瑚的诗句 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 。清 作者: 黄景仁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南北朝 作者: 萧衍. 歌阑赏尽珊瑚树,情厚重斟琥珀杯。但愿千千岁,金菊年年秋解开。 。唐 作者: 冯延巳 何以表劳思,东海珊瑚枝。:清 作者: 谭嗣同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唐 作者: 王维 今朝香气苦,珊瑚涩难枕。。 。:唐 作者: 李贺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唐 作者: 李白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唐 作者: 李白 秦王龙剑燕后琴,珊瑚宝匣镂双心。唐 作者: 李暇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唐 作者: 卢照邻 骐驎踏云天马狞,牛山撼碎珊瑚声。唐 作者: 李商隐 传闻有象床,畴昔献君王。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宝妆。桂筵含柏馥,兰席拂沉香。愿奉罗帷夜,长乘秋月光。 。唐 作者: 李峤 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唐 作者: 杜甫 世情贵耳不贵奇,谩说海底珊瑚枝。:唐 作者: 钱起 5. 关于珊瑚的诗词 何以表劳思,东海珊瑚枝。:清 作者: 谭嗣同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唐 作者: 王维 今朝香气苦,珊瑚涩难枕。。 。:唐 作者: 李贺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唐 作者: 李白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唐 作者: 李白 秦王龙剑燕后琴,珊瑚宝匣镂双心。唐 作者: 李暇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唐 作者: 卢照邻 骐驎踏云天马狞,牛山撼碎珊瑚声。唐 作者: 李商隐 传闻有象床,畴昔献君王。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宝妆。桂筵含柏馥,兰席拂沉香。愿奉罗帷夜,长乘秋月光。 。唐 作者: 李峤 6. 有关茱萸的诗句 茱萸诗 年代:【唐】 作者:【徐铉】 万物庆西成,茱萸独擅名。 芳排红结小,香透夹衣轻。宿露沾犹重,朝阳照更明。 长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行路难 年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昔时抽心耀白日,今旦卧死黄沙中。洛阳名工见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 白璧规心学明月,珊瑚映面作风花。帝王见赏不见忘,提携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楚明光。年年月月对君子,遥遥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女弃鸣篪,争先拂拭生光仪。茱萸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树枝。 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年犹未知。落花落 年代:【唐】 作者:【王勃】 落花落,落花纷纷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撩乱入中帷。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湘州九日城北亭子 年代:【唐】 作者:【张说】 西楚茱萸节,南淮戏马台。宁知沅水上,复有菊花杯。 亭帐凭高出,亲朋自远来。短歌将急景,同使兴情催。 九日 年代:【唐】 作者:【张谔】 秋来林下不知春,一种佳游事也均。绛叶从朝飞著夜,黄花开日未成旬。 将曛陌树频惊鸟,半醉归途数问人。城远登高并九日,茱萸凡作几年新。 山茱萸 年代:【唐】 作者:【王维】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九日 年代:【唐】 作者:【耿湋】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秋园 年代:【唐】 作者:【司空曙】 伤秋不是惜年华,别忆春风碧玉家。强向衰丛见芳意,茱萸红实似繁花。 渔家傲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青女霜前催得绽。金钿乱散枝头遍。 落帽台高开雅宴。芳尊满。 挼花吹在流霞面。桃李三春虽可羡。 莺来蝶去芳心乱。争似仙潭秋水岸。 香不断。年年自作茱萸伴。 醉蓬莱 年代:【宋】 作者:【苏轼】 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华发萧萧,对荒园搔首。 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 此会应须烂醉,仍把紫菊茱萸,细看重嗅。摇落霜风,有手栽双柳。 来岁今朝,为我西顾,酹羽觞江口。会与州人,饮公遗爱,一江醇酎。 临江仙 年代:【宋】 作者:【谢逸】 木落江寒秋色晚,飕飕吹帽风轻。丹枫楼外捣衣声。 登高怀远,山影雁边横。露染宫黄庭菊浅,茱萸烟拂红轻。 尊前谁整醉冠倾。酒香薰脸,落日断霞明。 吴宫怨 年代:【唐】 作者:【张籍】 吴宫四面秋江水,江清露白芙蓉死。吴王醉后欲更衣,座上美人娇不起。 宫中千门复万户,君恩反覆谁能数。君心与妾既不同,徒向君前作歌舞。 茱萸满宫红实垂,秋风袅袅生繁枝。姑苏台上夕燕罢,他人侍寝还独归。 白日在天光在地,君今那得长相弃。九日 年代:【唐】 作者:【杨衡】 黄菊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九日与友人登高 年代:【唐】 作者:【鲍溶】 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 几回为客逢佳节,曾见何人再少年。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梦泪婵娟。 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付上天。九日越台 年代:【唐】 作者:【李群玉】 旭日高山上,秋天大海隅。 黄花罗粔籹,绛实簇茱萸。病久欢情薄,乡遥客思孤。 无心同落帽,天际望归途。对菊 年代:【唐】 作者:【齐己】 蝶醉风狂半折时,冷烟清露压离披。 欲倾琥珀杯浮尔,好把茱萸朵配伊。孔雀毛衣应者是,凤凰金翠更无之。 何因栽向僧园里,门外重阳过不知。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述古会再用前韵 年代:【宋】 作者:【苏轼】 月入秋帷病枕凉,霜飞夜簟故衾香。 可怜吹帽狂司马,空对亲舂老孟光。不作雍容倾座上,翻成肮脏倚门旁。 人间此会论今古,细看茱萸感叹长。秋夜 年代:【宋】 作者:【陆游】 老觉人间岁月遒,愔愔窗户一灯幽。 读书已废虚长夜,护塞无共负盛秋。病齿何堪食粱肉,残躯惟念制衣裘。 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重阳 年代:【宋】 作者:【文天祥】 风卷车尘弄晓寒,天涯流落寸心丹。 去年醉与茱萸别,不把今年作健看。九日置酒 年代:【宋】 作者:【宋祁】 秋晚佳辰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溪态澄明初毕雨,日痕清澹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重阳 年代:【宋】 作者:【戴复古】 茱萸半紫菊花黄,时节催人日夜忙。 便使老夫年满百,无过二十二重阳。九日 年代:【宋】 作者:【范仲淹】 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 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陶潜醉不知。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登高回处狂多少,笑杀襄阳拍手儿。腊月菊 年代:【宋】 作者:【方回】 九日侵寻蜡口徂,金钿尚可泛屠苏。 凿冰池畔枝尤劲,栽竹林边蕊不枯。同味迟生新枸杞,齐名久谢旧茱萸。 土龙弃我登高侣,端肯趋时媚我无。九日独酌 年代:【宋】 作者:【韩元吉】 茱萸满把半青红,强拟登临少客同。 碧树池塘秋色里,黄花时节雨。
浮光的网络解释是:浮光(渥丹著耽美小说)《浮光》是2009年9月由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耽美小说,作者是渥丹。讲述了一个摄影师爱上了大明星的故事。浮光(汉语词汇)浮光,指水面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浮光的网络解释是:浮光(渥丹著耽美小说)《浮光》是2009年9月由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耽美小说,作者是渥丹。讲述了一个摄影师爱上了大明星的故事。浮光(汉语词汇)浮光,指水面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结构是:浮(左右结构)光(上下结构)。拼音是:fúguāng。注音是:ㄈㄨ_ㄍㄨㄤ。浮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水面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2.指浮动的目光。3.渥丹著耽美小说。二、引证解释⒈水面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引南朝陈阴铿《渡青草湖》诗:“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_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明文徵明《岁暮雪晴山斋小诗》之九:“朝日照盂盎,浮光上虚楹。”⒉指浮动的目光。引老舍《蛤藻集·且说屋里》:“他的带烟气的脸上露出青筋,离离光光的眼睛放出一些浮光。”关于浮光的诗词《山居·绿树初浮光》《宣和癸卯登浮光山》《蕲州上官节推同到浮光》关于浮光的诗句浮光随日度矩浮光滟滟蔌蔌浮光弄晓霞关于浮光的成语浪蕊浮花从俗浮沉诡言浮说浮光跃金关于浮光的词语诡言浮说浮白载笔浮光掠影泛萍浮梗浮光略影浪蕊浮花弓影浮杯浮声切响浮名薄利从俗浮沉关于浮光的造句1、浮光掠影地游览,怎能深入了解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2、学习时,不是别人总打乱你,而是你自己心头有各种各样浮光掠影的东西。3、这篇论文表达的思想只是浮光掠影,所见欠缺深度,结语当然不着边际。4、人生如梦,梦中所见只是浮光掠影罢了。5、议论必须确有根据,若只是浮光掠影,人云亦云,有何价值?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浮光的详细信息
1Marriage form and fertility in rural China: an investigation in three countiesJin Xiaoyi, Li Shuzhuo and Marcus Feldman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2006,25: 141-156.2Marriage form and age at first marriage: A comparative study in three counties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Jin Xiaoyi, Li Shuzhuo, and Marcus FeldmanSocial Biology 2007,52 (1-2)3Marriage form and duration of post-marital co-residence with parents in rural China: Evidence from SongziLi Shuzhuo Marcus Feldman Jin Xiaoyi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2005,36(1): 1214Best Practices Research: A Methodological Guide for the PerplexedStuart Bretschneider, Frederick J. Marc-Aurele and Jiannan Wu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ory,Lawrence: Apr 2005. Vol. 15, Iss. 2; p.3075Gender differences in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China: Evidence from ChaohuZhang Wenjuan Li Shuzhuo Marcus Feldman.Journal of Women and Aging 2005,17(3):73-896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白萌浙江社会科学7公共管理中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以农民工流动研究为例白萌中国行政管理8EpiData软件与Excel软件在合作医疗监测中的运用陈钢 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 2006(5)9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个人健康状况模糊综合评价陈善平 李树茁 李淑娥 许宗岷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0运动承诺和锻炼条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陈善平 李树茁 容建中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1体育消费认知决策模型的研究陈善平 李树茁 闫振龙体育科学2006(10):82-8612基于运动承诺视角的大学生锻炼机制研究陈善平 李树茁 闫振龙体育科学2006(12):48-5513价值工程在新产品成本控制决策中的应用研究陈仲伟 雷战波 朱莹商业研究2005.514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的实证研究崔瑞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5国际工程教育撷英(第10辑)崔瑞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6企业学习型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美国的经验及启示崔瑞峰继续教育17美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评估模式探析崔瑞锋,田东平成人教育 2008.218全球视野下欧洲工程教育项目的跨国认可与认证崔瑞锋,田东平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219美国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内涵、范例及特点崔瑞锋,田东平,魏小艾,苗玉凤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8.120美国著名大学电气专业教育发展特点分析——基于专业使命、教育目标及结果的视角崔瑞锋,郑南宁,王兆安,齐勇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121公共管理中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以农民工流动研究为例杜海峰中国行政管理22求解TSP问题的三角形编码抗体克隆选择算法杜海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杜海峰浙江社会科学24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杜海峰公共管理学报25基于小世界原理的模型降阶优化研究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6一种基于流形距离的迭代优化聚类算法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7一种基于种群熵的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8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中国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凝聚子群结构分析杜海峰社会30资本结构选择偏好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过度负债”与“财务保守”行为的实证分析封铁英科研管理,2006(6):54-6131基于杠杆效应的企业风险与资本结构选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封铁英《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5期3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测定的模型构建及应用封铁英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ISSN 1008-245X) 2008.233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综述封铁英生产力研究 2008.134门诊药房剥离对非营利性医院的影响研究高建民中国医院管理2004(10)35医疗机构门诊药房社会化经营的补偿政策研究与探讨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2004(10)36基本卫生人力政策研究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2006(10): 14-1637Effects of Rural Mutual Health Care on outpatient service utilization in Chinese village medical institutions:evidence from panel data高建民Health Economics38 西安市医保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效果研究高建民中国药业39西安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的成本效益分析高建民中华流行病学杂志40医疗机构实施“医药分离”的探索性研究高建民医学与哲学4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基金测算方法的探讨高建民统计与决策42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国内外研究进展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43农村互助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季节规律研究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44农村互助医疗模式下的居民受益率与利用率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45引入流程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高建民中国卫生质量管理46医生人力资本与劳动定价研究高建民 徐俊秀杨晓玮中国卫生经济 2005(8)47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高小平、陈春会、吴建南《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2期48持久收入假说与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模型研究顾景西 黎洁《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4月49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探析胡芳肖人口学刊,2005年第2期50完善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探析胡芳肖中国经济与管理51国外提高贫困人口消费水平的经验借鉴胡芳肖市长参考 2008.852完善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探析胡芳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研讨会学术论文集 2008.553国外提高贫困人口消费水平的经验借鉴胡芳肖、王育宝消费经济,2007第4期54我国企业构建绿色营销体系的障碍因素分析,胡芳肖、王育宝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9期55我国政府反贫困战略及其完善胡芳肖、王育宝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2 期56我国政府反贫困战略及其完善胡芳肖、王育宝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9期57农村贫困人口适度消费的实现途径初探胡芳肖、文启湘消费经济,2005年第1期,58公司治理与多元化经营――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黄海波、李树茁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6):70-765920世纪中国失踪女性数量的估计姜全保 李树茁 费尔德曼中国人口科学2005(4)60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家庭压力和应对策略研究——基于YC县访谈的发现靳小怡人口与发展61社会网络与农民工初婚:性别视角的研究靳小怡人口学刊62人民币汇率和购买力平价关系的实证研究雷娟 张思锋统计与决策,2005.1163市政管线突发灾难预警决策支持系统构建雷战波 冯德多商业时代 2007 21期64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发展综述雷战波 姜晓芳情报杂志 2007.165基于UML的供应链危机预警支持系统的建模与开发雷战波 袁彩燕 刘二鹏系统工程2004.1266企业危机预警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危机预警的启示雷战波 赵吉博 朱正威中国行政管理2005.267区县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雷战波 周博宁城市问题 2007.368西部农村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就业与收入分配实证研究黎洁旅游学刊2005.569陕西太白山生态旅游者特征与激励因素研究黎洁<<经济地理>>2005年第5期70《旅游卫星帐户与旅游业的产出核算研究》黎洁《统计与决策》(理论版)2007年1月71江苏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经济的贡献黎洁统计与决策 2008.972隐性失业对要素产出弹性估计影响分析黎洁 朱志明《商业研究》2004年第21期2004.973我国生态旅游者的激励特征与市场细分研究黎洁 井悦铃<<预测>>2005年第5期74关于陕北地区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问题的研究黎洁 乔丽霞《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4月75社会性别公平促进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在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领域的探索李亮(杨雪燕是第二作者)妇女研究论丛 2008.476农村社会变迁中女性对家务分工的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居巢农村地区的调查研究李亮(杨雪燕是第二作者)西北人口 2008.2772007年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关爱女孩行动’专题调查研究李树茁《人口与计划生育》78中国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压力与应对——河南YC区的探索性研究李树茁《青年研究》79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李树茁《浙江社会科学》80一种求解多维背包问题的小世界算法李树茁《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1](美)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2](美)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市场营销原理.[M].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美)杰罗姆麦卡锡.市场营销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余明阳.市场营销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7]李东红编.营销战略.[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8](美)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管理的实践.[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9]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J].经济研究参考,1997( 45).
[10]张国华.主动转型发展,增创领先优势[J].求是,2010(12).
[11]Robert. F. Lauterbon.4P retirement, 4C debut [J].Advertising Age,1990(5).
[12]李幼林.金桥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J].浦东开发,2011(02).
[13]黄国平、刘思弘.创新驱动转型制造迈向智造一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转型发展透析[J]浦东开发,2011(06).
[14]南京市开发区协调管理委员会.开发区转型发展战略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加快实施双提升战略、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J].港口经济,2011(02).
[16]武非平.园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03).
[17]Ambler Tim, Marketing and the Bottom Line [J].Financial Times,2000.
[18]赵志涛、邹可钦.基于资源和能力的战略营销优势研究[J].企业研究,2006 (09).
[19]杨宝珍.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J].企业经济,2011(05).
[20]Kotler Philip. Marketing Management [M].Prentice Ha11,2003(11).
[21]Keefe Lisa M. What is the meaning of marketing [N].Marketing News,2004
[22]Clark Bruce H. Marketing Performance Measures History and Interrelationships [J].Journal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9
[23]杨勇、束军意.市场营销:理论、案例与实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4]赵杰英.谈谈4Ps, 4Cs, 4Rs房地产营销体系[J]商场现代化.2006(48).
[25]杜伟锦、章斌、张凤霞.市场营销策略的比较研究[N].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6 (3).
[26]冯章献、王士君、张颖.中心城市极化背景下开发区功能转型与结构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0(01).
[27](英)格雷厄姆·胡利、约翰·桑德斯、奈杰尔·皮尔西[M].营销战略与竞争定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8]卢新海.开发区发展与土地利用[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5. [29}傅强.依托重大项目推动转型发展[J].科技与出版.2011.
1.李业.品牌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年小山.品牌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让.鲍得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唐振华.符号学与跨文化交际[J].深圳大学出版社,1996
5.[美]杰格迪什N谢斯.消费者行为学管理视角[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尹世杰.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光明日报,1995-4-30
[1].刘子安,中国市场营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第一版,p105-p125.
[2].(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第十版.
[3].凯文,战略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p205-p253.
[4].(英)史密斯等著,方海萍等译,市场营销传播方法与技巧,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p134-p168.
[5].李蔚,营销策划,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016年,p56-p90.
[6].汪涛,广告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p100-p115.
[7].胡成中,企业文化与品牌战略,经济日报出版社,2016年,p254-p280.
[8].新加坡唐拉尔著,阳水荣等译,高科技品牌管理:创建新经济时代强势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p360-p380.
[9].凌志军,联想风云,中信出版社,2016年,p148-p160.
[10].乔.吉拉德,戴尔-突破市场的销售细节直销,哈尔滨出版社,2016年,p56-p62.
[11].刘红强,戴尔营销,经济科学出版,2016年,p39-p45.
[12].赵波,联想:公正与效率的博弈,销售与市场杂志XX第8期.
[13].董文胜王缨杨欣,联想从裁员到新文化运动中外管理,2016年5期.
[14].黄景清,10个令你拍案叫绝的营销案例,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XX.
[15].孙在国,体验经济与企业营销战略的调整,经济经纬,22016年第1期.
[16].泽丝曼尔,服务营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p150-p163.
[17].bus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harvard business review,XX.
[1]左仁淑 . 关系营销 : 服务营销的理论基础 . 四川大学学报 , 2004,(4): 19-23
[2]科特勒, 洪瑞云, 梁绍明等.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 第 3 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15-35
[3]Heide J B, George J. Do Norms Matter in Marke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2, 56(2): 32-44
[4]陈绍福, 徐宝瑞. 现代医院创新经营. 中国医院管理, 2001, 21(11):60-62
[5]张英. 现代医院应树立的十大营销观念. 中国卫生产业, 2004, (2):76-78
[6]贾守营 . 金牌医院商务策划 . 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5,188-193
[7]科特勒, 洪瑞云, 梁绍明等.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 第 2 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55-56
[8]Frank H, Andreas H, Robert E M. 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through customer value oriented manage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005, 22(6): 23-24
[9]丁桂兰. 医疗机构营销.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107-113
[10]Christian Gro nroos.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 Cambridge. Mas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1983,85-88
[11]Parasuraman A, Valarie A Zeithaml, Leonard L Berry. SERV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usto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Cambridge. Mas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1986, 30-32
[12]Liljander Veronica. Comparison Standards in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Helsingfors: Svenska Handelsho gskolan, 1995
[13]Strandvik, Tore. Tolerance Zones In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Helsingfors: Svenska Handelsh gskolan, 1994
[14]菲利普 科特勒 . 营销管理 . 第九版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17-218
[15]Gronroos C. Internal Marketing-Theory and Practice, in American1999 Marketing Association Services Marketing ConferenceProceedings, 1981, 41-47
[1][美]沃伦.基根.全球营销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美]菲力浦.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96年版.
[3]屈云波.品牌营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4]李弘,董大海.市场营销[M].大连:大工出版社,.2000年版.
[5]京华企业咨询公司(编).品牌巨匠[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6]汤正如.市场营销学教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京华企业咨询公司(编).品牌巨匠[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8].朱方明.品牌促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9]吴宪和.营销形象策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晃钢令.营销战略策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朱方明.品牌促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12]陈志.中国民营企业品牌战略[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21).
[13]木梓.以品牌战略推动企业发展[J].信息网络,2007,(3).
[14]刘红霞.我国企业品牌战略问题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1).
[15]刘新民.我国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4).
[16]胡号寰,钟兆青.中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7]董伟达.品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的关系[J].科技与管理,2005,(6).
[18]于法领.关于品牌战略[J].北方经济,2005,(10).
[19]李水平.浅谈企业的品牌战略[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20]姬雄华.企业品牌战略选择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1]蒋海岩.实施品牌战略 创企业名牌[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22]赵小红.试论品牌战略的实施要点[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6).
[23]Arnold,D. The Handbook of Brand Management, FT/Pitman Publishing, London.
[24]Dechernatony, L. and Mcdonald, M.H.B. Creating Powerful Brands, Butterworth Heinemann, Oxford. 1992
[25]Hankinson, G. and Cowking, P Branding in Action, McGraw-Hill,London. 1993
[26]Kapferer, J. H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Kogan Page,London.
[1]左仁淑 . 关系营销 : 服务营销的理论基础 . 四川大学学报
[2]科特勒, 洪瑞云, 梁绍明等.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 第 3 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Heide J B, George J. Do Norms Matter in Marke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4]陈绍福, 徐宝瑞. 现代医院创新经营. 中国医院管理
[5]张英. 现代医院应树立的十大营销观念. 中国卫生产业
[6]贾守营 . 金牌医院商务策划 . 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7]科特勒, 洪瑞云, 梁绍明等. 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 第 2 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Frank H, Andreas H, Robert E M. 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through customer value oriented manage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9]丁桂兰. 医疗机构营销.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0]Christian Gro nroos.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 Cambridge. Mas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11]Parasuraman A, Valarie A Zeithaml, Leonard L Berry. SERV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usto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Cambridge. Mas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12]Liljander Veronica. Comparison Standards in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Helsingfors: Svenska Handelsho gskolan
[13]Strandvik, Tore. Tolerance Zones In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Helsingfors: Svenska Handelsh gskolan
[14]菲利普 · 科特勒 . 营销管理 . 第九版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5]Gronroos C. Internal Marketing-Theory and Practice, in American1999 Marketing Association Services Marketing ConferenceProceedings
[16]周成红,肖锦诚 . 谈医疗服务市场特征及营销策略 . 卫生软科学
[17]王恕, 陈玉文. 顾客关系管理在医院营销中的应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18]张英. 品牌战略现代医院营销利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19]张洪才. 医院差异化营销的探讨. 卫生经济研究
[20]朱恒鑫. 医院经营策略医院一对一营销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1]黄国英, 张公惠. 优质服务与三级医院服务营销策略的关系. 中国医院管理
[22]马淑燕. 现代医院营销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卫生经济
[23]迈克·波特. 陈小悦译. 竞争战略.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4]邱巍, 代维昭. 上海瑞金一哈佛心脏中心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5]张英 . 医疗市场细分与目标医疗市场选择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6]菲利普·科特勒,托马斯·海斯,保罗·N·布卢姆等著 . 俞利军译. 专业服务营销.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7]佩恩. 郑薇译. 服务营销. 2 月版.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8]邢永杰,吕爱芝 . 关于医院服务营销的分析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9]易世志. 浅析波士顿矩阵法的局限. 商业研究
[30]付凤环,尹世全 . 关系营销理论对公立专科医院营销管理的启示 .中国肿瘤
冯其红 石洪福 张先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摘 要:当前制约我国煤层气发展的瓶颈是单井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因此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是我国 煤层气开发亟须解决的问题。注气增产法是一种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增产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向煤层中注入 其他气体(CO2、N2或混合气体),与甲烷竞争吸附或降低甲烷有效分压,促进煤层甲烷的解吸。该技术可 以保证煤层的能量,有利于甲烷产出,可大幅度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和采收率,延长煤层气田的开采期。本 文主要对注气开采煤层气增产机理、室内现场实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 了该领域目前面临的主要难点,展望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煤层气;注气;解吸;数值模拟
注气驱替煤层气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双赢效果。相比传统的储层压力衰竭法 开采,注入气体可以保持地层能量,延长煤层气井寿命,提高采收率[1],该技术还适用于开发深部低渗透 性松软煤层的煤层气。因此,气体驱替煤层气技术的相关研究受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
1 注气驱替煤层气的机理
煤是一种孔隙高度发育的有机固体物质。气体在煤表面的吸附本质上是一种物理吸附,范德华力起 主要作用,不同气体在煤表面的吸附能力差异主要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不同。Cunningham[2]和Parkash[3] 认为这种作用力与相同压力下各种吸附质的沸点有关,沸点越高,被吸附的能力越强,因此煤对气体的 吸附能力表现为:CO2 >CH4 >N2。降文萍等[4]则从量子化学的角度计算发现煤表面CO2的吸附势阱要 大于CH4,因此CO2的吸附能力强于CH4。Marco Mazzotti[5]研究发现吸附气体会导致煤岩膨胀且膨胀 量为CO2 >CH4 >N2,因此注入CO2驱替煤层气会导致渗透率明显降低。
后来,杨涛等[6]建议采用注入超临界CO2来开采煤层气,超临界CO2能以气体的身份与CH4进行 竞争吸附,同时还能以液相的性质在渗流通道内萃取出极性较低的碳氢化合物和类脂有机化合物,从而 增加了其孔隙度和渗透性。
N2的吸附能力比CH4弱[7],因此N2驱替煤层气的机理与CO2驱替不同(图1)。注入N2后可以 降低CH4的分压从而促进CH4的解吸,N2置换CH4后煤岩会收缩引起渗透率的上升,加拿大艾伯特省 Felm Big Vaney[8]试验区的单井注入试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图1 注CO2和N2驱替煤层气的原理示意图
总之,CO2驱替煤层气技术比较适合于高渗透、不可开采煤层,对于我国低渗透、可开采煤层有一 定的局限性。另外N2的成本比较低,提纯容易。因此,建议采用富含N2的混合气体驱替开采我国的 低渗透煤层气,一方面发挥了CO2的高驱替能力,另外一方面发挥了N2的增渗作用。
2 注气开采煤层气的试验
国内外开展了大量注气开采煤层气的室内以及现场试验。室内试验主要以气体的吸附/解吸、形变 和渗透率的测量为主,现场主要进行了CO2煤层埋存以及混合气体驱替煤层气的试验。
2.1 室内试验
煤对气体的吸附性大小主要取决于煤的岩石学组成、物理化学结构、煤阶、水分含量等自身因素,另外温度、压力也对煤岩的吸附性有较大的影响。针对煤对单组分气体的吸附,国内外的学者开展了大 量的深入研究[9~24]。
关于煤对多元混合气体的吸附,国内外专家学者[25~39]普遍认为多元气体吸附时,每种气体不 是独立吸附的,而是不同气体间存在着竞争吸附。二元气体的吸附等温线总是介于吸附能力强和吸 附能力弱的纯组分气体吸附等温线之间,混合体系中每一组分的吸附量都小于其单独在相同分压下 的吸附量。
室内的注气驱替实验的一般程序是:煤岩充分吸附CH4,然后注入其它气体,可以边注边抽,也可 以注入后待其它气体与甲烷充分竞争吸附后再抽,然后测试产出气体量和成分以及它们与注气压力、注 气速率等的关系。研究表明CO2/CH4的置换比高达1:7,N2/CH4可以达到1:4,产出气体中初期甲烷含 量几乎为100%,待注入气体突破后,甲烷含量明显降低[40,41]。
2.2 现场注气试验
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等先后进行了不同规模的注气驱替煤层气现场试验。1993年,美国的 BP Amoco公司在圣胡安盆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注气(83%的N2和12%的CO2)提高采收率的相关 试验[42]。1995年,美国又在圣胡安盆地向Allison和Tiffany煤层进行纯CO2和纯N2注入试验[43]。为 了测试不同地质条件下ECBM技术的适用性,加拿大在Alberta[44]盆地进行了小规模的CO2-ECBM工 程,采收率得到明显提高。中国和加拿大也联合在沁水盆地南部的TL-003井也进行了CO2-ECBM的 微型先导性试验,测试数据显示注气后产气量明显上升,产水量有所下降[45,46]。除此之外,在日本在 北海道,欧盟在波兰也进行过类似的现场试验。
目前看来,几个国家的现场测试结果都比较令人满意,注入CO2后气井产量均有大幅增长,但是近 井周围的渗透率在注气后有所降低,随着排采过程又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一方面是因为CO2的扩散趋 于均匀,不再像注入初期那样聚集在井筒附近,另一方面是排采过程中储层压力降低,煤基质收缩导致 渗透率有所增大。
3 注气开采煤层气的数值模拟
注入气体和煤层甲烷在煤层中赋存运移规律是注气开采煤层气的理论基础。注气开采煤层气的 实质是一个注入气体与甲烷在煤层中竞争吸附、解吸,扩散,以及水、气多相渗流的过程。ECBM 过程中煤层气的运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煤层气及注入气体的竞争吸附、解吸、扩散以及 达西流动等。气体的吸附、解吸会使煤岩产生膨胀、收缩变形,从而引起煤岩的孔隙结构变化,进 而引起煤岩渗透系数的变化。煤岩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系数变化反过来又影响气体在煤岩中的赋存与 流动。因此,ECBM过程是一个多组分气相-水相-煤岩固相耦合的过程。由于该过程非常复杂,即使建立了完整的数学模型,其求解也相当困难,因此,目前国内外学者Ekrem Ozdemir[47~50],Julio Manik,Seto,吴嗣跃,孙可明[50~52]等在建立ECBM过程模型的时候一般都作了一些假设,忽 略某些因素,使求解变得简单。
常规煤层气模拟器一般可以模拟:(1)双重孔隙系统;(2)单组分气体在孔隙系统的吸附和扩散; (3)裂隙系统达西渗流;(4)吸附气体解吸产生的煤岩收缩。模拟ECBM过程还必须考虑:(1)CO2吸附引 起的煤岩膨胀;(2)混合气体吸附;(3)混合气体扩散;(4)由于注入气体和煤层和之间的温差造成的非等 温吸附等。
针对ECBM过程的这些特点,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ECBM模拟器主要包括商业的模拟器,如: GEM、ECLIPSE、SIMED11、COMET2,METSIM2和非商业的模拟器,如:GCOMP、TOUGH2、CBM - SIM、IPARS-CO2等。David H.-S.Law[53]对注气驱替煤层气数值模拟做了深入的研究,详细比较了上 述几种模拟器的模拟效果,各自的功能特点见表1。
表1 目前主要的ECBM软件的功能特点
4 总结
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注气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可行性和原理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论证,然而,前人的研究工作多处于纯理论研究阶段,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而且存在如下可进一步研究的 问题:
(1)深入研究多组分气体在煤样中的竞争吸附/解吸效应,确定相对吸附(解吸)速率、置换速率 与吸附平衡压力、各组分气体分压、时间的关系。
(2)通过注气驱替渗流实验,研究煤层气采收率与注气方式、注气成分、注气周期、注气压力之 间的关系。
(3)研究煤变质程度及煤岩组分对注气效果的影响。
(4)开展高温、高压下的煤岩储层注气效果评价。
(5)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54]和分子动力学方法(MD)[55]进行注气开发的微观模拟。
参考文献
[1]Puri R.,Yee D.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C].SPE20732 presented at the 65th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New Orleans,1990:193-202.
[2]Cunningham R.E.Diffuse in gas and porous media[M].New York:Plenum Press,1980:153-154.
[3]Parksh S.,Chanrabarrtly S.K.Porosity of coal from Alberta Plan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1986,6: 55-70
[4]降文萍,崔永君,张群.煤表面CH4,CO2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J].煤炭学报,2006,31(2):237~240.
[5]Mazzotti M.,Puri R.,Storti G.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J].The Journal of Supercritical Fluids,2009,47: 619-627.
[6]杨涛.超临界CO2抽提对煤的改性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38~41.
[7]方志明.混合气体驱替煤层气技术的机理及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2010,20~30.
[8]Wong S,Law D,Deng X,etal.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and CO2 storage in an thracitic coals-Micro-pilot test at South Qinshui Shanxi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2007,1(2):215-222.
[9]Levy J.H.,Day S.J.,Killingley J.S.Methane capacities of Bowen Basin coals related to coal properties[J].Fuel,1997,74:1-7.
[10]Bustin R.M.,Clarkson C.Geological controls on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capacity and gas Content[J].Int.J.of Coal Geol.,1998,38(1-2):3-26.
[11]Lamberson M.N.,Bustin R.M.Coalbed methane characteristics of gates formation coals,Northeastern British Columbia: effect of mineral composition[J].AAPG,1993,77:2062-2076.
[12]Clark C.R.,Busti B.M..Binary gas adsorption/ desorption isotherms:effects of moisture and coal composition upon carbon dioxide selectivity over methane[J].Int.J.of Coal Geol.,2000,42:241-271.
[13]Jouber t J.I.,Grein C.T.Sorption of methane in moist coal[J].Fuel,1973,52:181-185.
[14]Levine J.R.,Johnson P.High pressure microbalance sorption studies[J].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1993:187-195.
[15]Castello D.L.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methane storage in a porous carbonaceous materials[J].Fuel,2002,81:1777- 1803.
[16]张群,杨锡禄.平衡水分条件下煤对甲烷的等温吸附特性研究[J].煤炭学报,1999,24(6):566~570.
[17]崔永君,张群,张庆玲等.不同煤级煤对CH4、N2和CO2单组分气体的吸附[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25(1):61~65.
[18]于洪观,范维唐,孙茂远等.煤对CH4/CO2二元气体等温吸附特性及其预测[J].煤炭学报,2005,30(5):618~622.
[19]郭立稳,王月红,张九零.煤的变质程度与煤层吸附CO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26(2):165~168.
[20]郭立稳,肖藏岩,刘永新.煤孔隙结构对煤层中CO扩散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36(5):636~640.
[21]牛国庆,颜爱华,刘明举.煤吸附和解吸瓦斯过程中温度变化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3,31(4):47~49.
[22]钟玲文,郑玉柱等.煤在温度和压力综合影响下的吸附性能及气含量预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27(6):581~585.
[23]张晓东,桑树勋,秦勇等.不同粒度的煤样等温吸附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4):427~432.
[24]马东民,张遂安等.煤层气解吸的温度效应[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1,3(1):20~23.
[25]于洪观,范维唐,孙茂远等.煤对CH4/CO2二元气体等温吸附特性及其预测[J].煤炭学报,2005,30(5):618~622.
[26]于洪观,范维唐,孙茂远等.高压下煤对CH4/CO2二元气体吸附等温线的研究[J].煤炭转化,2005,28(1): 43~47.
[27]崔永君,张群,张庆玲等.不同煤级煤对CH4、N2和CO2单组分气体的吸附[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25(1):61~65.
[28]唐书恒,马彩霞,叶建平等.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甲烷采收率的实验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5):607~616.
[29]张庆玲,张群,崔永君等.煤对多组分气体吸附特性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25(1):57~60.
[30]蔺金太,郭勇义,吴世跃.煤层气注气开采中煤对不同气体的吸附作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 18~20.
[31]Bush,B.M.,Krooss Y.,Gensterblum F.,et al.High-Pressure adsorption of methane,carbon dioxide and their mixtures on coals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 preferential sorption behavior.[J].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2003,(78- 79):671-674.
[32]Mazumder S.,Hemert P.V.,Busch A.,et al.Flue gas and pure CO2 sorption properties of coal:A comparativ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06,67:267-279.
[33]Fitzgerald J.E.,Pan Z.,Sudibandriyo M.,et al.Adsorption of methane,nitrogen carbon dioxide and their mixtures on wet Tiffany coal[J].Fuel,2005,84:2351-2363.
[34]Hasan Shojaei,Kristian Jessen.Application of potential theory to modeling of ECBM recovery[C].SPE144612 prepsented at the SPE Western North American Regional Meeting,Alaska,USA,2011:7-11.
[35]Gruszkiewiez M.S.,Naney M.T.,Blencoe J.G.,et al.Adsorption kinetics of CO2,CH4,and their equimolar mixture on coal from the Black Warrior Basin,West-Central Alabam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09,77:23-33.
[36]Chaback,J.J.,Morgan,et al.Sorption irreversibilities and mixture compositional behavior during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 processes[C].SPE 35622-MS,SPE Gas Technology Symposium,28 April-1 May 1996,Calgary,Alberta,Canada.
[37]Harpalani.Methane/CO2 Sorption Modeling for Coalbed Methane Production and CO2 Sequestration[J].Energy Fuels,2006,20(4):1591-1599.
[38]Ekrem Ozdemir,Badie I.Morsi,Karl Schroeder.CO2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rgonne premium coals[J].Fuel,2004,83:1085-1094.
[39]J-S.BAE,S.BHATIA,P.MASSAROTTO et al.Open hysteresis phenomena in high-pressure sorption of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on coal[C].Proceedings of the 2008 Asia Pacific CBM Symposium,Brisbane,Australia,2008.
[40]杨宏民.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的机理及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85~100.
[41]吴迪.CO2驱替煤层瓦斯的机理与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50-54.
[42]W.Lin,G.-Q.Tang,A.R.Kovseck.Sorption-induced Permeability change of coal during Gas -injection processes[J].SPE Reservoir Evaluation &Engineering.2008,11(4):792-802.
[43]Tom Tang,Wenjuan Lin,Tanmay Chaturvedi,et al.A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CO2 injection for enhanced methane recovery from coalbeds[C].Presentations from the 5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Geologic Sequestration of CO2:in Deep,Unmineable Coalbeds,2006.
[44]White C M,Smith D H,Jones K L,et al.Sequest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in coal with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 a review energy fuels[J].Energy&Fuels,2005,19(3):659-724.
[45]Reeves,S.R.The Coal-Seq Project:Key Results From Field,Laboratory,and Modeling Studies[C]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house Gas Control Technologies(GHGT-7),Vancouver,BC,Canada,September 5-9,2004.
[46]Gunter W.D.,Mayor M.J.,Robinson J.R.CO2 storage and enhanced methane production:field testing at the Fenn Big Valley,Alberta,Canada[C].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house Gas Control Technologies(GHGT-7).September 5-9,2004.
[47]叶建平,冯三利,范志强等.沁水盆地南部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微型先导性试验研究[J].石油学报,2007,28(4):77-80.
[48]Ekrem Ozdemir.Chemistry of the ad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by Argonne premium coals and a model to simulate CO2 sequestration in coal seams[D].University of Pittsburg,2004.
[49]Ekrem Ozdemir.Modeling of coalbed methane(CBM)production and CO2 sequestration in coal sea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09,77:145-152.
[50]Julio Manik.Compositional modeling of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D].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1999.
[51]C.J.Seto.,K.Jessen.F.M.Orr Jr.A four-component,two-phase flow model for CO2 Storage and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J].SPEJ,2009,14(1):30-40.
[52]吴嗣跃,郑爱玲.注气驱替煤层气的三维多组分流动模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18(4):580~583.
[53]孙可明.低渗透煤层气开采与注气增产流固耦合理论及其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54]Law D.H.-S.,Vander Meer,L.G.H.,Gunter,W.D.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imulators for greenhouse gas sequestration in coalbeds,part Ⅰ:pure carbon dioxide injection[C].paper SPE 75669 presented at the SPE gas technology symposium,Calgary,Alberta,Canada,2002.
[55]Akshay Gunde,Tayfun Babadagli,Sushanta K.Lattice-Boltzmann method to estimate relative permeabilities for matrix- fracture interaction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C].SPE138255 presented at the SPE Eastern Regional Meeting,Morgantown,West Virginia,USA,2010.
[56]Haixiang Hu,Xiaochun Li,Ning Wei.Small-molecule gas sorption and diffusion in coal:Molecular simulation[J].Energy,2010,35:2939-2944.
1Marriage form and fertility in rural China: an investigation in three countiesJin Xiaoyi, Li Shuzhuo and Marcus Feldman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2006,25: 141-156.2Marriage form and age at first marriage: A comparative study in three counties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Jin Xiaoyi, Li Shuzhuo, and Marcus FeldmanSocial Biology 2007,52 (1-2)3Marriage form and duration of post-marital co-residence with parents in rural China: Evidence from SongziLi Shuzhuo Marcus Feldman Jin Xiaoyi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2005,36(1): 1214Best Practices Research: A Methodological Guide for the PerplexedStuart Bretschneider, Frederick J. Marc-Aurele and Jiannan Wu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ory,Lawrence: Apr 2005. Vol. 15, Iss. 2; p.3075Gender differences in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China: Evidence from ChaohuZhang Wenjuan Li Shuzhuo Marcus Feldman.Journal of Women and Aging 2005,17(3):73-896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白萌浙江社会科学7公共管理中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以农民工流动研究为例白萌中国行政管理8EpiData软件与Excel软件在合作医疗监测中的运用陈钢 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 2006(5)9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个人健康状况模糊综合评价陈善平 李树茁 李淑娥 许宗岷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0运动承诺和锻炼条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陈善平 李树茁 容建中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1体育消费认知决策模型的研究陈善平 李树茁 闫振龙体育科学2006(10):82-8612基于运动承诺视角的大学生锻炼机制研究陈善平 李树茁 闫振龙体育科学2006(12):48-5513价值工程在新产品成本控制决策中的应用研究陈仲伟 雷战波 朱莹商业研究2005.514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的实证研究崔瑞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5国际工程教育撷英(第10辑)崔瑞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6企业学习型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美国的经验及启示崔瑞峰继续教育17美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评估模式探析崔瑞锋,田东平成人教育 2008.218全球视野下欧洲工程教育项目的跨国认可与认证崔瑞锋,田东平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219美国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内涵、范例及特点崔瑞锋,田东平,魏小艾,苗玉凤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8.120美国著名大学电气专业教育发展特点分析——基于专业使命、教育目标及结果的视角崔瑞锋,郑南宁,王兆安,齐勇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121公共管理中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以农民工流动研究为例杜海峰中国行政管理22求解TSP问题的三角形编码抗体克隆选择算法杜海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杜海峰浙江社会科学24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杜海峰公共管理学报25基于小世界原理的模型降阶优化研究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6一种基于流形距离的迭代优化聚类算法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7一种基于种群熵的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8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中国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凝聚子群结构分析杜海峰社会30资本结构选择偏好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过度负债”与“财务保守”行为的实证分析封铁英科研管理,2006(6):54-6131基于杠杆效应的企业风险与资本结构选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封铁英《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5期3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测定的模型构建及应用封铁英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ISSN 1008-245X) 2008.233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综述封铁英生产力研究 2008.134门诊药房剥离对非营利性医院的影响研究高建民中国医院管理2004(10)35医疗机构门诊药房社会化经营的补偿政策研究与探讨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2004(10)36基本卫生人力政策研究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2006(10): 14-1637Effects of Rural Mutual Health Care on outpatient service utilization in Chinese village medical institutions:evidence from panel data高建民Health Economics38 西安市医保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效果研究高建民中国药业39西安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的成本效益分析高建民中华流行病学杂志40医疗机构实施“医药分离”的探索性研究高建民医学与哲学4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基金测算方法的探讨高建民统计与决策42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国内外研究进展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43农村互助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季节规律研究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44农村互助医疗模式下的居民受益率与利用率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45引入流程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高建民中国卫生质量管理46医生人力资本与劳动定价研究高建民 徐俊秀杨晓玮中国卫生经济 2005(8)47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高小平、陈春会、吴建南《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2期48持久收入假说与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模型研究顾景西 黎洁《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4月49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探析胡芳肖人口学刊,2005年第2期50完善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探析胡芳肖中国经济与管理51国外提高贫困人口消费水平的经验借鉴胡芳肖市长参考 2008.852完善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探析胡芳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研讨会学术论文集 2008.553国外提高贫困人口消费水平的经验借鉴胡芳肖、王育宝消费经济,2007第4期54我国企业构建绿色营销体系的障碍因素分析,胡芳肖、王育宝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9期55我国政府反贫困战略及其完善胡芳肖、王育宝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2 期56我国政府反贫困战略及其完善胡芳肖、王育宝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9期57农村贫困人口适度消费的实现途径初探胡芳肖、文启湘消费经济,2005年第1期,58公司治理与多元化经营――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黄海波、李树茁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6):70-765920世纪中国失踪女性数量的估计姜全保 李树茁 费尔德曼中国人口科学2005(4)60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家庭压力和应对策略研究——基于YC县访谈的发现靳小怡人口与发展61社会网络与农民工初婚:性别视角的研究靳小怡人口学刊62人民币汇率和购买力平价关系的实证研究雷娟 张思锋统计与决策,2005.1163市政管线突发灾难预警决策支持系统构建雷战波 冯德多商业时代 2007 21期64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发展综述雷战波 姜晓芳情报杂志 2007.165基于UML的供应链危机预警支持系统的建模与开发雷战波 袁彩燕 刘二鹏系统工程2004.1266企业危机预警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危机预警的启示雷战波 赵吉博 朱正威中国行政管理2005.267区县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雷战波 周博宁城市问题 2007.368西部农村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就业与收入分配实证研究黎洁旅游学刊2005.569陕西太白山生态旅游者特征与激励因素研究黎洁<<经济地理>>2005年第5期70《旅游卫星帐户与旅游业的产出核算研究》黎洁《统计与决策》(理论版)2007年1月71江苏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经济的贡献黎洁统计与决策 2008.972隐性失业对要素产出弹性估计影响分析黎洁 朱志明《商业研究》2004年第21期2004.973我国生态旅游者的激励特征与市场细分研究黎洁 井悦铃<<预测>>2005年第5期74关于陕北地区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问题的研究黎洁 乔丽霞《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4月75社会性别公平促进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在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领域的探索李亮(杨雪燕是第二作者)妇女研究论丛 2008.476农村社会变迁中女性对家务分工的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居巢农村地区的调查研究李亮(杨雪燕是第二作者)西北人口 2008.2772007年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关爱女孩行动’专题调查研究李树茁《人口与计划生育》78中国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压力与应对——河南YC区的探索性研究李树茁《青年研究》79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李树茁《浙江社会科学》80一种求解多维背包问题的小世界算法李树茁《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具体资料没有,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专业人士。《中国电化教育》和《电化教育研究》两个杂志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班级管理是辅导员的中心工作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班级的重要作用决定的。辅导员是学生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良好的班级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班级管理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班级管理小论文 范文 一:中华 传统 文化 下高校班级管理思考
摘要:中华文统文化博大精深,浸润心灵,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作为高校班级管理来说,可否也能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管理学生,是当前 教育 界又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中华传统文化中因材施教、无为而治、人本管理等思想理念早已在企业乃至治国方面有了极大的应用。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借鉴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班级管理的意义,以及分析班级管理对学生行为习惯引导的基础上,为改进学生行为习惯提供具体的建议。希望全文的研究对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有所参考。
关键词:中华传统;管理之道;班级管理
一、前言
中华传统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积淀。可以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宝贵财富。传统文化就像空气一样,架构着当前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在中国的每个领域都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子。而涉及管理类的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有人本思想、无为而治、因材施教、法治管理等,若将其引入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会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基于此,本人试图通过借鉴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班级管理的意义,以及分析班级管理对学生行为习惯引导的基础上,为改进学生行为习惯提供具体的建议。希望全文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有所参考。
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的意义
1.“人本管理”思想可以让管理后的班级更和谐
“人本管理”即是凸显人为中心的一种管理模式。古代各个朝代中只要实行“仁治”即可以列作“人本管理”。我国的政策中很多标榜和谐相处的模式背后都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也可以是说一种人本治国之道。对于高校班级管理中,如果将人本管理融入其中,以生为本,尊重理解学生,必然会让整个班级变得更加和谐。
2.“因材施教”思想可以让管理后的班级更公平
“因材施教”指从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异化教学,这样学生能够扬长避短。而对于班级管理,如果管理者能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那么学生在接受管理中会感受到公平氛围。不仅如此,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法治管理”可以让管理后的班级作风严谨
无规矩不成方圆,“法”一直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治国的主要途径。韩非子就曾说过:“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作为班级管理来说,拟定严格的班纪班规并遵照执行将让学生的个人作风更加严谨,从而带动整个班级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
4.“无为而治”可以让管理后的班级更加民主
“无为而治”的思想是出自老子所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思想的内涵是在表达“无为管理”也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老子的无为而治的言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层面凸显的就是事物对立的两面性,事物是矛盾构成体,而矛盾会不断转化,而转变的方式就是顺其自然。同样赞同此种观点的也有庄子,他曾提及“以无为为常”就是指主要以无为来治理天下。对于班级管理来说,不进行细节化管理,学生在没有具体化 措施 中自行调节,相互引导,这样班级管理则更加民主,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进一步感受到自由和快乐。
三、班级管理是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引导
分析班级管理与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为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笔者发现对于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引导,班级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班级管理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高校中,进行课堂学习是他们与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而为了帮助提高学习效率,班级管理中很多条例都是为了学生能进行学习而设定的。如果学生能一一遵守班级管理,那么课堂学习的环境将得到净化,学生也会在良好的课堂秩序中学到知识。另外,在班级管理中,涉及学生诚信、考试作弊、抄袭等现象的规定也时有发生,学生违例不仅要受到校纪严惩,也会要受到班规处罚。所以这方面也能督促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班级管理能改变大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
班级管理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围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展开,而这方面的内容能帮助学生能很好的融入班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准迟到早退、注意教室清洁、安全管理、宿舍照明管理等。这些管理条例约束下学生改掉自己不良的坏习惯,并对集体、对他人及自己产生责任感。3.班级管理能激发大学生主动自觉意识班规本是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行为而细化的内容。大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可以慢慢认识到班规存在的必要性及对于个体意义的重要性,也会自然而然形成遵守班级管理的内容,并同破坏班规的行为做斗争的自觉意识。
四、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改进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建议
正是由于班级管理对于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所以进一步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中,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体建议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班级管理中凸显“人本”观念培养学生自律的习惯
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对于班级管理来说,更应该将对学生的尊重放在重要的位置。在进行班级管理中要时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需求出发,这样才能保证班级管理对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建议在拟定每条班级班规时,或针对现有的班纪班规修订时都可以把全体学生召集一起进行探讨,看哪些有必要增加,哪些有必要精简,最终出来的才是适合学生需要的纪律规范。这也是尊重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学生通过对班级班规的制定可以培养起严于自律、自控的精神,还能做到一个既得到自我实现,又能为班级做出贡献的人。
2.班级管理中借鉴“因材施教”来了解学生特点更加与时俱进
班级管理一直说班规,会给人严肃固化的感觉。但学校毕竟不是纪律部队,而是一种和谐自由的学习殿堂。现在的大学生集中在“90后”这个阶段,他们都是一群时代性较鲜明的群体,与其他时代有着不同的特点。他们喜欢独立思考,也喜欢自由自在。所以在班级管理中也需要与时俱进,贴近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特点。针对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班级管理教育。如利用微信、微博、QQ等方式发布班级管理的信息和学校活动的信息等就是一种符合他们交流方式的班级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保证班规内容执行的同时,又能让学生积极配合,改进自己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另外,学生之间差异性是不争的事实,在班级管理中,更要将教育与管理相融合,即在班级行为管理中穿插严规,在严规中适时强调行为管理,做到张弛有度,让“服软不服硬”的学生接受行为管理中的严规,让“服硬不服软”的学生接受严规中的行为管理。
3.班级管理中效仿“法治”用严规督促学生改正不良行为
贯穿“法治”理念的严规并不是本本主义,本人认为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更多的还是带有一些具体的手段与 方法 的。只有这样做才能“严师出高徒”。例如将班级的管理分成几个小块,如学习方面、宿舍安全卫生方面、文娱活动方面等,然后责任到人,分包到人,另外还将班级成员组队管理,每组队员按分的小块轮流当责任人,如果一个小队中有一方面做不好受罚,所在团队成员也将集体受罚。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集体意识,还能在他人的监督下减少违纪现象的发生。
4.班级管理中融入“无为而治”来释放学生的个性
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抹杀了大学生的个性意识,相反在遵规守纪的同时,也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释放。“无为而治”是治国治家中的最高境界。而在班级管理中如何通过“无为而治”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在遵纪的同时保持好自身的个性呢?这是需要的是智慧,更需要创新班级管理形式。首先你要明确班级管理目的是营造一个激发学生“以班为家”的主人翁氛围,其次你在班级管理中要让学生在一些班级管理中自发形成“非正式团体”。本人采取的方法就是每年新生入学都要自觉填写兴趣上交,然后将兴趣的一致或类似的同学的座位排在一起,这样学生在交流中以兴趣相投而结成的“非正式团体”,帮助学生在“非正式团体”中释放自身兴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五、结束语
中华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瑰宝,从中蕴含着丰富有价值的管理之道。可以说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保健品”,十分有益学生的“身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应该摒弃中华传统文化,相反应该粹取其精华,继承发扬。笔者认为中华传文化更易让学生理解与接受,就像中医一样,能治标又治本的慢慢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另外,全文只选一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未面面俱到,本人会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宇文利.民族精神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
[2]林日葵.属相文化与民族精神[J].船山学刊,2010
[3]刘晓霞.传统美德与大学生人格修养[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2
[4]段永成.岳阳楼记[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5]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班级管理小论文范文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思考
摘要:班级管理构建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的自我管理艺术,强化他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进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阶段;班级管理;激励机制;构建
班级管理是一门综合的实践管理艺术,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班主任充分利用班级的一切有效资源进行组织协调,构建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不断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断强化他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实现高效班级管理。
一、实施目标激励,培养学生的理想目标意识
有目标才有奋斗的动力,有理想才有拼搏的干劲。班级管理需要做好目标激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目标,让目标引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做到方向明确,管理有效。小学已经有了很强的集体意识,制定针对本班实际的班级管理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围绕班级管理目标,积极配合管理工作,努力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不断激发他们实现目标的动力,以目标为引领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和习惯。同时,让学生都能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在同学的帮助下,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发展目标,制定短期目标和阶段性发展目标,学生目标明确,就会照着目标不断努力。指导学生制定管理和学习目标一定要体现的科学性和操作性,让学生感到目标不是很遥远,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实现目标过程中感知的自己的能力,能够不断强化他们的学习和管理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逐步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如果有些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起来较为吃力,还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此时引导他们能够基于现实的目标,比如,每天能够记住多少单词,能够背诵几篇课文,每周能够记住和应用好几个数学公式等,然后再逐步扩大数量,提升难度。根据班级管理中存在一些学生具有不良习惯的问题,可以针对这些学生制定相应的自我管理目标,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去掉这些不良习惯,并请更多的同学帮助他、提醒他,一段时间以后,这位学生很快就有了非常大的转变。对于实现目标的学生,教师和同学及时发现,设立目标征程小红旗,对那些完成目标的同学说加以标注和表扬。
二、树立学习榜样,引导向先进看齐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持久的,很多的成功都是因为心中有一个榜样,愿意成为那个楷模。小学班级管理中重视榜样激励,学生自己寻找榜样,可以是身边的同学,可以是一些有名的人物,最好是班主任能够像学生提供一定的模仿,让学生去选择。通过向学生介绍榜样的 事迹 ,让学生感知模仿的精神,汲取奋斗的力量;模仿榜样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到,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些科学家、民族英雄、成功典范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榜样,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还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现优秀的榜样,每个班级里都有学习和品行非常优秀的学生,树立这些典型能够小学生从身边人学习,向身边的榜样看齐,对他们有更好的引领作用。这样不仅是对优秀学生的一种肯定和激励,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规范和激励,学生感到做好帮并不难,按照身边这位同学去做就能成为榜样,能够实时观察,处处学习,快速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并且能够有目标学习,成为学习的榜样有无限的荣光,只有自己努力,也会成为大家眼中和心中的榜样,这样能够起到更好地促进作用,让学生都向模仿看齐,都向榜样学习,获取更多的积极力量。班主任一定要用心观察,及时寻找并树立班级的学习榜样,同时,做好榜样的更换,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能够有机会成为榜样,从而实现高效管理的目标,达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竞争,增强自我管理潜力
竞争是一种最有有效班级管理方式,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胜心,他们都希望自己成为最优秀的学生,都希望能够在各种活动中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能,都希望用行动和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也能够参与班级管理,能够承担一定的管理任务,并到一定的阶段进行综合评比,学生为了能够完成任务,能够更好地证明自己的价值,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就会努力的学习,就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从而不断发掘学生的潜力,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也以班级管理为手段,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的目的。例如,为了更好地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回答问题最积极,哪个小组学生最遵守纪律。这样能够很好地强化他们的纪律观念,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让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不断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拼搏进取精神。
四、做好评价激励,坚持赏识教育管理
正确评价能够很好地纠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克服生活中的不良喜欢;积极的鼓励和表扬能够很好地激发他们的热情,能够他们更多的动力,让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综合评价,以素质为核心,全面审视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知识、能力等,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进步,看到学生的阶段性发展和进步。将学生的平时的表现能够记录档案袋,将学生在平时的积极表现、各种特长、各项进步都能记录在册,并他们的进行线性分析和趋势预判,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收录不同阶段对学生的各种评价,包括学生的 自我评价 、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等,既要作为参考,又要鼓励学生做好 总结 和 反思 ,参照自己的各项评价,及时做好改进和调整,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管理能力。评价管理以激励赏识为主,以促进学生进步为目标,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坚持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评价管理,并且能够多 渠道 对学生进行反馈,通过各种发展性评价更好地激励学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
总之,班级管理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对学生的激励是管理管理的核心,以激励为手段,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肯定和表扬,能够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鼓励学生努力进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进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余忠淑.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2(35)
[2]刘佩.班级管理的艺术在于恰当运用激励机制[J].中小学校长.2013(06
班级管理小论文相关 文章 :
1.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2篇
2. 班级管理学生演讲稿3篇
3. 小学班级管理体会探讨论文
4. 六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论文
5. 班主任怎样管理好班级论文1500
知网空间找不到你说的那篇文章吗?要不要我帮你在那边找 1. 中国电化教育早期历史的研究 杨登峰 华中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6-05-01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书馆①为教育民众摄制教育影片,中国电影教育开始了。1930年后,电化教育得到提倡,金陵大学、镇江民众教育馆等单位进行电化教育,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并推行教育电影,而且此阶段“电化教育”一词出现,电化教育组织—... 3. 教育、技术与社会 王全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7-04-01 为了推动电化教育的开展,金陵大学理学院于1941年创办了《电影与播音》杂志,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于1942年出版了《电教通讯》,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印了《电化教育》资料,舒新城于1948年出版了《电化教育讲话》专著。由于旧中国经济不发达... 引证文献[1]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4.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广西高等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发展研究 潘洪媚 广西民族大学 发表时间:2008-04-01 而从电化教育98定义可知,电化教育的研究对象是在现代教育媒体和媒传教学法作用下的学习过程,是与电教资源自然交织在一起的那些学习资源,因此,电化教育要探讨的内容是教育技术要探讨的内容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电化教育的内涵要比教育技术的内涵...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5. 我国早期医学电化教育史研究 白一淼 河南大学 发表时间:2009-05-01 地方民众教育馆是卫生电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33(三)陈果夫等对促进早期卫生电化教育初步繁荣的历史作用36后记80(四)卫生宣传刊物对促进卫生电化教育初步繁荣的作用40三、卫生电化教育在抗战中继续发展(1937-1945)43(一)卫生电化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基于五所师范大学的案例考察 刘晓霞 重庆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9-03-0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前身是电化教育系,是在创办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下设三个系:信息技术教育系、信息传播系、摄影系。实验室建设方面,拥有一批具有教育技术特色的实验室:虚拟校园网络实验室;... 42. 五十年来教学设计的理论演进对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启示 丁革民 福建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7-08-01 电化教育研究,2000,(2):3-99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0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1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12Walter ... 61. 教育技术观念的变迁和发展 刘兴红 华中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1-12-01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电化教育界存在着姓“电”还是姓“教”的争论。回顾起来,那时对电化教育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电化教育就是指媒体技术:另一种认为,电化教育是应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这两种观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
楼主,虽然我很希望自己有很多的积分,也因为这样才来回答问题,不过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真的帮助到你。你去网上搜索一下燕子期刊网,应该是可以帮助到你,这里的分类很多也很全面。
,去长沙湘雅医院风湿科找左晓霞教授吧她真是一个好大夫。我也是类风湿患者,已有8年了。床上不能起来根本站不起,也是到处求医,用去了拾多万元钱也是效果不佳。最近2年我找左教授调整用药,越来越好可以走路啦。
人体是由骨骼、关节支撑运作的,如果骨头出现问题,就会产生各种相应的不良症状,甚至导致行动受阻、肢体残障。因此,对于骨病万万不可轻视,一定要到正规、公立医院进行科学诊治。 湖南省军区医院骨科诊疗中心,是一所综合性中心医院,是华中地区的品牌骨科医院。而且随着微创技术的目趋成熟,90%多的骨伤患者是不需要经历开放手术就可以康复的! 如果你有想了解哪方面的骨病信息,可以到湖南省军区医院骨科官网【www.csgk120.com】进行文章查阅,或者可以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咨询,如有需要还可以免费在线预约、挂专家号!
您好,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这类疾病初期不会有明显的生理活动限制,但至严重时,患者则不能完成大部份的日常工作、活动,甚至失去活动能力,仅能依靠轮椅活动。 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属“TLG液体刀”,该技术直接针对病灶--关节滑膜炎症细胞,清除有炎症的、被侵害的、病变滑膜组织,迅速缓解关节的肿胀和疼痛,阻止软骨和骨破坏,防止畸形和残废。 建议,有这类疾病的朋友,应及早到正规专业机构检查、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永久性伤害。湖南省军区医院骨科诊疗中心,是一所综合性中心医院,是华中地区的品牌骨科医院。随着微创技术的目趋成熟,90%的骨伤患者是不需要经历开放手术就可以康复的!zhy
各有特色,长沙有三个湘雅医院,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三个医院都是综合性度三甲医院,所以各项都不差;同时,各自都有自问己的优势学科。总体来说湘雅医院和湘雅二医院水平相当。湘雅医院神经内外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等更好,而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精神病学、心胸外科等更好,湘雅三医院以移植为特色、妇产科名气也不小,但总体水平较前两者稍低。附一附二都不错,附二环境相当不错,设施之类的都没得比,相当好,但是费用比较高,附一历史要久一些,湘雅医学院好多教授都在那,不错的,附三好像是九几年才建的,但是服务态度很好,而且在移植和治疗烧伤方面比其他两个医院都要好到附三坐118到湘雅三医院站下车,到附一可以坐111到湘雅站下车,到附二 101梓园路站下车 7、104、202窑岭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