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陈祖亮教授论文发表情况

陈祖亮教授论文发表情况

发布时间:

陈祖亮教授论文发表情况

这些百度应该都有的

任永平 一.基本情况介绍任永平: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中国CPA。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会计系主任、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学习经历:1981年~1985年,江苏大学( 原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动力机械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士学位;1985年~1986年,厦门大学会计系进修会计学;1989年-1992年厦门大学会计系攻读硕士学位,于1992年获经济学(会计学)硕士学位;1996年~1999年,厦门大学会计系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于1999年获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1997年-1998年在德国RIETSCHLE公司进行会计研修(1年);2006年在加拿大布鲁克大学进修半年。工作经历:1985年~2003年,在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在江苏大学财务处任副处长。2003至今,在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担任会计系主任、学院院长助理。任永平是我国财政部首届会计领军人物培训班学员,任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目前担任主要课程本科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国际会计等硕士生课程:会计理论研究、财务分析研究等 二、主要科研成果在《会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财会月刊》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4部,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合作主持省(市)科研和教研课题7项,其中主持的上海市教委《基础会计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获得了上海市精品课程光荣称号;主持大型企业横向课题多项。——主要著作(包括教材) (1)《基础会计学》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年12月出版(2)《中德财务会计比较研究》,独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出版(3)《会计学基础》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年12月出版(4)《财务会计》主编(2/2)兵器工业部出版社1996年出版——主要论文(1)WTO后时代,我国会计规范制订若干战略问题的思考,《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2月 (2)发达国家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经验与借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治理:国际比较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论文集](3)关于独立董事若干职责问题的思考,《财务与会计》,2003年8月(4)德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会计研究》,2003年10月 (5)关于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探讨,《财会通讯》,2002年10月 (6)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若干重要参数的财务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2月 (7)电子网络倾倒会计大厦吗?《财务与会计》,2001年09月 (8)中德财务会计若干理论与实务问题比较研究,《会计研究》,2001年07月 (9)德国秘密准备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会计研究》,2001年02月 (10)中德会计报表比较研究,《会计研究》,1998年7月 徐宗宇 徐宗宇 男 1963年1月生 山西定襄人1992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经贸学院管理工程专业,获管理学士学位;1989年12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工程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1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专业,获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2年先后在国泰证券有限公司总部、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工作。2002年10月进入上海大学工作,现为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会计学教学和研究,现任会计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期间,赴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商学院做访问学者。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理论专题硕士生课程:会计学文献阅读、会计实证分析 主要科研成果: 1、主持课题(1)上海市教委项目“基于事项法的会计系统研究”(批准号:A.10-0104-06-807),2006-20082、主要著作(包括教材,以近年为主)(1)《基础会计》,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6月(2)《财务会计》(/副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8月(3)《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可靠性实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1月(4)《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等5部。3、主要论文(1)李远勤 徐宗宇,“The Classification of Shareholders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Business and Economic Review》,Toyo Gakuen University 2007年第3期,第96-112页;(2)徐宗宇,“加强证券公司内部稽核的现实思考”,《中国审计》,2002年第6期,第67-68页;(3)徐宗宇,“境外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煤炭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第35-37页;(4)徐宗宇,“对事项法会计理论的思考”,《财经论丛》,2003年第6期,第70-75页;(5)徐宗宇,“上海市证券业同业公会案例研究”,《企业家天地》,2004年第1期,第56-63页;(6)徐宗宇 李鹏举,“对经济增加值指标构建及其应用的思考”,《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54--59页; (7)徐宗宇,“对事项法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的探讨”,中国会计学会论文集(2006)等30篇。 徐文丽徐文丽,女,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会计理论、会计实务 课题 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财务会计”(2007-2008) 上海大学精品课程项目“财务会计”(2007年) 横向课题“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005年)等5项 著作 (1)《高级财务会计》(独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4月 (2)《财务会计》(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8月 (3)《涉外企业会计》(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7月 (4)《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7月 论文 (1)商誉会计的研究与探讨,《财会通讯》,2008年5月 (2)应对国际反倾销的若干财务问题的思考,《社会科学》,2008年2月 (3)对企业并购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3月 (4)对我国企业养老金制度及会计问题的研究,《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7月 (5)论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的歧义与协调,《上海大学学报》,2005年5月 (6)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探索与争鸣》,2004年12月 (7)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学思考,《上海大学学报》,2004年9月,等32篇 社会职务 非执业注册会计师、非执业注册资产评估师 荣誉 《财务会计》获199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三等奖 《高级财务会计》获2007年上海大学优秀教材奖 获1996年“王宽诚育才奖” 获1995年“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张佳春 一.基本情况介绍张佳春:女,1963年生,博士,教授、高级会计师。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审计处处长。学习经历:1979年~1983年,江苏科技大学( 原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船舶工程专业;1985年~1987年,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工程专业;2002年~200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工程专业。工作经历:1983年~2004年,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工程系、人事处、教务处认教、任职;2004~今,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教务处、审计处认教、任职。现为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任会计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校审计处处长,女教授会执行副理事长,上大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监事会副监事长,校语委副主任、普通话测试站站长。目前担任主要课程本科课程:基础会计、公司理财硕士生课程:项目财务管理 二、主要科研成果发表论文五十余篇,编著或主编、副主编出版专著、教材10本(其中主持编写全国“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主持或合作主持省(市)科研和教研课题8项,主要参与国家教育教改项目1项,省(市)科研、教研等项目10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市精品课程1门(第二主持),省级一类优秀课程1项(第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省(部)级优秀教研论文二、三等奖2篇等。

去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在过去近一年之后,近日,这个话题再度被提起。 我发现,当事人 邓汉宇博士 ,目前已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 生导师 。担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PLOS ONE等 多个SCI杂志审稿人 。据邓博士的ResearchGate(一个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显示,邓博士目前已经发表 文章82篇 。其中一篇发表在 EJSO 上的文章 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谷歌学术显示该论文已被引25次)。 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题为:“ Sarcopenia is an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邓博士发微博表示:“我们的精准肺外科诊疗研究论文继续成为ESI(到十一月/十二月2019为止)高水平论文!(Web of Science统计中, 四川大学外科学研究方向中仅有的5篇高水平论文之一! )”。 01 争议不断 是“开挂”还是灌水? 去年,按照惯例,华西临床医学院公布了的2019届荣誉毕业生。但 3名荣誉毕业生发表的SCI数量之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质疑。 3个荣誉毕业生发表的文章分别为: 荣誉毕业生A: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 荣誉毕业生B:SCI论文30多篇。 荣誉毕业生C: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 荣誉毕业生A就是争议最大的华西胸外科邓汉宇博士 ,从2016年入学以来,他已经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 大于120 分,40多篇论文包括: Original research:16 篇 Comments: 9 篇 Meta 分析:10 篇 其余为 letter。 很多网友质疑其文章的真实性和质量,认为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类完成这么多篇文章,是否存在抄袭和灌水的可能。甚至有华西医学院内部人士匿名评论。 46篇文章多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杂志,其中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是 letter to editor,SCI 论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研论文。 SCI杂志的文章的几种类型 Original Artical 论著: 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分为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就我国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思路,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结论来证明我这个思路,得出的结果两种情况一个是阳性(符合我的思路)一个是阴性的(不符合)大家不要认为阴性的结国就发不了SCI,阴性的同样可以发SCI,可以想象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思路是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国际科研的一个贡献。这类文章需要经过peer review,审稿周期较长,哪怕是低分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半年多是家常便饭。 Review: 也就是综述,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文章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ion)”区分开来。“文献综述”并非一般的“背景描述”,还需要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思考。 Meta分析: 针对一个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研究(以RCT为主)的结果放在一起,得出结论的文章。 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 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录用周期较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周内。 Letter to editor: 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 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杂志。 因为不同类型的SCI撰写难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样,综合来看, 三年一作发46篇SCI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 网友争议的点主要集中在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 文章质量。 根据 2019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 Nature、Science、Cell 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 43.07+41.037+36.216=120.323 也就是说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 CNS 之和。 试想如果邓博士三年发了 CNS 级别杂志的一作文章,相信他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不会引起任何非议。 因此,网络上对邓博士的评论,渐渐的分成了两个大阵营: 一种认为,这就是一种论文“灌水”行为。 孔柚: 我只能承认他很能写,是不是灌水,有没有含金量,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fromiccas: 不喜欢灌水型研究,真要比,井冈山大学不是还有人一年一百多篇吗?我是希望学生都能够在主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我的学生能发到macromolecules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研究,要有代表性的方向,代表性的工作。 知行合一: 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个月,不到一个月一篇,这种短平快的东西做出来能有多大学术价值,我表示怀疑。 一种则认为,“承认别人的优秀没那么难,能发这么多篇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Jenny: 没问题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实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没造假。 E.: 如果没有科研条件去写高分的,小课题做的快,多发几篇也是错吗?况且 16篇research都是实实在在的呀,没事时看看别人的研究写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letter和meta 也是一种努力啊,为什么要说人家水?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能力范围能尽了全力而已。 木兰舟: 那也不可否认16篇original article。三年16篇还要怎样。 02 本人发文回应 瞎喷没用,干点实事提升自己才是正经 面对争议,2019年8月20日,邓博士本人在知乎上曾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我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荣誉毕业生本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们荣誉毕业生是针对本科生,八年制是作为本科生进行评比,所以不涉及和传统博士的评比;其次,荣誉毕业生是同专业同学选举出来,而不是学院老师指定)。等最近忙空了,我想在知乎上给大家分享sci思维、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让没有sci的同学,也能够有机会发表sci,至少能够不为毕业而焦头烂额。在这里给大家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我是华西临床医学院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的学生(2011年入学)。华西的八年制,大概比清华北大录取线少20分左右吧。八年前,我高考失利,与清华北大无缘(可以去我的高中调查一下真相),于是选择学医,选择八年制。所以,本人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吧,因此读文献、写文章的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强吧。 第二,8年的时间里,我分成了两个阶段。前4年的本科学习,所以我花了高中努力程度的70%,轻松达到平均分90分的成绩,单科解剖学,诊断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专业第一。临床功底,可以去春雨医生或者好大夫检索一下我的治病救人诊疗经验以及病人对我的评价。后4年研究生的学习,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胸外科专业,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我每天看专业文献就像放松心情一样地娱乐,所以我会写原始研究,写meta分析,写letter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请注意,这是我的爱好,因为能够和全世界胸外科医师交流,这是我感觉愉悦的事情。)。做科研,在我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抵制的。后来培养了兴趣,尤其是我能够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所以我的文章,都是临床的。关于基础研究,我确实不太通晓),为我的病人提供最新的诊疗意见,我觉得值了。(可以参考一下我在春雨或者好大夫平台发表的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三,我对待科研文章,如同对待挚友,进行交流和学习。 不做科研的医生,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不懂得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一味地去接受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医生,是很危险的。因为病人情况都是个体化的,医学作为实践性经验性学科,就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补充一下——胸外科有很多没有一致定论的东西,包括早期肺癌的手术,如果一个医生不去思考如何为病人做一次最佳的切除范围,那他只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术后复发转移。我见过太多这些的医生,所以我才发出此感慨。 第四,关于灌水。 我很庆幸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发表在自己的专业杂志上,没办法我们胸外科相关的杂志,大概就是几分的水平。试问,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谁不想要呢?但我想,懂行情的人都会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况且,各大医院的院长、主任们,也不见得都是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吧。 第五,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科研经验: 微博: 第六,我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最后三年,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在华西医院各科室实习一年,从2017年,在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上临床作为住院医师参与一线工作(收治病人、值班等)一年半左右。 最后半年多时间里,完成专业博士毕业论文。 第七,我总结我以上所说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大学的八年里,相比于其他的荣誉毕业生,别人从一开始就叱咤风云,而我并不属于学院的知名人物(毕竟我不喜欢搞学生会工作,不喜欢互联网竞赛,不喜欢加各种协会……我们同一届的其他专业的,大多都没有听说过我这个名字),没想到在最后毕业的时候被选出来作为本科荣誉毕业生,我只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我常常给同学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拿了5年的励志奖学金,最后一年终于励志成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最后总结一下,我做这一次的正面回应网络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大学里努力了的人,你们瞎喷、瞎黑,是没有用的!别一天没事干了,吃饱了就在网络上消化,干点实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能力,对你自己才是最好的! 邓汉宇,男,中共党员,胸外科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师从于被誉为“中国肺外科第一人”的周清华教授,获四川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胸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转移专业委员会会员。 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Surger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World Journal of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等杂志发表胸部肿瘤外科学相关英文SCI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20分()。受邀作为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PLOS ONE、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Surgery等SCI杂志审稿人。多次受邀参加ISDE、OESO、ASCVTS、ESTS、MRS、WCLC等国际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年会、青年医师论坛、川渝食管癌年会及四川省胸心血管外科年会并作大会发言和壁报展示。荣获2017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虽然回应的最后言辞比较激烈,但 平心而论,邓博士绝对算得上优秀。 在现行评价体系下,每个医院的评价体系不同,邓博士虽有争议,但无可厚非。其发表在EJSO上的一篇一作文章还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2月23日, 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鼓励发“三高”论文,过几年再看,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你怎么看? 本文由 科研大匠 综合自知乎、@邓汉宇ResearchGate、微博,华西医院等

这个算不算是在人肉呢

陈自卢教授论文发表情况

去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在过去近一年之后,近日,这个话题再度被提起。 我发现,当事人 邓汉宇博士 ,目前已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 生导师 。担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PLOS ONE等 多个SCI杂志审稿人 。据邓博士的ResearchGate(一个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显示,邓博士目前已经发表 文章82篇 。其中一篇发表在 EJSO 上的文章 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谷歌学术显示该论文已被引25次)。 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题为:“ Sarcopenia is an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邓博士发微博表示:“我们的精准肺外科诊疗研究论文继续成为ESI(到十一月/十二月2019为止)高水平论文!(Web of Science统计中, 四川大学外科学研究方向中仅有的5篇高水平论文之一! )”。 01 争议不断 是“开挂”还是灌水? 去年,按照惯例,华西临床医学院公布了的2019届荣誉毕业生。但 3名荣誉毕业生发表的SCI数量之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质疑。 3个荣誉毕业生发表的文章分别为: 荣誉毕业生A: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 荣誉毕业生B:SCI论文30多篇。 荣誉毕业生C: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 荣誉毕业生A就是争议最大的华西胸外科邓汉宇博士 ,从2016年入学以来,他已经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 大于120 分,40多篇论文包括: Original research:16 篇 Comments: 9 篇 Meta 分析:10 篇 其余为 letter。 很多网友质疑其文章的真实性和质量,认为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类完成这么多篇文章,是否存在抄袭和灌水的可能。甚至有华西医学院内部人士匿名评论。 46篇文章多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杂志,其中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是 letter to editor,SCI 论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研论文。 SCI杂志的文章的几种类型 Original Artical 论著: 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分为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就我国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思路,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结论来证明我这个思路,得出的结果两种情况一个是阳性(符合我的思路)一个是阴性的(不符合)大家不要认为阴性的结国就发不了SCI,阴性的同样可以发SCI,可以想象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思路是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国际科研的一个贡献。这类文章需要经过peer review,审稿周期较长,哪怕是低分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半年多是家常便饭。 Review: 也就是综述,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文章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ion)”区分开来。“文献综述”并非一般的“背景描述”,还需要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思考。 Meta分析: 针对一个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研究(以RCT为主)的结果放在一起,得出结论的文章。 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 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录用周期较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周内。 Letter to editor: 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 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杂志。 因为不同类型的SCI撰写难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样,综合来看, 三年一作发46篇SCI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 网友争议的点主要集中在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 文章质量。 根据 2019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 Nature、Science、Cell 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 43.07+41.037+36.216=120.323 也就是说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 CNS 之和。 试想如果邓博士三年发了 CNS 级别杂志的一作文章,相信他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不会引起任何非议。 因此,网络上对邓博士的评论,渐渐的分成了两个大阵营: 一种认为,这就是一种论文“灌水”行为。 孔柚: 我只能承认他很能写,是不是灌水,有没有含金量,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fromiccas: 不喜欢灌水型研究,真要比,井冈山大学不是还有人一年一百多篇吗?我是希望学生都能够在主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我的学生能发到macromolecules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研究,要有代表性的方向,代表性的工作。 知行合一: 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个月,不到一个月一篇,这种短平快的东西做出来能有多大学术价值,我表示怀疑。 一种则认为,“承认别人的优秀没那么难,能发这么多篇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Jenny: 没问题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实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没造假。 E.: 如果没有科研条件去写高分的,小课题做的快,多发几篇也是错吗?况且 16篇research都是实实在在的呀,没事时看看别人的研究写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letter和meta 也是一种努力啊,为什么要说人家水?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能力范围能尽了全力而已。 木兰舟: 那也不可否认16篇original article。三年16篇还要怎样。 02 本人发文回应 瞎喷没用,干点实事提升自己才是正经 面对争议,2019年8月20日,邓博士本人在知乎上曾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我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荣誉毕业生本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们荣誉毕业生是针对本科生,八年制是作为本科生进行评比,所以不涉及和传统博士的评比;其次,荣誉毕业生是同专业同学选举出来,而不是学院老师指定)。等最近忙空了,我想在知乎上给大家分享sci思维、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让没有sci的同学,也能够有机会发表sci,至少能够不为毕业而焦头烂额。在这里给大家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我是华西临床医学院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的学生(2011年入学)。华西的八年制,大概比清华北大录取线少20分左右吧。八年前,我高考失利,与清华北大无缘(可以去我的高中调查一下真相),于是选择学医,选择八年制。所以,本人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吧,因此读文献、写文章的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强吧。 第二,8年的时间里,我分成了两个阶段。前4年的本科学习,所以我花了高中努力程度的70%,轻松达到平均分90分的成绩,单科解剖学,诊断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专业第一。临床功底,可以去春雨医生或者好大夫检索一下我的治病救人诊疗经验以及病人对我的评价。后4年研究生的学习,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胸外科专业,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我每天看专业文献就像放松心情一样地娱乐,所以我会写原始研究,写meta分析,写letter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请注意,这是我的爱好,因为能够和全世界胸外科医师交流,这是我感觉愉悦的事情。)。做科研,在我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抵制的。后来培养了兴趣,尤其是我能够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所以我的文章,都是临床的。关于基础研究,我确实不太通晓),为我的病人提供最新的诊疗意见,我觉得值了。(可以参考一下我在春雨或者好大夫平台发表的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三,我对待科研文章,如同对待挚友,进行交流和学习。 不做科研的医生,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不懂得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一味地去接受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医生,是很危险的。因为病人情况都是个体化的,医学作为实践性经验性学科,就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补充一下——胸外科有很多没有一致定论的东西,包括早期肺癌的手术,如果一个医生不去思考如何为病人做一次最佳的切除范围,那他只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术后复发转移。我见过太多这些的医生,所以我才发出此感慨。 第四,关于灌水。 我很庆幸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发表在自己的专业杂志上,没办法我们胸外科相关的杂志,大概就是几分的水平。试问,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谁不想要呢?但我想,懂行情的人都会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况且,各大医院的院长、主任们,也不见得都是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吧。 第五,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科研经验: 微博: 第六,我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最后三年,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在华西医院各科室实习一年,从2017年,在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上临床作为住院医师参与一线工作(收治病人、值班等)一年半左右。 最后半年多时间里,完成专业博士毕业论文。 第七,我总结我以上所说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大学的八年里,相比于其他的荣誉毕业生,别人从一开始就叱咤风云,而我并不属于学院的知名人物(毕竟我不喜欢搞学生会工作,不喜欢互联网竞赛,不喜欢加各种协会……我们同一届的其他专业的,大多都没有听说过我这个名字),没想到在最后毕业的时候被选出来作为本科荣誉毕业生,我只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我常常给同学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拿了5年的励志奖学金,最后一年终于励志成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最后总结一下,我做这一次的正面回应网络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大学里努力了的人,你们瞎喷、瞎黑,是没有用的!别一天没事干了,吃饱了就在网络上消化,干点实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能力,对你自己才是最好的! 邓汉宇,男,中共党员,胸外科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师从于被誉为“中国肺外科第一人”的周清华教授,获四川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胸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转移专业委员会会员。 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Surger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World Journal of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等杂志发表胸部肿瘤外科学相关英文SCI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20分()。受邀作为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PLOS ONE、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Surgery等SCI杂志审稿人。多次受邀参加ISDE、OESO、ASCVTS、ESTS、MRS、WCLC等国际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年会、青年医师论坛、川渝食管癌年会及四川省胸心血管外科年会并作大会发言和壁报展示。荣获2017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虽然回应的最后言辞比较激烈,但 平心而论,邓博士绝对算得上优秀。 在现行评价体系下,每个医院的评价体系不同,邓博士虽有争议,但无可厚非。其发表在EJSO上的一篇一作文章还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2月23日, 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鼓励发“三高”论文,过几年再看,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你怎么看? 本文由 科研大匠 综合自知乎、@邓汉宇ResearchGate、微博,华西医院等

美国时间 6月14日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校警表示,该校一名华裔博士研究生陈某在其工作的校园办公室内上吊自杀,生前疑似受到华人导师李某的长期压迫与剥削,并与其存在巨大矛盾。

图片来源:华人生活网

事件始末

其电子邮件中留下遗书:「 没有杀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 」。

陈博士今年30 岁,正在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生前疑似与华人导师李某产生巨大矛盾。

在陈博士自杀后,他的邮箱中设置了一封定时邮件,他的父母、女朋友以及他在佛大的导师李某均收到了这封「遗书」。

而在失踪之前,陈博士曾发微信给朋友,表示自己学业上的压力,并说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了。

图片来源:知情者提供

有关消息说, 陈博士生前似因论文与华人指导教授李某发生激烈争执 。

消息人士说, 陈博士的论文原来已经投稿成功,即将发表,可是他发现起始数据有误,整个论文被全盘推翻 。

因此要求指导教授撤回论文,教授却不同意。

图片来源:知情者提供

教授表示如果撤销论文,陈博士六年心血将全部作废,无法获得博士学位,另一个办法就是装作不知情,直接发表论文。

但是,陈博士担心发表数据明显错误的论文,万一日后被同行看破,不但影响其他人的研究, 他自己的学术生涯也会断送 。

图片来源:新闻视频截图

朋友宣称陈博士个性乐观开朗,可是长期受到指导教授压迫剥削。动辄拿无法毕业威胁他, 论文事件更让他苦恼,早就萌生自杀念头 。

图片来源:知情者提供

他的电脑里就有很多有关自杀的信息。

而此次涉事的教授是一名中国的李教授。随后,记者联系了李教授,但是李教授却表示6月8号因为家里有事回了中国,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情。

如今,警方已经介入调查,陈同学的父母也已经准备去往美国。

问题的关键是,如果陈博士的生前好友所言属实,他的的确确遭受过「野蛮」的对待,在毕业论文问题上,明知有问题,还有逼迫学生发表。

这难到还是一名导师应有之作为吗?

整整六年的时间,都在为自己的热爱的研究倾尽心力,得到的却是一个「造假就可以拿学位」的回答,这恐怕并不是陈博士的「初心」。

博士心理状况不容乐观

近年来,博士寻短见的悲剧我们见过太多了,每每都痛心疾首。

一提起博士,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可望而不可及。但事实上博士生的生活并没有想像般的光鲜。

在这个时代, 论文、毕业、就业 成了硕士博士们肩上的三座大山,压的人喘不起来。Nature的社论版块曾报导,45%的硕博士有抑郁倾向,有抑郁或者焦虑现状的硕博士比例比一般人高出6倍。

图片来源:Nature

博士生长期高压力和高强度的研究工作,情绪失落、焦虑甚至抑郁频繁出现。然而在心理出现问题后,较少有博士会寻求心理咨询,缺乏正确的心理疏导,最后承受不住,就往往会做出不正确的决定。

和导师关系,一个永恒的难题

每每有博士自杀,媒体总会报导其与导师关系不和谐,受导师压榨。对硕士博士来说,师生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也很复杂,但能确定的是,导师很重要。但是这年头,好老板凤毛麟角,优秀的博士比比皆是,一来二去抑郁的博士只能是越来越多。

举个例子,博士毕业必须要经过导师签字,故而遇到人品不太好的老师,毕业就会殊为不易。为了能让导师签字,博士硕士们往往要「答应」导师一些非毕业要求之内的其他额外条件。

而在此次事件中, 陈惠祥与导师之间关系就不是很融洽,据悉,导师经常对陈大骂出口,压迫剥削,甚至不顾陈的学术生涯也不撤稿。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和导师相处呢?

学霸君也很无奈…处于弱势的博士生们往往只能选择 妥协 :

1、做自己该做的事,保持一些个性。

2、学会理解和观察,摸清导师的脾气。

3、我能行!用能力赢得导师尊重。

拒绝学术灌水,为自己的学术生涯负责

但是,这次事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焦点: 论文撤稿 。

设身处地的想了想,如果是学霸君面对这件事,我也会和陈博士做出一样的选择: 撤稿 。

这是科研人最基本的科研精神。

作为科研工作者,论文在当前还是无法回避的一个评价标准。为了学位、职称、奖金、奖项、申请基金,科研工作者有时候不得不为了科研发一些「水文」,或者对论文数据进行一些「修饰」,有些地方将错就错,变得不那么较真。

陈惠祥正是担心有纰漏的论文会让同行纠错,最后影响自己的学术生涯。

比起陈惠祥的执著于较真,当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有时迫不得已,随波逐流,事后又悔不当初,被网友爆出学术不端,居然以年轻时不懂事来回应。

对于自己的学术生涯,我们一定要谨慎再谨慎,毕竟被查出来学术不端,就是自己一辈子的污点。所以我们应该拒绝学术灌水,为自己的数据和论文负责。在投稿时要筛选靠谱,业界好评的杂志,避免被「黑名单」期刊和水刊耽误,进退两难。

最后,学霸君希望各位博士调整心态,拒绝抑郁,如果抑郁了,千万要: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

生命只有一次,千万珍惜。

封面来源:站酷海洛Plus 照片由 Pixabay 从 Pexels

教授的英文论文发表情况

你 代写的 都不知道?代谁写?

文献信息检索课思考题:1. 文献有什么特点?哪些类型?2. 文献检索一般步骤是什么?3. 分析影响检索效率(查全率和查准率)及造成误检漏检的原因。有什么解决办法?4. 构建检索式时,主要运算符有哪些?5. 地大图书馆订购了哪些与你专业有关的数据库?哪些数据库有全文?6. 比较中国期刊网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方法及检索结果的异同。7. 获取文献全文的主要方法有哪些?8. 如何查找会议文献?9. 查找专利文献的免费数据库有哪些?其中哪些可获得专利全文?-------------------------------------------------------------------------------一. 分析以下课题,找出有关的同义词、相关词。1. 入世对中国商业的影响2.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研究3. 沿海城市环境地质灾害探究4. 洞庭湖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二. 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检索式1. 《地球科学》上2004-2005年发表的有关农业地质方面的文章?2. 张宏飞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上的文章3. 中国地质大学2000-2005年发表在《教育研究》杂志上的文章。4. GIS在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的应用5. 重金属对湿地植物的影响6.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关系三. 在《中国期刊网》中检索:1. 查找2006年中国纳米技术研究资料.(要求写明检索式及结果数,并列出第2篇文献的篇名和作者 )2. 检索2000-2005年在《地球科学》上发表的殷鸿福老师有关二叠-三叠界限的文章。3. 查找近十年来武汉环境污染方面的文章有哪些?,分别从关键词、题名、摘要字段进行查找,并比较其检索结果。4. 已知许家林在《宏观经济研究》2005(1)发表了题为“论资源性资产管理的几个问题”一文,请给出起止页码。5. 利用跨库检索功能,查出至少三个库中“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文章?四. 在《维普数据库》中检索1. 检索发表在"大学图书馆学报"上的与计算机检索相关的文献。(要求写出检索式和检索结果的总记录条数,并将最后1篇文章的结论部分剪切下来。)2. 已知《地球科学进展》2004,19(4).-591-598页刊登了一篇题为“地壳早期演化的研究进展”文章,请给出论文的作者。3. 分别从《中国期刊网》和《维普数据库》中查找你导师发表的文章,并比较两个数据库的收录情况。五. 在EI数据库中检索1. 按机构(Author Affiliations)查询下列单位2005年论文被收录情况:A.南京大学;B.中国科技大学 ;C.中国地质大学 ( 要求写出检索式,包括逻辑运算符、字段限制符及年代限制)。2. 查找中国地质大学高山老师的文章被EI核心部分(光盘版)收录情况。3. 某人研究的课题为"数字分析方法在各类实验中的应用",请你帮助其查找外文参考资料。请说明在我馆现有哪种电子资源中可以得到全文(多少篇?)。有关检索词:numerical analysis 、experiment六. 在OCLC FirstSearch数据库中查找1. 了解13个免费数据库的收录内容。2. 查找一条本专业近期召开的国际会议信息。3. 利用“ArticleFirst”库查找题名中含有“petroleum gas”,且有全文的文献,标记其中10条记录,并保存检索结果。七. 在SCI数据库中查找1. 检索题名中有“environmetal protection”(环境保护)的文章,并分析发表文章最多的作者是谁?共发表多少篇?文章最多的国家是哪个?有关内容的书评有多少?哪一年的文献最多?2. 检索SCI收录中国地质大学(China Univ Geosci)张宏飞(zhang h f )教授的文章。找出哪篇文章被引次数最多?说明该篇文章参考文献多少?被引次数多少?分析此文的相关文献中哪个作者的文献最多?哪个国家的最多?哪年的文献最多?哪个机构的文献最多?八. 在CASHL数据库中查找1. 检索篇名中有“American economic development”(美国经济发展)的文章,选出其中一篇注明文献出处,并说明收藏馆信息。2. 找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期刊中96卷,第1期中的第一篇文章,说明其具体的刊载页码和收藏馆信息。九. 请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检索马昌前老师为第一著者的论文收录情况以及马昌前老师论文被引用情况 自引情况。十. 专利文献检索1. 中国专利文献检索途径有哪些?专利一般分为哪3种?具有哪些特点?简述国际专利分类法的分类体系。2. 检索97年在我国申请的有关“计算机图像处理”方面的专利文献,并写出专利号为97111046的专利发明人及全文说明书的页数。3. 查新型自行车的专利。4. 请查生物能源、语音识别方面的专利。5. 检索1999年中国地质大学共申请了哪些专利 。十一. 标准文献检索1. 查出一等品香蕉的成熟度。2. 查“文献”定义的国家标准。3. 查出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的外观要求。4. 查出一类地下水的PH值范围(地下水质量标准)?十二. 事实、数据检索1. 查找我国截止2000年实际人口数。2. “FIFA”、“ASTM”与“NASA”各代表什么组织(或部门)?分别写出其对应的中、英文全称。3. 什么是博客4. 请解释“厄尔尼诺现象”的含义、导致原因和大致危害。5. 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的时间。6. “英国”的全称是什么?其总面积有多少?由哪几部分组成?现在的人口总数是多少?-------------------------------------------------------------------------------综合作业:结合本专业的研究课题或任选一个课题进行检索并提交一份书面的检索报告,作业要求如下:1. 写明课题的名称,并简要说明其内容、背景和选题意义;2. 写出反映课题内容的关键词以及相似词、同义词(中英文);3. 写出选择的中英文数据库名称。要求至少选择5个数据库(其中中文库2个,外文库3个。所有专业学生必选OCLC库;地学类学生必选SCI和GeoRef库;社科类学生必选Cashl库;工程类学生必选SCI和Ei库);4. 写出各数据库具体执行的检索式(检索式中至少包括逻辑运算符、字段限制符;每个检索式的命中条数不得超过200条);5. 列出检出的中、外文文献各15条(后注明从哪个数据库中获得)。中文要求有期刊、学位论文和图书等文献;外文文献要求注明文献题名、作者、出处;指明其文献类型:期刊、图书、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等;说明期刊原文的获取方法。6. 从SCI检索结果中选出一篇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对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包括:哪个作者的论文最多?哪年的论文最多?哪个单位的论文最多?是否有评论性文章?)7. 请简要谈一下调整检索策略的体会;8. 学习本课程的体会以及对教学和实习有何意见和建议。作业重点:1. 主题分析;2. 检索式(包含分析的关键词、同义词及相似词);3. 检索式与检索结果相吻合(要求检索式在对应的数据库中能够运行);4. 外文文献出处分析及原文获取方法(要求注明文献类型;不能直接获取全文的文献,要求用馆藏目录或联合目录查到具体的文献收藏信息)。

亲你好,海洋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在线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张召儒副教授、周朦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 Spati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Controlled by River Plume Dynamics Over the Lower Chang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Shelf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Observations ”。文章提出包含冲淡水锋面动力过程在内的一系列中小尺度过程是调控长江口及邻近陆架海域浮游植物量变化和藻华爆发的关键机制,为我们重新审视河口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示。文章在线发表后浏览量已达595次。文章发表于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3.661。动力过程是调控河口和近海区域浮游植物量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大面站调查结果,强调浊度和光限制的变化、地形诱导的上升流和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等中-大尺度过程对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和藻华发生的主导作用。本研究于2017年7月首次在长江口海域利用集成多传感器的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图1),获取了从河口到陆架海域的物理及生态要素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断面(图2),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中-小尺度上的冲淡水锋面过程对长江口海域藻华爆发的控制作用,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锋面对物质的辐聚效应、真光层深度的变化及冲淡水扩散状态变化对浮游植物停留时间的延长等。该航次由张召儒副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周朦教授参与航次并担任技术指导,航次参与人员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及周朦教授团队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吴莹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同济大学许惠平教授团队。图1. 项目团队于2017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开展的海上调查航次,该航次综合利用了近海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表层水走航系统、漂流浮标、站位采样等多种观测方式。图2. 长江口南槽至陆架海域断面水文、层结频率、有色溶解有机物、浊度、光合有效辐射、叶绿素浓度、营养盐和表层溶解氧等参数的高时空分辨率分布特征。文章指出,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量空间变化受多重尺度动力过程的影响,其中冲淡水锋面过程对藻华的爆发起到决定性作用。初级生产力的出现起源于长江冲淡水主锋面所致的垂向层结及其对泥沙悬浮的抑制和对光照条件的改善,营养盐最大水平梯度发生在该区域,但其浓度的迅速下降主要由淡水和海水的混合所致。长江口藻华发生于冲淡水主锋面的露头位置(称之为表锋面),漂流浮标结果(图3)显示该位置存在显著的物质辐聚效应,是导致浮游植物汇聚和藻华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辐聚导致下降流的产生,进一步增加了真光层的深度;此外,锋面外海一侧存在波动信号,伴随了冲淡水运动由超临界状态向亚临界状态的转变,增加了冲淡水及其携带的浮游植物在表锋面附近的停留时间,为藻华的发生进一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图4)。图3. 航次中在长江口北港外侧释放的5个表层漂流浮标在124°E以西的漂流轨迹与速度。图(A)和(C)揭示了冲淡水表锋面附近流动状态的改变及其物质辐聚效应。图4. 多重尺度物理过程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及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调控作用与机理。本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张召儒,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周朦教授和张召儒副教授,合作者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张瑞峰副研究员、Walker Smith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国森和江山博士。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口冲淡水的对流、扩散和物质转换综合过程”(41530960)资助,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周朦教授为该项目负责人,参加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张召儒,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2014年至今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研究领域包括近海动力学、极地海洋-海冰动力学和海洋物理-生态耦合过程,目前已经在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JGR-Oceans, Climate Dynamics,Ocean Modelling和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担任海洋学领域知名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责任编委,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期刊AGU Advances总编遴选委员会委员和Ocean Sciences Meeting主席遴选委员会委员。

去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在过去近一年之后,近日,这个话题再度被提起。 我发现,当事人 邓汉宇博士 ,目前已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 生导师 。担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PLOS ONE等 多个SCI杂志审稿人 。据邓博士的ResearchGate(一个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显示,邓博士目前已经发表 文章82篇 。其中一篇发表在 EJSO 上的文章 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谷歌学术显示该论文已被引25次)。 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题为:“ Sarcopenia is an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邓博士发微博表示:“我们的精准肺外科诊疗研究论文继续成为ESI(到十一月/十二月2019为止)高水平论文!(Web of Science统计中, 四川大学外科学研究方向中仅有的5篇高水平论文之一! )”。 01 争议不断 是“开挂”还是灌水? 去年,按照惯例,华西临床医学院公布了的2019届荣誉毕业生。但 3名荣誉毕业生发表的SCI数量之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质疑。 3个荣誉毕业生发表的文章分别为: 荣誉毕业生A: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 荣誉毕业生B:SCI论文30多篇。 荣誉毕业生C: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 荣誉毕业生A就是争议最大的华西胸外科邓汉宇博士 ,从2016年入学以来,他已经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 大于120 分,40多篇论文包括: Original research:16 篇 Comments: 9 篇 Meta 分析:10 篇 其余为 letter。 很多网友质疑其文章的真实性和质量,认为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类完成这么多篇文章,是否存在抄袭和灌水的可能。甚至有华西医学院内部人士匿名评论。 46篇文章多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杂志,其中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是 letter to editor,SCI 论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研论文。 SCI杂志的文章的几种类型 Original Artical 论著: 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分为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就我国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思路,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结论来证明我这个思路,得出的结果两种情况一个是阳性(符合我的思路)一个是阴性的(不符合)大家不要认为阴性的结国就发不了SCI,阴性的同样可以发SCI,可以想象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思路是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国际科研的一个贡献。这类文章需要经过peer review,审稿周期较长,哪怕是低分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半年多是家常便饭。 Review: 也就是综述,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文章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ion)”区分开来。“文献综述”并非一般的“背景描述”,还需要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思考。 Meta分析: 针对一个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研究(以RCT为主)的结果放在一起,得出结论的文章。 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 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录用周期较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周内。 Letter to editor: 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 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杂志。 因为不同类型的SCI撰写难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样,综合来看, 三年一作发46篇SCI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 网友争议的点主要集中在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 文章质量。 根据 2019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 Nature、Science、Cell 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 43.07+41.037+36.216=120.323 也就是说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 CNS 之和。 试想如果邓博士三年发了 CNS 级别杂志的一作文章,相信他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不会引起任何非议。 因此,网络上对邓博士的评论,渐渐的分成了两个大阵营: 一种认为,这就是一种论文“灌水”行为。 孔柚: 我只能承认他很能写,是不是灌水,有没有含金量,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fromiccas: 不喜欢灌水型研究,真要比,井冈山大学不是还有人一年一百多篇吗?我是希望学生都能够在主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我的学生能发到macromolecules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研究,要有代表性的方向,代表性的工作。 知行合一: 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个月,不到一个月一篇,这种短平快的东西做出来能有多大学术价值,我表示怀疑。 一种则认为,“承认别人的优秀没那么难,能发这么多篇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Jenny: 没问题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实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没造假。 E.: 如果没有科研条件去写高分的,小课题做的快,多发几篇也是错吗?况且 16篇research都是实实在在的呀,没事时看看别人的研究写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letter和meta 也是一种努力啊,为什么要说人家水?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能力范围能尽了全力而已。 木兰舟: 那也不可否认16篇original article。三年16篇还要怎样。 02 本人发文回应 瞎喷没用,干点实事提升自己才是正经 面对争议,2019年8月20日,邓博士本人在知乎上曾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我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荣誉毕业生本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们荣誉毕业生是针对本科生,八年制是作为本科生进行评比,所以不涉及和传统博士的评比;其次,荣誉毕业生是同专业同学选举出来,而不是学院老师指定)。等最近忙空了,我想在知乎上给大家分享sci思维、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让没有sci的同学,也能够有机会发表sci,至少能够不为毕业而焦头烂额。在这里给大家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我是华西临床医学院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的学生(2011年入学)。华西的八年制,大概比清华北大录取线少20分左右吧。八年前,我高考失利,与清华北大无缘(可以去我的高中调查一下真相),于是选择学医,选择八年制。所以,本人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吧,因此读文献、写文章的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强吧。 第二,8年的时间里,我分成了两个阶段。前4年的本科学习,所以我花了高中努力程度的70%,轻松达到平均分90分的成绩,单科解剖学,诊断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专业第一。临床功底,可以去春雨医生或者好大夫检索一下我的治病救人诊疗经验以及病人对我的评价。后4年研究生的学习,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胸外科专业,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我每天看专业文献就像放松心情一样地娱乐,所以我会写原始研究,写meta分析,写letter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请注意,这是我的爱好,因为能够和全世界胸外科医师交流,这是我感觉愉悦的事情。)。做科研,在我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抵制的。后来培养了兴趣,尤其是我能够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所以我的文章,都是临床的。关于基础研究,我确实不太通晓),为我的病人提供最新的诊疗意见,我觉得值了。(可以参考一下我在春雨或者好大夫平台发表的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三,我对待科研文章,如同对待挚友,进行交流和学习。 不做科研的医生,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不懂得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一味地去接受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医生,是很危险的。因为病人情况都是个体化的,医学作为实践性经验性学科,就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补充一下——胸外科有很多没有一致定论的东西,包括早期肺癌的手术,如果一个医生不去思考如何为病人做一次最佳的切除范围,那他只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术后复发转移。我见过太多这些的医生,所以我才发出此感慨。 第四,关于灌水。 我很庆幸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发表在自己的专业杂志上,没办法我们胸外科相关的杂志,大概就是几分的水平。试问,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谁不想要呢?但我想,懂行情的人都会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况且,各大医院的院长、主任们,也不见得都是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吧。 第五,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科研经验: 微博: 第六,我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最后三年,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在华西医院各科室实习一年,从2017年,在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上临床作为住院医师参与一线工作(收治病人、值班等)一年半左右。 最后半年多时间里,完成专业博士毕业论文。 第七,我总结我以上所说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大学的八年里,相比于其他的荣誉毕业生,别人从一开始就叱咤风云,而我并不属于学院的知名人物(毕竟我不喜欢搞学生会工作,不喜欢互联网竞赛,不喜欢加各种协会……我们同一届的其他专业的,大多都没有听说过我这个名字),没想到在最后毕业的时候被选出来作为本科荣誉毕业生,我只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我常常给同学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拿了5年的励志奖学金,最后一年终于励志成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最后总结一下,我做这一次的正面回应网络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大学里努力了的人,你们瞎喷、瞎黑,是没有用的!别一天没事干了,吃饱了就在网络上消化,干点实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能力,对你自己才是最好的! 邓汉宇,男,中共党员,胸外科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师从于被誉为“中国肺外科第一人”的周清华教授,获四川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胸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转移专业委员会会员。 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Surger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World Journal of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等杂志发表胸部肿瘤外科学相关英文SCI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20分()。受邀作为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PLOS ONE、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Surgery等SCI杂志审稿人。多次受邀参加ISDE、OESO、ASCVTS、ESTS、MRS、WCLC等国际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年会、青年医师论坛、川渝食管癌年会及四川省胸心血管外科年会并作大会发言和壁报展示。荣获2017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虽然回应的最后言辞比较激烈,但 平心而论,邓博士绝对算得上优秀。 在现行评价体系下,每个医院的评价体系不同,邓博士虽有争议,但无可厚非。其发表在EJSO上的一篇一作文章还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2月23日, 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鼓励发“三高”论文,过几年再看,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你怎么看? 本文由 科研大匠 综合自知乎、@邓汉宇ResearchGate、微博,华西医院等

陈爱祖发表的论文

请查看他的网站

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00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3 联系人:顾老师81668686080502材料学 8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2数学二④ 810物理化学 复试科目:任选一门:(1)金属材料学(2)高分子化学(3)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研究方向 01金属材料及金属基复合材料 毛 磊 教 授孙世清 教 授刘宗茂 教 授马 静 副教授 02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精细化工 赵雄燕 教 授肖继君 教 授李绍英 教 授段玉丰 教 授赵晨阳 副教授 03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 郭俐聪 研究员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9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2数学二④ 816金属学及热处理 复试科目:任选一门:(1)铸造工艺学(2)塑性成形原理(3)电弧焊基础研究方向 01精确成形及凝固过程控制 李 强 教 授李增民 教 授谭建波 教 授刘瑞玲 教 授李立新 副教授范金辉 副教授刘 丛 教 授 02精密塑性成形及数值模拟 李 军 教 授张双杰 教 授韩鹏彪 副教授 03先进连接技术及过程自动控制 王 军 副教授阎俊霞 教 授汪殿龙 430105材料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6 ① 101政 治② 204英语二③ 302数学二④ 816金属学及热处理 复试科目:任选一门:(1)金属材料学(2)高分子化学(3)无机材料科学基础(4)铸造工艺学(5)塑性成形原理(6)电弧焊基础(7)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向 01金属材料及金属基复合材料 02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精细化工 03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 04精确成形及凝固过程控制 05精密塑性成形及数值模拟 06先进连接技术及过程自动控制 07热加工成形机理、过程仿真及工艺参数优化 002电气信息学院 30 联系人:周老师81668755080801电机与电器 9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01电力电子学 复试科目 :任选两门:电机学、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工程电磁场基础 研究方向 01电机电器的智能控制 郭立炜 教 授李 斌 教 授李 争 讲 师 02大型电气设备的优化设计与故障诊断 孙晓云 教 授邓慧琼 讲 师 03电气智能传动 刘庆瑞 副教授沈达坤 教 授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7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02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科目 :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研究方向 01复杂工业过程建模与控制 吴学礼 教 授刘朝英 教 授 02计算机控制与检测技术 赵 江 教 授刘建业 副教授 03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 贾辉然 教 授张苏英 教 授 04运动控制及应用研究 郝立军 教 授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8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02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科目:任选一组:(1)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系统;(2)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系统研究方向 01工业检测与自动化装置 赵 江 教 授李永伟 教 授 02复杂工业过程智能控制系统 吴学礼 教 授刘朝英 教 授 03计算机集成控制技术与装置 贾辉然 教 授孟 华 教 授李树昌 教 授 04复杂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 仇计清 教 授郭彦平 教 授 0831生物医学工程 6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03数字信号处理 复试科目: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医学仪器研究方向 01超声工程与成像技术 霍彦明 副教授 02生物医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 胡士强 教 授梁国壮 副教授 03生物医学检测与机电控制技术 刘东辉 教 授 04生物电磁技术 梁国壮 副教授 003纺织服装学院 23 联系人:王老师81668818082101纺织工程 6 ①101政 治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4纺织材料学 复试科目:纺纱工艺原理织造工艺原理研究方向 01纺织新工艺、新技术与新产品 李瑞洲 教 授秦志刚 教 授孙玉钗 教 授敖利民 教 授 02纺织品性能测试技术 孙玉钗 教 授敖利民 教 授姚桂芬 副教授 03产业用纺织品研究与开发 高翼强 副教授 04纺织结构复合材料 秦志刚 教 授 082103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6 ③ 101政 治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5染料化学 复试科目:染整工艺原理(上)染整工艺原理(下)研究方向 01纺织化学助剂研究与开发 杜建功 教 授赵雅琴 教 授崔淑玲 教 授张占柱 教 授刘金树 高 工 02染整新工艺新技术 张海燕 教 授 03纺织品的性能研究及其化学整理 张永久 教 授朱俊萍 教 授 04纺织纤维生物技术及生态纺织品研究 朱俊萍 教 授魏玉娟 教 授姚继明 副教授 05 新型纺织化学材料研究与开发 张占柱 教 授 082104服装设计与工程 6 ①101政 治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6服装材料学 复试科目:服装工艺学研究方向 01服装生产管理与营销 刘雅玲 副教授马 芳 副教授 02服装材料与服用性能研究 崔少英 教 授冯爱芬 教 授孙玉钗 教 授 430121纺织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5 ①101政 治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4纺织材料学或805染料化学 复试科目:前两个研究方向选①纺纱工艺与设备、织造(机织)工艺与设备、针织工艺与设备、服装结构基础,四门任选其一;②纱线设计、机织物设计、针织物设计、服装结构基础上机操作,四门任选其一第三个研究方向选染整工艺原理(下)(含染色实验内容)研究方向 01纺织工程 02服装 03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004高等教育研究所 6 联系人:刘老师81668299040106 高等教育学 6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专业论文一篇(2000字以上)研究方向 01高等教育原理 刘赞英 研究员王岚 副研究员 02高等教育管理 靳占忠 教 授赵宗更 研究员侯建国 教 授 03高校德育 胡金秀 教 授宋景华 教 授薛晓萍 教 授 005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51 联系人:孙老师88632178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30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2数学二④ 807化工原理或810物理化学 复试科目:化学工程综合(含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方向 01传质与分离工程 郑学明 教 授于奕峰 教 授赵 平 教 授李国庭 教 授尚会建 副教授刘宝树 副教授 02催化反应过程与工艺 赵地顺 教 授胡永琪 教 授郑学明 教 授王奎涛 教 授陈焕章 教 授冯树波 教 授任培兵 正高工赵瑞红 副教授张向京 副教授刘玉敏 副教授 03绿色化学工艺 赵地顺 教 授胡永琪 教 授郝彦忠 教 授翟建华 教 授杨文玲 教 授赵风清 高 工 04精细化学品合成 刘守信 教 授刘方方 教 授张炳烛 教 授张 越 教 授李小云 教 授冯树波 教 授冯 薇 教 授唐二军 教 授陈焕章 教 授 05生物化工过程 刘守信 教 授翟建华 教 授赵 平 教 授萧泛舟 高 工 06无机粉体技术 刘润静 教 授胡永琪 教 授刘宝树 副教授赵瑞红 副教授 07功能高分子材料 王德松 教 授张炳烛 教 授郝彦忠 教 授刘方方 教 授唐二军 教 授 100701药物化学 15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701专业综合[含有机化学(60%)、分析化学(40%)] 复试科目:药物化学研究方向 01新药设计与合成 刘守信 教 授姚 军 教 授付德才 教 授戎欣玉 教 授李爱军 教 授高子彬 副教授 02药物及中间体合成 张 越 教 授于奕峰 教 授尚振华 副教授孙凤霞 副教授刘 磊 副教授 03天然药物化学 姚 军 教 授李建晨 副教授 04药物质量控制 哈 婧 教 授刘玉真 正高工李志伟 副教授 05药物与制剂新技术 戎欣玉 教 授尚 青 教 授高春平 高 工高子彬 副教授姚振林 高 工 430117化学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6 ① 101政 治② 204英语二③ 302数学二④ 807化工原理或810物理化学 复试科目:化学工程综合(含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方向 01传质与分离工程 02催化反应工程 03绿色化学过程 006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3 联系人:李老师88632211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 27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2数学二④ 808环境工程学或827环境监测 复试科目: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研究方向 01水处理理论及技术 杨景亮 教 授任洪强 教 授李再兴 副教授郭建博 副教授耿艳楼 高 工任立人 高 工冯素敏 副教授罗湘南 副教授 02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任爱玲 教 授郭 斌 教授苗凤智 高 工赵文霞 副教授 03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 郭 斌 教 授周保华 副教授 04清洁生产与绿色化学 魏福祥 教 授侯永江 副教授韩 菊 教 授刘宝友 副教授 05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 崔建升 教 授魏福祥 教 授王晓辉 教 授 06污染物环境行为及效应 高太忠 教 授郭玉凤 教 授李 彤 教 授沈洪艳 副教授 07生态规划与评价 王路光 高 工贾建和 高 工刘英彩 高 工 430130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6 ① 101政 治② 204英语二③ 302数学二④ 808环境工程学或827环境监测 复试科目: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研究方向 01水处理理论及技术 02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03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 04清洁生产与绿色化学 05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 007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29 联系人:杨老师81668637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6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09材料力学一 复试科目:机械设计一研究方向 01 车间柔性自动化系统 岳彦芳 教 授宋海生 教 授 02 机械 CAD/CAM 刘恩福 教 授崔洪斌 教 授宋海生 教 授杨松林 教 授方忆湘 教 授杨铁男 教 授岳彦芳 教 授 03 机械制造中的强度与振动 梁建术 教 授郑惠萍 教 授 04 机械故障检测与诊断 郑惠萍 教 授张戌社 副教授傅其凤 教 授黄风山 教 授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6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09材料力学一 复试科目:机械设计一研究方向 01机械优化设计及CAD 单根立 教 授任有志 教 授岳彦芳 教 授薛树琦 教 授 02机电智能仪器与设备 魏泽鼎 副教授张振文 副教授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6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09材料力学一 复试科目:机械设计一研究方向 01机械优化设计及CAD 张嘉钰 教 授刘恩福 教 授杨松林 教 授杨铁男 教 授 02计算机图学及应用 张锡爱 教 授杨松林 教 授方忆湘 教 授 03机械系统动态设计 黄风山 教 授 080706化工过程机械 6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09材料力学一或828工程热力学 复试科目:压力容器设计基础一研究方向 01 高效传热传质机理与应用技术 崔海亭 教 授王振辉 教 授郭彦书 教 授 02 过程装备结构优化与强度分析 于新奇 教 授赵志广 教 授 430102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5 ① 101政 治② 204英语二③ 301数学一④ 829材料力学二 复试科目:任选一机械设计二压力容器设计基础二 研究方向 01 车间柔性自动化系统 02 机械 CAD/CAM 03 机械故障检测与诊断 04 机电控制系统 05 机电智能仪器与设备 06 传热传质应用与技术 07 过程装备结构优化与强度分析 008建筑工程学院 6 联系人:刘老师81668894081402结构工程 6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11结构力学 复试科目 :任选一门① 钢筋混凝土② 地基基础研究方向 01结构损伤动力检测与修复技术 杜守军 教 授李其廉 副教授 02岩土与路桥工程技术 王锡朝 教 授赵全胜 副教授 03结构抗震与减震分析 杜守军 教 授黄 鹂 副教授 009经济管理学院 34 联系人:邵老师81668329020209数量经济学 6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3数学三④ 813经济学 复试科目:统计学研究方向 01经济系统评价与优化 李荣平 教 授王国贞 教 授 02产业经济研究 陈 薇 教 授彭建强 教 授 03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孔庆书 教 授李 岚 教 授 04投入产出理论与方法 宋 辉 教 授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8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3数学三④ 812运筹学 复试科目:企业管理概论研究方向 01复杂系统优化及应用 李法朝 教 授李冬梅 教 授 02工业工程 陈爱祖 教 授徐瑞园 教 授张艳萍 副教授宋 成 副教授 03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 郭文东 教 授袁再健 副教授 04服务管理 韩景元 教 授 05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 李荣平 教 授杨鹏起 教 授宋艳涛 副教授刘 宁 副教授赵建华 教 授王 蕾 教 授 06制造过程信息化 王丛漫 教 授桑秀国 教 授李国昌 教 授 120202企业管理 8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3数学三④ 826企业管理概论 复试科目:统计学研究方向 01企业战略与公司治理 韩景元 教 授焦笑南 副教授 02人力资源管理 王丛漫 教 授杨成国 教 授 0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王 蕾 教 授徐瑞园 教 授 04企业运行与评价 陈爱祖 教 授 430137工业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6 ① 101政 治② 204英语二③ 302数学二④ 812运筹学 复试科目:企业管理概论研究方向 01制造系统工程和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02企业战略管理与流程再造 03产品开发、策划与创新工程 04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 05现代质量工程 06生产与运作管理 07服务管理 430141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6 ① 101政 治② 204英语二③ 302数学二④ 812运筹学 复试科目:现代物流学研究方向 01物流系统分析与规划 0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03物流系统自动化技术研究 04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010理学院 31 联系人:孟老师81668507070104应用数学 13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62数学分析④ 814高等代数 复试科目: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研究方向 01复杂系统中的优化控制 仇计清 教 授李法朝 教 授苏连青 教 授 02应用微分方程 郭彦平 教 授江卫华 教 授 03数值计算与图像处理 张冬雯 教 授 04数学物理方法及其应用 白志明 教 授 05生物信息学 张 屹 讲 师 070205凝聚态物理 8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704电磁学④ 815量子力学 复试科目:普通物理研究方向 01介观强关联电子系统与量子输运 白志明 教 授 02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 任世伟 教 授刘跃伟 副教授马银峰 教 授 03磁学与磁性材料 张丽娇 讲 师 04非线性光学 王爱坤 教 授 05凝聚态物理中的量子色动力学 汤叔楩 教 授 081704应用化学 10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2数学二④ 810物理化学 复试科目: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向 01功能材料化学 王德松 教 授郝彦忠 教 授李景印 教 授刘国权 副教授罗青枝 教 授李发堂 副教授李俊新 副教授 02应用电化学 郝彦忠 教 授李景印 教 授郭子成 教 授任聚杰 教 授 03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刘国权 副教授任聚杰 教 授李朝阳 副教授李淑芳 教 授 04有机及药物合成化学 甄小丽 教 授韩建荣 教 授王荣耕 副教授张亚通 副教授 05精细化学品合成 王荣耕 副教授张亚通 副教授任 杰 副教授 011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41 联系人:畅老师88623757071001植物学 7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705植物学④ 817细胞生物学 复试科目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 01植物细胞工程 魏景芳 教 授李冬杰 教 授艾鹏飞 副教授陈 超 教 授 02植物生理 靳占忠 教 授仇 燕 副教授陈晓波 副教授 03植物分子生物学 张春晓 副教授闫路娜 副教授张增艳 研究员 04植物病理学 宋建军 教 授宋水山 研究员 081703生物化工 6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2数学二④ 807化工原理或819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微生物学研究方向 01生物制造过程优化 王丽丽 教 授韩春雨 副教授 02生物催化 冯惠勇 教 授 03生化分离技术 刘俊果 副教授 082203发酵工程 9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2数学二④ 818微生物学 复试科目:生物工业下游技术发酵工艺原理研究方向 01 酶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贾英民 教 授 02化学品的生物制造 仪 宏 教 授 03固态发酵与再生资源研究 朱文众 教 授 04 传统发酵工程创新技术研究 李 艳 教 授 05 生物催化技术 赵国群 副教授 06 生物分离工程 刘俊果 副教授 07 生物催化与生物过程工程 崔建东 副教授 083201食品科学 8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2数学二④ 807化工原理或819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 :食品化学研究方向 01 食品生物技术 贾英民 教 授 02 生物技术与功能性食品 陈 辉 教 授李书国 副教授杜进民 副教授 03 果蔬加工及活性物质提取 牟德华 教 授 04 食品加工与保鲜 张 桂 教 授 05 食品安全与检测 高文惠 教 授李巧玲 副教授 06 乳品加工技术 陈学武 副教授 430139生物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6 ① 101政 治② 204英语二③ 302数学二④ 818微生物学 复试科目:生物工业下游技术发酵工艺原理研究方向 01 酶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02化学品的生物制造 03固态发酵与再生资源研究 04传统发酵工程创新技术研究 05 生物催化技术 06生物分离工程 430132食品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5 ① 101政治② 204英语二③ 302数学二④ 807化工原理或819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 :食品工艺学研究方向 01食品酶工程 02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 03植物蛋白饮料技术 04果蔬加工工程 05食品保鲜技术 06乳品工程 012外国语学院 9 联系人: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9 ① 101政 治② 241日语或242法语或243俄语 ③ 708基础英语④ 820综合知识(含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翻译理论) 复试科目:语言学综合知识翻译理论英美文学研究方向 01 英语教育与教学 张 森 教 授 02 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 张 森 教 授 03 翻译理论与实践 刘玉芬 教 授 04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刘君栓 副教授 05 英美文学 张 静 教 授 013文法学院 13 联系人:王老师81668560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70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 82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 复试科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方向 0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徐永赞 教 授 0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现代发展研究 于金秀 教 授张会尉 副教授 0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刘秀艳 教 授 04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 李锡英 教 授马永耀 副教授 05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 冯文生 教 授邓 楠 教 授刘武朝 副教授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8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70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 82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 复试科目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方向 0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李克荣 教 授陈 勇 教 授 02思想文化建设与凝聚力研究 赵凤华 教 授 03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计卫舸 教 授 0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 李晓华 教 授 05民主与法制教育研究 甘 玲 教 授 01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36 联系人:黄老师81668779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6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22信号与系统 复试科目:电子测量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研究方向 01智能化仪器仪表 睢丙东 教 授洪 涛 副教授王晓君 副教授李春明 副教授 02现代传感器技术及系统 陈书旺 副教授王书海 副教授 03计算机测控技术与质量工程 庞志峰 教 授王彦朋 教 授文环明 副教授 080902电路与系统 7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23模拟、数字电子综合 复试科目: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集成电路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研究方向 01电路与系统测试 焦 阳 教 授 02VLSI电路与系统设计 文环明 副教授 03智能信息处理与识别 李春明 副教授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9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22信号与系统 复试科目: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研究方向 01数字交换与传输 陈国通 教 授王亚芳 副教授王 梅 副教授 02多媒体通信与处理技术 刘齐跃 副教授刁彦华 副教授 03信息网络管理 王俊社 教 授许向阳 副教授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8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理论研究方向 01多媒体智能融合技术 刘教民 教 授王建霞 副教授 02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应用技术 周万珍 教 授杨奎河 教 授王晓红 副教授阮冬茹 副教授高 凯 副教授 03计算机检测及控制技术 郭立炜 教 授李胜旺 教 授高鸿斌 副教授吴学礼 教 授贾辉然 教 授 430112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工程硕士) 6 ① 101政 治② 204英语二③ 301数学一④ 830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各占50% 复试科目:C语言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研究方向 ¬ 01多媒体智能融合技术 02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应用技术 03计算机检测及控制技术 015艺术学院 10 联系人:贡老师81668854050404设计艺术学 10 ① 101政 治② 201英语一③ 707艺术概论④ 825色 彩 复试科目 :专业设计研究方向 01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 贡小秋 教 授李连志 教 授王 芳 副教授赵红英 副教授王 梅 副教授 02室内设计及理论 高俊峰 教 授张万昆 副教授 03插图设计及理论 罗磊明 教 授贡小明 副教授秦少静 副教授 04工业设计及理论 高力群 副教授 05服装设计及理论 乔 南 副教授

郭敏亮教授发表的论文

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质中25个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易消化吸收,有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食用安全性极高,是当前国际食品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和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因子。以下为几种重要生物活性肽的发展状况。乳肽早在20世纪50年代,该公司即以乳酪蛋白酶解制取了第一代的酪蛋白肽和氨基酸混合物,含5~8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和70%以上的游离氨基酸,用于低抗原性防过敏牛奶粉,在市场上行销40多年;60~70年代,开发出第二代的高度水解乳清蛋白肽混合物,含10~12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和40%~60%的游离氨基酸。以上两代产品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过高,影响了产品的风味和生物效价;90年代,推出了低度水解乳清蛋白肽混合物,含10~15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和20%以下的游离氨基酸,产品风味明显改善,生物效价提高。 992年,Haque.Z.U和Mozffar.Z研究了胰蛋白酶、凝乳蛋白酶等酶的固定化反应器制取乳肽的工艺,可以通过调节流速来控制反应程度,并通过重复使用酶来降低成本。1989年,Maubois.J.D.和Ieonil.j.研究了带超滤膜的酶反应器,在反应器内加入钙和磷酸根离子,用于制备酪蛋白磷酸肽和去磷酸化酪蛋白多肽。 我国对乳肽的研究不多,主要是进行蛋白酶的筛选和酶解工艺的优化,如1991年,肖安乐等人筛选出胰蛋白酶的胰酶是水解变性乳清蛋白质的最佳酶种;1994年,王凤翼等人对胰蛋白酶控制水解α-酪蛋白的最佳条件进行了优选;张和平等人采用胰蛋白酶水解热敏性乳清蛋白,获得热稳定好、易溶解的多肽,并以此开发出稳定性良好的乳清饮料;1995年,于江虹也从牛乳酪蛋白中分离提纯获得酪蛋白磷酸肽,证实了其在小肠中可与钙、铁等矿物质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促进人体对钙、铁的吸收;广州市轻工研究所生产的酪蛋白磷酸肽CPP含量达85%以上,易溶于水,加工性能稳定,已在我国市场上推出。最近,我国生物工作者开发了采用微生物发酵控制、蛋白转化率高的乳肽产品,其中氨态氮占20%左右、肽态氮占80%左右,产品无不良气味,已获专利;湖北工学院吴思方等人进行了固定化胰蛋白酶生产酪蛋白磷酸肽的研究,CPP得率为21.3%,产品中CPP总含量为15%,此工艺中酶可重复多次使用,既降低了成本,又有利于产品分离和生产自动化。大豆肽大豆肽是大豆蛋白质经酸法或酶法水解后分离、精制而得到的多肽混合物,以3~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肽为主,还含有少量大分子肽、游离氨基酸、糖类和无机盐等成分,分子质量在1000μ以下。大豆肽的蛋白质含量为85%左右,其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质相同,必需氨基酸的平衡良好,含量丰富。大豆肽与大豆蛋白相比,具有消化吸收率高、提供能量迅速、降低胆固醇、降血压和促进脂肪代谢的生理功能以及无豆腥味、无蛋白变性、酸性不沉淀、加热不凝固、易溶于水、流动性好等良好的加工性能,是优良的保健食品素材。 大豆肽的生产有酸法水解和酶法水解。酸法因水解程度不易控制、生产条件苛刻、氨基酸受到损害而很少采用;酶法水解易控制、条件温和、不损害氨基酸而大多被采用。酶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选用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等动物蛋白酶,也可选用木瓜和菠萝等植物蛋白酶。但应用较广的主要是放线菌166、枯草芽孢杆菌1389、栖土曲霉3942、黑曲霉3350和地衣型芽杆菌2709等微生物蛋白酶。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首先研制出大豆肽,D.S公司建成了年产5000吨食用大豆肽装置;日本于80年代开始研制大豆肽,不二制油公司首先采用酶法规模化生产出3种大豆肽,雪印和森永等乳业公司应用大豆肽生产食品。 我国近几年也开展了大豆肽的生产和应用研究。江西省科学院高科技中心李雄辉等人采用ASI389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双酶水解生产大豆肽,使大豆肽生成率为62.9%,肽态氮含量大于85%,游离氨基酸含量小于8%,平均肽键长度5~8,分子质量2000μ左右。双酶水解工艺既缩短了酶解时间、提高了蛋白质水解度,又减轻了产品苦味。华南理工大学黄惠华等人用木瓜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试验,测得木瓜蛋白酶的动力学常数。另外,无锡轻工大学的葛文光对大豆肽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效果进行了研究;郭敏亮采用豆粕生产出大豆肽饮料等。 根据大豆肽的理化特性,可用大豆肽为基本素材,开发肠胃功能不良者和消化道手术病人康复的肠道营养食品的流态食品、降胆固醇、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增强肌肉和消除疲劳的运动员食品、婴幼儿及老年人保健食品、促进脂肪代谢的减肥食品、酸性蛋白饮料和用作促进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发酵促进剂等。高F值寡肽高F值寡肽即是由动、植物蛋白酶解后制得的具有高支链、低芳香族氨基酸组成的寡肽,以低苯丙氨酸寡肽为代表,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F值是指支链氨基酸(BCAA)与芳香族氨基酸(AAA)的摩尔比值。 1976年,Yamashita等人首次利用胃蛋白酶和链霉蛋白酶从鱼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中制得含低苯丙氨酸的寡肽混合物,产率分别为69.3%和60.9%,苯丙氨酸含量分别为0.05%和0.23%。1982年,Nakhost等人用α-胰凝乳蛋白酶和羧肽酶A酶解大豆蛋白,也制得相似的产物。1986年,Soichi等人进行了多种酶分别酶解乳清蛋白制取低苯丙氨酸寡肽的多种工艺、方法试验,结果以胃蛋白酶-链霉蛋白酶两步水解法为佳,产品得率为81.0%、苯丙氨酸含量为0.30%。1991年,Shinya等人用嗜碱蛋白酶和肌动蛋白酶水解玉米醇溶蛋白,制取了无苦味高F值寡肽,产率为56.0%,F值20.00,AAA含量为1.86%。 1996年,西班牙的Bautista等人用肌动蛋白酶和Kerase中性蛋白酶酶解葵花浓缩蛋白,制取高F值寡肽,产率为24.8%,F值为20.47,AAA含量为1.01%。王梅也在1992年首次采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降解玉米黄粉;成功地研制出高F值寡肽混合物,产率为7.9%,F值为31.00,AAA含量为0.06%,完全符合高F值制剂的要求,为解决玉米湿法淀粉厂副产品——黄粉的综合利用开创了新路子。 高F值寡肽具有消除或减轻肝性脑病症状、改善肝功能和改善多种病人蛋白质营养失常状态及抗疲劳等功能,除可制作治疗肝疾药品外,还可广泛用作保肝、护肝功能食品,烧伤、外科手术、脓毒血症等高付出病人及消化酶缺乏患者的蛋白营养食品和肠道营养剂,高强度劳动者和运动员食品营养强化剂等。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经肽键缩合而成的活性三肽,广泛存在于动物肝脏、血液、酵母和小麦胚芽中,各种蔬菜等植物组织中也有少量分布。谷胱甘肽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被称为长寿因子和抗衰老因子。日本在50年代开始研制并应用于食品,现已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对谷胱甘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谷胱甘肽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和酶合成法等4种,其中利用微生物细胞或酶生物合成谷胱甘肽极具发展潜力,目前即以酵母发酵法生产为主。 由于谷胱甘肽分子有一个特异的γ-肽键,决定了它在人机体中的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如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氧及营养物质的运输、内源酶的活力、代谢和细胞保护、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清除体内过多自由基、解毒护肝、预防糖尿病和癌症等功效,因此而成为机体防御功能肽的代表。谷胱甘肽除可在临床上用作治疗眼角膜疾病,解除丙烯酯、氟化物、重金属、一氧化碳、有机溶剂等中毒症状的解毒药物外,还可用于运动营养食品和功能食品添加剂等。中国在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开发上,从事活性肽的研究单位也多从医药角度出发,研究力量及投入较少,限制了活性肽药食两用功能的发挥,市场上国产的活性肽药品和食品寥寥无几。但近几年研究逐步活跃起来,报道渐多,前景看好。当前生物活性肽研究开发的方向是:肽的定向酶解技术开发,包括高效、专一性强的酶种选育、复合酶系共同作用机理、机制,脱苦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机理研究,酶解工艺改进技术等;功能性肽的分离、分析技术开发,包括新型高效分离设备和分离工艺,灵敏度高、简单易行的目标肽活性分析检测体系和分析技术及下游精制技术;肽的功能性生物学评价研究;生物活性肽功能食品开发等。

  • 索引序列
  • 陈祖亮教授论文发表情况
  • 陈自卢教授论文发表情况
  • 教授的英文论文发表情况
  • 陈爱祖发表的论文
  • 郭敏亮教授发表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