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中医正骨推拿期刊投稿网站

中医正骨推拿期刊投稿网站

发布时间:

中医正骨推拿期刊投稿网站

何坤,中医执业医师,出生于广东中医骨伤世家,著名中医正骨专家、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国医堂专家。擅长于人体脊柱相关疾病和中风偏瘫后遗症康复。毕业于日本熊本大学医学部,精通于人体解剖和生物力学!从事中医正骨20多年,香港骨伤学会委员,中华推拿学会、中国脊椎相关疾病学会委员,创立有“脊椎病因学说”。曾多次应邀到世界各地讲学,举办中医正骨推拿培训班30多期,为全球培训了数千多名中医正骨推拿师。

零基础想学针灸,推拿,正骨去北京仁济,我知道北京仁济骨伤诊疗中心正骨培训教的挺好的,内容全面,7天手法课+30天正骨门诊部实习课7800元,是一次付费学会为止⌄学员90%时间是在门诊部里动手操作,是在正骨门诊部里教。正骨推拿根据其作用及适应症的不同,分为正骨手法和理筋手法两类。正骨手法主要用于骨折和脱位,通过手法恢复骨与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 。

推荐《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以下是关于该杂志的简介和投稿方式,希望有所帮助: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根据国家科委(93)国科发信015号文件批准创刊的全国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承办。自创刊以来,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出版法规、政策,坚持“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认真贯彻和体现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条例;正确执行有关保密、版权、专利、国界等项规定。积极倡导科技道德和编辑道德。坚持服务学科建设、服务科技进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办刊目标。

中医正骨推拿期刊官网投稿

1.中国骨伤杂志 主办单位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

2.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办单位是中国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没有

中国中医骨伤杂志

3.两本杂志不是同一本,两个杂志社都不是中文核心期刊。只有中国骨伤杂志是科技核心

4.官网可以去识别,带有官网认证的,带有百度期刊合作标识的为官网。

中医方面大多都是综述类文章,相对来说还是发专刊比较好发一些,比如,陕西中医,中国基层医药 ,中医杂志,中国现代中药,辽宁中医,实用中医杂志,等等中医专刊都非常适合您,不过您想投递核心期刊,请提前一年以上时间准备,职称QQ晋4936升06导977师希望可以帮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不建议投稿的期刊名单

1、《中国实用医学杂志》;

2、《中国中西医综合临床杂志》;

3、《中国健康月刊》;

4、《中华护理杂志》(CN12-4226);

5、《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CN98-0327);

6、《现代护士进修杂志》;

7、《航空航天医学》;

8、《当代医药》;

9、《中国医药管理杂志》;

10、《中国现代医药应用》。

不建议投稿的期刊介绍:

假期刊就是根本就不存在这个刊号,完全是虚构的一本期刊。刊名是假的,刊号也是假的,编辑部也是假的,杂志社更是假的。从头到尾就是一本非法出版物。

大家要避免假刊、套刊、增刊和电子刊,因为在国内大多数职称晋升中是不认可增刊和电子刊发表的论文的,少部分认可,所以直接避开选择这两类刊物是保险的。如果能确保是有效的,那么也是可以发的。

首先,医学论文分普刊,核心期刊。核心又分,科技核心和中文核心。 另外,需要纠正期刊并没有所谓的好投难投的区分,这实际上是大家一种错误的理解。可能有些人觉得好中,有的人觉得难中。其实是自己文章本身的原因和选刊的原因。 其次,如果从...

中医正骨推拿期刊投稿经验

何坤,中医执业医师,出生于广东中医骨伤世家,著名中医正骨专家、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国医堂专家。擅长于人体脊柱相关疾病和中风偏瘫后遗症康复。毕业于日本熊本大学医学部,精通于人体解剖和生物力学!从事中医正骨20多年,香港骨伤学会委员,中华推拿学会、中国脊椎相关疾病学会委员,创立有“脊椎病因学说”。曾多次应邀到世界各地讲学,举办中医正骨推拿培训班30多期,为全球培训了数千多名中医正骨推拿师。

现在西医.占绝对统治地位.在治疗脊椎病.诊断.治疗方法.都有很大问题.所以患者.不能得到满意的康复.很多

医整脊经过两千多年临床积累,在中医辨证思维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科学,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脊柱运动力学理论。现代中医整脊以理筋、调曲、练功为三大治疗原则,运用手法、针灸、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练四大疗法防治脊柱劳损病。同时,根据辨证论治法则,实施医患合作、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腹病治脊、腰病治腹八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医患合作 练功是整脊治疗中的重要部分,主要是患者自我锻练。因此,在整脊临床中医患合作最为需要。脊柱劳损病是患者长期积劳成疾,让病人清楚自己患脊柱劳损病的原因、治疗方案和愈后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患者配合诸如卧床休息,及时接受针灸、手法治疗等,坚持练功,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才能迅速控制病情。 2.动静结合 在整脊临床上,维系脊柱的肌肉韧带就是脊柱骨关节的夹板。对脊柱骨关节起固定作用。脊柱劳损病的病理基础是肌肉韧带劳损,导致脊柱骨关节错位、运动力学、生物力学失衡所致。因此,在治疗上,首先要恢复、改善动力系统———肌肉韧带。所以理筋在三大治疗原则中为首。理筋、正骨、练功目的都是恢复运动力学和生物力学的平衡。而骨关节复位后的稳定,也是靠肌力平衡来稳定的。所以,动中有静,动为了静,不动则不能静。例如,治疗颈曲紊乱的颈椎病,正骨后需坚持颈肌的锻练,时时做扩胸运动。练颈肌,此时的运动就是为了颈椎骨关节复位后的稳定。 另一方面,一些脊柱病变是因动而发病的,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腰椎关节紊乱,椎体旋转、倾斜导致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症状。在治疗上则因其源于动,而制之以静,即卧床休息,使椎间盘避免脊柱骨关节的纵轴应力加重其压迫。因此,有“椎间盘突出症可以睡好”之说。 3.筋骨并重 脊柱劳损病不是突发的外伤,而是长期的单侧某肌群损伤导致脊柱骨关节错位。骨折复位要求对位对线,所谓对线指恢复原来的解剖生理的力线。整脊对脊柱骨关节的复位同样要求恢复力线。这力线主要是椎曲,特别是腰曲和颈曲。临床上几乎所有的脊柱劳损病都源自椎曲紊乱。椎曲紊乱的病因病理基础就是椎体关节三角力学结构位移后出现“骨牌效应”所致。而椎曲紊乱起源于维持椎曲的四维肌力不平衡,所以要正骨调曲,就必须先理筋。理筋、调曲、练功三大原则,最终目标是调曲。 4.内外兼治 《灵枢》曰:“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人体是一统一整体。脊柱骨关节疾病,既发生于“筋骨皮肤”,也影响到“五脏六腑”。因此,在治疗上需内外兼治。 整脊临床常用以拔罐、药熨、针灸的外治法,可有效松解肌肉韧带粘连,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循环,恢复肌容积、肌张力。通过正骨、调曲,可使关节复位,减轻软骨、椎间盘的压应力,使被压迫的脊髓、神经得到松解,缺血得以改善。但这些组织,均需要气血的补充,才有利于循环改善。因此,根据八纲辨证论治,配合中药内服,则有利于组织的修复。临床实践证明,不少内服方药既可消减椎间盘突出的炎症水肿,也可延缓椎间盘的退变,改善脊髓、神经的功能,减轻脊柱劳损病的症状。因此,整脊治疗学是主张内外兼治的。 5.上病下治 上病下治,是中医整脊的一大创新。《灵枢·经脉篇》论及:“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脊柱轮廓应力是平行四边形平衡的。平行四边形的数学法则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因此,在临床上寰枢关节错位调腰骶角;颈曲变直、反弓的颈椎病,调胸椎和腰椎;胸椎侧凸,调腰椎等方法已取得近万例临床的成功。中医整脊认为腰椎是脊柱结构力学、运动力学的基础。腰椎椎曲紊乱、侧凸,即可继发腰椎、颈椎的椎曲紊乱、侧弯。临床调查347例颈曲紊乱的颈椎病,占98%合并腰曲紊乱。X线动态实验,也证实腰曲变直,颈曲也同时变直。因此,采取上病下治法治疗严重的、疑难的颈椎病,以及胸椎侧凸症疗效好,安全可靠,已成为中医整脊临床诊疗的特色。 6.下病上治 下病上治,也是中医整脊的创新。根据脊柱圆运动规律,脊柱骨关节紊乱、侧弯或椎曲改变,都维持在一中轴线上。例如脊柱颈段、胸段、腰段三个节段中,活动度最大者,颈段是颈1~4椎;胸段是胸1~5椎;腰段是腰1~3椎。据此,腰下段的病变,必须纠正腰上段的侧弯;颈下段的病变,必须纠正颈上段的侧弯,如此才能达到调曲复位的目的。例如:腰椎滑脱症,就必须纠正上段腰椎的反弓、侧弯,滑脱才能复位;急性腰扭伤,往往是腰4~5关节错缝,但只要在胸腰枢纽作一小旋转,其错缝即可复位。 7.腹病治脊 腹病治脊,指脊源性胃肠功能紊乱、脊源性妇科病、脊源性男性性功能衰退等。这些病变源自下段胸椎及上段腰椎骨关节紊乱,导致支配该脏器的脊神经紊乱而产生功能性病变。所以,通过整脊恢复其脊神经功能,这是整脊治疗脊源性疾病的具体措施。 8.腰病治腹 腰椎的稳定,后缘靠腰背的竖脊肌,前缘靠紧贴后腹膜的腰大肌和腹内压。因此,腹内压是稳定腰椎的主要内动力。腹肌松弛,腰椎不稳,多患慢性腰痛。所以临床有“腹针疗法”治疗腰痛。腹部内环境与腰椎的内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早期往往有便秘、小便短赤等湿热下注证候,而晚期有二便无力或小便频繁的虚寒证候。所以临床上用中医辨证论治,虽是治腹,实则治腰,湿热下注的椎间盘突出症、用通下逐瘀血后,症状即可减轻。在功能锻练中,“床上起”、“俯卧撑”等均为练腹肌的功法,目的也是“腰病治腹”。 概而言之,中医整脊治疗八法,富于中医特色的整体辨证治疗。临床上只要正确运用,疗效将提高,疗程也将缩短,复发率也将降低。

赞同您的看法

中医正骨推拿期刊投稿要求

正骨准荐是一种中医治疗技术,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医生进行操作。如果您想要入住快手并开始发布正骨准荐相关的视频,可能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有相关的医学背景或证书,如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正骨推拿技师证书等。这些证书可以证明您具备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有能力进行正骨准荐的治疗。2. 具备足够的经验和技能。正骨准荐是一项技术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才能熟练掌握技巧。3. 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在进行正骨准荐的治疗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4. 熟悉快手平台的运营规则和要求。在发布正骨准荐相关的视频时,需要遵循快手平台的运营规则和要求,如不得发布违法违规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等。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条件仅供参考,具体的入住快手和发布正骨准荐相关视频的要求可能会因地区和平台要求而有所不同。如果您有具体的问题,可以咨询快手客服或者相关专业机构进行了解。

1 稿件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资料应真实可靠,数据准确,论点明确,文字精炼,层次清楚。理论论述、临床及实验研究报告、综述等稿件一般不超过6000字,临床报道及其他类稿件一般不超过3000字。除专题笔谈及临床解惑栏目外,其余稿件均要求根据稿件内容标注参考文献,每篇稿件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5条。1.1文题:文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尽量不用缩略语。1.2 基金项目:论文涉及基金项目者应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书写,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1.3 著者:著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稿件修改及编排过程中一般不宜再做更改。确需变更时必须出具由全体著者签名的书面证明并加盖有关单位公章。来稿时应注明著者职称、主要研究方向、所属单位全称、所在科室及详细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1个以上著者时请注明通讯作者姓名及联系方式(电子信箱、电话号码)。1.4 摘要及关键词:论著类稿件须附中文摘要,其中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论著应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结构编写摘要,字数以200字左右为宜。其他论著应附指示性摘要。正文前需标出3~8个关键词。1.5 数字与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执行《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物理量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150km、600mg、39℃等。计量单位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0-1993)。.6 统计学符号:按《统计学名词及符号》(GB3358-82)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符号举例如下: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m(中位数用M);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1.7 图表:每幅图(表)应有独立、完整的图(表)题并有序号。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表格采用三横线表格式。1.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格式参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文中参考文献角码依照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正文右上角标出。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加“,等”。中文期刊用全称,外文期刊名称缩写以Index Medicus格式为准。稿件处理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稿件寄送本刊3个月内未接到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因条件所限,投寄本刊的稿件均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2.2 作者必须对稿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依照有关规定,编辑部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来稿一经接受,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医杂志》所有;《中医杂志》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出版等其他方式出版该论文。未经本刊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稿件刊登后寄赠当期杂志1册。2.3 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该稿件无侵权、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内容,并加盖公章。多个作者合著的论文需由所有作者共同签名确认。

1 征稿内容涉及中医药的专论、综述、论著(包括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有实验过程及创新数据的论文)、技术交流、知识介绍和中外信息、针灸推拿、中药方剂、中西医结合等领域的文章,并优先刊登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论文。2 文稿要求2.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时效性、可读性和可借鉴性。要有一定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可靠。2.2 论著、综述、讲座等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一般不超6 000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一般不超过1 000字。来稿要求字迹清楚、书写规范,对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字母大小写、正斜体等均应予注明。文稿中所用数字以阿拉伯数字为主。病例介绍要写清患者性别、年龄、初诊日期、主诉、病史、现病症状、检查及化验、诊断、辨证、病机、治法、处方、药名、剂量、用法、治疗结果、按语等。3 文稿格式3.1 文题及证明文题应做到简明、醒目,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凡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者,请予说明。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将获奖证书复印件寄送本刊。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确认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内容。3.2 作者及单位作者署名和单位,置于题目下方。作者姓名要全部依次列出,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稿件编排过程中如须更动,应由第一作者出具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详细地址(××省××市、县、区××路××号)和邮政编码。在每篇文章的作者中,请注明通讯作者,在论文首面脚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姓名以及联系电话、E-mail地址或传真号。各类文稿均须附英文题目和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以便编制目次。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字母均大写;名的第1个汉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文稿若有英文摘要,需将全部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单位的英文名、单位的英文地址,置于英文题目的下方。3.3 脚注论著、综述可附第一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或学位,研究方向。无另定通讯作者的,加联系方式。通讯作者标注星号,写明联系方式。以上两项置于文稿首页左下端,用10字线相隔。3.4 摘要除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的文章外,均须附中文和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的内容要一致。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论著类文稿的摘要形式使用结构式。结构式摘要主要分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4部分。以200字左右为宜,最多不超过350字。3.5 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的Medical Subject Heading(MeSH)词表中选用规范用词,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词汇以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编著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为准。未被词表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数目一般3~5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无摘要的文稿,只需标注中文关键词,关键词置于正文之前;附中英文摘要的文稿须中英文关键词,中文关键词置于中文摘要下方;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词相对应,置于英文摘要下方。3.6 文章层次文中标题层次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例如:1…,2…,2.1…,2.1.1…,一律左顶格。一、二级标题后的正文另起,缩进2字。三级标题后空1字接正文。层次与序号写法如下:△△△△△△(黑体)(居中)1 △△△△△(黑体)(正文另起行)1.1 △△△△△ (楷体)(正文另起行)1.1.1 △△△△△(宋体)(空一格接排)夹在段落内连排的序号用1)2)3)4)5)……3.7 材料与仪器应写明型号、等级等,后用括号写明生产单位,例如:牛血清白蛋白(生化试剂,Sigma);润洁滴眼露(生产批号,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5890A型气相色谱仪(惠普)。3.8 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必要时注明商品名,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3.9 计量单位、统计符号、缩略语3.9.1计量单位 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根据有关规定,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 Hg),但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注明mm Hg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1mm Hg=0.133kPa)。3.9.2统计学符号 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如做统计学处理请务必注明所用统计学方法。按国家标准GB3358-82 《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3.9.3常用符号及名词缩略语 静脉注射iv,肌肉注射im,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口服po,饭前ac,饭后pc,每日1次qd,每晚1次qu,每4小时1次q4h,每日2次bid,每日3次tid,每日4次qid,灌胃ig,滴/每分gtt/min,1秒1s,2分钟2min,5周5wk,4天4d,7岁7a,摩尔/每升mol/L,千帕kPa(压力),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小板计数BPC,血红蛋白Hb,葡萄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红素IBI,总蛋白TP,白蛋白AL,球蛋白G,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尿蛋白UTP,尿糖US,单位u,国际单位IU,重量wt,容量vol。缩略语在文中应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中文全称,然后在其后括号内注明中文缩略语、英文全称及英文缩略语,三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熟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3.10 数字3.10.1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时间: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用4位数表示,如公元前8世纪,1994年不宜写成94年。避免用时间代词,如“今年”,“去年”等。小时用“h”表示,分钟用“min”表示,秒用“s”表示。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格,如“7869.34”应写成“7 869.34”,“7.86934”应写成“7.869 34”。序数词和年份、页数、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3.10.2参数和偏差范围 1)数值范围:表示范围用“~”不用“-”,五至十写成5~10;5万至10万应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3×103~8×103可写成(3~8)×103,但不能写成3~8×103;2)百分数范围:20%~30%不能写成20~30%或60%至70%,(30±5)%不能写成30±5%;3)具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1.5~3.6mA不必写成1.5 mA ~3.6mA;4)偏差范围:如(25±1)℃不能写成25±1℃;5)长度单位的数值表示方法: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如40mm×20mm×30mm,不能写成40×20×30mm,也不能写成40×20×30mm3。3.10.3有效数字数的修约不能用纯数学的四舍五入法,应按以下口诀修约:4舍6入5看右,5右有数便进1(3.7502→3.8),5右为0看左方,左为奇数要进1(3.7500→3.8),左为偶数(包括0)全舍去(3.6500→3.6,3.0500→3.0),且要一次修完毕。数值的修约应执行国家标准GB3101-93附录B的规定,其简明口诀为“4舍6入5看齐,奇进偶不进”。3.11 图片表格凡用文字能够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表和图。如用表和图,则文中不需重复其数据,只需强调或摘述其主要发现。每幅图表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线表,栏头左上角不用斜线,表身不用纵线,表中上下行数字对齐(有小数点的则以小数点对齐)。一组数字中有±号者,则±号上下对齐。表的两侧各空一格。一篇文章中,表格应控制在3~5个,附在正文内,采用“三线式”,表格均应有简要的表题,其内容不可与文字有差异。表内不设备注栏,如有需说明的事项(如P值等),以简练文字写在表的下方,表内依次用*、△、▲、□、■号标注在相应内容的右上角。表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并在正文中标示。即使只有1张表,也须标示“表1”。表中量的名称和单位名称应是量的名称(或其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其间加一斜线的方式表示。例如:波长/nm,表示以nm为单位的波长;长度/m或i/m,表示以m为单位的长度。量的符号用斜体。表内参数的单位应尽量相同,放在表的右上方;如各栏参数的单位不同,则放在各栏的表头内。均值±标准差,用(x±s)表示,置于表题后的括号内。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1位。统计学处理结果统一用*、△、▲、□、■表示P<0.05;**、△△、▲▲、□□、■■表示P<0.01,P为大写,斜体。3.12 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以近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为主(论著类不少于15条,近三年的文献不少于50%;综述类不少于20条,近三年的文献不少于70%;经验交流及病例报告不少于5条,近三年的文献不少于40%),文中参考文献角码按照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在文中相应处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小方括号注明如[5]。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4 授学分方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中医药发[2006]63号”《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定》、《中医药继续教育登记办法》的通知附件:“三、中医药继续教育学计算方法”第(二)项第5 条“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按刊物级别授予学分”之规定,凡在《世界中医药》刊登文章第一至第三作者分别授予6、5、4学分(余类推)。如需学分,请与《世界中医药》编辑部联系。5 注意事项5.1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等网络媒体,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5.2 来稿请附作者工作单位、详细地址、邮编和联系电话。5.3 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请勿汇个人收,否则本单位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5.5本刊拥有所刊登稿件的版权,包括电子媒体。欢迎用电子邮件投稿。切勿一稿两投。因条件所限,凡投寄本刊的稿件均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和删节;如不愿删改者,免投本刊。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50元【汇款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16室 (邮编:100101)《世界中医药》编辑部收】。

流程:网页链接

中医正骨推拿期刊投稿邮箱

编辑单位:《新中医》编辑部社 长:主 编:郭桃美主 任:郭桃美国内刊号:44-1231/R国际刊号:0256-7415邮发代号:46-38定 价:15电 话:、6585489传 真:EMAIL :,网 址:地 址: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邮政编码:510405《新中医》杂志投稿须知投稿须知1 本刊文稿要求采用20×20方格原稿纸工整书写,字迹要清楚, 字体要规范,不写异体字,标点符号要占一格,外文字母尽可 能打印在稿纸上。有条件者可用电脑方格稿纸打印,软件如WPS97、WPS2000等。2 文题应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字,尽量不用标点符号及副标题,避免使用非常用的缩写词。3 作者姓名署于文题下方,署名不宜过多。作者单位名称、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写在第一页右下角,具体格式为:单位,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机场路16号(510405)4 本刊学术探讨、临床报道、针灸经络、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专栏及字数在2500以上的文稿,要求撰写提要。提要要求在300字以内,文字宜简炼。5 中医名词术语以《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及《中医大词典》为准。中西药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及《中药大词典》(江苏新医学院者编)为准。临床上常用的缩写名词文中可不加说明(如ALT、ATP、HbsAg等),不常用的或新的缩写名词,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加中文说明。6 本刊计量单位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医学法定计量单位参照《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编)。7 文章内数字的用法以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为准,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8 内能用文字说明的内容,尽量不用图表;反之,若用图表能大量节省篇幅时,则主张用图表。图表应列序号和标题,表格用三线表格,表内数据必须内文一致。插图要在硫酸纸或复印机纸上用碳素墨水工整而仔细地描绘,图中数字、文字请补贴植字或打字,不用手写体。9 文章标题层次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用下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等,具体体例可参照近期出版的《新中医》杂志。10 参考文献用方括号“[ ]”在右上角标注,次序用数字编号。一般文稿不宜超过10篇,综述不宜超过25篇。未公开发行的书刊、内部资料及需保密的资料均不宜引用。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 :期刊:序号 作者.文题.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如:1 史志云.刘仕昌教授治疗暑湿发热的经验.新中医,1993, 25(7):1-3书籍:序号 作者.书名.版次(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社,年份.起止页如:2 张伯臾,董建华,周仲英,等.中医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57-259说明:作者在3个以内(含3个)均要列出,作者之间用“,”隔开,3个以上作者,前3个作者列出,后加“等,”。如上例。11 来稿要附单位介绍信,作者单位负责文稿的作者名单、资料核实及保密审查。投稿者应声明未一稿两投。1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条款规定,自填写收稿回执之日起,4个月内未通知作者决定刊用的,作者可将稿件自行处理。对不用稿件本刊概不退稿,作者投稿前自留底稿。13 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不同意修改者,请预先声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刊号:ISSN:0256-7415 CN:44-1231/R国内期刊代号:46-38国外期刊代号:M186刊式:月刊,16开本,每期64页出版日期:每月5日来稿务必论点明确、学术思想新颖,富于创见,观点鲜明,论据可靠,语言通顺,文字简炼,可读性强,具有实用性、科学性、真实性。应使用规范的汉字,每篇论文不得超过 6000 汉字的版面。文章要素应包括 :题目 ( 副标题 )、作者、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基金项目、第一作者简介、引言、正文(包括图、表)、结论、参考文献,并可在稿件首页的地脚处加注必要的说明。1.题目 应简练、明确,并能反映论文的主题,题名所涉及的医学术语请用规范名,尽量不用标点符号,避免使用非常用的缩写词,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题名一般不超过 20 字。2.副标题 一般不提倡使用,在必要时才使用,一般用于同一研究课题的系列论文中。3.作者的署名 只限于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的研究的工作者,并参加拟定文稿、能对内容完全负责和解释者。人名次序应按贡献大小排列。若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在作者姓名上加注阿拉伯数字予以区分,如:“刘青松1 ,王一力2”。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 5 人。对其他有贡献的人员,可在文未致谢中注明。稿件投出后要变更或增删作者,应由全部署名作者所在的单位分别出具证明确认,否则本刊不予受理。4.作者单位 应置于作者署名之下 , 包括单位全称、城市名、邮政编码,如“广州中医药大学 科技处,广东 广州 510405”。若署名的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根据作者姓名上加注的数字分别一一列出。5 .摘要 一般以 100~300 字为宜 ,以第三人称书写。应明确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试验的方法、研究成果和最终结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其重点是成果和结论。摘要中不能写入公式和图表。6 .关键词 应能确切反映研究的对象,一般为 3 ~ 8 个,使用主题词时,主题词应从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汉语主题词表》中查出。7.中图分类号采用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标注。8.文献标识码 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书写,由本编辑部填写。9.文章编号 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书写,由本编辑部给出。10.收稿日期 以本部收到来稿日期为准,由本编辑部填写。11.基金项目 应注明基金的名称、编号,并请附寄基金立项复印件,以作统计资料用。12.第一作者简介 包括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13.引言 应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宜与摘要雷同,也不要作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14.正文 是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书写时应特别注意层次标题、插图、表格、量、单位、数字和外文字符的正确使用。(1)正文的层次标题 应简短明了,以 15 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如:第一级 ( 章 ) 第二级 ( 条 ) 第三级 ( 款 ) 第四级 ( 项 )1 1.1 1.1.1 1.1.1.12 2.1 2.1.1 2.1.1.1(2)表格与插图 表格应结构简洁,具有自明性,内容勿与正文、插图重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但不能用斜线和竖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插图应精选,具有自明性,勿与文中的文字和表格重复。插图应用电脑绘制或用碳素墨水绘制在绘图纸上。插图必须线条均匀、清晰、主线和辅线粗细比例约为 2 ∶ 1 。图中文字、数字、各种符号必须与正文一致。图勿过大或过小,每图不超过 10cm × 10cm 。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如为照片时,应层次清晰、反差合适、剪裁恰当。(3)量和单位 书写时应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的使用应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 7 个部门于 1986 年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4)医学名词术语 中医名词术语以《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及《中医大词典》为准。中西药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大词典》、《常用中药处方用名规范表》(中国中医药学会编辑学会审定试行)为准。临床上常用的英文缩写名词在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加中文注明。(5)外文字符 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黑体等。生物学中的属 ( 含属 ) 以下的拉丁文字名下应用铅笔加上底线。数学式、化学式等带有上、下角字符时,每一字符的大小写和所处位置应非常明了。15.讨论 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地指出论文的主要结果、论点和总体概括。也可以在结论和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和待解决的问题。16.参考文献 注意不同文章载体的录入格式:期刊:[1]丁建国,吴邦国,陈楚斌,等. 消痤饮袋泡剂治疗寻常痤疮61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04,36(3):43-44.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1]徐淑云. 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962. (专著)[2]王会贤,章灵华,杜守英,等. 氧化苦参碱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论文集[C]. 北京:科技出版社,1994.(论文集)[3]张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 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99. (学位论文)[4]张平. 中药现代化建设[R].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2001. (报告)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1]刘君. 甘草的毒理学研究[A] . 邓编. 中药新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 997.报纸文章:[1]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 人民日报,1998-12-25(10).国际、国家标准:[1]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专利:[1]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 . 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电子文献:[1]万锦. 中国大学学学报论文文摘(1993-1999). 英文版[DB/CD] .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7. 联系地址 在稿件首页或未页的脚注注明第一作者及联系人的单位、邮政编码、地址、电话、 E-mail等.18.著作权保护与技术保密 本刊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和保密等法规。投稿前第一作者应在所在单位加盖公章,以免侵权和泄密。本刊谢绝不合要求的来稿。另外,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等,作者若不同意自己的论文被这些数据库收录,请来稿时声明。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拟录用的稿件进行文字修改、删减、退改等加工处理,不同意本刊修删者亦请事先声明。19.反对一稿多投 投稿者请自留底稿,投稿后 3 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者可来电来函向我刊查询。来稿一经发表,按篇、按质量酌付稿酬,并赠送样刊。在致作者的稿费中包括各类文摘、数据库、光盘版应付作者的作品使用费。完

一到夏季,天气酷热,人们运动减少,加上吹空调等原因,使颈椎病多发。有着十多年推拿正骨临床经验的湖南省长沙市中医康复医院推拿治疗科副主任胡煜,提醒大家夏季要加强对颈椎病防治。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导致椎间隙变窄、椎间失稳、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轻者头、颈、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病变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时则可出现头晕、心慌等相应的临床表现。本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非手术疗法,而在各种非手术疗法中,又以推拿正骨治疗优先考虑。

病因病机

颈椎间盘退变是本病的内因,各种急慢性损伤,感受风、寒、湿、邪侵袭是本病的外因。

本病属中医“项痹病”“眩晕病”等范畴。中医认为,颈椎病与年龄及气血盛衰、筋骨强弱有关。年老体弱,肝肾、气血亏虚,筋肌骸节失却滋养;或被风寒湿邪所侵,气血凝滞痹阻;或反复积劳损伤,瘀聚凝结于脊窍,发为本病。

颈椎病的辩证分型与症状

1.颈型颈椎病。表现为:颈部前曲,旋转幅度明显减小,颈肩部出现肌紧张性疼痛;颈部有僵硬感,易于疲劳;肩胛肩区有酸痛感和沉重感,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

2.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颈项部或肩背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的隐痛或剧痛;受刺激或压迫的颈脊神经的走行方向有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伴有针刺样或过电样麻感;当颈部活动某一姿势时,上述症状会加重;颈部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或发硬、发僵、或颈呈痛性斜颈;一侧或两侧上肢有放射性痛、麻,伴有发沉、肢冷、无力、握力减弱。

3.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脊髓受压,最常见的症状为皮质脊髓束受累。由于病程不一,可出现下肢无力,平衡障碍,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髌阵挛及病理反射阳性。重症者可出现两下肢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瘫痪,足下有踩棉絮感,二便功能障碍,胸乳头以下感觉障碍。

4.椎动脉型颈椎病。持续性眩晕、恶心、耳鸣、记忆力减退、偏头痛等;可伴有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精神萎靡、失眠、嗜睡;头部过伸或旋转时,可出现位置性眩晕、恶心、呕吐等急性发作;可伴有颈肩臂痛或交感神经刺激症状。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后枕部疼痛,头痛、头沉、头晕或偏头痛,可伴有耳鸣耳闷感;心率增快或减慢,有心前区闷痛、心悸不适症状;肢体发凉或热感,肤温降低或增高,肤色发白或潮红,多汗或无汗,疼痛或痛觉过敏交替出现。

6.混合型颈椎病。兼具上述两种类型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诊断要点。通常在临床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体征,辅助检查来鉴别诊断,方可开展推拿正骨治疗。

推拿正骨治疗

推拿正骨技术是在长沙市中医康复医院近六十年来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吸收国内外各家流派的理念和手法及现代运动康复医学技术,形成的以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为指导思想,以手指点穴,松筋,正骨,强肌为治疗手段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技术。

松筋:运用推、揉、拨、捋、按等手法放松紧张的肌肉、筋膜,使软组织得以放松。

正骨:运用推、拉、提、按等手法的基础上针对颈椎病,引用徒手复位和牵引下正骨等颈部正骨十法来纠正寰枕、寰枢关节、颈胸交界以及错位的各节段颈椎,使之达到正常的生理位置。

强肌:应用现代运动康复医学技术和传统功法,达到强筋壮骨,稳定关节的作用。

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科学用枕。对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消失的,枕头宜垫在颈部;曲度过大的,枕头宜垫在后枕部,侧卧时枕头应与肩等高,使颈椎保持水平位,必要时建议订制专业矫正枕。

注意颈部保暖,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连续性低头位工作或学习,提倡做工间操。

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乘车应带颈托加以保护,以防紧急制动时引起颈椎挥鞭性损伤而加重病情。

对于反复发作且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

编辑单位:《新中医》编辑部 社 长: 主 编:郭桃美 主 任:郭桃美国内刊号:44-1231/R 国际刊号:0256-7415 邮发代号:46-38 定 价:15 电 话:、6585489 传 真: EMAIL :, 网 址: 地 址: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邮政编码:510405

全国中医正骨培训学校如下:

1.龙济康中医培训。

2.康道中医培训学校。

3.中博中医大学堂。

4.善手教育。

5.益仁堂中医培训。

以上就是搜客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内十大正规中医正骨整脊培训机构实力排行榜。COM.这些机构的综合实力还是不错的,可以选择。如果你有纠结,小编根据学员的真实反馈,推荐一家实力强、知名度高、正规的中医正骨整脊培训机构--龙济康中医培训学校。

龙济康中医培训优势龙济康中医培训学校是一家专业的中医理疗培训学校,开设了中医小儿推拿、中医推拿培训、中医正骨、中医整脊、中医推拿等培训。

龙脊康得到了龙氏整脊疗法创始人、广州军区总医院、龙脊康首席顾问龙岑华教授的高度认可,得到了龙氏整脊疗法传承人沈彤教授的全力支持。作为龙济康首席专家,沈彤教授带领医疗团队不断全面提升龙济康在脊柱健康领域的专业性,龙济。

康中医学的正骨整脊训练优势

1、龙济康教学模式科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学习效果良好。

2、龙济康根据学生不同基础因材施教,采用小班教学、精英培养,课堂互动氛围更好,教学效果更显著,让学生学到真正的中医正骨技术。

3.龙济康师资团队强大,以沈彤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亲自授课。授课老师均得到龙氏整脊疗法创始人龙岑华的高度认可,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三位支教老师手把手教实操。

4.沈彤教授作为龙氏整脊疗法传承人,自1994年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龙氏整脊班为主阵地,面向国内外招生以来,已举办龙氏整脊疗法87期。

龙氏整脊疗法正式成为香港理工大学康复科学系“手法治疗学硕士”的必修课,是国内首个进校的整脊疗法;龙氏整脊疗法已成为全国首家脊柱学院--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龙济康脊柱学院的必修课。

  • 索引序列
  • 中医正骨推拿期刊投稿网站
  • 中医正骨推拿期刊官网投稿
  • 中医正骨推拿期刊投稿经验
  • 中医正骨推拿期刊投稿要求
  • 中医正骨推拿期刊投稿邮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