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取消研究生本科生发表论文

取消研究生本科生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取消研究生本科生发表论文

我觉得应该发表论文,因为硕士学位也算高学位了,取得的一些成就也需要通过论文发表出来。

关于研究生毕业是否实行与发表学术论文挂钩的制度一直存有较大争议,各校对此反应不一。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宣布终结该制度,认为这项制度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与此同时,上海大学则进一步强化了该制度,称这是体现学校的特色,是学校未来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我无意评价谁对谁错,仅仅站在教师 的立场谈点自己的看法。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有两个问题必须先搞清楚:研究生毕业发表学术论文到底有没有必要?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如何来体现?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是很难的,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大多讨论的情况看,他们认为“逼”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既增加了研究生学习的负担,制造了大量学术垃圾,同时还养活了一大批越办越差的所谓学术期刊。后两点我是赞同的,说要求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增加了其学习负担我认为并非实情。事实上,现在的研究生由于数量的扩张,加上对未来的职业没有明确的定位,大都有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用一个“混”字也能囊括好大一部分人,这是事实。要求他们在校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根本没有增加什么学习负担,只不过是他们心不在焉不愿为之的托词罢了。君不见,如今有不少研究生才刚刚一年级便在校外大量接课,有的一周高达十几节课,只要挤出一点时间坐下来做些研究,完成几篇学术论文的“任务”又有何难?又到底增加了什么负担?再看第二个问题,什么是研究生教育?最简单的回答应该是比本科高一级别的教育吧?如果不再要求研究生做研究,发表一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又拿什么来作为评价的标准?也许有人说,只要看学生毕业时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就行了,这样说没有错,但请问这些年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到底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又有多少研究生学位论文具有原创性和突出的创新点?我常说,研究生教育一定不能办成“本科后”,除非它是名符其实的过渡学位,而我们现在恰恰不是。既然这样,研究生就必须体现研究特色,通过研究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这应该是研究生教育的必备条件。 作为一名培养研究生的导师,我尤其感到无所适从的是,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学术论文这个制度,今后的研究生还怎么带?还有没有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好的制度?如果没有,那么研究生就仅仅学习十来门课程而已,何况有的课程在本科时已学过,有炒剩饭的嫌疑。导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完全可以不管,因为学校不要求我去做研究,也不要求我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而现在不少学校的研究生课程均是采取专题讲授的形式,课程结束时写一篇所谓的论文完事,真正能学到多少东西,掌握了什么研究方法根本无法测量。如此一来,学生和老师成了互无约束的个体,成了事实上的两张皮,如此这般如何能培养出合意的学生? 最后我想提一点个人的想法。一是研究生毕业要发表学术论文是一个目前有效的制度,不能随意舍弃,如果要彻底废除,必须有较完善的新制度出台。二是研究生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课程研究生,读完规定的课程且考核合格即可毕业;其二是学术型研究生,不光要学习规定的课程,同时必须发表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方可毕业。这两种规格的研究生在文凭上有所区别,以扩大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选择范围。这样一来,对不同层次的研究生有不同的要求,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与学才能做到规范有序。

我认为需要,因为论文是检验硕士能力的一种方式,取消后无法衡量硕士的学术水平,所以应该发表论文。

我认为硕士学位应该发表论文,因为如果你能读到硕士,就说明你的水平还是非常高,并且很多时候能够在论文中体现你的文化水平,也能够让你更更好的被其他高校所录取

取消本科生研究生发表论文

上年,清华大学就早已撤销博士研究生论文发表总数的指标值了,取代它的的是要递交一份汇报,汇报里要详解自身的学术研究成效。今年,清华大学撤销留学人员笔试题目门槛,撤销博士研究生论文发表数量指标,又取消了申请办理研究生学位无需论文发表的规定。

取消了博士研究生论文发表总数的指标,看起来令人释放压力很大。可是前提条件是必须递交一份详解自身的学术讨论。换句话说,这一份汇报能看得出很多人的具体工作能力。这比毕业论文难多了。撤销毕业论文总数,所应对的工作压力是和朋友之间的市场竞争工作压力,根据学术讨论,朋友之间比照,决战出更出色的。终究招收比较有限,总要分离出来个高矮。许多 学员担忧自身会变成吊车尾的那一个,反倒加重了内卷化。

如今的许多毕业论文,不可以被称为科学研究了,许多都变成了功利性的物品,论文代写,想办法用手机软件降重,把关键字更换,这一类毕业论文基本上便是生编硬造,针对学术研究的科学研究屈指可数。不但浪费时间,错过良好的机会哦!更不可取。清华那样的现行政策,并没有说彻底不调查,只是调查学术研究工作能力,因此 ,并没有减少门槛,仅仅更潜心实际操作工作能力。你能不交毕业论文,但你需要有工作能力大学毕业。

由于没有毕业论文限定,老师的主导权很有可能更变大,是好是坏,仅有用时间来认证。终究如今的毕业论文水准不是太好,还比不上安稳来做一些真实的科学研究。缺点也很显著,假如和老师关联好,是否会有加水行为,假如与老师关联差,是否会危害真本事的人大学毕业。

主要是因为有明确规定硕士生需要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并且达到所在学科或专业的一定要求、还要完成学位论文工作,才可以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一方面是学生在本科期间没有太多精力去发表论文。另一方面不能以论文的发表来判断一个人的才华。这样也让人才衡量机制更完善。

我认为硕士学位应该发表论文,因为如果你能读到硕士,就说明你的水平还是非常高,并且很多时候能够在论文中体现你的文化水平,也能够让你更更好的被其他高校所录取

取消研究本科生发表论文

关于研究生毕业是否实行与发表学术论文挂钩的制度一直存有较大争议,各校对此反应不一。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宣布终结该制度,认为这项制度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与此同时,上海大学则进一步强化了该制度,称这是体现学校的特色,是学校未来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我无意评价谁对谁错,仅仅站在教师 的立场谈点自己的看法。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有两个问题必须先搞清楚:研究生毕业发表学术论文到底有没有必要?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如何来体现?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是很难的,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大多讨论的情况看,他们认为“逼”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既增加了研究生学习的负担,制造了大量学术垃圾,同时还养活了一大批越办越差的所谓学术期刊。后两点我是赞同的,说要求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增加了其学习负担我认为并非实情。事实上,现在的研究生由于数量的扩张,加上对未来的职业没有明确的定位,大都有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用一个“混”字也能囊括好大一部分人,这是事实。要求他们在校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根本没有增加什么学习负担,只不过是他们心不在焉不愿为之的托词罢了。君不见,如今有不少研究生才刚刚一年级便在校外大量接课,有的一周高达十几节课,只要挤出一点时间坐下来做些研究,完成几篇学术论文的“任务”又有何难?又到底增加了什么负担?再看第二个问题,什么是研究生教育?最简单的回答应该是比本科高一级别的教育吧?如果不再要求研究生做研究,发表一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又拿什么来作为评价的标准?也许有人说,只要看学生毕业时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就行了,这样说没有错,但请问这些年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到底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又有多少研究生学位论文具有原创性和突出的创新点?我常说,研究生教育一定不能办成“本科后”,除非它是名符其实的过渡学位,而我们现在恰恰不是。既然这样,研究生就必须体现研究特色,通过研究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这应该是研究生教育的必备条件。 作为一名培养研究生的导师,我尤其感到无所适从的是,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学术论文这个制度,今后的研究生还怎么带?还有没有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好的制度?如果没有,那么研究生就仅仅学习十来门课程而已,何况有的课程在本科时已学过,有炒剩饭的嫌疑。导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完全可以不管,因为学校不要求我去做研究,也不要求我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而现在不少学校的研究生课程均是采取专题讲授的形式,课程结束时写一篇所谓的论文完事,真正能学到多少东西,掌握了什么研究方法根本无法测量。如此一来,学生和老师成了互无约束的个体,成了事实上的两张皮,如此这般如何能培养出合意的学生? 最后我想提一点个人的想法。一是研究生毕业要发表学术论文是一个目前有效的制度,不能随意舍弃,如果要彻底废除,必须有较完善的新制度出台。二是研究生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课程研究生,读完规定的课程且考核合格即可毕业;其二是学术型研究生,不光要学习规定的课程,同时必须发表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方可毕业。这两种规格的研究生在文凭上有所区别,以扩大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选择范围。这样一来,对不同层次的研究生有不同的要求,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与学才能做到规范有序。

可以取消,但不是一刀切,完全可以由更灵活多样的形式。很多人开始呼吁本科论文可以逐步取消。因为大学生最后一年准备找工作或者考研,没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论文上,可能他们的后半生都不会与毕业论文的话题产生任何交集。也因为说实话大多数本科论文对于人类的知识领域无新贡献。也因为教授工作压力大,时间赶。这些情况均出于实际情况考量。

事实也是如此,本科毕业论文变成了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儿。我的建议是可以取消,可以采用更灵活的形式让学生自己选择。有志于学术并且觉得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孩子还是认认真真做毕业论文,别取巧,别管别人怎么选,自己踏踏实实做。这可能是你学术生涯的开端,打好基础与选择好研究方向比什么都重要。

其他人,要找工作的,要考研的,当然也需要完成一个阶段性目标,写一篇文献综述或者几人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就够了。文献综述可以让你阅读大量文献,梳理大学的专业知识的结构,也可以提升你的概括能力,总结能力与思辨能力。这些能力会在以后工作和生活中反复用到,即使专业知识以后不怎么用了,这些能力依然会让你受益一生。几人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也由意义。当你可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你的系统性思维和动手能力会提高,这对工作也是很有用的。以上两种取代本科毕业论文的方式人均工作量更小,但提升的能力却又一大把。

当然具体落实到学校,可以有一些变化,但可以让大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力。对了还有学科,理工科自然可以毕业项目为主,社会科学类则是文献综述为主,其他学科也应该从实际出发,灵活应用。

应该取消的。应该取消,因为毕业论文,导致很多人都毕不了业,也很打击学生们的自信心。

有好有坏吧,毕竟论文制度也是促进研究生努力干活。关于研究生毕业是否实行与发表学术论文挂钩的制度一直存有较大争议,各校对此反应不一。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宣布终结该制度,认为这项制度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与此同时,上海大学则进一步强化了该制度,称这是体现学校的特色,是学校未来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我无意评价谁对谁错,仅仅站在教师的立场谈点自己的看法。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有两个问题必须先搞清楚:研究生毕业发表学术论文到底有没有必要?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如何来体现?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是很难的,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大多讨论的情况看,他们认为“逼”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既增加了研究生学习的负担,制造了大量学术垃圾,同时还养活了一大批越办越差的所谓学术期刊。后两点我是赞同的,说要求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增加了其学习负担我认为并非实情。事实上,现在的研究生由于数量的扩张,加上对未来的职业没有明确的定位,大都有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用一个“混”字也能囊括好大一部分人,这是事实。要求他们在校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根本没有增加什么学习负担,只不过是他们心不在焉不愿为之的托词罢了。君不见,如今有不少研究生才刚刚一年级便在校外大量接课,有的一周高达十几节课,只要挤出一点时间坐下来做些研究,完成几篇学术论文的“任务”又有何难?又到底增加了什么负担?再看第二个问题,什么是研究生教育?最简单的回答应该是比本科高一级别的教育吧?如果不再要求研究生做研究,发表一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又拿什么来作为评价的标准?也许有人说,只要看学生毕业时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就行了,这样说没有错,但请问这些年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到底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又有多少研究生学位论文具有原创性和突出的创新点?我常说,研究生教育一定不能办成“本科后”,除非它是名符其实的过渡学位,而我们现在恰恰不是。既然这样,研究生就必须体现研究特色,通过研究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这应该是研究生教育的必备条件。作为一名培养研究生的导师,我尤其感到无所适从的是,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学术论文这个制度,今后的研究生还怎么带?还有没有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好的制度?如果没有,那么研究生就仅仅学习十来门课程而已,何况有的课程在本科时已学过,有炒剩饭的嫌疑。导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完全可以不管,因为学校不要求我去做研究,也不要求我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而现在不少学校的研究生课程均是采取专题讲授的形式,课程结束时写一篇所谓的论文完事,真正能学到多少东西,掌握了什么研究方法根本无法测量。如此一来,学生和老师成了互无约束的个体,成了事实上的两张皮,如此这般如何能培养出合意的学生?

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

我觉得应该发表论文,因为硕士学位也算高学位了,取得的一些成就也需要通过论文发表出来。

我认为需要,因为论文是检验硕士能力的一种方式,取消后无法衡量硕士的学术水平,所以应该发表论文。

当然不应该。因为硕士学位没有资格发表论文,只有博士学位以上的学历才有资格发表论文。

硕士学位的申请其实都是在学校的官网上进行的,只需要填写相应的表格就可以了,符合条件就可以毕业。

取消研究生论文发表

杜慧滨教授不让研究生发表论文是真的在本校的一次专家会议上,我曾郑重地向校方建议:取消现行关于研究生必须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将此规定改为 ,研究生在读硕或读博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学校将视情予以不同程度的奖励或资助。这就是要把强迫性或强制性的要求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变为引导性或鼓励性的要求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这个变动的实质性意义在于,改变由于现行不合理的规定所导致的研究生普遍以金钱购买或以不正当手段搞人际关系来获取论文(大多数甚或绝大多数是垃圾文章)发表权的现状,从而为改善学术环境,端正学术风气做出积极的贡献。但是,学校并未采纳我的建议, “研究生发表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因为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能力与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或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研究生所必须掌握的是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或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而不是发表论文的能力。道理很明显,即使研究生撰写出了具有发表价值的学术论文,其论文也未必就能发表,因为论文的发表与否取,除了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或学术水平以外,还取决于许多非学术因素——其中有些因素(甚至关键因素)是外在于研究生而为研究生自身所无法控制的,从而对于研究生来说是属于“天”而非“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以是否发表论文来衡量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或学术水平,这就是以其有否“成事”来断定其有否“谋事”,亦即所谓“以成败论英雄”,这是明显不合理的,何况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3-4年,如此短期的“成败”(有否发表论文)根本不足以证明一个研究生是否为“英雄”(其能力和水平是否够得上硕士或博士的标准)。

随着考研越来越热,全国的硕士研究生也越来越多。有关研究生毕业的问题也愈发突出,有的学校要求研究毕业必须发表一定质量的论文,这成为了许多高校研究生毕不了业的主要原因。

清华大学在2020-2021学年第九次校会上公布了修订后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明确表示发表学术论文不应作为申请学位论文或学位的前提条件。

《规定》打破了硕士研究生学位评定中“只发论文”的倾向,取消了“非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要完成一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论文,并满足发表要求”的要求,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提条件。坚持“学位论文是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相应的创新成果应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呈现”;“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符合本学科或者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符合相关要求,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那么,硕士学位应该如何进行申请?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规定,取得学士学位并在取得学士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在拟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类似专业取得成绩的,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硕士学位。学位授予单位从三个方面确定申请人是否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力水平:

一、申请人在教学、科研、专业技术、管理等方面成果的鉴定。

二是对申请人专业知识结构和水平的认定

第三,学位论文水平的确定。

其中,对申请人专业知识结构和水平的认定,要求申请人不仅要通过学位授予单位组织的课程考试,还要通过国家组织的全国外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统一考试。对申请人专业知识结构和水平的认定,应当自申请人通过资格考试之日起4年内完成。4年内未完成国家组织的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的,本申请无效。为此,申请人应向学位授予单位了解所申请专业课程考试的科目和考试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学习,具体学习方法咨询申请人。

对此,您了解了吗?

第1点就是如果发论文的话就非常的麻烦,而且过程也很复杂,第2点就是硕士学位的人基本上就是很有文化修养,也不必发论文,第3点就是论文其实只是一个代表性,没有什么特殊的实质性。

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一方面是学生在本科期间没有太多精力去发表论文。另一方面不能以论文的发表来判断一个人的才华。这样也让人才衡量机制更完善。

  • 索引序列
  • 取消研究生本科生发表论文
  • 取消本科生研究生发表论文
  • 取消研究本科生发表论文
  • 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
  • 取消研究生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